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日本赤壁電影

日本赤壁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3-31 11:39:37

❶ 《赤壁》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下面是我給大家介紹的《赤壁》觀後感,歡迎閱讀。

《赤壁》電影觀後感

東漢末年,新野一戰劉備大敗。無法反擊的蜀軍只好帶著老百姓離開新野。但老百姓的行動很慢,這極大地耽誤了行軍轉移的速度。有人勸劉備放棄老百姓,說這樣會使轉戰快一點。但劉備說:「不行,老百姓不願投靠曹操才跟我們走的,我們連老百姓都保護不了,那我們打仗還有什麼意義?」劉備決定讓孔明去枯源東吳請求援軍。孔明來到東吳,接下來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舌戰群儒」,最終,孔明說服了周瑜和孫權,孫劉聯軍對抗曹操的一場三國大戲,就因此拉開了。不同的人看《三國》,會有不同的理解。那麼導演吳宇森要通過電影《赤壁》表達他怎樣的思想呢?

一、情義高於一切。

赤壁一役的勝利完全在於「義」和「團結」。「義」是一種神奇的萬能力量,能讓不同的人聯合起來,割頭換頸。「團結」讓無數根稻草抱成一團,不會被輕易折斷。曹操虛為漢民,實為漢賊,不講正義,更不懂得用人,狂妄專橫,自然沒人願意相信他,真心效力於他。

二、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備雖然打的勝仗不多,但他得民心,肯為老百姓著想,即使到了自己最危急的時刻,他也仍然不願棄老百姓而自顧。同樣,在剛剛上映的《建國大業》里,我們再次見到了一個愛民如子的領袖形象,得了民心,所以他領導的革命才獲得了偉大勝利。

《盯敗孫赤壁》電影觀後感

三國鼎立時期,曹操率百萬大軍南下攻打東吳、蜀國。東吳與蜀國結為同盟,共同抗曹。在周瑜勇猛地火燒連船,孔明機智地草船借箭後,曹操大敗,敗走華容道。此次戰役空前絕後,被喻為「赤壁之戰」《赤壁》一片以現代高科技的手段重現了古代宏偉的戰斗場面,實在令人震驚。在了解歷史的同時,我不經感慨到:團結力量的偉大。影片中,劉備與孫權結盟把弱小兩國變為了強大一國,擊敗了曹軍。可見團結的力量不可小視。「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是弱小的螞蟻團結起來的威力。

生活中,人更應該如此,與家人、朋友、同學友好相處,不要鬧不和。分離只會帶來更多的傷害,團結才能凝聚精神和力量。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亞馬遜森林裡,一場森林火災包圍了一群螞蟻。螞蟻們迅速合攏,變成一個「蟻球」。螞蟻們沖出火海,外表的螞蟻犧牲了,可大多數螞蟻因為螞蟻的團結而得救了。不團結也有壞處,「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這就是不團結的壞處。

上次接力賽,我班表現不錯,大家的速度十分快。眼看勝利在望了,可是由於我們不團結,掉了棒。我們得了第二名。可見,大家不團結,觸手可及的勝利也會擦肩而過。團結,一種我們身邊經常可以做到的事,可多少人做到了呢?希望大家生活中要團結,團結力量大!

《赤壁》電影觀後感

昨天看了吳宇森導演的三國之赤壁的上集,感覺有一點失望,但也不算完全失望,起碼我還是想繼續看他的'下集赤壁,至少吳宇森的赤壁裡面的動作和場面比三國之見龍卸甲要好看一點。

吳宇森的赤壁這部電影比較適合給那些沒有一點中國歷史常識的美國人看,但對我來說可能就不太適合,記得高中課文里都有三國演義的段落,大學聽得又是單田芳的三國演義評書,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小說也在那時候通讀了一遍,之後又是徹夜玩日本光榮KOEI的三國志4,現在玩的還是光榮的真三國無雙系列的游戲,可以說,三國的故事以及裡面的人物形象已經在我們腦海里有了一個清晰而完整的模式了,一提到趙雲、關羽、張飛,他們的形象幾乎是固定化的,而吳宇森導演之下的這些形象和我們心目中的都不一樣了。其實我更認同的是光榮的電腦游戲中的三國人物形象,而且我覺得,日本人的確真正吃透了三國文化的精髓,他們的游戲對於三國歷史中很多有趣而詳細的描寫,又沒有違背原本小說的中心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屬於我們自己的三國演義文化,一味迎合外國人所好製作的電影,是不能反映出真正意義上的三國文化。

