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激烈的美國電影
1. 美國非常激烈的動作槍戰片,電影名字都是最少20部以上
美國動作槍戰片:
虎膽龍威系列、第一滴血系列、終結者系列、蒸發密令、真實的謊言、突擊隊員、殺出火地獄、越南歸來、替身殺手、火線保鏢、殺手47、 轟天炮系列、空中監獄、勇闖奪命島、絕地戰警1-2、再造戰士、終極標靶、斷箭行動、奪面雙雄、潛龍轟天、暴走潛龍、黑客帝國系列、怒火威龍、浴血擒魔、眼鏡蛇、大侵襲、諜中諜2、特種部隊1-2、敢死隊系列、颶風營救系列、代號47、古墓麗影1-2、史密斯夫婦、生死狙擊、特工狂花、特工紹特、諜影重重系列、機械師、赤焰戰場1-2、黑鷹墜落、深入敵後、殺人錦標賽、生化危機系列、殺出個黎明、三步殺人曲、墨西哥往事、荒野大鏢客、終極刺客、這個殺手不太冷等。
2. 二戰最激烈的電影
以二戰為題材,最激烈的電影包含這五部:《拯救大兵瑞恩》《太平洋的奇跡》《狂怒》《兵臨城下》《敦刻爾克》。
1、《拯救大兵瑞恩》
經典的二戰題材,經典的救援情節作為電影的主要沖突,經典的美國主旋律電影也是經典的史詩級戰爭類型影片,採用基本的回憶式敘事手法講述了二戰中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盡管電影拍攝年代較早,敘事手法平淡無奇,但電影細節非常接近真實歷史,戰爭場面逼真震撼人心。
3. 美國歷史著名戰爭電影
1.美國有哪些經典的戰爭片
《拯救大兵瑞恩》
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四個在前線參戰的兒子死了三個,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下落不明。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槍林彈雨下的茫茫人海中找到了生死未卜的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這是一部「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也是一曲對和平與生命的禮贊。
《西線無戰事》
保羅和同學們在沙文主義思想的煽動下,懷著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戰之中。這些涉世未深的"娃娃兵"被派往西線參戰,戰爭的殘酷性和毀滅性使保羅的英雄主義徹底破滅。一天,保爾爬出戰壕去捕捉蝴蝶,結果被冷槍打死。就在這一天,前線司令部上司在報告中寫道:西線無戰事。
電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片,對戰爭的猛烈抨擊至今仍具有參考價值,被贊譽為所有反戰影片的「聖經」。
《野戰排》
年輕的大學生泰勒赴越南服役,被編入到一個步兵分隊。第一次上前線時,戰友的犧牲使他驚恐萬狀。但野戰排里兩位本是好友的戰士因意見不同反目成仇,其中一位竟然在戰斗中乘機殺死了對方。泰勒很快就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戰爭的唯一理由,其實就是想方設法讓自己活下去。
影片雖以越戰為背景,但卻著意刻畫了兄弟、戰友之間的殘殺,真實描繪了戰爭的瘋狂與混亂,以至於讓人喪失理智,反省意味極其深刻。
《現代啟示錄》
曾有過輝煌歷史的科茨上校脫離了美軍,在越南境內建立起了一個獨立王國,推行著野蠻、血腥、非人的殘暴統治。美軍上尉威拉德奉命去尋找科茨,他幾乎橫穿了整個越南戰場,親眼目睹了種種暴行、殺戮及死亡的場景。在不斷的殺戮中,威拉德也幾近瘋狂。
該片被贊譽為在所有戰爭片中主題升華程度最高的一部,影片的精髓在於刻畫了本原狀態下人性中的黑暗。
《巴頓將軍》
1943年,英美盟軍在北非遭到了德軍的反擊,雙方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戰斗。結果美軍慘敗,隨之陷入了困境。為了扭轉戰局重振士氣,美國軍方派出了年逾五旬的喬治·巴頓。
影片以二戰為背景,傳神地描繪了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喬治·巴頓將軍在二戰期間的非凡經歷。
2.哪些二戰的電影好看,推薦一下 還有像生化危機那類的
當仁不讓的是《拯救大兵瑞恩》啦! 其次是德國在8幾年拍的《斯大林格勒》(注意不是蘇聯拍的那部啊!這部是從士兵的角度描寫這次戰役的。)
