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電影概要
1. 電影《世界是平的》觀後感
很早以前就知道有一本以描寫全球化而著名的書——《世界是平的》,在跨文化交流的課程上,我很有幸看到了與它同名的電影。導演John Jeffcoat 巧借這一名稱拍攝出一部表現在全球化過程中由外包引起的美國與印度之間文化沖撞與交融的浪漫故事。
故事的情結是這樣的,電話收單業務主管陶德被迫成為公司在印度外包項目的培訓人,他從現代化美國大都市飛到原生態民族印度,開始了一段神奇的經歷。坐蹦蹦,跳火車,吃引起腹瀉的刨冰,入住私人旅館,跳印度舞,被乞討的孩子騙取手機,過恣肆的荷麗節,陷入與印度姑娘的愛戀,與印度員工度過艱難地融合期最終有效提升了公司業績……
整個故事洋溢著濃濃的喜劇色彩,但是導演卻巧妙地在歡聲笑語中引起了觀影者的進一步思考。
電影抓住了當前的熱點——全球化與外包。自從21世紀以來,全球化越來越成為強勁的趨勢,隨著交通工具的發明與改進,通訊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世界各地的距離在不斷地縮短,貿易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角落,人們的交流溝通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與快捷。該影片中,電話業務公司敏銳的跟進時代的潮流,為使公司利潤最大化,將美國本土的電話業務外包給人均工資低廉得多的印度,並在影片結尾再次做出決定將該項業務轉包向成本更小的中國。我們會驚嘆於美國商人的精明,利用一切手段提升自身利益,同時也會有感於不同文明在全球化交往過程中出現的不可避免的摩擦與沖突,這就像是奇妙的化學反應。
就整部影片來講,對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影片中的愛情元素。我將其中的愛情簡單的分為三類。
(1)典型的印度式婚姻
這類婚姻在電影中也就是陶德的下屬羅傑夫與其女神維米的婚姻。陶德剛見到羅傑夫時,羅傑夫說自己很有幸得到這份工作,它所帶來的年薪五十萬盧布的高額收入是促成自己婚姻的關鍵因素,憑借這個,羅傑夫才可以徵得維米父母的欣賞並被允許贏取星座運勢正好的新娘。實際上,現代印度仍然實行包辦婚姻,非常講究階層種姓、門當戶對與生辰八字的匹配。這在一個成長於自由戀愛國度的陶德來說簡直是無法想像得。同時,現代印度的迷信色彩可見一斑。
(2)讓愛乘著電話的翅膀
這部電影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那就是員工曼尼成功的同一位顧客通過電話相知相戀並最終私定終身,這個神來之筆又為電影增色不少,全球化使得世界變得扁平,使得各種形式的戀愛皆成為可能。這讓我想起了當今的網上交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交網路的興盛,人們得以借著科技傳情達意,交流感情。
(3)當印度遇上美國
接著讓我們重點看看主人公陶德在印度所經歷的與愛莎的愛情故事。這一段跨國愛情中有不少耐人回味之處。在故事中,愛莎的智慧優雅深深地打動了陶德,而陶德對於愛莎的尊重與贊賞更是愛莎從未得到過的。兩個人之間的愛情觀念沖突集中在影片70分鍾左右。最令陶德大跌眼鏡的是愛莎在四歲起就已經與亞朔訂婚,必須要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一個自己不甚了解的男人共度人生。陶德認為這種包辦婚姻嚴重侵犯了自由選擇的權利,但愛莎卻認為無可非議,她會學著去愛自己未來的丈夫,因為祖祖輩輩都是這么過來的,她不會也不願成為違背傳統家庭觀念的女子。 在這里,我很想談談印度女性的地位問題。實際上,即使在當今印度,女性也仍然受到宗教、嫁妝、種姓等問題的困擾。因為印度自古以來便是一個宗教國家,其宗教經典中有許多男女不平等的規定,並都體現出這樣一個主題:女人是一種財產,永遠依附於男人。在印度出現的影響婦女社會地位的陋習包括童婚、嫁妝制度等。女性不但要服從家庭的`安排,沒有選擇婚姻的權利,在婚姻生活中也屢屢受到丈夫的毒打和虐待,甚至要在丈夫死後被抬上火爐自焚。(1)正是這樣卑微的女性地位,使得愛莎在得到陶德青睞時備受感動,從而願意使陶德成為自己婚前的秘密情人。但是,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使她即使是深愛著陶德也不得不屈服於既定的命運。影片中愛莎談到自己已經訂婚註定不能與陶德走到一起時,神色平靜,並未有任何想要與命運做斗爭以爭取自身權利的跡象,由此可見,印度社會女性地位之低下與改善這種狀況之艱難。而對美國人陶德來說,戀愛與婚姻自由是在正常不過的,根本不存在父母的干涉。從深層次的文化角度分析,自由平等是美國人民長久以來的奮斗目標,是伴著美國的成立被寫進《獨立宣言》的,像每個人賴以生存的空氣一樣重要。在這個國家,個人的權利與價值得到了極大的尊重和保護。
