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孔雀
㈠ 《孔雀》為什麼被禁
因為影片《孔雀》中的部分內容違反了相關法律,所以被禁播了。
一、禁播原因
這部影片估計很多人都有了解,這也是李揚的處女座,整部片子以非常寫實與客觀的鏡頭闡述了宋金明和王朝陽二人故意殺人製造礦難騙取撫恤金的事情,而看過的人都知道這部片子非常粗糙。
連演員也都不是什麼專業的(當時是這么回事,包括王寶強),整部片子的鏡頭非常克制,尤其是宋王二人一開始殺死第一個人的時候,但卻將赤裸裸的人性表達出來。
很多人認為這部影片被禁播的原因就是將人性刻畫的太過黑暗,不利於傳播,並且因為這部影片被禁,很多人認為李楊導演是最被耽誤的一位導演。
其實這部影片被禁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如果國內有這樣的真實事件發生,而當事人如果說是在該電影中學習到的,那麼就會牽扯出無比復雜的問題。
二、劇情
一家五口,姐姐20出頭,是削瘦清秀的女孩,有一種清教徒似的氣質,但內心剛烈執拗,可以為了夢想狠得下任何心;哥哥二十三四歲,小時得病落下輕微腦疾,但以為他笨的人,往往還不如他心底里透著明白。
弟弟十七八歲,敏感、憂郁,內心過於豐富,以至於人累得有些慵懶,這樣的孩子,未來捉摸不定。
㈡ 電影《孔雀》觀後感
電影《孔雀》觀後感範文(精選3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電影《孔雀》觀後感範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孔雀》觀後感1《孔雀》中一幕幕場景,給觀眾還原了一段過去的生活。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北方小城市安陽的一個五口之家的故事,我們或多或少能在片中找到那個時代的影子。對於影片片名的寓意,我的理解是一個人不管周圍環境多麼壓抑,他的內心都是自由的,忠於自己的意願活著的,像孔雀般驕傲,將生命照亮的,也正是這樣鮮活的瞬間。而我們這些所謂的旁人,大多時候都是沒有機會看到孔雀開屏的瞬間,更多時候面對的是它那不怎麼好看的 *** 。 影片是一部典型的劇情片,雖然節奏進行的比較慢,但是情節緊湊,是那個時代的社會現象和人羣的生活狀態的寫照,近乎完美的復原了時代和劇情類影片的精髓。在觀看時很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故事採用三段式結構,用一家五口在走廊吃飯與弟弟的旁白作為分割線。影片中三位主角自成段落,他們的個性也在這三個片段中展露無遺。整部電影花了最多筆墨刻畫的角色,同時也是最出彩的角色莫過於姐姐了,安靜的外表下是一顆狂野的心,永生的理想在那個殘酷的年代下註定以悲劇結尾。電影開端就給我們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女孩形象,姐姐在走廊里拉手風琴,壺里的水開了,姐姐看了眼繼續拉她的手風琴,彰顯了她的強烈的不食人間煙火的理想主義性格,這一點在後來對母親給自己找的工作極為不滿意也有所體現。不滿意於普通工作的她看到了藍天中那一朵朵緩緩滑落的白蓮後,狹小的心緒便被打開了,她開始有了幻想。不甘於平凡的她在成為傘兵的夢破滅後,帶著自製的降落傘大大落落地在大街上疾馳,卻在母親的阻攔下結束了。