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好漢秦瓊微電影
『壹』 有誰知道刑珉山
大陸明星-邢岷山
生日:8月22日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身高:180cm 體重:75kg
影視作品
《關中刀客之人廚子》《鬼城凶夢》《武生泰斗》
《中國勇士》《玫瑰天涯》《大鬧天宮》《大漠恩仇》
《趙氏孤兒》《策馬嘯西風》《風雲》《神捕十三娘》
《半生緣》《天橋十三郎》
最新消息:邢岷山主演《神捕十三娘》7月14日北京二套播出 1978年考入浙江省昆劇團學習昆劇表演,工文武老生 1987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991年畢業,獲文學(電影表演)學士學位
生日:8月22日 身高:180 cm
籍貫:山東省榮成市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體重:75 kg 血型:A
最喜歡的食物:魚
最喜歡的水果:獼猴桃
最喜歡的運動:排球,游泳
最喜歡的顏色:白,灰
最喜歡的季節:秋
最喜歡的電影:《亂世佳人》
最喜歡的演員:克拉克蓋博,羅伯特德尼羅
最喜歡的歌手:劉歡
第一部作品:《武生泰斗》
1978年考入浙江省昆劇團學習昆劇表演,工文武老生。
1983年修業期滿,任該團演員。
1987年考入北京電影院學院表演系。
1991年畢業,獲文學(電影表演)學士學位。
邢岷山作品
電影作品
《中國勇士》 飾 「狼」 (1990年)
《古墓荒齋》 飾 楊於畏 (1991年)
《繼母》 飾 華子 (1992年)
《大漠恩仇》 飾 孟合 (1992年)
《紅天鵝》 飾 鍾雪陽 (1993年)
《鬼城凶夢》 飾 大川 (1993年)
《姍娘》 飾 滿賽 (1994年)
《玫瑰天涯》 飾 蔡強 (1995年)
《大鬧天宮》 飾 二郎神 (1996年)
《關中刀客之人廚子》 (2003年)
話 劇
《趙氏孤兒》 飾 程嬰 (1991年)
電 視 劇
《武生泰斗》 飾 小林玉昆 (10集)(1990年)
《細說從頭》 飾 柯盟 (2集) (1990年)
《朱生豪》 飾 朱生豪 (2集) (1992年)
《白眉大俠》 飾 白雲瑞 (34集) (1993年)
《好漢秦瓊》 飾 秦瓊 (12集)(1994年)
《天橋夢》 飾 程天韻 (30集) (1994年)
《紅絨花》 飾 吳克 (20集) (1995年)
《靚女紅星》 飾 張亞寧 (20集) (1996年)
《東周列國(戰國篇)-竊符救趙》 飾 信陵君 (3集) (1996年)
《香港故事》 飾 林水生 (29集) (1996年)
《琉璃廠傳奇》飾 崔和有 (30集) (1996年)
《游龍驚鳳》 飾 李靖 (40集) (1997年)
《神廚》 飾 劉善東 (36集) (1998年)
《青河絕戀》(《新一剪梅》) 飾 李耿明 (40集)(1999年)
《19號加油站》 飾 吳剛 (20集) (2000年)
《策馬嘯西風》 飾 傅紅雪 (40集) (2000年)
《風雲》 飾 劍晨 (40集) (2001年)
《神捕十三娘》 飾 狄無邪 (40集) (2001年)
《半生緣》 飾 張豫瑾 (30集) (2002年)
《天橋十三郎》 飾 展昭 (拍攝中)
『貳』 電視劇《好漢秦瓊》96版在那裡那裡能找得到
<正> 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山東金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樂將軍煙草集團公司等四家單位以股份合作方式聯合攝制的十二集電視連續劇《好漢秦瓊》將於近日播出。飾演《林沖》而走紅視壇的丁汝駿出任導演和製片人。主演秦瓊的是小生邢崛山。 《好漢秦瓊》一改歷史題材創作中偏重表現是
【分類號】:G229.2
【DOI】:cnki:ISSN:1002-4751.0.1996-01-008
【正文快照】:
