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亂電影
1. 電影《最後的武士》是真實的故事嗎
《最後的武士》(英語:The Last Samurai)是一部於2003年上映的電影,故事描述一個前美國軍人,到日本助明治新政而組建的日本新軍做教官,在戰爭途中被俘,慢慢被日本傳統文化所吸引而加入叛軍隊伍與政府軍決戰。
《最後的武士》的原型,正是日本「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明治維新之後,大久保利通政權推行近代化政策,採取一系列剝奪士族政治經濟特權的措施。1873年1月頒布「徵兵令」,使士族開始喪失壟斷軍事的特權。之後又頒布「廢刀令」與「斷發令」,這標志著士族的榮譽和特權「武士之魂」被剝奪了。在《最後的武士》里,年輕武士被政府警察強行剪斷發髻收去武士刀的場景令人備感壓抑和屈辱,而在歷史上,這也的確是武士日益對明治政府不滿的導火索,各地武士的叛亂蜂起。
正如本片的主演湯姆·克魯斯曾說過,「影片雖然是個虛構的故事,但故事的發生地和片中顯示出的武士道精神卻是真實存在的!」
2. 是什麼時代,孕育了沖動、叛逆的日本電影
1959年,松竹的城戶四郎社長提拔在大船攝影所還是中堅助理導演的大島渚,讓他拍攝了一部小影片。這是因為他看中了登載在大船一批志同道合的助理導演發行的劇本集里的大島渚的劇本《賣鴿子的少年》。
春歌是這個混亂世界的進行曲。
這一時期,佐藤慶、小松方正、戶浦六宏等作為老搭檔在大島渚的影片里出演,他們都展現出以銳利的攻擊性態度與表情為特色的角色造型,創造出不讓觀者有絲毫鬆懈的充滿緊張感的戲劇展開。
3. 請各位高手詳細介紹下電影《風暴之門》中的情節和人物,以及全部的電影內容,謝謝了!
轉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影片簡介】故事發生在切克尼亞(Chechnya)叛亂時期,由陸軍上尉多洛寧(Doronin)帶領的戰斗連,被派到一個四面環繞巨岩的狹窄山區,他們的首要任務看似很簡單,即阻止一夥叛軍匪徒通過這個峽谷。士兵們希望這次任務一切都能順利,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被解除職務,一些作著隨時離開的打算,另一些人則期盼著愛人的來信……沒料到由泰姆拉茲率領的叛軍達到1000人,並很快地進入了他們所在的陣地,沖突迅速變成了一場血腥的肉搏戰。這些俄羅斯戰士們能否堅持信念,與十倍數量的叛軍戰斗到最後一口氣嗎?
【影片評論】《風暴之門》的故事背景取材於車臣戰爭中的真實戰役。車臣叛軍與俄羅斯政府軍的常年戰爭一直是神秘和遙遠的,而這部電影就將這個局部戰爭的細節平鋪直述的擺在了觀眾眼前,即使是用於歷史參考都有眉有眼。片中車臣叛軍的組織性、對戰爭的專業性和哈薩克軍人的兇殘本性確實讓人佩服當時普京總統對待車臣叛軍絕決的魄力。更令人興奮的是,片中前蘇聯常規軍備的集體亮相是軍事愛好者難得一見的誘人場面。以前從美片中看到了蘇聯制式武器不僅單一而且缺乏認真的描寫,這對軍事迷來說是一種遺憾。但本片可謂是蘇式常規武器的集體檢閱,從制式步槍AK74到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這些聞名世界的經典武器被無限度全方位的予以展現。片中「米 24」強大的攻擊力第一次作為電影鏡頭有著強大的視覺震撼,了卻我一樁曾經的心願——「這個和阿帕奇直接對抗的傢伙到底威力如何?」影片的戰爭場面相當真實客觀,並且具備很強的可看性。片中尋找狙擊手的一幕戰爭戲扣人心弦又驚險刺激,而森林中的偵察分隊的遭遇戰短兵相接之處驚心動魄,凶險之極。而最終的大決戰宏觀壯偉且觸目驚心。由這些場面構成的《風暴之門》對於軍事題材的愛好者來說完全是當下少有的選擇。個人認為,這部影片是前蘇聯常規武器和作戰模式最全面系統化演練的一部戰爭電影,尤其對於軍事迷來說。
電影實戰背景:
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的2000年2月28日至3月1日,發生過一個著名「766高地防禦戰」。其戰斗之慘烈,雙方傷亡之巨大,為近年來公開資料中所少見。
