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商海通牒
Ⅰ 電影《商海通牒》暗指哪家公司
影片發生金融危機風暴之眼紐約的某家投資銀行總部,從規模和所經營的業務上來看,基本上是五大投行之一無疑。好友有說是高盛或是雷曼,從規模和後來的結局上看,雷曼更說得通;但從行事的風格上看,無疑更似高盛。
做的事情很簡單,投行們從商業銀行和住房抵押借款人那裡買來大量的住房貸款,然後打包,做成所謂的MBS(Mortgaged-backed securities),然後再賣給投資者,賺取利潤。借貸者轉手了風險,於是更大膽的開閘放貸,投行只一個轉手便回報豐厚,於是更激進的購買貸款,評級機構樂於根據理論上的模型來給出評級,而投資者則能坐享比國債高得多的AAA級投資回報。這種商業模式在21世紀的前七年裡做的風聲水起,各大投行賺的盆滿缽滿。借貸雙方的勇敢加之格林斯潘時代的低利率,推動住房市場的欣欣向榮並得以撐起互聯網泡沫後的美國經濟蓬勃發展,以至於整個世界都在驚呼「金融煉金術」的神奇魔力。
但,也許泡沫太美麗,美麗的讓所有人都忘記了自己大學一年級金融基礎課上就學過的道理:回報總是伴隨著相應風險。這意味著,沒有人可以不承擔任何額外的風險就賺取超過無風險收益率的回報,哪怕這種產品從數學模型上看起來再巧奪天工無懈可擊。這也意味著,當你看到和美國國債一樣AAA評級收益卻高得多的MBS和CDO充斥在市場時,你就該本能的意識到:音樂就快要停了。
跟十多年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大崩盤的類似,總是在行將高潮之際,忽然有人大叫一聲:「我操,模型錯了。」
然後就是你看到的這樣。
Ⅱ 傑瑞米·艾恩斯宣布正式加盟《養蜂人》,他還出演過哪些作品
通過網上得知傑瑞米·艾恩斯宣布加盟《養蜂人》這部電影。傑瑞米·艾恩斯是1948年9月在英國懷特島出生,是英國影視男演員。4.《商海通牒》電影。這部電影是2011年9月上映的美國商戰片,傑瑞米·艾恩斯在主演的是約翰·圖爾德這個角色,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有限的時間里,華爾街的銀行家和重要職員們如何應對突如其來危機的故事。 傑瑞米派豎·艾恩斯還有很多好看的電影值得去看,期望他能夠帶來更過經典優秀的作品。
Ⅲ 商海通牒的原型
高盛和雷曼兄弟。《商海通牒》是2011年09月29日上映的一部美國商戰片,《商海通牒》的原型是高盛和茄殲雷曼兄弟,該片主要講述了鎮納備2008年經濟崩盤的24小時內,御毀華爾街的銀行家及重要職員們面對危機如何應對的故事。
Ⅳ 有什麼好的資金融危機的美國電影推薦呢
1:《大空頭》,評分:8.5
有人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但也有人在金融危機中獲利頗豐。
這部劇講的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華爾街幾位眼光獨到的投資鬼才在2007年美國信貸風暴前就看穿了泡沫假象,通過做空次貸而大幅獲益,成為少數在金融災難中大量獲利的投資梟雄。
把枯燥和專業的金融題材,用各種花哨的方式給你講明白,幫助你理解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怎麼產生的。
2:《商海通牒》,評分:7.9
這是一部很真實的電影。用很冷靜的方式展現了這個行業的冷酷啟卜和,慘烈和欺詐。
沒有太多的你儂我儂,沒有太多的情感糾葛,更沒有俗氣的男女溫情故事悄盯。有人認為搞金融的,都是騙子,但影片中大boss的一句話說得很准確:我們只是在此時此刻的公允價值下出售給那些願意買的買家罷了。世界上所有的正常交易的完成都依賴於買賣雙方的估值不同。
一部電影說盡了資本市場的浮世繪
3:《億萬》,評分:8.9
對沖基金高手億萬富豪艾克斯羅德被懷疑存在欺詐交易行為,在政界的擁有野心與道德心的羅茲,與艾克斯羅德之間形成了激烈的碰撞與摩擦。
經典的雙雄對戰,但是背後人性的糾葛,利益的誘惑
想要大致地了解了弊歷解「交易員的日常」,又需要足夠的趣味性,那這部劇絕對值得一看。
4:《跨國並購》,評分:8.2
這是一部中央電視台的紀錄片。
《跨國並購》特別節目內容覆蓋了跨國並購的大部分領域。
從如何破解政治法律障礙到如何降低並購風險,
從如何面對文化差異到如何實施人事整合,
從如何制定並購戰略到如何運用中介機構,再到如何抓住中國經濟的機遇,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國內外跨國並購領域的基本面貌。