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山東金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將軍煙草集團公司等四家單位以股份合作方式聯台攝制的十二集電視連續劇《好漢秦瓊》將於近日播出。飾演《林沖》而走紅視壇的丁汝駿出任導演和製片人。主演秦瓊的是小生邢眠山。 《好漢秦瓊》一改歷史題材創作中偏重表現
現在沒有這個片子的下載的`,,
很多人找都找不到的,
『叄』 新七小福的王海祥
中文名:王海祥
英文名:ocean.wang
生 日:10月5日
性 別:男
身 高:178cm
妻子:康盼盼 藝名:康熙 山東省第一個京劇界碩士研究生
祖 籍:山東 濟南
出生地:山東 濱州 呂藝
民 族:漢族
愛 好:騎馬 旅遊
性 格:陽光開朗
特 長:唱歌京劇表演
座右銘:人生的每一次經歷都是一筆財富,它會讓我受益匪淺
最喜歡的食物:什麼好吃吃什麼
最喜歡的顏色:白色 黑色 藍色(總之是純色)
最喜歡的動物:海豚 狗
最害怕的動物:豆蟲
最難忘的事情:得到北京電影學院錄取通知書
喜愛的數字:9 妻子康盼盼的盼字筆畫9
最喜歡的運動:籃球
最想感謝的人:父母和老師
最大的心願是:世界和平
畢業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文化程度: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最喜歡的演員:我的師父成龍
選手經歷:兒時曾獲全國少兒京劇大賽金獎
全國海飛絲新生歌手大賽 第三名 參演電視劇《吉祥天寶》,飾演:侯國興
參演電視劇《少年四大名捕》,飾演:於春童
參演電視劇《精忠岳飛》,飾演:楊再興
參演電視劇《風雨桃花鎮》,飾演:盧小毛
參演電視劇《護國軍魂傳奇》,飾演:戰王廷
參演電視劇《虎山行》,飾演:螳螂武師
參演電視劇《楊家將——佘賽花》,飾演:楊七郎
參演電視劇《石頭、剪刀、布》,飾演:英子
電視劇《好漢秦瓊》,飾演少年秦瓊
電視劇《絕情》,飾演八路軍六子 2012年《禁忌游戲之迷藏》飾演:歐陽松
2012年《可以做到》飾演:宋海洋
2011年《暗洞驚魂》 飾演:蘇炫
2009年 《大兵小將》
2008年 《尋找成龍》主演:成 龍 張一山
阿滿喜劇《多一點天真》 飾:記者謝江
晉級賽第一場,選手王海祥那優秀的表演功底、活力十足的台風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評審曹穎說道:你的外形不錯,也是一個好的表演坯子,打的也很英武。也正是憑著這種綜合能力,王海祥獲得了三位評委的一致首肯,拿到龍牌,直接晉級36強。
來自北京電影學院的王海祥是個充滿干勁兒的山東小伙兒。沉穩優雅,冷靜自持,很多選手都這樣評價王海祥,而熟悉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海祥總會不經意流露出孩子氣的情緒。調皮的表情,幽默的談吐,充滿創意的思維模式,執著認真的完成每一件事,這一切都成為他的閃光點,令人點頭稱贊。
十歲那年,海祥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山東省戲曲學校,但長相俊秀的他沒有學習小生,而是選擇了花臉行當,過後僅一年,他便在全國少兒京劇大賽中獲得金獎。海祥笑言,上學的時候連睡覺都不忘基本功的練習,邊睡覺邊壓腿,經常半夜疼醒,起來活動活動換個姿勢繼續。打小練功的日子很苦,海祥總扒著窗戶眼巴巴的盼著媽媽來看望自己,但也正是這艱苦的日復一日,練就了他一身扎實的基本功。
獲獎後不久,海祥被選中在《好漢秦瓊》中出演小秦瓊,可是一門心思惦記學習的他並沒有因為被選中而雀躍,而是怕耽誤學業,只能遺憾的放棄。之後經過協商,在保證拍戲、上學兩不耽誤的情況下,他才高興的跟著劇組去拍戲了。畢業後的王海祥在回到山東省劇院工作,在接拍了《佘賽花》中楊七郎的角色後,他意識到對於人物的刻畫與挖掘僅憑自己的理解與感覺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知識來豐富自己。思及至此,王海祥毅然放棄了原本已穩定下來的工作,隻身來到北京考學。當時幾乎沒有人認為這個戲曲出身的小夥子能夠考取北京電影學院,很多人抱著看笑話的心理等他失敗。但王海祥說,「我是個越有壓力就越有動力的人」,憑借這股韌勁兒,他苦心靜修,不僅在專業課上狠下功夫,更是對文化課進行了一番惡補——高考前的一個禮拜,他未出房間半步,抱著書本學得昏天黑地。最後,苦吃了,書念了,海祥也不負眾望的成功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