直接對陣的雙方為俄空降兵第76師第104團第2營第6連90人和由巴薩耶夫、阿爾薩諾夫、巴庫耶夫等一批戰地指揮官的匪幫和達吉斯坦伊斯蘭共同體的一支1500人訓練有素的匪軍。
背景:2000年2月28日,根據俄軍東線集團軍的命令,第104近衛空降兵團的團屬戰斗隊接到一個任務:次日14:00前趕赴烏魯斯克爾特東南四公里處的陣地。該團的一部分兵力則封鎖謝利緬陶津居民點地區,阻止敵軍從馬赫克特、基洛夫—尤爾特、埃利斯坦日、韋傑諾等方向突圍。
由此在766高地發生了一場長達1天多的極其激烈的阻擊戰斗。
關於766高地防禦戰斗的官方資料和當事人的回憶文章已經有不少了。因此本文重點評價根據這一戰例拍攝的電影《風暴之門》。評論的內容則盡量來自於電影本身。
空降兵部隊經過列車長途開進,到達戰區,在前進指揮所受領任務後,俄軍空降兵第6連,乘坐傘兵戰車和卡車,到達766高地,進行卡谷鎖口作戰,堅決阻止叛軍突圍,不許放過一個敵人。
在山頂,有一廢棄磚石古堡,6連以此為依託,構築野戰防禦工事。山下前沿為山毛櫸樹林,為山谷地形,有一居民點,當地民情傾向於車匪。[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但是東線前指以及6連指揮員對敵情預測不足,未能估計到車匪在此突圍的龐大兵力和兇悍戰鬥力。而僅僅挖掘了單兵掩體,從而為以後的過大傷亡埋下了禍根。
戰斗經過:
「2月29日中午,當第6連的主力還在766高地上時,沃羅比約夫上尉指揮的輕裝前進的5人偵察組已經眼看就要抵達伊斯特科爾德高地了。可是他們在山麓發現了敵人的一支先遣部隊,據事後查明共有20名雇傭兵。
俄軍偵察員利用起伏的地形隱蔽地接近敵人,向他們投擲手榴彈,但偵察組因此而暴露了自己,只好朝連隊主力急速後撤。好幾支敵軍隊伍尾隨他們接踵而來,企圖從西側包抄偵察員們。連長莫洛多夫少校率領部分空降兵前來援救自己人。
然而這場遭遇戰的實力太過懸殊,因而空降兵們不得不背著傷員返回766高地。
正在這個時候,俄軍成功截獲了哈塔布與巴薩耶夫的無線電通話。[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這時候匪徒們分成數量大致相當的兩路人馬,分別沿著沙羅阿爾貢河和阿巴祖爾戈爾河前進,從葉夫秋欣所部駐守的766高地的兩側迂迴。他們隱蔽行進,沒有命令絕對禁止開槍。但空降兵發現了他們。這160名匪徒一直在追趕後撤的沃羅比約夫和莫洛多夫小分隊。
正在這個時候,哈塔布下達命令,要求以各種火力殺傷尚未來得及掘好掩體的空降兵。一場極其猛烈的火箭炮射擊開始了。火力襲擊之後,敵人第一次向近衛軍戰士們提出繳械投降以換取保全性命。然後此時此刻空降兵們沒有一個人膽怯,沒有畏懼不前,絕不屈服於敵人的挑釁。盡管在類似的情況下,嚴格說來,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為自己拿主意。在空降兵拒絕投降之後,戰斗以更大的力度重新爆發。
從2月29日中午到3月1日凌晨,第104團的炮兵們曾將1200發炮彈「傾瀉」到766高地所在的區域。一夜之間就發射出900發之多!炮筒上的油漆都燒焦了,後坐力墊破裂並開始流油。形象地說,大炮已經挺不住了,而被團團圍困的空降兵們卻沒有屈服。
炮兵校正手組長、自行火炮營長維克多•羅曼諾夫大尉當時就在高地上,與葉夫秋欣營長共同校正炮兵團炮手們的火力。炮兵團長亞歷山大•托勒斯特克整整一晝夜都和他們保持著通訊,將一發發炮彈打到被圍困的空降兵指定的地點。羅曼諾夫甚至雙腿被迫擊炮彈炸斷之後,仍然在不停地召喚炮兵火力。
列兵符拉德金眼看著傷員被嚴寒凍得痛苦不堪,便決定從廢置在高地斜坡的睡袋後面出擊。他的這次嘗試使他遭到了厄運。步步緊逼的匪徒們發現了這位近衛軍戰士,殘酷的拷問他,用沖鋒槍托打他,打得他周身血肉模糊,失去了知覺。敵人以為他已經死了,便將他扔在雪地里。然而這位備受折磨卻英勇不屈的俄羅斯士兵被夜間的嚴寒凍得清醒過來之後,竟然設法找到自己的機槍,帶著它突破重圍返回了自己的駐地。
空降兵部隊司令員眼見得傷亡慘重,完全明白整個局勢的悲劇性質,為了援救自己被圍困的戰士,他命令一個空降兵連(據查為104團4連)連夜趕赴戰區。空降兵經過山地行軍,試圖渡過山間的阿巴祖爾戈爾河,卻遭遇了伏擊,只好在岸邊設防固守。在炮兵團的火力掩護下,他們曾數次試圖渡河,但全部都歸於徒勞,每次都被敵軍猛烈的火力所阻。全連拚命廝殺,但沖到766高地時已是3月2日早晨了。」[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結果:俄軍空降兵第76師第104團2營第6連,以及加強的偵察分隊共90人,84人陣亡,僅6人生還;車匪在高地前被擊斃400人以上,其餘大部被俄軍主力圍殲,僅少量漏網突圍。