節目還采訪了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霍馬茨、美國副財長沃林、法國前總理拉法蘭,並走進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第一次向觀眾全面展示這家神秘部門,究竟如何掌握美國跨國並購的生死大權;
第一次系統介紹美國律師事務所、公關機構、媒體、私募基金如何在跨國並購中發揮出看不見的力量;第一次報道企業在贏得並購成功背後,不為人知的商業謀略。
Ⅳ 有哪些講金融的美劇或者電影
諸多與金融相關的影視劇,都十分精彩。不過金融市場中的搏殺,往往要投身進去,才更能體會到其中的凶險詭譎。看這些金融大佬們在市場中叱吒風雲,讓人心馳神往。當他們利慾熏心,為此付出沉重代價的時候,也讓人警醒。
我整理了七部值得推薦的關於金融的美劇和電影,都是深入展現金融界的真實「生活」:
Ⅵ 求知哪部電視劇及電影中情節涉及投資銀行業務
涉及投資銀行業務的影視劇有《華爾街:金錢永不眠》《華爾街之狼飢慧》《商海通牒》《顛倒乾坤》《魔鬼營業員》。
1、《華爾街:金錢永不眠》
《華爾街:金錢永不眠》由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於2010年出品的劇情片,為1987年電影《華爾街》(Wall Street)的續集,由首集導演奧利弗·斯通再度執導。
影片講述了華爾街金融巨子蓋柯(邁克爾·道格拉斯 飾)在因內逗宏線交易不法牟利而被判重刑,刑期服滿後他旋即成為有名的財經評論家和理財作家。
2、《華爾街之狼》
《華爾街之狼》是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一部喜劇片,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瑪格特·羅比,喬納·希爾領銜主演。
影片講述的是華爾街傳奇人物喬丹·貝爾福特的故事,這位股票經紀人曾在三分鍾內賺取1200萬美元,31歲時就擁有億萬家產。影片根據喬丹的個人回憶錄改編,講述了他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發家生涯以及迷失於性和毒品的沉淪生活。
3、《商海通牒》
《商海通牒》是2011年09月29日上映的一部美國商戰片, 由J·C·陳多爾執導,凱文·史派西、扎克瑞·昆圖、傑瑞米·艾恩斯等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2008年經濟崩盤的24小時內,華爾街的銀行家及重要職員們面對危機如何應對的故事。
4、《顛倒乾坤》
《顛倒乾坤》由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喜劇片,由約翰·蘭迪斯執導,丹·艾克羅伊德、艾迪·墨菲,拉爾夫·貝拉米主演,該片於1983年6月8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瓦倫丁從街頭乞討的黑人小混混與從事期貨交易的溫索普互換身份的故事。
5、《魔鬼營業員》
《魔鬼營業員》是由詹姆斯.狄登執導,伊萬·麥格雷戈、安娜.弗瑞爾等主演的英國犯罪劇情電影。講述了尼克雖然身為銀行的小小職員,但他從未放棄過升職發財的夢想。在一次外派工作中,尼克結識了漂亮爛指答迷人的莉莎,墜入情網的兩人很快就結為夫妻,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一次偶然中,尼克發現了銀行系統的漏洞,而這個漏洞使得他能夠從中牟利,在利用這個漏洞度過一次經濟危機後,莉莎發現了他的不軌行為。
雖然向妻子保證過不再利用這個漏洞,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尼克無法控制自己。尼克的工作做得越來越好,職位越來越高,但與此同時,他肩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當錯誤無法蓋過錯誤,謊言無法掩飾謊言之時,便是尼克付出代價的時刻。
Ⅶ 商海通牒中圖爾德什麼人種
白人。《商海悶啟昌通牒》旁耐是2011年09月29日上映的一部美國商戰片。該電影的飾演者圖德爾是白人人種。該片主要講述了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24小時內,華爾街的銀行家及重要職員們面對危機如何應對的故螞扒事。
