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韓國電影陷阱的評語

韓國電影陷阱的評語

發布時間: 2023-04-07 13:10:01

⑴ 你怎麼評價電影《老千2:神之手》的劇情

覺得男主好帥呀,女主也很漂亮,典型的韓式電影,雖然我沒怎麼看過韓國電影,但即使他們不說話也感覺出來這是韓國電影,首先表示一下,完全沒看懂那個牌是怎麼玩的,但這是我的問題,不懂不置評,其次表示一下,完全沒看出來男主為什麼很厲害,最後表示一下,感覺這裡面明明想塑造一個很聰明的角色,但是完全沒感覺出,感覺都笨笨的,故事中各種賭局,感覺也沒有很厲害,但是最後女主的哥哥死掉的時候,覺得挺可憐的,好吧,男女主最後的那個賭局加分,雖然覺得整個電影也就這樣吧。

⑵ 偷天陷阱的影片評價

《偷天陷阱》是那種典型的好萊塢電影,情節驚險刺激,故事不可思議,但仍然能引人入勝,它表現了人類對自身極限能力的大膽想像,釋放了人們內心對冒險和浪漫的渴望,雖然明知這是不可能發生的故事,慶耐觀眾仍然會饒有興趣地看下去。(精品購物指南評)
影片很新鮮,因為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去真實可信、淋漓盡致、有滋有味亂友地表現了兩賊的作案過程,緊張、激烈 、驚險、刺激,很吸引人。(北京晚報評)
肖恩·康納利與凱瑟琳·澤塔-瓊斯聯合主演的這部007風格的超炫鬥智動作片,融驚險、懸念嘩差槐、浪漫於一身。結合了《不可能的任務》的刺激和《致命武器3》的伶俐與浪漫,再加上適時出現的沖突危機,使得整個影片更顯得暢快與過癮。(央視網評)
《偷天陷阱》通過影片情節的通俗化和趣味化以及演員光彩四射的銀幕形象使影片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方面具有很強的市場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北京晚報評)

⑶ 如何評價喜劇作品《先生請出山》什麼是「陷阱喜劇」

陷阱喜劇《先生請出山》就是一種魔性的好笑。三位主創蔣易、李棟、陳天明扮演的劉關張三兄弟,說是要請孔明出山,突然請著請著就跳起了魔性的舞步。

主創這樣解釋他們的「陷阱喜劇」——看我們這個喜劇,你浪費了大把時間,「啪嗒」掉陷阱里了。

這當然是玩笑話。這種「陷阱」其實是一種意料之外的「包袱」。

因為該作品圍繞的是社交主題,閱片無數的觀眾們已經預設前埋了「梗」會埋在三人如何團隊合作、請諸葛亮出山上。但結果,這個節目的笑點在最後——三個人雞同鴨講,不但誰也沒請出孔明,還偏題嚴重跳起了舞。但轉念一想,這不恰恰映射了很多職場上溝通成本過高、人浮於事的問題嗎?

《一慧首螞年一度喜劇大賽》每一期都會給出一個主題,讓各個團隊圍繞主題做命題作文。這些主題涵蓋了愛情、職場、社交、沖浪等各個方面。

首期最高分的節目《三毛保衛戰》,直面年輕人的脫發煩惱,也誕生了「做毛不易芹世」的金句。

《時間都去哪了》讓年輕網友彷彿照鏡子,「這是在我家安了監控」「這不就是我整天刷手機的樣子嗎?」。

《誰殺死了周日》套了一個劇本殺的殼,生動再現了拖延症患者是怎麼把活兒從周一拖到周日,「最終累死了周日」的情景。

⑷ 《乳酪陷阱》結尾表達的是什麼

《乳酪陷阱》結尾表達的是男女主最後在一起了。洪雪始終難以忘記劉液裂正,她不懈發出的郵件終有了回應。

主要講述了外貌俊朗、成績優秀的高富帥學長劉正(朴海鎮飾),溫和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不為人知的一面,唯一能夠看穿劉正心思的平凡女大學生洪雪(金高銀飾)似乎總與他燃塌不經意間發生各種交集。

