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隊長電影解說中文版
A. 美國隊長3的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編輯
《美國隊長3》是漫威電影宇宙第三階段的第一部電影,同時也是漫威電影宇宙第13部電影,由安東尼·羅素、喬·羅素共同執導,克里斯·埃文斯、小羅伯特·唐尼主演,是一部科幻電影。影片定於2016年5月6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故事發生在第二部之後的幾年,影片以探索美國隊長與復活的隊友冬兵巴基·巴恩斯之間的關系為主線,並在其中融入政治和權力等元素。[1]
中文名
美國隊長3
外文名
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
其它譯名
美國隊長3:內戰
出品時間
2016年
出品公司
漫威電影工作室
發行公司
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
製片地區
美國
拍攝地點
柏林、波多黎各、冰島
拍攝日期
2015年4月1日-
導 演
安東尼·羅素、喬·羅素
編 劇
克里斯托弗·馬庫斯、斯蒂芬·麥克菲利
製片人
凱文·費奇
類 型
動作,科幻,驚悚,政治
主 演
克里斯·埃文斯,小羅伯特·唐尼,斯嘉麗·約翰遜,傑瑞米·雷納,塞巴斯蒂安·斯坦,丹尼爾·布魯赫
片 長
165分鍾(預計)
上映時間
2016年5月6日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3498820
1劇情簡介編輯
美國隊長
電影承接《復仇者聯盟2》,美國隊長史蒂夫組建了一批新的英雄隊伍繼續維護正義,因為世界各國都想插手管理一系列事情,美國隊長與鋼鐵俠對此理念不合,最終發生沖突。美國政府正在推行超級英雄注冊法案,要求超級英雄們向政府機構登記各自的超能力。身為好友的「美隊」羅傑斯與「鋼鐵俠」史塔克,以及交情匪淺的鷹眼和黑寡婦之間產生了意見分歧,史塔克是注冊法案的擁護者,而羅傑斯卻認為當局此舉是對公民自由的嚴重威脅。隨著美隊帶領部分復仇者聯盟成員出逃,這些昔日戰友之間的關系陷入了尷尬境地。[2]
B. 科幻動作電影《美國隊長》劇情簡介
科幻動作電影《美國隊長》劇情簡介
《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是漫威影業出品的一部科幻動作電影,取材自漫威漫畫,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五部電影,由喬·庄斯頓執導,克里斯·埃文斯、海莉·阿特維爾、塞巴斯蒂安·斯坦、雨果·維文等主演。下面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科幻動作電影《美國隊長》劇情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劇情簡介:
斯蒂夫·羅傑斯是出生於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一個家境貧寒的脆弱青年。因為看到納粹在歐洲肆虐侵略的新聞而想入伍參軍。但因為體弱多病被拒絕了。無意中得知了斯蒂夫·羅傑斯真心願望的切斯特·菲利普斯將軍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參加「重生計劃」。經過幾個星期的測試,斯蒂夫·羅傑斯被注射了超級士兵的血清並被用紫外線照射轟擊,終於擁有了人類可能擁有的最完美軀體。接著他接受了身體和戰術上的訓練。三個月後,他得到了作為「美國隊長」的第一份任務,帶著堅不可摧的盾牌和深諳戰術的頭腦,他投入了與紅骷髏的斗爭,最終阻止了紅骷髏的邪惡計劃,但是自己也因此被冰封,直到70年後才醒來。
角色介紹:
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
克里斯·埃文斯飾演
身體孱弱的史蒂夫·羅傑斯經過一項秘密的超級士兵研究計劃改造,成為了強大的超級英雄美國隊長,他在二戰中的英勇表現讓他成為傳奇人物。他拯救了紐約,扭轉了戰局,但在最後一項任務中墜入北冰洋。美國隊長在現代蘇醒,他得知自己被困冰原數十年。蘇醒後,史蒂夫·羅傑斯則迷失於一個他完全不了解的現代社會。當絕密維和情報機構的指揮官尼克·弗瑞找到羅傑斯,希望他再次拯救世界時,他立刻再次武裝起來成為了美國隊長,他拿起了自己標志性的盾牌,將他強壯的身體,過人的領導能力和絕對服從的態度帶到了復仇者戰隊。
佩姬·卡特
海莉·阿特維爾飾演
史蒂夫·羅傑斯的女朋友,她英姿颯爽、驍勇善戰還是一個神槍手。在史蒂夫還是個人見人欺的小柔弱時,他結識了部隊的女領導卡特,卡特不但沒有像那些愛慕虛榮的女孩一樣嘲笑她,還與他親切攀談,給這個在當時善於自嘲的瘦小青年冰冷的心底注入了一股股暖流,於是,在他被科學家鼓搗成為人見人愛的肌肉男美國隊長後,在各種妖媚的姑娘貼上來之後,他仍然堅持卡特就是他今生「最完美的舞伴」。
