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電影美國稻穀

電影美國稻穀

發布時間: 2023-03-23 10:54:04

⑴ 求語文版八年級上語文書第8課《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原文

第八課閱讀課.潭士珍的 P47
我國秈型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世界一大奇跡。這個奇跡的創造者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年出生於北京。

1953年秋,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畢業,被分配到偏遠的湖南安江農校,開始了他從事農業科學技術教育和研究的生涯。

50年代末,學校派他帶學生到黔陽縣勞動鍛煉。那正是過苦日子的時期。窮困,就像秋天陰蒙蒙的雨霧,籠罩在他的頭上。

他住在農民向福財的家裡。

有天傍晚,向福財背著一口袋穀子回來。

他問:「這穀子哪裡來的?」

向福財答:「是從八面山換來的谷種。」

「啥種?」

「南特號。」向福財嘆了口氣,「袁老師,你們學堂里的先生是頂上有靈光的聖人,種田人盼的就是有個好種子呀!」

聽了向福財的話,袁隆平心情很沉重。他是教農作物栽培學和遺傳育種學的,但沒有培育出適合山民種植的好稻種來。向福財為換良種,餓著肚子爬高高的八面山,一個來回就是四十公里啊!

…………

怎樣才能使人們不挨餓呢?袁隆平為此深深思索和不安了。

袁隆平回到學校,借書買書,讀書抄書,開始了他的科學試驗。

他先從旱糧作物起步,研究來研究去,收效甚微。從1964年起,他轉向研究水稻。因為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稻國之一,水稻種植面積為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一,水稻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百分之四十。從國際上看,全世界約有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要糧食,有九十多個國家種迅肆植水稻。這就是說,進行水稻的科學研究還具有世界意義。

袁隆平提出了一個世界性的大課題——雜交水稻。

其實,這一重大課題在國外早已進行研究。1926年,美國科學家瓊斯最先報道了水稻雜交的優勢現象。1962年,印度一位科學家進一步提出了水稻下一代雜種優勢在生產上應用的設想。然而,水稻是一種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異花授粉十分不易,這使得國際上許多有此設想的研究人員先後喪失信心,放棄或中斷了研究。而袁隆平選中了這個大課題,前進的道路該是何等的曲折和艱難啊!

經過反復學習和思索,袁隆平展開了想像的翅膀——

第一步,搜空應該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其特點是雄蕊退化,而雌蕊則是正常的,即通常說的「母禾」。

第二步,再找一種特殊的水稻品種作父本,給母禾授粉,使它養育出來的後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性,這就是保持系。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傳並大量繁殖。

第三步,還要找一種稻種和雄性不育系雜交,使雜交的後代恢復生育能力,這叫恢復系。有了恢復系,就可以大量生產雜交種子了。

袁隆平提出的通過「三系」來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與當時學術界流行的觀點大相徑庭。他披掛上陣,尚未站穩腳跟,冷言冷語便撲面而來。但袁隆平既不爭,也不辯,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學試驗。

1964年袁隆平邁出了雜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開始了。

袁隆平所有搞試驗的壇壇缽缽全被砸得稀巴爛,心愛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幾截,就是與濕泥污水攪拌成一團。面對這種慘景,他落下了傷心的淚……

所幸的是,他的世昌瞎兩個忠實支持者藏了四缽試驗秧苗。這劫後餘生的四缽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發展到四分秧田了。

為了照顧這得來不易的「秧寶寶」,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護在秧田邊。然而,就是他視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還是被掃盪一空。

袁隆平來到試驗田邊,像瘋了似的在狹窄的田埂上走過來,又走過去,狂奔亂跑。當走到一口深井旁,像發現了什麼,把衣服一脫,「撲通」一聲跳了下去,原來他發現那裡面有幾棵秧苗。

…………

在黨的親切關懷和全國大力協作下,三系配套成功了!袁隆平為之奮斗九年的希望終於實現了!只有三系配套成功,才能生產出大量雜交種子。這是古今中外都未能解決的重大科研課題。