從此洪雪本來平靜的校園生活也開始發生巨大的轉變,後來與劉正稀里糊塗地交往,兩人之間發生了一系列愛情、矛盾和各種浪漫而頗具神秘色彩的校園故事。

電視劇評價:

朴海鎮在劇中通過眼神的變化來詮釋劉正每次的情緒轉換,幾乎神還原漫畫形象,被稱為是「撕漫男」最佳詮釋者。

金高銀就用自然生動的表情把有著大量「OS」表演的洪雪演繹的舒心可愛,在愛情戲部分兩人又輕松展現出了充滿細節互動的粉紅色情侶演技,把這個劇情並不是大起大落的故事演繹讓觀眾看了會有「小鹿亂撞」一般的心情。

金高銀在劇中平凡的穿戴引發一波時尚風,她在劇中穿的服裝80%都來自韓國本土品牌,不論價格還是款式都相對接地氣。但就是這樣沒有強烈個人風鬧段閉格、簡簡單單的打扮,居然讓觀眾看了也想跟著「買買買」。

⑸ 關於 B 級片,韓國導演朴贊郁有什麼看法和偏愛

「通過 B 級片式的美學,可以實現現代低成本獨立電影的可能。」

《朴贊郁的蒙太奇》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朴贊郁 1997 年到 2005 年間的文章及電影札記,記錄了《共同警備區》《我要復仇》《老男孩》《親切的金子》等電影的誕生過程及創作理念。 18 篇專欄隨筆記錄了朴贊郁日常的所思所想,從文學到音樂再到電影,顯露出其精神世界一角。 12 篇專訪實錄及創作訪談,並收錄 130 張照片,講述「復仇三部曲」等電影誕生過程,記錄拍攝過程中的糗事。13篇影評解析,看既是導演又是影評人的朴贊郁是如何評論《教父》《銀翼殺手》《西北偏北》等經典電影。

作者簡介

朴贊郁,1963 年生於韓國首爾,著名導演、編劇、製片人,以極其強烈的個人風格開創了韓國電影的新類型。 2002 年,執導犯罪片《我要復仇》。 2004 年,《老男孩》震驚世界並奪得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2005 年《親切的金子》入圍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復仇三部曲 」蜚聲國際,在全世界掀起了韓國電影熱潮。 2016 年攜電影《小姐》席捲戛納,入圍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書籍摘錄

關於 B 級片

各位讀者,大家好!

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先說明一下我之所以寫這樣一篇文章的緣由和文章的性質。從電影視角來解釋的話,跟伍迪·艾倫經常使用的手法類似。比如,他在《安妮·霍爾》的開頭說了這樣的話,大概內容如下:

我們就像抱怨某家餐廳既不好吃量又少的客人那樣,會抱怨人生苦短。但如果真的那麼痛苦,又為何渴望它再長點呢?就像那些明知自己很差,卻還不願加入願意接納自己差評俱樂部的人那樣,我也對自己的女人有著扭曲的視角。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將向您解釋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再舉一個例子,《人人都說我愛你》是一部與普通觀眾的生活相去甚遠的關於富人們的電影,下面這番話是導演的一種辯解:「這部電影與傳統音樂劇式的喜劇有所不同,因為(作為主角的)我們家族非常富有。」

總而言之,我的開頭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辯解。先從結論說起的話,親愛的朴恩實總編給了我一個相當沒有常識的託付。之所以用「沒有常識」來形容,是因為他根本沒留給我寫東西的時間。跟往常一樣,他又給我灌迷魂湯,言不由衷地說只有我才能在如此緊迫的時間內交出文稿。我最討厭這種人。據我所知,這種人不僅稿費給得非常少,還會在截稿前拚命地催稿,《巴頓·芬克》那部電影我可沒白看。