來參加「龍的傳人」,海祥自己坦言是因為在拍戲時受到了很多感染而愛上了武術,至於結果,他的心態放得很平和,「不管結果如何,這都會是一筆很寶貴的經驗與財富,所以我不會看重最後的名次,而在這中間盡量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給大家看,這才是更為重要的」。
王海祥父母
王海祥父母濱州開了一家飯店,從小王海祥的記憶里都是父母比較繁忙,海祥從小是個懂事的孩子,那時候海祥在街坊鄰居面前是個懂事乖巧見義勇為的小朋友,別的小朋友打仗他會幫忙,王海祥從小為人很好,王海祥的朋友很多,王海祥最放不下的就是父母,因為在外拍戲沒時間回家,父母經營飯店很辛苦,王海祥最大的夢想:就是努力努力在努力,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愛情路程
王海祥曾經在濟南京劇團工作,最後放棄了工作,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深造。 王海祥愛情路程:王海祥認識妻子不是緣分而是緣分中的緣分,王海祥10歲考入山東省戲曲學校,而妻子8歲考入山東省戲曲學校,二個人是同班同學,在學校里老師和同學們都叫他們金童玉女,一起學習京劇一起學習文化課,後來二個人畢業都份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二個人去了京劇團工作,二個人很恩愛甜蜜,讓那些老師和同學羨慕的一對金童玉女。二個人登記結婚,王海祥去了北京而妻子也在北京拍戲,海祥的妻子是一名演員又是老師,留在山東省藝術學院當老師,業余也會在北京拍戲
『肆』 好漢秦瓊片尾曲叫什麼
山東豪傑《好漢秦瓊》(片尾曲) 范琳琳唱
『伍』 關公戰秦瓊台詞
關公戰秦瓊 甲 現在您到劇場看我,是藝術享受,是一種娛樂。 乙 是呀,文化生活嘛。 甲 您看劇場里多好,座位舒適,空氣流通,設備完善,秩序良好。 乙 現在劇場都這樣兒。 甲 過去可不是這樣。我小時候,天橋有幾個戲園子:共舞台、燕舞台、樂舞台,我都常去,看一天戲能把你亂死。 乙 玩兒命啦? 甲 「兩毛一位,兩毛一位。花兩毛錢看玩兒命的!」 乙 這叫什麼玩意兒? 甲 這就是他們的藝術廣告。 乙 就這么亂? 甲 這是戲園子外邊。 乙 里邊好點兒? 甲 比外邊還亂。 乙比……都有什麼呢? 甲 有打架的。 乙 有時候樓上樓下就打起來。 乙 那為什麼? 甲 樓上沒有護樓飯,一棵一棵的樓欄桿,「什麼都往下掉,,掉個戲單兒、手絹兒不要緊,掉了茶碗,給那位開(打破頭)啦!那還不打起來! 乙 好嘛,真危險! 甲 還有亂的呢:茶房帶座兒的,沏茶灌水兒的,賣報的,賣戲單兒的,賣瓜子兒的,賣糖的,賣瓜果梨兒的,賣餑餑點心的,讓人的,找座兒的,最突出的是打手巾把兒的。 乙對,那陣兒有「手巾把兒」。 甲 其實熱天擦擦汗是好事。 乙 就是影響看戲。 甲 最討厭的是來回扔。 乙嗯。 甲 十多條毛巾用開水一澆,擰幹了,上邊灑點花露水兒、,從這個角扔到那個角兒,還得有技術,講究房梁房柱什麼也碰不著。 乙 (諷刺地)這還有技術! 甲 (學扔的動作) 乙 跟擲標槍一樣。 甲 有時候一個在樓上,一個在樓下,還來個花招兒。 乙 什麼花招兒。 甲 扔的這位來個「張飛騙馬」(動作)。 乙嘿! 甲 接著那位來個「蘇秦背劍」(動作)。 乙啊。 甲 有時候扔散了還來個「天女散花」。 乙 這戲還怎麼看呢? 甲 還有亂的(學各種聲音):「看座兒,里邊兒請。」「當天的戲單兒。」「薄荷涼糖煙卷兒瓜子兒,水果糖餑餑點心。」「頭兒,前邊兒喲嗨!」(學女人喊聲)「二嬸兒,我在這兒哪!」 乙 這是多亂啦! 甲 「您怎麼剛來呀!」「可不是嘛!」「啊,聽半天了也不知道他唱的什麼!」 乙 那還聽得見! 甲 「您看今兒這天兒還不錯,一點雲彩都沒有。喲,挺好的天兒怎麼下雨啦?(往樓上看)喂,你們孩子撒尿啦!」 乙 這就快打架啦。 甲 您說那年頭兒戲園子里夠多亂? 乙 有人說堂會戲還好點兒。 甲啊,堂會戲呀?更亂了。有一回我在山東濟南看了一回堂會戲。 乙 什麼人辦的? 甲 大軍閥韓復榘給他爸爸辦生日,找了很多有名的藝人,一共唱三天,頭天戲碼兒就好。 