然後就是《兵臨城下》,狙擊手之間的對決也是比較精彩的 《兵臨城下》法國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約瑟夫·費因斯 裘德·洛 瑞切爾·薇茲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描述了蘇德大戰背景下,兩位狙擊手的單獨較量。盡管江湖味道濃重,但導演讓-雅克-阿諾並沒把影片簡單地變成兩位宗師不識人間煙火的華山論劍,相反,群像對抗的巷戰戲 份安排得適時適量,不僅很好地襯託了兩大高手過招,更營造出人群中的孤獨感——一種獨孤求敗的情緒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大賣,為英倫帥哥裘德·洛徹底打開了北美市場,從此,他擺脫了《天才瑞普利》中的配角地位,開始穩步擔綱男一號。如沒有這部《兵臨城下》,日後的《冷山》、《偷心》中,真不知妮可姐和大嘴茱會跟誰配戲。
瓦西里·澤索夫是烏拉爾山區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練就了瓦西里的好槍法,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後,瓦西里應征入伍。他一槍斃敵的絕招在不到10天的戰斗里就狙殺了40多名德國兵,一時間「瓦氏神槍,例無虛發」的神話傳遍整個戰場。
然而在之後的幾天,蘇軍的狙擊兵也連連被人槍殺,對方同樣只使用一發子彈。真正的對手來了! 《兵臨城下》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實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戰 *** 斃敵400餘名,是前蘇聯著名的狙擊英雄。
和好萊塢的戰爭大片相比,這部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影片不遑多讓,影片中,瓦西里和德軍狙擊手鬥法的鏡頭讓觀眾不由窒息,新兵們乘船渡河的場面扣人心弦,而蘇聯全線反攻的震撼場景,又使人欣賞到一道視覺盛宴。 《兵臨城下》也是歐洲影壇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達到了9000萬美元,這其中德國資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擁有了反省德國歷史的特別含義。
《珍珠港》就是那電腦特效漂亮,個人認為不如《虎!虎!虎!》來的真實。《虎!虎!虎!》和《中途島》、《沖繩島》都是經典的二戰戰爭片 《鐵翼藍天》也不錯啊!講的是捷克被佔領後飛行員來到英國做志願飛行員的故事,比較感人的。
《帝國的毀滅》也可以看一看,這部電影會改變你對希特勒的印象。 《鋼琴家》《辛德勒名單》講的都是猶太人的悲慘遭遇,但後者更經典。
《鋼琴家》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淫賊巨匠羅曼·波蘭斯基根據維拉德斯勞·斯普爾曼的自傳改編而成,同時,又在其中大量回顧了自身的童年經歷——作為一名波蘭的猶太人,在德佔區內生不如死、暗無天日的生活。陰郁無望的氛圍、深沉悲涼的心境,在波蘭斯基凄厲決絕的鏡頭下,愈顯猙獰。
納粹令人發指的屠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逃亡生活,然而求生的本能和藝術的信仰依然支持男主角咬緊牙關。最震撼的鏡頭既不是意念的鋼琴演奏、也不是德國軍官的良心發現;主人公聽到腳步聲遠處的腳步聲,急中生智撲倒在地,一隊路德國兵囂張地跑過,根本沒在意他——鏡頭俯瞰:屍橫遍野。
《辛德勒的名單》美國 ,最經典 導演:斯蒂文·斯皮爾伯格 主演:利亞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爾夫·費因斯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善於利用關系攫取最大的利潤。
在被佔領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
然而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1943年,納粹對克拉科夫猶太人的殘酷血洗使辛德勒對納粹的最後一點幻想也破滅了,他清楚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恐怖。
從那時起,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地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戰爭結束了。
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們告別,獲救的1000多名猶太人為他送行。有人還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贈送給辛德勒,戒指上刻著一句猶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於救全人類。
辛德勒淚流滿面,他為未能救出更多的猶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猶太人目送辛德勒離開了城市。