這一點其實我們值得向日本人學習,日本人開發的真三國無雙系列游戲的英文版在西方也非常流行,不少老外都熱衷於這個游戲,有的老外甚至專門為了這個游戲而研究了中國的三國歷史和文化,這也說明了好東西,不用投其所好,照樣能發揚光大。

《赤壁凱鏈》電影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讓我學到了很多。故事是這樣的:

曹操,字孟德。有一次,他親自帶領八十三萬大軍南下,准備攻打江東。當時曹操號稱百萬大軍,嚇得孫權連大氣也不敢出。幸好劉備派諸葛亮去江東幫助孫權,受到了孫權的熱烈歡迎。雖然是初冬,諸葛亮卻預測三天以後有東南風,於是他和周瑜商量了一條計謀。他們先派龐統去游說曹操,讓他把所有的戰船都用鐵鏈連接起來,再讓黃蓋領兵去詐降,趁機把曹操的戰船都燒毀。等到了黃蓋詐降的那一天晚上,果然吹起了猛烈地東南風,於是黃蓋放出了許多火船。只見那些火船乘著東風,飛快地沖向曹操的戰船。可曹操的戰船被鐵鏈拴在一起,不能掉頭,無法逃脫,因此,一轉眼就被全部燒毀了。曹操大敗。

看完《赤壁之戰》,我對諸葛亮又敬佩有羨慕。他不但能打仗,能製造木牛流馬和噴火巨獸,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測出三天後有東南風,對赤壁之戰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以後一定要向諸葛亮學習,學習他博覽群書、刻苦求學的精神。我會每天好好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好好做作業,還要讀很多的課外書,增加自己的知識,做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社會有用的人。

❷ 《赤壁》外景地在哪兒是日本嘛!

《赤壁》在河北涿州影視城開機後,隨後轉戰北京電影製片廠、十渡、河北戰國影視城、易水湖等多個地方拍攝
2006年吳宇森在看過河北易縣安格庄水庫天然秀美的湖判困棗光山色後,就決定易縣是赤壁大戰拍攝地的不二之選。電影中,岸邊赤壁城牆、水寨旱地、曹操戰船、短刀飛箭的畫面在此一一浮出水面。「曹營水寨」安扎在水庫西北方,《赤壁(下集)》中林志玲飾演的小喬就闖進這里,與張豐毅飾演的曹操周旋。和「曹營」兩相對峙,正是梁朝偉飾演的周瑜的「營寨」所在地,《赤壁(上集)》的不少重頭戲都是在此拍攝的。金城武飾演的諸葛亮前往東吳聯合抗曹掘拆、周瑜練兵等情節都是在這里拍攝。
十渡周瑜點將台
在北京房山十渡風景區內,連綿的峭壁沿河而立,中間突然出現一個缺口,一座尺洞古樸的城樓橫跨於缺口之上,城樓之後便是吳宇森為周瑜挑中的點將台。
《赤壁》的另一個外景地,涿州影視基地。

❸ 關於《赤壁》電影觀後感

關於《赤壁》電影觀後感5篇

孫權派魯肅以弔唁劉表之名與劉備會面,商討聯合抗曹的事情。劉備在同意了與江東聯合抗曹的建議之後,派諸葛亮前往江東。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關於《赤壁》電影觀後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關於《赤壁》電影觀後感1

《赤壁》上在去年看完後,就一直在等下。因為上部是我們一堆人去看的,所以下也要原堆人馬一齊去看才覺得過癮。原堆人馬中因為有幾位沒有民生信用卡的,所以商定大家等到周二一同去看。昨天晚上原堆人馬齊殺電影院,聲勢浩盪,以至於我買票說出張數時,售票員特意提高嗓門重復了一遍來印證,哈哈。