乙 都是什麼戲? 甲 開場《百壽圖》,二出《御碑亭》。 乙 三出? 甲 紅凈戲,《千里走單騎》。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一直到古城訓弟…… 乙 好戲! 甲 《關公戰秦瓊》。 乙 《關公戰秦瓊》? 甲 關公就是關羽關雲長。 乙 戰哪個秦瓊啊? 甲 就是那個山東好漢秦瓊秦叔寶。 乙 您別說了,這倆人見不著。秦瓊是唐朝的,關公是漢朝的。 甲 我聽了。 乙 聽了? 甲啊。 乙 這是怎麼回事呀? 甲 是這么回事。《千里走單騎》唱得好,做得也好,武打也好,台下不斷喝彩。唱著唱著韓復架他爸爸站起來了:(用山東話)「別唱啦,把他們管事的叫來!」 乙 什麼事呀? 甲 誰也不知道哇!一會兒管事的來了:「哈哈(苦笑地),老太爺您有什麼事?」(學韓父,用山東話)「你們唱的這是么戲?」 乙 好嘛!聽半天還不知道是什麼戲呢? 甲 「是關公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學韓父)「關公是哪的人?」 乙 (學管事的)「山西蒲州人。」 甲 (學韓父)「山西人為么到我們山東來殺人?有我們的命令嗎?」 乙啊? 甲 (學韓父)「這是我們的地盤兒。你知道關公是誰的人嗎?」 乙 不知道。 甲 (學韓父)「他是閻錫山的隊伍!」 乙嗐,什麼亂七八糟的! 甲 (學韓父)「為么不唱我們山東的英雄?我們山東有好漢秦瓊。」 乙 關公也是英雄好漢。 甲 (學韓父)「他們倆誰本事大?」 乙 他們倆呀,沒比過。 甲 (學韓父)「叫他們倆比比!」 乙 沒法兒比。 甲 (學韓父)「來一出《關公戰秦瓊》。」 乙啊,一個唐朝的,一個漢朝的,那能到一塊兒嗎? 補充: 甲 管事的一聽害怕啦。「是,老太爺您別生氣,我到後台問問。」 乙 問誰也不會呀。 甲 管事的到了後台跟大夥兒一說:「諸位老闆,剛才這戲唱出婁子來啦!說咱們唱山西英雄,為什麼不唱山東英雄?現在點下戲來啦:《關公戰秦瓊》。」 乙 問問誰會? 甲 大夥兒就火兒啦:「你撐胡塗啦!一個漢朝的。一個唐朝的,能唱到一塊兒嗎?」 乙 誰也不會這出。 甲 (學管事的)「不會也得唱,他說啦,如果不唱,全不讓走,餓三天不管飯。」 乙 這真是仗勢欺人。 甲 老闆一想:來了二百多人,三天不管飯,真餓死幾個怎麼辦?給他唱! 乙唱?沒詞兒呀! 甲 (學老闆)「上台現編!劉備,把衣服脫了扮秦瓊,扎硬靠,褶蟒,戴帥字盔。」 乙 不是青衣羅帽嗎? 甲 不鐧賣馬,被困天堂縣,那是秦瓊倒霉的時候,您得照瓦崗寨那麼扮,秦瓊露臉的時候,天下都如討兵馬大元帥。 乙 關雲長呢? 甲 還是軟靠扎巾。 乙 怎麼唱呢? 甲 (學老闆)「秦瓊頭場[點絳],唱一句,想一想。前邊唱,後邊給想。」 乙 這叫什麼藝術呢? 甲 (學老闆)「告訴『場面』,[點絳]。」(學打鑼鼓,學出場動作)嗆,嗆且嗆且嗆!動作特別多,走得特別慢。 甲 想詞兒哪。 乙 對呀。 甲 演員心裡火兒大啦:這叫什麼玩意兒啦!走到台前唱[點絳唇]:將士英豪,兒郎虎豹、軍威浩,地動山搖,要把狼煙掃。 乙 行啦,[點絳]完啦。 甲 還得想定場詩呢! 乙 什麼詞兒? 甲 甭聽,詞兒都不像話呀:「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乙嘿,明朝的詞兒。 甲 「我本唐朝一名將,不知為何打漢朝。」噠噠噠台嗆來且來嗆!「本帥,姓秦名瓊字叔寶。」 乙 大台嗆,且來嗆。 甲 「混世魔王駕前為臣,官拜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之職,奉了魔王諭旨,帶領一支人馬,大戰漢將關羽。眾將官!」 乙 「有!」 甲 「起兵前往!」 乙 「啊——」 甲 嗆且且且……這場戲完啦。 乙 關公怎麼辦呢? 補充: 甲 從下場門兒上,一手托著靠牌子,一手拿刀,(學場面打[水底魚])「俺,關雲長。不知為了何事,秦瓊犯我疆土,軍士們!」 乙 「有!」 甲 「迎敵者!」(學打鑼鼓)秦瓊上來,倆人見面兒啦。秦瓊拿著雙鐧:「來將通名!」「漢將關羽。」「你是何人?」「唐將秦瓊。」 乙 這倆人湊一塊兒啦! 甲 (關問秦)「為何前來打仗?」(秦答)「為……」 乙 為什麼來打仗? 甲 「我知道為什麼?」演員心裡一生氣:「唉!……」這一「唉」,壞啦。 乙 怎麼? 甲嗐!