在這里我還想做一個大膽的假設,那就是如果愛莎並沒有訂婚仍然屬於自由之身,那麼她和陶德還有沒有可能共度終生呢?這個問題令人浮想聯翩,我想以跨文化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首先,陶德是被派遣到印度執行命令的,只要印度當地的業務達標,他就可以重返美國,那麼如果兩人的戀愛要繼續,要麼陶德長久的留在印度,要麼愛莎離開家鄉前往美國。陶德留在印度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雖然他已經漸漸的適應了印度文化,但是像陶德這樣一位個人意識強烈的人怎麼會放棄自由平等開放富裕的美國而留在相對保守落後的印度呢?淳樸善良的印度人、神奇而悠久的印度傳統文化以及美麗智慧的姑娘愛莎是對陶德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但這勢必是暫時的,只不過是是前往陌生國度的新鮮感。而對於愛莎來說,她愛陶德,但是如果要求她為愛人遠赴他鄉,離開滋養自己的傳統文化,忍受與家人分別的痛苦,對家庭觀念濃厚同時相對來說規避風險的愛莎來說,還不如找一個印度男人安安穩穩度過餘生。其次,就算是因為愛的深沉使陶德選擇留在了印度或者愛莎決定為愛冒險前往美國,兩人結為夫妻,那麼當激情漸漸褪去之後原先被掩蓋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上的巨大差異勢必會出現,即使聰慧如愛莎能夠很好地化解這些沖突,但是來自父母雙方的截然不同文化觀念也一定會導致摩擦的出現,而這恰恰是很多跨國婚姻失敗的原因。
那麼說到這里,我們不禁會想,既然全球化的趨勢來勢洶洶,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陷入愛河也是不可避免之事,如何擁有一段美好的跨國婚姻呢?據公開資料顯示,近些年來,我國跨國婚姻的登記數量逐年增多,並已涉及53個國家和地區。但同時,此類婚姻的離婚率也日漸上升,而且已明顯高於結婚增長速度。由於各國文化底蘊、歷史傳統、家庭觀念的差異,在跨國婚姻中,夫妻的憂慮和風險勢必會比國內夫妻更多一些。我認為要擁有一段健康的跨國婚姻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對跨國婚姻報有一種正確的態度。面對文化差異或沖突時應以一種樂觀、積極、開放的態度來面對,簡單迴避、粗暴拒絕或者消極沮喪都不能解決問題,應主動與配偶就分歧進行交流溝通。
(2)保持對不同文化的充分尊重與理解,鑒於跨國婚姻中文化差異的不可避免,所以更應該加強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採取更恰當地行為或言語。
(3)克服文化自我中心論,增強文化自我反省意識。不同文化差異僅僅是差別,不存在好與壞、對與錯的問題。不輕易的下結論,下判斷,不僅把自己當做單個的人,而且把自己理解為一種文化的存在,這樣才能客觀的評價交流對象,客觀的評價自己。
2. 世界是平的的創作背景
本片改編自同名暢銷書,在這本趨勢書中提出了「世界是平的」概念的佛里曼認為,身在遙遠國度的人將會成為未來市場上的重要關鍵。在費用與資本主義的經濟考量下,「外包」已經成為常態,許多企業紛紛訓練他國人才之後,將客服與公司移到其他國家,以節省費用與成本,也讓原本地球是圓的及國與國間遙遠的觀念都打破,而有「世界是平的」與市場關鍵外移的概念。約翰傑夫考特就表示,「外包」現象已經成為常態,印度逐漸成為美國許多電話網路銷售公司的客服中心,很多印度人飛往美國接受專業訓練,之後再飛回印度,以比美國人還要少超過一半的薪水,取代美國人做同樣工作內容。這些實例激起他創作本片的靈感:「為什麼我們不送一個美國人到印度,去訓練他自己的接班人呢?這會是一個非常有話題的電影,所有人都會得到共鳴!因為文化撞擊時總會產生許多有趣好玩、啼笑皆非的事。」
3. 求「世界是平的」電影
《世界是平的》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4wkM_bH0kJ0hNeeVFjV3Vg
該影片講述了電話收單業務主管陶德驚聞公司要將電話收單外包,相同的工作交由印度職員完成。陶德被公司派往印度培訓當地接班人。剛下飛機,陶德便目睹印度邋遢又充滿活力的異域特色,前來接站的接班人普洛的名片上赫然寫著「未來經理」。陶德入住一家私人旅館,同時經過戰場般的荷麗節洗禮,得以更加親近印度文化。另一方面,陶德為提高工作效率在培訓之外適度獎勵,收效明顯。隨著印度部門業績提升,陶德離開的時候快到了。
