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電影美國往事影評

電影美國往事影評

發布時間: 2022-05-01 03:09:39

『壹』 最高分求一3000字《美國往事》影評,要求絕對原創

《 美國往事》:關於意味深長的人生
世事皆無完美,電影亦然。如果只選一部趨近於完美的電影,以我粗陋的觀影量和品味來說,我選《美國往事》。雖然它沒有在奧斯卡、歐洲三大電影節上收獲炫耀的大獎,imdb的排行也不算顯眼,故事與技巧也沒有如何驚世駭俗。 但《美國往事》是一部與眾不同的電影,它的五味雜陳的人生況味,散文詩般的抒情意境,恍如隔世的敘述視角,意味深長的人物設置,讓它在2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散發出歷久彌香的光彩,那是一種淡黃色的光暈,柔軟而鮮亮。
一、五味雜陳的人生況味
有人說過,《美國往事》里有全部的人生,這是最簡潔也最准確的影評。人生的美好不在於美好本身,而是在美好與丑惡的混雜中,人們經歷過,體會過。 惡在每個人的心裡與身邊。面條(Noodles)在搶劫鑽石時對卡蘿(Carol)惡毒的強暴,找不到任何為他開脫的理由,在那一刻邪惡占據了面條的靈魂。邁克斯陰毒地害死自己的兄弟獨吞財產,只是人性骯臟的明證。 善亦如此。當面條懷里的多米尼克(Dominic)說出「我滑倒了」後死去,年少的面條不顧警察的到來刺死兇手,這是兄弟情義的指引,也是他善良本性的必然。卡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盪婦,卻對邁克斯付出了至情。 復雜的人原本就沒有本性上的好壞,如果強要區分,只能是無法改變的現實,亦或命運。邁克斯最後的懺悔不能抹煞他窮凶極惡的一生;多米尼克喪失了幼小的生命,卻成就了電影中最光輝的人性。在影片的結尾,想以告密的方式去拯救兄弟的面條獨自躺在鴉片店裡開懷而笑,善與惡終於在人生的較量中相逢一笑,惡永遠需要救贖,這救贖就是善。
二、散文詩般的抒情
在我看來,還沒有一個導演敢像塞爾吉奧·萊昂內(Sergio Leone)一般將電影如此徹底的詩化,它超越了導演自身的「賞金三部曲」等「通心粉」西部片代表作,也有別於以《教父》和西科塞斯電影為代表的黑幫片的黃金套路。 影像的美輪美奐也映照了生活之美。當面條透過牆壁的磚縫看到黛博拉(Deborah)在悠揚的樂曲中翩翩起舞時,影片的光影柔和中泛出光亮,一個少年的靈魂的覺醒由此完成。而當單純的派希(Patsy)拿著奶油蛋糕等待佩姬(Paggy),在性的萌動和美食的誘惑間,我們看到了一口口吃掉蛋糕的派希的純真和我們自己的童年往事。 就連丑也在鏡頭與光影的流連中被導演賦予了寬容的色彩。當黛博拉拒絕了面條的求愛後,木訥的面條用最粗俗的方式毀滅了自己生命的夢想,汽車後座那場氣氛逼仄的強暴與其說是對黛博拉的報復,不如說是面條的自暴自棄。 萊昂內的御用配樂大師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為影片注入了奇異曼妙的音樂。排簫、口琴、小號的運用令人驚艷,配合舒緩簡約的旋律,讓觀者沉醉在20世紀初始、30、60三個年代的美國紐約街頭的懷舊氛圍中,用平緩的、剋制的方式來張揚人性的律動與生命的浮沉,抒情意味緩緩流盪。
三、恍如隔世的敘述視角
《美國往事》的出色也表現在敘述方式的靈動上,插敘的詩化運用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在面條與一干兄弟的成長歷程中,少年的稚澀、中年的淪喪、晚年的木然渾然疊交在一起,生命的夢想與變異、失落與回歸便在這交錯中展現在觀者的面前,讓我們在時光穿梭中照見自己、恍如隔世。 就像讓面條與邁克斯相識、相離的那隻懷表,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在時間的輪回里——現在是24時的幾時?——物是人非。又如開篇長達幾分鍾的電話鈴聲,它也穿越了時空,連線到兄弟們被害的現場、面條身心俱疲的煙館、少年時的兄弟相惜、老年時的欲說還休,最後,才落到面條善意地出賣消息給警察局長的電話上。 鏡頭的變幻也是一種意味的表達。當小兄弟們沉鹽走私的試驗成功時,水面上一片素凈中帶出一種朦朧的色彩,這種技巧很高的光影運用暗示了主人公們看似光明實則黑暗的未來。而當面條虔誠地在豪華酒店中約會黛博拉時,黛博拉選定的桌位的窗外正是冷色調的大海,也許在那一刻,等待面條的就註定是冷酷和無奈。
四、意味深長的人物設置
兄弟反目的故事並不新鮮,黑幫題材更是有《教父》珠玉在前,但《美國往事》的六兄弟中,面條與邁克斯的隱隱對立,派希與斜眼(Cockeye)的重情重義,還有肥摩(Fat Moe)與多米尼克的單純赤誠,還是表現出超凡脫俗的戲劇張力。加上黛博拉、卡蘿、佩姬三位各具性格特點的女人,這幕關乎人生與成長的電影才變得完整而可信。 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在這部影片中的表現到達了他的職業生涯的頂峰,這么說不是否認他在《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好傢伙》《獵鹿人》《盜火線》等電影中的偉大表演,而是在1983這個年份里,德尼羅的狀態應該是他從影生涯中真正的高峰。 這一年的德尼羅正好40歲,對於一個演員來說,這是一個峰值。他擁有最好的經驗、感受和狀態,遇到一部《美國往事》這樣的傑作,是一件相互成全的好事。他把面條中年的木訥與淪喪、老年的悲憫與堅持詮釋得讓人信服,很難想像換成別人還會不會讓我們為這個十足的混蛋傷感唏噓。 邁克斯謀害兄弟的陰鷙與內心所受的煎熬都在詹姆斯·伍茲(James Woods)那張刀刻般的臉上浮現出來。同樣,黛博拉的虛榮與脆弱、肥摩的怯懦與忠誠、卡蘿的放盪與真摯,都在演員們靈魂附體般的表演下生動異常。 不能忘懷的,當然是多米尼克那張宛如天使的面容和過目難忘的街頭蹦跳,還有小派希一口一口吃下的奶油蛋糕。
結束
就像我們都無法看透復雜的人生一樣,《美國往事》里也有太多的細節和感受只能是說的越多,遺漏的就更多。對這部影片的評論已經太多了——原本就是一幕關乎人的一生的故事,有誰能說盡一生呢——每一個人只是表達了摻雜著個人經歷的感受與情緒。 與其說面條最終的命運是對人生夢想的破滅,不如說他在行走中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它超越了善惡的道德說教,走向了飽含深情的起點,在那一刻毀滅就是重生,沉默是最好的呼喊。

