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貓陪伴老人一生
1. 日本的一個電影,好像是跟美食有關,一個美食一個故事,一個老頭兒在食堂工作,還有一隻貓,一個女歌手
有個電視劇叫深夜食堂。。。。
2. 關於《老師與流浪貓》——一部看到簡介就想哭的電影
在談論這個電影前,我先說說我和貓的故事。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開始喜歡貓這樣的萌物,但很遺憾家裡不許我養貓,理由是貓會傳染細菌病毒,而且家裡沒有多餘的精力和錢去養只貓(比如帶它打疫苗洗澡做節育手術之類的),所以我能完整接觸貓的機會非常少,但是很奇怪,在我面前出現過的流浪貓好像都很喜歡我(笑),因此過往的人生中,我也有段難以忘懷甚至是愧疚的與貓有關的經歷。
初二那年,院子里來了一隻很小的黑白相間的流浪貓,當時我在院子里掃地,它就從我面前刷的一下跑過去迅速爬上了圍牆看著我,也是好奇,丟下掃帚,我也走到圍牆下,蹲下去在地上用手指敲了敲,沒想到牆上的小傢伙又刷的一下跳下來,以為我在放食物,發現被騙後抬頭瞪我,沒辦法,試著抱它到門口,小傢伙也不掙扎,聽話的坐在門口等我拿出了一塊餅干,嗅了嗅吭哧吭哧就吃了,然後一直仰著頭瞅著我喵喵叫,於是我又從廚房裡撬了個飯團給它,它也不客氣低頭嗷嗚一口吃掉。應該就是這樣,小傢伙打那以後一直在院子里趴著,看到我出來就喵喵叫,那時候不顧家長不準碰它的囑托,趁著大人出去了就抱它,坐在院子里它就跳到我腿上,盤起尾巴捲成一團就呼嚕睡去,我覺得好笑,又把它放回地上,一會它便醒了一臉懵逼的又跳回我腿上,反復幾次後變聰明了,用爪子勾著我褲子安心的繼續咕嚕咕嚕。
這原本是個很溫暖的故事,只可惜後來貓主人發現了它,兩個小學生帶著另一隻花貓找到了它,說小傢伙叫咪咪,花貓叫小花,一起養在不遠的廢棄樓房裡,然後就把小傢伙給帶走了。
我跟在後面看過她們養兩只貓,養在廢棄屋子裡偶爾帶些飯過去,認為貓會游泳把貓放到裝滿水的池子里任它撲通算作洗澡,那時候我是真的想好好照顧兩只小傢伙,只是最後我爸知道我經常鑽廢棄樓房,擔心安危屢次阻攔未果後把我打了一頓,我就再也沒有去過那裡看過它們。
最後是很長一段時間後依舊是在院子里掃地的時候,那隻花貓小花出現在我面前了,吃了我給的倆飯團後走了,之後小花和咪咪也沒有出現過。
故事結束了,後來我看到流浪貓,就總想起它們,也是後來,我才知道貓是個很高冷的動物,它不會輕易親近人,想來當時小傢伙願意趴我腿上入睡其實是依賴吧,它信任我所以把我當成朋友,那麼之後只有小花來到我面前,是因為同伴不見了,或者是死去,因此來給我報信?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想,也許小傢伙太瘦小,也許體質很弱,我總想著它如果從廢棄樓房裡跑出來的話是會和同伴來投奔我的吧,畢竟它曾經在我懷里安心入睡過。
可是,它就是這樣消失了,直到高中搬家離開那裡,我再也沒遇到過黑白相間的貓咪。
故事先到這里,這次想說的是2015年日本電影《老師與流浪貓》,網路簡介如下(略長):
自從妻子去世後,退休在家的老校長森衣恭一(尾行一成 飾)便一個人過著孤零零的生活。他的性格頑固執拗,所以固守一方天地,與外界鮮少交流。在不多的來訪者中,可愛的三色貓小咪是一個頗為獨特的存在。小咪是校長的亡妻彌生(罇真佐子 飾)生前經常喂養的小傢伙,它習慣了每日來森衣家報到,即使女主人先行物故,它卻將此視為安心舒適的所在。陽光滿滿的日子裡,小咪常常端坐在供奉著彌生牌位和照片的佛龕前,彷彿真的在凝神懷念這位溫柔的女主人。森衣校長致力於俄羅斯文學翻譯的工作,與此同時還發展對攝影的愛好,因此在市政府工作的青年小鹿祥吾(染谷將太 飾)成為另一個為數不多的來訪者。他為老人帶來了相關資料,一老一上的交談過程中,小咪靜靜地守在一旁。