Ⅷ 《商海通牒》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商海通牒》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wYoELWAl2_B16GDtwDS2-A
《商海通牒》
導演: J·C·尚多爾
編劇: J·C·尚多爾
主演: 凱文·史派西、保羅·貝坦尼、斯坦利·圖齊、扎克瑞·昆圖、黛米·摩爾、西蒙·貝克、傑瑞米·艾恩斯、佩恩·拜德格雷、瑪麗·麥克唐納、阿西夫·曼德維、阿什利·威廉姆斯、阿爾·薩皮恩扎、蘇珊·布萊克威爾、瑪麗亞·迪齊亞、吉米·帕倫博、彼得·Y·金、奧伯倫·K·A·阿傑龐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1-01-25(聖丹斯電影節)、2011-10-21(美國)
片長: 107分鍾
又名: 孖展風雲(港)、黑心交易員的告白(台)、利益風暴、利益召喚、追繳保證金
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時,華爾街一家投資銀行的分析師皮特·蘇利文(扎克瑞·昆圖 Zachary Quinto 飾)發現公司的財產評估有著巨大的漏洞,即將導致銀行的破產。公司高層連夜開會希望挽救公司。富有經驗的股票經紀人山姆·羅吉斯(凱文·史派西 Kevin Spacey 飾)、證券經紀人賈德·科恩(西蒙·貝克 Simon Baker 飾)、金融危機分析師薩拉·羅伯特森(黛米·摩爾 Demi Moore 飾)、老總約翰·圖爾德(傑瑞米·艾恩斯 Jeremy Irons 飾)都來到了會議現場。會議決定,銀行要以極低的價格拋售債權和股票。但此一舉雖能使銀行能得到暫時的安穩,但卻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Ⅸ 十部金融學生必看電影
《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
改編於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但又拍出了新的味兒。
總體來說,這一部電影敘述的是還不起錢要遭遇被割一磅肉的厄運,咋一聽彷彿很社會發展。
貸幣是用以物品交換的一種媒體,或是一種自身就具備使用價值?現如今社會經濟學中大量的充分考慮經濟發展變數值和現行政策自變數,以避免貸幣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等問題。
Ⅹ 金錢與人性之間的較量與博弈—《商海通牒》觀後感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著對錢保持謹慎的態度,甚至羞於擺到檯面上來說,因為那樣顯得俗氣、功利。但當我們慢慢長大,發現談錢不僅不傷感情,不談錢更讓自己處於被動劣勢地位,失去資源,失去人脈,失去很多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或夢寐以求的東西。
如果現在還將錢看作『敵人』,那就顯得可悲了。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的一生不可能離得開錢。
資源有限,談錢變成重要的評判標准,否則社會難以高效運轉。
貓叔曾說過『你很貴,要學會拒絕。』也就是這個道理。
談錢,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然而,《商海通牒》這劇電影,又讓我重新認識了 金錢與人性的較量 。
《商海通牒》(也被翻譯為『利益風暴』)這部電影,就把人性在金錢利益面前的本性層層剖開,赤裸裸的展現在觀眾的面前,引人深思。
職場社交
最開始風控主管Eric被裁員,人事談話的冷漠與Eric下屬蘇利文的感恩形成了鮮明對比。Eric是一名為公司工作了19年的老員工,被人事約談到打包走人總共只有十多分鍾,更是在剛出辦公大樓的時候,被公司停用了手機,這對於一個中年男人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誰也不知道他肩上可能背負的責任和重擔有多大,房貸、孩子的教育、家庭開支等等,沒有預兆,沒有緩沖,現實或許沒有這么極端,但誰不擔心被裁員、面臨失業的風險?
而當年輕分析師蘇利文將Eric給他的優盤里的資料進行檢閱發現重大風險預警的時候,當公司所有高層連夜緊急召開會議商討對策後,大家又開始去尋找幾小時前被炒掉的Eric,而因為公司停用了他的手機遲遲無法聯繫到他。
利益面前,談何尊嚴?