『貳』 求<美國往事>中英文影評>

事實上,《美國往事》是一個關於超越性的男性情誼的影片,同時也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

一個粗漢,但柔情俠骨,心細如絲。在他殘暴、粗野的黑幫生涯事,他的心中始終保持著一處聖壇、一塊凈土。

黛布拉始終是他心上的女神,純潔的戀人,而洗衣女佩姬則是他發泄青春期騷動慾望與好奇的對象。

麥克斯和努得爾斯一樣深深地為黛布拉所吸引,但在努得爾斯和麥克斯之間,並不存在著任何真正的競爭,更不必說公平競爭。因為對努得爾斯的情感,麥克斯和所有的人都洞若觀火;而對麥克斯的隱情,努得爾斯和其他人卻近乎一無所知。

對於麥克斯來說,他不僅將努得爾斯對黛布拉的迷戀一覽無余,而且他更為深刻地洞察了努得爾斯本人也不甚了了的、他與黛布拉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它並不顯現在現實之中,而是呈現在未來的設計里。除了一份赤誠的愛,努得爾斯不能給野心勃勃的黛布拉提供她所需要的一切,因而他也難於在這幅未來圖景中擁有一個真正的位置。麥克斯對這一隱秘的深知,同時也成為他的一份自知。

他比努得爾斯遠為清醒地意識到,對於黛布拉說來,一份一往情深的愛和一個堅強有力的懷抱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在這種意義上,他顯然不是努得爾斯的對手),如果他不能徹底改變他的現實,他永遠不可能真正得到或佔有黛布拉。

於是,他並不去著手進行類似「無用功」式的嘗試。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有效地隔離開努得爾斯和黛布拉就足夠了。他隱秘地將黛布拉安置在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未來圖景中,也只有在這幅未來圖景中,黛布拉才具有她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他可以等待,而這正是另一種經典「男子漢」的品格。

在影像的類比結構中,觀眾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麥克斯不斷在離間著努得爾斯和黛布拉,但我們和努得爾斯一樣,傾向於將麥克斯的動機理解為情深意篤的朋友對異性戀人的忌妒。

在努得爾斯/黛布拉/麥克斯這一微妙的三角關系中,有趣之處在於,黛布拉的情感無疑是傾向於努得爾斯的。

她愛努得爾斯,盡管從一開始就極為無奈而清醒地意識到這愛的無望,一如少女黛布拉的那首情詩:

「我親愛的,有著水晶般的心靈,有金子般的頭發,他永遠潔白無瑕,他的眼睛又大又亮,他的身體如象牙一樣潔白堅實。然而他永遠也成不了我的愛人,他是個窮光蛋,哦,多遺憾!」

但她仍忍不住要傾吐,

「努得爾斯,你是惟一的,我一直……關心的人。我總覺得親切……」

而對於努得爾斯來說,黛布拉是他心靈中最重要的支點,正像他對黛布拉的傾訴:「(在監獄里)我每天晚上都在想你,沒有人能像我一樣愛你。你不能理解我是怎樣地想念你。我想,黛布拉活著,她在外面活著,她給我活下去的意義。」

但和努得爾斯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黛布拉遠比努得爾斯更為清晰地洞穿了麥克斯的離間和這一行為的真正動機。正是她兩次用:「去吧,你媽叫你呢!」回答了麥克斯對努得爾斯不近情理的呼喚。

不僅如此,她對麥克斯的洞悉還在於那是一種同類間的深刻的相互理解與默契。

他們同樣野心勃勃,同樣出身微賤而不甘居人下,即使成了無冕的黑幫之王或布魯克林的舞蹈女王,街區的小天地也絕不足以滿足他們做人上人的慾望。

在黛布拉一無返顧地前往好萊塢/「太陽城」(在失魂落魄的努得爾斯的視點鏡頭中,列車窗旁的黛布拉決絕地拉下了窗簾,並不把一線留戀的目光留給故鄉)之後,麥克斯花費8000塊錢買來一把17世紀教皇的座椅,只為了「我正坐在上面」,正是作為一個闡釋符碼定義著麥克斯惡性膨脹的慾望。

他和黛布拉與努得爾斯一樣,也有著豐富的情感和記憶,墓室大門上菲利普的排簫曲和麥克斯/黛布拉之子的名字:大衛(努得爾斯的名字)似乎成了另一組重要的闡釋符碼,但他們絕不會為這一切所束縛。

一如美國影評人S.卡明斯基所指出的:在萊昂內的影片中,「家庭生活很渺小,不斷被自私的惡人所毀掉。這些惡人不是出於仇恨,而是為一種冰冷無情的利己興趣所驅使而行動..

在全片最為溫情、豪華的場景(組合段22)之後,努得爾斯粗野地強奸了黛布拉。這與其說是男性極力/暴力的行使,不如說更像是一種孱弱而絕望的哀鳴。

正是那種深刻的理解與默契,而不是情感,使黛布拉最終投入了麥克斯的懷抱,而且事實上成了麥克斯罪行的「事後從犯」,以更為殘忍的方式參與了、至少是默認了麥克斯對努得爾斯的劫掠、欺騙與叛賣。

麥克斯成了最後的勝利者。

是麥克斯,不是努得爾斯,徹底地實踐了美國夢的全部:富甲一方,躋身高位,並擁有了少年、青年時代可望而不可即的姑娘。

然而,導演萊昂內顯然不曾認同於實踐了美國夢的成功者:麥克斯和黛布拉。一如努得爾斯是片中人物化的敘事人,是影片的空間視覺結構與敘事結構的中心,他也是萊昂內的認同點。

於是,在影片的結局中,萊昂內設置了兩個重要的場景,以呈現35年之後——1968年,努得爾斯與黛布拉、麥克斯的重逢。

第25組合段的最後一個鏡頭,是攝影機緩緩推成貝里慈善院奠基留影上黛布拉的特寫鏡頭,伴著憂傷的音樂,鏡頭疊化為劇院化妝室內、鏡中的黛布拉。

與貧窮、衰老、孑然一身的卡蘿形成對照的是,豪華劇院的化妝間、名劇《埃及艷後》的巨幅招貼、室內的無數鮮花所包圍著的黛布拉。

但有趣之處在於,在這一特定場景中,剛剛結束演出的黛布拉,頭上戴著假發、臉上塗著厚厚的油彩。在整個段落中,她一直在卸裝,但始終未能完成。

於是,黛布拉濃重的化妝猶如一張假面,遮蔽起她真實的情感,並如同一個標示符號,喻示著她試圖繼續掩藏的、沉沒於35年歲月中的真相。

而一個與之對應的重要的修辭手段,是此段落中鏡中像/謊言與鏡外像/真實間的交替使用。在黛布拉不無傷感的鏡中像之後,努得爾斯出現在這一鏡中的、雙人中景里,這對少年時代的戀人在「鏡中」相逢,他們並沒有四目相向,相反他們只是在鏡中彼此凝視。

