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美麗中國系統微電影

美麗中國系統微電影

發布時間: 2022-10-15 00:07:51

Ⅰ 求BBC的紀錄片《美麗中國》~高清迅雷下載地址~要有中文字幕的啊

BBC:美麗中國 (敬請保存,永久有效) ppfilm://cmd=stream|info=oPSVkYVdIhsWT5d09/O6//p0YM0z5jhPuje0AsT20TDrM3I.k.o.ELyJKS2A674y77NpJ/9og==

我只有皮皮電影的非高清版
直接把地址復制到瀏覽器里可以看,如果你裝有皮皮影音.

Ⅱ 《美麗中國》系列公益作品音樂電影 有那些經典

摩爾之戀 麗江之戀 閬中之戀 江南之戀 康美之戀 夢入桃花源 夢在竹溪 黃鶴樓 風雨同行 香醉人間見五千年 國參傳奇 仙林青梅 凱撒之歌 菊皇茶語 愛到春潮滾滾來

Ⅲ 美麗中國的節目簡介

《美麗中國》 是一檔綜合性節目,美麗中國是一個總概念,內容不拘形式,不拘一格,信息量大。節目形式根據整體節目發展需要靈活多變,可以是記錄片,可以是專題,可以是人物訪談,可以是特別節目,在不同的時間推出節目所需要的節目類型。《美麗中國》之系列節目。《美麗中國》欄目片頭,以快節奏閃過的近百年來民國時期、五十年代、文革、改革後一些典型的歷史鏡頭以及中外可以類比的一組鏡頭作為創作元素,配合片頭曲製作,配合與國際接軌的元素,震撼出場,給人一種信息量大、跨越大的感覺。
《美麗中國 》源於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美麗中國概念。山要綠起來,人要富起來。為了讓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國,也為了讓中國更好的了解世界。也為了充分展示中國人文神韻的豐富文化內容。展示中國方方面面的內容,民間文藝、舞蹈、音樂、美術、書法、雜技、電視、電影、戲劇、曲藝、絵畫等各個領域節目內容。將帶領大家穿越中華大地的時間和空間經緯度;追尋中華文明傳承子安地理、文化歷史的故事;展現中華文明的行進軌跡;在國際化的視野下,表現華夏文明的獨特景觀、風俗、娛樂、審美和思辨。展示中國的、各地的,各民族的燦爛文化遺產。引領觀眾體驗和領悟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豐富內涵。在世界范圍內更好的展示中國最精華的民族瑰寶。為世界展示一個最美麗的中國。
也在社會意義上.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打造國際水準,高品味,高覆蓋,視聽盛宴。

Ⅳ 美麗中國 BBC 紀錄片 wild China

美麗中國是一個六部分組成的自然紀錄片系列對中國的自然史,聯合製作由英國廣播公司自然歷史和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和拍攝的高清晰度(HD)。它被篩選在英國BBC二,從5月11日至6月5日2008年英語旁白是由伯納德·希爾和菲爾·查普曼的英國廣播公司和高小平為中央電視台製作的一系列規定。中國版是根據美麗中國的標題播出。在加拿大,這是廣播在CBC的系列事情的性質由大衛鈴木敘述的一部分。每個星期天野性中國是廣播在澳大利亞ABC1和ABC HD下午7:30,從5月18日2008年。
樂譜陪系列是由巴納比·泰勒組成,由鄭裕彤和英國的中國樂團進行。
該系列產品被宣傳為英國廣播公司自然歷史部的「大陸」節目中,藍籌股的野生動物紀錄片長時間運行鏈調查了世界上每個主要的土地面積的自然歷史的頂點。在此之前,野生加勒比地區在2007年,但與南太平洋2009年播出的BBC標志著延續鏈。