約翰·施密特/紅骷髏
雨果·維文飾演
德國的納粹,九頭蛇軍團頭目。因為注入了納粹研製的超級血清,但沒變成人類,反倒變成了紅骷髏的摸樣。
詹姆斯·巴恩斯
塞巴斯蒂安·斯坦飾演
青少年時期的巴恩斯是美國隊長的夥伴,幫助隊長在戰場幹些不那麼「美國偶像」的工作,如:秘密潛入、刺殺等。一次任務中他被炸入冰冷的海里。
影片花絮:
因為片方看中了喬·庄斯頓執導的《火箭專家》和《十月的天空》等冒險電影的表現,因此他被選中執導《美國隊長》。
影片是第五次以真人電影的方式拍攝《美國隊長》。之前曾經有過多集電視電影的推出。
《美國隊長》是克里斯·埃文斯參演的第六部根據漫畫改編的電影,前五部分別是《神奇四俠》《神奇四俠2:銀影俠現身》、《異能》、《失敗者》和《歪小子斯科特》。
起初,克里斯·埃文斯一直很抗拒影片里的這個角色,但當他和導演、製片人開會商討了諸多細節之後,他才漸漸的開始接受美國隊長。
為了演好巴基這個角色,塞巴斯蒂安·斯坦看了許多二戰時候的電影和紀錄片,而且還在《兄弟連》上找了不少靈感。
為了能夠在角色上更貼近漫畫的佩吉·卡特,海莉·阿特維爾每周花六天時間進行各種體能訓練。
在《美國隊長》原來的劇本里,計劃讓《X戰警》里的金剛狼和萬磁王來客串一把(因為《美國隊長》的故事在二戰期間,而二戰時期金剛狼是一名軍人,萬磁王則是戰俘),但最後因為版權問題一直沒有談妥,只好將兩人的客串取消。
史坦利·圖齊出演亞伯拉罕·伊斯金博士,這個角色正好用到了他的德國口音,他也一直想在銀幕上扮演一個可以利用到自己口音的這么一個角色。
喬·西蒙在1941年繪制了第一本《美國隊長》的漫畫,後來由斯坦·李接手。斯坦·李在影片里也客串了一個角色。
塞繆爾·傑克遜也在本片亮相了。
影片投資1.4億美元。
原本影片定為喬恩·費儒執導,但因為他選擇執導《鋼鐵俠》,所以未能執導影片。
尼克·卡索維茨是一直以來《美國隊長》的導演人選,但因為他後來接手《鋼鐵俠》,結果未能執導影片。有意思的是,尼克·卡索維茨執導《鋼鐵俠》也最終沒有成行,因為片商要求2006年上映,尼克·卡索維茨認為時間太緊迫,無法拍出,所以放棄執導。實際上《鋼鐵俠》最終也沒能在2006年製作完成。
《鋼鐵俠》里托尼·史塔克的父親霍華德·史塔克在片中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事實上,《美國隊長》的世界觀與《鋼鐵俠》是一脈相承的。
影片由派拉蒙和神奇漫畫聯合製作,但迪斯尼購買了《復仇者聯盟》和《鋼鐵俠3》的版權。
薩姆·沃辛頓和威爾·史密斯都曾經是《美國隊長》的男主角史提芬·羅傑斯的扮演人選,後來加雷特·海德倫德,錢寧·塔圖姆,斯科特·波特,麥克·沃格爾,塞巴斯蒂安·斯坦,克里斯·埃文斯,威爾遜·伯特利,約翰·卡拉辛斯基,邁克爾·卡西迪,切斯·克勞福和詹森·阿克斯等演員都曾經是製片方考慮的對象,但最後還是由克里斯·埃文斯獲得這一角色。
愛麗絲·伊娃和凱拉·奈特莉都曾經是影片女主角佩吉·卡特的人選之一,後來片方還找過艾米莉·布朗特,不過她推掉了這個角色,後來海莉·阿特維爾出演了女主角。
與其他Marvel電影的關聯
《美國隊長》的故事開始於當代,美國隊長被解凍。這和導演剪輯版的《無敵浩克》是有關聯的,電影的導演版中有一段綠巨人浩克在北極冰原上發飆的戲,那裡正是美國隊長被冰凍的地方。
在《雷神》的結尾有一段彩蛋,是說女主角的導師應神盾組織領袖尼克·弗里之邀討論超自然現象。箱子里就是宇宙魔方。這是《美國隊長》里美國隊長與紅骷髏爭奪的關鍵道具。同時鏡子里出現了附體於導師的洛基影像(洛基可以變形成或附體於任何人)。
打造美國隊長盾牌的vibranium金屬是由斯塔克公司創造的,它直接與Marvel漫畫中的另一位超級英雄黑豹有關聯,黑豹未來也會出現在大熒幕上。
《鋼鐵俠2》中,神盾組織領袖尼克·弗里告訴鋼鐵俠說他的父親霍華德·斯塔克早就幫助神盾組織了。而神盾組織貫穿了《鋼鐵俠2》、《雷神》、《美國隊長》以及《復仇者聯盟》。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在美國眾多的超級英雄漫畫里,《美國隊長》有強烈的標志性:從他一身藍色的裝扮和藍紅相間的盾牌,以及那顆耀眼的五角星,再加上「美國上尉」這么一個帶著明顯地域性的英雄名稱,《美國隊長》在超級英雄漫畫里,成為了最具美國精神的代表之一。
在《美國隊長》誕生的時候,驚奇漫畫還沒有成立,那時候還叫做「時代漫畫」。1941年,被稱為漫畫的黃金年代,很多經典漫畫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誕生。
2009年,同是由漫畫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守望者》也以亦真亦幻的歷史作為電影的背景,這次《美國隊長》採取了同樣的手法來講述,不過在曾經執導過《勇敢者的游戲》、《侏羅紀公園3》、《狼人》等動作電影的導演喬·庄斯頓看來,這個故事的側重點並不是歷史,而是漫畫的精神內核。
視效風格
《美國隊長》這樣一部主打大場面的超級英雄電影,自然少不了震撼人心的視覺特效。導演喬·庄斯頓稱,本片採用的是復古中創新的視效風格,影片的整體風格在向40年代的老電影們致敬,質感和《天空上校與明日世界》類似。