盡管這是努得爾斯揭秘之行的起點,盡管從這里開始,努得爾斯的一生、他的全部記憶與歷史將重新估定,但此刻,這幅雙人鏡中像,只是一次感傷的重逢,只是久遠的過去、一次「水中月、鏡中花」式的、少年之戀的指稱。

此後,在這一段落中,努得爾斯的多為鏡外像,歲月書寫在他蒼老、疲憊的臉上,但他專注、幾乎是痛楚地要求答案與真實;

黛布拉的鏡頭則多呈現為化妝鏡中的中景,歲月幾乎沒有在她臉上留下痕跡,盡管不無溫情,但閃爍其詞與微妙的疑懼使她失去了應有的雍容。用努得爾斯的話說,她「現在的演技很拙劣」。

終於,當她和麥克斯的兒子來到門外,當努得爾斯的追問已不能再迴避,黛布拉被迫艱難地面對真相,攝影機緩緩地以一個180度的搖拍,由鏡內而至鏡外,由鏡中的黛布拉搖至鏡外、對鏡而坐的黛布拉。此時,也是此段落中惟一的一次,黛布拉對著鏡中的努得爾斯,說出了她所能說出的告白:「努得爾斯,我們都老了,多少保留著一些美好的回憶。如果你出席星期六晚上的派對,這一切將盪然無存。那是後門,從那兒出去,一直走,別再回來。我求你,請你……」當黛布拉意識到她已無可迴避時,她並沒有懺悔或直言,她只是以哀懇和告誡的方式肯定了努得爾斯的猜測。而正是這一段告白,第一次暗示出黛布拉和麥克斯一樣,對努得爾斯其人有著深刻的洞察與理解,她深深地懂得:對努得爾斯說來,即將發生的一切比曾經發生過的陰謀更殘酷。也正是在這一告白中,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黛布拉試圖在麥克斯的網羅面前保護努得爾斯,試圖阻止麥克斯最後一次實現他「冰冷無情的利己興趣」但是,當完美的謊言的景片既經撕裂,當返歸舊日、探明真相的旅程既經開始,努得爾斯已不可能停下。因此,盡管他的問題「如果我從正門出去,我就會變成石頭嗎」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仍毅然打開了前門。答案已昭然若揭:伴著憂傷、凄婉的音樂,台口,站起一個紅發的少年,彷彿少年麥克斯的再生,強烈的逆光為他勾勒出了一道眩目的光環,攝影機緩緩地推上去,如同舊日歲月的重現,猶如一個心靈的幻影,同時是對那一切的粉碎。淚水無聲地淌過黛布拉的面頰,「他是貝里部長的兒子,叫大衛,和你一樣。」大衛的近景鏡頭緩緩地疊化為長島貝里宅邸一扇半掩的窗口,窗子半推開來,近景鏡頭中,露出貝里/麥克斯蒼老的面容,他望向畫外。第一次,未經任何掩飾與遮蔽,影片出現了麥克斯的視點鏡頭,並將他指認為一個仍強有力的控制者,一個真正高明的、隱身的惡魔「導演」。

『叄』 《美國往事》的評價怎麼樣

導演萊昂內的巔峰之作《美國往事》無疑是一部極為迷人的影片。這部醞釀及創作歷時13年,耗資達4000萬美元的豪華巨片,是一部典型的美國「經典影片」,導演嫻熟而瀟灑地搬用著警匪片的套路:暴力色情與恩怨情仇、無恥之尤與俠肝義膽、卑鄙叛賣與義薄青天、酣暢淋漓與憂傷憐憫。自從第一次看過以來,一直都令我難以釋懷。它從故事本身,到音樂,到布景,都充斥著一種強烈的懷舊氛圍,隨著畫面的流動,一幀幀展開,令觀者感同身受。

這個堪稱「不輸給《教父》的黑幫電影」,在我看來,其最特別之處在於在同樣的場景中對三個不同時間段的描述,並通過主人公的相貌、場景中人物的變化、以及服飾和時代特徵來表現時間的流逝。由於大背景的固定,這種細微之處的變化便帶給人們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對舊時的懷戀之感也油然而生。

當然,欣賞影片並從中評價是需要一定的積累和消化,這東西因人而異,不能勉強。很多東西都是需要自己去體會的,別人評價的再好,沒有共鳴也是無濟於事。4小時的《美國往事》包羅萬象,人生哲理豐富,是個值得反復觀看的片子。

『肆』 關於電影《美國往事》劇情

義大利籍導演瑟吉歐·萊昂以拍攝義大利西部片成名,金像獎影帝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飾演面條,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與其夥伴的犯罪生涯為主軸,是一部描寫友誼與對立、忠誠和背叛等人性沖突的黑幫史詩電影,時代背景跨越經濟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美國史上的重要大事。 美國往事演技派演員詹姆斯·伍茲(James Woods)也在片中出飾一角;本片當年曾入圍金球獎最佳導演,而曾為多部膾炙人口的電影配樂,堪稱義大利國寶級大師的埃尼奧·莫里康(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獲得金球獎的最佳原著音樂提名,埃尼奧·莫里康以憂傷懷舊的配樂,將觀眾帶回多年前紐約的猶太人區,重溫昔日風情。

這是瑟吉歐·萊昂內「美國三部曲」之一,是義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國形象。導演一改好萊塢傳統西片的格局,以獨特的視角塑造了美國黑社會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

二十年代的美國,綽號「面條」的紐約少年和幾個同齡朋友一起認識了聰明狡黠的麥克斯。他們開始從事走私活動。不久,面條在一場械鬥中殺傷人命,被關進監牢。

若干年後面條被釋放出獄,當年的小夥伴們已經變成了成熟健壯的青年。在麥克斯的帶領下,他們重操舊業,開始了一系列的搶劫、盜竊、敲詐活動。隨著犯罪活動的不斷深入,麥克斯似乎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然而,禁酒令的取消使得私酒的生意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為了一步達到最後的目標,麥克斯竟然把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也列入了行動目標。有過鐵窗經驗的的面條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毀滅,偷偷打電話報警,想逼迫麥克斯收手。警察與面條的朋友展開激烈槍戰,麥克斯等人全部被殺。面條在極端的悔恨與痛苦之下,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地方,離開了心愛的姑娘,遠走他鄉。