《赤壁》下中,加了一些導演自己的安排,有些細節是歷史無法查證的,也可以說是歷史上沒有的。繼續延用上部的搞笑語言,包括曹操這個角色在下部中也有不少喜劇色彩。看過張豐毅的專訪,他說在上部中自己徵得導演同意後,將一些台詞改掉了;在下部中,也可能為了迎合整部影片風格、也可能為了讓曹操這個歷史人物更加生動,不再那麼嚴肅,沒有再刻意的去改台詞。我的理解是,既然讓觀眾發笑,那就笑個夠吧。下部中主要就是戰爭場面了,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在吳宇森的精心導演下重現,場面宏大,有聲有勢。血腥的場面過後,周瑜放走了曹操,並說了一句「我們都輸了」~~~望著倒在血泊中成千上萬的士兵,我的心也沉重了,突然想到一句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還在回味,影院的燈突然亮了,氣得我又想罵人~~~~再多的細節不說,呵呵,是我寫觀後感的習慣,還是留給朋友們去影院觀賞吧,要不然我都說完了,看電影便會覺得索然無味了,這也是我從來不看影片首映禮的原因。

下部不細說,上部已過去多時,現收集上部中搞笑語錄貼出,與大家同樂!貼出之前,先賣個小關子,上部中有一個細節,一匹小馬出生,小喬說這小馬出生在荊楚,就叫「萌萌」吧。為何叫此名,一直不理解,昨晚看完下回來,在一個群里和網友「探討」,最終覺得一網友的解釋實在叫高:「荊楚二字都是草字頭,又意指日月同輝,再有兩軍聯盟之意,所以取萌萌吧。」此言一出,全群鼓掌。

關於《赤壁》電影觀後感2

中國電影史上投資最大的一部電影,演員陣容之大,布景場面之大,動畫效果之良,可謂國內現有之最了。近6億的投資,作為支持中國電影工作的影迷-我來說,是一定要去電影院看的,再說,上部看了,不好不看下部的吧!

有感,太有感了,呵呵!

上部看的時候只是覺得時間長,看的屁股有點疼,其他都還好,敘事,人物關系也都明確。

下部,剛剛看完,呵呵!簡直了,要說馮氏喜劇《非誠》幽默的話,《赤壁下》應該有過之無不及啊!

原來,劉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已經足以成為一個有著雄厚資本的個體戶了,製鞋,食品加工,而且呵護消費者。加之手底下還有幾個不錯的打手,還想要踏入政壇,野心可不像他顯露的那麼老誠,富甲一方,不錯啊;劉備媳婦的舊相好原來是一位足球奇才,可惜啊,生錯了年代,讓人看後嘆息,時下難得之球壇才子啊!不過不應該帶領球員集手遲體斗毆啊,現在看來這個畢肆李陋習不能單方面責怪中國足協,老底子就不幹凈;伊辛巴耶娃不知道看不看的到這個片,要看的到,是不是要追尋了解一下撐竿跳的鼻祖-趙子龍的生平事跡;還有,日本東洋武士道精神就是你不先沖,誰先沖,哈哈,應該喊著丫西給給的雹瞎;看到最後,就讓人感覺影片的主旨為何-江山?佳人?二嫂?好像有點無間道的影子…

太強了!這個片子應該西方國家也要上吧,不知道人家看後是不是會引起興趣,去了解一下那段歷史。這樣就多少可能會了解到吳導演的意思,這個故事本沒有好壞對立方,就是爾虞我詐,坑蒙拐騙。

又等了半年,大家都去看吧,不錯啦!

為了中國電影事業!加油!