『陸』 有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曲是這么唱的「說秦瓊來道秦瓊,秦瓊家住在山東」是哪部電視劇
這是1996年電視劇《好漢秦瓊》的主題曲
現在網上很難看到 太久遠了
『柒』 神拳太保雙鐧大將孝母賽專諸交友似孟嘗黃驃馬馬踏黃河兩岸熟銅鐧鐧打山東三州六府半邊天的秦瓊秦叔寶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638年)病逝。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謚曰"壯"。貞觀十七年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捌』 《好漢秦瓊》主題歌
《好漢秦瓊》主題歌是《好漢秦瓊》
歌名:《好漢秦瓊》
演唱:江濤
作詞:萬九如、丁汝駿
作曲:呂遠
伴奏:北京首席樂隊
歌詞:
說秦瓊 道秦瓊
秦瓊家住在山東
黃驃馬 嘶鳴驚天地
殺手鐧 呼嘯泣鬼神
哎
好一個見義勇為的大丈夫
好一個無私無畏的真英雄
你是百姓的好門神
你是民眾的好家丁
你除暴安良 嫉惡如仇 鐵骨錚錚
哎
說秦瓊 道秦瓊
秦瓊家住在山東
黃驃馬 嘶鳴驚天地
殺手鐧 呼嘯泣鬼神
哎
好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好一個重德尚義的真英雄
你是百姓的守門人
你是正義的好先鋒
你忠心耿耿 光明磊落 天下為公
哎
『玖』 關公戰秦瓊的相聲台詞
甲您看今天呢,這個觀眾啊,在哪兒演出都是這樣。
乙是嗎?
甲秩序良好!
乙哎。
甲您不像我小時候,那戲園子里頭,那麼亂。那真受不了。
乙過去那戲園子啊?
甲哎,大戲園子還好點兒,什麼「吉祥」、「長安」哪還好一點兒。你要到天橋那個小戲園子兒,嗬!亂極啦!
乙是亂。
甲哎,首先說門口兒,這賣票的,就這嚷勁兒就受不了。
乙哎?他干嗎嚷啊?賣票就在售票室里頭賣呀?
甲小戲園子兒,不登報,沒廣告,就指著門口兒那兒擱個人兒嚷。
乙噢!
甲你聽他嚷那個詞兒——「看戲吧!看戲吧!又擦胭脂又抹粉兒,有男角、有坤角、有文戲、有武戲呀,又翻跟頭,又開打,真刀真槍玩了命啦!」
乙玩兒命啊!
甲「兩毛一位,兩毛一位。」
乙好嘛!
甲花兩毛錢,看玩兒命的。
乙真是!你說這叫什麼玩藝兒哪。
甲就說是啊。這是戲園子外邊兒,就這么亂!
乙那麼里邊兒好一點兒啦?
甲更亂啦!
乙里邊兒怎麼更亂啦?
甲戲園子里邊兒有打架的。
乙戲園子里頭有打架的?
甲你愛聽這個演員,他愛聽那個演員,因為叫好,倆人打起來了。
乙嗐,就因為這個在戲園子里頭打架?
甲有時候,樓上跟樓下還能打起來呢。
乙這可真奇怪啦!樓上樓下誰挨不著誰,怎麼會打起來?
甲他那陣兒的樓啊,它沒有護樓板,都是一棵一棵的欄桿兒。什麼東西都往下掉。
乙噢!
甲你掉個戲單兒啊,掉個手絹兒不要緊哪,掉個茶壺給那位開啦!
乙那還不打起來呀?
甲就說是啊。里邊兒有什麼帶座兒的、找人的、沏茶灌水兒的、賣餑餑點心、瓜果梨桃的,還有賣報的、賣戲單兒的。最討厭就那扔手巾板兒的。
乙哦,有手巾板兒。
甲其實夏天人出汗,擦擦毛巾是好事兒。
乙對。
甲就他這來回扔啊,弄得你眼花繚亂。
乙哎,影響人家看戲呀!
甲就說是嘛!十幾條毛巾,擱在一起,拿開水一澆,把它擰干啦,上邊兒灑點花露水兒。這個角兒一個人,那個角兒一個人。
乙啊,怎麼樣?
甲這么老遠扔,往起扔!扔得很高啊。那玩兒也是技術。
乙還技術呢?