幾十年後,幾近垂暮的面條潦倒回鄉,意外發現原來當年的一切都是麥克斯的精心策海報(12張)劃。他借面條和警察之手除去夥伴,自己則金蟬脫殼,吞沒了團伙的巨款,改頭換面之後躋身政界,成為上層社會的名流,並把面條心愛的姑娘據為己有。面對多項指控無法脫身的麥克斯懇求面條殺死自己,幻想以此贖回自己的罪孽,逃脫法律的審判,被面條所拒絕。麥克斯走投無路之下跳進垃圾粉碎機自殺。

1. 電影開始:1933年
一群殺手在到處尋找「面條」。在他住處打死他女人,在友人「肥摩」的餐館殺手們里得知面條在唐人街的皮影劇院。皮影劇院樓上是煙館。抽大煙的面條在新聞上看到他的三個同夥被打死:曼克斯,斜眼和派翠。虛幻中他聽到電話鈴聲,腦海里出現一個狂歡酒會。在酒會上他曾給警察局打過個電話,那個電話導致三人喪生。
從煙館出來後他在街上看到三具屍首。從死者面部他可以清楚認出斜眼和派翠。曼克斯的臉被嚴重燒毀,難以辨認。他來到肥摩的餐館,放開反綁在地上的肥摩,他打死留在那裡的殺手,從立式大鍾里拿走一把鑰匙,說他現在有了花不完的錢。
面條來到紐約中心火車站,打開一個小件寄存廚,從中取出一個重重的行李包。打開包,裡面全是舊報紙,讓他感到震驚。迷茫之下不知何去。他胡亂買了一張車票離開了紐約。

2. 1968年。年邁的面條再次出現在紐約中心火車站。租了一輛車來到一座猶太人墓地,那裡施工人員正在搬移墓碑。面條又來到友人肥摩的餐館。他告訴肥摩他收到一封寄自猶太教堂的信,通知他教堂的墳場遷址,讓他來處置親友墳墓。但三個友人的墳墓在此之前都已經搬遷到一個很漂亮的新址。教堂說他收到的通知是八個月前發出的,而他上禮拜剛剛收到,說明寄信給他的不是教堂。他告訴肥摩這說明有人找到了他的下落,邀請他回紐約另有目的,他有一種不祥預感。
在肥摩的餐館裡面條看到兒時一群朋友的照片,還有肥摩妹妹黛比拉的照片。他走進熟悉的廁所,牆上的磚孔把他帶回到遙遠的過去。

3. 1921年。在音樂聲中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在廁所後面的雜屋裡跳芭蕾。少年的面條常在廁所里偷看黛比拉跳舞。一次被她發現,把他奚落了一頓。女孩也喜歡他。但很不滿他的骯臟和無聊。
那時的面條是一個街混子。跟另外三個同伴掏醉漢腰包,並受雇於一個叫霸哥的混子,勒索商販。一個偶然機會結識了一個比他大一點的混子,名叫曼克斯。他們幾個從此一起靠偷搶掙錢。趁一個不光彩的機會制服了街上的巡警,在當地胡作非為。曼克斯帶他們在火車站藏了一個行李箱,大家同意每次作案收入的1/2存在箱內共用。因為不想聽命於霸哥,他們被霸哥一幫人揍了一頓。因此面條發誓要殺死霸哥報仇。
他們剛從火車站存錢出來,被霸哥開槍追逐,最小的多米尼格被當場打死。面條瘋狂的殺死了霸哥,還刺傷了一個警察,並因此下獄。

4. 1968年。年邁的面條來到新墳地,看到一座嶄新的紀念堂,裡面放了三個漢白玉石棺,分別刻有35年前死去的三個朋友的名字:斜眼,派翠和曼克斯。在門後的牆上看到一個銅牌,上面說明這座紀念堂是由死者的友人面條出資興辦的。他很吃驚。還看到那裡有一把鑰匙,正是打開小件寄存箱的鑰匙。面條拿了鑰匙再次來到火車站,打開寄存的皮箱,裡面裝滿了現金。上面還說明這是預付報酬。付款人在雇他完成一項大事,但並無細節。
面條拿了現金回家。路上熟悉的街景又把他帶到過去:那時他剛被刑滿釋放,曼克斯開了一輛黑色運棺車來接他出獄。

5. 20年代末。曼克斯把他拉到肥摩餐館的後面,遠離界面的樓房。外表平淡的樓房裡是一個不夜樂園。在禁止賣酒的時代他們酒天花地,紙醉金迷。曼克斯他們已經干大了:開賭場,地下夜總會,妓院,橫發黑財。因為這里是肥摩飯店的後樓,面條在這里見到已經成人的黛比拉。黛比此時已經是初有成就的演員。
在後面的密室面條被引見給一個黑社會老大,對方告訴他們在底特律有一檔交易請他們幫忙,可以搶到一大筆鑽石。他們搶了珠寶店,面條還強奸了店裡的一個女人。回來之後在交貨時一箭雙雕,打死前來取貨的一幫人。曼克斯主張跟此事背後的黑手老大聯手,面條不以為然,這使曼克斯感到尷尬不快。

6. 1968年。面條住在肥摩的店裡。電視上正在播講紐約州商務秘書長的「貝利丑聞」,說在此案件調查中已經有兩個人神秘喪命。電視上又出現一個他們認識的面孔,此人是全美運輸工會領袖。這使面條想起當年認識此人的經歷。
30年代初。工會正在組織罷工時,工會領袖吉米被資本家走狗綁架,要挾他簽署復工協約。面條和曼克斯綁架了資本家,迫使對方放出工會領袖。紐約警察局長破壞罷工,讓警察進駐工廠。就在警長得意時發現有人在醫院把他的寶貝兒子掉了包。面條和曼克斯通過嬰兒調包要挾警長,迫使他把警察撤出工廠,罷工得以繼續。一位政客因此建議他們跟政府官員們和實力雄厚的工會聯手,在禁酒令終止後大幹一票。面條不喜歡政客,主張不要涉政。從此他和曼克斯結下疙瘩。