關於《赤壁》電影觀後感3

在外公的極力推薦下買了碟看了赤壁(外公是電影愛好者,無論國內國外所有大片都一一欣賞)。電影的場景規模很大,通俗的說是排場很大,演員也雲集眾多明星,當然演員的演技自然不用說,而且吳宇森導演投在這部電影上的心血也不少,只是片中的幽默似乎不應該放在嚴肅的場合,或許導演是想讓緊張的氛圍緩和一下,但是卻造成了之前赤壁上映後的眾說紜紜——……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不錯的——很可愛……無論是胡軍,金成武,張震,張豐毅還是趙薇,林志玲的表演都是可圈可點的,不過我通過這部電影開始欣賞起一個人——梁朝偉。

之前一直認為他是一個老男人(因為年紀的問題),他的魅力在於他所經歷的,以及歲月所留給他的東西……不過,現在自己覺得太膚淺了——不錯,他的演技精湛得沒話說了——更重要的是他給人的那種感覺,彷彿真的身臨其境,就好象我就生活在那個時期,我就是那個人……或許太誇張了,不過,除了BradPitt以外,他是我目前欣賞的男藝人中年紀最長的。他所演示在我面前的彷彿就是周瑜,那個頭腦機智,聰明沉著,為人大氣,富有愛心,對妻子體貼關懷,面對敵人毫不退縮,敢於挑戰,能夠隨機應變,()了事如神,被世人所敬仰的偉人——周瑜。

所以現在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欣賞這個年長的「偶像」,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言一笑……不錯,他的確有魅力,劉嘉玲沒有看走眼,他是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好男人,不只是他對工作的熱忱,還有他的為人以及他對人生的態度。

相信現在才喜歡他應該未時不晚吧——呵呵……期待赤壁下,期待梁朝偉給我們帶來更精彩的表演,哦,不對,應該是期待所有演員帶來更讓人震撼的表演——期待吳宇森導演的後半段精心製作的巨作。

關於《赤壁》電影觀後感4

昨天,去同學那拿資料,順便約了另外的一些「死黨」一起去看《赤壁》。

我們進場已經遲到了兩分鍾,但還是及時的趕上了。電影的一開場就是「劉備被曹軍所迫,投奔孫權。趙子龍單槍匹馬救少主」。那氣勢洶洶的場面讓人震驚不已。

在整個《赤壁(上)》的影片中,最令我感動是一位老漢在周瑜軍營的水田裡丟了一頭水牛時的那一幕幕。老漢向周瑜說明了情況,周瑜不僅歸還老漢丟失的水牛,也沒有懲罰這個盜取水牛的士兵,而是給了士兵一個改過的機會。這種「處分」給士兵們一個很大的啟發——要團結!接著,所有的士兵都跪了下來,向這位老漢賠罪。而就是這一幕,為此讓我感動而又震撼。現在我覺得,電影里的周瑜並沒有像課本里的一樣,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這里的他不但寬容了「錯誤」,也寬容了自己的心。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在整個《赤壁》當中,有很多的笑場的地方。

「我隨時都要保持冷靜。」

「我幫牛接生過···略懂」

還有張飛朝周瑜的那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吼等等。

在放映廳了,無論是老老少少,都不禁失笑。

今天剛剛上博客的時候,在信息欄里看到了李道新的博客——「求求觀眾別『笑場』」這篇博文。當時我也很羞愧,因為我也笑了。但是看了網友的評論之後,我也想過。這么偉大一步古典名著,盡然會成為觀眾嘴下的笑聲。但是,我覺得,既然電影原本內容的台詞就是這樣安排好的,我們也不可能去改變他,而忍在那裡憋著不笑。當然,也不是說《赤壁》這部電影拍的不好,只是我不是很贊同憋著不笑的建議。

總的來講,還是蠻喜歡《赤壁》的。諸葛亮與周瑜都是帥哥,而小喬則是一個賢惠的妻子。而赤壁之戰即將開始——期待著下一個輝煌!