甲哎,你別看扔那麼高,上邊什麼東西都碰不著。扔的這主兒這個姿勢。
乙怎麼扔!
甲「日——!」
乙扔過去啦。
甲接的那主滿不在乎,「——嘣兒!」
乙就這么准。
甲哎,准!有時候,樓上樓下離得近了也扔。
乙噢,也扔。
甲離得近了,還來花樣哪。
乙什麼花樣啊?
甲扔的這主來個「張飛騙馬」!「日!」上去啦!
乙接的那主呢?
甲來個「蘇秦背劍」——「嘣兒!」
乙你瞧!
甲有時候弄散啦,還來個「天女散花」。
乙嘿!什麼花招全都有啊。
甲你再聽這賣東西、找人的——「里邊瞧座!」「跟我來您吶,這兒四位!」、「給這兒續水呀!」、「有人拿張票!」、「這兒添個碗兒」、「薄涼糖瓜籽兒煙卷兒哎」、「麵包點心!」、「看報來看報來!當天的戲單兒!」、「哎喲,嗬!二嬸兒!我在這兒哪!」
乙這份兒亂吶。
甲坐下就好好聽戲吧!
乙啊。
甲坐下聊天兒。
乙還聊?
甲台上你唱你的,開場戲沒人聽。這聊上啦!「喲,二嬸兒,你怎麼這晚才來?」「可不是嘛!家裡有點事,要不然我早就來啦!你看今兒這天兒倒是不錯,響晴白日的!喲!這挺好天兒怎麼?怎麼下雨啦?」
乙怎麼,下起來啦?
甲「嗨!樓上你們那孩子撒尿啦!」
乙嚄!行啦!這就快打起來啦!
甲您說受得了受不了?
乙是嘛,太亂啦!
甲就這樣的戲,有的時候花兩毛錢買的票,看不成啦!
乙啊,怎麼?
甲戲回啦!
乙回戲!
甲哎!
乙因為什麼回戲呀?
甲台上戳個大牌子,寫著「今日堂會」。
乙噢,有堂會。
甲「堂會」就是上人家去唱去。
乙是啊。
甲那陣兒有錢有勢力的人吶,家裡辦喜壽事,把藝人找到他們家去唱。
乙對。
甲這叫「堂會戲」。
乙不錯。
甲他就為了擺譜兒,為了鋪張,不是真懂藝術。所以堂會戲呀,比戲園子里還亂。
乙哦,比戲園子還亂?
甲什麼笑話兒都出。
乙是啊?
甲哎。有一次我在山東濟南府,在韓復榘家裡頭,看了一次堂會戲。
乙就是那個大軍閥呀?
甲對,給他爸爸辦生日。
乙噢,那兒是堂會戲。
甲那天戲可不錯。
乙啊,都什麼戲呀?
甲頭一出兒是《百壽圖》。
乙啊,拜壽的戲。
甲二一出兒是《御碑亭》——「大團圓」。
乙吉祥啊。
甲三出兒是「紅凈戲」。
乙什麼戲呀?
甲《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乙這戲可好啊。
甲是啊。
乙文武帶打。
甲唱、念、做、打哪樣都好!
乙那是啊。
甲韓復榘他爸爸在頭一排,弄個大沙發在那兒一坐。台下不斷喝彩。
乙那是唱的好嘛!
甲可是這「壽星老」不願意聽。
乙怎麼?
甲聽著聽著站起來了,「別唱啦!」
乙喲嗬?
甲「你們這是嘛戲呀?」
乙聽了半天不懂啊?
甲「都上後邊去!」
乙給轟下去啦?
甲「把你們那管事兒的叫來!」演員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啊,跑下台去啦!
乙下去吧。
甲管事的來啦。「呵!老太爺,您有什麼吩咐?」「你們唱的這是嘛戲呀?」
乙「千里走單騎呀!」
甲這是紅凈戲呀!
乙對。
甲「那紅臉兒的是誰呀?」
乙聽了半天,不知道這是誰。
甲「那是關公!」
乙哎,關羽關雲長。
甲「關公?是哪兒的人?」
乙山西的人呢。
甲「山西人為嘛到我們山東來殺人?」
乙啊?你這都什麼呀?
甲「有我們的命令嗎?啊?你知道他是誰的人嗎?」
乙誰的人呀?
甲他是閻錫山的隊伍
乙你這什麼亂七八糟的?
甲「為嘛不唱我們山東的英雄?」
乙關雲長也是英雄啊。
甲「我們這兒有好漢秦瓊秦叔寶!為嘛不唱?」
乙哦,愛聽秦瓊戲。
甲「老太爺!不知道您喜歡聽什麼戲。那好啊,請您點戲吧!」
乙對。
甲「我問問你,是關公的本事大?是那個秦瓊的本事大?」
乙那誰知道啊?