都怪自己在酒席上精神萎靡,既然都答應人家了,那就只有一個辦法——為了避免他重蹈覆轍,給他一個警醒,讓他知道在緊迫的時間里倉促趕出來的文章究竟有多糟糕。就像《巴頓·芬克》電影中詮釋的那樣,如果非逼人家寫東西,說不定就會出現連環殺人案。

說到這里,很想引用電影史上最優秀的箴言家讓-呂克·戈達爾的話:「導演通過電影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說出來。」我最尊敬的韓國導演金綺泳在他最具獨創性的

B 級片代表作《追逐殺人蝶的女孩》中有一句台詞:「意志!只要有意志,絕對不會死!」這句台詞在本片中重復了近百遍。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也以「我相信美國」的台詞作為電影的開頭,還有科恩兄弟的《米勒的十字路口》開頭直言「我說的是友情、性格和倫理」。

而我最想寫的就是直言不諱。除了前面特別要給朴恩實的教訓之外,我還會向廣大讀者保證,我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絕對值得期待。眾所周知, B

級片是低成本電影。為什麼不直接說成是低成本電影,而非要叫 B 級片呢?其中隱含著非常具體的歷史性和美學。在 20 世紀 30 年代到 50

年代間,美國出現了兩類電影,多位明星出演、拍攝規模很大、大投資的 A 級片,以及一個明星都沒有而且沒什麼壯觀鏡頭的 B 級片。

所有現象都有它的物質基礎。當時美國影院放電影之前,都會像韓國影院播放《大韓新聞》那樣先放映新聞或動漫。於是有人建議,與其放一些無聊的片段,不如給觀眾贈送一部完整的電影。在除了電影沒有其他娛樂項目的當時,不管贈送的電影多麼荒唐,掏一份錢看兩部電影始終是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直到如今,到恩平區桃源劇場看電影還是能遇到這種事,以驚人的眼光挑選的兩部電影總是充滿了誘惑。總而言之,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觀眾可以免費看電影,而電影院也可以吸引更多觀眾。

電影《追逐殺人蝶的女孩》海報,來自:豆瓣

那麼,電影公司的立場又是怎樣的呢?對於他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件好事,還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創新經營。

第一, B

級片的票房收入不是在上映結束後以百分比的方式結算,而是先預定,即按照一定的價格提前預售,先收款後交貨。所以從全國各影院收取全部資金後在其額度內(當然是先留下足夠的利潤)進行電影製作,所以無論如何都不會賠本。

B 是一種保本式的買賣策略,A則是賭注式的賺錢游戲。

這種做法是能夠彌補電影產業賭注性質的最好方式。況且,當時的好萊塢明星們個個都是一出演就能保證創收的大腕兒,可不像如今的演員,明明不能保證票房成績,還拿走高昂的酬勞。可見當時的大眾電影公司掙錢多容易啊!

第二, B

級片是可以積極利用閑置人力的媒介。當時的情況跟現在不一樣,那時候的演員和製作團隊都跟專業的攝影棚簽訂勞務合同拿薪資,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拍A

級片。在這種情況下,一年拍數十次、數百次的 B

級片就成了香餑餑。當時的好萊塢周圍有的是電影領域的失業者,單從創造就業機會這一角度來看,這是對社會非常有益的事情,它能夠讓游手好閑但照樣領工資的員工們發揮自身價值,能夠訓練那些沒有什麼行業經驗的新人,同時也是傲慢無禮的人們被流放的地方,更是那些壽終正寢的巨頭頤養天年的養老院。