自製的降落傘被果子撿到後,作為交換條件,她寧可以犧牲自己的肉體為代價,這必須是多麼執著的人才會做出的選擇。躁動不安的心迫使她一次次嘗試,直到頭破血流,最終姐姐還是回到醫葯廠和那堆女人繼續刷瓶子,繼續她機械重復勞作的生活,一切看上去要回歸正常軌跡了。偏偏與姐姐有著許多共同語言的手風琴老人出現了,這段忘年之交在一聲「狐狸精」的痛罵聲中也告終了。影片中全家人做蜂窩煤的場景很有戲劇性,突然來到的雨讓父母手忙腳亂,急急忙忙地收拾這個爛攤子。姐姐想要離開卻不慎滑倒了,沾了一身的黑泥。終於,姐姐還是回到了與理想格格不入的現實中,她的理想也變得平凡起來,她沒有任何預兆地就急匆匆嫁給了一個可以幫她調動工作的司機,只是為了逃離和醫葯廠的女工一起刷瓶子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到姐姐在現實的壓迫下一步步走向了她一直逃避的平凡的生活方式,她爭取的頭破血流的理想返還給她的是滿眼的失望。電影的最後她蹲在菜攤上無聲的眼淚該說明了一切了,她終究是要選擇遷就的,那份像孔雀般的驕傲終是被雪藏了。
作為電影中第二段的主人彎喚櫻公大哥使得這個簡單的五口之家有著其特殊性。大哥患有腦疾,而這一特殊性也讓這個簡單的家庭常常陷入激烈的矛盾中去。由於大哥的缺陷,父母自然會將更多的關愛轉移到大哥身上去,很多時候忽略了二姐和三弟的感受,同時二姐和三弟也因為大哥的缺陷而遭到了別人的歧視,隨著不滿的不斷地積攢,兩個人竟然謀劃把哥哥毒死。矛盾的是哥哥雖然患有腦疾,可偏偏也像正常人一樣有追求。他渴望交朋友,得到的更多的是「朋友」的欺負。他想要戀愛,讓保守的母親放下顏面去提親,自討無趣。故事的結局,本來是父母最擔心的孩子,卻和女人過上了實實在在的個體戶生活。以大智若愚的方式生活著,讓人感覺傻人有傻福。
電影第三段的主人公,也是整個故事的講述者—弟弟,更多時候我們都是在姐姐和哥哥的片段了解他的。因為他還處在青春期,看上去有著陰郁的色彩,就像弟弟在片中的自述一樣,年輕時候的他沉默的像個影子。我想更多的原因是弟弟在家庭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關心與理解所導致。弟弟青春期的渴求沒有得鏈纖到理解,父母的態度讓弟弟走向了另一條與預先設想的大相徑庭的道路。多年後,出現在我們鏡頭的是弟弟帶著一個風塵女子和一個不是他親生的小孩,讓人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我們不知道在他離走的期間發生了什麼,不過弟弟的現狀讓人唏噓不已,軟弱內向的`弟弟最終只能靠吃軟飯度日,在埋叢不如意的現實環境下,選擇逃避。而影片中的父母也在與生活的抗爭和妥協走向了衰老,就像那個時代所有的父母一樣,更多的是對生活的遷就與隱忍。
影片中的姐姐是我最喜歡的角色,盡管走向遷就的生活是她的結局,可是年輕時候的她,滿懷夢想,面對著無法改變的命運,更多的時候,我看到的那個騎著單車,身後是綻放的藍色的白衣飄飄的女孩。最後哥哥回歸於世俗中幸福,弟弟墮落於世俗,一切都塵埃落定。影片最後的設計很巧妙,哥哥姐姐弟弟三家人在動物園中相繼看到了孔雀,姐姐說「爸爸的家鄉滿山遍野都是孔雀」,聽到女兒說「咱們這兒的孔雀是假的」,姐姐沒有否認,讓人感受到她在經歷了那麼多次夢想破滅後最終的無奈妥協。哥哥的老婆說等有了孩子買兩個放院里看,哥哥說咱們自己蓋個動物園,最懂圓滑處事之道的人哥哥覺得有錢就可以買孔雀,偏向於現實主義。而弟弟一家覺得孔雀不會開屏,這是在失去了追求的生活下的妥協。電影中的主人公都沒有等到孔雀開屏就走開了,等到他們都離開了,孔雀才不急不慢從容不迫地開屏了,然而當孔雀慢慢轉身,露出後面難看的 *** 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生活的本質,夢想的背後是殘酷的現實和漫長的等待。