7. 1933年。在地下夜總會的後屋,黑幫四兄弟再次見到了底特律珠寶店的女人凱露。此女很留戀當時強奸過他的男人,但沒認出面條,只希望和曼克斯親近。她建議跟曼克斯、面條一起來一次三人樂。面條拒絕,因為他「不是那種人」。
原來他特意約了黛比拉出去見面。因為發了財,他獨自包下一家淡季停業的海濱飯店,請黛比拉吃飯。單獨交談中他得知黛比拉仍然單身,而且仍然懷念兒時的朋友。面條向黛比示愛。黛比也說他是她一生唯一在乎的男人。她所以答應獨立見他,是因為她次日要啟程到好萊塢,正好道別。在離開飯店的車上黛比吻了面條。面條強暴了黛比。不歡而散。
1933年12月,禁酒令就要解除。黑社會老大仍然在盯著這四兄弟,希望他們聯手介政,干更大的交易。面條不幹。曼克斯說他或許應該從此甩掉面條。他們一起到弗洛里達度假。此時他們已經存有一百萬元積累,面條覺的應該就此洗手了。曼克斯說他要干到兩千萬、五千萬時才會洗手。他告訴面條他已經想好一個主意,去搶劫聯邦儲備銀行。
曼克斯的女人凱露勸面條向警察告密曼克斯砸銀行的計劃。這樣可以把他關進監獄,不致在作案時喪命。面條認為這是好主意。為了保護朋友的性命,在結除禁酒令當晚的狂歡會上面條向警方打電話告密。很快發現曼克斯等人仍然行劫,三人喪命,自己從此避禍他鄉。

8. 1968年。面條由於認出了跟 「貝利丑聞」有關的工會領袖吉米,覺得自己的處境跟這個事件或有關聯。他開始調查貝利其人。首先走訪了豪華的貝利基金會。基金會的主持人是當年曼克斯的女人凱露。她說基金會是十五年前由富商政客貝利發起的,但貝利本人沒有到場。在基金會開幕式上代表貝利揭幕的是一個漂亮的女演員。面條認出那是他當年的戀人黛比拉。
面條收到貝利秘書長的邀請,次日前往長島貝府參加一個宴會。面條到大都會劇場後台拜訪黛比拉,希望知到貝利到底是誰,為什麼請他赴會。交談中得知貝利是從洛杉磯搬過來的富商;黛比拉雖然仍舊未婚,但已經跟貝利同居多年。黛比拉不知道貝利為什麼邀請面條赴宴,但勸他不要去,不然會很失望。她勸他離開,那樣還可以保留對往事的記憶。
離開劇院時面條無意中看到一直很禮貌的在門外等候的黛比拉的兒子,跟少年曼克斯長得一模一樣。這才恍然認識到貝利不是他人,正是35年前的故人曼克斯。

9. 知道了是曼克斯的邀請,面條按時赴會。就在黛比拉焦急等待面條出現時,曼克斯已經把面條請到書房單獨會談。曼克斯說他已經活不了幾天,因為很多政客跟目前的丑聞有關,自己一定會被他們除掉。曼克斯認為只有面條有權利殺死他,因為他欠了面條一生債務:獨吞了當年的百萬資金,還搶了他的女友黛比拉。
原來曼克斯才是從外地請面條到紐約的神秘人物,目的是了還債。他告訴面條當年砸銀行的行動從一開始就是騙局。連讓面條告密都是他一手操縱的周密計劃。讓面條親自殺死他就可以了結這一生恩怨。
但面條拒絕動手,因為他早已洗手,更不想介入政界是非。他從貝府離開。貝利默默消失在垃圾粉碎車背後。

結尾:1933年。面條在煙館過足了癮,想像著自己一個人將擁有一百萬,笑著進入夢鄉……編輯本段

『伍』 為什麼電影《美國往事》的評價非常高,評分卻不高

電影美國往事這部電影我看過之後對他的評價非常非常的高,因為他反應了美國以往的故事讓我們對美國的歷史也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或許有一些改變,但是體現的是原汁原味的歷史風范,評分之所以會不高,或許是受了票房的影響吧。

『陸』 求《美國往事》影評

在家的時候,把〈美國往事〉的碟又找出來細細看了一遍,發現了以前沒有注意的兩個情節,算是導演埋下的伏筆吧,將其記錄在此,希望有同樣喜歡這部電影的人能夠看到。

1、關鍵詞:水牛城 buffalo city
影片前半部分,noodles在三個同伴死去遭人追殺時,到了火車站買了隨機的最早一班火車票,目的地是水牛城;看到影片中部的時候,看到他們小時候,掙到幫派第一桶金,去那個銀行存箱子的時候,背景音是廣播火車時刻,很清晰地聽到在播的是buffalo city......

2、關鍵詞:26
noodles出獄的時候,max開了輛靈車去接他,車里有一個裸女,是max安排陪noodles睡覺而准備的,而noodles上車時,max卻故意騙他說這是一具死屍「多麼美麗啊,才26歲就死了......"後來有個鏡頭,noodles去看他那三個朋友的墓碑時,生卒年很清楚地表明除max以外都是26歲就身亡了。

重看電影,雖然發現了這兩個伏筆,但是給我最大感觸的不僅是導演的深藏不露,還有一種最深切的大徹大悟,一開始看不懂的疑問都得到了解答,比如max怎樣一步步安排noodles去打了那個電話,並讓他下半輩子活在歉疚中的,裡面很多鏡頭都表達的很清楚,可是第一次看的時候,可能因為不那麼細心就錯過了。實際上導演已經將max一步步籌劃地過程盡量不露痕跡地表達得很清楚了。

另外一個新發現,一開始就覺得max對noodles得感情有點不正常,他要麼是喜歡noodles,近似於bl,要麼就是覺得noodles是自己心目中男性力量的化身,是他無法到達的高度,因此對他又愛又恨,第二次看更加深了我這種感覺,證據如下:

每當noodles跟女人在一起的時候,max總是流露嫉妒的神色,比如noodles和Deborah,以及noodles跟peggy第一次做愛的時候,甚至連noodle在強奸carol的時候,他的臉色都是那麼陰沉;

個人淺見:max的性功能可能有問題,少年時期他和noodles在Deborah家被另外一個幫派報復毒打的時候,很明顯的看到他的下身受到了很大傷害,跟peggy做愛的時候,也很長時間進不了狀態,而凡是跟noodles有關系的女人,他都要染指甚至奪走,peggy是這樣,carol是這樣,noodles最愛的Deborah最後也成了他的妻子。

還有noodles為了替死去小兄弟報仇,像瘋子一般將刀捅向兇手和抓他的警察,那時候max臉上流露的是驚訝和羨慕,他無法為了友情而豁出自己,因為他有野心,不像noodles把友情高於一切而奮不顧身,這點他永遠做不到,因此相比noodles,他是自慚形穢的。

對noodles而言,觸動他最深的兩件事情就是那個小弟臨死時,只是說了一句:「i slip(我滑倒了).....」這句讓他在下半生都為了兄弟而願意付出一切,而另外一個他最在乎的人就是Deborah,很多人不能理解他為什麼強奸了她,並認為粉碎了所有的美好,而我認為,其實真正被傷害的是noodles本人,如果你是個有經歷的男人的話,一定能明白當自己最愛的女人離開自己的時候那種感覺,他的行為我認為是可以理解,出於本性的。

一句話,《美國往事》是部深刻的片子阿,值得好好咀嚼~~~前提是你得有一定的生活經歷。

PS:佩服那時製作電影的精緻,所有小演員與長大後的成年演員都很相象,氣質超級符合,不妨留意一下。

IN ADDITION:2009年12月
重看又發現了兩個細節:
1、童年時,noodles在廁所偷看Debra跳舞那段的末尾,Debra明明知道noodles在偷看,還故意脫了衣服露出pp引誘noodles,後畫面因為debra爸爸進了廁所,noodles逃出廁所而中止;鏡頭轉場後(電影時間應該也就1分鍾左右),noodles透過窗口,透過玻璃隔得很遠看到Debra跟人在說話:「抱歉,今天不行,謝謝」;此段畫面結束;
第一次看,大家都不會對這個細節留意的,但是由於我是不記得第幾遍看了,這段細節在看到後面就凸顯出來一個疑點——Debra和誰在說話,誰在約她?她又把他給拒絕了?