《美國隊長》觀後感
閑來看了的好萊塢大片《美國隊長》。在我看來這是一部以勵志為基調的青春科幻類電影。
電影主要講述一個因為身體原因屢次報名參軍被刷的窮小子史蒂夫,因為機緣巧合被博士選中加入了部隊,後被博士改造成超級戰士,帶領盟軍戰勝納粹叛軍九頭蛇部隊的故事。
就情節而言,這是典型的好萊塢式個人英雄主義的敘事方式,同時,善良無私,敢於與邪惡戰斗的心和部隊的友誼及愛情是本片的著力點。它將這些秉性和特徵同時賦予在主人公斯蒂夫身上,讓觀眾得以直觀的體驗到影片想要體現的美國的榮耀與精神。其外,龐大的特效場面和二戰風格的布景,也讓本片填色不少。
好萊塢以二戰為背景的故事並不在少數,而本片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其科幻屬性和漫畫改編。科幻屬性可謂吊足了熟知二戰歷史的`影迷的胃口,而這部誕生於二戰的漫畫又擁有著廣大的群眾基礎,可謂得天獨厚。影片想要傳達出的自由,爭取,善良,無畏等等人物精神也契合美國精神的電影表達語言。
然而,就是這部所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之勢的影片,本人只能用一種方式形容:看不下去。而且這不是我個人的感覺,我身邊的同學也都是這種感受。
我個人認為導致本片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在長達兩個小時的影片中,導演對故事敘述的細節並沒有鋪展開,許多情節和情感因為缺乏情節的鋪墊而顯得唐突生硬。比如主人公和他的摯友的關系就是因為缺乏鋪墊而顯得生硬,主人公為何會因為一個影片前面只出現過一次的所謂的朋友出生入死?主人公上一秒還是個文藝兵,是因為什麼就隨意在上司的幫助下直接進入敵後的?美國的作戰系統是怎麼運作的?在營救九頭蛇部隊抓活的盟軍俘虜時,主人公為什麼會在毫不作戰經驗的情況下輕易收集到敵軍機密,又怎麼就輕易營救出四百多戰俘的?營救出來也就罷了,那戰俘在無任何裝備的情況又怎的輕而易舉的就突破了敵軍防線,並帶回大量武器物資的?試想如此強大的戰鬥力,怎麼會被俘虜?最後,為什麼主人公會選擇只有一面之緣的被救俘虜做自己的士兵組成自己的系統?如此種種,都不止是硬傷問題,甚至是邏輯問題了!一部缺乏基礎邏輯的電影,試想怎麼會吸引人呢?
2包括主人公在內的很多角色沒有個性和特點,或者根本沒有展開。我從根本上懷疑本片的導演是不是直接拿著漫畫書進行拍攝的,許多人物角色缺乏個性和基本的立體感,主人公的朋友只在影片開頭找主人公去了一個舞會而已,再次出現就已經深陷敵軍奄奄一息了,最後被救,除了對主人公表現出了稍許嫉妒外就在無任何刻畫直到其死亡;主人公的曖昧對象卡特專員,除了一段莫名其妙的感情衍生,兩人之間就根本沒有發生什麼事情,而且導演並沒有因此加大對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全片甚至一個關於描述心理活動的特寫都沒有;最後,那個主人公軍中的直接上司,沒有任何特點而言,對情節推動毫無積極作用,說到這里,觀眾就可以自己觀察了,本片設置了很多本來用一個人物就可以完成多個角色,這使影片拖沓忸怩,不堪推敲。
3關於對歷史背景的把握,影片之所以設置在二戰期間,就是因為漫畫背景是二戰。觀眾可以發現,本片對歷史背景的把握已經弱化到可有可無的地步了。包括影片中使用的武器,反派是高科技的鐳射槍,主人公就是一個盾牌,完全可以把故事放在未來,放在太空,拍成穿越劇也行!也就是說,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影片只告訴了你卻通篇沒有給你證據。影片沒有結合真實的歷史事件去豐富故事的可信服性。
如此種種,讓一部本應是鴻篇巨制的好萊塢大片變成了一部好萊塢爛尾工程,不真實,不嚴謹,不豐富,不立體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總體評價。這本是好萊塢的榮耀,關於美國引以為傲的許多精神,他們又找到一個題材去弘揚去發揮這種信仰;但這也是好萊塢少有的枯竭,關於想像力和劇情的渲染能力的枯竭。也許這只是好萊塢不小心的作品,不小心到沒有資格獲金酸梅獎,但這至少證明,任何一個產業都有其失誤失敗的時刻,也許是一段時期,也許是一部作品。所以不要迷信任何品牌,我們也能做得很好。
;C. 求一篇《美國隊長3》電影賞析,500字即可
首先,就像克里斯埃文斯說的,漫威有一套成熟的讓電影成功的公式。我本想作為商業娛樂片它畢竟有自己的限制和規則,因此是本著「看一部打得很爽的動作片」這個初衷去影院的,至於劇情,我猜大概就是套用公式而已,無需過分期待。
因此看完之後我挺驚喜,因為它比預期好看很多。一句話總結就是,MCU的內戰已經完全不是漫畫中616宇宙的那場內戰了,但隊長仍然是隊長,鋼鐵俠仍然是鋼鐵俠,冬兵仍然是冬兵,大家仍然都是他們自己。
一,關於整體印象
動作戲精彩就不多說了,當初就是因為《美隊2》頗有《諜影重重》系列的硬派動作風格才入坑,這一部繼續將之發揚光大,動作設計漂亮,生猛,乾脆,實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注重團隊合作,合體技眼花繚亂,過癮。
