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電影美國版觸不可及

電影美國版觸不可及

發布時間: 2023-03-26 08:07:49

美國電影觸不可及簡介

《觸不可及》講述了不幸遭遇事故而癱瘓的有錢人菲利普跟照顧其生活的貧窮青年戴爾之間發展出一段奇妙的友情的故事

菲利普是一個成功的作家和商人,專門收購倒閉的公司並令其轉虧為盈,同時還幫助一些剛創建的企業。一次滑翔傘事故導致他脖子以下癱瘓。從那時起,菲利普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在他長期的合作夥伴伊馮的幫助下,菲利普計劃挑選一名生活助理來負責照顧自己的日常起居,幫助他進食、洗澡和為他開車。

有過小偷小摸的戴爾為了滿足假釋條件,急需一份工作。他無法向前妻支付未成年孩子的贍養費用,同時與孩子緊張的關系也令他焦頭爛額。在應聘生活助理的面試中,戴爾的傲慢無禮、出言不遜吸引了菲利普的注意,並令他意外的地獲得了這份每周有2000美元收入的工作。

影片《觸不可及》是2011年法國電影《觸摸不到的人》的翻拍版,作為一部重拍電影,它不會和原著完全相同,會有一些變化、補充或刪減,但故事性幾乎保持不變。

在這部電影傳達的信息中,友誼是一種最受重視的關系,並將永遠不可替代,如果我們都能和睦相處,我們將朝著偉大和更幸福的精神健康而努力。

電影中二人的世界也是正如片名那般「觸不可及」,在戴爾離開時,菲利普表現出了對他人那樣的沒有耐心與抗拒,他清楚,懂他和了解他的只有菲利普一人,所以就像兩塊拼圖那般完美的重合,二人生命力最缺少的部分也是他們渴望的部分。

在相識後打都要選擇分離時,他們也體會到了自己人生中缺失的另一部分的靈魂,菲利普渴望放盪不羈的靈魂,因為他是癱瘓的,本就一成不變的生活也讓他很難受,而只有戴爾可以做到。

戴爾的一生本就是很浪得開的性格,他不受束縛的禮教所支配,但是一些平和的力量也是他需要從菲利普身上學會的,它可能更需要知識的力量,這是一段讓人感動的故事。

Ⅱ 美版《觸不可及》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豆瓣評分7.7分。

《觸不可及》(美版)是由尼爾·博格執導,布萊恩察州·克蘭斯頓、凱文·哈特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9月8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指枯映;2019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改編自法國電影《無法觸碰》,講述了不幸遭遇事故而癱瘓的有錢人菲利普跟照顧其生活的貧窮青年戴爾之間發展出一段奇妙的友情的故事。

算是一部可圈可點的電影吧,值得觀看。

Ⅲ 《觸不可及》觀後感

《觸不可及》觀後感5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觸不可及》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觸不可及》觀後感1

好萊塢對歐洲影視作品的翻拍並不陌生,僅在90—00年代,就有著耳熟能詳的時代經典《真實的謊言》《聞香識女人》《香草的天空》《偷天換日》。但在續集/前傳/翻拍大行其道的今天,美版翻拍卻越來越鮮見,更不用提優秀的美版翻拍了——在《致命伴旅》《生人勿進》,以及《蛛網中的女孩》的對比下,大衛·芬奇《龍紋身的女孩》儼然成了皇冠明珠一樣的存在。

而在20xx年以來的好萊塢翻拍電影的坐標系中,美版的《觸不可及》撐死了也只是在中游徘徊,和《天倫之旅》不先上下。

上映於20xx年的原版《觸不可及》,由於在法國本土收獲了巨大的成功,自然也被海外的製片商視作潛力股。但就其本質而言,《觸不可及》和其他廣泛傳播的「洗滌心靈」的法國電影類似,並沒有逃脫「中產階級心靈雞湯」的范疇之外;20xx年的世界政治環境,也要比數年後要簡單得多。

但在聲名狼藉的韋恩斯坦眼中,這一切都不是問題:法文翻成英文,好萊塢大明星補位,似乎就能在這個尋找希望和彌合間隙的雞湯小故事身上,再榨出一筆錢——甚至還想著像《聞香識女人》,再拿幾個提名也說不定。

但這出野心勃勃的大戲,被韋恩斯坦的#METOO絆了個趔趄,順手坑掉了20xx年以來好萊塢最熱且多產的喜劇明星,凱文·哈特。

與大多數著急轉型但並沒有什麼用的喜劇演員不同,凱文·哈特採取了和肥姐梅麗莎·麥卡西類似的策略,通過頻繁地在同類型題材中的演出,來尋找觀眾的G點,進而嘗試打破同質化的表演慣性。但《觸不可及》溫吞的節奏,並不適合凱文·哈特話嘮和富有活力的表演風格。而對原始材料的空洞復制,也並未帶來太多新意。

缺乏喜劇經驗的《分歧者》系列導演尼爾·伯格或許是這部電影難以實現突破的重要原因,因為他盡管重置了原作中的特定場景和段子,但在面對像凱文·哈特和「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這樣富有才華的演員時,從來沒能製造出像原版《觸不可及》那樣的魅力——而他早在20xx年執導的《永無止境》,同樣採用老少配的卡司陣容(布萊德利·庫珀和羅伯特·德尼羅),也同樣是一次令人惋惜的浪費。

這對於表現並不糟糕的幾位主演來說,無疑是非常不理想的。作為調和劑的妮可·基德曼顯然是最吃虧的那一個,在電影中幾乎沒有什麼值得展示的空間和時間,和《超大號美人》中的米歇爾·威廉姆斯一樣,被動地成為了一個類型化的符號,忽視了演員為角色注入的完整性。

而作為主要敘事者的凱文·哈特,也並沒有得到更好的待遇,在大多數時間里只是作為簡單的喜劇形象出現,缺乏作為主角之一的自覺——真正得到了完整的角色弧光的,反而是布萊恩·科蘭斯頓。這就與同類的雙主角電影之間拉開了距離,因為美版《觸不可及》中,繞著「老白」出現的所有角色,都被大量地簡化,似乎僅僅是為了體現出這一角色成長而存在的工具。

曾經在弗朗索瓦·克魯塞和奧馬·希之間出現過的那種化學反應,在美版中消失在了過時而又刻板的種族關系印象,和生搬硬套的角色上。而電影在敘事上也沒有什麼挖掘的動力,只有一些標准化和模式化的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和經濟沖突,其次就是老到掉渣的人生教化大講堂。

這些問題其實也存在於原版電影中,只不過在缺乏靈感和編排生硬的美版電影中,被放得更大了。

與原版《觸不可及》相比,美版更像是過於依賴狗高二電影觸不可及情節的精簡版,並不希望在銀幕上表達復雜的情感和有趣的點子,自滿於膚淺的樣子實在是令人失望。

要知道,幾乎在同一檔期,已經有了一部在彌合種族間隙方面,更加深入也更加有力的電影,一部男版的《為黛西小姐開車》:《綠皮書》。但對於美國電影市場而言,為了得到更好的票房,太多電影已經將盡力花在製造/追趕話題,和毫不掩飾的對獎項的野心。

但對於《觸不可及》而言,美版並沒能夠為喜好雞湯的觀眾們,帶來不去看原版的足夠理由。

《觸不可及》觀後感2

電影來源於真實故事,法國人菲利普所寫的自傳小說《第二次呼吸》。一位迷戀跳傘的貴族富翁因為事故,導致脖子以下癱瘓,必須聘請一位全職陪護。在諸多應聘者當中,有高學歷者、有經驗豐富者,但是符文卻出人意料的選擇了一位毫無經驗並且剛從監獄釋放的混混。身邊人都不理解,他給出的回答是: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沒有歧視。

於是就這樣,兩個背景迥異的人,有著主僕之分,卻出人意料的相處融洽。午夜他病發,他推他出門,在街頭同享一根煙;躲著所有人去山裡跳傘,領略從高空俯視大地美景的征服感;一起打賭,演戲騙警察為超速的他們帶路;他幫他打破癱瘓的自卑,成功贏得美人心…

再後來,富翁願讓他陪著一個病人度過餘生,於是他換了另一名看護。於是,新的護理、傳統的護理,始終小心翼翼,稍有問題就以「他有病」向旁人解釋,令他日漸蒼老、心力憔悴,越發懷念那個陪他玩、陪他瘋、甚至拿他癱瘓這件事開玩笑的朋友。

最終,他還是回來幫助他找尋回了生活的自信,並且兩人雖然有各自的生活,但是仍然是最好的心靈至交。

這兩個來自不同階層的人,性格、脾性截然不同,在一次次「機緣巧合」中碰撞出火花,亦庄亦諧,從沖突走向理解,最後皆大歡喜。這兩個幾乎沒有任何共同之處的人,卻在相處中建立了深厚忠誠的友誼,同時,兩個人也不約而同的發掘出另一個自己。

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在為你展現生活點滴的小事中,讓你的內心泛起波瀾,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感觸一:

其實,每個成年人,都有著一個無法被陌生人輕易觸及的世界。不管是健康的人,還是身患重症的人,他們,只有在遇到同類的`那一刻,才會釋放出一種夾雜著欣喜的善意。這種善意,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善」,而是相信並且看重彼此的能量、真誠的表達自己,以及不把自認為的「善」強加給對方。而實際上,很多人都不能領悟這個。就比如,你認為她需要安慰和陪伴,而她實際上只是想試試能不能一個人獨自行走在黑夜。

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朋友,毫無疑問都是真心關懷我們的人。可你有沒有發現,真正到了艱難的時候,卻對他們難以言苦,甚至想逃離。為什麼?