不知從哪天開始,小咪突然不再拜訪了。老校長本來並不喜歡貓,可是小咪似乎不知不覺中已經在他心中占據著重要的席位。森衣茫然無措地在家附近四處尋找,當走到妻子生前常去的一家美容院時,發現門口貼了一張尋貓啟事,上面那隻名叫「玉子」的小貓居然和小咪一模一樣!原來小咪也是美容院店長容子家的常客。在此之後,森衣和容子一同踏上尋找小咪的旅途,途中還遇到了許多和這只小貓有過交集的人們。比如休學在家的大學生真由美(北乃紀伊 飾)、經營自行車修理廠的愛貓家松戶、拒絕上學的小學生北斗等等,他們都為小咪起了不同的名字,而小咪也給這些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的人們帶去了安慰與快樂。
當得知小咪失蹤的消息後,大家一起加入了尋找的隊伍中來。而在這一過程中,森衣校長冰封的內心世界也悄然開始融化……
看到簡介就莫名觸到淚點,想起我故事裡消失的貓咪,就忍不住泛酸。這是一部很治癒也很致郁的電影,日本電影特有的緩慢節奏,耐心從開頭到結尾,107分鍾,開頭貓咪的出現,鏡頭跟隨著它走過一路,挨個出現的地點都發生著與它相關的友愛。
如簡介,校長是真·古怪老頭,刻板嚴肅,因為發現長期購買的麵包味道因為換了黃油而有一點點不對就跑到麵包店詢問,卻得知由於物價上漲,麵包店老闆不準備再經營下去的打算,於是校長表示遺憾也是一臉面無表情。看到這里就覺得校長是處女座的吧,可是校長在回到家後,把麵包放到死去妻子的佛龕前,喃喃「你最愛的麵包味道變了呢,老闆也要關門了,這是最後一個了」,這時候才發現校長斤斤計較只是因為惦念妻子喜歡的味道而已,也許校長是個很念情的人吧。
校長過得很孤獨,在妻子死後只願意在家翻譯俄國文學,夜晚翻譯工作進展不順利打電話給同事,努力找話題提及發現俄國文學的有趣之處是它不按革命前後劃分…並不有趣,電話那端也不耐煩的掛斷,校長就一個人靜靜的坐著,獨自說完下半句「它是按19世紀和20世紀劃分的呢」,這個時候小咪就趴在對著他窗子的牆上,一動不動的看著他,從某種程度上,小咪也許是想安慰他,可是他不知道,只能一直繼續孤獨的生活。
一直認為日劇里最溫暖的對話是「我回來了」「你回來啦」,可是這一次,校長每日回家喊的「我回來了」無人應答,在書房裡聽到院子里的動靜習慣的問一句「又在喂貓嗎?」無人應答,在妻子最愛的麵包店關門後,所有與妻子有關的東西都在退場,可是那隻貓還是一直闖入生活,所以校長覺得它是在提醒自己妻子離去的悲傷。
所以他忍無可忍,封住貓咪可以進屋的通道,在貓咪撞擊無果後對其大喊「連你也來規勸我嗎?沒用的,你來這里只會勾起我的悲傷,你到處被人餵食,到處撒嬌,是要得到更多人的關心,你是這樣想的吧,光來我家就算了…不,你還是不要來我家…」,表面上是在生氣,可是到最後,明明就變成對貓咪親近別人卻獨獨不肯親近自己的抱怨,其實很早很早,在看到妻子抱著這只貓餵食時溫柔的模樣,就已經接納了它,把它當作家人了吧,所以才會在路上遇到它時毫不猶豫的跟著它扭動的姿勢給它拍照。
得知貓咪失蹤後,校長心情很不好,看到路上的狗都忍不住訓話:「難道你只會說one,two嗎?(註:日本發音one同汪)」這里你會發現校長一點都不古怪,明明就很可愛啊。
一路詢問,從理發店到雜貨鋪到修理廠,一群曾經喂養過貓咪的人都一起加入尋找,校長不分晝夜的尋找,鑽進樹林里,爬電線桿子,看到貓的蹤影就跟上去,最後還進了派出所。
也是在派出所里遇到了同樣擔心貓咪而尋找它的女高中生,聽到了女高中生說起貓咪的故事。
