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日本遺孤的電影
1. 一個日本遺孤被中國母親收養,多年後又回中國找養母,這個老電影名字是什麼
《清涼寺的鍾聲》,栗原小卷、濮存昕主演
2. 《又見奈良》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又見奈良》是一部由鵬飛自編自導,吳彥姝、英澤、國村隼、永瀨正敏領銜主演的電影,於2021年3月1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講述了年近八十的奶奶陳慧明,孤身前往日本奈良,尋找自己的養女陳麗華的故事。
劇情簡介:1945年抗戰爭勝利,量本遺孤被中國東北家庭收養。七年代隨著兩國邦交正常化,許多遺孤歸國,這其中就包括陳奶奶(吳彥姝飾)的養麗華。2005年,許久未收到養回信的陳奶奶忍不住思念,遠赴本奈良,在代遺孤澤(英澤飾)和退休警察雄(國村隼飾)的幫助下踏上漫漫尋之旅。在異國他鄉,他們邂逅了許多歸國遺孤,他們的活展現了戰爭創傷的另個側剖,化差異與沖突下, 尋旅程變得波折不斷,養在何處成為所有中最的謎團……
3. 《又見奈良》319催淚上映,這部影片為何被稱作是催淚巨作
《又見奈良》由河瀨直美、賈樟柯監制,青年導演鵬飛編劇執導,吳彥姝、英澤、國村隼、永瀨正敏領銜主演,秋山真太郎、張巍特別出演的劇情片。2021年3月19日,《又見奈良》正式公映。電影講述了一段戰爭遺孤的故事,它憑借著真實的情感觸達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讓人心頭泛酸,眼中含淚。
《又見奈良》正是以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感打動觀眾,才能觸及人心底的柔軟角落,引發人們思考,我們要反對戰爭,珍惜和平。
4. 如何評價電影《又見奈良》
該片以舒緩、清新的公路片節奏,將奈良當地親切、美好的風土人情與尋親故事結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段人間大愛。片中無論是吳彥姝飾演的收養了戰後遺孤的母親,還是英澤飾演的留在中國的遺孤的子女,都承受著那場戰爭所帶來的影響和傷痛。不過,所有的艱難和困苦,片中都以輕描淡寫的口吻在言語中一筆帶過。包括畫面和音樂,所有的訊息傳遞都是明快而溫暖的 [2] 。(澎湃新聞評)
《又見奈良》關注的是某一類特定少數群體——二戰日本遺孤。導演鵬飛將一個原本可能會走向苦大仇深的邊緣人故事,最終以一種輕快甚至輕盈的方式展現出來。鵬飛在強大的幕後陣容支撐下,繼續保持電影的高完成度之外也更好地突出了他自己的個人風格。蔡明亮招牌式的固定鏡頭依然還有,但顯然導演想要追求一些更加情緒化的表達時,會刻意打破這種綿延不斷的固定鏡頭,盡可能使用一些跟隨人物的運動鏡頭,突出人物的情緒。整體而言,除了兩場具有明顯情感煽動力的場面,整部電影的依然非常克制。導演明顯既不想也不願意去進行任何價值判斷 [13] 。(界面新聞評)
在導演鵬飛的鏡頭中,戰爭遺孤這一群體悲情卻不煽情,尋親的悲傷哀婉克制,在文化差異和語言不通的處理上,還加入了些適當的幽默感,帶領觀眾溫和地走近戰爭遺孤的現實生活 [22] 。(《齊魯晚報》評)
片頭動畫既為全片相對輕快的氣氛定調,又和結尾在技法上有一定呼應。全片依靠跨國交往製造的笑料談不上多麼高級,卻足夠貼合場景,而且分布得錯落有致,不時地拉高觀眾的情緒。這些小品橋段在尺度上拿捏得很好,不至於沖擊全片的歷史議題
5. 我想找幾部關於日本戰敗後遺孤在中國的電影,記得小的時候有看到過很多部類似題材的影片
你找到第一個故事的片名了嗎?我也印象很深刻小時候看過的,找了很多次都沒找到,不是大地之子,剛仔細看過片子開頭人物設定不同不是這部沒有服毒自盡的部分。那個片子好像沒有很長,後面被領養的小女孩被照顧的很好,養母好像還有給准備木質的大浴桶之類的。
6. 電影《又見奈良》溫暖獻映,怎麼看待那些被戰爭遺棄的人
電影《又見奈良》被稱為2021年最溫情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中國母親跑去日本尋找多年聯系不上的女兒。她女兒是當年戰爭遺留的孤兒,母親對其養育多年。後來女兒回到日本,剛回去的前幾年還有聯系,慢慢的就渺無音訊了。母親思念女兒,就跑到日本去尋找,自此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戰爭遺孤在我國來說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問題,但對那被遺孤來說卻是一輩子被毀了。對他們我只能深表同情,我知道這份同情對他們的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也只希望世界少一點戰爭,多一份和平。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
7. 一部講述日本遺孤在中國長大當上和尚,後來訪問日本母子團聚的電影
你好!
一輪明月
總導演:濮存昕再現一代高僧弘一法師
片名1992
《清涼寺的鍾聲》
2005
電影
《一輪明月》
李叔同(弘一大師)
《一輪明月》:路奇
編劇:濮存昕
主演:楊捷
武華
於洪洋
領銜主演:陳家林
導演
打字不易,採納哦!
8. 《又見奈良》背後鮮為人知的歷史,有什麼讓人酸楚的故事
在仇恨之外,人性之中還有一些美好的情愫,是跨越種族和國界的……
《又見奈良》劇照
日本移民團的分布地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日本敗局已定,但關東軍向日本移民隱瞞了戰敗事實。10日,關東軍知道無論如何也無法將幾十萬移民全部帶回日本,遂決定將移民中的壯年男子編入軍隊上前線抵抗蘇軍,老弱婦孺全憑天命,趕不上返日船隻和火車的就全部拋棄。這些被拋棄人也知道過去無惡不作,害怕東北人報復,所以她們只能走夜路、走小路,而且漫無目的。在絕望中,部分人自殺、或在山林中迷路餵了猛獸;部分人跑到了關東軍駐地,但隨著日本戰敗的消息傳來,日軍逼迫她們為帝國殉葬,她們就慘死日軍刀下,日本編的《滿洲國史》說為日本殉葬的移民達78500人,但這裡面有多少自願可想而知;部分人則四散在東北各地的野外,此時正是秋冬季節,東北氣溫驟降,缺醫少葯的移民團婦孺大批死亡。如此種種,最後造成了大量的戰爭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