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林良小電影院

林良小電影院

發布時間: 2022-10-01 14:10:21

1. 林良的永遠的孩子主要內容是什麼

林良沒有名為《永遠的孩子》的書籍出版,出版的是《永遠的小太陽》叢書。

《永遠的小太陽》叢書的主要內容是:

《小太陽》:再現一個平凡家庭十五年的日常生活,一對父母、三個女兒和一隻狗——一個平凡的家庭。

《我是一隻狐狸狗》:作品以狐狸狗對家庭成員的印象為開篇,以這只狗來到這個家庭的幾件趣事為內容,向我們娓娓道來。

《爸爸的16封信》:本書選取了現代孩子常見的16項困惑,做了親切合理的剖析。

林良爺爺的30封信》:本書是林良先生寫給中小學生的一部經典兒童散文作品。作者分別從人際、學業、生活等方面,鼓勵中小學生安頓身心、提升自我。

《早安豆漿店》:了解到哪些是值得我們追求的人格美德,包括守約、專注、關懷、說好話和有計劃等等。

《會走路的人》:三十篇美德故事,內容包括負責、耐心、寬恕、好習慣和不慌張等等,希望讀者能藉由閱讀跟美德親近,培養人格美質。

《回到童年》:敘述的是作者的一些生活經驗和童年往事,在看似平凡的故事中,透露了許多的人生哲理,不但篇篇精彩、字字珠璣,而且內容溫馨感人。

(1)林良小電影院擴展閱讀:

這套書是台灣兒童文學泰斗林良經典散文作品集。在這些作品中,林良先生以淺白、幽默又充滿感性的筆觸,講述了平凡生活中真情故事,文字淺白而有味,淡泊中有深意,為讀者帶來溫暖與智慧。

叢書共有7冊,分別為《小太陽》《我是一隻狐狸狗》《爸爸的16封信》《林良爺爺的30封信》《早安豆漿店》《會走路的人》和《回到童年》。

2. 小電影院課文作者用什麼寫作手法

小電影院課文作者用記敘寫作手法。

《小電影院》作者是林良,敘述的是作者林良的一些生活經歷和童年往事。稚嫩而有趣,看似取材平常,實則生趣盎然,在淺語藝術的傳達上,可稱得上為典範之作。

課文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寫作者父親買回一部玩具電影放影機,帶有影片,父親教「我」放映,「我」心中湧起做生意的念頭。

第二部分(4—一結束):寫表弟買票看電影,二弟心軟讓表妹免費看電影,電影放完後表弟覺得不公平,要回了那一個銅板。

3. 林良作品不再逃避讀後感

林良先生在台灣童書界及兒童文學界的地位相當尊崇,中年以下的作家幾乎都是讀著他的書長大的,被他們稱為「大家長」。
《台灣兒童文學館·林良美文書坊:回到童年》收錄了林良先生35篇文章,並有十位知名作家分別為每篇文章撰寫導讀。濃縮了林良先生一些生活和童年的影子,其文字之細膩,情感之真摯,令人有種身臨其境之感。《台灣兒童文學館·林良美文書坊:回到童年》敘述的是作者的一些生活經歷和童年往事,《想家》的心情細膩而真切,《庭院》的溫馨清凈而可人,《撿球的小紳士》頑皮而儒雅,《小小電影院》稚嫩而有趣,看似取材平常,實則生趣盎然,在淺語藝術的傳達上,可稱得上為典範之作。
《台灣兒童文學館·林良美文書坊:回到童年》每篇文章篇幅較短,但是可謂字字珠璣。文字簡潔,但是頗具魅力。林良先生正是用簡潔的文字,抓住人物的心理、語言、意識、行為等特徵,觀察入微,體悟細膩,因而感情真摯動人,發掘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將這種細致的、平凡的美好,呈現在字里行間,讓讀者感受到一種淳淳的、浪漫的氣氛。在讀者跟著作者的語言,散步似的走完全程以後,能夠受到某一種啟發,產生強烈的共鳴。