電影《孔雀》觀後感2電影《孔雀》柏林獎都拿了多年了,近日自己才第一次無意翻看了一下。看完之後最大的感觸是人生無常,生活多數情況下不會按照你規劃的方式前行。
爸爸媽媽的三個孩子讓旁人看起來是如此的不如意,這是當父母的無奈。甚至生下的大兒子,人們都叫他胖子,還是個輕微弱智。姐姐,電影女主角,看起來如此的與眾不同,在中國成立不久的背景下,做著旁人不敢做的事情,我對她是佩服的。家長為她托關系找的幼師工作,她不願意做,在學校里打了孩子,被學校辭退。她那時的夢想是當傘兵,最後也沒有如自己所願,這也是她的無奈。隨後自己有布料和縫紉機扎了一個降落傘,用自行車拖著跑。這種超常行為真是很少有人能做到,這時"正常"的父母甚至以為她因為沒有當上傘兵而瘋了。我對女主角佩服。弟弟,最小的兒子,原本看起來是最老實,最有希望考試出人頭地的,最後因為學習性知識,被爸爸罵成流氓,最後沒再讓他上學。結果他離家出走,一走就是很多年。多年後弟弟回來時,還帶回了單親媽媽。但是事已過多年,爸媽什麼都沒再抱怨,看起來是在說人回來就好,其他不重要。這同樣是當父母的無奈,父母為子女規劃了他們想像的人生路線,但最後完全不是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這個看似有前途的弟弟,最後卻看起來沒什麼出息,而那個弱智的傻哥哥,最後結婚做起了小生意,成了全家最富有的人。這里驗證了傻人有傻福。
另外一條隱含的線路是女主角的愛情。她在招傘兵的時候,愛上了一位兵哥哥,可以說那是她的真愛。真愛的男人,可能完全不喜歡她,隨著招兵結束,看起來很帥的兵哥哥就走了。之後,她做的降落傘被一個公認的流氓撿去,為了要回降落傘,流氓約她在小樹林見面,結果他們在那裡發生了關系。其實這不是偶然,可以說她喜歡這個流氓,或者說她喜歡這個男人身上的某些東西,因為流氓身上,有著一種氣質,就是他們敢做普通男人不敢做的事情,我認為這也是女人會愛上男人的一個很理由。現實中年輕女人愛上流氓的例子也不少。隨後她和一位老頭在一起,這段很多人不解,為什麼有要有這么一段,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我認為她起初給過一點點提示,說當他的乾女兒。女主角其實追求的是男人給予的愛情中父愛的這部分。這個老頭確實給了。現實是殘酷的,前面追求的是理想的愛情,她最終還要回到現實,被現實折服。她選擇了大領導的司機就把自己給嫁了,結婚前就一個要求,就是給她換個工作,她做刷醫用吊瓶的工作已經要瘋了,這里再次強調,她是被現實折服,因為工作問題。雖然這個司機丈夫沒犯過什麼錯誤,可以女主人其實並非「凡人」,這種現實生活的結果還是多年後的離婚。隨後,突然在路上有碰見了了那個她曾經真愛的兵哥哥,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帥樣,在路邊坐在自行車啃著包子,自行車上前還坐著他的兒子。可是女人就是女人,她永遠會用自己的生命來相信愛情。一眼就認出了他,女主角沖了過去,在男人面前停下,望著男人。男人對著她笑,可是這笑容是陌生人的友善的笑容,她又站了很久,男人依然認不出她。