他的義舉將永遠被猶太人銘記在心。 《辛德勒的名單》讓全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橋》南斯拉夫, 最難忘 主演:瓦·濟沃耶諾維奇 斯·派羅維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面臨東西夾擊的德國已走到了失敗的邊緣,然而他們仍不死心,為了挽救危局,德軍計劃從希臘經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國,為了能夠順利地撤退,他們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經的橋梁。 與此同時,一小隊南斯拉夫游擊隊員奉命前去炸毀這座橋梁,橋又高又險,任務極其艱巨。
如果能炸掉這座大橋,將阻斷德軍的退路,更有利於反攻。 為了炸橋,游擊隊找到了一個工程師,但這個工程師恰恰是橋的設計者。
經過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驚險曲折的斗爭,最終工程師親手炸掉了自己設計建造的橋。 影片是南斯拉夫經典二戰影片,真實再現一場激烈的大橋爭奪戰、一次勇氣與信仰的考驗。
炮彈從頭上掠過,大橋。
3.美國內戰三部曲 電影
1、《我們曾是戰士》該片改編自哈爾·摩爾與約瑟芬·蓋洛威合著的回憶錄《一個美國大兵親歷的越南戰爭》,講述了1965年越戰初期,美軍入侵越南中部高地德浪河谷時所發生的真實故事,即德浪河谷戰役。
2、《葛底士堡》葛底士堡之戰是整個美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在此役的開始,南方部隊統帥李將軍意圖北上,希望以此次戰役來激發北方的和平意願。
或者至少阻止北方聯盟統一南方的企圖。他率領75000南方將士北上,在葛底士堡附近正碰上北方聯邦由梅德將軍率領的97000士兵,雙方就此展開一場惡戰。
3、《眾神與將軍》該片根據傑夫·沙拉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幾位傳奇般的將軍率領著各自的軍隊,為了自由和理想而英勇作戰的故事。 (3)最激烈的美國電影擴展閱讀 1、《我們曾是戰士》由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的戰爭片,由蘭道爾·華萊士自編自導,梅爾·吉布森主演,於2002年3月1日在美國上映。
2、《葛底士堡》為一部戰爭、紀錄片,由羅納德·麥克斯韋爾導演,湯姆·貝倫傑、馬丁·西恩、斯蒂芬·朗恩、傑夫·丹尼爾斯、理查德·喬丹主演。 3、《眾神與將軍》是由羅納德·F·麥克斯維爾執導,傑夫·丹尼爾斯、羅伯特·杜瓦爾、斯蒂芬·朗、米拉·索維諾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03年2月10日在美國上映。
4.美國內戰三部曲 電影
[戰爭、信仰與人性] 什麼是戰爭?在《我們曾是戰士》中,梅爾吉布森對她的小女兒說:"戰爭, 就是一幫人想要另一幫人的性命。
"但實際上,很多戰爭並不是完全只為了要對方 的命;或者說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一定要做到那樣極致。 然而,戰爭又確實是因為大家想要某種東西而引起的,不管是因為大家想要同 一樣東西,還是因為想要不同的東西;如果都象真正的佛教思想一樣,視萬物為空 ,那就沒什麼戰爭可言了。
縱觀人類戰爭史,一個有趣的現象便是,我們的戰爭已 經由爭同一個東西,發展到了爭著要不同的東西;由外在物質的沖突,變化到內在 信仰的沖突。比如說人類的祖先們可能由於爭一頭在野地里跑得正歡的野豬就發動 起兩個部落之間的戰爭,而二戰以後,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由於意識形態、信仰 不同而引起的戰爭。
西方學者亨廷頓同志更是叫囂:下一次世界大戰(如果會發生 的話),很可能緣起於兩種文明之間的沖突;比如說,最有可能起沖突的便是基督 教文明和 *** 教文明之間。 這里要順便提醒各位的是,別以為亨廷頓的預言很快就要在中東變成現實。
至 少目前看來,信仰只在此次沖突中占很小的部分,可能的經濟、政治利益還是最根 本的動機,算是處於從最外在的野豬到最內在的信仰核心的過渡層次戰爭。不過, 野豬也罷,信仰也罷,總要我們在乎才能因此打得起來。
在乎的東西就關繫到利益 問題,就關繫到人們怎麼設定利益的問題,從而也就關繫到人性。人性往往被戰爭 的殘酷所凸顯。
首先,如何看待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這本身就是反映人性的一個 最基本的因素。硬要將別人的據為己有,或者硬要為不同的信仰爭個你死我活,這 不能不說是人性的悲哀之一;其次,即使在利益問題上彼此不能達成共識的前提下 ,戰爭也並不是解決利益沖突的最好辦法,至少沒有理由一定要犧牲人類自身的性 命。