關棗老於故事,個人觀感是,這是近兩年來難得讓我感受到誠意的一部漫威電影,雖然還是存在「漫威電影公式」,但它確實認真而生動地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個故事比我以為的要復雜,有黑豹,澤莫,復仇者三個分支,故事講得很清楚,有條理有邏輯,層層推進,角色雖多但主次分明各司其職。沒有我預想的靠生硬堆砌笑料來掩蓋情節簡單這個問題,也並不覺得某些角色,比如澤莫,被浪費了。片子里出現的大部分角色是為了故事情節而服務,因為短期內並沒有他們的單人電影計劃(除了黑豹和小蜘蛛)所以導演沒有浪費筆墨在不必要的人物塑造上,每個人重點凸出,點到為止,這一點我挺欣賞。因為復仇者內部的矛盾已經很豐滿,不需要再大力塑造一個邪惡反派來襯托英雄們。澤莫戲份不多,出場作用更多是為了推動劇情,但結尾他的幾句自我剖白簡練准確地說出了這個人物的悲劇性和作案動機,讓本來覺得他是又一個腦殘反派的我頓時理解了他的原因,並驚覺他其實是漫威電影中為數不多的有智商有條理有手段,且某種程度上作惡成功的優秀反派。
以及,我挺喜歡這片子的台詞,符合人物特點,簡潔,機智,適度幽默,很不錯。
二,關於劇情
不管電影的宣傳策略和各種采訪傳達出的信息如何,我個人認為它並不是真的在對「自由和監管到辯並底哪個更好」做出深入的探討和辯論。雖然故事主要圍繞著「為了公眾安全與社會秩序,政府機構的監控管制是否應該凌駕於超級英雄的個人自由和選擇權之上」這個矛盾進行,但它畢竟是一部美隊電影,就像《美隊2》一樣,它很明顯已經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個人自由和權利更重要。整個故事都在這個基礎上推進,去掉了可能引起明顯爭議的內容,將劇情簡單化明朗化,明顯讓人感到政客們要考慮的東西太多因此並不太在乎真相,到頭來政府不會真正可靠,與其為了安全將自由拱手相讓,不如相信人類(英雄們)自身的力量和判斷力。
也正因為如此,隊長和鋼鐵俠雙方一直是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在一種和諧友好的氣氛下掐架,雖然打得狠,但打得就事論事,彼此都沒什麼怨恨情緒;托尼那一方並不是完全與聯合國站在一起的強硬注冊派,他們只是在遵循自己關於維護社會秩序的理念,而當發現政府的行為已經背離了自己的初衷時,很快就調整立場做出應對和改變。所以這電影我看了六分之五都沒有感受到預想中的你死我活嚴肅殘酷的對立情緒,只覺得這是一個復仇者內部成員之間的磨合過程,吵得雖然凶,但關鍵時刻還是統一戰線一致對外。
於是在看到最後六分之一時,我忽然發現,簽署協議只是表象,這片子真正的內核是復仇。黑豹,澤莫,隊長冬兵鋼鐵俠,這三條故事線分支,都是以復仇為核心才得以展開的。他們各有各的仇恨,因為性格不同而選了不同的解決方法,最終引出整個故事,得到不同的結果;而他們的仇恨又是相互交織互為因果,復仇理由也都讓人理解。
但就像隊長所說,我們盡可能努力救更多的人,可那並不意味著所有人,如果你不能面對這個問題,那下一次或許就連凳灶升一個人都救不了。世上的事常常沒有理由無法控制,做好事要承擔風險,好事越大風險也越大,英雄並不能拯救全世界,但他們明知如此也還會繼續做好事,並敢於面對和承擔隨之而來的無可預知的後果,畢竟如果你因為懼怕風險而停止拯救世界,世界大概會更糟,你自己也會因為沒有盡力而問心有愧。
這片子里的悲劇有些是因為世事弄人,有些是因為做好事而引發了不可控後果,總之一句話:眾生皆苦,有情皆孽,生活就像一場杯具,誰都沒有錯,可誰也都不一定對,那麼施主,敢問路在何方?敬請收看《天龍八部之美國隊長3:內戰》,看完之後依舊迷茫,仍然無奈,但是,朋友,這就是人生嘛。
三,關於角色
鋼鐵俠:我很喜歡這里的托尼,性格豐滿,有著身為英雄的責任感與理智自省;他不偏執,在意識到原本的想法出現問題時便放下驕傲,不計較個人得失迅速改變行動策略,因為他自己並不重要,把事情做對才最重要。我覺得這一點非常有英雄胸襟。
隊長:他依舊是一個崇尚公正自由並由衷相信人本身具有強大力量的隊長,固執得令人討厭,也固執得令人佩服。有人說他非黑即白不懂變通,但我認為在一個到處都是灰色地帶的世界裡,能夠堅持住不妥協才更需要勇氣和力量。他的行事風格始終遵循佩吉的那句話:如果可以妥協,那就妥協;如果不能妥協,那就不要。即使全世界都說你錯了,你要做的仍然是像一顆樹一樣矗立在原地,然後看著對方的眼睛告訴他:不,要改變的是你。
冬兵:在生存本能與良知覺醒中苦苦掙扎,並不抱怨自己的痛苦,也敢於面對沾滿鮮血與罪惡的過去,著實是一條好漢。
其他人每一個我都很喜歡。
四,關於立場
在我看來,電影里鋼鐵俠和隊長產生分歧的原因,其實是一個統計學分析中的相關性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片子里幻視提到的:自從托尼宣布成為鋼鐵俠之後,超級英雄涌現的數量越來越多,因此帶來了挑戰,而挑戰引起沖突,進而觸發災難,所以在「超級英雄的出現」與「災難的發生」這兩組數據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系數,而第三方監管,就是可以在今後干預並減小這個相關系數的優化方案。這是一個公式,是幻視經過純理性計算而得出來的結果。