第三, B 級片是攻略夾縫市場的前哨基地。 A

級片的目標是製作所有人都喜歡的電影,但是這種普遍性卻隱藏著巨大的陷阱。就像不是所有的咖啡愛好者都喜歡星巴克一樣,無論在哪裡都存在著不喜歡普遍性的少數人群,這是任何一個市場都會存在的事實。即使如此,如果您以為好萊塢頂級電影公司的老闆們想的都是——那些早已對一成不變的明星系統,千篇一律的故事情節,五官立體的人物形象,一模一樣的圓滿結局,始終安於現狀、擁護現有體制、心存男性優越主義與種族歧視等非批判性保守主義厭煩的人也有權利看電影,那麼我只能說您太不了解生意人的心思了。實際上,如果將擁有各種取向的少數觀眾匯集在一起,其人數也是相當可觀的,錯過了未免太可惜。因讓-呂克·戈達爾執導的《筋疲力盡》出名的

Monogram 是傳說中的 B

級片製片廠,這家製片廠的老闆史蒂夫·布羅迪給出了非常明快的說明:「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吃蛋糕,有的人就喜歡吃麵包,甚至有些人相比剛烤出來的麵包,更喜歡吃干癟的麵包。」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 B 級片都非常精彩,恰恰相反,大部分都是垃圾。從企劃到上映僅一個月時間,在短短半個月內做出來的電影能好到哪裡去呢? B

級片數量非常可觀,但極少出現傑作,而那些傑作跟投入龐大資金的大片相比,往往散發出出乎意料的品質之美。雅克·特納在拍完奧遜·威爾斯的《偉大的安巴遜》後,利用既有的拍攝場地隨手拍了另一部片子《豹族》,它的收入相當於製作費的三十倍。當然,從作品的價值來看也是絕不遜色的傑作。正因為是傑作,後來還啟用了當時最著名的明星娜塔莎·金斯基重新翻拍。其實最近好萊塢翻拍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當年的

B 級片作為母本的。

譬如雅克·

特納導演的《豹族》,以及《變蠅人》《死亡漩渦》《天外魔花》《異型基地》《諜海軍魂》《魔童村》《火星人玩轉地球》《長騎者》《恐怖角》《怪物》《郵差總按兩次鈴》《科學怪人》《德古拉》《變種DNA》《異形奇花》《賭命狂花》……這些作品具有即使過了數十年也毫不褪色的生命力,只是技術上有所欠缺而已,所以好萊塢可能認為只要重新包裝就能再次商品化。可見傳承至今的好萊塢名作很多都是

B 級片,這一點說明什麼?決定成功與否的是才能,而不是金錢。這是在藝術與商業領域共通、唯一且永恆的真理。

這是當時好萊塢用最少的錢與最多的才能完美結合的一種方式。因為隨便怎麼做也不會有任何損失,所以製片公司老闆和企劃者們並沒有給 B

級片製作團隊施加太多壓力。換句話說,就是變相放任了。只要不需要更多的錢並按時交片,就萬事大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所有的 B

級片都是類型片,西部片、恐怖片、黑幫片、色情片、科幻片……既然追求拍攝速度,這些電影也只能走類型片的路子。因為得用既有的拍攝場景、已做好的服飾、不知用了多少次的道具來拍片,關於這些情,境蒂姆·波頓導演已通過電影《艾德·伍德》做了精彩演繹。

一些心存貓膩的導演也許還能從中感受到自由。說得誇張一點,這是一個發泄通道。在生意人的死角地帶陸續長出美麗的毒蘑菇。非凡的人們抱怨連天的時候,懂得感恩且能夠靈活運用這些條件的少數天才陸續創造出了

B 級片傑作。這些作品雖然拍攝資金捉襟見肘,但正因為貧窮才顯得更加美麗,正所謂好的壞電影。

不是說美學源自經濟學嗎?意思是說,如果物質條件不同,那麼就會產生不同的美學。換句話說,低預算電影自然會產生其特有的美學。不要單純從經濟學角度去理解低預算電影,而應該用獨特的美學視角去理解。