袁隆平還得繼續再戰,因為科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應用。兵不解甲,袁隆平又帶領人馬投入再越優勢關和攻克制種關的戰斗。1974年冬,僅湖南便組織了一萬多人橫渡瓊州海峽;接著,各省又組織了二萬多人奔赴海南。袁隆平被任命為海南制種大軍總顧問。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育成水稻品種五百多個;然而,沒有哪個良種像雜交水稻推廣得這么快,效果這么好。1976年全國種植雜交水稻二百零八萬畝,到1989年就增到近兩億畝。十三年來,雜交水稻累計種植面積十二點五六億畝,增產糧食約一千億公斤,增收近三百億元。根據農業部統計,全國水稻平均畝產三百五十七公斤,而雜交水稻是四百四十一公斤,每畝增產八十四公斤。

袁隆平發明的雜交水稻,還以迅猛之勢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1987年3月15日,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斯博士在巴黎向袁隆平頒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時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全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全世界帶來了福音!」

1989年4月,袁隆平應國際水稻研究所的邀請,赴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參加學術會議。

講壇上,袁隆平操著流利的英語宣讀了論文《中國雜交水稻育種》,並就大會提出的問題進行答辯。與會人員對袁隆平精彩的學術報告和答辯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袁隆平講演結束以後,幻燈映出「雜交水稻之父」的字幕和他的頭像,全場為之歡呼,掌聲經久不息。

美國一家電影公司特地為雜交水稻拍攝了一部題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花園里》的彩色紀錄片。影片稱贊說,雜交水稻這一科研成果解決了世界人民的吃飯問題。

袁隆平多次赴國外講學和傳授制種技術。他的足跡遍布五大洲四大洋。

中國雜交水稻之花在世界各地結出豐碩之果,產量最高的比當地品種增產百分之五十,一般增產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雜交水稻的出現,是世界一大奇跡。有人甚至說雜交水稻是中國繼指南針、火葯、紙張、印刷術「四大發明」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大貢獻。

鑒於雜交水稻研究的技術難度、理論高度及其產生的經濟效益和國際影響,國家科委發明評選委員會對這項重大發明進行了評審,並報國務院批准,決定授予以袁隆平為首的全國秈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特等發明獎。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頒發的特等發明獎。

接著,袁隆平又連獲三個國際性大獎,即1985年聯合國知識產權組織頒發的發明獎;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科學獎;1988年英國皇家讓克獎。

⑵ 大國糧倉觀後感個人感悟【5篇】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展示了傳統農業、現代化農業、生態農業和智慧農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中國農業、農村、農民翻天覆地的發展歷程,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大國糧倉 觀後感 個人感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大國糧倉觀後感個人感悟1

袁隆平一生紮根在稻田之間,實現了千百年來人民心中最樸素的願望,攻克了曾經絆倒半個地球的難題,讓上億人口擺脫飢餓。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星,照亮了後來者繼續前行的路,他給世人留下的不僅是豐富的食糧,還有無盡的精神財富。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緬懷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老的兩個鋒衡衡夢想耳熟能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夢想試驗田的水稻像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保障國家和世界的糧食安全。

耄耋之年,袁隆平又提出研發「海水稻」的宏大構想。袁老說,「海水稻」研發成功以後,在我國內陸和鹹水湖周邊進行產業化推廣潛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廣兩億畝,畝產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兩億人!

夢想總是屬於敢想敢為的先行者——2020年,袁隆平團隊在十地啟動「海水稻」萬畝 種植 示範,10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穩定超過400公斤。中國人再次牢牢端穩了飯碗!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緬懷他腳踏實地的品格。袁隆平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長期奮戰在農業第一線,把自己在一生浸潤在稻田裡。他堅信:「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他立下收徒「土味門規」——「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袁隆平曾說:「我會鼓起勇氣繼續幹下去,從『90後』一直搞到『百零後』」。隱沒於鄉間水田的袁老,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為「禾下乘涼夢」和「覆蓋全球夢」奔忙,還在努力帶給中國和世界驚喜。多一些腳踏實地的科學家,多一些鍥而不舍的追夢者,中國的廣袤大地上,就會孕育出更多希望。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對英雄的呼喚和尊重。國士無雙,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國民英雄,在他的心裡,國家利益重,科學事業重,名利卻最輕。「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特等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世人也給了袁隆平的榮譽和禮贊。