托尼是一個科學家,他的思維模式與幻視很接近,是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選擇最優解決方案,因此他認為復仇者缺乏一個科學的由第三方參與的決策機制,只有建立這個機制,才能對復仇者施加更合理的監管約束,將行動的未知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看到有人說,托尼本質上在走一種玩弄法律的訴棍路線,先簽署協議再事後修改條款細則,通過玩弄官僚手段最終讓復仇者可以隨心所欲地繼續懲惡揚善。我覺得這並不是電影所表達的意思。因為托尼確實是非常真誠地想要控制危害,他在這場協議簽署中是以一個復仇者負責人的身份在努力解決他們給公眾帶來的損失和不安全感,他確實在規勸隊長時說過可以通過修改和增加協議的某些細節條款來加強復仇者的安全保障,但因此就認為他在玩弄法律走官僚路線,未免有失偏頗。況且,托尼從頭到尾竭盡全力所要避免的,正是「隨心所欲」這四個字。
羅迪因為常年身處軍隊,對聯合國的監管與運作模式贊同並且信任,因此支持簽署協議;娜塔莎作為一個習慣了敏銳估測時事從而做出對自己最有利決定的間諜,認為只有當一隻手還留在方向盤上時才能有自主控制權,為了安撫大眾依然擁有自主權,她也選擇支持協議。
不過,統計學的問題在於,雖然計算出的數據結果是客觀的,可對於結果的解釋卻是相對主觀的。相關性也並不能表明因果關系,到底是災難的出現帶來了英雄,還是英雄的出現帶來了災難,這件事幻視的計算其實證明不了。況且統計學本身偏向於去除差異性而得到群體共性,這種建立在大量數據基礎上的統計結果如果應用於大樣本量的群體之中會更准確,而如果應用在單獨個體身上就不一定成立了,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且不說幻視用於計算的數據量是不是足夠大,數據選取會不會因為目前為止MCU中現有英雄經歷的事件比例而存在偏向性,只就隊長和鋼鐵俠兩個個體而言,這個統計結果在他們身上產生的結論基本上是相反的。
托尼是一個保護者,更是一個創造者。在此必須插播一段我關於「托尼總是強行背黑鍋」這件事的看法。很多成功人士都有一個感慨,你的成功越大,經歷的失敗與錯誤一定越多。縱觀人類的文明發展史,所有前進過程都包含著無數錯誤,偉大的科學突破常常伴隨著巨大風險。托尼基本上是整個MCU甚至漫畫宇宙中最高產最卓越的發明家之一,以他手上的成就,他一定已經經歷過幾百萬幾千萬次的失敗,而這些失敗中必定會有一些造成嚴重後果。技術被壞人利用怎麼了,造出奧創又怎麼了,人們從沒有因為原子彈被發明就責罵愛因斯坦發現了質能方程式,最偉大的發現一定蘊含著最棘手的危險,這本就是宇宙的基本運行規則,我從不覺得讓托尼犯錯就是冤枉他強行讓他背黑鍋,因為我從沒有期待過一個只有成就卻不犯錯誤的科學家。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錯誤負責,面對錯誤改正錯誤然後繼續前進,這才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回到正題上。電影里,用托尼的話說,站在佩珀的角度看我就是個麻煩精,但我一直沒停止過,我也不想停止。我想沒人比托尼更明白,如果他停止犯錯惹麻煩,也就同樣停止了創造和成功。以托尼的經歷來看,他所阻止的那些災難中有一些是與自己脫不掉關系的,並且他崇尚理性懷疑人性,認為單個個體的判斷難以做到客觀公正,因此為了避免「好心做壞事」,第三方監管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對復仇者的行為評估約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而縱觀隊長目前為止的經歷,他並非一個創造者,他只是一個保護者,因此他並不引發災難而是阻止它們。即使在這個過程中引發了意外人員傷亡,但那是無可避免的戰斗代價,可以通過不斷提高個人能力而減小,卻並非復仇者們的重大決策失誤。在他看來災難的發生與英雄的出現雖然互相關聯,但英雄的出現是為了終止災難拯救世界而沒有讓情況變得更糟,因此第三方監管意義不大。並且117個國家,各國都有各自的利益考量,決策過程必定效率低下耽誤時間,復仇者們束手束腳無法盡力行動;從紐約和華盛頓的經驗來看,高層決策者甚至會因為自身局限性而讓情況變得更糟。只要管理者是人,就會有私利,就會有變數和風險,如果你因為這個原因而不相信復仇者,那你也同樣不該那麼相信聯合國。
看到有人說,隊長相信人性本善,所有人民最後都會理解他們的好意,也相信人類的自由意志判斷力,因此主張英雄們應該隨心所欲地除惡揚善。這個看法依舊有失偏頗。首先隊長並不認為民眾最終都會理解他們,相反他明白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怨恨,但身為一個超級英雄,要想救人你必須學著接受這一點,並且在質疑聲中堅持做你認為正確的事。其次,隊長所謂的自由也不是「隨心所欲地懲惡揚善」;他相信人,但並非所有人,他只相信一部分個體,比如復仇者的成員們。他相信他們擁有正確的判斷力和自我約束能力,這種自我約束可以使得他們在沒有管制的情況下依然會做出正確選擇,而不是做出隨心所欲的選擇。