1 2008年255萬觀眾(11%收視份額)5月11日「龍之心」
灕江,桂林的山
該系列的第一個程序集中在中國南方,那裡的氣候和地形非常適合種植水稻。對原陽縣暴跌的梯田下來2000米陡峭的山坡紅河河谷,以及一些最古老的人造建築在中國。在一個苗族家庭在貴州省,紅腰燕子的到達信號的時間種植。從單一種植水稻這有利於其他生物包括小白鷺和中國池鷺。數百下該喀斯特地區的石灰岩山丘洞穴中,少數已探索。在忠東,整個社會,包括一所學校,住在一個山洞裡的住所。弗朗索瓦「葉猴,罕見的靈長類動物,用自己的攀岩技巧,進入洞穴,在夜間進行保護。其他穴居人包括雨燕和里基特的滑鼠耳蝙蝠,拍攝,第一次在黑暗中捕魚。淡水生物是中國南方人民的重要資源。灕江鸕鶿漁民現在只練他們的藝術的遊客,但草海,蜻蜓稚蟲是一種獨特的,有價值的收獲。一些美味佳餚,如淡水龜,是察覺罕見。中國揚子鱷僅在安徽省感謝求生存,以致力於保護工作。黃山短尾猴的隊伍示撤退到樹梢的安全性,當一個惡毒的中國莫卡辛被發現。秋季水稻收獲後,候鳥包括小天鵝和白鶴聚集在鄱陽湖。

2「香格里拉」18 2008年5月2.57M的觀眾(10.6%收視份額)
卡瓦格博(6740米),最高的山在雲南,位於橫斷范圍
這個情節型材西南部的雲南省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形成喜馬拉雅山的東部邊界,橫斷山脈已經被扣成一系列運行的南北向平行脊。怒江是通過山瓜分他們的方式幽深的峽谷繼承之一。在夏季,來自印度洋的季風rainclouds的漏鬥了山谷,創造了獨特的氣候中,從熱帶物種的蓬勃發展在更偏北的緯度。雲南18000種植物,其中3000被發現無處,吸引了西方植物學家和探險家,如約瑟夫岩石。在周圍Kawakarpo(6740米)的朝聖地的大雪森林,珍稀滇金絲猴正在拍攝的地衣為食。在高黎貢山,熱帶和高山植物並肩成長。鳥類在這里拍攝的,包括太陽鳥的附生植物和紅腹角雉的求偶炫耀餵養。在果樹木吸引熊猴,黑色巨松鼠,而低於中國的250僅存的野生亞洲象覓食。一個鮮為人知的竹蝙蝠群的拍攝在他們的棲息單桿內;每次擊球是大黃蜂的大小。一個巨大的大象山葯花是腐屍甲蟲在夜間授粉。黑冠長臂猿被拍攝在無量山的森林。雲南人民包括傣族,哈尼族和基諾族部落,每個人都把森林是神聖的,他們收獲可持續,但近代以來都帶來了新的威脅,如橡膠園和旅遊。

3「西藏」2008年5月25日2.88M的觀眾(12%收視份額)
在青海湖島上海鳥棲息地
青藏高原是第三批的主題。它涵蓋四分之一中國的土地面積,但只有2.5億人生活在那裡,廣大藏傳佛教信徒。他們的宗教融合了傳統的佛教與老薩滿教的信仰,它的教義灌輸尊重的態度來的野生動物。珍稀物種,如黑頸鶴和藏馬雞可以直接從共存與人受益。來自西藏35000冰川Meltwaters形成大淡水湖泊,包括青海,恍如隔世。築巢的鳥類在這里有鳳頭grebes和斑頭雁。高原是一個高海拔的沙漠冷凍風席捲而過,但也是家中國最大的大型動物的濃度。盤羊被認為下降的山坡他們的冬季放牧點。在羌塘,藏羚羊的聚集拍攝在交配季節和野犛牛隻在最偏遠的地區發現的。掠食性動物包括難以捉摸雪豹和藏狐,拍攝從西藏熊企圖獲利獵鼠兔。一個高度有利可圖的「冬蟲夏草」(yatsa gunbu)從春地收獲用作祖傳秘方。生活甚至緊貼在最極端的環境;珠穆朗瑪峰的山坡上都住著一個物種跳蜘蛛,而獨特的溫泉蛇在溫泉暖其體生存在4500米。佐賀達瓦節發生在神聖的岡仁波齊峰和吸引許多信仰的朝聖者。西藏是一個脆弱的生態系統;它的冰川正在融化,這將對未來數十億的誰依賴於從高原流的水的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4「超越長城」01 2008年6月3.23M的觀眾(13.7%收視份額)
東北虎棲息接壤的阿穆爾河森林
第四集著眼於北中國的長城的土地。在這里,來自不同民族的游牧部族仍然漫遊,但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正在改變,因為人們轉移到現代城市。在古滿洲,最後的赫哲族漁民仍在撒網厚厚的冰凍結黑龍河下。這里的森林支持野豬,這對核桃在冬季覓食,在中國僅存的野生東北虎。鄂溫克馴鹿牧民來自西伯利亞幾百年前:現在,只有30仍然存在。再往西躺在滾動蒙古草原的草原,並在巴彥布拉克,蒙古騎兵的牲畜共享草場和濕地與養殖蓑羽鶴和大天鵝。繼續向西,土地變得越來越炎熱和乾燥,轉向第一個由罕見的鵝喉羚漫遊乾旱草地,然後到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沙沙漠。站在這里毀城鎮,絲綢之路遺產,許多yardangs,沙雕刻的岩層。地下灌溉水渠在綠洲吐魯番的葡萄能進行培養,紅尾沙鼠們迅速利用。哈薩克牧民度過夏天在天山下降到准噶爾盆地,乾旱的土地接壤的戈壁沙漠前,越冬。在這里,他們的牲畜共用少得可憐的牧場與地球上最後的野馬。哈薩克顯示了與金雕狩獵的6000年歷史的傳統。閉幕場景展示哈爾濱的冰雪節。

