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微電影集 » 皮微電影網BD禁慾

皮微電影網BD禁慾

發布時間: 2022-09-27 20:45:57

『壹』 王小波李銀河(王小波逝世21年了)

01 退休,在威海

中國非常著名的性學者、社會學家李銀河女士的退休生活是以山東威海為起點的。 「是真的特別好。」她對這座城市贊嘆道。

最早的時候是去旅遊,她看見海邊有些房子,就說「要能住在這兒多好啊」。這座適合養老的城市空氣清新,生活節奏比北京慢,車少人少,「非常舒服」。

「說著說著,然後就碰上一個當地賣房的,說你到我們家看看吧。然後到他們家一看,當時你知道,那個房子800塊錢一平米,因為它是一個四五線城市,而且根本沒開發,就是挺原生態的。另外它有一年評的是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還不是中國,是世界。」李銀河又一次表達了對這座城市的喜愛。

2000年前後,李銀河在威海買下一座小產權的房子。那時她還在北京上班,夏天的假期就去威海度假。 2012年退休後,她才徹底搬到威海,住進了她三、四年前買的另一處房子。

在這個「威海最好的地方」,只要花5分鍾,李銀河就能從家裡走到海灘上。每一天早、中、晚,她一共在這里走三趟。海灣長度700米,她走一個來回,正好半小時。日常生活要做的事情,也被她安排在早、中、晚三個時間完成。

退休以後,李銀河就不做專業了。她挑了一個固定的時間,用來每天寫作。早上醒來,她會寫三段格言,寫一兩年,就攢到了十萬字。她還寫另一類文字,「就是我當時所想到的或者我讀書,或者我從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關於人生,關於交友,各種各樣的吧。」此外,李銀河也寫詩,到現在已經寫了幾百首。

▲ 年輕時候的李銀河

寫小說,也是她退休之後才有的事情。她一共寫成了7個中短篇小說,主題全都是「虐戀」。這樣的題材只能在香港出版,她出了其中的三個中短篇。香港地方小,她的書賣得一般,也沒怎麼收到讀者的反饋。「因為我也沒給人家留地址什麼的。」李銀河說。

每天的下午,是李銀河的看書時間,晚上她看電影。 李銀河愛看好電影,她有家庭影院,買了視頻網站的會員,「有好多電影。」她挑電影的標准多樣,視頻網站上面的「經典」電影,豆瓣高分電影,還有朋友們互相推薦的好電影,她都看。

有一陣,她挨個看柏林電影節的獲獎電影,「獲獎的都是專家評出來的,肯定是好的。」她也「按人」看電影,「比如像伍迪·艾倫的,你肯定得看。像導《低俗小說》的昆汀,像賈樟柯的,都得看。」

提起一個年輕導演的某部電影,李銀河沒忍住,直率表態:「的確很爛很爛,太糟糕了。」碰到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錦華,李銀河又提起這部電影。個性彪悍的戴錦華直說「別跟我提,別跟我提,那是電影嗎?那叫電影嗎?」李銀河一下給「悶」了回去。

讀到這里,你一定發現了:李銀河的晚年生活毫不寂寞。 有時,她甚至會在這樣慢悠悠的生活中,突然回到公眾話題討論的中心去。

02 王小波和大俠給的激情之愛

今年9月26日,李銀河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了一條狀態。

她寫道:「小波,這是你寫給我的第一封信,你離開21年後,我把回信寫了出來,現在念給你聽。21年,我慶幸你的文字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而我,則得到了時間的治療。我愛過你,我仍然愛著你,萬一靈魂存在,但願我們還會相遇。」

▲ 李銀河與王小波

這么多年過去,哪怕王小波已經去世21年了,公眾仍然樂意談論王小波和李銀河的愛情,樂意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 我問李銀河,公眾為什麼會這樣?是愛情的確太稀少了嗎?

「之前也有很多人問過我這樣的問題,說愛這個東西到底存不存在?好多人都覺得這個東西到底是怎麼回事?我怎麼沒經歷過,或者我怎麼沒等到過?他們就懷疑這個東西是不是性慾的一種表現。」

她進一步解釋道:「其實愛好多是性慾引起的,或者它也攙雜了身體上的互相吸引,但是這個東西的確是一個更精神的東西,偏精神和靈魂的東西。」

▲ 李銀河與王小波

如果說一個人在一生中能得到一次激情之愛就算中了一次頭等彩票,那麼李銀河則是一個得過兩次頭等彩票的超級幸運兒—— 王小波去世之後,李銀河碰到了她後來的伴侶大俠。 「大俠也是那種激情之愛,當時我也是非常非常感動。」李銀河說。