至於旺達最終選擇隊長一方的原因,並非因為對托尼囚禁的逆反,而是她對幻視說的那句話:我無法控制別人的恐懼,但我能控制自己的恐懼。這也正是隊長所追求的:你無法左右別人的想法,但你可以通過實際行動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向所有人證明自己是可靠的。相比之下幻視的反應是:如果你逃走了,世人將永遠懼怕你。——他認為外界的管制才是消除公眾恐慌的最好辦法,這與托尼的觀點很相似——它並沒有錯,它是建立在對於人性與世界的悲觀看法之上的。
不過,就像之前說的,這部電影雖然名為內戰,但真正的內核並非分歧,而是復仇。我覺得比起討論自由和監管究竟哪一方更重要,它更想說的是生而為人,不管你多麼努力,也一定無法做到完全理性客觀,黑豹做不到,隊長做不到,托尼做不到,就連幻視這么一個高階人工智慧最後也認識到了自己會受到感性的干擾,因為他畢竟有一顆心靈寶石,而有心就會有情感。我們當然需要法律與規范來約束自己維護社會,但卻也不能只依賴於外界管制,因為追求理性很重要,可一味追求理性忽略人性也並不符合人類發展的需求。
英雄與反派的重要區別之一,是當同樣無法掌控的天災人禍降臨在自己身上時,反派怨恨命運,而英雄接受命運。對於澤莫那樣的人,感情讓他失去判斷力與自我約束而作出錯誤決定,但對於黑豹冬兵和每一個復仇者,他們可以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戰勝感情的弱點渡過人生的不幸。聯合國監管到底可不可信?自作主張到底可不可取?這個問題之所以無法回答,是因為它並不是終極問題,終極問題是,人本身到底可不可信。這部電影的所有情節到最後都表達了一個觀點,那便是或許並非所有人都可靠,但有些時候,有些人,確實是擁有著偉大人格的,他們當然有情感,當然會迷失,但他們終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樣的人其實是值得我們多一點信任的。
如果你選擇相信,那麼很多仇恨便不再是仇恨,很多難題也不再是難題。但可惜的是,混跡於這個處處是陷阱的世界,大多數人已經無法這樣簡單地付出信任了,而這才是真正的悲劇所在,不僅對於英雄們,也對於每一個普通民眾們。當然,更是對於我們這些沒完沒了地爭論隊長到底是不是自私鐵人到底是不是錯誤的影迷們。
五,純屬覺得有意思的
1,這回來客串的是《廢柴聯盟》里Greendale的校長,這個人真是自帶喜劇效果。會心一笑。
2, 托尼演講結束後控訴他殺了自己兒子的那位女演員二十年前曾經在《穿梭陰陽界》里與小羅伯特唐尼合作過,劇中角色情同母子;蜘蛛俠嬸嬸的女演員也跟小羅伯特唐尼合作過兩部電影並且似乎交往過,這回托尼還兩次調侃小蜘蛛的嬸嬸有魅力;再加上片中的二十歲托尼,這些細節讓《美隊3》看起來似乎有那麼點懷舊的味道。
-------------------------------------------------------------------
一點題外話:
昨天我看了最新一集《傲骨賢妻》,很有感慨。這部劇從第五季開始情節越發復雜,每個主角碰到的難題簡直要讓我懷疑編劇心理陰暗無虐不歡,看得我常常感慨這樣的麻煩如果攤到我頭上我真的要去死了。但那些角色們就只是嘆一口氣,晚上回家獨自喝掉半瓶紅酒,轉天出門又是一條好漢。導演很少站在同情的立場表現他們有多可憐,每個人在得知問題後的反應只是,接受它,面對它,解決它,然後繼續享受人生,迎接下一個問題。
所以我想,人生就是一場游戲,我等普通人的級別或許在10-20級,而超級英雄們的級別也許會在30-40級。大家都會遇到匹配自己現有級別的boss,以我等10級玩家仰望40級玩家時會覺得他們的boss如此強大根本打不過嘛!但對40級玩家來說,那難度其實跟我們對抗10級boss差不多。因此,以10級之心度40級之腹,或者以40級之心度10級之腹,大約都沒必要。大家只是各自活在匹配於自己能力的環境里而已,40級玩家遇到的困難雖多,但他們勇於面對世界和自己所帶來的的幸福感與實現人生價值所得到的滿足感未必就比10級玩家的少。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雖然每個英雄們確實都有諸多悲慘與無奈,我倒不會覺得太難過,相反卻總會因為他們竟能克服那樣的困境而變成更偉大的人感動唏噓。
D. 如何評價《美國隊長》
美國隊長是漫威電影宇宙又一個重要角色的啟程之作,電影介紹了美國隊長這一英雄是如何誕生的,對漫威電影宇宙之後的劇情鋪墊和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覺得美國隊長這部電影是比較好看的,首先它的特效都做的比較的完美,然後在情節方面也構思比較的好看,尤其在打鬥這方面做的比較的激烈吧。