或許是因為我們總是將自己的「善」強加於別人。自己認為的善,往往於對方更像負累。自己認為的惡,或許是對方認為的自在。

影片中的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心靈知己,即便後來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仍然常來常往。我認為,就是他們讀懂了對方的「善」。並且,他們都把對方視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自由人,其次才是朋友。任何以情意為籌碼,想左右控制對方人格自由的,最終的結局都必然是毀了那情意。

感觸二:

看完上面稍顯沉重的感觸,再看看這個積極的。

大多數人,每天都子啊忙碌著,並且或多或少都在抱怨著生活。就如電影剛開始,他因為身體的殘疾,無法獨立面對生活,不願同外人接觸,面對總欺負他的鄰居和那些只關心他是否還活著的親戚,他都選擇無視,放著豪車不敢坐,遠離自己最愛的跳傘運動;而他,剛剛出獄,寧願拿失業救濟金也不願去工作。可以說,他們都是茫然的,看不到生活的樂趣。

但是,在相處的時光里,他們卻互相影響著對方,沒有強加、沒有控制,只有理解、只有接受。其實他給他的並不是什麼激勵人心的鼓舞,不是讓他好好珍惜生活,不是陳詞濫調的的乏味說教,他只是站在普通人的視角,站在旁觀者的視角,告訴這個坐在輪椅上的癱瘓大叔如何去放聲大笑,如何去大膽的愛,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歡樂,僅此而已。

所以,生活中的不順,很多都是無法消除。但是,換種生活態度,改變就會發生,讓生活變得快樂起來。

積極、正向的能量,不需要憐憫忍受,不需要巧取鑽營

《觸不可及》觀後感3

這是20xx年的一部法國電影,當年法國的票房冠軍。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兩名有著巨大背景差異的人:因跳傘失事而癱瘓的富豪菲利普與他的全職陪護德里斯之間互相影響對方價值觀念的故事。

影片看罷,雖不像其他網友那般感動落淚,但是情感在心中依然產生了久久的回盪,那種感覺好似面對老朋友,心中欲言又止,又帶幾分溫情脈脈。這是一部很純粹的電影,甚至劇情方面也無新意,但是法國人用他們獨有的浪漫特質與幽默風趣,給這部朴實無華的電影,注入了一絲自然與和諧。

菲利普是一名有著極高藝術修養的音樂家,家世顯赫,從小受藝術熏陶,住在富麗堂皇的豪宅中,典型的歐洲正統教育下成長的社會上層人士。但是在此前的一次戀愛中,因跳傘失事導致脖子以下的身體部分全部癱瘓,她,也因此離世。

德里斯,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最底層的人民,社交混亂,一個社會上的小混混,舉止低俗口無遮攔,剛從監獄釋放出來。放在無論哪個社會都會被視為社會渣滓。但也就是在如此骯臟醜陋的外表下,隱藏著那顆最珍貴的心。

這兩個人無論是從教育、思想、舉止等各方面相比都有著天壤之別。反觀我們自己,似乎在這個眾生薈萃的大學校園里,每個人都看似和諧,分享著一切,在一起嬉鬧諢笑,互相以兄弟朋友相稱。在歡聲笑語的表面下,實則空洞無比。並沒有共同興趣的兩人,強顏歡笑般的給對方陪著笑臉,實則對對方毫無感覺。價值觀截然不同的二人,通過勉強的討論進行著物質攀比,彷彿對方就是自己知己、閨蜜,談笑過後心裡卻是默默的失落。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友情這個詞在我世界裡早已化身灰塵,初中伊始到現在,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感情或誓言,回頭看來都是那麼的無知可笑,只不過是跳樑小丑的宣言罷了。現在才知道,最終沒有人會在你的身邊,自己永遠才是世界的中心,身邊的人都像流水一般,該走的走,該留的留,絲毫沒有關系,所謂的知己,早就不存在了。

價值觀的影響是何其重要,無論是情侶還是朋友,始終都過不了這道坎,最後都草草收尾。影片中的兩人有著如此巨大的價值觀差異,在一起會產生的碰撞可想而知,片中許多笑料也來自於此。德里斯面對藝術品毫無遮攔的無知,對女秘書肆無忌憚地調戲,對菲利普的寫信文筆的冷嘲與不解,他的價值觀在這些方方面面的事件中沒有保留地流露出來。而這也正是我們所缺乏的特質,我們在別人面前層層包裹著自己,迎合別人,試圖去贏得對方的認可,而這最終的結果卻很諷刺。

關於階級與種族歧視和貧富差距的問題,這部影片並沒有給予濃墨重彩的描寫,而是通過角色的對話和一舉一動間輕描淡寫般流瀉出來,沒有給人說教感的同時也更能引發人深思。比如德里斯在洗澡房將洗腳劑和洗發露弄混的時候問出的「這玩意兒不都是多合一的嗎?」又或是導演別出心裁的鏡頭,德里斯貧困不堪的居所與菲利普豪華亮堂的住宅之間的通過蒙太奇剪輯形成鮮明對比,讓觀眾在笑聲中亦思考著。

菲利普身患殘疾,如若不是其腰纏萬貫,放在社會上定也屬於被歧視的一類。通過德里斯之口,「如果換作是我估計就自殺了。」傳達出來的是小人物在大都市裡的落寞與寂寥。眾人在金錢面前對他陪著笑臉,心底里對其卻已然另一番心態,將他視為殘疾人。也只有生性魯莽的德里斯有這種勇氣,用滾燙的熱水測試菲利普無知覺的下肢,用不合時宜的玩笑話打趣,傳遞手機時的隨意似乎全然忘記他的手也已不受控制。而正是這種發自心底的態度——面對正常人般而非殘疾人的態度,使菲利普感到生命的完整與敬意,所以才有了他們的故事。

影片節奏緩和,暖暖的色調加上優美柔情的鋼琴配樂,彌漫著舒適的氣息。細膩的感情與平淡舒緩的情節令人意猶未盡。影片蘊含著豐富多面的情感、價值,從兩人相互信任,價值觀相互融合的過程中,階級、種族、年齡也慢慢隨時間而消散,化成煙霧,最後成為了這個美好世界的一部分。

這是一部好電影,讓人笑中帶淚,淚中帶思。

《觸不可及》觀後感4

如果有人問我十一月份最不可錯過的電影是那一部?必然是本周五要上映的《觸不可及》。它是由尼爾、博格執導,布萊恩、科蘭斯頓、凱文、哈特、妮可基德曼聯袂主演的喜劇電影。

電影講述了:剛剛出獄且正處於假釋期的戴爾為了拿到政府的救濟金,先後找了二家公司簽署不同用的手印,然後到了第三家,同樣的要求卻被拒絕了。有一個癱瘓富豪想找一個生活助手,薪水非常的高,然而在面試環節,他意外的闖入引起了菲利普的注意,他被錄用了!由此引發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電影中的主演陣容融合了美國三個不同特點的電影咖,布萊恩、科蘭斯頓憑借主演劇集《絕命毒師》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多次獲得奧斯卡和電影學院獎提名;而妮可基德曼在全球范圍內聲名大噪,完全不用贅述;而凱文、哈特就必須要多說句。

凱文、哈特不僅多次和強森搭檔演出過《勇敢者的游戲》,他本人的童年經歷和片中角色極為相似,凱文、哈特本尊就是男版灰姑娘的傳奇。對許多歐洲觀眾來說,這三個演員是優質喜劇電影的代表,質感完全不必擔心。