甲「那……他們倆人沒比過。」
乙是啊。
甲「今天讓他們比比!」
乙啊?比比?
甲「來個關公戰秦瓊!」
乙這可真新鮮啦!
甲那怎麼唱?
乙你怎麼唱啊?
甲哪兒有這么一出啊?
乙不是一個朝代的事。
甲管事的也不敢說呀,「你不懂戲!」人說:「嘿!那什麼,老太爺!您點個別的戲吧!這個戲,我們不會。」
乙是啊。
甲「嘛?我點你的戲,你們不會呀?那全別唱啦!我不給錢哪!你們也全別走啦!在這里餓你們三天不管飯吃!」
乙這叫什麼行為呀?
甲「看你們會不會!」
乙嗬!
甲管事的害怕啦!「那……什麼,老太爺您別生氣,我到後邊去問問他們。」
乙問誰去呀?
甲問演員哪,「諸位老闆吶,咱們這戲唱砸啦!那……壽星老不願意啦!不願意聽這個戲。」演員一想哪,反正也惹不起他。
乙那是啊。
甲「聽什麼戲?他說什麼咱們唱什麼?」
乙對。
甲「您看點了一出,那個『關公戰秦瓊』!」
乙那麼誰會吧?
甲「你吃多啦!撐糊塗啦?哪有這么出戲呀?關公是漢朝的,秦瓊是唐朝的!」
乙對呀!
甲「差著好幾百年,那能擱到一塊兒嗎?」「他說:「不會也得唱,要不唱全別唱,也不讓走,餓三天不管飯吃!」「餓三天?他餓一年這……這也不會呀!」「咱們來這么些人,這回真要餓死幾個?咱們怎麼辦呢?」演員一想啊,
乙怎麼樣?
甲他不是不懂戲嗎?他不是胡點嗎?那咱們就胡唱!
乙哦,就唱這出啊?
甲關公還是原來的關公。「我還來這關公。」
乙關公!那麼秦瓊呢?
甲「誰來秦瓊?」誰敢來呀?
乙誰來?
甲沒這么出戲呀!得上去現編詞兒啊。
乙說的是啊。
甲「老生扮!誰來?哎,那個劉備!把你那套脫了,扮個秦瓊!」
乙趕緊換這個;清箭衣、戴羅帽。
甲干嗎呀?
乙秦瓊啊。
甲哪個秦瓊啊?
乙《賣馬》呀!
甲照著《賣馬》那麼辦?
乙啊!
甲那哪兒行啊?
乙不行?
甲「賣馬」是秦瓊最倒霉的時候啊。
乙那麼,怎麼個扮相啊?
甲扮元帥!
乙噢,大元帥。
甲哎,照著瓦崗寨那時候扮。
乙噢。
甲「你扮個元帥。扎硬靠,雪蟒!戴帥字盔。」
乙嗐。
甲「趕緊給他扮!」這大夥兒給他扮戲。這老生著急:「不行,我……沒詞兒啊?」
乙說的是哪。
甲「沒詞兒上台現編!」
乙啊?現編詞兒。
甲「不是,你給我出點兒主意呀!我現在一點兒主意啦!」「你呀,先來個坐大帳點將!」
乙哦?
甲「我來個小過場,咱們倆一碰面就開打,你把我打就完了嗎?」
乙這……真是,就這么唱啊?
甲告訴場內,打吧!打鼓的。(學打鑼鼓,學出場動作)
乙秦瓊出場。
甲演員心裡想啊,這叫什麼玩藝兒呢?
乙抖袖!哎,正冠、捋髯!瞧這個作派。
甲(學動作,走的特別慢)
乙快點兒走啊?
甲不成啊!他想詞兒哪。
乙對呀,沒詞兒。
甲「將士英豪,兒郎虎豹,軍威浩,地動山搖,要把狼煙掃。嗆且且……」
乙「點絳」是完啦!
甲下邊兒詞兒還沒有吶。
乙對了,還沒詞兒哪。還有坐場詩呢。
甲坐場詩也現編的,它不像話。
乙怎麼編的?
甲「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乙好嘛,明朝的詞兒!
甲「我本唐朝一名將,不知何事打漢朝!」
乙好!咚嗒嗒鏘來一來鏘!
甲「本帥」!
乙噠嗆!
甲「姓秦名瓊字叔寶!」
乙嗆台。
甲「混世魔王駕前為臣,官拜天下督招討兵馬大元帥之職,奉了魔王諭旨,帶領一哨人馬,大戰漢將關羽!」
乙這都新鮮!
甲「眾將官!」
乙有!
甲「起兵前往!」
乙嘟……
甲「噠嘟喱切……」這場戲下去啦!