2015年,因為大俠的身份,李銀河不得不通過媒體向公眾坦露了他們的愛情。之所以需要選擇這種方式,是因為大俠是一名跨性別者。跨性別(Transgender),通常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自己與生俱來的生理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 而大俠,在心理上是男性。

「當時就是因為有人在說我是女同性戀,和一個中年婦女在一起生活之類的,聽到這個以後我就(向媒體)講了一下。以前周圍的親友全都知道,我們單位他們全都知道我們的這個事,但是公眾不知道,所以會傳那種傳言。」李銀河說, 「你要說大俠是中年婦女得氣死他,平常人家叫他大姐他都氣得憤憤的,因為他完全是個男性。」

李銀河和大俠這次對於自己私人生活的「公布」,最後演變成對公眾進行的一次關於跨性別者的科普。「當時整個(社會輿論的)反映是相當正面的。我記得《南方人物周刊》拿我們倆做了封面,《紐約時報》登了一整版。好多人都覺得挺好的,沒什麼太負面的吧。」李銀河說。

▲ 李銀河與大俠

如今三年過去,李銀河和大俠也一起生活也快20年了。在這兩段激情之愛的滋養之下,李銀河走入了她人生的第66個年頭。我借用她給王小波的「隔空回信」中的一句話問她:「回看您的一生,您覺得自己的存在是不是也是豐富多彩的?」

她給了我一個肯定的回答:「我覺得還算比較豐富吧,經歷了愛情、死亡,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情。」

在退休生活中,李銀河寫下了她關於「愛與美」的別樣的體悟,除此之外,她還有更多的人生思考。這些思考,有一部分已經被她寫入新隨筆集《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微塵》中。

藉由這本新書的出版,十點人物誌與李銀河進行了一次對談。以下是對談實錄:

我這一生,都是隨心所欲的

十點人物誌: 李銀河老師,您的這本新書寫了挺多關於生命哲學的東西。您平常看一些哲學家的書嗎?

李銀河: 喜歡看,但是不是那種特別專業的看法,而是看我真正感興趣的,比如說叔本華、尼采,他們都涉及了生命哲學。

我真正關心的哲學問題可能就是生命哲學,他們有很多哲學專業的東西,我基本上是不看的。但是像羅素的《西方哲學史》那是要專門看的,而且是精讀,我得了解哲學大概有哪些主要的流派和思想。

李銀河: 比如說 生命的意義或者是怎麼來看待個體生命,生命它能碰到的一些問題。 比如叔本華,他有一個「鍾擺理論」,說人生就是在痛苦和無聊中像鍾擺一樣擺來擺去,當你溫飽不得解決的時候,你的人生就在痛苦的一邊,一旦溫飽解決了就擺到無聊的一邊。就像這樣各種各樣關於生命的一些看法。

我是因為特別小就失學,從14歲「文化大革命」就失學了,所以我的特點就是我看書從來不是別人布置的,而是隨心所欲的,我碰到什麼讀什麼。所以我真正能夠感興趣的書都是它能打動我的,它能夠使我看得下去的。在哲學裡面,可能也就是生命哲學能看下去。

▲ 年輕時候的李銀河

十點人物誌: 小時候隨心所欲,自由成長,這種經歷對您長大之後心性的形成和培養是不是影響還挺大的?

李銀河: 我覺得是決定性的。而且這個事挺怪的,「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的小學、中學是北京市收分最高的。當時我們就考兩門,語文和算數,有半個班都是雙百分進來的,都是所謂的好學生。要是沒有「文化大革命」,我們肯定就是按部就班地(上)北大、清華唄,就這么一路走下來。

但是那個時候你的學業那麼重,你不可能去隨心所欲地看書,甚至有的人會得厭學症。因為它老是填鴨式地,往裡面壓得特別特別狠,這時候會使你產生厭倦。而我們那個時候是完全停課了,那時候我記得也就14歲,所有的人整天逛來逛去的,在校園裡面看斗老師和同學。

所以這個時候我看的所有書都是憑我真正的興趣。 我覺得我一生不管我寫東西,我看東西,包括電影,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是隨心所欲的。 真正能夠讓我看下去的我才看,看不下去的我不會硬著頭皮看,這樣我就不會產生厭倦,所以我一生沒有厭過學。

「激情之愛」這個東西是非常美的

十點人物誌: 您在《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微塵》這本書裡面寫到了很多關於美和愛的概念,這些感悟是在您的人生歷程中不斷調整和完善的嗎?