《觸不可及》用黑人和白人代表了美國的兩個主要群體,他們之間所產生的對比也可以視為歐洲社會的縮影,但是這部電影真正傳達的信息是包容與理解。

比如,只有頭部可以運動的富豪菲利普窮得只剩下腦袋和錢了,而剛從監獄出來的戴爾什麼都有,卻唯獨沒有腦袋和錢。這是一種極誇張與荒謬的CP組合,他們形成這種強烈鮮明的反差性,促使觀眾從多元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兩個人的存在。

一開始戴爾有些排斥給菲利普做生活助手的工作。所謂的生活助手,也就是護工,對黑人意味著僕人的職業崗位。在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南北戰爭就是為了廢除奴隸制。護工的工作內容不簡單,僅一個導尿管就讓大條的戴爾痛不欲生,更不用提菲莉普有的時候還控制不了它。這處情節,雖然只有幾個鏡頭卻悉數將人物的身體特徵、心理描述表達的完整,給人以爆笑的觀影感受,並且也為二人的情感上埋下伏筆。

隨後菲利普和戴爾在生日會的一系列對話不僅僅是幽默,更是一種浪漫的態度。菲利普不想自己成為生日會的擺設,不浪費假笑,戴爾又一次幫助菲利普放下偏見,發泄,最後他終於可以融入並主導生日會,並推著輪椅和大家跳舞。草根階層成為名流大人物的主角,令人感受到生活中的希望和喜悅,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形態。

當然喜劇電影也有曲折的情節,菲利普盡管比歌後的錢還多那麼一些些,但他遭遇了的筆友lily的見光死。Lily努力剋制的鄙視,讓想尊嚴活著的菲莉普嘗到了被憐憫的滋味,他非常排斥。金錢肯定不是無所不能的,至少面對愛情往往沒有什麼用。菲莉普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折,他解僱了戴爾,推開伊芳,整個人迅速糟糕。被解僱的戴爾拿著菲莉普幫他賣油畫的錢,終於給妻子和兒子一個房子,可以說人生已經圓滿了。但他們之間早就超越了老闆和雇員的關系。

電影也充滿了寫實的內容,比如lily很喜歡菲利普的人卻無法接觸他身體殘疾的事實,戴爾因為拖欠多年的撫養費被妻子趕出去。但它沒有去批評這些現實,而是讓觀眾在驚喜之餘體會這種復雜的心理過程。

蹲過監獄的人可以被教化,他受到歌劇的影響,拿起筆,畫出油畫;上流社會的富豪放下自尊心,與管家、廚師一起歡笑。戴爾是那個被富豪挑中的灰姑娘,他的命運從此被改變。

《觸不可及》溫情搞笑的故事為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今年為數不多的既具有豐富的娛樂性,又可以被稱為高雅影片的佳作。影片除了展現白人和黑人、有錢人和窮人、上流社會和下流階層的包容和理解,它還讓觀眾看到:一個人無論身處何種處境都能創造出層出不窮的意外之喜。

《觸不可及》觀後感5

影片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起伏,亦沒有精巧的劇本結構,它如此吸引觀眾的原因就在於那些平凡又動人的細節上,像一出從每個人眼皮底下緩緩流淌過的人間喜劇;真實而飽滿的人物形象,幽默而戲劇性十足的對白,兩位主人公在生活的壓迫下仍舊敞開胸懷,苦中作樂,最終贏得內心的平靜與喜悅。這些兼具共鳴性與生活哲理的因素,使觀眾們不可避免地被電影撩撥心弦,它一斬20xx年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金麒麟獎。

回到影片的名字,intouchables(不可觸碰), 形象而精準地概括了兩位主人公的共性。,Driss脾氣暴躁,患有暴力傾向,旁人不能觸碰他,否則就有被猛擊一拳的風險;而Philippe則因為自己特殊的身體狀況,讓他身居私邸高牆內的囹圄。兩個與外界幾乎不可接觸之人的內心卻因為互相之間的涵納與關愛,逐漸走到了一起,擦出了美麗而溫情的火花。兩個人也在這段不凡的交往中克服了彼此之間所謂的那些格格不入的代溝,求同存異,變得更加完整。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兩人的友誼亦可以說是雅和俗的碰撞與融合。影片中Driss在Philippe的生日會上發揮奇妙的想像力為老闆以粗俗的方式來理解高雅的音樂的片段堪稱經典,還有就是在那之後Driss絲毫不顧及周圍有頭有臉的大人物,自信而陶醉地表演起黑人的音樂和舞蹈。兩人的音樂和藝術品位,一個是陽春白雪,一個是下里巴人,顯示了兩人截然不同的成長環境。一俗一雅,雅緻的環境確實會提升人的心智,擁有更理性的思維和更高情商,卻也變得冷峻和懦弱起來,比如逃避自己殘疾的事實,不敢直面愛情;Driss痞氣又世俗,可他的樂觀和熱忱正是Philippe所缺乏的,兩人互相影響可又從未刻意去改變對方。

這段友誼中,兩個人因為彼此之間恰當的距離,能夠以相當平等的方式來相處,讓彼此有空間來喘息與成長。真正的友誼,是雙方都了解彼此的缺點,平時喜歡說些段子互損,但卻默默地關注著彼此的內心,關鍵時刻會為對方挺身而出。

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沒有歧視。Philippe

不得不說,Driss對Philippe的看護方式有點特別,Driss並不是專業護工,沒有受過正規訓練,從小在沒有什麼人文關懷的環境下長大;對於Driss來說,用對待一個正常人的方式來陪伴Philippe似乎比用充滿同情的態度小心翼翼地服侍老闆來得容易的多。正因為Driss世界裡的簡單純粹,他不受上層社會條條框框的約束,自由而灑脫,甚至懶得去臆想Philippe的殘疾所帶來的痛苦與禁錮,把他當成一個正常人來看待。兩人在街頭同享一支煙,一起在高空中開展驚心動魄的跳傘,飆車被抓時默契地演戲騙過交警,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在這些情節中很難看到我們想看到的諸如此類含情脈脈又不離不棄的看護,但這些刻意忽視Philippe身體上的禁忌的情節卻又顯得十分人性化。因為它們彰顯了兩人精神上的平等。而這,正是Philippe所真正需要的精神上的關懷,也是只有Driss才能給的,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獨一無二的,僱傭關系之上的陪伴。

在這個過程中,Driss從一個有暴力傾向而不負責任的無業青年變成一個有道德素養有擔當的男人;Philippe從逃避現實逃避感情的困境中解放出來,變得更加勇敢豁達。

Philippe和Driss的友情在這習慣了帶著有色眼鏡看人的世界裡顯得彌足珍貴。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跨越了階級,更是因為他們敞開了心扉,觸摸到了彼此心中的善意。假如有一天我們也能拋下心中的枷鎖去平等地愛這個世界,我們離人性化社會也就不遠了吧。

;

Ⅳ 美版《觸不可及》和原版《觸不可及》相比較,哪個更好

美版《觸不可及》和原版《觸不可及》比較

法國電影《觸不可及》,是一部非常非常優秀的治癒系影片,豆瓣評分高達9.2,位列全電影的第25名,當年上映後全球票房超過好幾億美元,可以說是非常成功。

其實這也是正常現象,且不說大眾心裡都有所謂的「正版」「翻版」觀念,原版電影的拍攝,往往都帶有該製作地區特有的風格跟元素。

而翻拍版本,需要去除這些元素的同時,將本地區的元素添加進去,這個難度是很高的,畢竟人家一開始拍電影時,裝載這些元素的「容器」都已經確定好了。

更何況,電影的翻拍,也不可能對原劇本完全沒有任何改動,這無疑又增加了一層難度。因此,也難怪大部分翻拍影片都不如原版了。

大家覺得還有哪些電影翻拍過後不如原版的?分享一下唄!