這個地方是很催淚的,女生心裡感激貓咪救過它的命,因為在學校備受欺負老師卻不管教也無法告知父母一度尋死,在跳橋一刻碰到貓咪,大膽的貓咪跑到腳邊蹭蹭撒嬌,像是給了她最溫暖的慰藉。校長在聽到女生的講述後眼裡閃著淚,我想是因為他想起每每回家都看到貓咪蹲在妻子佛龕前,看到自己喵一聲是在回應那一聲「我回來了」吧,它分明就懂感情,分明就是想要用自己的溫柔去慰藉獨居傷心的古怪老頭。
電影的結局是開放式的,校長又一夜尋找無果回到家,一個人坐在地上慢慢睡著,夢見妻子與貓咪相遇的第一天,空中一直響著貓咪的鈴鐺聲。有人解讀貓咪已經死去,也有人解讀貓咪回來了。全程治癒,卻在結局令人惆悵,我們總是希望故事有個美好的結尾,在這個意義不明的結局鏡頭中,校長孤獨的背影和鈴鐺聲相映,無論最後貓咪回來與否,都是令人心疼的。
電影主體是在講一群人與貓的故事,可是你會發現在裡面,人們都是萬分可愛且溫柔的,唯一經常拜訪校長的青年祥吾本身對貓過敏,卻在看到自己痴呆的奶奶與貓相處無比開心時去尋找治療貓過敏的辦法,想要給奶奶養只貓。鎮子里原本並不熟悉的人因為對一隻流浪貓的擔心自發貼尋貓啟示。雜貨鋪老闆看到校長找貓的辛苦將啟示貼在門口最顯眼的地方。彷彿在這個小鎮上沒有猜忌與隔閡,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善良。
在電影里,我看到的都是滿滿的愛,對妻子的愛,對貓咪的愛,對奶奶的愛,107分鍾全程淚點崩壞,背景音樂恰當的煽情,足夠記憶深刻。
我很想做一個鏟屎官,想陪伴一隻貓咪短暫的一生,想彌補初二那年未能回應的依賴,人的一生相對貓咪是那樣的長,抽出幾年的時間好好照顧一隻貓不難吧,有時候會在夢里夢見依賴過我的小傢伙,卻沒有辦法讓它知道我真的想要愛護它的想法。
過去的無可奈何現在還是有辦法彌補的對嗎,真的,下一次再夢見它,我就對它說:
我已經徹底長大了,我可以給你一個家,我能好好陪伴你度過一生了,這次你想睡哪裡就睡哪裡哦。
最後用校長的一句台詞結尾吧:
「所有的生物都終有一死,所以還活著的那些,要十分努力地和睦相處」
無論是對人,還是對貓咪。
我們都要一樣溫柔。
3. 一部日本電影(動漫)講述的一個小女孩很喜歡看書有一天遇到了一隻貓她追著貓來到了一個店裡遇到了一位爺爺
宮崎駿的《側耳傾聽》吧~
http://ke..com/view/84409.htm
4. 貓咪感人的電影有哪些
1、小貓奇緣(又名,心動奇跡)
導演:大森美香
上映時間:2008年6月 片長:86分鍾
這部電影講述了因為一隻可愛的貓咪改變了一個人的心裡的故事,主角鬼冢部長是一個機器人公司的老闆,幾乎算是一個冷漠、近乎不近人情的人。但是她的女兒很喜歡貓咪,告訴他的父親。結果父親找出各種理由阻止她女兒。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最終他的心軟了下來,親自抱回一隻小貓。他用手掌托起了這個純真的小生命,放在溫暖的懷里,回家。
2、小貓的感覺
導演:高橋榮樹
上映時間:2011年5月 片長:72分鍾
小貓的感覺動物題材素來是日本電影最擅長的類型之一,其溫情感人的基調獲得了不少影迷的認可。小貓的感覺講述的是一段動物治癒人心的故事。就讀服裝學院的主人公櫻井遙在父親去世後陷入人生的低谷,此時她在公園撿到了一直迷路的小貓,取名為miyu。從此開始與小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櫻井遙的心情也逐漸恢復。
3、貓咪物語
製作:富士電視台(日本)
上映時間:2007年