4. 《平凡的世界》主要講的是啥 大概內容
《平凡的世界》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
作品中的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青年人,但他們自強不息,依靠自己的頑強毅力與命運抗爭,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其中,孫少安是立足於鄉土矢志改變命運的奮斗者;而孫少平是擁有現代文明知識、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
(4)世界是平的電影概要擴展閱讀:
《平凡的世界》以傳統的價值觀念及現實主義的創造手法為主,注重故事的連貫性。
注重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時又不放過情節上的浪漫主義因素,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小說。
路遙是抱著巴爾扎克式的「時代的書記官」的態度來寫作的,體現在對於以田福生為代表的領導層的描寫上,客觀、准確、真實,由細節捕捉到了當時時代的脈搏和人們觀念轉變的艱難程度。
5. 《平凡的世界》內容概要
內容梗概: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小說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在小說中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的社會生活。在近十年的廣闊背景下,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 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 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從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國近 10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遷;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在這里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盪氣回腸,不忍釋卷。 而書中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 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創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1988年5月25日完稿,而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涌,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作品榮譽:
1991年3月份《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中國各大高校公布的2017年圖書借閱排行榜,《平凡的世界》位列清華大學第8位;中國人民大學第5位;武漢大學第2位;浙江大學第1位;南開大學第5位。
社會影響:
一個外國學者他提到過,他說實際上應當把作家作品的傑出性和持久性劃等號。路遙就是這樣的作家,和《平凡的世界》永垂不朽。《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嘔心瀝血之作。小說完成後,作者有一段時間甚至不能從書中回到現實世界來,連過馬路也要弟弟攙扶。不久他就去世了。但他的作品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連播了《平凡的世界》,在許多城市,還出現了排隊購買這部作品的現象;人們對路遙也舉行了各種悼念活動,全國發來的唁函唁電有一尺多厚,像雪片一樣,陝西電視台還拍了路遙的專題片。路遙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關鍵在於他的作品貫注了昂揚的奮斗精神。「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咀嚼著這些至理名言,使人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從這個意義上看,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將永遠不會被人們遺忘。