她說,「我剛剛還跟我弟弟說,你會一生一世永遠愛我」,這個曾經的帥氣兵哥哥,一臉驚訝,可是依然這個女人的行為。此時部隊的吉普從男人面前駛過,這個男人連點反應都沒有,是在說明這個男人已經和部隊沒有半點關系了。這是這個男人的現實生活,也許是無奈,也許算是幸福,反正他的生活中已經不再有女主角。弟弟之後還嘲笑姐姐的真愛已經有很大的孩子了,姐姐嘴硬說她未來也會有自己的孩子,有什麼了不起。可以當安靜下來,姐姐撕心裂肺的哭了,雖然哭的聲音不大,但是那是一種疼痛的哭泣,失去堅信多年愛情的悲傷。
全篇基調是灰色的。但是會顯得影片不夠積極。所以其中不乏導演安排的灰色幽默。比如曾經搞欺負傻胖子的偽兄弟,多年後找富有些的胖子借錢,胖子說,明天好吧?第二天這位偽兄弟又來了,胖子真誠的搬了一個箱子給他,打開一看,裡面是整整一箱的香菸,這些香菸是,胖子在麵粉廠工作時,被他這位偽兄弟整蠱,用一盒盒香菸騙傻胖子幫他幹活,獎勵胖子的「小甜頭」。胖子說:這些煙是那時攢下來的,你把他們賣了,應該值很多錢。
影片最後,是這現實生活中的一對對夫妻,在公園看孔雀,最終他們沒有人看見孔雀開屏。可是當他們所有人離開了,這個孔雀卻開屏了。這就是有意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人生就是如此,陰霾可能是大多數的時間,但是當你准備放棄的時候,希望就出現了。我認為這是個積極的收尾。
電影《孔雀》觀後感3孔雀是高傲的,因為它充滿理想——如果你不把它的開屏僅僅視為為求偶而生的必然生理反應,而是當成一種表達和反抗,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反抗平凡的生活。個少女就像這孔雀一樣,花樣年華,一顆被理想蠱惑的心,夢想得到孔雀開屏之時無與倫比的美麗,於是拼盡所有力氣,甚至不擇手段,結果追逐的過程遭遇太多不測,跌跌撞撞,直到頭破血流。覺得影片《孔雀》里這個叫高衛紅的中國女孩與斯嘉麗那麼地相似:勇敢、執著、堅忍、惡毒的小伎倆、偽裝在溫順外表下一顆狂野的心。拋卻時代和種族的霄壤之別,她們如此默契地共同演繹著少女在花樣年華的奮斗與追求。
女孩生於上世紀70年代一個傳統的中國家庭,父親是工人,母親是醫生,一個小時患腦炎有點痴呆的哥哥,一個很乖的弟弟,卻出了一個不聽話的她。這樣清白普通的背景,我實在找不出她的叛逆偏激緣何而來;既然有老實巴交的父母言傳身教,有正統的學校教育修剪枝權,她是從哪裡學會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原則呢?是她性格中與生俱來的過分的任性所至,還是那一切所謂的良好秩序不過是種表象?目光犀利的導演是想藉此告訴我們,那個社會的冠冕堂皇的話語之下,其實是怎樣的一番混亂和齷齪么?每一天,勤勞誠懇的人們生活得秩序井然,私底下默許各自的同盟者不合規矩的一切。
在這一點上來說,女孩是不幸的,她始終找不到一個強力同盟者的庇護,於是她所有的不合規矩都被置於光天化日之下:她被人罵「破鞋」,卻是如此平靜地接受自已的失敗,或許是早就料到;而一旦遇到新的機會,她又會不顧一切地爭取。那是一種孩子式的無理的病態的倔強,不計後果,不負責任,出賣自己僅有的肉體和靈魂,卻只為了那樣單純的目的:想當傘兵,想進藝術團、想換工作—就是為了這些,她賄賂,欺騙,出賣色相甚至以婚姻作為交易。