B

級片製片人應以人情味戰勝大片,要以一路走到黑的倔強戰勝完美的技術。無論如何也要創造出不同,只有如此才能凸顯出有別於高投資電影的價值。第一是個性,第二也是個性,唯有個性才是貧窮藝術家的武器。(現在明白我為什麼在搖滾音樂雜志采訪時談及B級片了吧。)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威廉·卡斯爾有一個代表作,叫《奪命第六感》,這部作品引發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觀影丑聞。影片中的怪物殺害電影放映員的一剎那,電影一度中斷,讓人以為正在播放的《奪命第六感》突然中斷了放映,然後銀幕上走過長得很像蚯蚓的可怕怪物,觀眾們完全被蒙蔽,以為這是真實情況。還有一個就是從水龍頭湧出來的血水填滿了浴缸,那一刻黑白電影突然變成了彩色,劇場頓時一片混亂。是不是很驚人啊?這些還都是

50 年代發生的事情。

可見,通過 B

級片式的美學,可以實現現代低成本獨立電影的可能。掀起超低預算電影熱潮的《殺手悲歌》中出現了這樣的場景:電影開頭主人公馬里亞奇走進了村莊,他在村口地攤旁邊吃著杧果。劇本里原本寫的是花錢買的杧果,但時間緊迫的羅德里格茲導演來不及拍掏錢買杧果的鏡頭,所以用旁白「白吃的杧果……真是個宅心仁厚的村子,有種會走運的預感」代替了這個片段。但在那之後,他遭遇了一場噩夢般的現實。如果拍攝《落水狗》的塔倫蒂諾有足夠的錢和時間,那麼搶劫寶石店時應該可以拍出炫目的槍戰以及追車的場面吧?如果這樣的話,也許這部電影根本無法獲得「世紀末電影的真正出發點」的美譽。策劃犯罪的場面之後,犯罪過程被省略,直接出現被警察通緝的場面,這種非常大膽的故事情節恰恰就是讓所有評論家和影迷為之瘋狂的地方吧?對於低預算導演來說,真正需要的就是這種能夠將惡劣的條件轉變為獨創性表達方式的轉禍為福的技術。現在寫這篇文章的我當然也需要這樣的才能。

如上所述,我大致說明了一下之所以寫這篇稿子的背景和文章的性質。現在我們正式切入這篇文章的正題吧,就是關於前面我說過的那個教訓。哎呀!怎麼辦?約稿字數已經滿了……沒辦法,各位,我只能道別了。

電影《東京流浪漢》海報,來自:豆瓣

我愛的 B 級片

《男人的爭斗》

因為麥卡錫主義盛行而被迫離開美國的朱爾斯·達辛,在巴黎綻放了黑色之花。沒有一句台詞,只是不斷出現寶石店的搶劫片段,觀眾在搶劫過程全部結束之後才得以喘口氣,整個過程長達 30 分鍾。

《死吻》

描寫的是卑鄙冷酷、厚顏無恥的偵探,是最具「邁克·哈默」風格的邁克·哈默。用極端的反差表現出來的黑白畫面如實地展現了冷戰時期獨有的風景線。

《追逐殺人蝶的女孩》

金綺泳,如果非要出生在那個時代的話,何不選擇法國或者西班牙呢?如果非要選擇韓國的話,晚生 40 年也可以啊。

《澤麗絲與伊莎貝爾》

本片講述的是跟佛蘭德斯繪畫所蘊含的「慵懶與寂靜」這一傳統風格形成極大反差的顛覆性故事。如果阿侖·雷乃是對同性戀情感興趣的人,抑或大衛·漢密爾頓是個天才,那麼也定會拍出這樣一部電影的。這部片子又有點兒 B 級日本少女課外班動漫的影子。

《電鑽殺手》

主角是由導演親自扮演的年輕藝術家。在紐約夜空中響起電鑽的金屬聲。直到30年後的今天再看,劇本、拍攝、音樂都毫無違和感。

《東京流浪漢》

最純粹的鈴木的世界應該就是這樣的吧。在藝術家的自我意識尚未超越作為匠人的責任感時才會有的活動照片之快感。

《暗淡的星》

看過這部短篇電影的好萊塢發行商對此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再多拍幾分鍾就能在影院上映了。」那是約翰·卡朋特和丹·歐班農正式出道的瞬間。