貓咪物語是一個紀錄片,紀錄片里有北海道農場的三兄妹,清晨時光或趴在牛背上休息,或小酌剛擠出的牛奶,愜意舒適;宮城縣田代島,愛貓的人們將這里變成貓的天堂;唐人街內,呼呼大睡的強朋,成為人見人愛的招財貓;下半身癱瘓的貓兒平藏堅強的行走在世上,感動無數的人。它是繼《導盲犬小Q》之後由日本拍攝的又一部描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電影。影片以記實的手法,清新自然的拍攝風格,記錄了多段人與貓的感人故事,描述人貓的和諧生活,給你心頭帶來溫暖。
4、咕咕是一隻貓
導演:犬童一心
上映時間:2008年9月 片長:116分鍾
小島麻子是個漫畫家,這天又到了截稿期的前一天,麻子和助手們一起徹夜趕稿,麻子的貓咪薩瓦在一邊安靜地看著她們。第二天,原稿終於畫完了,麻子呼喚薩瓦,卻發現它的身體已經冰涼。陪伴了麻子十三年五個月零一天的薩瓦就這樣突然離開了這個世界。麻子想起在自己的首部連載作品進入高潮時,有幾個孩子請她收養一隻小貓,她收下了這個小東西給它起名「薩瓦」,那是法語「你好嗎」的意思。從此,她們一起吃飯、工作、做家務……失去了薩瓦就像是失去了一個親人,沉浸在傷心中的麻子陷入了低潮,她畫不出漫畫了。
5. 日本經典動漫電影老奶奶家有一隻貓,後來因為劃破後院的靈魂壇
是夏目友人帳嗎,很出名的,男主回鄉下奶奶家,在寺廟里絆壞結界,一隻大貓(他後來叫它老師)被放了出來。。
6. 在我記憶里的貓
早晨,馬路邊的花壇,我看見一隻貓,尚且鮮活的軀體,卻奄奄一息的樣子,估計是被來往的車輛撞傷了。我趕著上班,無暇多看,這個場景沒能讓我生出憐憫之心,腦海里卻一擊靈光,涌現出關於「貓」的記憶。
我是不喜貓的。這源於小時候家裡養過幾只貓,讓我對貓真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在我上小學時,家裡養了一隻小黑貓。它全身黑得發亮,一點雜毛都沒有,連鼻孔和嘴唇都是黑的,只有兩個眼珠綠的發亮。小黑貓當時只有幾個月大,很乖,我們給它弄點菜湯泡飯,它就可以吃得很香,不像有些貓頓頓想吃魚,沒有魚吃就不行。
我們一家人野答配挺喜歡這只小黑貓。小時候有部動畫片叫《黑貓警長》,我們就給它取名「黑貓警長」。它不挑食還能學著抓老鼠,之前家裡有老鼠,舉兄自打它來我家了,老鼠都沒蹤跡了。貓喜歡躥床,「黑貓警長」也不例外。有天我們出門走親戚,把它一人鎖在家裡,結果它跳到床上,還撒了一泡尿,可把我媽氣壞了!我媽就像訓小孩一樣吼它,還打了幾下它的頭。小黑貓就跟犯錯誤的小孩一樣,耷拉著腦袋,露出祈求原諒的眼神,可憐兮兮的望著我媽,偶爾還蹭到我媽腳邊小聲的「喵喵」叫兩聲,可把我們逗笑了。我媽說:「這小貓小狗的,也是通人性的呀。」從此以後,小黑貓就再也沒有蹭過床了。
可惜就是這樣一隻可愛的小貓,卻在半年後的一天,被別人偷走了。估計是哪家需要貓來抓老鼠,我家的小黑貓就被別人盯上了吧,總之小黑貓就這樣失蹤了,乃至了無音訊。
在我上中學時,家裡又養了一隻狸貓,麻色的。就是這只狸貓,讓我對貓沒有了喜歡。
如果說養小黑貓是想著滅滅老鼠,那養狸貓就純粹是我媽的迷信了。俗話說:「豬來窮,狗來福,貓來開當鋪。」我媽信奉貓是財神爺,便又養了一隻貓。
豈料麻色狸貓到我家來的第一天,我媽就和爸爸吵架了。我當時在心裡笑話媽媽:說貓子來開當鋪,八成來開吵架的當鋪了。不過也是邪乎,從此以後這只狸貓在我家就養的不順。
首先,這狸貓挑食。剛開始還能吃菜湯飯。有天有人給了幾條魚它吃了,從此它的胃口大變,無魚不歡也不吃。
我媽不給魚它吃,它就瞪眼沖我媽「喵喵」叫。有些街坊丟了些魚肉魚刺,它馬上蹭過去吃。我們想試試它抓老鼠,結果它不敢抓也不肯抓。我媽說,養了一隻無用的笨貓。這時候我們分外懷念那不見了的小黑貓。