時代需要榜樣,時代呼喚英雄。英雄人物用自己的行動,引領時代的方向,他們的精神影響著後來人,是為祖國乃至全人類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他們展現出的精神是一個時代的音。我們看到,在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的今天,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的追求和內心的富足。全社會對抗疫英雄的愛戴,對航空專家的敬仰,從國家層面對袁隆平、鍾南山一個個國民英雄的崇高禮遇,也在向社會昭示:人生價值的實現,靠的是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和艱苦奮斗的作風精神。

我們紀念袁隆平,也是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一次 反思 。你我都是芸芸眾生中一個渺小的存在,我們大多不會成為袁隆平那樣的國民英雄,甚至我們也成不了整天操心經濟走勢的商業大佬,也不是時時關心國家大事的政界領導,但我們每個奮斗的個體,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我們可以像袁隆平那樣,做攔磨一個對自己有要求,堅定目標就能夠堅持下去的人。那麼我們便是自己的英雄——願你我既能做那個為英雄鼓掌的人,也能成為那個被鼓掌的人。

最後借用鍾南山團隊的悼文,向袁老致敬,也向每一個堅持夢想的人致敬:感念我們在這個時空相遇的每分每秒,我們的星空因為有了每個不同的你而璀璨。

大國糧倉觀後感個人感悟2

他是一位銀做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看到老百姓因糧食不足而深為飢餓所困時,他便悄悄埋下了消滅飢荒的夢想種子。袁隆平院士曾言:「作為新中國培育出來的第一代學農大學生,我下定決心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挨餓。」1956年,袁隆平帶著學生們開始了農學實驗。幾年時間便發現水稻中有一些雜交組合有優勢,並認定這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途徑。1966年,袁隆平發表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拉開了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也拉開了袁隆平追逐「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的序幕。

十年田壟勇突破,袁隆平院士的追夢路坎坷而持久。1973年,他正式宣布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1981年,國務院將「國家技術發明特等獎」授予以袁隆平為代表的全國秈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組。5年後,袁隆平正式提出雜交水稻育種戰略:由三系法向兩系法,再到一系法,即在程序上朝著由繁到簡且效率更高的方向發展。經過9年努力,兩系法獲得成功,它保證了我國在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1979年4月,雜交水稻國際學術會議上,袁隆平宣讀了自己的論文《中國雜交水稻育種》,中國第一次將雜交水稻研究的成功 經驗 傳遞給世界。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正處於艱難的探索時期,國際形勢緊張、國內科研條件遠遠落後於西方、沖擊、百姓們生活困苦,但盡管形勢如此嚴峻,袁隆平卻堅守住了自己戰斗的陣地,一步一步的推動著我國雜交水稻研究事業邁向世界。

夢想之路無止境,2019年6月3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掛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親筆簽名的「告示」,他給團隊定下了「三大新目標」:超高產沖刺、耐鹽鹼水稻及第三代雜交水稻。而事實也證明袁老的辛苦研究並沒有白費,就在今年七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畝產1500公斤目標達成!袁老終身奮斗的事業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學習。

淡泊名利守初心,袁隆平院士的傑出貢獻讓我們肅然起敬,國家也給予了至高榮譽但他的生活依舊朴實無華。他曾言道「倘若對錢看得太重,被金錢蒙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為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漠不關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錢的奴隸,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呀。」作為蜚聲中外的大科學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許多來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雙目失明的小朋友的來信,信中除了表達對他的崇敬以外,還道出了這位小朋友對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讀著小朋友真摯的來信,他也給出最真摯的建議與指點。他慷慨解囊支持 教育 事業,卻騎著摩托車去試驗田,他喜歡呼吸田野的氣息,喜歡與稻田親近。他,平實而偉大!