最開始我看這個美國隊長的時候我可以說是完全提不起來興趣的,根本就不喜歡這種電影吧,特別的無聊的,但是後面看著看著就特別好看。非常的勵志,從一個弱小的人被到後面非常厲害的一個人物,可以說,從中歷經了很多的艱辛,雖然很多困難,但是當我們最後成功的時候,我們會非常的開心。
E. <美國隊長》電影 給我帶來什麼啟示
我知道你們說他太美國太主旋律,但拜託,這年頭這么完美的英雄也難找了,我們還是可以把它從【一個愛國者保衛他的國家】而不是【一個美國人保衛美國】來理解。
功課不足,有誤請指正。
美國隊長斯蒂芬·羅傑斯,1917年生,1941年登場marvel漫畫,作為在二戰背景下創作出來鼓舞前線士兵的美國偶像形象,超級英雄中少有的完美人物。
二戰中葬身(實際上是被冰凍)在海底,七十年後被救醒,加入了政府發起的復仇者聯盟,後來又和鋼鐵俠以私人立場組織了新復仇者聯盟,成員包括蜘蛛俠、雷神、金剛狼、綠巨人等超級英雄(《復仇者》電影拍攝中,預計明年7月上映)
電影中他的好友巴基,本來應該是他的助手(類似蝙蝠俠與羅賓),事實上是政府在他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安排在他身邊,為他處理一些並不那麼完美、那麼美國偶像的陰暗面的事物(二戰部分原作沒怎麼看,不知道有沒有說錯)
死敵紅骷髏,在電影里只是被魔方的力量傳送走了,沒有死,是為了明年《復仇者》埋的伏筆。
而那個藍色的方塊來自奧丁神,被《雷神》中反派洛基所得到(《雷神》於今年5月上映),《復仇者》中兩個反派可能會一起回來吧
電影里那個騷包的富豪軍火商霍華德·斯塔克,就是鋼鐵俠托尼·斯塔克的爸爸。在《鋼鐵俠2》里出現了美國隊長的盾牌。
片尾隊長醒來時向他解釋的獨眼黑人是神盾頭目尼克·費里,也是《鋼鐵俠2》里的重要角色
可以說這整部電影都是為明年的《復仇者》打基礎。
最近很多次的向抱怨美國隊長太完美的親友解釋了美隊在漫畫原作中的結局。
七十年後醒來的美國隊長加入了由鋼鐵俠托尼·斯塔克發起的「復仇者聯盟」,是一個超級英雄聯合起來維護正義的組織。
後來政府為了監管限制超能力者頒布一系列法令,引起了以美國隊長為首的一些英雄的反對(盡管它們其實並沒有威脅到隊長本人的安全),於是與鋼鐵俠為首的支持政府的一方爆發沖突,這就是「復仇者內戰」。
美國隊長和鋼鐵俠一對好友反目,內戰幾乎把紐約夷為平地,最終隊長意識到這場戰爭給民眾帶來的傷害,選擇了投降,被美國政府送上了審判台,卻被一記暗槍殺死在國會法院前的台階上。
由於超級血清的副作用,隊長死後屍體迅速衰老枯萎,被秘密安放在實驗室里。而美國政府另做了一個假的美國隊長的遺體,放在紀念館里供對此一無所知的民眾們瞻仰懷念。
《內戰:告白》中托尼·斯塔克去看望隊長的遺體,對他說了一段長長的自白,最後說道」這一切並不值得」
美國隊長是戰爭時期為政府形象塑造出來的美國偶像,他勇敢、善良、忠誠、無私,具有所有你可以想像出的美好品格。他在二戰戰場上沖鋒陷陣,為他所堅信的真理不惜與好友反目,他沒有被納粹的槍炮殺死,卻死在了美國政府的審判台前,死在他所愛的人的一記冷槍下。
他是被美國政府殺死的一個好人。
F. 美國隊長2電影完整版台詞
在經歷了紐約大戰後,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克里斯・埃文斯 Chris Evans 飾)在華盛頓過著恬淡的生活,努力嘗試著融入現代社會。然而當一名神盾局同事遭遇襲擊後,史蒂夫被迫捲入了一場威脅全球安危的陰謀。他與黑寡婦(斯嘉麗・約翰遜 Scarlett Johansson 飾)攜手出擊,一邊防備欲將自己滅口的殺手,一邊努力揭露這個巨大陰謀的真面目。 以下是我為大家准備的美國隊長2電影完整版台詞,希望大家喜歡!
美國隊長2電影完整版台詞(一)
1.Wars are fought with weapon but they are won by men.
戰爭用武器對抗,但戰勝取決於士兵。(點評:這和中國古代戰爭中所說的軍魂是一個道理,打仗士氣很重要,所以外國軍隊隨軍都一般會帶一個牧師,在大戰來臨之前率領全軍將士禱告,祈求勝利)
2. That you must stay who you are.Not a perfect soldier.But a good man.永遠別忘了你是誰,不要當一個完美的士兵,而是要當一個好人。
3. A strong man who has known power all his life ,they lose respect for that power.But a weak man who values of strength & loves ,compassion強者的力量是與生俱來的 這種力量是不能為那些藐視其價值的懦夫所用的
4. You start running they'll never let you stop.You stand up,push back.You can't say no forever,right.你逃跑一次,以後就會不停地逃跑,你要是站起來反擊,總有一天你還有機會。
5. 別干傻事,在這等我。――怎麼會呢?傻事都被你幹完了。
6. 我一直在等一個對的舞伴,其實我不會跳舞。
7. 卡特:你沒有權力命令我。――隊長:因為我是美國隊長。
8. 紅骷髏:我們強者就該無所畏懼。――美隊:那你為什麼要跑?