關於《赤壁》電影觀後感5

今天我看了電影,電影的名字是《赤壁》。

曹操向皇上討令,去攻打劉關張。把劉備打得連連後退,劉備的兩個夫人和孩子還在家裡。曹操人多勢眾,趙雲一個人帶著三個人去救夫人,有一位夫人被長矛射死,另一位跳井自盡了。趙雲把孩子交給了劉備。劉備和百姓們走了,關羽在那兒抵擋。關羽殺到了最中心,可是曹操沒有讓士兵傷害到關羽。士兵問為什麼,曹操說相如趙雲,關羽這樣的猛將終有一天我會把他們收服。諸葛亮要去向孫權借兵,他讓周瑜率領三萬大軍去討伐曹操。劉備關羽張飛還是過著貧困的生活。劉備還是編草鞋,關羽去教書了。張飛在寫字,周瑜看了看張飛的字,這個張飛壞脾氣,大吼一聲,「你要干嗎?」諸葛亮和周瑜都堵住了耳朵。這一天曹軍開始進攻了,他們從陸地上進攻,諸葛亮擺了一個八卦陣,這個八卦陣是由士兵的盾牌組成的。曹軍進去後,就被困在了裡面。這時,諸葛亮命令變陣了,陣變了,出口都被封住了。最後他們的元帥急了,說:「見兵殺兵,見陣殺陣。」這一下子,曹軍可吃虧了。蜀軍拿著長矛往裡面扔。諸葛亮又命令他們變陣。這時趙雲趙子龍沖了出來,殺了很多官軍。

趙雲快不行的時候,賽展雄關羽又沖了出來,關羽快不行的時候,張飛又沖了出來,張飛沒有拿武器,見到曹軍把曹軍的兵器折斷,或者搶曹軍的兵器來自己用。張飛不行的時候,趙雲又沖出來。我知道這是車輪戰,這回曹軍的士兵可減少了不少。曹軍看勢不妙,用盾牌組成了一個大盾牌,蜀軍往裡沖的時候,曹軍伸出長矛把蜀軍扎死了。這時諸葛亮又吩咐變陣。他們拿著繩子,繩子上有好多流星錘,把曹軍的盾牌都打到了地上,然後流行錘又把拿盾牌的士兵打死了不少,曹軍急忙逃了出來。這時,諸葛亮一看周瑜,周瑜已經下去去助陣了。

曹軍的元帥射了周瑜一箭,周瑜把箭拔了出來,還是再殺敵兵。甘興來了,把刀放在了曹軍元帥的肩上,問周瑜殺不殺,周瑜把他給放了。這一仗打得是大獲全勝。


❹ 赤壁電影為什麼日本的票房超過了中國

日本人有很深的三國情節。 眾所周知,日本的「三國文化」來自中國,那是「中學東漸」。

當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以下簡稱《三國演義》)於元末明初問世時,三國的故事在中國大陸民間已經流傳了近千年。但是故事有沒有傳到日本,此前沒有紀錄。日本真正第一個與中國的「三國」故事有關的作品,據邱嶺與吳芳齡所著《三國演義在日本》一書所研究,是一部叫做《太平記》的作品。它的誕生,大約也相當於中國的元末明初時期。

《太平記》是講述日本南北朝時期歷史的小說,其中的作品卷二十,引述了三國故事,從劉備三顧茅廬開始講,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死孔明走生仲達」結束。故事的主角,竟然不是劉備也不是曹操,而是諸葛亮。

在中國人心目中,諸葛亮是智慧的象徵。但是在《太平記》中,諸葛亮的主要表現是「忠誠」與「仁義」。他對主人公劉備的鞠躬盡瘁,一直延續到他死後,還可嚇退敵人,給蜀國做貢獻。還有,他「出師未捷身先死」,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個人悲劇,也都是日本人津津樂道的內容。不過,《太平記》中的三國故事,還不是來自《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真正進入日本,是在《三國演義》的嘉靖本問世167年後。其時正是中國剛剛完成明清交替,一批明朝遺民避居日本,帶去大量中國書籍。而日本恰逢多年戰亂結束,進入江戶時代,對中國文化有了濃厚興趣和需求。1689年——明亡之後40餘年,《三國演義》的第一個日譯本《通俗三國志》出版,譯者署名「湖南文山」。

江戶時代的日本,知識分子和上層武士是可以直接讀漢語原文的,也就是說,其實他們可以看中文的《三國演義》。但庶民階層卻不行。所以說,湖南文山的這個《通俗三國志》,很大的意義是使「三國」在日本全社會各階層中,尤其是中小學生中普及。不過,從那個時候起,日本譯家們已經在搞「編譯」,按自己對內容的理解開始對原著改編。120回的小說變成了50卷,每回末尾必有的說唱套話也都抹去,實現了由說唱故事到讀本的轉換。