大國糧倉觀後感個人感悟3

2021年10月10日,接受采訪的袁隆平望著遠處的稻田,若有所思地說道,「禾下乘涼夢」會由年輕人繼續。今天,這位老人永遠停下了手頭的研究,將攻關的重擔交給了後繼者。老人家雖然再也不能出現在他心愛的田間地頭,但他身上體現出來的「一心為民謀溫飽,深藏自身功與名」精神卻會永遠照耀人間,永駐我們心頭。

腳踏實地研究,毫不張揚探索,袁隆平先生孜孜以求,改變了所有中國人「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境況,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雖已功成名就,但他仍然奮戰在科研攻關一線,繼續向更高目標努力著。就是這位雜交水稻之父,乘飛機卻從來只坐普通艙,依舊穿著35元的衣服,晝夜躬耕於稻田。他曾深情說「我研究雜交水稻不是為了當院士,而是為了老百姓有飯吃。」在《典籍里的中國》里,導演安排宋應星和袁隆平兩位先生在水田中握手的那一幕,實為傳神一筆。因為「為了老百姓有飯吃」的共同追求,這兩位科學家身上都體現出了一種為民謀福,不計名利的崇高品質。

為了實現「禾下乘涼夢」,在第四期試驗成功的基礎上,袁老帶領著團隊又馬不停蹄開始了第五期的攻關。40多年雜交水稻科研生涯,對於袁老而言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漫長過程。如果硬要說雜交水稻的成功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袁隆平自己的觀點:「第一秘訣」就是不囿於現存結論的 創新思維 。「禾下乘涼夢」是夢想更是創新,不滿足於現狀,不停步於所得,這不僅是科學研究持續進步的動力,也是各項事業能夠向前發展的條件。

袁老曾笑言自己願意做一隻太平洋上的海鷗,讓雜交水稻技術越過重洋,貢獻人類,為中國人贏得榮譽和尊嚴。是什麼支撐著一位耄耋老者不顧年事已高,仍然奔赴南繁基地一待就是3個多月,除了「不讓老百姓挨餓」的樸素為民情懷之外,還有就是他身上那種無私忘我的愛國情懷。這位經歷過民族的屈辱和苦難歲月的老人最大的願望是:「希望青年科學家不要過分計較個人得失,而是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不斷努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將自身的發展和追求和國家的需要聯系起來,這是許多做出過偉大貢獻的人所共有的特質。忘卻小我的私求,追求大我的價值,只有心繫天下蒼生,才能真正做到感天動地。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洞庭泛波亦哽咽,天下蒼生俱失聲,那位佇立在田間的瘦弱身軀雖然已經消失,但那股蘊藏在內的精神和力量,將永駐人間;身雖遠去志永存,高風亮節照後人,這種精神將會永駐青史,也將激勵著後來人在各自的事業中不斷攻堅克難,再創新高。

大國糧倉觀後感個人感悟4

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也許你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不,我會想到「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飢餓,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就是解決一個國家吃飯問題的大功臣。

我們國家是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吃飽肚子,擺脫飢餓就成了人類歷史的不朽主題之一,雖處不同國度,不同疆域,都擁有著一個永恆不變的夢想:解決糧食問題。而中國自古以來人口眾多,吃飯成了國人最大的問題,盡管古代歷朝歷代想盡辦法,也未能解決問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這個局勢才發生了改變,改變這個局勢的人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一個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的名字,他發起的「第二次綠色革命」給整個人類帶來了福音。

現在,人人都吃著香甜可口的大米飯,這些福利可都是袁隆平爺爺帶給我們的,我們要懂得感恩。請讓我尊稱您一聲:袁爺爺吧!

作為小學生,我們除了要像袁隆平爺爺那樣胸懷大志,艱苦奮斗,同時,還要從小事做起;一絲不苟,必須學會愛惜糧食,節約糧食,這可都是眾多人努力的結晶啊!

大國糧倉觀後感個人感悟5

2021年的5月22日,是一個令人悲痛的日子裡,因為這一天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去世了。這一天舉國悲痛。在這之前我對袁隆平爺爺不是很了解,看完老師播放的視頻,我才知道袁隆平爺爺瘦瘦的黑黑的皮膚有一個農民的臉,但他有智慧的力量,讓全國的人都吃上了飽飯。

我曾經聽說過袁隆平爺爺有兩個夢想,第一個夢想是禾下乘涼夢,意思就是說袁隆平爺爺想讓到麥子長得和人一樣高,或者比人高。可以在麥子里乘涼,麥子里接觸的大米就像花生那麼大。第二個夢想就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意思就是說袁隆平爺爺想讓它發明的雜交水稻,意思就是想讓地球上的每個國家都知道雜交水稻,讓每個國家裡的農民都能吃飽飯。目前已經有很多個國家種植了雜交水稻。袁隆平。爺爺真是太偉大了,他用了一個科技讓新中國變的發達起來了,以前的人吃不飽飯,袁隆平。