2、故事繼續,注意,根據電影,下面的情節應該發生在同一天:
noodles帶領眾小弟,先是放火燒了報攤,後來又去酒館,瞄上一個醉漢,准備偷醉漢的懷表,卻由於警察中途出現,被Max中途截去,二人自此打了照面;後來心懷怨氣的noodles回了自己家,上了個廁所,跟peggy調情一番後,出門遇到了搬家的max,准備要回懷表,而max早就發現遠處走過來的noodles,於是取下馬車上的照相機,做出照相的姿勢,而noodle此時不甘示弱,順勢彎下腰露出pp(當然是穿褲子的),對准了max的鏡頭(這段採用了max的主觀鏡頭,畫面是倒置的),說:「洗六張."而Max則戲謔地說:「脫下褲子,再洗一張。」noodles很生氣,說:「什麼意思,再一張?」而這里max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That is a long story.(說來話長)"

結合第一點,我的感覺是,那天在酒館里看debra跳舞的應該不是noodles一人,max早在認識noodles之前就認識debra了,debra出門後約她的人就是Max;,而且debra脫衣服秀pp的畫面max絕對也看到了,因此才會對noodles 說「脫掉褲子,再一張」這樣的話。結合後面noodles和debra在跳舞的倉庫里讀聖經卻被max打斷並叫走的情節,max絕對很熟悉這個酒館的結構,偷看多次。
我覺得,最復雜的人應該是max了,畢竟他家有精神病史,呵呵

這個你看看行不?

『柒』 求電影 美國往事 的觀後感 600字左右。

《美國往事》影片背景是美國戰後發展迅速而導致的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以及倫理面前,人們求生存的本能鋌而走險地去挑戰各種極限:親情、友情、愛情、背叛以及信念等等。似乎20-60年代美國大城市生活縮略的紀錄。通過主人公面條的回憶將故事逐漸展開。故事始終在面條和邁克斯之間的糾葛中進行,用了很多的閃回和倒敘,時空交錯。一開始,通過牆洞里的一雙眼睛,閃回到久遠的1921年,回溯了面條童年到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迷戀鄰家女孩;為小兄弟報仇而飽受牢獄之苦;一群窮孩子搞惡作劇的水中嬉戲;搶珠寶店時面條對卡蘿爾的施暴……35年,伴隨著內疚和悔恨,面條領悟:往事不過是南柯一夢。誰贏了?人生的一場游戲里似乎沒有贏家。片中的音樂,長笛吹出緩慢、哀怨、略帶懷舊的情調。每個音符都在闡釋著主題,述說著一段值得回憶的往事……
在很多選擇面前,人其實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只是選與不選的問題。選擇了就跟隨它走,不選擇的就交於時間。而人們總是耐不住被選擇而積極的選擇去選擇。結果依然是殊途同歸。選擇也許只是加速或拓寬了生命的進程,最終的結局永遠都可能出乎我們的預料。謊言和寡義最終是經不起歲月驗證的。只是那個時候為此受傷的人可能已對此不再掛懷,被稱之為了寬容;此時此刻的傷疼和困擾,在今天往後的一天天的時間流走中最後磨損消失,被稱之為了往事。就像面條與麥克斯,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堅持,便展現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結局。沒有過去可能沒有今天!但是沒有今天的努力和對今天選擇的堅持,明天又怎麼能在自己的掌控下呢?到了明天,也許會後悔今天的決定以及對昨天的留戀,然而過去的只能過去了。或許當生活即將停止前行而生命垂垂老已之時,我會回首自己的往事、檢討自己的一生。而現在只願意把今天過的屬於自己:愛戀著自己的愛戀、喜歡著自己的喜歡、責任著自己的責任,盡量不去留有遺憾。而把自己與今天的不合「章法」、不能溝通不能選擇的部分交付給無奈、交付給時間……人人都說活在當下,對其內涵的理解卻千差萬別。人要入世卻總在尋求著出世,因此而產生的矛盾是卡在對當下的確認。個性的差異以及自重、自愛、責任心等基本品質的具備程度決定了對當下的選擇。沒有完美的答案,因而沒有完美的選擇。每個人的選擇都屬於他(她)自己,即使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沒有人可以替你過活或背負著你去承載你的人生。有時,幸福與痛苦在生命真正的涵義里是難分伯仲、難畫經緯的。如何審視生命的軌跡?「不違人性的行為我給自己理由」,朋友的一句話,給彎曲的生命以溫暖與安慰,堪稱經典!你的內心是否真有幸福快樂或痛苦壓抑也只有自己最清楚。人生的一次錯過,幸還是不幸?一切均不會從來,當然就不會有答案、不會有結論……拗口的表達,生澀的文字,只是自己當下的感覺而已
《美國往事》除了感動與震憾,還留下些什麼,一種淡淡、哀傷的音樂,把我們帶入了另一個世界,這就是著名的影片《美國往事》。 很多人看完之後,忍不住要說:這是我最愛的一部電影。 同感,它將我整個身心俘虜,讓我感動與哀傷------

『捌』 求一份美國往事的影評

《美國往事》:是男人就不能不看的電影

上面的標題是潑皮的說法但接近真意,下面的標題是修飾的說法但接近裝淡。

《美國往事》:關於意味深長的人生

引子

世事皆無完美,電影亦然。如果只選一部趨近於完美的電影,以我粗陋的觀影量和品味來說,我選《美國往事》。雖然它沒有在奧斯卡、歐洲三大電影節上收獲炫耀的大獎,imdb的排行也不算顯眼,故事與技巧也沒有如何驚世駭俗。

但《美國往事》是一部與眾不同的電影,它的五味雜陳的人生況味,散文詩般的抒情意境,恍如隔世的敘述視角,意味深長的人物設置,讓它在2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散發出歷久彌香的光彩,那是一種淡黃色的光暈,柔軟而鮮亮。