日本人對於三國的執著熱情與認真,簡直近乎自虐。至今,他們仍會寫出無數本書來,考查三國里的史實,三國里的謎團,收集三國名言,繪制三國地圖,編制三國大詞典。有一個日本職員,就是因為喜歡三國,利用假期到中國來考察三國故地,已經堅持了20多年。至今,到網上搜索,關於三國的購書網頁有30多頁,每頁都包含十幾本書。僅就三國人物評價而言,在光榮公司做三國的電腦游戲的同時,日本一家「新人物往來社」推出《三國英雄資料編》,對169個三國人物的統率能力、決斷能力等8個方面進行打分,買了書的人都可參與進去,花樣無窮。

而日本的文學,從最早接受三國故事時起,就已經開始走上了與中國文學不同的道路。邱嶺與吳芳齡為日本文學總結的三大特點是:追求真實;非社會化而強調個人;悲美。所謂「悲美」,一代日本動畫迷和游戲迷恐怕早已在日本動漫中領教。那種滿天飛著血紅的箭雨的悲愴與凄美,英雄人物經歷生離死別時,心碎之處的典雅傷感,都隱隱地在打動著一代年輕的游戲迷們。這些來自東瀛的「三國」,千百年前曾經從中國傳過去,不知充盈了多少日本人的內心,現在它們又轉回到發源地母國,又會在這邊釀出什麼樣的果實?

日本大手前大學校長川本皓嗣,曾寫下這樣一段話:「在日本,以前常聽到『同文同種』的說法。日本人相信自己和中國人沒有多少不同的地方……以為學習同『文』者就具有相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直到近代以後這種錯覺仍然存在著。

另一方面,中國人雖然一點也不認為自己像日本人,但就像美國人多覺得加拿大是美國的一部分或者一個『准州』似的,中國人不也覺得日本文化像是中國文化浮淺的模仿或者派生物嗎?

當然,這兩方面都是很大的錯覺。」

觀察日本的「三國文化」與中國的「三國文化」之不同,似乎讓我們突然得到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文化、中國的歷史觀的某些清晰鏡像。