9. 很多特工組織都不相信他的存在,相信的都說他的代號是“冬兵”,他是個幽靈,有沒有可能找到他。
10. 我假如神盾局是為保護世人。
11. 為了打造更完美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混掉現在的世界,那就會樹敵。
12. 他迅猛、力大無窮、有一隻機械手臂。
13. 卡特:你有很多粉絲啊?――隊長:恩,多數12歲以下。
14. 囚犯:你有什麼能力來帶我們出去?――CA:我揍了希特勒200多次。
15. CA吃醋:誰知道你們有沒有一起吃芝士火鍋!――斯塔克:芝士火鍋就是夾芝士的麵包……
16. 即使自己要付出高昂代價,我也在所不惜。
17. 朝你開槍的一律是敵人。
18. 強者的力量是與生俱來的,這種力量是不能為那些藐視其價值的懦夫所用的。
19. I had a date 我錯過了一個約會。
20. 我以為你死了!我以為你狠銼…
美國隊長2電影完整版台詞(二)
1、紅骷髏:我們強者就該無所畏懼。――美隊:那你為什麼要跑?
2、卡特:你有很多粉絲啊?――隊長:恩,多數12歲以下。
3、囚犯:你有什麼能力來帶我們出去?――CA:我揍了希特勒200多次。
4、CA吃醋:誰知道你們有沒有一起吃芝士火鍋!――斯塔克:芝士火鍋就是夾芝士的麵包……
5、強者的力量是與生俱來的,這種力量是不能為那些藐視其價值的懦夫所用的。
6、I had a date 我錯過了一個約會。
7、我以為你死了!我以為你狠銼…
8、別干傻事,在這等我。――怎麼會呢?傻事都被你幹完了。
9、我一直在等一個對的舞伴,其實我不會跳舞。
10、卡特:你沒有權力命令我。――隊長:因為我是美國隊長。
11、很多特工組織都不相信他的存在,相信的都說他的代號是“冬兵”,他是個幽靈,有沒有可能找到他。
12、我假如神盾局是為保護世人。
13、為了打造更完美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混掉現在的世界,那就會樹敵。
14、他迅猛、力大無窮、有一隻機械手臂。
15、即使自己要付出高昂代價,我也在所不惜。
16、朝你開槍的一律是敵人。
G. 電影《美國隊長》的故事內容是什麼
電影《美國隊長》以二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叫做史蒂夫·羅傑斯的年輕人參加美軍秘密試驗,在被注射了超級士兵的血清後成為「美國隊長」,與納粹展開對抗的故事 。
史蒂夫·羅傑斯是出生於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一個脆弱青年。因為看到納粹在歐洲肆虐侵略的新聞而想入伍參軍。但因為體弱多病被拒絕了。無意中得知了史蒂夫·羅傑斯真心願望的切斯特·菲利普斯將軍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讓他參加「重生計劃」。
經過幾個星期的測試,史蒂夫·羅傑斯被注射了超級士兵的血清並被用紫外線照射轟擊,終於擁有了人類可能擁有的最完美軀體。接著他接受了身體和戰術上的訓練。
三個月後,他得到了作為「美國隊長」的第一份任務,帶著堅不可摧的盾牌和深諳戰術的頭腦,他投入了與邪惡勢力的斗爭,捍衛自由,並成為了超級英雄團體「復仇者」的領導者。
(7)美國隊長電影解說中文版擴展閱讀
《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是由美國漫威影業製作的124分鍾科幻動作影片。該片由喬·庄斯頓執導,克里斯·埃文斯、海莉·阿特維爾、塞巴斯蒂安·斯坦、雨果·維文等主演,於2011年7月22日在美國上映、2011年9月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角色信息:
(1)史蒂夫·羅傑斯(美國隊長),原本是個瘦弱多病的青年,雖然立志參軍,卻因為身體太差被徵兵辦公室屢次拒之門外。不過天無絕人之路,美軍當時正在進行超級士兵計劃,希望製造一支超級部隊。正發愁報國無門的他簡直是送上門來的實驗品。使用「超級士兵配方」之後,瘦弱的斯蒂夫頓時發生了驚人的改變,變得高大、強壯,體能、速度、反應和智力都超一流。
(2)佩姬·卡特,法國抵抗運動的戰士。她英姿颯爽、驍勇善戰還是一個神槍手。二戰期間她和美國隊長共同戰斗,兩人相愛,但這段戀情並沒能開花結果。
(3)詹姆斯·巴恩斯(巴基),從小和美國隊長一起長大的好友,並比美國隊長早一步參軍。被俘後被美國隊長救出,此後跟隨隊長參加了他的小分隊。一次任務中他被炸入冰冷的海里。
H. 電影《美國隊長》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好看嗎
美國隊長講述了外人星入侵我們的地球,有一個男人叫美國隊長,帶領著他的團隊進行反抗,保護我們的家園,最終取得勝利,這部電影非常好看
I. 美國隊長是什麼電影
《美國隊長》是由Hannah Blue執導,馬特·塞林格、羅尼·考克斯、Scott Paulin、尼德·巴蒂等主演的電影,於1990年12月14日在英國上映。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美國盟軍對敵。德軍製造一個邪惡的替身「紅頭怪」來危害世界人民。具有超人能力的正義英雄「美國隊長」為了解放世界人民與「紅頭怪」展開正義與邪惡的戰爭。在一次與「紅頭怪」交手時「美國隊長」不敵掉進維加斯的冰山裡。二十年後「美國隊長」被意外獲救,當他得知「紅頭怪」還在人世,正義與邪惡又將再次進行較量
影片講述了具有超人能力的正義英雄「美國隊長」為了解放世界人民與「紅頭怪」展開正義與邪惡戰爭的故事。
J. 如何評價電影《美國隊長》
美國隊長是一部很成功的影片,飾演美國隊長的人很帥,而且鏡頭感超級酷,把這個角色詮釋的很好,其中的特技都表現得很好,細節方面也處理的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