評論:這是一場典型的山地防禦戰斗,雙方都可稱裝備精良,作風硬朗。
俄軍的優點:槍械精良,火力配置基本得當,6連裝備有小口徑雙管高射炮,傘兵戰車,30毫米榴彈發射器等支援武器;上級提供有Mi-24武裝直升機以及縱深炮群進行火力支援。
官兵訓練有素,基本戰術素質高,作風頑強,敢打敢拼。
俄軍的缺點:
1、6連缺乏戰斗經驗,且麻痹輕敵,僅僅挖掘了單兵掩體,沒有在戰前或者戰斗間隙抓緊時間挖掩體戰壕等工事,修築工事水平也不高。說明俄軍步兵基本技能較差,可能是習慣於打機械化戰爭的緣故,忽視了傳統技能訓練。6連也沒有利用機械化,摩托化的優勢,戰前運輸充足彈葯和構工器材。
2、2門雙管23毫米高炮沒有部署在舊城堡的圍牆後面,而是暴露於開闊處,固然便於射擊,卻也導致被車匪火箭筒輕易摧毀。
3、單純依託城堡防禦,沒有布設假陣地,預備陣地,機動陣地,士兵也沒有挖掘防炮掩體,而車匪在第一次沖擊失敗後,馬上調集2門迫擊炮,重點轟擊舊城堡,大量殺傷俄軍。
4、6連在防禦上缺乏彈性,陣地面積過小,這可能與其布防倉卒有關,但我看主要還是輕敵所致。
5、6連沒有利用車匪沖擊受挫,隊形混亂之際,組織火力和兵力對車匪進行短距離陣前出擊。6連完全可以利用暗夜,或者地形優勢,組織好火力、煙幕掩護,迅速出擊,猛打快撤,並利用繳獲補充彈葯,電影中看出,雙方輕武器基本相同。
6、6連戰場管理差,戰斗尚未開始,2個士兵擺姿勢站立照相,當即就被車匪隱蔽狙擊手打死,影響士氣和戰鬥力。
7、俄軍許多士兵沒有在石頭或者掩體右側射擊,導致身體暴露較多,遭致殺傷。
8、戰前,6連有8名偵察兵前出至陣地前的樹林,企圖布設定向雷,卻因為戰斗隊形不好,八人擁擠在半徑約五米的范圍內,被車匪全殲。如果這八人派出二名尖兵,八人分成兩個三人小組,一個尖兵小組,其中尖兵小組在前方約二十米處,兩個三人小組在尖兵小組後方二十到三十米後方跟進,形成前三角隊形,就不至於被車匪全殲。
9、未重視及時殲滅車匪的火箭筒手,遭致陣地圍牆、高炮等被摧毀。
10、6連長在已查明車匪進攻出發地為陣前樹林時,未及時呼叫上級提供炮火支援,如果此時由縱深炮群火力覆蓋射擊車匪,則將大大減輕766高地主陣地壓力。
11、6連如果攜帶幾門迫擊炮以及多配備幾名狙擊手,就可更有效壓制車匪。
12、6連還應該盡可能抓緊戰斗間隙在陣前補充佈雷。
以上為電影中第6連本身的缺陷。
下面談談俄軍上級指揮機關的問題。
1、俄軍圍殲車匪,上級指揮所對敵情不明,動用的兵力不足,且對車匪的兇狠以及戰斗的殘酷性認識不夠,是6連遭受重大傷亡的根本原因。
2、在車臣人內線-「刀疤臉」已經通風報信的情況下,前指依然對突圍的車匪兵力估計過低,未曾想到是敵人是多股匯集的1500名悍匪,從而讓6連單獨堅守766高地。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至少派1個營兵力堅守比較合適。
3、在車匪進攻766高地6連時,增援力量過於單薄,僅出動一個機步連(104團4連搭乘傘兵戰車),2架Mi-24武裝直升機。而機步連受到車匪伏擊,本身遭受不小傷亡;Mi-24直升機也被車匪擊落一架。
4、增援的俄軍機步連戰術有誤,遭受伏擊後的反應比較混亂,沒有發揚步戰車機動和火力優勢,拉開距離脫離火箭筒射程,或者快速機動規避;搭載的步兵也未按照復雜地形步兵引導步戰車沖鋒的原則進行戰斗,導致增援機步連傷亡大,未能及時沖破車匪阻援。看得出這個連步裝協同戰術不佳。
5、空中支援和縱深炮火薄弱,僅有Mi-24武裝直升機4個架次和1個團屬122榴炮營提供火力支援。「從2月29日中午到3月1日凌晨,第104團的炮兵們曾將1200發炮彈「傾瀉」到766高地所在的區域。一夜之間就發射出900發之多!」這個數量我認為對於主要防禦方向,是不夠的。美軍對於主要防禦支撐點的堅守連,可以提供3個155毫米榴彈炮營(54門)和1個武裝直升機營的火力支援。
6、既然是山地圍殲作戰,前指沒有及時判斷出車匪主攻方向,也沒有果斷調動其他方向俄軍向突圍車匪主力進行合圍,減輕6連壓力,反倒是讓車匪得以從容組織向6連發動一次又一次的大規模進攻。