5 08 2008年6月3.19M的觀眾(13.3%收視份額)的「熊貓之鄉」
電影講述的求愛野生大熊貓交配
第五批中國特色的中央,這里是中國漢族。它們是地球上最大的族群,他們的語言普通話最廣泛使用的。該計劃著眼於人們如何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古老的信念置於和諧共存,人與自然的高度重視。在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的時期的開始,這個理想在很大程度上被遺忘。一些政治觀點的對比目前的政府更加開明的政策環境與那些在毛澤東主席,這導致了普遍的下降。中國的揚子鱷和朱䴉是通過直接干預免於滅絕的兩個物種。其他的動物都受益於古老的精神信仰和習俗生活,促進尊重和敬畏野生動物:黃色黃鼠狼和鴛鴦北京有兩個這樣的生物。然而,野生動物依然威脅非法偷獵用於食品和傳統醫學。京西的謊言中國北方平原和黃土高原,黃河源頭的肥沃土地。對水的需求增加,改變了河流的流量,以及土壤侵蝕造成沙塵暴形成到達首都。再往西,秦嶺是一個避難所為中國一些最稀有的物種,包括羚牛,川金絲猴和大熊貓。大熊貓的求偶和交配顯示,拍攝,第一次在野外。在九寨溝的五彩湖,獨特的魚游森林之中保存在水下。
2008年6月15日2.52M的觀眾(10%收視份額)

6「變革之潮」
罕見的黑面琵鷺越冬香港
最終方案的特點中國的14500公裏海岸線,家至700萬人。盡管幾十年來城市的快速發展,它仍然是一個重要的遷徙路線的鳥類。瀕危丹頂鶴離開自己的北方繁殖地越冬鹽城鹽沼,最大的濱海濕地在中國。射倒島是在遷徙路線的重要驛站,但居民射倒島pitvipers,埋伏在枝頭擱淺海平面上升,謊言。蛇撞擊鳴禽,而另一個拍攝吞下一隻翠鳥。所有沿海,傳統的種植方式讓野生動物和人民共處。作物從海藻和蚶在北方蝦再往南各不相同,使鳥類,如大天鵝和黑面琵鷺繁榮。佳茶葉種植者和惠安女收獲的牡蠣也顯示。中國的河流和海域污染嚴重。污水和化肥洗凈,放入渤海灣原因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引起水母,這在中國是一個商業陷阱。在長江口,動物的遷徙,如長江鱘魚和大閘蟹都受到阻礙上游水壩。在熱帶的中國南海,那裡的珊瑚礁受到威脅,鯨鯊是罕見的遊客。拍攝其他稀有動物包括麋鹿和中國的白海豚。在海南島,獼猴被示跳進一家酒店的游泳池,epitomising野生動物和中國人民,並繼續與傳統自然和諧關系的挑戰的不安並存的。