❺ 電影 赤壁 裡面的主要演員有誰

·片名:赤壁
·英文片名:Red Cliff
·導演:吳宇森
·主演:梁朝偉 飾 周瑜
金城武 飾 諸葛亮
張豐毅 飾 曹操
張震 飾 孫權
胡軍 飾 趙子龍
尤勇 飾 劉備
林志玲 飾 小喬
·上部片長:145分鍾
·上部公映日期:2008.7.10
吳宇森歷經兩年的時氏亂間,融資5600萬美元(合4億人民幣)揮師「赤壁」。刷新了中國電影投資最高紀錄。《赤壁》上部確定將於今年7月10日正式上映。在預告片中,金城武扮演的諸葛亮、梁朝偉扮演的周瑜、胡軍扮演的趙雲、日本影星中村獅童扮演的甘興、林志玲扮演的小喬以及趙薇扮演的孫尚香等悉數出現。一些以往只在歷史書上看到的場景,導演也非常用心地將其一一重現在大家眼前,例如火炮擊城、野放天燈、弓箭火戰、夜間浴血刀戰、千軍萬馬的賓士場面等等。除此之外,梁朝偉與林志玲的激情戲也在預告片中一閃而過。
劇情介紹
影片以長坂坡之戰開場,曹操在擊潰劉備後,認為對他稱霸天下有威脅的是東吳,再加上曹操鍾愛的小喬誓死不從,令他大發雷霆,執意攻打東吳。 孫權派魯肅以弔唁劉表之名與劉備會面,商討聯合抗曹的事情。劉備在同意了與東吳聯合抗曹的建議之後,派諸葛亮前往東吳。孫權的妹妹孫尚香與魯肅用激將法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並且把周瑜召回,主持抗曹。兩軍最終在赤壁相遇,在黃蓋的詐降計策之下,曹操大敗,沿華容道退回江陵。
周瑜和諸葛亮是全劇最主要人物,周瑜是第一男主角。吳宇森的《赤壁》試圖超越《三國演義》,還原真實的赤壁之戰。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周瑜是第一功臣,並且年紀比諸葛亮大,只是後來在演義中由於羅貫中「擁劉」的寫作立場,才將功勞全都攤在諸葛亮身上。並且在演義中將諸葛亮塑造成神仙似的人物,長髯飄飄,羽扇綸巾,把周郎塑造成嫉賢妒能的白面後生。從吳導演最初的設定,由周潤發和梁局核派朝偉分飾周瑜和諸葛亮,後來發哥退出改由梁朝偉飾周瑜來看,可以得出這一結論。
小喬有戲。花那麼多銀子請來林志玲大概是要渲染周瑜的感情戲,這是一個賣點,周郎和小喬是歷史上羨煞旁人的情侶。劇中大概會讓美貌與智慧兼得的小喬來啟發周瑜的計謀,在赤壁之戰的關鍵時候發揮巨大的作用。而孫權的寡嫂、孫策的妻子大喬也由林志玲扮演,大概戲份不會太多,只意在表現林志玲有分飾兩角的表演能力,此外無他。
孫尚香在赤壁之戰期間就與劉備有情義,非是《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後才因「周郎妙計安天下」認識劉備,誤打誤撞成就與劉皇叔的婚姻,但戲份也不會太多。劇中赤壁期間劉備與孫尚香的感情戲大概是在趙雲的掩護下得以實施。
大小喬的作用還表現在曹操的感情戲上。——這充分說明《赤壁》是戰爭大片之外的感情大戲。曹操的感情戲大概表現為覬桐賀覦大小喬的美貌上,然後銅雀台橫槊賦詩,成為戰爭的導火索,與歷史上的許多戰事由美貌女人引發一樣。正所謂紅顏禍水。

❻ 赤壁電影劇本是日本人寫的嗎

不是。赤壁電影的劇本作者是中國著名導演、編劇馮小剛及其團隊。赤壁氏漏是中國的一部歷史戰爭史詩巨制,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等單位投資出品,劇情根據《三國演義》中關於赤壁之戰的記載改編而成,該電影在中氏核寬國國內外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和票房收入,被視為中國電影的代表作之一殲亮。

❼ 為什麼電影赤壁會在日本大暢銷

商業片啊,本身題材就是日本人很有興趣的睜者題材,他們民族尚武。
這電影里的明星在日本都很有名昌猛氣的,這個也有很大的原因吧。
這部電影在日本的宣傳力度也很大,加上金城武、梁耐早橋朝偉還有一個日本演員,趙薇也比較受歡迎。