7、俄軍裝備有些欠缺,沒有給6連配發夜視儀,戰場雷達,紅外線感測器等高科技裝備,連必備的迫擊炮。
4. 1953日本第一部彩色電影《地獄門》
影片里有來自中國的古箏,彈的很好聽。
以下來自網上~昨天看了一部日本50年代拍的片子《地獄門》,導演是日本名導衣笠貞之助。
故事並不復雜,更像一則寓言:平清朝的時候發生叛亂,為了掩護上西門院公主逃離京城,一個叫加裟的女子自告奮勇假扮成公主成為誤導敵人的誘餌。武士盛遠掩護著加裟成功逃脫了追兵,在盛遠與叛變的哥哥爭斗時加裟偷偷逃走。真正的上西門院公主還是被叛軍殺了,朝廷的執政者也被斬首掛在了地獄門前。而盛遠為了證明自己的忠心突破重圍去嚴島搬回救兵,不久即擊潰叛軍。
叛軍失敗後,地獄門成了戰士的墓冢。在地獄門前祭拜時,盛遠又偶遇了加裟,深深愛慕上了她的美麗。在論功行賞的時,盛遠向當權者清盛將軍提出以娶加裟為妻作為戰功的封賞,結果卻得知她已經是有夫之人,丈夫是朝中重臣的侍衛武士渡邊度。盛遠並不甘心,百般找到加裟表明心意,都被加裟拒絕。最終惱羞成怒的盛遠將加裟誘騙到她的乳母家,威脅加裟如果不接受他的心意,就殺掉她和她的乳母以及她的丈夫,加裟無奈只得答應,但要先殺掉丈夫後才能與之結合。於是,盛遠和加裟約定,當天夜裡,加裟滅掉丈夫渡邊床頭的燈火,以此為信號指引盛遠殺掉渡邊。
回到家中的加裟,准備好了酒菜,叫起已經就寢的丈夫,陪丈夫飲酒撫琴,然後將丈夫安置在自己的寢室。此時盛遠正伺侯在地獄門前。和盛遠約定的時間到了,加裟來到丈夫的寢室,熄滅了床頭的燈燭,自己躺在了丈夫的床鋪上。
盛遠依信號潛入了渡邊的寢室,舉刀劈殺了帳中人,卻發現自己砍死的正是心上人加裟,才恍然醒悟加裟的用心。痛恨自己愚妄的盛遠找到渡邊澄清一切,請求發落,渡邊卻凄然搖首嘆息。
在晨霧中,已經落發為僧的盛遠穿過地獄門飄然遠去。
看完電影後,心裡有些不解,為什麼加裟不回家把事情告訴丈夫(如果是我肯定會第一選擇這樣做),然後丈夫必然會設下埋伏,當場將盛遠制服,或者避而遠之先讓其當晚計劃落空,再另計後事。轉念一想,大概加裟並不願意讓盛遠沉溺在憤恨和慾望的痴迷中吧。若是第一種方法,盛遠一定不服,只會助長他心中的怨恨和惱怒;第二種方法也同樣治標不治本,躲得一時卻躲不過一世,不能最終化解這場糾紛。
想到這里,想起一則佛家故事:佛陀有一世與五百商人在沙漠中行進,商隊中混入一夥盜賊,決心夜裡把商人們全部殺害,奪取財物。佛陀知道盜賊害人奪財之心已堅,無法動搖。然而,他不能看著盜賊去殺害商人,但他也不能把事情告訴商人,因為一旦說出,商人必會打死盜賊,這樣世上就多了五百個犯了殺戒的人。於是,佛陀親自手刃了盜賊,然後自殺成仁。
佛陀渡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這是一個暗藏禪意的電影,在我看來,講的是死亡與救贖,痴迷與覺醒。想想,大概加裟的用意也是如此吧,當盛遠向她表示如果自己不能如願就殺死所有的人時,她大概已經明了盛遠的心性中毒頗深,心中也許在想,如果以自己的一死換來一個人心的覺醒,也許是值得的吧。走向死亡的加裟,一襲白衣勝雪,手中緊握著一串剔透的念珠,她在禱告什麼呢?
同樣是地獄門,有門前的白骨累累,權貴更迭,有地獄圖陰影下的嗔痴顛倒殺機暗藏,也有如加裟般純潔、甘願犧牲之人。盛遠與加裟在地獄門前重逢,最終也從地獄門下穿門而出,可見地獄之門全憑心造,可在此沉迷墮落,也可在此勘破愚妄痴迷,穿門而過。
地獄門
主演: 長谷川一夫 京町子
導演: 衣笠貞之助
片長:100分鍾
這部片子從到導演到主演,都曾為日本傳統歌舞演員。所以影像中古典的唯美氣息非常濃郁,不僅是日本第一部彩色長片,還奪得了戛納金棕櫚大獎。
演加裟的女演員京町子外表美麗纖弱,鳳目櫻唇,眉如遠山,睫毛彷彿一剪蛾翅落下的影子,柔弱的外表卻更反襯出角色至堅的性格。她在羅生門里也有精彩演出,還記得吧,那個被盜賊凌辱的武士妻子。她還演過《楊貴妃》,還真是古裝片當家花旦。
京町子曾是大映最當紅的女星,美麗的女人總有如謎般的人生戲碼才夠足,有人猜測京町子與大映社長永田雅一有戀愛關系,但是京町子從開始上台表演一直到今天仍然是獨身。
演盛遠的長谷川一夫則有著歌舞伎演員特有的身形渾厚,面目端正的外表。
5. 有誰知道一部日本電影的名字啊
百人斬少女/少女殺手阿墨
最初的使命,就是殺死自己最愛的人。" 她,所到之處--屍橫片野、血流成河!