說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利益,結果卻要了人類自身的命,這種人性也是夠諷刺的 。最後,在戰爭的過程中,雙方士兵並沒有直接利益沖突,說不定在正常情況下完 全可以成為好朋友、戀人什麼的,但是一到戰場上,你不殺對方,就很可能被對方 殺,所以你必須殺對方。
人人都試圖保全生命,結果卻是屠殺生命,這才是人性最 大的悲哀。從這個意義上說,戰爭永遠沒有勝利者,人類因戰爭而可悲。
沒有人敢說他不關注人性,因此戰爭最受人關注。人們越是想了解人性,越是 想阻止人性的悲哀,就越是研究戰爭。
因此,就有了汗牛充棟的戰爭著作和戰爭電 影。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場影響了美國命運的戰爭:美國內戰,俗稱"南北戰 爭",以及一部電影史上第一次全景記錄這場戰爭的電影及其續集。
[《葛底士堡》:內戰風雲錄] 如果請教美國電影人士,問他們拍得最好的一部反映內戰的影片,他們很可能 首先會說《光榮》,然後才提到《葛底士堡》(Getty *** urg)。但如果問美國歷史學 家,反映內戰最真實、最宏偉的一部影片,那他們絕對是首選《葛底士堡》。
如果 要評選唯一的內戰史詩片,那入圍的只可能是《葛底士堡》。該片以其全景式的歷 史畫面,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刻畫,真實的戰爭場面,深刻的人性思考,當然,還 有它那4小時21分鍾的長度,給人以異常震撼的感覺。
既然是全景式的戰爭史詩片,一些歷史常識是必要的。葛底士堡一戰是整個南 北戰爭的轉折點。
在此役的開始,南方部隊統帥李將軍意圖北上,希望以此次戰役 來激發北方的和平意願,或者至少阻止北方聯盟統一南方的企圖。他率領75000南 方將士北上,在葛底士堡附近正碰上北方聯邦由梅德將軍率領的97000士兵,雙方 就此展開一場惡戰。
這場戰役正式從1863年7月1日開始,共持續了三天。這一戰不僅是南北戰爭中 雙方投入兵力最多、傷亡最大的一場戰役,同時也是北美大地上有史記載以來規模 最大的一場戰斗。
在葛底士堡方圓不到25平方英里,人口不足2400人的小鎮轄地, 集結了雙方近172000士兵和634門大炮;總共約569噸火葯被消耗在這三天的戰斗中 ,當戰斗結束後,殘破的戰場上還剩下超過5000匹戰馬的遺體。戰斗中雙方共傷亡 約51000人,其中北方聯邦23000人,南方邦聯約28000人。
盡管這場戰斗只屬於典 型的遭遇戰,它既沒有實質上結束整個南北戰爭,也沒有達成雙方的任何戰爭意圖 ,但它仍然被歷史學家們視為美國內戰史上最偉大的戰斗之一。葛底士堡一戰之後 ,南方李將軍的部隊無論是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極端疲憊,李將軍本人從此也再 沒動過主動北上出擊的念頭。
盡管之後內戰還持續了兩年,南方邦聯也從未從此戰 失敗的陰影中擺脫出來。 同原著小說一樣,電影並沒有僅僅關注於戰爭的場面描寫,而是更多地著墨於 人物的刻畫。
尤以對李將軍的塑造很是傳神。盡管南北戰爭最後是李將軍戰敗了, 但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他仍然是個大英雄,而且是最為人們樂道的一個人物,風頭 甚至蓋過後來北方聯盟的常勝將軍格蘭特,這當中,也許有對他堅持自己理念和對 國家忠誠的一種同情吧。
飾演李將軍的,是我們熟悉的老演員馬丁·辛,他在《現 代啟示錄》中塑造的靈魂逐漸被戰火吞沒的軍人形象乃銀幕經典。在《葛底。
4. 美國戰爭片排名前十的電影
美國戰爭片排名前十的電影為《太陽淚》《風語者》《兵臨城下》《黑鷹墜落》《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決戰中途島》《全金屬外殼》《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
1、《太陽淚》
美國海軍下屬「海豹」突擊隊隊長沃特斯帶領一支小分隊前往非洲密林執行命令:把在當地進行緊急醫護工作的萊娜醫生營救出來。小分隊很快找到了萊娜醫生,但在最後關頭萊娜醫生提出要把這里的70個難民一起轉移的要求,否則自己也不會離開。最後大批的士兵犧牲了,換來了難民的平安。
5. 經典美劇動作電影盤點:每一部都讓人熱血沸騰
1. Terminator 2: Judgement Day (1992)
《終結者2:審判日》(1992)
James Cameron's deafening chef-d'oeuvre is the creative peak of late-20th century muscle cinema: the film firebombs you with spectacle, noise and excitement. Arnold Schwarzenegger, returning as a time-travelling cyborg, is elevated from hero to icon.