Ⅳ 如何評價電影美版《觸不可及》

《觸不可及》既不是諜戰外衣包裝的愛情片,也不是加入愛情元素的諜戰片,更像是諜戰片和愛情片的合體。影片追求的更高境界,也應是諜戰和愛情的完美融合,兼具諜戰的骨架、愛情的血肉,而且通過諜戰和愛情的雙重推演,升華出對人性和時代的思考。影片要表達的不僅是對一段愛情的歲租跡觸不可及,更是對一種人生狀態和社會理想的追求與觸不可及。

電影《觸不可及》講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對戀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宏大的背景給予影片深廣的空間,火爆的槍戰場面、神秘莫測的諜戰、老上海的世俗傳奇等等這一系列元素在片中均有上乘的展現,不輸大片的氣勢,更有觀眾在觀看後稱《觸不可及》「有好萊型亮塢二戰大片的感覺」。難能可乎並貴的是在戰火紛飛的大環境下,電影對個人感情的表達並沒有陷入符號化而導致單薄扁平。

《觸不可及》淪為了並不驚艷的愛情片,把諜戰的故事剔除殆盡,用愛情的內容填滿,敢於把愛情的「情為何物」的骨架抽掉,用傅經年對諜戰的信仰作為支撐,一次次反轉愛情和劇情。《觸不可及》中孫紅雷用前所未有的「表情帝」取代了青春偶像,不過是借著殘酷的時代背景一次次植入烏托邦式的浪漫重逢,不過是為了票房試圖把小眾化的探戈舞營銷成風靡的大媽廣場舞。

《觸不可及》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vOGe-SpP2IUlRIcSoSF0yQ

?pwd=crp4 提取碼:crp4

Ⅵ 北美票房:美版《觸不可及》開畫登頂

美版《觸不可及》

時光網特稿 雖然聖誕檔老片的走勢整體並不算出眾,但也一直統治著稍顯冷清的年初影市,直到上周末開畫的幾部新片成功讓北美市場重新洗牌。由「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與凱文·哈特共同主演美版《觸不可及》周五登陸3000多家影院開畫,開畫三天斬獲近2000萬美元票房,以超預期的成績將霸榜三周的《海王》趕下票房王座。

DC漫改電影《海王》上映第四個周末再取超1700萬美元,退居周末榜次席。影片北美累計票房已高達2.88億美元,即將趕超《超人:鋼鐵之軀》的最終收官成績,其全球累計票房也強勢沖破10億美元大關。

索尼發行的溫情寵物題材《一條狗的回家路》首周末進駐3000餘家影院上映,三天開出1130萬美元,擊敗《密室逃生》等其他老片排在第三。

雖然補給市場的新鮮血液要強於去年同期,但由於老片的體量和走勢均遠不如去年,市場大盤與去年同期的差距繼續擴大。2019年第二個周末前12名影片累計報收1.01億美元,周末大盤較前一周末再跌18.4%;同時,周末大盤比《勇敢者 游戲 :決戰叢林》蟬聯榜首的去年同期(大盤1.37億美元)再大幅倒退27%。

截止周日,北美1月累計票房達到4.2億美元,同比去年已縮水11%。本周五,頗受市場期待的懸疑片《玻璃先生》即將震撼開畫,北美市場也終於迎來回暖的機會。

北美周末票房前十名2019.01.11-01.13(單位:萬美元)

剛在第76屆金球獎斬獲最佳動畫獎的《蜘蛛俠:平行宇宙》周末再收900萬美元,跌幅控制在三成左右,回升至周末榜第四位。

同由索尼發行的懸疑驚悚片《密室逃生》次周末再收890萬美元,較開畫周末下跌五成左右,以極微弱差距退居周末票房第五。

《克隆人》曾在去年內地上映過

基努·里維斯主演的科幻懸疑片《克隆人》周五起在北美2329家影院開畫,首周末三天僅錄得250萬美元(含20萬提前場),未能擠進周末前十。影片講述了一位大膽的神經科學家(基努·里維斯飾)試圖復活因車禍喪生的家人,為了達到目的,他不惜與警方為敵,不惜對峙政府控制的實驗室,甚至不惜挑戰一切科學限制的故事。

《克隆人》早在去年11月便在內地上映,但最終票房還不到100萬美元(532萬人民幣),表現同樣慘淡。EntertainmentStudios以400萬美元購得本片的北美版權,以其開畫成績來看,也不敢保證能收回成本。

墨西哥版《完美陌生人》上周末在北美132家影院上映,首周三天開出42.5萬美元,未能擠進周末票房前20名。《完美陌生人》作為近年較成功的義大利電影,已被翻拍成多個語言版本,比如內地賀歲檔上映的《來電狂響》便是其中之一,該片國內累計票房已經突破6億人民幣,是賀歲檔的最大贏家。

上周新片詳述

《觸不可及》——翻拍法國賣座電影北美開畫登頂

去年1月,走出神後勁的《勇敢者 游戲 :決戰叢林》在逆襲《星戰大戰8》之後,一直占據周末冠軍寶座,直到月底才讓位於新上映的《移動迷宮3》。對比之下,今年1月第二個周末的票房冠軍便已被新開畫的影片摘得,由STX發行的溫情喜劇《觸不可及》(TheUpside)上周末擊敗霸榜三周的《海王》,加冕成為新的王者。《觸不可及》根據叫好又叫座的2011年法國年度票房冠軍《觸不可及》(Intouchables)翻拍,故事講述不幸遭遇事故而癱瘓的有錢人跟照顧其生活的黑人貧窮青年之間發展出一段奇妙的友情。

《觸不可及》預告片

投資不到千萬歐元的法國版《觸不可及》不但在法國國內動員1940萬觀影人次,全球總票房也高達4.45億美元,不僅是2011年全球市場回報率最高的影片之一,也是影史票房最高的法國電影之一。在《觸不可及》在歐洲引發轟動後,韋恩斯坦公司獲得其北美發行權,並當即決定製作英語版本。在經過多次換角後,美國版《觸不可及》終於在2017年初正式開拍,並由「毒師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與黑人喜劇大咖凱文·哈特共同主演。不久之後,受哈維·韋恩斯坦的丑聞波及,韋恩斯坦公司被破產重組為Lantern 娛樂 公司,而這部影片的上映日期也大幅延後,直到現在才終於跟觀眾見面。

美版《觸不可及》在周四晚上7點提前登陸北美2460家影院上映,當天進賬110萬美元,提前場表現在幾部新片中領跑。影片在周五擴至3080家影院全面上映,首日含提前場進賬695萬美元,輕松擊敗《海王》,空降北美單日票房冠軍。影片首日票房比受眾比較類似的溫情喜劇《讀書會》(2018年)高出45%,表現超出預期。

《觸不可及》海報

影片在周六單日再收779萬美元,比不含提前場的首日大漲33%,走勢相對較好。發行方預估《觸不可及》將在周日下跌40%,單日再收474美元,或將被《海王》重奪單日冠軍。最終,這部翻拍之作北美開畫三天票房達1959萬美元,成功將三連冠的《海王》擠下周末票房王座。在STX公司發行的影片中,《觸不可及》開畫成績也僅次於2016年暑期檔的《壞媽媽》(2381萬美元),後者也是該公司迄今為止唯一北美破億美元的作品。

在凱文·哈特主演的作品中,《觸不可及》開畫表現也略低於稍遜於四年前同期上映的《定製伴郎》(開畫2065萬美元),後者最終斬獲6446萬美元。影片在CinemaScore調查中得到了「A」的好評,爆米花指數達89%,觀眾口碑極為不錯。以其開畫表現和口碑推算,《觸不可及》北美票房有望沖擊6000萬美元,但想要收回375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仍需要寄望於海外市場。

《觸不可及》媒體評價遠不如法國原版,在爛番茄收錄的123家媒體中,只有39%的媒體給予正面評價,平均也只給出5.3/10;權威媒體評論收錄網站MetaCritic收錄32家媒體平均分為44分,遠低於法國版的57分。

《觸不可及》

《好萊塢報道者》: 布萊恩·科蘭斯頓和凱文·哈特作為主演發揮非常出色,片中充滿許多令人捧腹的戲份,哈特充分展現自己的喜劇天賦,讓本片比原版更具喜劇效果。(70/100)

《ThePlaylist》: 兩位實力強大的主演讓影片具備一定可看性,但受制於拙劣的改編劇本,其敘事節奏極為糟糕,同時改編也完全缺乏創新。(50/100)

《芝加哥太陽報》: 凱文·哈特真誠而又相對低調地扮演了戴爾這個角色,但是我們已經看過太多次這種類型的故事了。(50/100)

《綜藝》: 主創人員沒有嘗試在原版基礎上做出任何升級或者美國化的翻新,不錯的選角讓這部敷衍的翻拍片淪為異常徹底的災難。(50/100)

《一條狗的回家路》——寵物題材新片開畫超出預期

上周末另一部值得一提的新片是由索尼發行的催淚寵物題材電影《一條狗的回家路》,該片開畫周末以破千萬美元的成績擠進周末前三。作為2016年寵物題材電影《一條狗的使命》的姊妹篇,《一條狗的回家路》同樣是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W·布魯斯·卡梅隆的原著同名小說,導演則換成《海豚的故事》查爾斯·馬丁·史密斯,劇情講述的也不再是狗狗跨越幾生幾世的輪回,而是今生今世,跨越數百公里,經過四季輪回,卻只為回到主人身邊的故事。