《解決者》

李斗鏞應該盡快被重新發現。藝術電影《皮膜》,大作《最後的證人》固然是傑作,但這部影片的冷酷無情才是李斗鏞的精髓。足以讓人聯想到沃爾特·希爾年輕時候的破壞力。

《黑色星期日》

這是芭芭拉·斯蒂爾的代表作,她也憑此片登上了邪教女神的寶座,這部影片傳統哥德式的恐怖陰森場景令人難忘,是義大利式表現主義影片的傑作。

《入侵者》

羅傑·科曼有幾個不同時期的傑作,但最令他自己驕傲的就是這一部。威廉·夏特納在此片中的表演,也許是在羅傑·科曼所有作品中水平最高的。

⑹ 白色陷阱的劇集評價

非常好的電視作品,當年地方電視台播放時我上初三,由於忙於學業錯過了電視台播放時間,沒想到去年我忽然想起這部電視劇時,網路上竟然有資源,於是就看了看。這清手悔部作品在那個年代雖然不如《還珠格格》、《永不瞑目》、《像霧像雨又像風》等這么風光,更沒有讓幾位年輕主演大紅大紫,但不得不說這是一部被埋沒的好作品,主題音樂由北京交響樂團演奏,恢弘大氣,卻又扣人心弦,與電視劇懸疑的色彩緊緊契合。演員陣容也十分強大,有老戲骨助陣,還有答正當時比較年輕的王亞楠、何琳、楊童舒幾位主演,可以說這部電視劇也是他們的早期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劇情裡面是以東南亞國家為背景講述的,但拍攝地應該是山東煙台和乳山一帶,秀麗的海邊風景、干凈的城市、大氣的建築與東南亞風光渾然一體,有些演員的長相也是帶有一些異域風情的,還有個別演員的配音也是我們在譯製片中經常聽到的聲音,可以說製作精當精良了。整體劇情短短20集,劇情飽滿,內薯前容豐富,看完意猶未盡,不像現在有些電視劇情拖沓,內容冗長,希望國產劇這樣的作品能多一些。

⑺ 韓劇《人質》,對利益面前人性的刻畫深刻,對於這部電影該如何評價

韓劇《人質》,對利益面前人性的刻畫深刻,對於這部電影該如何評價?這要從電影本身是一部警匪對戰片、翻拍《解救吾先生》,但是自成風格、影片中的兩個問題來評價。

第二是最後綁匪頭目抓住了男警察,用男警察的槍打死了男警察,這時女警察不開槍,卻沖上去與綁匪搏鬥,為什麼不用槍呢?這樣威力和造成的傷害不是最大嘛?警察關鍵時刻不都是本能拔槍的嘛?有點說不通。

⑻ 對於乳酪陷阱怎麼評價改編的是否成功

對於《乳酪陷阱》我主要是被洪雪和學長聊天的那個晚上所感動了吧。當時還不太理解學長和洪雪性格的相似與不同,只是覺得,這部劇對大學的很多細節刻畫,很真實。而洪雪,一直那麼努力著的一個人,終於遇上了學長這樣的白馬王子,是很勵志的事啊!改編是成功的。