詹姆斯•卡梅隆的這部作品名聲震耳欲聾,是20世紀末硬漢電影的創作高峰。片中視覺奇觀和激動人心的劇情讓你熱血沸騰。阿諾•施瓦辛格以半機器時間旅行者的形象回歸,這個人物已經從英雄角色升華為一代偶像。
2. Fast Five (2011)
《速度與襲改激情5》(2011)
Who'd have guessed that summer 2000's hotrod caper flick would push up to 8 installments? It's getting too big for its boots, actually, as the ever-expanding roster of guest stars shoves the running times up and the bombast through the roof. Justin Lin floored it nicely with 2009's Fast & Furious, but it's the next one that hit a series-high sweet spot.
誰能想到2000年夏季上映的大馬力改裝車犯罪電影《速度與激情》能夠拍到第8部?事實上,該片的攤子鋪得過大,越來越多客串巨星擠占飆車場面,內容浮誇空洞。2009年林詣彬導演的《速度與激情4》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汪信但接下來的《速5》才將該系列電影推向高潮。
3. The Bourne Supremacy (2004)
《諜影重重2》(2004)
When Greengrass took the Bourne reins over, he turbo-charged the pace of the contemporary action thriller and made it connect in a wholly new way with the world it wanted to be set in. This wasn't mb or purely headlong speed, but a kind of intelligent velocity. Many squirmed and struggled to keep pace.
格林格拉斯接棒伯恩之後,將這部現代動作驚悚片的節奏加快,以全新的方式與其設定的世界相連接。這樣的節奏並不拙劣,或者困禪輪操之過急,而是非常聰明。很多人會感到不安,跟不上節奏。
But if you threw yourself into the film the way Greengrass intended, the sense of acceleration felt like a chemical upgrade to the synapses: the whirl of detail, sound and ever-present threat ushered in a new age for verité suspense.
但如果你按照格林格拉斯設計的方式去欣賞影片,那種加速的感覺好像讓你的感官得到升級:片中的細節、聲音以及永遠存在的威脅交織成一個漩渦,為真實懸疑電影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4.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2000)
《卧虎藏龍》(2000)
Somewhere in the unusual hinterland between Oscar-courting prestige art film and delirious blade-swishing extravaganza, Ang Lee managed to, an absolutely whopping global hit which ushered Western viewers very consciously into the scenic glories of its Qing dynasty. Without it, Zhang Yimou's subsequent Hero (2002) and House of Flying Daggers (2004) probably wouldn't have charged into the fray either.
李安的《卧虎藏龍》介於追求奧斯卡聲望的藝術電影和舞刀弄劍的視覺盛宴之間,這種創新的題材與眾不同。該片在全球熱映,讓西方觀眾在不知不覺間領略了清朝的秀麗風光。如果沒有《卧虎藏龍》,可能就沒有張藝謀的同類題材作品《英雄》(2002年)、《十面埋伏》(2004年)與之媲美。
5. John Wick (2014)
《疾速追殺》(2014)
Take a slug of John Woo, a shot of Walter Hill, and just a dash of the Goth-grief sensibility of The Crow, and you have the throwbackiest film on this list: one which not coincidentally reanimates the action-hero credentials of Keanu Reeves.
《疾速追殺》是這份榜單中最懷舊的一部電影,它在吳宇森作品的影子中融合一點沃爾特•希爾電影的風格,再加上少許《烏鴉》中的哥特式悲傷情感。這部電影讓基努•里維斯的動作片英雄形象獲得了新生,這並非偶然。
6. A Better Tomorrow (1986)
《英雄本色》(1986)
John Woo's highly-strung Hong Kong gangster flick might be the most influential film you've never heard of: its bloody fingerprints appear on everything from Reservoir Dogs to The Matrix.