Ⅳ 請提供一些經典紀錄片,比如BBC的《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hoB030UqncP-PrYIoL7s6g

?pwd=p634 提取碼:p634
《美麗中國 Wild China》
導演: Phil Chapman、Gavin Maxwell
主演: Bernard Hill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中國
語言: 英語、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08-05-11(英國)
集數: 6
片長: 60分鍾
又名: 錦綉中華、野性中國、神秘中國(台)
從燈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從廣闊無垠的大草原,到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從長年積雪的高海撥山區到一望無際的平原;從浩瀚大地到碧海藍天……中國,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種特質的地貌,哺育著各族兒女,也孕育著各類珍奇野獸,奇花異草。這次,通過鏡頭,我們去探訪散落在這片土地上的美麗奇景。沿著長江流域,去看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奇石怪林;去雲南的熱帶雨林,尋找亞洲野象、滇金絲猴;來到青藏高原,奔赴內蒙草地,攀爬山脈,眺望西部邊陲。這里,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麗中國。
本片是CCTV和BBC第一次聯合攝制的作品,歷時4年拍攝,使用了航拍、紅外、高速、延時和水下等先進攝影技術。一共六集,分別為《富饒華南》、《彩雲之南》、《青藏高原》、《長城以外》、《龍之疆域》和《喧鬧海岸》。

Ⅵ 紀錄電影美麗中國大型紀錄片交響音樂會cctv-9種子下載地址有么感激不盡

紀錄電影美麗中國大型紀錄片交響音樂會cctv-9種子下載地址:

Ⅶ 求文檔: 紀錄片《美麗中國第一集錦綉華南》的影評

BBC去的地方都不是那麼野性,感覺幾個地方都是旅遊開發的景點,比如桂林的溶洞探險,肯定在當地是比較成熟的旅遊項目。只是更深入得拍了一下,還拍了溶洞里的魚,雖然只有一兩個鏡頭,但感覺還是深入了很多。

其實桂林、元田、浙江等等一些地方,在中國的旅遊指南里,這些地方一點也不陌生。為什麼BBC拍出來就讓人覺得有意思呢?

技巧很關鍵!技術很關鍵!

中國的紀錄片一直發展得不怎麼樣。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沒有資金投入。紀錄片的製作方式在電視台里與那些短平快的欄目相比,實在是慢,而且投資收益比更是難以相提並論。於是紀錄片就逐漸式微,沒有大的資金投入,也就沒有好的人才投入其中,也就沒有好的設備,也就沒有足夠的拍攝經費。中國原來有個中央新聞紀錄片電影廠,不知是經營不善,還是咋地,現在好像已經跟中央10頻道合二為一了。

技術和技巧應該是很重要的,但是比他們更重要的是製片團隊的價值觀。也就是說這些人怎麼看待他們正在拍的東西,是欣賞、敬畏還是鄙視和批判。

就第一集看到的,基本上是對傳統的中國農業文明裡的那種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對自然的珍惜的充分肯定,年年等著春來燕歸才插秧的農民,在灕江上沿襲了1000多年的漁夫與鸕鶿之間的相依相偎的關系(雖然現在只是一個旅遊觀賞項目),浙江農村那種稻田養魚的耕作方式。

其實,這些地方,在中國大多數是非常貧窮的,因為傳統的農業文明耕作方式雖然做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並且是在這種和諧狀態下的最大產出,但是,與工業文明相比,它仍然貧窮。而我們現在所致力的,也許就是快快地消滅這種文明,雖然它很自然、原始、和諧。不管是工業還是旅遊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都會對這些造成傷害。

還沒有看後面的幾個部分,也許這樣的價值觀可以提醒我們,那些傳統的農業文明中的美好的東西,是我們必須要加倍珍惜的。而這些東西,往往因為我們的習以為常而熟視無睹,因熟視無睹而漠然視之,因漠然而忽略其價值,因忽略而隨意破壞。

這是比技術和技巧更重要的部分。先不要說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做出這樣的記錄片,鏡頭的選擇,角度的變換,音樂的編配、文字的撰寫,這些是可以做到相對的純熟,但是價值觀的達成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Ⅷ 求《美麗中國》種子或迅雷下載地址