一顆不安分的心老想飛出狹窄的生活圈子,得到的安慰卻總是那麼短,那麼少。如果說她的飛翔之夢始於看到傘兵演習從天而降的一刻,那麼又是什麼支撐在尋求理想的道路上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呢?或許是她太過迷信自己的美麗,太過迷信愛的力量,太過迷信孔雀的理想。多年以後,那個在西紅柿攤前背著弟弟哭泣的她,是否終於明白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於是不想再戰斗下去,打算就讓命運任意擺布;因為就在剛才,她關於愛的幻想—她擁有的最後的理想—也灰飛煙滅,此時的她,連痛都沒了力氣。可是後來她有了一個女兒,像她一樣期待孔雀開屏的女兒,在新的時代中,她的命運又會怎樣,孔雀開屏是否永遠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話呢?導演不置可否。
但在影片《孔雀》結尾,那隻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不動聲色的孔雀,終於在眾人離開後,展開了花屏,像個王者般,高貴地,專橫地,美麗著,驕傲著於是,我猜測,那應該不只是神話顧長衛(導演)一看就是個老實人,他的誠意真切地從影片中流露出來。多年後物是人非,弟弟回憶時淡淡的語氣,講述著哥哥的傻人傻福,姐姐的夢想和幻滅,父母的無私的愛,還有自己的蛻變,其間的愛、殘忍、悲歡離合,是那樣遙遠而陌生,有時卻又恍惚就在昨天。很喜歡片子的敘事方式,一個事件的主要過程常常是略去的,只交待事情發生前的准備和發生後的結果,當事人說著一些無關痛癢、答非所問的話,似乎這樣的兜兜轉轉就是生活。
標簽: 觀後感 孔雀 電影
㈢ 求:解讀電影《孔雀》以及最終要表達的寓意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㈣ 電影《孔雀》告訴我們什麼
㈤ 《孔雀》里高衛紅後來和誰結婚還生了女兒
衛紅又結婚了,並有了小孩,看不清她身旁的男人是誰,我們希望是一直愛著她的果子。
詳細:
《孔雀》:世俗人生的飛翔與沉淪
零點深藍(檸檬樹下的粒粒)原創
《孔雀》近日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頗為引人矚目。雖然在敘事內容和形式上《孔雀》都並未帶來什麼革命性的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顧長衛從攝影轉向導演初試的啼聲已經有了不俗的成績。他帶給西方世界的中國形象是由一個過渡的年代作為背景和場景:火熱的革命正在蕭條之中,開放的新時代尚未正式拉開帷幕。更感動人的是,他展示了那個有些空落的歷史時期里中國普通青年頑強的烏托邦追尋,以及黯淡的結局。我想起《棋王》里的王一生,在棋獃子的身份庇護下他擁有了棋盤上縱橫捭闔的自由;而《孔雀》里的姐姐,則把她壓抑的生命激情瘋狂地集中於一個碩大美麗的降落傘上。當降落傘的羽翼飄然滑翔在萬里無雲的晴空,當少女騎著單車身後綻放巨大的傘花賓士在雞毛蒜皮的小鎮街巷,我知道,降落傘就是這個影片的魂魄所在。孔雀只是這只降落傘的一個拙劣的復制而已。
《孔雀》的故事是回顧式的,帶有一定的自敘傳意味。這是一種夾雜著緬懷、傷感和解構意味的討好的敘事方式,這種敘事天然地具有一種感染人心的效果。比如楚浮的《四百擊》、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小津安二郎的《我出生了,但……》、候孝賢的《童年往事》和《戀戀風塵》、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賈彰柯的《站台》……童年的視野或者青春的成長,總是可以贏得人們對堅硬現實中純真童心和成長煩惱的深摯同情,因為那裡面也有我們每一個人曾經的年輕和堅持;那樣的敘述,也總是更能輕易地暴露出成人世界的冷酷與不堪。