爺爺發名了這個實驗,讓全國的人都吃飽飯了,可是在5月22日的這一天,袁隆平爺爺去世了,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將來長大像袁隆平爺爺一樣不能忘記它,他用一輩子的心血換來的是讓全國人民都能吃飽飯,吃好飯。

大國糧倉觀後感個人感悟【5篇】相關 文章 :

★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5篇感悟

★ 光碟行動培養節約習慣學習心得體會5篇精選

★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範文5篇

★ 紅星照耀中國優秀讀後感5篇讀完紅星照耀中國有感

★ 全國勞動模範表彰大會觀後感心得5篇

★ 焦裕祿精神個人學習感受600字範文10篇

★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以及心得感悟

★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範文5篇讀紅星照耀中國對我的啟發

★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5篇

⑶ 現在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劇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突出了什麼

這句話採用了擬人和比喻兩種修辭手法。
1、低垂這頭,形象地寫出了稻穗的豐盈和沉甸甸。
2、稻田比喻成銀毯,寫出了稻田的金黃,一片豐收的景象。

好詞:
坑坑窪窪 沉甸甸巧扮 月光閃閃 月影團團 閃閃爍爍
好句:
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過嗎?
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灰白色的鵝卵石,布滿河床。
喲,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潑剌一聲,銀光一閃……
從果園那邊,飄來果子的甜香。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著頭。
現在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
啊,在我仰起臉看阿媽的時候,我突然看見,美芹寬坦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

擬人。把稻比喻成人,像人一樣垂下了沉甸甸的頭…

反問句:稻田難道不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嗎?

原句出自:《走月亮》
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著頭,,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

用了擬人和比喻嫌桐的修辭手法。

稻穗低垂著頭,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是用的哪兩種修辭手法?_****** 這句話採用了擬人和比喻兩種修辭手法.1、低垂這頭,形象地寫出了稻穗的豐盈和沉甸甸.2、稻田比喻成銀毯,寫出了稻田的金黃,一片豐收的景象.

看,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著頭,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_****** 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到最壞要行快要成熟的樣子.

稻穗低垂著頭,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_****** 比喻

現在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劇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突出了什麼_****** 好詞:坑坑窪窪 沉甸甸 月光閃閃 月影團團 閃閃爍爍 好句: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過嗎?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灰白色的鵝卵石,布滿河床.喲,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潑剌一聲,銀光一閃…… 從果園那邊,飄來果子的甜香.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著頭.現在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啊,在我仰起臉看阿媽的時候,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

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改為反問句_****** 反問句:稻田難道不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嗎?原句出自:《走月亮》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著頭,,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

稻田像一塊兒月光鍍亮的銀毯仿寫比喻句_****** 仿寫比喻句示例如下:1、草地像一件樹汁染過的綠紗2、雪地像一片被雲朵鋪白的布.

晚上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彈啊,白天稻田像什麼仿寫句子?_****** 原句:晚上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彈啊!仿寫:白天稻田像一方晶瑩剔透的碧玉啊!

四、按要求寫句子. 溝水汩汩,很滿意的響著.(從課文中再找一個這樣的句子)?_****** 溝水汩汩,很滿意地響著,從課文再找一個這樣的句子:回答是:沉甸甸地,稻穗低垂著頭.課文:溝水汩汩,很滿意地響著.是啊,旁邊就是它澆灌過的田地.在這片地里,我們種過油菜,種過蠶豆.我在豆田裡找過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飛啊,飛,飛得好高.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著頭.現在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鍍亮的銀毯.

稻田像一塊銀短度練的月光.修改病句.****** 稻田像一塊銀毯鍍亮的月光,修改病句如下: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

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潑剌一聲,銀光一閃,是啥修辭手法_****** 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魚兒躍出水面 這一句中的動詞「唱」就是擬人的修辭手法.