我有中英字幕的,不過是英語發音。

Ⅸ BBC 美麗中國 Wild China 總共有多少集

BBC 美麗中國 ,應該就6集

你說的2集應該是這個:

BBC拍過部《地球脈動》Planet Earth含蓋了各國美景

生態紀錄片權威大師-戴維艾汀堡祿爵士
帶您深入體驗 您所熟悉卻又陌生的地球
『我們每隔幾年都會看到一套精彩絕倫的影集,使其它節目相形見拙。
這套大製作影集的每一秒鍾都讓人賞心悅目…很不可思議…』 每日鏡報影評
『棒得超過你的要求…從水底的海象,鳥類堆積如山到雪豹的攻擊模式無所不有
…終極品味…』衛報影評
本影集由得過多項大獎的「藍色星球」原班人馬拍攝製作,這是對地球空前絕後的禮贊,擁抱地球上的不可思議的美景和自然生物。 「地球脈動」對地球生物多元性,做了一次權威性的觀察。
以空前絕後的大預算拍攝和製作四年, 「地球脈動」擴展了自然史電視的領域。
動用高畫質攝影,革命性的超高速攝影機,以及細膩的空中和衛星畫面,使我們這個影集能夠捕捉到最神奇的畫面。
這一套驚人的電視經驗結合罕見的動作,無法想像的規模,極難到達的地點
還有跟地球上最可愛,最野蠻,最難得一見的動物的親密時刻。從最高的山到最深的河,這套暢銷影集要帶你看四季變化的挑戰,還要到環境最惡劣的棲息地看一些動物每天如何掙扎求生。准備贊嘆地球的美麗吧。
第一集:兩極之間 From Pole To Pole
第二集:雄偉高山 Mountains
第三集:淡水資源 Freshwater
第四集:洞穴迷宮 Caves
第五集:奇幻沙漠 Desert
第六集:冰封世界 Frozen
第七集:遼闊平原 Plains
第八集:季節森林 Forest
第九集:富饒叢林 Jungle
第十集:多樣淺海 Shallow Seas
第十一集:無垠深海 Ocean Deep, Ocean Wide
特別收錄: 地球脈動-迎向未來
跟地球脈動影集搭配的這部紀錄片將探討瀕臨絕種動物,棲息地以及人類最終的未來。繼續追蹤破天荒影集「地球脈動」所提出的環境議題,追問為什麼有這么多物種受到威脅以及將來要怎麼保護它們?
《地球脈動》電視界的首度創舉
動物行為
狼獵食馴鹿:狼群追逐獵物的速度之快,使得拍攝小組難以從陸上捕捉它們獵食的畫面—但透過一種全新系統穩定空中攝影機,拍攝小組終於得以首度從直升機上追蹤獵食全程。
雪豹獵食喜馬拉雅山的螺角山羊:在攝影小組成功拍攝到畫面之前,從沒有人以長鏡頭拍到雪豹在野外的特寫鏡頭。之前唯一的影像是以遙控攝影機拍攝而成。《地球脈動》將播出各種行為的完整呈現,包括母豹與小豹的親昵畫面。
金雕趁著蓑羽鶴在喜馬拉雅山脈遷徙途中,攫住它們的翅膀。
落基山脈的北美灰熊帶著新生小熊從洞穴中爬出,此外還有北美灰熊吃蛾的罕見畫面。
首見以低照度攝影機捕捉到極樂鳥的影像。其中還包括藍極樂鳥在野外阿珍貴鏡頭。
節目中將介紹泰國新品種的墨西哥麗脂鯉。
沙漠獅在納米比沙漠獵殺劍羚—首次從陸、空兩方面進行拍攝。
粉紅江豚在亞馬孫河趕魚,並在求偶時以石頭當作」禮物」—這是目前唯一已知野生海豚也會使用工具。
一百多尾雨傘旗魚成群獵食。能看到一尾旗魚已屬難能,同時看到一百多尾更是不易。
食蟹的彌猴在水裡游泳。
成群的獵犬—首度從空中拍攝它們精彩的捕獵行為。
新的地點
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地處偏遠的康卡爾斯地島,這里的繁殖地擁有世界密度最高的北極熊。
隆冬中覆滿白雪的戈壁沙漠。
世界最深的豎穴—墨西哥的燕子洞。
馬拉威湖底—這里住著電魚,它們會像鯊魚一樣成群獵食。
深入湖的冰層底下—世界最大湖,貝加爾湖每年有五個月湖面凍結。《地球脈動》攝影機首度深入冰層底下,揭開一個更像海洋而非湖泊的世界。
首度以高畫質攝影機拍攝到拉秋古拉洞穴內部的畫面—這是世界最美的洞穴系統之一,直到1986年才被發現。