乙他下了。
甲關公上來啦。
乙關公上。
甲一手拿著刀,一手托著靠牌子,打扮是扎巾軟靠。
乙對呀!
甲水底魚上。(學鑼鼓)「俺!」
乙噠嗆!
甲「關雲長!」
乙嘟嗆台!
甲「不知為了何事?秦瓊犯我邊界,軍士們!」
乙有!
甲「迎敵!」
乙走……
甲「咕嚕」一加堂鼓,秦瓊上來啦。倆人一碰面兒,秦瓊擺開了雙鐧,關雲長一橫大刀,誰瞧誰都別扭!
乙是別扭!他不是一個朝代的人。
甲從來沒見過面兒。
乙是嘛。
甲「來將通名!」「唐將秦瓊!你是何人?」「漢將關羽!」「為何前來打仗?」這一問他,壞啦!
乙怎麼?
甲他本來心裡就火著哪,「唉!」
乙怎麼意思?
甲他生氣呀。
乙生氣兒啦!
甲這一下兒壞啦!戲台上有個規矩,這樣是叫板起唱。
乙啊。
甲打鼓的一聽,哦?還有唱呢?(學打鑼鼓「鈕絲」)拉胡琴兒的一聽,「噢,還有我的事兒哪。」
乙這份兒亂哪。
甲胡琴兒響啦!非唱不可呀。
乙那就得唱吧!
甲現編詞兒吧!
乙是啊。
甲這么唱的。
乙怎麼唱的?
甲(唱西皮散板)「我在唐朝你在漢,咱倆打仗為哪般?」
乙對。
甲「聽了!」
乙哐來哐來七來呔哐!
甲(唱)「叫你打來你就打!你要不打啊?」一指那老頭兒——「他不管飯!」
乙嗐!
張傑堯述
侯寶林郭啟儒演出本
相聲作者
薛永年發表於《文化報》1990年第42期總第360期
《關公戰秦瓊》這個相聲節目有著極深的政治內涵,它以極高的藝術技巧,強烈的幽默感,給觀眾留下秒度 極為美好的印象。
然而,對它的作者是誰卻眾說紛紜,以致沒有一個准確的答案。
為了弄清《關公戰秦瓊》的身世,使它落葉歸根,避免張冠李戴,我想將幾件往事給觀眾和讀者介紹。
五十年代中葉《布穀鳥》編輯部謝學秦教授與武漢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相聲名宿韓子康先生過從甚密,一日,他們在談到相聲創作中提到了《關公戰秦瓊》,韓先生身有感觸的講了一番話:「這是解放前我和張傑堯一起『攥弄』的。那時的戲班子也叫鄉班子,草班子,走村串鄉就在現搭的土檯子上演戲,一演就是十天半個月,一天要演好幾出戲,正戲演完了就得演「鑽鍋」的戲來湊合,演員在台上現編詞兒,演到那兒是那兒,因此在台上常常出醜鬧得笑話百出,這就是寫《關公戰秦瓊》取材的歷史背景。原本子沒有韓復榘父親做壽這個內容」一九五九年張傑堯先生從西安來到北京見到了侯寶林先生,彼此寒暄過後張先生講:「寶林,多年不見,你的活已今非昔比了,不過,活路還要再寬些。」侯先生恭謙的說:「老爺子,我這點本事怎麼能和您比呢,您的《關公戰秦瓊》我也沒改好,您會的多,再傳給我兩段吧。」六十年代初由武漢市曲藝隊書記曾昭天率領我和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王樹田先生,京韻大鼓表演藝術家張翠華,曲藝作家張世懷一同前往京 津兩地觀摩學習,王樹田先生是譽滿江城的相聲名家,是劇團的「大軸」演員未了滿足武漢觀眾的要求和為武漢曲藝首創南大門的廣州之行,因此針對王先生以唱為主的特點,將唱功節目作為王先生此次北下南上的主要內容,果然不虛此行,王先生在北京得到了張傑堯先生赴京時留下的三個唱功的本子。一是《陽平關》二是《羅成戲貂蟬》和《張飛打嚴嵩》。其中《羅成戲貂蟬》和《張飛打嚴嵩》從創作構思到藝術手法,顯然與《關公戰秦瓊》同出一轍,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姊妹篇,它們無疑完全出自一人之手,當然好的作品還得有好的演員,通過表演者的再創作才會收到好的藝術效果。這期間演員所付出的勞動和灑下的汗水是付出了代價的,是應當受到尊敬的,但是決不能因此就可稱為作者。我們以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誰付出了勞動,誰就應當收獲,誰付出了什麼樣的勞動,誰就應當得到什麼樣的收獲,這才是君子之道而不只是附庸風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