一、五味雜陳的人生況味

有人說過,《美國往事》里有全部的人生,這是最簡潔也最准確的影評。人生的美好不在於美好本身,而是在美好與丑惡的混雜中,人們經歷過,體會過。

惡在每個人的心裡與身邊。面條(Noodles)在搶劫鑽石時對卡蘿(Carol)惡毒的強暴,找不到任何為他開脫的理由,在那一刻邪惡占據了面條的靈魂。邁克斯陰毒地害死自己的兄弟獨吞財產,只是人性骯臟的明證。

善亦如此。當面條懷里的多米尼克(Dominic)說出「我滑倒了」後死去,年少的面條不顧警察的到來刺死兇手,這是兄弟情義的指引,也是他善良本性的必然。卡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盪婦,卻對邁克斯付出了至情。

復雜的人原本就沒有本性上的好壞,如果強要區分,只能是無法改變的現實,亦或命運。邁克斯最後的懺悔不能抹煞他窮凶極惡的一生;多米尼克喪失了幼小的生命,卻成就了電影中最光輝的人性。在影片的結尾,想以告密的方式去拯救兄弟的面條獨自躺在鴉片店裡開懷而笑,善與惡終於在人生的較量中相逢一笑,惡永遠需要救贖,這救贖就是善。

二、散文詩般的抒情意境

在我看來,還沒有一個導演敢像塞爾吉奧•萊昂內(Sergio Leone)一般將電影如此徹底的詩化,它超越了導演自身的「賞金三部曲」等「通心粉」西部片代表作,也有別於以《教父》和西科塞斯電影為代表的黑幫片的黃金套路。

影像的美輪美奐也映照了生活之美。當面條透過牆壁的磚縫看到黛博拉(Deborah)在悠揚的樂曲中翩翩起舞時,影片的光影柔和中泛出光亮,一個少年的靈魂的覺醒由此完成。而當單純的派希(Patsy)拿著奶油蛋糕等待佩姬(Paggy),在性的萌動和美食的誘惑間,我們看到了一口口吃掉蛋糕的派希的純真和我們自己的童年往事。

就連丑也在鏡頭與光影的流連中被導演賦予了寬容的色彩。當黛博拉拒絕了面條的求愛後,木訥的面條用最粗俗的方式毀滅了自己生命的夢想,汽車後座那場氣氛逼仄的強暴與其說是對黛博拉的報復,不如說是面條的自暴自棄。

萊昂內的御用配樂大師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為影片注入了奇異曼妙的音樂。排簫、口琴、小號的運用令人驚艷,配合舒緩簡約的旋律,讓觀者沉醉在20世紀初始、30、60三個年代的美國紐約街頭的懷舊氛圍中,用平緩的、剋制的方式來張揚人性的律動與生命的浮沉,抒情意味緩緩流盪。

三、恍如隔世的敘述視角

《美國往事》的出色也表現在敘述方式的靈動上,插敘的詩化運用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在面條與一干兄弟的成長歷程中,少年的稚澀、中年的淪喪、晚年的木然渾然疊交在一起,生命的夢想與變異、失落與回歸便在這交錯中展現在觀者的面前,讓我們在時光穿梭中照見自己、恍如隔世。

就像讓面條與邁克斯相識、相離的那隻懷表,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在時間的輪回里——現在是24時的幾時?——物是人非。又如開篇長達幾分鍾的電話鈴聲,它也穿越了時空,連線到兄弟們被害的現場、面條身心俱疲的煙館、少年時的兄弟相惜、老年時的欲說還休,最後,才落到面條善意地出賣消息給警察局長的電話上。

鏡頭的變幻也是一種意味的表達。當小兄弟們沉鹽走私的試驗成功時,水面上一片素凈中帶出一種朦朧的色彩,這種技巧很高的光影運用暗示了主人公們看似光明實則黑暗的未來。而當面條虔誠地在豪華酒店中約會黛博拉時,黛博拉選定的桌位的窗外正是冷色調的大海,也許在那一刻,等待面條的就註定是冷酷和無奈。

四、意味深長的人物設置

兄弟反目的故事並不新鮮,黑幫題材更是有《教父》珠玉在前,但《美國往事》的六兄弟中,面條與邁克斯的隱隱對立,派希與斜眼(Cockeye)的重情重義,還有肥摩(Fat Moe)與多米尼克的單純赤誠,還是表現出超凡脫俗的戲劇張力。加上黛博拉、卡蘿、佩姬三位各具性格特點的女人,這幕關乎人生與成長的電影才變得完整而可信。

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e Niro)在這部影片中的表現到達了他的職業生涯的頂峰,這么說不是否認他在《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好傢伙》《獵鹿人》《盜火線》等電影中的偉大表演,而是在1983這個年份里,德尼羅的狀態應該是他從影生涯中真正的高峰。

這一年的德尼羅正好40歲,對於一個演員來說,這是一個峰值。他擁有最好的經驗、感受和狀態,遇到一部《美國往事》這樣的傑作,是一件相互成全的好事。他把面條中年的木訥與淪喪、老年的悲憫與堅持詮釋得讓人信服,很難想像換成別人還會不會讓我們為這個十足的混蛋傷感唏噓。

邁克斯謀害兄弟的陰鷙與內心所受的煎熬都在詹姆斯•伍茲(James Woods)那張刀刻般的臉上浮現出來。同樣,黛博拉的虛榮與脆弱、肥摩的怯懦與忠誠、卡蘿的放盪與真摯,都在演員們靈魂附體般的表演下生動異常。

不能忘懷的,當然是多米尼克那張宛如天使的面容和過目難忘的街頭蹦跳,還有小派希一口一口吃下的奶油蛋糕。

結束

就像我們都無法看透復雜的人生一樣,《美國往事》里也有太多的細節和感受只能是說的越多,遺漏的就更多。對這部影片的評論已經太多了——原本就是一幕關乎人的一生的故事,有誰能說盡一生呢——每一個人只是表達了摻雜著個人經歷的感受與情緒。

與其說面條最終的命運是對人生夢想的破滅,不如說他在行走中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它超越了善惡的道德說教,走向了飽含深情的起點,在那一刻毀滅就是重生,沉默是最好的呼喊。