《孔雀》讓今天的中年一代又回到了上個世紀70-80年代,那個轉型時期,重訪物質緊缺貧窮灰暗的革命與後革命交接的年代。文革剛剛結束,70年代末的一個北方小城。影片從一個五口之家圍坐飯桌四周的吃飯場景開始,在漆黑的水壺突突的回憶。大哥高衛國患有腦疾,外號「胖子」,常遭人欺負;弟弟高衛強沉默寡言,他也是影片的敘事者;姐姐是女主人公高衛紅,有著清秀美麗的面容和倔強執著的個性。影片里充滿那個時期平常家庭的平常遭遇,比如一家人一起做蜂窩煤卻被大雨侵襲,比如過年時媽媽一粒粒數糖果分發給孩子;這些細節可能會喚起塵封的記憶,貧窮的蛛網籠罩下,影片中的家庭還有其特殊性,有一個患有腦病的傻大哥。在我看來,這是這個原本可以過著貧窮卻安寧小日子的家庭陷入激烈沖突的重要原因。父母對大哥的偏愛引起了妹妹弟弟的不滿和嫉妒,弟弟妹妹還因哥哥的痴傻而遭人歧視,兩個人著謀劃把哥哥毒死,結果又無比歉疚地請哥哥吃了一頓肉包。這個家庭里的父母有著那個時代常見的保守和嚴厲,他們其實是遮蔽孩子們的另一重陰影;對於衛紅而言,她如花的少女時代必須每天面對葯廠洗不完的葯瓶,這樣機械重復的勞作令人絕望……沉悶壓抑的生存背景下,某種潛在的革命性因素在不屈不甘的年輕心靈里躁動。衛紅耽於幻想,在想像中以各種方式逃離現狀;衛強則像一隻憂郁而沉默的小鳥。
於是,很自然地,有了衛紅對傘兵生活的無限憧憬。當這個漂亮女孩躺在屋頂陽台上,凝視著碧藍的天空,天女散花般,從飛機上忽然開放出一朵朵潔白耀眼的粲然傘花,她的雙眼亮了起來。我們可以體會她內心深處對飛翔的渴望。那是不同於她眼前卑微生活的另一種浪漫的圖景。那眩目的傘兵跳傘畫面以及衛紅騎著自行車在原野上飛速賓士的情景,是一曲相互呼應著的二重奏。衛紅天真而好奇地接近那些英姿颯爽的傘兵,內心產生了一個逃離現實的想法。她要去報名當傘兵。但是她的理想無從實現,她被淘汰了,那個帥氣的男傘兵並沒有真正幫她。她被重重地推回自己黑暗的小屋。接下來有了整個影片最為出彩的一幕:沉默、絕食多日的衛紅終於活了過來,她撲在縫紉機上發瘋地縫制了一個巨大的降落傘;然後,她騎著單車,風馳電掣,車後拖著隨風開放的降落傘,大叫著、歡笑著,在街道上飛馳,吸引了無數驚奇的目光,一個叫果子的青年吹著口哨興奮地騎車追隨。直到母親出現,一把將她連人帶車拉翻在地……影片另一個觸目的鏡頭是為了找果子要回降落傘,衛紅沒有猶豫就脫下了褲子……可以說,降落傘肯定是《孔雀》的一個最重要也是最得意的構想,這個人為的意象用來寄託青春期衛紅欲沖破生活牢籠的全部夢想和決心。 人們也許要質疑影片的真實性,在那個仍然使用布票的年代裡,一個貧寒之家又如何能夠提供這么豐裕的布匹用來做降落傘?這個細節完全來自於藝術的想像,像許多藝術作品一樣,藝術來源於生活么?可它又高於生活。
終於,瀕臨瘋狂邊緣的衛紅回到了冰冷的現實,她的理想令人辛酸地自動降格處理了,變成了只要不刷瓶子就好。她匆匆忙忙馬馬虎虎地嫁給了一個答應可以給她調動工作的司機,得以在另一個工廠燒制玻璃瓶——看來她與玻璃瓶子的關系還不可能終結。喜歡著她的野性的果子一直未娶,還很哥們地幫她教訓了那幫欺負大哥的二流子。果子是影片中最有魅力的男性形象,但是他所帶來的安全感當然與希區柯克那些高大英俊殷實智慧的白人男子帶來的安全感全然不同。