相關內容:@ 稻田鍍亮毯 @ 稻田比作銀毯合適嗎 @ 稻田像一塊銀毯的擴句 @ 形容稻田的都有什麼詞 @ 稻穀稻穗低垂稻田 @ 稻穗低垂著頭是因為什麼 @ 成熟的稻穗總是低著頭 @ 稻穀就要成熟了 @ 沉甸甸的稻穗圖 @ 稻穗像什麼 @ 稻穀就要成熟了仿寫句子 @ 仿寫柿子快要成熟了 @ 稻田像銀毯擴寫句子 @ 看稻穀就要成熟了寫比喻句 @ 稻子成熟了仿照句子 @ 描寫稻穀成熟的句子 @ 一什麼銀毯填量詞 @ 什麼的銀毯填空 @ 稻田比作銀毯 @ 稻穀稻田鍍毯

⑷ 李連傑演的一部電影失憶了種水稻那個叫什麼名字

霍元甲 (2006)

導演: 於仁泰
編劇: 王斌 / 周余拆隼 / 杜致朗 / 李馮
主演: 李連傑 / 董勇 / 孫儷 / 中村獅童 / 鮑起靜
類型: 劇謹卜情 / 動作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中國大陸 / 香港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日語 / 英語
上映日期: 2006-01-26(香港)
片長祥毀穗: 141 分鍾(香港導演剪輯版) / 111 分鍾(泰國) / 104分鍾
又名: Fearless / Legend of a Fighter / Jet Li's Fearless

⑸ ​有一部電影是一個外國男孩醒在中國的一片稻穀上,後來又回到他的國家又回到了他自己的國家

美劇《亡者歸來》

⑹ 有一部美國恐怖片裡面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在麥田收稻子然後一個稻草人突然飛下來把他抓走了……這個就是開

《驚心食人族2》

⑺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10篇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展現了以袁隆平為代表的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在農業科技攻關征程中矢志創新、勇攀高峰,同時帶領觀眾更加清晰、深入了解了我國農業一段時期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大國糧倉 觀後感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1

微風拂過稻田,麥浪滾滾,田中立著一位老人……

5月22日,是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一位偉人——「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了……聽聞這個消息,我不禁心中一震,心中情緒波濤洶涌。從小,父母就告訴我袁爺爺的 故事 , 教育 我,不要浪費糧食,因為「粒粒皆辛苦」。

在上個世紀動盪的年代,年輕的袁隆平目睹了一個國家最飢餓,最貧窮的場面,深切體會到了糧食的重要性,於是他許下了一個願望:我要讓大家都吃飽。

帶著這個信念,他和他的團隊紮根稻田,為的就是找到合適的雜交水稻。他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與心血,終於找到了合適的水稻。

因為水稻是雌雄同體,而且在種皮開裂前已經完成自花傳粉。所以要想雜交水稻,必須提前將雄蕊去掉。因此在這一步耗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千辛萬苦,他終於培育出了雜交水稻。所以,他造福了全中國人民。袁隆平爺爺在世時,全力與團隊共同研發新品種的水稻,九十一歲高齡,還在如此拼搏,十分值得尊敬!

如今,袁爺爺離開了我們,或許他到天上去為神仙們繼續研發新品種水稻呢!

他的精神打動了我,打動了全中國。是的,他做到了,做到了自己的承諾,而且做得很好。袁爺爺,您看我們,都吃的飽飽的呢!

您就是一顆偉大的種子,包含了中國人堅持,努力,奮斗等諸多優良品質;您是一顆偉大的種子,播撒對祖國熾熱而深沉的愛。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舌尖百味,每一顆糧食都是耕種者的汗水,理應由心敬畏,點滴珍惜。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2

在今天下午大概1點左右的時候,我們整個中國迎來了一個比不幸還更不幸的一個日子,因為被州鏈我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爺爺去世了,對,沒錯,就在今天下午1:07左右的時候,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走了,他一生只活了91歲。

袁隆平爺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幾乎貢獻給了中國,自己只留下了短暫的幾分鍾來讓自己歇一會兒。

袁隆平爺爺他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夢想,他希望地球上的所有人都能吃上一口飯,這幾乎是他一生中最希望實現的夢想了,袁隆平爺爺說過:他等待的是考試,而考生就是水稻,分數就是畝產,通過這句話,我們就可以體會到袁隆平爺爺是多麼厲害啊,袁隆平爺爺也希望能夠活到100歲,這樣,他就有足夠的力量來研究了,可是他卻只活了91歲。袁隆平爺爺還有最後一個夢想,那麼他就是希望大家也都能吃上飽滿的米飯,全國77億人都不再因為沒有飯而感到挨餓了。