所以,學長對洪雪才會那麼地在意。就算是吃醋,雖然表面上什麼都不說,內心卻爆炸,生氣傲嬌地不回簡訊。學長用盡全力去抓住那一點色彩,最後卻因為要保護她而忍痛放手。

我不喜歡這個結局,一點也不喜歡。但我很喜歡平凡但又努力的洪雪,喜歡一直渴望理解的學長,我喜歡他們倆,沒有比對方更適合彼此了。

⑼ 如何評價韓國女演員金高銀

之前小夥伴就向我推薦了乳酪陷阱,但是在我看了海報之後則空,准確的說是看到女主之後,就沒有去看了……
然後之後有段時間覺得沒有什麼事情干,就想起來了小夥伴給我推薦的乳酪陷阱了,然後就開始看了。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完完全全被金高銀圈粉了!!!
怎麼會有看起來那麼舒服的女生啊!!!
真越看越好看。
然後就去看金高銀拍過的電影了。
我是先看了monster,然後是暴走律師、俠女刀之記憶、中國城、季春奶奶孫老瞎,最後才是銀嬌。
暴走律師戲份比較少,也沒什麼很出彩的地方,不過扎個小馬尾的樣子超級乖。剩下的幾部真的都好棒!最重要的是,我腦洞那麼大的人,看起來一點點都不會含尺串戲!
金高銀出道作品銀嬌拿了八項新人獎,差不多是那一年韓國電影的所有新人獎了。那麼多獎肯定是證明了金高銀在銀嬌裡面的演技了。說真的,銀嬌這個角色真的是讓金高銀演活了,那種十七歲的少女感,還帶著一絲的神秘。

⑽ 陷阱:致命的誘惑的影片評價

如下:

很多人說沒看懂,的確,表現上過於含蓄,想讓觀眾去猜。不過,也正是因為不說明白,才會讓人想看完,這也是導演的想法。說一些自己的猜測。

1.老男人的身份:

應該是女主的爸爸。

證據:第一,女主算是很有心機的,但是還是懼怕老男人,這種懼怕應該是在女主很小的時候就形成的。第二,老男人裝飾麵包車,應該是他做為父親想去討好女兒的想法,當然也不排除他對自己行為的一點點愧疚,畢竟家裡沒什麼值錢的,就一輛這個破車。

老男人的老婆應該很早去世,老男人是個啞巴,沒辦法賺錢,只能委身這山溝,有慾望沒法發泄,就發泄在女兒身上。

女主這么恨這個老男人,還沒有殺他,其實也可能因為是自己父親。老男人睡著了其實女主有很多機會動手。

2.男主:

男主應該是性障礙,開頭時候沒有進行下去,還說了句喝了酒,說明他床事不行。挽留女友的時候說再做一次,就是想證明自己可以。但是實際上,他是因為事業上的不順利,導致心理壓力大。很多男人不行,其實都是因為心裡壓力大。

男主其實不是很色的男人,只不過,偷看女主之後,他發現自己居然有反應,他也在懷疑,是不是自己遇到真正喜歡的人,還是自己變態喜歡少女,跟同事洗澡時候,同事對於跟年輕女孩子在一起議論紛紛,所以男主有些迷茫。還有,女主叫他大叔,他兩次強調自己不是大叔,就是對自己性能力上的倔強。

3.女主:

從小被父親這樣對待,非常可憐。她曾兩次說,有機會就要抓住,否則後悔。我猜測,之前來住店的男生應該有她喜歡的,但是她沒有去很主動的色誘,因為她長相平平,結果自己喜歡的男生沒有留住。再次遇到男主,她決定一定不能錯過,所以她也是喜歡男主的,只不過她明白,自己不去色誘,可能還是沒有結果。

她之所以不能跟男主離開,是因為自己未成年,離開了父親會把她找回來,而且男主要進監獄。所以,她才希望男主可以殺了父親,這樣就可以真正在一起了。沒想到,男主退縮了,女主非常失望,看得出,她是在愛情上講求絕對的人,所以這樣的失望讓她徹底懷疑愛情。

最後,又有新的男人出現,女主之所以開始主動誘惑,是因為想殺掉他。因為這個男人第一次來就用槍對著她,她很生氣,這次來,又是用槍對著她,也許以後還會再來,所以她決定殺了他。

其實,縱觀全片,男主、女主、老男人,三個都是可悲的人,故事也是在告訴大家,遇到逆境或者不公平的對待,應該冷靜思考最好的處理方式,這個世界充滿誘惑,而所有的誘惑都要付出代價,甚至生命。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6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87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4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0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