《一條狗的使命》正式預告

兩年前的《一條狗的使命》以2200萬美元的成本換回2.0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為環球公司帶來不菲的回報,而中國內地更以8830萬美元的成績力壓北美成為最大票倉。《一條狗的回家路》除了改由索尼影業發行外,也得到中國的博納影業聯合出品,兩家公司總計投入1800萬美元製作本片。

影片周五登陸北美3090家影院開畫,首日含提前場斬獲328萬美元,首日成績不到同日上映的《觸不可及》的一半,比《一條狗的使命》首日的530萬美元也倒退了37%。影片在周六再收482萬美元,得益於較強的合家歡屬性(51%觀眾為親子群體),次日漲幅高達47%。發行方預計影片將在周日下跌33.4%,最終其開畫三天粗報成績將達1130萬美元,表現將不敵《海王》而屈居周末票房季軍。雖然影片開畫表現整體表現不算出彩,比《一條狗的使命》首周末還低開38%,但仍超過了出品方千萬美元的開畫預期值。

影片將於本周在內地上映

《一條狗的回家路》在CinemaScore調查中得到了「A-」,評價不如《使命》的「A」,但兩片的首周末走勢基本保持一致。影片首周末觀眾中有52%為女性,而25歲以上觀眾佔了51%。在近年以寵物狗為主題的影片中,其開畫成績跟2015年上映的《軍犬麥克斯》最為接近,後者開畫首周進賬1215萬美元,最終收於4265萬美元。參考類似走勢,《回家路》最終有望沖擊4000萬美元。

影片的媒體口碑略好於姊妹篇,在爛番茄收錄的42家媒體共有60%給予其正面評價,均分只有5.4/10;權威媒體評論收錄網站MetaCritic收錄11家媒體平均分為50分,高於《一條狗的使命》的43分。

《 娛樂 周刊》: 溫馨感人而又 搞笑 有趣,時而還讓觀眾激動不已,是一部不過不失的寵物電影。(67/100)

《MovieNation》: 影片的目標觀眾定位比較低幼,不敢指望創作上有什麼挑戰性,故事進展吃力而且無趣,同時太刻意催淚。(50/100)

《芝加哥論壇報》: 狗狗的可愛也無法彌補影片在敘事方面的薄弱。(50/100)

榜單老片詳述:《海王》退居次席全球沖破十億

華納發行的漫畫改編電影《海王》上映第四個周末縮減至3863家影院上映,周末再進賬1727萬美元,遺憾未能實現周末票房四連冠。DC擴展宇宙的這部最新力作僅比前一周末下跌44%,節後走勢雖然遠不如去年的《勇敢者 游戲 》(僅跌25%),但也在超級英雄電影的平均水平以上。

中文版5分鍾預告

上映24天後,由《速度與激情7》導演溫子仁掌鏡的這部超級英雄起源電影累計票房已達2.88億美元,即將超過《超人:鋼鐵之軀》的2.91億美元,本周內將成為DC宇宙票房第四部票房破3億美元的影片。

按照目前走勢,《海王》最終將挑戰《蝙蝠俠大戰超人》(3.3億美元)的DCEU北美票房亞軍之位。影片在海外市場的吸金強度也稍有減弱,但目前海外累計票房已高達7.32億美元,是首部海外票房破7億美元的起源英雄電影。

截止周日,《海王》全球累計票房已高達10.2億美元,成為影史第三部突破10億的DC漫改電影,之前兩部分別是《黑暗騎士崛起》(10.84億美元)與《黑暗騎士》(10.05億美元)。同時,影片也成為自2012年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以來,華納公司近六年來首部全球破10億美元的作品。

索尼發行的動畫新作《蜘蛛俠:平行宇宙》周末縮減至3029家影院上映,周末三天再攬900萬美元,回升至周末榜第四。根據漫威漫畫改編的這部超級英雄動畫剛剛在76屆金球獎斬獲最佳動畫片獎,在獲獎效應刺激下,影片僅比前一周末下跌31%,走勢在未加館的老片中最佳。上映五周後,這部高口碑動畫北美累計票房已達1.48億美元,在索尼動畫部的所有作品中,成績僅次於《精靈旅社》三部曲。作為奧斯卡最佳動畫的頭號大熱門,《平行宇宙》極有望打破《精靈旅社2》索尼動畫北美紀錄(1.7億美元)。截止周日,這部投資9000萬美元的中高成本動畫全球累計票房也已突破3億大關。

索尼影業出品的懸疑驚悚片《密室逃生》次周末維持在2717家影院上映,三天再收890萬美元,以10萬美元的極微弱劣勢排在周末第五。由《潛伏4:鎖命亡靈》導演亞當·羅比特爾掌鏡的這部新作較開畫周末下跌51%,走勢在同類題材屬於較好水平。上映十日後,這部投資僅900萬美元的低成本作品北美累計票房已達3243萬美元,已經超過其成本線的三倍。按照目前走勢,《密室逃生》北美最終落點將沖擊5000萬美元。影片在極少數海外市場上映後,目前累計僅收250萬美元,影片將於本周五登陸內地市場。

迪士尼歌舞電影《新歡樂滿人間》上周末縮減至3253家影院上映,周末三天再收722萬美元,下跌至周末榜第六。這部時隔54年問世的續集較前一周末大跌54.5%,假期之後的走勢遠不如去年同期的《馬戲之王》,後者連續數周跌幅不到15%。上映26天後,由艾米麗·勃朗特主演的這部奇幻合家歡電影累計票房已達1.51億美元,目前暫列2018年度票房榜第20位。影片跌幅顯著擴大,這或許是受到受眾重合的《一條狗的回家路》的沖擊。按照目前走勢,其最終成績恐無望趕超《馬戲之王》(1.74億美元)。

影片在海外市場也走勢放緩,目前累計票房僅為1.37億美元。截止周日,這部歌舞電影全球累計票房僅為2.88億美元,遠遠未達到出品方的預期。

派拉蒙發行的科幻動作片《大黃蜂》上周末縮減至3303家影院上映,周末三天再吸金678萬美元,跌至周末榜第七。《變形金剛》系列的首部獨立電影較前一周末下跌49%,走勢也明顯惡化。上映24天後,由《魔弦傳說》導演特拉維斯·奈特執導的這部新作累計票房已達1.085億美元,這在派拉蒙2018年上映的作品中,僅次於《碟中諜6》和《寂靜之地》。

按照目前走勢,《大黃蜂》北美最終落點將沖擊1.3億美元,將較難追平其1.35億美元的成本線。影片在內地累計票房已升至1.06億美元,即將趕超北美市場。截止周日,其全球累計票房已達3.65億美元,最終將無懸念突破4億關口。

焦點影業發行的傳記電影《性別為本》上周末擴至全美1923家影院進行大規模公映,周末三天進賬623萬美元,首次擠進周末前十。《天地大沖撞》導演米密·萊德執導的這部新作由菲麗希緹·瓊斯和艾米·漢莫主演,講述了美國傳奇女法官魯絲·巴德·金斯伯格在職業生涯里為平權作斗爭的事跡。計入先前幾周的電影,這部傳記片累計票房已達1056萬美元。影片在CinemaScore調查中得到「A」的高分,觀眾口碑非常不錯。其擴映表現也不錯,最終將輕松突破2000萬美元的成本線,不過這對於回本還遠遠不夠。

「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導自演的新作《騾子》周末增館至3329家影院上映,周末再攬555萬美元,排在周末排行第九。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犯罪題材電影比前一周末僅跌39%,走勢保持穩健。上映五周後,老東木在年近九旬推出的這部新作北美累計票房已達9058萬美元,毫無懸念地將成為其導演生涯第六部北美票房破億的作品。影片目前僅在海外少數市場上映,累計票房僅為330萬美元,想要回本也需要在其他市場有相對不錯的表現。

安納普爾納影業發行的傳記片《副總統》周末縮減至1724家影院上映,三天再收328萬美元,下滑至周末榜第十。由《大空頭》導演亞當·麥凱執導的這部新作較前一周末下跌43%%,相對於其並不算好的CinemaScore(C+),走勢已然超出預期。上映20天後,由克里斯蒂安·貝爾主演的這部傳記片累計票房已接近3594萬美元,跟其60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線距離還相當遙遠。按照目前走勢,本片最終落點將在4500萬美元左右,基本確定將血本無歸。