4. 作家林良的個人經歷

林良(1924—),祖籍福建同安,生於廈門, 1946年到台灣,先後就讀於台灣師大國文系、淡江大學英語系。歷任小學教師、新聞記者、副刊編輯、雜志主編、廣播節目主持人、出版經理等職,曾任《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中華兒童文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其間,林良直接參與了影響台灣兒童文學發展的眾多重大歷史事件,被台灣兒童文學界尊稱為「大家長」。林良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小太陽》、《和諧人生》、《陌生的引力》、《小方舟》、《現代爸爸》等,兒童詩集《動物和我》、《林良的詩》,兒歌集《小動物兒歌集》、《我會讀》,廣播劇《一顆紅寶石》,傳記文學《國父的童年》,圖畫故事《大年夜飯》、《綠色的花》,游記散文《哪裡最好玩》等,另著有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兒童文學創作及翻譯達二百多冊。林良曾獲「中山文藝獎」、「文藝特殊貢獻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讀物金書獎」等殊榮,被台灣兒童文學界尊稱為「長青樹」。  「台灣的兒歌以林良寫得較早、較多,也最有影響力。」[1] 他的《小動物兒歌集》(1975)、《林良的看圖說話》(1997)兩部兒歌集入選「台灣(1945-1998)兒童文學100」,成為台灣2 0世紀兒歌的代表作。《小動物兒歌集》是一本介紹各種小動物的外表、習性的知識性兒歌集,多以小孩子的口氣,以第二人稱的口吻,唱出了小動物的各種特徵和特性,三言、四言、九言、十言,形式自由,參差交錯,適合於兒童閱讀。《林良的看圖說話》,是一本典型的圖文並茂的佳作,「每一句話、每一段文字、每一篇的情境,都經過了文學技巧的提煉,充滿了詩和歌的情趣。」 [2]全書107頁,打破了台灣兒歌集一般每本大約只收一、二十首兒歌的狀況,每一頁都有一幅精美的圖畫,每一頁都有一首精彩的兒歌,給人「一種充滿聲色情意的享受」。[3]林良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數量可觀的兒歌,為孩子門創造了 「林良風」的兒歌世界,受到孩子們的摯愛。林良的兒童詩雖然比不上他的散文那樣膾炙人口,也比不上他的兒歌那樣數量可觀,但他卻是台灣最早「吹起了寫作兒童詩的號角」[4] 的人。他的兒童詩短小而有味,平淡而生動,朴實而雋永。此外,他的兒童詩作品還特別注重從兒童的視角看世界,想事物,啟發其智慧,同時給他們很多想像的空間,帶給他們無限的快樂,體現出林良擅於從兒童心理出發,尚質、尚真、尚自然的創作風格。  林良又是台灣最早提倡為兒童寫散文的作家之一。自1966年小學生雜志社出版林良的《哪裡最好玩》起,林良共出版了近30餘本兒童散文集。為了提倡兒童散文,林良將寫給女兒的家信結集為《爸爸的十六封信》一書(1971年)。在信中,作者以太陽般溫暖的父愛和詩人般溫馨的語言,通過自己小時侯的趣味故事和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體驗,向女兒櫻櫻娓娓道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種種道理。作者談樂觀、談從容、談容忍、談專心、談責任感;談交友、談認錯、談羞怯、談情緒、談妒忌心,談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困惑。給孩子解疑釋難耐心細致,教孩子做人處世潤物無聲,語言淺顯優美,道理耐人尋味,可以說是林良用拳拳的愛心奉獻給小讀者的一份厚重的禮物,和大陸作家冰心的《寄小讀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本書和他後來出版的《認識自己》(1977年)成為台灣小讀者常常帶在身邊的可愛的小書。  林良最擅於突出兒童散文的真實有趣,最擅於抒寫真人真事真感情,最擅於「用最平淡、平白的文字,來描寫最深刻的內容,而成為一篇可讀性很高的美妙文章。」[5]《林良的散文》(1966)收錄了他的35篇兒童散文,作者用少而美、短而精的文字,敘述童年生活的種種趣事,《想家》的心情細膩而真切, 《庭院》的溫馨清凈而可人,《撿球的小紳士》頑皮而儒雅,《小小電影院》稚嫩而有趣,「看似取材平常,實則生趣盎然」,「在淺語藝術的傳達上,可稱得上為『典範之作』。」 [6]     林良的散文顯得「老少咸宜」和「淺而有味」。他特別擅於抓住人物的心理、語言、意識、行為等特徵,觀察入微,體悟細膩,因而感情真摯動人,讀者跟著作者的語言,散步似的走完全程以後,能夠受到某一種啟發,產生強烈的共鳴。如《小太陽》里的艱苦與幸福,凄寒與溫馨,特別是從中迸射出的博愛和深情,震撼人心;《霸道的兩歲》寫小女兒兩歲時對食品的獨占欲,以及對父親的依賴和極端的淘氣,生動活潑,調皮可愛,更顯出父愛的偉大深沉;《家裡的詩》的幽默風趣和著濃濃的父女深情,著實難得。他的散文風靡台灣文壇數十年,歷久彌新,平凡里見真情,淡泊中有深意,成為溫暖讀者心靈的永遠的「小太陽」。

5. 求一首兒童詩及其賞析

城市裡的日子 
(台灣)林良
大電影院里有
白天里的黑夜,
大腸俯斑謊職荷辦捅暴拉體育館里有
黑夜裡的白天。
在火車站里活躍的
那群螞蟻,
並不看見歸鴉才回家,
並不聽見雞啼才出門。
我們只關心有電沒電,
並不關心窗簾背面的
太陽月亮星星。 
只有鍾的馬蹄聲
使我們振奮,
只有日光燈
象徵我們的耕耘。

賞析:
在這樣的一首十五行的短詩里,前四行分別以「光」和「暗」的對比,來譬喻城市生活的不歇不息。
作者把大火車站的人群擬寫為「活躍的那群螞蟻」,像是電遺精頭從高處俯瞰,渺小的影像代表了人們在城市中的忙碌與辛勤。
而接下來作者表達了城市人遠離了自然生活,而以工業生活(像電力)為存活的依據。 這一首詩從簡單的比喻和白描手法著筆,深刻地描寫了城市生活那種匆忙和追逐的本質。