我退休以後,當這些研究全部終止以後,你覺得你的人生中真正能給你帶來快樂的就是這兩件事,愛和美。

這個「愛」,就是去愛和被愛,陷入一個激情之愛。然後「美」,其實是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享用,你看所有的電影、小說這些最美好的東西,就是享用;另外就是創造,比如說寫小說就是一個創造美的過程。多數人其實也沒有什麼可創造的,那就享用唄。

▲ 李銀河與王小波

十點人物誌: 有些人的生活可能挺枯燥的,他也沒有太多的想法,不會去創作。那能夠去創作的人是不是比較幸運的?

李銀河: 對,所有有寫作沖動的人,我都很羨慕他們。尤其是在我寫虐戀小說的時候,我慢慢就覺得我已經把這個主題寫盡了。我也在試著想我能不能寫別的東西,然後也開過頭,不行,就沒有沖動。所以我非常仰視所有有沖動想寫東西的人。

十點人物誌: 您有沒有喜歡的有這類沖動寫作的作家?

李銀河: 我有一本書叫《我的心靈閱讀》,就是我二十歲的時候讀書的筆記,裡面把我喜歡的作家都寫了一遍,大概有幾十個,當時是按照世界文學史讀的。這裡面都是我覺得特別好的,我喜歡極了這些人。

比如說卡夫卡,比如說奧威爾,寫《1984》那個。塞林格是寫《麥田裡的守望者》。納博科夫,寫《洛麗塔》那個。現當代的馬爾克斯。這些都是我最喜歡的,名單太長了。當然那些真正的經典就更喜歡了,像雨果、莎士比亞,所有的上了文學史的作家我差不多都挺喜歡的。

但是我跟王小波有一點挺一致的,不太喜歡托爾斯泰,可能因為它那裡頭有太多說教了。

▲ 李銀河與作家李靜參加新書首發活動

十點人物誌: 您最初的愛和美的教育,是來自哪裡呢?

李銀河:我覺得看這些世界名著就是美和愛的教育,因為書里頭除了愛就是美。 你看所有的小說都會寫愛情,其實托爾斯泰寫的《戰爭與和平》,那裡面的愛情寫得多好。我當時就記得安德列公爵和那個女主角的愛,那個時候我大概二十多歲,比較晚熟,等於說情竇初開。那個太動人了,覺得太好了,寫得太美了。

十點人物誌: 王小波跟大俠對您在愛和美方面的感悟,有沒有一些貢獻或者幫助?

李銀河: 他們的貢獻就是愛,他們都給了我激情之愛, 我為我自己成為一個激情之愛的引子覺得特別的幸福。

有一次我碰上一個中學同學,他說王小波怎麼會那麼愛你呢?因為他們覺得我普普通通的一個小孩,在中學我也不怎麼起眼,長得也不漂亮,他們就比較納悶。所以我覺得我幸運地引發了他們對我的激情之愛,因為「激情之愛」這個東西是非常美的,非常好,幸福感特別特別強烈。

後來我看到小波給我寫的一封信,可能是一個草稿,當時沒寄出來,在一個本上,他說你對我「山呼海嘯的響應」。當他愛了以後,就是我來回應他的,他感覺到了山呼海嘯的響應。有的人比如他愛你了,然後你不愛他,你做不出響應來,那就沒辦法。或者說你覺得很勉強,那也是一種響應法。

十點人物誌: 那大俠呢?

李銀河: 大俠也是那種激情之愛。當時我也是非常非常感動,我覺得我的響應還是不錯的,還是挺好的。我們到現在的關系有20年了,20年始終是這樣的感覺。

最近幾十年,性變得越來越正面了

十點人物誌: 您現在還每天在微博上給讀者答疑,這個事情佔用您的時間多嗎?

李銀河: 平均每天大概兩三個問題吧,也就半個小時,一個問題可能得用十分鍾。有的時候出了突發事件,(讀者的)問題就多。平常有的時候一天一個問題都沒有,這種情況也有的。

十點人物誌: 在這些問題裡面,大家普遍關心的都有哪些方面呢?

李銀河: 大概有一半是個人生活問題,比如他是個同性戀,或者說他們家有家暴,或者說他父母逼婚,都是個人的生活問題。跟性有關的問題也佔了一個比較大的比例。另外就是時事,突然發生了什麼事件,重慶那個公交車掉江里,大家都會來問。

我覺得LGBT這個群體的問題比較多,因為他們(遭到的)社會歧視還挺嚴重的,他們的個人生活困境也比較厲害,就是家長反對,(他們該)怎麼辦。(註:「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

十點人物誌: 您覺得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對於愛情、家庭、性別、性等等問題的認知有沒有變得更清晰了?他們的處理能力有沒有提高?