Ⅹ 《美麗中國》的影評

從雅克·貝漢《鳥的遷徙》開始,現代紀錄片對看慣央視大江大河的我們產生了一次心靈上的顛覆,記得當時看完DVD,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跳出來。後來經過一系列諸如《帝企鵝日記》的灌輸,又看到高清的《行星地球》時,依然讓我升級的目瞪口呆。

如果說BBC的《行星地球》產生了一次視覺上的震懾的話,那麼,《美麗中國》就是一次心靈上的清洗。

很多人覺得《美麗中國》確實養眼,但充其是娛樂,內容空虛、或者又狹隘的扯到政治上說外國人埋怨中國環境,這么說你真是被CCTV教育的很好。要不形容此紀錄片對白含糊不清,不足以表現中國博大芸芸,而且全篇都在描述動物……

一.國內外紀錄片的角度

對於這次記錄首先說一下拍記錄片的角度,紀錄片貫徹的宗旨就是客觀,客觀是紀錄片本質,我國很多紀錄片,尤其央視的格調與世界上其它國家迥然不同,其原因在於我們常常把紀錄片拍成宣傳片,當一個記錄輕飄飄的煽情與美化時它也變的不足為信甚至讓人反感,失去了呈現真實,揭露真相,記錄片也就變的沒有力量。

記錄片難拍重點不是技術,而是創作者的勇敢與關懷,理性的追求真相與探索心靈並且能夠打動世人內心的工程是艱巨的。

有人說《美麗中國》膚淺時,我們想一下《遷徙的鳥》,全片幾乎沒有什麼對白,但是震撼了全世界人的心,因為有太多看似簡單的事物卻被我們忽視了,紀錄片的工作就是用心來觀察周圍任何看的到的事物。就好像在中國,我們周圍有很多的窮人、沿街乞討乞丐,當他屈膝於你時,你可能和你女朋友厭惡的躲開了。但是各個論壇都在發什麼最震撼國人照片,這個時候你又被莫名其妙的感動了。這不是在說現代人的虛偽和被蒙蔽,而是在說一個好紀錄片不在於把一個事物詮釋的多麼全面與挖掘的多深,比方泱泱中國怎麼可能用6集就展示它的美?六萬集都不夠,而是如何把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深入淺出的表現出來。就好比中國紀錄片拍長江,會用大量生硬考究的解說,樂此不疲的詳述著它的歷史與宏偉,這個如果給BBC,一個壯麗遊走的航拍就達到目的了。這里也有個技術問題,我們一拍就把直升機拍進去了。

所以說國內外記錄片的區別在於,成熟的記錄片應該是用鏡頭說話,而我們是了為解說詞的順理成章去拍那幾個鏡頭,更像是電視散文,失去了紀錄片發覺與探索的樂趣。

中國真正好的紀錄片其實誕生在民間的DV記錄。

二.定位

《美麗中國》遠離的現代城市的浮華,把鏡頭瞄準了自然中的生物,與沿襲了幾千年生活的在其間的人,從它們身上表現出中國幾千年根深蒂固的淳樸與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生活的理念。這個定位是異常准確的,因為現代都市的人與生活中,中國的特質已經被湮滅了。

此次拍攝,很多事物是被第一次展現在鏡頭上的,諸如雲南洞穴中蝙蝠捉魚的場面、熊貓的求愛交配,有時候真的內心在質問,這真的是中國嘛?居然有太多的驚奇與陌生,我怎麼完全不知道不了解?也許是我無知,但是我敢肯定很多人看過劇集都要有此感。