當年輕分析師蘇利文認為他的老闆山姆不會因為環境的變化而違反自己的原則的時候,甚至山姆自己也一直這么認為,當看到公司老總約翰在洗手間遞給她一張寫著高額補償的數字時,他撂下了一句:你知道我的底線,我一直都是為公司考慮的。轉眼他就召集公司員工召開會議,把接下來的工作計劃以及每個人可能面臨的風險一一道出,讓大家自行選擇。因為他懂得,在這些高額獎金的趨勢下,大家不會跟錢過不去,即使冒著被裁員的風險。
果然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員工們按照他的計劃積極電話開展拋售業務,但又讓他沒想到的是,工作仍在進行中,上級已經開始裁員。他憤怒地去找大老闆約翰,而此時的約翰正坐在落地窗前,欣賞著繁華的曼哈頓市區,優雅地吃著早餐,就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一樣,泰然自若,波瀾不驚。
山姆義憤填膺:我做完了,我要離職,我要回我的全部股票選擇權以及分紅。
大老闆約翰慢條斯理地回應到:這些都可以給你保留,但我需要你再跟著我干兩年。
他看出了山姆的負罪感,並展開了一分鍾有情有理的發言:幹了四十年,很多事情都罄竹難書,這只不過是個游戲,歷史上與類似此次遭遇的很多,我們無法改變什麼,我們只能應對。如果做對了,就能賺到許多錢;如果做錯了,就被別人拋棄。贏家和輸家的比例是一樣的,快樂的混蛋和可憐的倒霉蛋,肥貓和餓狗。
山姆聽完這一分鍾演說,改變了主意:好吧,我會繼續干,不是因為你說的話, 而是我需要錢 ; 真不敢相信,這么多年了,我還是需要拚命賺錢 。
而正在此時,年輕分析師蘇利文和山姆的直屬領導科恩出現在餐廳,公司放棄一部分員工的同事,也極力留住這些有潛力有價值的員工。
而另一端,金融危機分析師薩拉卻不得不替公司背上黑鍋,作為負責人向交易員和董事會就這次拋售事件做出解釋。盡管她在一年前就這次危機提醒過大老闆約翰和科恩,但是大老闆約翰最後選擇了科恩,而放棄了薩拉。
利益熏心—底線和原則為利益讓道
這部電影呈現的不是山姆一人對底線和原則的妥協,也不是一開始就被裁掉的風控主管Eric向金錢低頭,是所有人對現實的妥協和讓步。
那些基層的交易員,昧著良返州並心欺騙同行轉手垃圾產品,同時也頂著斷送職業前途的風險和壓力。這種時候潔身自好,凈身出局,可能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只有妥協才能在漏跡這場困境中全身而退,只有妥協跡笑才能暫時性贏得這場游戲。
金錢對人性的考驗,裸露,刺骨,又滑稽。
職場發展的思考
從這部電影也可以看到職場發展中的一些潛規則。
有能力的人,才有資格笑到最後。比如,年輕分析師蘇利文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以及較高的專業素養,富有豐富經驗的股票經紀人山姆對團隊卓越的領導力,他們出色的能力為他們贏得了公司的認可和挽留的機會。
能力差一些的,在危機來臨的時刻,是最容易被欺負,最早被裁員和拋棄的對象。比如給公司背黑鍋的金融危機分析師薩拉;比如同是新員工的賽斯樂於同上司花天酒地,對工作的態度和專業能力卻遜色於蘇利文,後來當他得知會被裁掉後,哭暈在廁所,後悔不已。
對金錢的思考
由於財富不均而人人需要,導致有些人為了錢而甘願冒著損害信譽的風險,冒著犯罪入獄的風險,冒著生命安全的危險,鋌而走險。
對於華爾街金融大鱷們來說,山姆算是幹得相當不錯的了,但是在最後也向金錢低了頭,曾經他可是會為了自己的寵物狗身患重疾而落淚的人,可是覺得欺騙同行斷送職業生涯而覺得惡心的人,但是他仍然需要錢,因為他的寵物狗每天的醫療費用是1000美金;對於主管艾默生來說,一年年薪250萬美元,在職場新人們看來高得不可思議,似乎這么大筆錢可以過得非常滋潤,但仍然會很快花光。
這也應證了美國人提前消費不愛儲蓄的金錢觀。
其實這種現象在過往的名人圈,非常盛行,因為奢侈開銷,但又缺乏理財觀念最終導致破產的例子時有發生。對於普通人來說,雖然破產的成本和風險要小許多,但現實世界的諸多不確定性,比如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身體健康的異常,天災人禍的難以預測,時刻都在給我們敲響警鍾。而我們應該做的是,未雨綢繆,做好儲蓄,並適當地採取一些對抗風險的措施,比如理財投資,比如保險計劃。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次的新冠疫情也給世人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如果沒有從過往的歷史中吸取教訓,那麼這次又將會妥協讓步;如果提前做好了准備,那麼就能面對危機時更加的淡定從容。
希望我們都能做到: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金錢,做錢的主人,擁有更多主動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