李銀河: 從這幾十年來說,變化挺大的。主要分兩段,前面的30年是一段,基本上是非常保守的,是反性、禁慾的。 最近這40年,我覺得有一個根本的變化,原來大家覺得性是一件很負面的事情,最近這幾十年越來越比較正面了。

十點人物誌: 這幾年LGBT群體被社會討論得很多,您覺得這是為什麼呢?

李銀河: 我覺得跟整個社會氣氛的變化有關吧,現在社會的氛圍越來越寬鬆了。1997年以前還有流氓罪,基本上所有婚姻之外的性行為,那個時候都是違法的,要抓起來的。

再一個是新技術出現,互聯網出現以後不一樣了。過去很壓抑,很反性、禁慾,現在那種氣氛慢慢地改變了,對性的評價越來越正面,大家越來越不那麼糾結了。

十點人物誌: 您活到現在這個歲數,對於生活和生命還有看不清和想不透的問題嗎?

李銀河: 我覺得差不多都看清了吧,基本上(沒有想不透的問題)吧。我覺得我現在處於開悟階段了。

十點人物誌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系後台授權

『貳』 你認為中國的硬漢明星有哪幾位

李幼斌,胡軍,姜文,孫紅雷等

硬漢指的是具有百折不撓、堅強不屈的性格,面對暴力和死亡,面對不可改變的命運,都表現出一種從容、鎮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嚴和勇氣的男人。

丁海峰,1969年生於吉林,1998年,參演首部電視劇《水滸傳》飾演武松。他將這一角色演繹得形神兼備、入木三分,他也成為影視史上最成功的武松扮演者;丁海峰憑借自己身上硬朗、正義、豪氣的形象,以及他出色的演技,飾演了眾多角色,使丁海峰成為了觀眾心中的「硬漢」專業戶。大家是怎樣認為的呢?

『叄』 有哪些正能量的微電影網站推薦

電影首發站,這個網站電影、電視劇都有,都是最新上影的電影、電視劇,需要用網路網盤或迅雷下載觀看,你也不要怕麻煩,可以邊下邊看,沒有各種廣告打擾 ,也不要你花錢,而且能看到最新的電影、電視劇,這才是最重要的。

『肆』 100部值得看的電影(中外都可以,最好是喜劇的)

推薦觀看票房TOP100主演電影,主要有: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你好,李煥英、我不是葯神、流浪地球、功夫瑜伽、少年的你、澳門風雲3、盜墓筆記、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私人訂制等。

票房TOP100的電影合集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96QKhODc6BAYRAa18rqz1Q

提取碼:qfzx

推薦電影:

1、你好,李煥英

《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執導,賈玲、張小斐領銜主演,劉佳、沈騰、陳赫等人主演的奇幻喜劇電影。該片於2021年2月1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根據2016年的同名小品及賈玲親身經歷改編,講述了剛考上大學的女孩賈曉玲經歷了一次人生的大起大落後情緒失控,隨後意外穿越回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與20年前正值青春的母親李煥英相遇的故事。

2、我不是葯神

《我不是葯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葯「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3、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郭帆執導,屈楚蕭、趙今麥、李光潔、吳孟達等領銜主演,吳京特別出演的科幻冒險電影。影片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伍』 影視劇里有哪些梗你忍受不了

大概是過了那個愛幻想的年紀,現在一看到影視劇裡面王子愛上灰姑娘的戲碼就受不了,總覺得是有滿滿的尷尬。

華語偶像劇的開山鼻祖大概就是大S、言承旭等人主演的《流星花園》了吧?劇裡面大S飾演的杉菜是一個平凡的女孩子,但是身邊卻有四個風格各異的頂級帥哥擁簇著,後來的偶像劇裡面也盡是這種套路。

比如台灣收視率最高的《命中註定我愛你》,陳喬恩是一個灰姑娘,愣是從白天鵝般高貴的女二號手中搶到了阮經天這樣的豪門少爺,還有《放羊的星星》里的夏之星是一個女騙子,卻和大財團的少爺仲天琪愛得死去活來,後來在大陸也有這樣的套路,比如鄭爽和張翰的定情之作《一起來看流星雨》等等。

小的時候還會為這樣的情節而感動,甚至有時候幻想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後來逐漸開始感受到了電視劇所傳達的價值觀的扭曲性,這樣高收視率的電視劇無疑讓一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小姑娘們整天幻想著邂逅高富帥,走上人生巔峰,真可謂是扭曲至極。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22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91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11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9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4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