一個花季少女的多夢年華如此慘淡地終結。這顯然是對那個平庸保守僵硬的舊體制以及附帶的醜陋人倫的控訴,舊時代束縛了那些年輕早熟而活躍的心靈。兩毛四分錢一本的《性知識手冊》在作品中鬼鬼祟祟的登場亮相,令人不禁莞爾。弟弟衛強正是因為一張女性人體解剖的圖畫,被父親痛斥為流氓而趕出家門。流浪數年之後,他帶回一個風塵女子和她的幼小兒子,在這個已經開始流行《追捕》的小城裡過著退休的日子,頹廢地無所事事。倒是大哥經歷了一場愛情挫折之後,與一個鄉下瘸腿女人門當戶對地過起了踏實的日子。
衛紅離婚了。一天,她偶然地邂逅當初驚為天人的英俊傘兵,那時他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讓衛紅崇拜不已,這個與衛紅有著美好的一面之緣的男子,給衛紅帶來了憧憬和希望,緊接著卻將衛紅推向了絕望的深淵。他沒有幫助衛紅實現當傘兵的願望。此刻,他正在街邊毫無顧忌地大嚼手中的肉包,是街頭常見的那種沉淪於世俗生活的邋遢中年男人,自行車後座上坐著他臟乎乎的兒子,拎著大包小包的妻子是當初得到他的幫助當上傘兵的女孩。影片的反諷意味過於明顯了,顯得有些不夠厚道。
接下去的一幕肯定是觀眾難以忘懷的:衛紅與弟弟衛強蹲在路邊的西紅柿攤子旁邊,一個一個挑選。撫摸著西紅柿光亮圓滑的表皮,忽然之間,衛紅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涌流出來,滔滔不絕。她轉過身子背對著弟弟,掩飾自己的失態,卻無法阻擋悲痛欲絕的飲泣。弟弟專心致志挑選西紅柿,沒有留意姐姐滿面的淚花和扭曲的容顏。這個套著一件沒有身腰的灰不溜秋的汗衫的女人,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蹲在路邊哭得傷心欲絕,卻無人知曉。那個身穿白短衫騎著單車奔跑兩根小辮飛揚起來的靈秀女孩呢?那個內心總是懷抱著飛翔夢想的女孩呢?這場無聲的痛哭傳遞給人們的,可謂是無聲勝有聲的震撼。這場景,讓我一下子聯想起蔡明亮《愛情萬歲》的結尾,楊貴媚那場連續三分鍾不間斷的哭泣……如果哭泣可以舒緩生存的巨大壓抑,如果哭泣可以洗滌生活的污濁,那就痛痛快快哭個夠吧!哭完了,擦把臉,繼續走路。這就是現實的人生:豈止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影片的結尾,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兄妹仨已人到中年,三個小家庭分別走過動物園的孔雀圈欄前。衛紅又結婚了,並有了小孩,看不清她身旁的男人是誰,我們希望是一直愛著她的果子。胖子大哥和瘸女人相互攜手,走得很帶勁;弟弟衛強帶著老婆孩子,孩子大叫孔雀是假的,因為孔雀不開屏。大家相繼走過,對孔雀開屏不抱任何希望地離開了。
忽然之間,孔雀園里,那隻漂亮的雄孔雀機靈靈綻開了美麗的花屏,他緩緩地旋轉身體,如同一種庄嚴的儀式。只是,它持久地驕傲地把屁股沖向觀眾,像個淡淡的諷刺。身體瘦小姿容尋常的雌孔雀在一旁從容啄食著地上的食物,任由她的孔雀男士盡情表演。這里是孔雀的愛情世界,一場世俗的愛情追逐即將上演。光輝散盡,地面上全是古井無波的日子;然而漫長的平庸生涯里,也曾有過孔雀開屏般的青春熱望和眩人風采。這就足以讓人慰藉,也足以挑動起脆弱敏感心靈那永遠易於感懷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