『玖』 《美國往事》影評 ,

細論《美國往事》

本片導演賽爾喬·萊翁內是義大利人,受好萊塢的影響較深,他認為好萊塢電影最能引起觀眾的興趣,因此他導演的影片大都與美國有關。萊翁內是位嚴肅的有藝術追求的導演,以義大利式的西部片(也稱作是「通心粉」西部片)著稱,代表作有《一把黃金》、《再多一點美金》和《好的、壞的、丑的》。這三部作品都由美國著名演員伊斯特·伍德主演並獲得世界范圍的成功。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以美國近百年歷史為背景的「美國三部曲」,即《西部往事》、《革命往事》和《美國往事》。《西部往事》表現19世紀末早期移民在美國的生活及其開發西部時的故事;《革命往事》以政治為背景,描寫政治在美國的作用及美國與鄰邦的關系。《美國往事》則是20-60年代美國大城市生活的縮影。《美國往事》的視角是獨特的,是義大利人眼中的美國形象,可以說,這部影片是對好萊塢創造的美國形象的一種批評。

萊翁內在60年代看到這部小說,一眼就看出原作很「電影化」,書里的我好象好萊塢電影的畫外音,於是決定將它拍成警匪片。從醞釀劇本到上映,前後化了13年時間,其間聘請了工五位義大利著名作家為他改編劇本,其中有萊昂納多·本瓦努蒂、批埃洛·德貝爾納蒂、弗蘭科·費里尼、恩里科·邁蒂奧里、和弗蘭科·阿卡尼,最後,萊翁內的劇本採用了每位作家改編中的一部分。《美國往事》相當集中地體現了導演對美國的「想像」。影片原版長4小時25分鍾,在戛納電影節上放映版本長3小時40分鍾,在美國上映僅2小時30分鍾。影片上映後不僅受到美國觀眾的首肯。連愛挑剔的美國評論家也認為這部描寫黑社會的影片格調不俗,製作精美。該片被美國《洛杉磯時報》評為1984年10部最佳影片之首,法國影評家評論80年代十佳影片,《美國往事》也榜上有名。

影片只選取原作中的幾個人物和幾件事件,採用典型的好萊塢敘事結構。所不同的是,本片通過主人公面條的回憶將故事逐漸展開,故事始終在面條和邁克斯之間一種理還亂的債務糾葛中進行。

面條是個猶太移民,一個住在紐約動區貧民窟里的窮孩子,為人「義」字當頭,對不惜朋友赴湯蹈火,是個不乏浪漫色彩、幻想型的人。他愛沖動,這決定了他要為小兄弟報仇並飽受牢獄之苦。他的性格不能改變他下層人的社會地位,並決定了他終生伴隨著內疚和悔恨的命運,他的出路是逃到大煙繚繞的夢境里。躲避現實。

邁克斯是個注重實際而懷有野心的人,他心狠手辣又善於隱藏自己。他狡猾、放縱、自私而不擇手段,作者把他推上政治舞台最後又讓他絞死在垃圾車里,並非出於偶然。面條和邁克斯是一隊矛盾,在小街上初露鋒芒時兩人旗鼓相當,可是從他們開始合夥時起,影片就展現出兩個人不同的個性和行為方式,預示了他們不是一條船上的人。影片採用情節劇的因果關系,成功地刻畫了這兩個不完美或曰不可愛的人物,顯然導演並不想讓觀眾去與這兩個人物認同。

影片的時空結構處理頗有特色。故事發生的主要時間是施行禁酒令時期,在美國禁酒令迎合了基督教新教徒的某種禁慾苦行的傾向和注重自製、勤奮、節儉和道德的行為方式。影片恰恰就是從酒店開始,接著引出了唐人街上華人開的大煙館,印尼人開的皮影戲院,台上演的是印度古代神話《羅摩衍那》,這種象徵東方古代文明和落後的文化現象出現在象徵西方文明的美國,作者是有意這樣安排的。影片大量運用移民居住的窮街陋巷、非法經營的酒店、地下妓院、販運私酒、匪徒的肆意行為作為敘事的載體,隱喻了那個時期美國是個康尼島式的奇境,也是導演對於逝去的美國神話的一種再創造。故事的首尾都在大煙館里進行,兄弟們死後面條跑到大煙館里,借鴉片製造的幻覺瞬間消愁解悶,那個瞬間是完美而快樂的,是超時空的。故事結束時,面條又回到唐人街,看著皮影人的晃動,又躲進鴉片的迷幻里。這一次他笑了,大半生的內疚和悔恨隨著煙霧飄散了,時間滯留在他充分享受歡樂的時刻,面條似乎領悟:往事不過是南柯一夢。

在《美國往事》中,用了很多的閃回和倒敘鏡頭,時空交錯。這種結構為本片表現特定的內容和情緒起了很大的作用。開頭部分,煙館里長達幾十秒的電話鈴響讓故事閃回到困擾主人公的事件中,觀眾隨之進入1933年。35年後,面條返回紐約,影片通過牆洞里的一雙眼睛,閃回到久遠的1921年,回溯了面條童年到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面條從電視上看到一條新聞,他的回憶又引出一段閃回,隨著面條的回憶,觀眾了解了邁克斯和奧唐奈的關系,當面條面對參議員時,他沒有像當年為小兄弟報仇時那般沖動,影片藉助閃回再現了面條記憶中美好的時刻,讓觀眾清楚地知道,飄零了半生的面條,心中留存的不是根,而是對「美好往事」的回憶。這種敘述方法不僅未讓觀眾在三小時里感到厭煩,反而感受到一種超越時空的刺激。

音樂在這部影片起著重要的作用。觀眾在欣賞影片的始終,無時不在感受音樂的力量。長迪吹出緩慢、哀怨的而略帶懷舊的情調。無論是黛布拉舞蹈場面,窮孩子搞惡作劇的場面,還是搶珠寶店時面條對卡蘿爾施暴的場面,無不伴隨著優美的旋律,音樂的作用旨在闡釋主題,用音符去述說一段值得回憶的往事。「上帝賜福美國」、「夏日時光」、「昨天」、「日日夜夜」等歌曲和配樂無不再現了敘事的年代,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感。

影片的攝影相當講究,畫面的明暗處理十分得體。回憶的鏡頭,多採用近似黑白的攝影,有些場景,如販運私酒的船航行在河面上,面條、邁克斯和兄弟們在水中嬉戲,透出一種朦朧的美,甚有感染力。又如面條請黛布拉吃飯時,畫面非常明亮,場面出人意料的豪華,飯店的輝煌燈火映照在海灘上憧憬愛情的面條身上,明暗適度,情調十足,使觀眾感同身受。

《美國往事》是一部創作嚴謹、觀賞性很強的影片,其藝術成就就超過了它的姊妹篇。有人曾經把這位義大利導演當作美國人,對此,萊翁內頗為得意。

『拾』 怎樣評價《美國往事》這部電影

這部影片不得不說,台詞功底是足夠的,用給我們賞析電影老師的話:「我給你們拉的寫三遍影片,每一次都能看出、講出不同的東西。他是值得推敲,值得反復觀看的。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58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57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39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61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27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2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4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6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674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