春天到了,貓開始叫春了,有隻黑色野貓時常過來,沒多久我家狸貓就有異樣了,頌指嘔吐,肚子長大了。那時年紀小,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看狸貓這么挑食,把飯菜都吐了,就氣得打它的頭,還罵它:「看你這個無用的貓,老鼠都不會抓,還只想吃魚,再挑食就餓死你!」狸貓一雙幽怨的眼睛瞪著我,我更氣了,拿起一塊小石子打它的肚子,它一聲哀叫趕緊跑了。
那狸貓在要生產的頭一天居然不見了。我媽到處呼喚它,它就不出現,只到生產完,它才帶回兩只小貓仔回來。可是它一窩下了六個貓仔,另外四隻哪去了呢?我媽問它,它不理會。後來街坊聽到有點偏僻角落的舊房屋裡有小貓的叫聲,原來它把小貓藏到那裡了,還有兩只藏到其它角落裡了。我媽把五隻小貓送人了,留下一隻小黃貓自己養。那個貓媽媽默默地看著自己的孩子被一一送人了,有一天它居然帶著小黃貓走了,再也沒回來。
從那以後,我家再沒養過貓。我想要是養狗,起碼還能忠心耿耿的看門,這貓真是無情無義之畜牲,難怪魯迅都說貓是諂媚的,形如獅虎卻奴顏卑膝,搖尾乞憐,看到有可求的,便蹭到你身邊「喵喵」叫。
我看了「陸放翁與貓」的故事。陸游晚年花高價買了兩只貓,好魚好肉招待兩貓,本想讓它們來防耗子的,豈料它們癱在地上什麼都不想做,陸翁徹底放棄了讓它們防耗子的打算了。他仍很喜歡這兩貓,居然寫出了「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時時醉薄荷,夜夜占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和「連夕狸奴磔鼠頻,怒髯噀血護殘囷。問渠何似朱門里,日飽魚飧睡錦茵」總共十二首貓兒詩。這樣愛貓如痴,怕不是現代貓奴的偽作吧。但是作者竟然是我心中的超憤怒派詩人陸放翁先生。在我短淺的人生閱歷之中,陸放翁先生是我所見寫情詩最少的成年男子。即便是他的此生摯愛唐婉小姐,也只得了四首詞而已。而這兩只貓竟然得到十二首之多的詩歌——唐婉小姐,你若地下有知,是不是很想破土而出呢?
陸游寫出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詩句,晚年他在兩貓的陪伴下又能寫出「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勿生孤寂念,道伴大狸奴」」的詩句。這可真要感謝兩貓,若沒有了它們,我們這位飽嘗孤獨憤懣的老書生陸放翁那便必定要比「僵卧孤村不自哀」更愁苦百倍了。
如此看來,我們將貓養在家中,也不過是為它們提供飲食與住宿,但它卻總在慰藉你的孤獨與惶恐。也明白了為什麼電影里有孤獨老人,陪伴他們的卻是這些小貓小狗了。印象最深刻莫過於日本電影《望鄉》里的老年阿崎婆在孤獨中只有好幾只貓陪伴著她。
只是這諂媚的貓,我還是不怎地喜歡。也許等我孤獨終老時,會去養幾只貓來慰籍我的孤獨與惶恐吧!
7. 講述了一個孤獨老人和一隻貓的故事 電影
老人與貓 Harry and Tonto (1974)
8. 求一部關於一個家庭和一隻黑貓的日本動畫片
雖然也覺得是《酷樂貓》但不是年輕夫婦,是一對老人,而且《酷樂貓》是99年的。
當年動畫,中國TV放送不會晚很久,查了90年-95年的日本TV播放表,只找到2部和貓有關:
《叮當貓》:可惜是一家三口,貓是黃色的。
《貓狗寵物街》:兒童是人類主角,而且是花貓。
9. 一部日本電影,主角是一個女孩和一隻貓,裡面有一個片段是白貓彌留的時候,擬人化的變成一個老頭
是日本電影九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