最讓我感動的是生活在北方森林中的鄂溫克婦女,她們在世代游牧中悉心照顧森林中的馴鹿

這些生靈也都有了它們自己的名字,然而過這種生活的鄂溫克人只有30個了,幾乎所有的族人都放棄了森林生活,搬進了現代省事的鋼筋水泥房子里。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學校,說不出是同情還是羨慕。西藏幾千年的對自然的敬畏,保護了大量野生動物和原始的自然生態,那裡的人們貼靠著大地,向著伽拉薩山朝聖,他們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護關愛這片聖靈之土與萬物生靈,定會有美好的來生。而如今我們大部分人類生活在物慾橫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沒有想到中國很多地方,人與自然那麼融洽,他們可能在你眼中是窮苦貧乏的,但事實是這些人的心靈才更為清透,比你更了解腳下的土地。說白了人那才活的像個人本來該有的生活,城市人活的都像個奴隸,而且還津津樂道。

鏡頭展現了奇趣的動物與絕倫的景色後總會加上諸如此類的解說:此物種已經瀕臨滅絕,全世界只有若干只,此環境帶已經嚴重縮減。基本片中向世人展現的物種除了蝦米小魚都感覺都已經所剩無幾了,然而這也是事實,當然BBC總也不忘討巧的加一句,政府已經採取措施……對問題擔憂的同時也賦予了希望。

片子闡述了一個空前發展和人口爆炸社會下,環境的面臨的重大危機與壓力的根本問題,這個問題是全人類當今最大的問題,放在世界任何國家都成立。

紀錄片目的是記錄,思考留給大眾,我國號稱大型紀錄片常常把觀念框死,灌輸其形式而非客觀展現。西方傳媒幾十年依舊包羅萬象,我們感覺剛一上就黔驢技窮。

三.失落的世界

中國面臨的不止是環境危機、還有文化危機,我很難想出代表現代中國的符號是什麼?我們還在拿著四大發明找著大國的優越,其實這種心態就像個虛空的外殼脆弱不堪,文化內核早已塌陷,禁不起半點指點,當安東尼奧尼等一系列電影人把鏡頭對准中國時,驚起層巒疊嶂的罪名,尤其改革開放後,原因外國人他們沒有把鏡頭對准拔地而起的高樓,現在看來我們真應該感謝這些人給我們記錄了寶貴的影像,當央視把鏡頭對准日新月異的時候,國際影人才找到了真正的中國!不在深圳、不在上海,在小巷胡同、竹林深處,在香格里拉的密林,在風乾的樓蘭,一些我國的影像紀錄者聽起來就生畏的地方。當我們民族信仰出現危機的時候,要感謝BBC這樣的攝制組讓現代人看到信仰在何處,就是那些與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捨的村民,當國家危難時,開賓士寶馬的都跑了,這些人會堅守到最後一刻。我們身後是冰冷的高樓,他們身後是聖潔的雪山。

我們跑的太快,遺失了很多東西,物質讓我們作繭自縛,軀體被附著的不透氣後,魂靈腐蝕的很快。

四.如何說教

中國人很含蓄,但是到說教別人時就變的很直白,西方人很直白,但是到了說教的時候就變的很含蓄。

諄諄教導可以用在中國古代,那時候人的誘惑少,可以平靜下來,但是放在當今浮躁的社會,這種不痛不癢細水長流的嘮叨,很輕易的被人以為蒼蠅蚊子煽打開來。所以當今倘若想讓人反思就需要刺激他。

你能說《難以忽視的真相》不說教嘛?但是它把說教留在了最後,首先向你拋出各種驚人數據,對你狂轟濫炸,深深把你刺激了,當你擔憂與思索的同時,之前的客觀記錄對說教部分起到了推波助瀾也水到渠成,煞費苦心的一方面讓你了解真相,另一方面就為了結尾那幾句教你如何做起。《醫療內幕》通過美國與其它西方國家醫療體系的對比,讓人產生巨大的落差之餘會質疑與探討與自密切相關問題。

環保紀錄片說教是必須的,只要把信息從灌入轉變為引導的時候它就會成功。所以這個模式大概是打你個巴掌再給你個紅棗。《美麗中國》是先給你一籮筐紅棗然後在給你記嘴巴。喜馬拉雅的巍峨山巒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眾多文明的源頭,幾千年繁衍不息。然而再過30年,80%的冰川將不復存在,領略了神聖的恢宏之餘更多是對人類自我作踐,導致古老文明、現代文明危在旦夕帶來的震撼。