吳宇森的這部香港黑幫電影劇情緊張激烈,可能是你所聽過的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其血腥風格影響了《落水狗》、《黑客帝國》等多部電影。
7. Die Hard (1988)
《虎膽龍威》(1988)
John McTiernan's howlingly enjoyable romp pared the Eighties action film down to its bare essentials: take one hero (in this case, Bruce Willis's sardonic cop), place in a tight spot (LA's Nakatomi Plaza), season with terrorists, and wait for the bang.
約翰•麥克蒂爾南的《虎膽龍威》是一部令人十分享受的動作冒險電影,它揭露了上世紀80年代動作電影的本質:把一個英雄(布魯斯•威利斯扮演的愛嘲諷人的警察)置身於危險的境地(洛杉磯的中臣廣場),加入一些匪徒增加看點,然後等待最後一爆。
8. 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 (2011)
《碟中諜4》(2011)
There aren't many standalone set pieces on this list which top that dangling lab descent in Mission: Impossible (1996), thanks to Brian De Palma's exquisite choreography and that lone bead of Cruisean sweat threatening catastrophe. But the plot was a confused mess; this, overall, is easily the best-organized film of the series, finding new ways to imperil its leading man – how about we chuck him off the Burj Khalifa this time? – and to whisk him and the IMF crew through a maze of intrigue we don't get lost in.
這份榜單上很少有電影的動作花樣能夠超越《碟中諜1》(1996年)中懸掛下降到實驗室的場面,多虧了布萊恩•德•帕爾瑪精湛的動作設計,以及讓克魯茲式的危險災難場景,《碟中諜4》做到了。不過,《碟中諜4》的劇情是一團混亂。總的來說,本片還是輕松成為碟中諜系列電影中設計最棒的一部,開辟了虐男主的新方式(這次我們把他趕到迪拜塔上怎麼樣?),通過一系列如迷宮般復雜但沒有把我們搞糊塗的陰謀活動,讓男主角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員工攪和到一起。
9. Speed (1986)
《生死時速》(1986)
Keanu Reeves and Sandra Bullock are on a bus that will explode if its speed drops beneath 50 miles per hour. Jan de Bont's film achieves must-see status on that plot summary alone – and lives up to it.
基努•里維斯和桑德拉•布洛克坐在一輛公交車上,如果車速降到50英里/小時以下,這輛車就會爆炸。簡•德•邦特的《生死時速》僅憑劇情簡介,就成為一部必看電影,而該片也的確不會讓人失望。
10. Kill Bill: Vols 1 & 2 (2003-4)
《殺死比爾1/2》(2003-4)
We all knew how good Quentin Tarantino was at aping forms, reviving pulp, resurrecting careers… but perhaps not how dexterously he could hybridize the iconography of kung fu, grindhouse and the spaghetti western, into a 「rampage of revenge」 so giddy with genre-splicing potential that it burst the banks of a single feature.
我們都知道昆汀•塔倫蒂諾有多麼擅長模仿形式、翻拍低俗小說,重振事業……但你可能不知道他能多麼巧妙地將功夫、磨坊電影以及義大利式美國西部片融合成一股「復仇的狂怒」,影片令人眼花繚亂,拼接了多種題材,突破了單一風格。
6. 昆汀的10部電影,暴力美學的巔峰之作,你最喜歡哪一部
我最喜歡被解救的姜戈,因為主題很深刻。
筆者認為,該電影完全復刻了當時的場景,被解救的姜戈這個電影故事背景是19世紀中葉,那個時期黑奴貿易很猖獗,也不受管束。對於美國人而言,因為涉及到黑奴販賣,所以是個比較敏感也比較禁忌的年代,昆汀敢拿那個年代說事,可見昆丁藝高人膽大。在影片中,不但詳細描述了黑奴貿易,而且也生動刻畫出了庄園主們的殘暴和貪婪。在這部電影中,昆汀彷彿把我們拉回了那個年代,時時刻刻在感受狂野的黑奴貿易的美國。
3、昆汀這部電影的劇情很精彩:從解救姜戈,到收姜戈為小弟,最後認可姜戈成為朋友,還幫姜戈營救未婚妻。情節環環相扣,令人大呼過癮。尤其是後半段坎迪庄園主識破牙醫計謀把自己收藏的頭骨開顱,簡直是驚心動魄。筆者感到唯一不足的就是牙醫死了,要是牙醫和姜戈能一起血洗坎迪庄園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