沖奧陣營方面,剛在金球獎斬獲最佳劇情片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周末加館至1334家影院上映,再收320萬美元,較前一周末暴漲35%。在獲獎效應加成下,「皇後樂隊」的這部傳記片北美累計票房已達1.985億美元,距離2億美元大關只剩一步之遙。影片全球累計票房也已高達7.52億美元大關,已擠進全球影史票房前100位。

獲得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獎的《假若比爾街能夠講話》上周五擴映至1018家影院公映,周末三天報收239萬美元,環比也逆跌近三成。計入先前數周的點映,《月光男孩》導演巴里·傑金斯掌鏡的這部新作累計票房已達769萬美元。

斬獲金球獎最佳喜劇(音樂)電影獎的《綠皮書》也加館至742家影院上映,周末逆跌16%後,北美累計票房已達3855萬美元。

本周新片簡介:

《玻璃先生》(Glass)

導演: M·奈特·沙馬蘭(《分裂》《重返地球》)

主演: 詹姆斯·麥卡沃伊/布魯斯·威利斯/塞繆爾·傑克遜

類型: 懸疑/驚悚/犯罪

發行: 環球(影院數:3500)

概述: 《玻璃先生》承接的是沙馬蘭前作《分裂》,在《分裂》的結局之後,講述玻璃先生(塞繆爾·傑克遜飾)發現大衛·杜恩(布魯斯·威利斯飾)正在追捕凱文·溫德爾·克魯伯(詹姆斯·麥卡沃伊飾)的人格分裂化身之一「野獸」,而他手中則掌握對二者來說至關重要的秘密。

Ⅶ 黑人照顧一個殘疾人的美國電影是什麼

黑人照顧一個殘疾人的美國電影叫《觸不可及》

《觸不可及》是由尼爾·博格執導,布萊恩·克蘭斯頓、凱文·哈特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9月8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觸不可及》的結局:

故事最後結局,男主角終於見到了他的筆友,而且聊得很開心,他很感謝他的朋友,實現了他的想法,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感謝他。他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心靈救贖。

電影《觸不可及》告訴我們,一個人真正的救贖是自己,只有自己不自卑正確看待自己的高度,才能和朋友比肩而立;同時不管你身處什麼身份,什麼地位,都需要有一個真心的朋友。

Ⅷ 《觸不可及》美版和法版的區別是什麼

《觸不可及》美版和法版的區別是兩個版本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戴爾離開菲利普的原因和菲利普後來的愛人,美版在約會那裡製造了一個沖突。沖突那裡都還行,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伊萬這條感情線真的很突兀,前嘩迅絕期的鋪墊只讓我覺得她是一個很重心的下屬,回到菲利普身邊是出於關心和曾經作為他下屬的感情,而不是愛。

原創的情感解析

美版的觸不可及是翻拍,法國版的才是原創。原版則高明得多,沒有這種略顯做作的戲劇性沖突,矛盾點變成了德里斯的家庭和工作不能兩全。菲利普則在知道以後讓戴爾回歸家庭了,兩個人一個即使是家裡有昌春事的時候都不願意拋棄對方。一個亂姿在知道對方的難處以後就選擇了重新找護工,這種情誼很令人感動,真的比美版好多了。

Ⅸ 2019美版觸不可及電影觀後感影評5篇_看觸不可及有感5篇

《觸不可及》改編自法國電影《無法觸碰》,講述了不幸遭遇事故而癱瘓的有錢人菲利普跟照顧其生活的貧窮青年戴爾之間發展出一段奇妙的友情的 故事 。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觸不可及》美版的 觀後感 ,供大家參考。

2019《觸不可及》美版觀後感

你願意每周花2000美元的高價,僱用一個經常小偷小摸,沒啥素質可言,自稱「只要能坐牢的事都會干」的黑人嫌疑犯嗎?還讓他照顧自己的起居,一起度過每天里的大部分時間,正常人想一想都會感到可怕,然而,電影《觸不可及》裡面,布萊恩·科蘭斯頓飾演的癱瘓白人富翁菲利普偏偏就這么幹了,當他說出自己的決定時,凱文·哈特飾演的載爾感覺大白天撞了鬼,不會是把勞資騙來暈倒摘內臟吧。

可以預見的,戴爾工作第一天就出了不少問題,上班的第一天,倒在床上一秒鍾就打起了呼嚕,和女管家的談話也不甚融洽,第一次搬菲利浦上輪椅吃飯,就差點把金主摞倒在地,毛手毛腳的喂飯方式,可能還不如有些人在家喂汪更有耐心。

於是,一場啼笑皆非的鬧劇正式拉開帷幕,戴爾固然是低能高薪的奇遇,但是要每天給金主把尿屙屎洗澡,也讓是這位從來沒伺候過別人的小夥子吃足了苦頭,就連在浴室里洗個澡,都能被智能語音程序整得落荒而逃。令人欣喜的是,影片並沒有滿足於用這一主一仆格格不入的同居生活碰撞笑料,而是通過兩個人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展現人與人之間最本真的情感。

隨著劇情的展開,觀眾會發現,原來兩個看似千差萬別的人,在內心深處有著某些共通的東西,無論你是躲在高高在上彬彬有禮的面具後面的白富豪,還是用粗野和放縱來掩飾內心無力感的黑小伙,無論是你是聽著高檔音樂吃著豪華高餐享受高級美女技師的服務,還是即便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也擺脫不了焦頭爛額的處境。

就像《觸不可及》中的金主和雇員一樣,當他們入下自己成見,竟然萌發了一種罕見的相需以沫,金主在對方的身上,感受到得了生活的真實感,學會了打開自己,體驗自由自在的快樂,而雇員為金主的生存意志所激勵,開始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黑人和白人,這個世界上最難交朋友的兩種人,竟然有了溫情的火花。

值得關注的是,兩位演員的演技真的是無可挑剔,布萊恩·科蘭斯頓劇之前在美劇《馬爾科姆一家》《絕命毒師》中都曾刻畫過家喻戶曉的經典角色,也曾憑傳記片《特朗勃》的出色表現獲得奧斯卡影帝提名,這一次他塑造的白人富翁只有一個頭能動,卻能把人物演繹得風趣幽默,毫無苦情之感;凱文·哈特也是充分發揮自己的喜劇天賦,在艱難的處境中把樂觀奔放的性格演繹得淋漓盡致;再加上奧斯卡影後妮可·基德曼的強力支援,三大主演聯手奉獻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技大餐。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好萊塢鮮少有表現黑人與白人發生友誼的電影,一旦有,就會非常好看,上一屆的奧斯卡頒獎禮上,《綠皮書》大放異彩,贏得最佳影片大獎,該片在中國上映時也是成績不凡,一舉斬獲4.77億票房,還有之前的《給黛西小姐開車》也是被譽為經典,現在,《觸不可及》在這個冷冷的冬天,帶來了無盡的歡笑和溫馨,感覺真的好暖。

2019《觸不可及》美版觀看影評

如果你有一個機會替一個癱瘓在床的病人解決一個問題,你猜,這個病人會對哪個問題更為關心?是關於對種族、膚色、階層的問題,還是如何讓自己快樂生活下去呢?

話癆、叛逆、多動的凱文·哈特和「老白」 布萊恩·科蘭斯頓這對黑白配,在《觸不可及》中,用純粹的搞笑行為,詮釋了底層人群以及弱勢群體對快樂生活的追求和探索。這在追求話題效應的影視市場中,顯得有些「特立獨行」, 因為,只要再故作深刻一點,就會有成為像《綠皮書》這種創作中帶著好萊塢喜聞樂見主題思想影片的機會,但顯然,他們並不想給觀眾大灌雞湯,按摩觀眾跳動衰微的心臟和時而萎縮時而澎湃的淚腺,只想簡簡單單的講故事,快快樂樂的搞生活。

所以,輕松、快樂,就是這部電影最鮮明的特徵——誰說沒有槍頭就捅不死人,誰說沒有宏大的命題就不可以是一部感人還好笑的好電影。

《觸不可及》講述了一個來自社會底層的黑人戴爾因為需要向自己的假釋官提交求職失敗的證明好獲取救濟金,所以闖進了一個正在進行的招聘會中,想混個簽字然後走人,結果卻意外獲得工作機會,他的僱主菲利普,一個愛作的白人富商,他在暴風雨中玩滑翔傘結果把自己搞癱瘓了,於是,一個連自己工作內容是什麼都不知道,心不甘情不願的雇員,和一個只有脖子和嘴巴能動,卻滿腦子找刺激的老闆,開始了一場充滿對抗卻又無比歡樂的生活大冒險。

生活不就是這樣嗎,處處都是身不由己的無奈,有人為了糊口,為了孩子,只能接受不情不願的工作,而有人手握巨額財富卻並不解決所有的苦惱。所以,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的碰撞,足夠在一潭死水的生活里激起巨大波浪,讓圍觀者免費獲得一次濕身的機會。