戰國時期,皇權削弱,各路諸侯大名爭端紛起,戰亂不斷,直到霸主豐臣秀吉的出現,各處爭戰才得以平息,迎來了短暫的和平。但是,好景不長,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繼續統治,但政權很不穩定,天下再次大亂。1600年,反叛諸侯原豐臣的家臣石田三成舉兵,直指德川家康,史稱"關原合戰"。德川家康聯合諸路大名,大敗叛軍石田三成。此時,德川家康統一天下似成定局,但是,秀吉的遺子秀賴長大成人後,得到許多有勢力的大名支持,叛軍勢力也逐漸擴大,直接威脅德川的統治,戰亂眼看又要一觸即發。
少女阿墨在這場戰亂中失去了所有的親人,被一個陌生老人收養,並和一群孩子開始接受殘酷的訓練,目的只有一個:成為最強的殺手。這位老人真名叫小幡月齋,他受當權者德川家康身邊高僧南光仿天海的託付,秘密培養頂尖刺客,以便暗殺謀反者,將叛亂扼殺在襁褓之中。
十年後,小幡月齋終於訓練出了十名殺手,其中就包括少女阿墨。小幡月齋命令他們開始行動,執行暗殺計劃。十個已被訓練為職業殺手的孩子,充滿了勇氣和鬥志,卻不知等待他們的將是殘酷的命運。在上路之前,小幡月齋命令他們和自己最喜歡的人兩兩分組,等十人分為五組後,再命令組里的兩人互相拼殺,只能一人生還。阿墨和男孩奈知分在一組,他們之間本來已經有了朦朧的愛情,但二人畢竟難逃宿命的對決,最終阿墨只能忍痛揮劍殺死了奈知。於是,小幡月齋訓練的十位殺手中,只剩下浮葉、日向、天每木、長良和阿墨五個人。
阿墨等人接到的第一個刺殺命令,是暗殺謀反者的領袖,原豐臣手下大名淺野長政,暗殺成功之後,他們奔向第二個目標--大名加藤清正。但是加藤清正身邊的謀士井上勘兵衛,想出影武者(替身)的辦法躲過了阿墨等人的刺殺。謀反集團為了對付阿墨等人的暗殺,也成立了自己的殺手組織:井上勘兵衛選出手下的劍術高手忍者飛猿、偏愛虐殺的最上美女丸,並召集了兇狠的佐敷一心、二齋、三藏三兄弟,也組成了一支五人刺殺隊,直指阿墨五人組。
此時,叛軍原豐臣的力量不斷增強,加之上一屆統治者豐臣秀吉的遺子秀賴也已長大成人,他們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可以東山再起,對德川家康的統治發起最後攻擊。而另一邊,德川家康的勢力也在不斷膨脹,更需要短期內徹底統一天下,安定民心。為達目的,德川家康的謀士南光仿天海高僧(即是他提出訓練阿墨等殺手)提出,必須組織一個更加龐大的精英殺手集團,而在這10人中,阿墨不僅是唯一的女性,同時也是劍術最高的殺手。
面對無止盡的殺戮,奔波在追殺與被殺之間的少女阿墨,開始懷疑自己血淚以求天下安定的使命,可是,在別人眼裡,她僅僅是一個殘酷的冷血殺手,而少女阿墨,也根本無法從這場宿命的殺戮中逃脫出來。
6. 求電影名字
中文片名勇闖奪命島
外文片名
The Rock
更多中文片名
石破天驚
絕地任務
影片類型
動作 / 驚悚
片長
136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評級
Rated R for strong violence, language and a sex scene.
級別
Singapore:PG Portugal:M/12 Australia:M Finland:K-16 Germany:16 Netherlands:12 Sweden:15 UK:15 France:U Peru:14 USA:R Canada:PG Canada:13+ Australia:MA Norway:18 Spain:18 Chile:14 Germany:18 Canada:14 Germany:12 Australia:R Italy:VM14 Argentina:16 Ireland:15 Singapore:M18 New Zealand:R16 Canada:14A New Zealand:PG Taiwan:R-12 Denmark:16
製作成本
$75,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Don Simpson Proctions, Inc.
Hollywood Pictures Company
Jerry Bruckheimer, Inc.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邁克爾·貝 Michael Bay
編劇
David Weisberg .....(story) &
Douglas Cook .....(story) (as Douglas S. Cook)
David Weisberg .....(screenplay) &
Douglas Cook .....(screenplay) (as Douglas S. Cook) and
Mark Rosner .....(screenplay)
演員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John Patrick Mason
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Dr. Stanley Goodspeed
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General Francis X. Hummel
約翰·斯賓塞 John Spencer .....FBI Director James Womack
大衛·摩斯 David Morse .....Major Tom Baxter
威廉·弗西斯 William Forsythe .....Special Agent Ernest Paxton
邁克爾·比恩 Michael Biehn .....Commander Anderson
瓦內薩·馬賽爾 Vanessa Marcil .....Carla Pestalozzi
John C. McGinley .....Captain Hendrix (as John C. Mc Ginley)
Gregory Sporleder .....Captain Frye
托尼·托德 Tony Todd .....Captain Darrow
Bokeem Woodbine .....Sergeant Crisp
Jim Maniaci .....Private Scarpetti
Greg Collins .....Private Gamble
Brendan Kelly .....Private Cox
Steve Harris .....Private McCoy
Danny Nucci .....Lieutenant Shephard
克萊爾·弗蘭妮 Claire Forlani .....Jade Angelou
Celeste Weaver .....Stacy Richards
托德·路易斯 Todd Louiso .....Marvin Isherwood
David Bowe .....Dr. Ling
Raquel Krelle .....Agent Margie Wood
Dennis Chalker .....Navy SEAL Boyer
Marshall R. Teague .....Navy SEAL Reigert (as Marshall Teague)
Duffy Gaver .....Navy SEAL Dando
Steve Decker .....Navy SEAL
Joseph Hawes .....Navy SEAL
Mike Mahrer .....Navy SEAL
Carlos Sandoval .....Navy SEAL
Rick Toms .....Navy SEAL
Billy Devlin .....Navy SEAL
Jack Yates .....Hummel Marine 'A'
Juan A. Riojas .....Hummel Marine 'B'