6. 林良 小太陽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這本書描寫的是林良爺爺童年到青年堅持不懈地為夢想努力奮斗的故事。書中最讓我難忘的內容是林良爺爺為了自己的作家夢想,而放棄了原本前途大好的小學教職,進了一家前景堪憂的報社。他每天熬夜寫文章,到天亮時才能睡一會,長期睡眠不足。

不久之後,報社倒閉,林良並沒有拿到任何薪水,使他身心受到了巨大的挫折。可是他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夢想。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正是因為林良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成功地實現了他的作家夢。

《小太陽》是林良所著的作品。

他在這本書中記錄了人生中的許多可貴的「第一次」,結婚、成家、生子,到成為一個三個女娃的父親,這些生活中不能重來、可貴感人的片段,林良以他特有流暢的文筆,詼諧幽默的筆觸,栩栩如生地一一刻畫出來,紀錄了一個小家庭在點點滴滴的生活瑣事中,耐人尋味的幸福。

(6)林良小電影院擴展閱讀:

林良最具代表性的一本兒童散文集,應該就是《小太陽》。在台灣,只要是喜歡閱讀的人,也一定會知道這本書,並且一讀再讀;這本《小太陽》,從初版到現在,差不多已印了130多版;三四十年來,它已成為三四代人共讀的一本好書。

所以,稱林良為「小太陽」之父,應該也沒有人會反對。誰不想心中永遠能擁有一顆、象徵充滿希望、溫暖的「小太陽」呢?再說他的小童話故事《兩朵小白雲》,幾十年來,它們一直都在我腦海中悠悠漫遊著,也讓我產生了美麗的夢想、憧憬著人生就應該要有如此從容自在的優游

參考資料:網路-林良看圖說話

7. 林良回到童年讀後感

《回到童年》收錄了林良先生35篇文章。濃縮了林良先生一些生活和童年的影子,其文字之細膩,情感之真摯,令人有種身臨其境之感。本書敘述的是作者的一些生活經歷和童年往事,《想家》的心情細膩而真切,《庭院》的溫馨清凈而可人,《撿球的小紳士》頑皮而儒雅,《小小電影院》稚嫩而有趣,看似取材平常,實則生趣盎然,在淺語藝術的傳達上,可稱得上為典範之作。

8. 林良小太陽好詞好句好段

林良《小太陽》好句如下:

1、畢竟是我愛的人我怎麼捨得怪你

2、No true heart,no broken heart. 現在不掏心掏肺,是為了以後不撕心裂肺。

3、需要距離時 距離是一種美! 不需要距離時 距離是一條荒路。

4、有沒有那麼一種永遠,永遠不改變。

資料補充

林良,生於1924年,祖籍福建省同安縣,習慣以筆名「子敏」發表散文,以「林良」本名為小讀者寫作,小讀者們則稱他為「林良爺爺」。

林良畢業於「國立師范大學」國文系國語科及私立淡江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當過小學老師、新聞記者,歷任《國語日報》編輯、編譯主任、出版部經理、國語日報社社長,2005年以國語日報社董事長兼發行人退休,從事報業、出版工作長達56年。

9. 孩子和同學吵架,回家哭了半個小時,作為媽媽該怎麼勸說

「聽過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韓寒用這樣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從小到大,聽過太多的大道理,可真正遇到問題時,卻還是不知道怎麼辦。

這也給了我一個啟發:當孩子遇到問題,向你尋求幫助時,你是跟他講道理呢,還是跟他講故事?



當你的孩子,遇到冷落或者和好朋友吵架,你會告訴他類似這樣的一個故事嗎?

80後的我,從小聽著父母的大道理長大的,心中有過怨恨,也有過迷茫,更有過無助。所以,我不會再只跟我的孩子講大道理了。當我的孩子向我求助時,我會給他講故事。

因為,講個好故事,比只講大道理,更能讓孩子接受,也更能幫助到孩子。

10. 幼兒詩《沙發》是哪位詩人的作品

詩人林良的作品。

林良(1924年10月-2019年12月23日),台灣兒童文學作家,被台灣兒童文學界尊稱為「常青樹」。曾任《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中華兒童文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 2019年12月23日凌晨,林良在台灣在睡夢中去世,享年95歲。

主要作品

散文集《小太陽》《我是一隻狐狸狗》《彤彤》《永遠的孩子》《和諧人生》《陌生的引力》《小方舟》《現代爸爸》等,兒童詩集《動物和我》《林良的詩》,兒歌集《小動物兒歌集》《我會讀》,廣播劇《一顆紅寶石》。

傳記文學《國父的童年》,圖畫故事《大年夜飯》《綠色的花》,游記散文《哪裡最好玩》等,另著有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兒童文學創作及翻譯達二百多冊。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21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91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10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9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4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7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