❽ 電影《赤壁》劇情

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敗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戰役。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作玄武池訓練水兵,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採取措施,隨即於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約今湖北、湖南),欲一統南北。時孫權已自江東統軍攻克夏口(今武漢境),打開了西入荊州的門戶,正相機吞並荊、益州(治成都),再向北發展;而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為謀士,以其隆中對策,制定先佔荊、益,聯合孫權,進圖中原的策略,並在樊城大練水陸軍。勞師、水土不服、短於水戰等弱點,堅定了孫權抗曹決心。孫權不顧主降派張昭等反對,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3萬精銳水兵,與劉備合軍共約5萬,溯江水而上,進駐夏口。曹操乘勝取江陵後,又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仍統本部兵,鎮守漢川(今江漢平原)。益州牧劉璋也遣兵給曹操補軍,開始向朝廷交納貢賦。曹操更加驕傲輕敵,不聽謀臣賈詡暫緩東下的勸告,送信恐嚇孫權,聲稱要決戰吳地。冬,親統軍順長江水陸並進。孫劉聯軍在夏口部署後,溯江迎擊曹軍,遇於赤壁。曹軍步騎面對大江,失去威勢,新改編及荊州新附水兵,戰鬥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戰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烏林(今湖北洪湖境),與聯軍隔江對峙。曹操下令將戰船相連,減弱了風浪顛簸,利於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緊演練,待機攻戰。周瑜鑒於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部將黃蓋針對曹軍「連環船」的弱點,建議火攻,得到贊許。黃蓋立即遣人送偽降書給曹操,隨後帶船數十艘出發,前面10艘滿載浸油的乾柴草,以布遮掩,插上與曹操約定的旗號,並系輕快小艇於船後,順東南風駛向烏林。接近對岸時,戒備鬆懈的曹軍皆爭相觀看黃蓋來降。此時,黃蓋下令點燃柴草,各自換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頓時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邊營屯。聯軍乘勢攻擊,曹軍傷亡慘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敗局,下令燒余船,引軍退走。聯軍水陸並進,追擊曹軍。曹操引軍離開江岸,取捷徑往江陵,經華容道(今潛江南)遇泥濘,墊草過騎,得以脫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滿寵屯當陽,自還北方。周瑜等與曹仁隔江對峙,並遣甘寧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圍甘寧。周瑜率軍往救,大破曹軍,後還軍渡江屯北岸,繼續與曹仁對峙。劉備自江陵回師夏口後,溯漢水欲迂迴曹仁後方。曹仁自知再難相持,次年被迫撤退。赤壁大戰後,劉備乘勝取得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荊州牧,奠定了壯大發展、進據益州的基礎。曹操吸取失敗教訓,大興水軍,進控江淮,與孫權對峙。孫權為抗曹,繼續與劉備聯盟,任其在荊州發展。三國鼎立格局逐漸形成。赤壁之戰,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加之水軍不強,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面前,冷靜分析形勢,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❾ 有哪些在日本上映的中國電影

其實要說在日本市場上映的中國電影是有很多的,因為畢竟有很多小眾的院線。會上一些他們認為的文藝片或者小眾電影。以我看,要想了解一部電影的影響力還是要看票房。因為這是普羅大眾用錢來投出的選票,更具備參考價值。下面是中國電影在日本票房前20名的名單:

《赤壁(下)》2009年 55.5億

《赤壁(上)》2008年 50.5億

《英雄》2002年 40.5億

《少林寺》1979年,82年日本上映 36億
《A計劃》 1983年 31億
《龍爭虎鬥》1974年,李小龍 30億(配給16.42億)
《死亡游戲》1978年,李小龍 29億
《少林足球》2001年 28億
《十面埋伏》2004年 22億
《A計劃續集》1987年 19.1億(配給10.5億)
《警察故事》1986年 18.7億(配給10.3億)
《功夫》2004年 17億
《五福星》1983年 15億
《猛龍過江》1974年,李小龍 14億(配給7.72億)
《龍兄虎弟》1986年 13.6億(配給7.5億)
《威龍猛探》1985年 12億(配給6.6億)
《快餐車》1984年 11億
《精武門》1974年,李小龍 10.9億(配給6億)
《唐山大兄》1974年,李小龍 10.9億(配給6億)
《龍少爺》1982年 10.9億(配給6億)
第一名毫無爭議的是三國題材的《赤壁》,要知道《赤壁》在日本的票房比大陸的票房還要高。可見日本人對三國題材是有多麼的熱愛。日本對三國題材的拍攝和改變可以說是樂此不疲。有以曹操為主角的《蒼天航路》有比較正統橫山光輝的《三國志》甚至還有娘化的《一騎當千》三國的游戲更是非常的多。所以吳宇森操刀的《赤壁》在日本取得如此的成績,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❿ 電影《赤壁》投資了多少錢

中國及亞洲投資最大8500萬美元的史詩電影《赤壁Ⅰ》和《赤壁下Ⅱ決戰天下》雲集了中港台影壇巨星梁朝偉,趙薇,金城武,張豐毅,張震,胡軍領銜主演。由美國著名導演吳宇森指導的佳作,獲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08,09年上映時,在亞洲,歐洲等地均獲巨大成功,票房和口碑雙豐收,刷新了所有華語電影票房新記錄。參展提名了十幾個國際電影節影展,獲美國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日本每日電影大獎最佳外語片,中國華表獎優秀合拍片,金像獎等多個大獎。是《電影看中國》產品代表中國走向世界,傳播中國電影和文化。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6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8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4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0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