Joseph Patrick Kelly .....Hummel Marine 'C'
Ingo Neuhaus .....Marine Who Dies
John Laughlin .....General Peterson
Harry Humphries .....Navy Admiral
Howard Platt .....Louis Lindstrom
Willie Garson .....Francis Reynolds
John Nathan .....FBI Radar Technician
Robert M. Anselmo .....FBI Radar Technician
Jack Ford .....Military Official
Thomas J. Hageboeck .....FBI Agent Cord (as T. J. Hageboeck)
Dwight Hicks .....FBI Agent Star
Ralph Peto .....FBI Agent Hunt
Anthony Clark .....Paul, Hotel Barber
Andy Ryan .....Lab Technician
Hans Georg Struhar .....Valet
Robert C. Besgrove .....FBI Agent
Sean Skelton .....Kid on Motorcycle
Raymond O'Connor .....Bob, Park Ranger
Jane Sanguinetti Luenell .....Female Tourist
John W. Love Jr. .....Male Tourist
Sam Whipple .....Larry Henderson
Tom Towles .....Alcatraz Park Ranger
Ronald Simmons .....Alcatraz Park Ranger
Robert Ben Rajab .....Alcatraz Park Ranger
Leonard McMahan .....Cable Car Conctor (as Leonard Mc Mahan)
Anthony Guidera .....Lead F-18 Pilot
詹姆斯·卡維澤 James Caviezel .....Rear F-18 Pilot
John Enos III .....Sea Stallion Pilot
Ken Kells .....Spotter
Fred Salvallon .....Chef
Buck Kartalian .....Reverend
Stanley Anderson .....The President (uncredited)
山德·貝克利 Xander Berkeley .....Lonner (uncredited)
Raymond Cruz .....Sergeant Rojas (uncredited)
David Marshall Grant .....Chief of Staff Hayden Sinclair (uncredited)
菲利浦·貝克·霍爾 Philip Baker Hall .....Chief Justice (uncredited)
Tricia Lee Pascoe .....(uncredited)
Kevin Weisman .....Tourist (uncredited)
斯圖爾特·威爾遜 Stuart Wilson .....General Al Kramer (uncredited)
製作人
Kenny Bates .....associate procer
傑瑞·布魯克海默 Jerry Bruckheimer .....procer
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executive procer
Don Simpson .....procer
Louis A. Stroller .....executive procer
William Stuart .....executive procer
Barry H. Waldman .....associate procer (as Barry Waldman)
[編輯本段]製作發行
攝影機
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洗印廠
Technicolor
攝制格式
35 mm
製作處理方法
Super 35
洗印格式
35 mm (anamorphic)
膠片長度
3834 m
幅面
35毫米膠片變形寬銀幕
製作公司
Don Simpson/Jerry Bruckheimer Films [美國]
Hollywood Pictures [美國]
發行公司
Abril Vídeo [巴西] ..... (Brazil) (VHS)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巴西] ..... (Brazil) (DVD)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Germany) GmbH [德國] ..... (Germany)
博偉電影公司 Buena Vista Pictures [美國] ..... (Germany)
Gativideo [阿根廷] ..... (Argentina) (video)
Gaumont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GBVI) [法國] ..... (France)
Hollywood Pictures Home Video [美國] ..... (USA) (DVD)
Laurenfilm S.A. [西班牙] ..... (Spain)
標准收藏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美國] ..... (USA) (DVD)
特技製作公司
Alterian Inc. [美國] ..... (special make-up effects)
Dream Quest Images [美國] ..... (visual effects)
其它公司
Buena Vista Imaging [美國] ..... additional optical effects
Central Casting [美國] ..... extras casting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國] ..... camera dollies and cranes
Gyrosphere ..... helicopter mounts
Harris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Hollywood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published by
Lucasfilm THX / TAP Theater Alignment Program [美國] ..... as Lucasfilm THX / TAP Theater Alignment Tech / San Francisco, CA
Magnavox Electronic Systems Company .....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edia Ventures [美國] ..... score proction services
Paramount/Sony ..... Music recorded at