6. 電影《世界是平的》觀後感
我的感覺是:文化本就是有趣的實體。
這部電影劇情主要是說陶德的公司是以線上銷售為主,有一批客服人員會在電話中解決顧客們對他們家公司產品的任何問題。美國公司為了減輕客服人員薪資的人力支出,陶德的主管-戴維要將美國本土的客服人員業務整個外包到印度去,因為在印度請一個客服人員所需要的薪資只需美國請一個人薪水的1/10。理所當然,公司要將call center的業務整個外包到印度去,而原本是公司菜鳥的陶德,就被公司外派到印度去,代表公司去訓練一批客服人員,要像美國的客服人員一樣。只是心不甘情不願的陶德,就這樣被掛了一個冠冕堂皇的頭銜去了印度。陶德在文化差異的前提,等著面對許多問題。
其實這部片子的重點在於告訴我們全球化下的影響,並且要我們省思,這才是導演拍這部片的目的。不只美國,台灣、各國皆是如此,為了節省人事成本,將許多客服部門或其他業務遷往其他人事薪資較低水平的國家。而從片中可以看到陶德初期在印度的諸多不適應,例如宗教、文化、歷史、食物、節慶與生活習慣等,以及在語言上的差異,雖然同樣說的都是英文,但是陶德說的是美式英文,而印度曾為英國所統治,所以英文是印度的官方語言,卻是英式英文,在詞彙與意涵上,卻因為文化與歷史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落差,在在讓陶德覺得與印度格格不入。而且在公司要求客服人員解決客戶問題的時間,必須縮短在6分鍾之下的壓力,以及如何提升這批客服人員的水準素質。一開始,陶德只會以美國的作事方式、角度來看事情,所以印度人在他眼中是覺得非常奇怪的,為何他們的英文腔調不一樣,客訴的時間無法縮短等問題。
直到員工們要他深入瞭解印度文化,慢慢的,他將自己丟進印度文化里,在亞莎與其他同事的幫助之下,他開始從印度人的角度去看事情,以同理心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為何要這麼做,進而幫他們解決問題。例如,一開始這些員工對於自己公司的產品根本沒使用過,當然就不能理解,而客戶有任何問題,當然他們也無法即時回應或解決。直到陶德理解後,從總公司寄來許多商品,一方面讓員工們瞭解,一方面也作為員工將客訴時間縮短的獎勵。甚至是讓員工在公司能有自己的信仰、擺上神像、家人們的照片,讓他們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在一連串的改變之下,員工們做起事情也變得很有效率,才使得業績突飛猛進,最後達到公司的要求。
正當陶德想說任務完成可以結束外派回美國,結果戴維出現了,卻帶給陶德一個壞消息,一方面是公司被更大的公司合並,另一方面是新公司認為要再將客服部外包到中國上海,因為那裡的薪資又比印度更低,而新公司要陶德再到上海訓練新一批的人員。對陶德來說,好不容易訓練一批人卻又得放棄。沒想到員工都沒有難過,而是高興!因為他們受到很完善的訓練,許多國際大廠在印度均有設廠,正需要他們這些受過有如美國客服人員訓練專業的人員。所以能換到更大的公司,有更多的薪水當然是很高興羅!而陶德則不想去上海,不論戴維開了多優厚的條件,他都拒絕,最後是讓原本在印度當地的主管去上海接手新事物,因為陶德知道他比他還需要。
其實,電影的劇情光是這樣就把導演想要陳述的內容說的很清楚,只是可能是美國拍的片,或是導演不想用這麼嚴肅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所以讓陶德和亞莎在影片談場戀愛,也彼此愛上。當然最後是歡喜收場,而且整部片是以輕松、歡愉的氣氛來講一件其實是現實生活中,你我目前遇到的問題。原來導演是看到現在業務外包已經常態,但是,都是讓印度人千里迢迢飛到美國受完訓後,再回到印度取代美國人原有的工作,卻只有美國人原薪水的1/2。導演想到這些印度人在來到美國受訓時的不適應、文化、生活習慣及語言差異上的問題等,從來沒有人能理解與關心,只能自己想辦法融入美國文化。不如,反過來在片中將美國人送到印度,從一個美國人在印度去面臨總總的不適應所產生的問題,及試著去融入印度的文化的問題,來一個同理心的體驗,也讓全球的國際企業們關心這一方面衍生出來的一連串問題。
真想不到,美國會拍出這樣的片子,不是那種劇情簡單,有許多特效,大牌演員的好萊塢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