影片的笑點密集,隨時隨地都有包袱抖給觀眾,從戴爾毛手毛腳照顧菲利普,到他帶著這個不能動的病人喝酒抽煙,深夜飆車還欺騙警察,再到替菲利普安排約會,讓他去直面自己的感情世界,《觸不可及》以戲謔的方式,讓兩個人去觸及此前人生感覺「觸不可及」的生活,然後化解自己內心的恐懼,怯懦以及望而止步。

除了猝不及防的搞笑,最終也有捕獲友情的欣慰和溫暖,戴爾和菲利普的友情,並未被塑造成超越了膚色或者階層的破圈之誼,同樣一如影片單純的主題,是人與人相處自然而然的情感,你沒有因為我殘疾而有絲毫的嘲諷或不尊重,我也不會因為你犯過罪就歧視和慢待,兩個都不太「正常」的人都拿對方當作「正常人」,這才是他們在別處感受不到的正確對待,而且,因為自然而然,更加的真實與感動。

2019《觸不可及》美版觀看心得

《觸不可及》這樣的片子放在政治正確的現在,可能會被禁止吧。因為在敘事的角色分配上面,白人和黑人的關系還是處於僱傭與「奴役」的狀態。

《絕命毒師》里飾演老白,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的布萊恩·科蘭斯頓扮演了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的白人富豪菲利普。因為生活所需,僱傭了入過獄,急於在社會找到自己定位的底層黑人戴爾。而由影星凱文·哈特扮演的戴爾,本來毫無貼身護理的 經驗 ,面對全身除了頭部和手指可以活動的菲利普,讓戴爾手足無措。

另一個層面上,貼身護理需要陪伴僱主出入一些高檔場所,而戴爾那些底層小市民的粗豪與上層社會的格格不入,也使得他所處的環境與他的生活習慣形成了一種啼笑皆非的戲劇效果。但是這樣的一驚一乍的戲劇效果,在有心的人眼裡,估計又要成為膚色歧視的罪證,成為被人口誅筆伐的污點。

茫茫人海,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相遇

作為曼哈頓精英的菲利普和底層黑人社區有犯罪前科的戴爾,這兩個天差地別的人,他們本來是永遠不會交匯的兩個世界,可是因為菲利普的全身癱瘓和戴爾的經濟危機被天意撮合到了一起。

菲利普是曼哈頓的頂級富豪,典型的老式白人精英。住著寬敞得如同宮殿的大房子,享受著最先進的家居設備和全套的家政與康復服務,喜歡去餐館享受頂級的美食,時不時去美術館陶冶一下自己的美學素養和審美。他前半生的積累,讓自己有著充足的資金支付癱瘓之後的豪奢生活,能夠請動看起來就價格不菲的伊芳做自己生活的全權經理人,以及那些水平不低的專業護理人士的上門服務。

而戴爾則是另一個世界的人。有刑事犯罪的背景,所以很難在市面上找到願意僱傭自己的機會,很多機構與個人因為他行為上的污點而拒絕與他形成僱傭關系。而一直沒有工作收入,他一直無法兌現對於前妻與親生兒子法律意義上的贍養義務,進一步更不能從生活上為自己深愛的母子倆保障日常的生活質量。所以,前妻質疑他,兒子一直抗拒與他親近。已經在生活最低處的他,需要一個契機,來改變自己晦暗無色的人生。

為此,戴爾去應聘了菲利普的貼身護理職位。可是,在職業經理人伊芳眼裡,這樣一個有黑背景,沒有專業技能,說話沒大沒小,甚至對菲利普這樣一個病人缺乏基本尊重的冒失鬼,是她例行公事審核,然後忠實於內心要刷下去的必然淘汰者。

只是伊芳還是不了解菲利普的內心,以及之前那些舌燦蓮花,技術過硬的職業陪護人員被菲利普拒絕的根本原因。所以,優雅干練的職業經理人,在僱主那破天荒的答應語氣里,見證了什麼叫做不可思議。

其實,菲利普的心思沒有那般曲折,無非是因為大大咧咧的戴爾並不在乎菲利普的病痛與殘疾,只是很本真的把這份工作所帶來的各種好處擺在了明面上,攤開了說明白。

病人是最不好揣度他們的心思的,因為他們知曉自己身體的弱勢,反而希望身邊的人將他們平等相待。為了這份平等以待,反而會下意識的偽裝自己或者虛張聲勢,把自己強勢的一面顯露出來,讓別人不敢小看。

推衍開來,病人尚且如此,而殘疾和缺陷的人,其心理就更加明顯。

任何一個後天殘疾的人,最初都不願意別人把受傷的他們看做殘疾。不論你是關愛還是歧視,你將他們視為弱者的那一刻,無形中就形成了一種霸凌,讓他們強行置於與正常人不同的地步。

不論是關愛或是歧視的動機出發,交付他們一種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卻從來沒有想過,是不是你這樣的態度與方式,將原本可以回復到之前生活狀態的他們,固定在了需要人去關心而限制自由的,他們並不需要的生活方式里。

所以,菲利普是因為從來沒有把他當作一個病人甚至殘疾人,才會選擇戴爾作為自己的貼身生活助理吧。就算戴爾以後的工作里透露出他完全欠缺足夠的急救與護理知識,但是,僅僅是把菲利普當作一個有錢的平常人看待這一點,才是真正讓菲利普動容的原始動機。

兩個世界的人,再偽裝融洽還是有嫌隙的

說到底,其實戴爾對於菲利普的動機基本是單純的——他心裡,在開始並沒有對菲利普具有足夠深厚的感情。這一點他遠遠不及伊芳甚至菲利普身邊那些小心掂量、考慮菲利普心理狀態的服務人員。服務人員是把對於菲利普的感情融入了每一次的交往當中,所以,顯得過於考慮菲利普的感受而小心翼翼的過份了,反而激起菲利普內心的反抗。

而戴爾那種咋咋呼呼直來直往的對待菲利普的態度,反而讓菲利普感受到了最基本的尊重。

但是,在相處過程里,用半殘之軀面對戴爾的菲利普,在怎麼偽裝,依舊不能掩蓋對於戴爾的那種不專業行為的不認同。

那些在專業人員手裡信手拈來的護理細節,菲利普再怎麼偽裝自己毫無知覺,都無法掩蓋那種戴爾手忙腳亂,舉止無措的慌亂,以及隨之而來的兩人之間的尷尬。

而後,菲利普與伊芳處理公務的那些默契,也讓表面上在幫忙拆信的戴爾無法加入事態——作為成熟的投資人,菲利普有著自己獨特的眼光,伊芳又有著合作多年的默契與執行力,在兩個人的默契面前,戴爾相當於是一個旁觀者,完全沒有插話和參與其中的機會與時機。

真正的轉機在於,戴爾對於菲利普的維護之情。在菲利普去美術館的電梯口,倨傲的鄰居在顯擺自己的正常與活力,而戴爾看似雲淡風輕的出現,不露痕跡的用老朋友相約出門兜風的語氣,把菲利普原本艱難的出行描繪得如同平常,在態度上擺明了自己的態度,在立場上反駁了鄰居將菲利普看作不良於行的廢人的歧視。

而後,在兩個人相互陪伴著的行走與 拜訪 過程里,菲利普才真正放下了心防,讓戴爾能夠真正的靠近自己。

當然,兩個大男人關於性慾的交流,突然顯得鈣里鈣氣的。菲利普不可避免的生理行為讓戴爾驚嚇莫名,借著老江湖還透露出自己的性敏感帶,更是讓自詡閱女無數的戴爾汗顏。畢竟口口聲聲說自己如何喜歡女性的戴爾,可從來沒有流露出與女性相處有足夠情趣可言的痕跡。

讓我們慢慢在靠近

經歷了「人生四大鐵」之一以後,菲利普和戴爾的關系終於開始有了真正的毫無嫌隙狀態,戴爾可以更加自由的安排菲利普的生活,也享受這樣借著菲利普的平台在尋找自我價值的路上越走越遠。而菲利普開始真正的脫離保守的生活,用於去見證其他生活的可能,比如見見女性筆友,去了解一下平民的生活狀態,雖然隨之而來的有驚喜有挫折,可是,生活本來不就是這個樣子嗎?

戴爾有了抒發自己,尋找自己存在意義的平台和契機,菲利普也擁有了見識更為開闊天地的心情與能力,兩方面終於開始把生活過得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了!