Paskal Lighting [美國] ..... lighting
Sony, Cary Grant Theatre ..... re-recording facilities
TM Motion Picture Rentals [美國] ..... grip equipment
Tony's Food Service Inc. [美國] ..... catering
Video Image [美國] ..... video displays
Wescam USA Inc. [美國] ..... helicopter mounts
上映日期
馬來西亞
Malaysia
1996年6月
加拿大
Canada
1996年6月7日
美國
USA
1996年6月7日
冰島
Iceland
1996年6月21日
英國
UK
1996年6月21日
芬蘭
Finland
1996年6月27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96年6月27日
瑞典
Sweden
1996年7月5日
德國
Germany
1996年7月11日
丹麥
Denmark
1996年7月12日
葡萄牙
Portugal
1996年7月12日
韓國
South Korea
1996年7月13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6年7月25日
比利時
Belgium
1996年7月25日
法國
France
1996年7月31日
匈牙利
Hungary
1996年8月1日
瑞士
Switzerland
1996年8月2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96年8月8日
西班牙
Spain
1996年8月8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1996年8月16日
波蘭
Poland
1996年8月16日
香港
Hong Kong
1996年8月22日
義大利
Italy
1996年8月30日
日本
Japan
1996年9月14日
俄羅斯
Russia
1996年10月1日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1996年10月10日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身經百戰,獲得多枚獎章的海軍陸戰隊准將漢默帶領部下劫走了15枚新式的VX毒氣彈。隨後他們控制了阿卡拉島。這里原是一個監獄,現在成了旅遊地。在島的遊客全部成了人質。漢默准將憑毒氣彈和人質向國家要1億美元,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海軍陸戰隊員陣亡士兵作賠償金。
得知漢默將軍發動叛變後,聯邦調查局局長吉姆·沃麥克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及政府要員最終決定派突擊隊上島。但是阿卡拉監獄防守監視十分嚴密,被稱為「惡魔島」,從來沒有人越獄成功,因此突擊隊根本無從進入阿卡拉監獄。在國家絕密檔案中,卻有一個老英國特工梅森是成功逃出阿卡拉的,只有他才能完成這次任務。為了說服梅森帶人潛入阿卡拉島,沃麥克對他做了虛假承諾,告訴他將得到赦免,重獲自由。梅森與化學專家斯坦利·古斯比會同執行這次突襲任務的突擊隊員成功地從地下遂道進入了阿卡拉監獄,不料被放置的動感探測器發現,突擊隊被發現並被包圍。混戰中,突擊隊員全部被殺,只有梅森和斯坦利僥幸逃生。斯坦利告訴了梅森事情的真相,並請求他協助去拆除毒氣導彈,梅森終於答應了。
在拆除了12枚導彈後,漢默的部下將他們抓獲。在監獄中梅森告訴斯坦利當年他的被捕是因為他掌握著一個美國政府絕密的膠卷,時至今日,它仍未失效。被捕後他成了英美兩國都不承認的人。梅森輕而易舉地打開了牢門,兩人逃出監獄去拆除剩下的導彈。而漢默的部下已經發現政府在欺騙他們,然而由於受重傷的漢默少將根本不同意真正使用毒氣彈去殺害無辜的人民,於是內部發生武裝叛變。漢默將最後一枚導彈的位置告訴了斯坦利之後就死去了。 經過激烈緊張的戰斗,兩人終於拆除了毒氣彈,成功完成了任務。
梅森和斯坦利因及時跳入海中而倖免於死,斯坦利正好藉此機會向弗格森報告說梅森已死,卻將他放走了。梅森臨走前將膠卷的藏匿處告訴了斯坦利。
[編輯本段]精彩評論
·Alcatraz. Only one man has ever broken out. Now five million lives depend on two men breaking in.
·Get ready to rock!
·America is Rocking!
·Cocked, locked, and Ready to Rock!
·From Don Simpson and Jerry Bruckheimer the procers of "Top Gun" and "Crimson Tide", and from Michael Bay, the director of "Bad Boys."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本片劇情一波三折,場面火爆,三大演技派演員一起在片中較勁,好戲不斷。
[編輯本段]獨特評析
《勇闖奪命島》是96年美國影片的大手筆之作,還未上映,輿論就對這部巨片議論紛紛。首映立即引起轟動,被稱為是96年度夏季影片中最具驚栗性的影片之一。影片拍攝耗資巨大,甚至直接動用美國海軍陸戰隊協助拍攝,影片中大量驚險鏡頭都採取實拍,而陣容巨大的場面,又令觀眾心驚不已。同時,又是幾個大明星聯手合作:影帝尼古拉斯·凱奇及著名派演員007的扮演者辛·康納利, 他們的加盟無疑又為影片添了不少魅力。《勇闖奪命島》的選材可以說是叛經離道,塑造了一位久經沙場,身獲殊榮的將軍為了替手下犧牲的大兵向政府討還公道,完全不顧惜自己的名譽地位甚至性命,率領一隊陸戰隊勇士劫持了新型毒氣彈和人質,籍此向政府索取賠款,他們被稱為叛軍。但他們摧毀了政府派來的突襲隊後,將軍卻並未真正發射毒氣彈,他不忍心將數百萬人無辜殺死,與之相比,在影片中技藝非凡,歷經艱險卻大難不死的突襲隊員看起來倒是可憐的政府走狗形象,英雄被反英雄化了,而影片對美國政府的揭露更為冷靜深刻,它寧可犧牲數百萬人員,也不願付出應該付出的賠款,那口頭上的民主偽裝一下就被無情地粉碎了。還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拍攝地阿卡拉島。這個島被稱為「惡魔島」,島上岩石險怪,地形奇特復雜,好萊塢影片對這里是樂此不疲。早在79年,就拍了《逃出惡魔島》這一次它再次出動,又獲得巨大成功,不可說不是一奇。
更引人注目的是,承擔本片配樂的是好萊塢三大配樂大師之一——漢斯季莫,本片的配樂非常優秀,以至於在全球各媒體都借用,僅CCTV就在1、2、5、10等頻道都出現過。易中天品三國第二輯的主題曲也出自《勇闖奪命島》。
[編輯本段]精彩對白
General Francis X. Hummel;There is something I have gotta do,Barb.something I could not do while you were here,I tried ,you know I tried everything,and I still don't have their attention.Let's hope elevates thier thinking. but whatever happenes... Please do not think less of me
法蘭克.漢默將軍:有些事我必須去做,巴伯。一些當你活著的時候我不能做的事情,我嘗試過,你知道我嘗試過各種辦法,但是我仍然我發引起它們的重視。希望這次能引起他們的回應。但是無論發生什麼......請不要看不起我.......