大體是,好看嘛?我們說好看,美嘛?美!馬上滅絕了,見不到了!由此我們心裡一沉,引發出反省,最後他也要給出你希望。

比如講到金先生捕鳥給上海有錢人吃,然後展現了他嫻熟的捕鳥技藝,當我們心裡低估怎麼炫耀起捕鳥的時候,原來金先生早已成了自然保護著,捕鳥是為了給鳥體檢,然後放生。

其實這種轉變我在生活中也看到,之前麻雀被捕殺過度,如今成群飛舞,而且在我家院子里的麻雀都不怕人,人對動物的觀點多少在進步。節目完結的時候有這樣一段話:一味發展雖然導致中國自然環境的毀滅,而有計劃的生態旅遊將為野生動物帶來無限裨益,中國高速發展的後果造成對資源、生存空間以及環境質量的巨大壓力,然而這些問題也同樣考驗著我們,如果說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有能力解決如此大范圍的環境問題,那個這個國家必非中國莫屬。

說明了,這不單是中國問題,也是個世界問題與我們人類文化的問題。

五.技術

當鏡頭從高空俯視中國大陸時,隆隆作響,這樣的鏡頭實屬厚重磅礴,當今的影像製作,除了要立場新穎,技術也尤為重要,尤其自身格局大的紀錄片,格局大就是不同於拍個體人的日常生活,或者簡單的訪談,倘若拍自然、拍太空或者拍故宮之類,沒有昂硬的技術支持、精緻的畫面,要想吸引現代人去看個紀錄片,真的很難。這個不止需要資金人力物理,更需要創作者的勇氣和艱辛,深入腹地,尋尋覓覓,紀錄片的拍攝也是一場探險。

有時候常常面對匪夷所思的鏡頭就想人家是怎麼拍的,為什麼可以在雪山白峰之間平穩的穿梭,拍一年四季的變化得是如何漫長的等待。《遷徙的鳥》膠片就長達460公里,最後剪出來也就一個多小時,所以在技術的保障下人家真實嘔心瀝血啊,比技術更為重要的是紀錄片創作的精神,團隊意識,冒險、豁的出去同時也耐得住性子。

cctv聯合攝制,央視真會給自己粉金。可能那幾個很模糊的鏡頭由於未能實地拍攝是央視提供的。

整個西亞、中華文明的神聖源頭喜馬拉雅,再過30年,山巒的冰雪將消融

六.自然紀錄片-本質的復興

從弗拉哈迪開始,紀錄片就帶有關注自然與人生存的大命題,如今我們看到幾十年前愛斯基摩人的生活彷彿凝視遠古,觀摩化石。弗拉哈迪從那時起就尊重人類各異的文化傳統,表現他們的智慧與尊嚴,關注人們的情感和命運。如今自然紀錄片再一次興起,是否是一種本質的復興?《美麗中國》與《行星地球》同樣讓人對波瀾壯闊的自然產生震撼與敬畏,但《美麗中國》更多了種人文關懷,對古老的喪志殆盡的風土人情進行了深入的了解,而可能用不了多久這些人們的生活也只能在這珍貴的影像中找到,人與自然的不斷疏離違背了宇宙的規律,紀錄片重新喚起了人們對自身環境審視,就像《第十一個小時》里講,自然不會毀滅,即便人類滅絕,消失的資源幾百萬年會重生,太陽依舊、天也照藍,歸根結底,人類毀滅的只是自己。把自然與人分開來講是不負責任的,當五花八門的記錄片奪人眼球時,西藏雪山上的人與氂牛往往脫穎而出的吸引著人,這說明人類本來的潔凈的精神在對現代文明、現代文化進行的最後一次召喚。我們樂意聽到看到,證明著我們也依存嚮往。

七.原味的中國

從香格里拉到絲綢之路,從蒙古草原到喜馬拉雅,從大興安嶺到熱帶海洋,整個系列看下來你會更加了解你居住的土地,以及生活幾千年的人和生物,雖然他們的習俗、信仰越來越鮮為人知,好在今天被記錄了下來,用節目里的話說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中國,一個原味的中國,一個數個世紀以來傳送著的土地。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1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