袁隆平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並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全國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的主要成就表現在雜明跡悄交水稻的研究、應用與推廣方面。

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發現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敗」作為雜交水稻的不育材料並發表了水稻這就是我們中國為什麼偏偏把袁隆平被給評為雜交水稻之父,就是因為他很厲害,為中國做了很多貢獻,這就是我們中國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3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鴻毛。」2021年5月22日「共如國勛章」獲得者、「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這樣重如泰山的人物永遠地離我們而去。長沙市全體市民為他送,全國人民都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惦念他。

袁隆平爺爺1930年9月7日年出激渣生於北京,江西德發縣人。1949年,袁爺爺各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南農學院,學習農作物專業。1953年,23歲的袁爺爺被分為湖南懷化一所農校當老師。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重的糧食飢荒,袁爺爺目睹了嚴重的現實,他輾轉反側不能安心睡覺。只有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如識,盡快培育出畝產過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種,糧食大幅度增產,用農業科學技術解決飢餓。他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十汗水十靈感十機遇二成功。他確信,雜交水稻能增產。可是雜交水稻是世界難題。因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難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雜交。袁爺爺知難而進,他邁開雙腿,走進水的莽莽綠蔭,去尋找這從未見過,而且中外賢料沒有見過報道的水稻雄性株,「功夫不怕有心人」,終於在第14天發現了一株雄花花葯不開裂,性伏奇特的品種。袁爺爺欣喜若狂。經過10年反復討論與實踐, 種植 雜交水稻增產1000億公斤以上,解決了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

袁爺爺一生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現在變成天上的星星照耀著我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祖國做貢獻。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4

今天,我看了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新聞,我心裡非常的難過,他在2021年5月22日13時去世,享年91歲。它是我們國家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他是所有中國人的英雄。

袁隆平爺爺這位可敬可愛的科學家,為中國解決了吃飯問題,一生奉獻給了水稻事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於田疇,淡薄名利,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都能吃飽。

我聽爺爺奶奶講,在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人們,都是一個個吃不上人飯,天天餓肚子,個個餓的皮包骨頭,還有很多人甚至被餓死,那時候沒有糧食吃了,人們都是吃野草啃樹皮,有的連樹皮也吃不上。袁隆平爺爺發現了自然雜交水稻,他反復雜交試驗,研究出了人工雜交水稻,糧食的產量大大的提高,終於人們都有飯吃了。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他都在他的實驗田裡忙碌著,就算在他生病的時候也堅守在他的稻田。

他一生就為了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就矢志不渝的在田間和實驗室艱苦奮斗,他幾十年如一日,在不停地嘗試和摸索,最終終於心願得以實現。他艱苦奮斗,不怕困難的精神,他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他為祖國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樣的大人物,是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的。

今天中午我看著一大碗白白的米飯,心裡想著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消息,心裡很不是滋味。有了袁爺爺,我們每天才能吃的飽飽的,幸福的生活著。袁爺爺一路走好願天上您能笑著看著我們成長,我們會珍惜每一粒米。希望您歸去路上稻花飄香,溫暖明亮。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5

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湖南長沙的一個街道上,一輛靈車從醫院里緩緩駛出,上站滿了許多人,他們有的哭泣,有的獻花圈,還有的再說:「袁爺爺,一路走好!看到這個畫面,我不僅想到了袁爺爺的一些事情。

袁爺爺是我們全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他研究出來的.水稻數量多而且重量大,以保證讓種植水稻的國家僅能解決溫飽。但是在以前的時候我們的國家卻不是這樣。

記得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當時的中國十分貧窮,解決溫飽都十分的困難。因為當時的糧食十分難種,一畝地一年的收成不到300斤。一家人一年的收成在300斤,遠遠不能讓家人們吃飽。

但是當袁隆平爺爺開始研究水稻之後,我們新中國的溫飽問題是成功解決了!袁隆平爺爺在1961年7月的一天,在農田裡發現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雜交水稻,於是開始了對雜交水稻的研究。袁隆平就開始全身投入發明雜交水稻的實驗中,在雜交水稻的研究中先後發明了第一二種雜交水稻,產量不下100噸左右。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中國的溫飽問題是成功解決了。