Stanley Goodspeed: Why didn't you just tell them were the microfilm was and create a solution?
斯坦利: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他們縮微膠片在哪兒這樣就可以出去了?
John Mason: The moment they knew where the microfilm was, they'd suicide me. Some solution.
約翰:他們一旦知道縮影膠片在哪裡,他們就會殺了我,而不是讓我出去。
Paul (hotel barber): I never saw you throw that gentleman off the balcony. All I care about is: are you happy with your haircut?
保羅(旅店理發師):我從來沒有看到你把那位紳士從陽台扔下去。我所關心的事情就是:你還滿意你的發型嗎?
John Mason:Losers always whine about their best.
約翰·梅森:輸者總是抱怨他們已經盡力了。
"Patriotism is the virtue of the vicious," according to Oscar Wilde.
約翰·梅森:奧斯卡·王爾德說過「愛國主義是邪惡的美德」
Stanley Goodspeed:You made the right choice.
斯坦利·古斯比:你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
John Mason:I decided I didn't want your child growing up without a father.
約翰·梅森:我決定不要讓你的孩子沒有父親伴他成長
7. 日本226政變是怎麼回事
二二六事件(日語: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發生於日本東京的一次失敗政變,日本陸軍的部分「皇道派」青年軍官率領數名士兵對政府及軍方高級成員中的「統制派」意識形態對手與反對者進行刺殺,最終政變遭到撲滅。
直接參與者多判死刑,間接相關人物亦非貶即謫,皇道派因此在軍中影響力削減,而同時增加了日軍主流派領導人對日本政府的政治影響力。
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亂行動,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義發展的重要事件。
1936年2月26日,數位青年軍官率領士兵分別前往東京各地展開刺殺,並取得相當成果(其中有兩名前首相遇害身亡),還一度佔領了東京市中心。
然而叛軍並未成功殺害時任首相岡田啟介和佔領皇居,他們也並未成功爭取到高級將領的支持,加上昭和天皇對於本次政變行動的憤怒等因素,進而導致叛軍無法實現政權的替換,最終於2月29日繳械投降。
有別於先前數次類似的青年軍官刺殺政府要員的從輕發落判例,二二六事件中的主謀起事者多受處重刑。在歷經一系列的非公開審判後,共有19名叛軍領導人物處以死刑,另有40人得到監禁判決。日本陸軍中的「皇道派」勢力就此衰落。
日本國內曾一度流行以刺殺方式達到政治訴求的活動也就此終止,軍方對於政府決策的影響力也大增。
(7)日本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亂電影擴展閱讀:
影響
一、政府結構異動
盡管二二六事件的政變沒有成功,但依舊對整個日本政府和軍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月9日,岡田內閣解體,後由岡田的外務大臣廣田弘毅任新總理,組織新內閣。
不過因為受到新任的陸軍大臣寺內壽一的壓力,廣田不得不做出一些人事上的讓步,例如選擇有田八郎為外務大臣,而非自己看好的吉田茂。
此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二二六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恢復了「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原先內閣成員中的陸海軍大臣職務規定必須是由退役的大將所擔任,而此一制度的回復使得現役的陸軍大臣和軍方利益掛勾。
只要與軍方的觀點相沖突,後者即可讓陸軍大臣請辭,迫使內閣進行重組,並拒絕派出該職位的繼任者。換句話說,內閣是否能維持全受到軍方所影響。事實上,後來廣田內閣組成不滿一年後,軍方即使寺內辭職,內閣也因此解散了。
二、陸軍內部的派系清洗
盡管高級將領里只有真崎一人遭控與叛軍勾結,皇道派仍因該事件而受到極大的損害,從此便一蹶不振。在寺內的主導下,「革新幕僚」們(尤其是石原和武藤最為活躍)開始在軍隊中進行清洗。
陸軍共12名大將中有9人於4月底退出現役,包括皇道派領袖荒木、真崎、川島和本庄。另外其他對皇道派和政變行動抱持同情態度的也同樣剝奪其現役身份,或調到離首都偏遠、無法發揮政治影響力的地區任職,如山下、香椎、小富士、堀、橋本虎之助和柳川平助等。
其他的軍官,即便不是皇道派者的權力也受到限制,以消除皇道派在軍中的剩餘影響力,幾乎每一位曾對叛軍表達支持的高級將領都受到影響。
三、歷史意義
二二六事件為日本在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義發展的重要事件,推動了日本法西斯主義,也使日本逐漸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戰。
日本戰後政治學家丸山真男認為二二六事件標志著日本法西斯主義運動第二階段成熟期結束(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6年二二六事件),展開了第三階段的法西斯運動完成時期,日本軍方以支持由上至下的法西斯主義。
創造了由官僚、壟斷資本家及政黨的統治聯盟,執行了和歐洲法西斯政權類似的政治主張,如對外擴張、贊頌擴軍、反個人自由主義、反國會政治、反馬克思主義,但不同於歐洲的日本法西斯特色:「家-國」、重農主義及從西方殖民主義手中解放亞洲人民的政治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