其實,很多時候,單個人的窘境,在經歷另外一個人的參與或者說攪合之後,反而會從原本不起眼的地方煥發出全新的機遇。

只要願意去接近,然後相互磨礪,總能夠在與自己不同的方面,煥發出不一樣的生機!

《觸不可及》彷彿是一個童話,將紐約歷來被忽視的貧富分化糅合成了一種交融的態勢。曼哈頓特區的高端富豪和黑人社區里生活困頓的底層市民,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歷與處事方式,在相互陪伴里漸漸融合,為兩方面都構成了積極向上的生活動力。然後,通過與生活的和解,解決了菲利普想死的難題,又緩解了戴爾生活貧困的窘境。

最後那一場擺脫地面,在天空的降落傘滑翔,就像他們擺脫了生活里最大難題的心情一樣,開始自由自在的享受,放飛自我的暢快與純粹的歡樂。

人雖然是一座孤島,但是海面以下,大陸架連接著你我。世間事,並不是大家想的那般《觸不可及》。

2019《觸不可及》美版觀看有感

上學時,讀過《輪椅上的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嘆這些人偉大的生命力,張海迪、奧斯特洛夫斯基和海倫·凱勒的身殘志堅,可以說是鼓舞了無數人勇於同命運斗爭的行動。當然,《 潛水 鍾與蝴蝶》的讓·多米尼克·鮑比是比霍金更為困在軀體里,只有一隻眼睛可以向世界釋放信息。美國電影《觸不可及》的主人公菲利普·拉卡斯,與以上諸位相比,並非那麼壞,當然也沒多好。身為資深財務專家的他,非常有錢(這點極為關鍵),卻在某個雨天中冒險,妻子去世,而他也只剩下脖子以上能夠自由活動(差點兒就實現了中國傳統相聲梗)。他需要一個「專業人士」24小時貼身照顧,然而這個高薪工作卻難以找到合適的人。無論是員工派遣公司還是管家所選擇的,都過於規訓的職業,他們統統沒有人情味,只是被馴化的高級人形機器,直到來自街頭的黑人戴爾出現在他們面前,這一出在俗套中帶著接地氣的溫情故事由此開始。

戴爾是塊有著很多外在問題的璞玉渾金,關鍵是就連他自己都沒有能夠發現自己的才華,那就是真誠、簡單、粗暴而回歸到事物的本質。作為假釋人員,當然希望好好表現,找到工作,賺錢,給分居的老婆孩子,而不再沉陷在違法罪犯進局子的循環中。眾所周知,非洲裔人口只佔美國的13%,而佔到監獄的一半囚徒,膚色本身就代表著一種路徑依賴。甚至黑人自己也容易這樣看待自己,畢竟他們被社會意識誘導到如此難堪的固化模式中。戴爾與最新版《小丑》里的小丑不同,他在街頭的時間更為漫長,他喜歡黑人音樂,也能夠在遇到「高雅音樂會」後愛上了高音。他是一個喜歡嘗試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聽了菲利普的一些發財致富的理論,就迅速提出各種靠譜不靠譜的APP構想,無所謂,先提出來再說。戴爾在「欣賞」了菲利普的藏畫、藝術品之後,畫出了神鬼莫測的狗,他的行動力顯而易見要超過九成的都市人,他的積極外向給了菲利普沉悶無聊的病中生存以新的可能。

那些規規矩矩、專業技能高超的守護,對於菲利普來說徒增傷悲,他們無時不刻不在提醒你「是個重病號」,「乖乖聽著,慢慢熬下去」,這不是他要的餘生。他還有五官,可以對這個世界進行有效的觀察,他不想成為一個被困住的無聊的人。饒舌而快活的戴爾,開著車帶他享受風馳電掣的滋味,給信友打電話約會,再次重上藍天,更別說還有與警察鬥智斗勇的花招,人啊是苦蟲再嚴重的苦在接受之後都能以此出發。《絕命毒師》的男主角老白,就是一個遭受了大難而又通過一個人的奮斗實現了神奇的人生逆襲,飾演者布萊恩·科蘭斯頓這次將菲利普的絕望中的奇跡帶出來新的味道,而妮可·基德曼飾演的伊馮娜是其助手,凱文·哈特則把刺激火爆的黑人看護理解到位,他的任務就是要不刻意而作為生活中的發酵酶,菲利普依然如此,再也不必做「套中人」,想怎麼開心就怎麼開心,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人的初心是好好活著,無論在任何狀態下。

2019《觸不可及》美版觀看體會

《觸不可及》是一部溫馨而逗趣的喜劇電影。在寒冷的冬季,看後讓人心裡暖意融融。本片講述的是黑人戴爾迫於生活壓力,去給殘疾作家菲利普做生活助理的故事。兩人身處不同的社會階層,看似毫無交集,但因為偶然的合作,而促成兩人一段友誼並各自實現救贖。情節笑淚交織,結局皆大歡喜,讓人莫名感動。

影片一開始,介紹了兩人的身份背景,及之前生活軌跡,他們都有著各自的煩惱和壓力。黑人男主戴爾坐過牢,玩世不恭,但他心性善良,是一個真誠可愛的人。又因為自己有前科,而使他陷入種.種困頓。白人男主菲利普,紳士、儒雅、風趣,但其內心深處卻很自卑:一次滑翔傘事故,讓他全身癱瘓,由此變得孤僻和敏感。一個想找工作謀生,一個需要護理陪伴,兩人誤打誤撞走到一起。僱傭之間,互相影響,各自改變:一個告別鬱郁寡歡,開始變得開朗樂觀;一個不再迷茫無助,向一個有責任心的父親標准靠攏。他們啼笑皆非的生活交集,不乏思考的深度,為觀眾呈上一碗心靈雞湯。

戴爾與菲利普,雖然性格迥異、 教育 背景和生活環境完全不同,但劇情發展並沒有因此顯得自突兀與不適。該片笑點接連不斷,故事脈絡清晰,在搞笑溫馨的基調中,始終傳遞著明媚的陽光心態,散發著一種情誼的感動。影片中里菲利普的扮演者布萊恩?科蘭斯頓全程坐在輪椅上,只能用面部表情和語言演繹角色,但他把菲利普的平易近人、深刻睿智,刻畫得淋漓盡致。凱文?哈特的台詞與動作頗具活力,爆發多個笑點,完美詮釋出小人物的堅韌與樂觀。妮可?基德曼戲份不多,可她每一次出場都很驚艷,優雅而知性,甘當最美綠葉。每個演員的表演都注重細節渲染,塑造的角色立體而豐滿,滿足了不同觀眾的口味。

影片輕松詼諧,全程沒有太多說教,不刻意煽情,它描繪了人與人之間的小美好,映射了人性的大光芒。戴爾與菲利普,能從對方身上獲得某種啟迪,並發現自己從未觸碰的一面。戴爾人生有污點,婚姻坎坷,生活窮困潦倒;菲利普以前生活自由,社交廣泛,但生活突然變得安靜起來,讓他開始懷疑人生。兩個人都有不同傷痛,自我反省,互助互補,是故事發生最有效的銜接點。作為上流社會人士,在「沒正調」的戴爾的感染下,菲利普開始放下骨子裡的矜持與尊貴,更加瀟灑從容地投入到生活。因為有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也讓戴爾生活大有改觀。兩個男主都心存善念,在合適的時候,最終彼此激活與成全。

友情是這部電影頌贊的主題。故事表面看是講述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但實則傳遞一個更為正面向上的人生態度。《觸不可及》巧妙地將勵志的點,隱藏在充滿幽默和溫情的故事中。在物慾橫流的現代都市,堅硬外殼下都有一顆渴望被溫暖的心。每個人或肉體或心靈,都有殘缺和不足,需要和他人契合才會得到互補,人生才會完整。戴爾和菲利普從磨合到融洽,潛移默化的改變在他們身上顯現,讓人感受到人性的溫暖與力量。生活中除了愛情,還會有很多親情、友情,等等。於菲利普來講,愛情誠然可貴,但他收獲了友情。對戴爾來說,珍惜一次相遇,善待一種感情,為自己人生贏得新的際遇。多一份真誠,多一份愛心,彼此治癒,相互成就,而戴爾和菲利普正是如此。

片中僱傭之間、醫護之間、種族之間,不經意間的人性碰撞,屢屢戳中人的淚點。片名「觸不可及」,應該有更深層的含義:看似遙不可及,甚至與自己毫不相干,但實際上,在你迷茫困頓、不能自拔時,那些「觸不可及」的人卻能伸手拉你一把。前提是,你要保持初心,本身正能量滿滿,才能善心結善緣。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6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8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4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0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