但是發明了第二代雜交水稻之後,袁隆平並沒有停下來,開始發明了第三代,在後來的的幾年中,袁隆平的團隊不怕艱難,終於發明出了第三代雜交水稻,產量是接達到幾千噸。

在袁隆平爺爺七八十歲的時候他還說要把雜交水稻搞到幾萬噸,他還說他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把雜交水稻帶到世界的夢想。

現在我體會到了糧食來的十分不容易,所以我要好好的珍惜糧食,不去浪費糧食,好好去吃我們身邊的每一頓飯。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6

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於1930年。袁隆平的 勵志故事 充滿了奮斗和堅持的色彩,不畏艱難,知難而進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貫的原則。「一顆種子改變世界」是對袁隆平所作貢獻的詮釋。

這個勵志故事從袁隆平年輕的時候開始講起。1953年,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 畢業 ,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那時國家實行畢業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窮鄉僻壤的安江農業學校當教師,負責教三門課。然而就在這個落後的湖南鄉下,袁隆平度過了人生中最難忘的18年歲月——這些日子裡,他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做農業科研,積累了大量的 經驗 。

那個年代的人都深受飢餓的折磨。1960年,嚴重的大飢荒像蝗蟲般掠過中華大地,餓殍遍野,慘不忍睹。袁隆平內心的壯志被激發起來了,他發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種高產的水稻,讓自己的同胞吃飽!當時,科學家都認定水稻雜交沒有優勢,可是倔強的袁隆平不認輸,他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都沒有使他氣餒。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樣走在實驗田裡,突然發現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驚喜之下,繼續潛心研究。終於,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7

我成功的秘訣:知識、汗水、靈感、機遇。

——袁隆平

學校走廊里,掛著許多科學家、歷史偉人、革命烈士的海報照片和資料。平常路過的時候總會習慣性的看看,可總是感覺他們離我們似乎很遙遠。但最熟悉的,莫過於掛在我們教室對面牆上的袁隆平爺爺的海報,每天出了班級門,都會習慣性的看看。所以,每當看到袁爺爺的照片,聽到關於袁爺爺的新聞,總會有一種親切感。可能就是因為他一直在班級門口「守護」著我們的緣故吧。

聽過他的故事,知道他的功績,他和雜交水稻讓億萬人民不再為糧食而擔憂。

也許是巧合吧,彷彿總有一種冥冥中的註定,昨天下午放學的時候,最後又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袁爺爺的照片,才匆匆忙忙跑下了樓。

「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試驗田,那我一定在去試驗田的路上。」

袁爺爺在地上播種,在天上灑下甘霖。一陣微風吹過,這些金黃的稻子見證了袁爺爺生而平凡,但卻無比偉大的一生。

「我有兩個夢,一個夢是超級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有掃帚那麼長,接的子有花生那麼大,叫做禾下乘涼夢。」

中國人民有一個夢,九十多歲高齡的袁隆平爺爺和他的孩子們,坐在金色波浪般的田地里,看著蔚藍的天空,那是「禾下乘涼夢」實現的那一天。

如今,國家的經濟水平突飛猛進,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我們似乎從不用擔憂糧食問題和醫護保障。可是,不要忘了,祖先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囑托,也不要忘了,無數像袁爺爺這樣,窮盡一生只為照亮來時路的那些偉人們。

所謂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我們有了今天「醫食無憂」的生活,正是偉人們窮盡一生為我們換來的幸福生活。他們忍受了我們難以想像的挫折,面對了我們不敢面對的苦難,負重前行,為億萬人民帶來幸福。

經歷過戰亂,體會過飢荒,為了萬千同胞甘願犧牲一切,受過傷害卻依然相信那個「禾下乘涼夢」的夢想。

最終,願意為世界留下不可多得的寶貴精神財富。

這便是袁隆平爺爺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一個近乎完美的形象的原因。

國之脊樑,國士無雙。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名垂千古,萬世流芳。

彌留之際,正值正午。華夏大地千家萬戶傳來午飯香噴噴的味道。

一個聲音說道:「袁老,該走了」。

袁爺爺說:「再等等吧,我要看孩子們吃完午飯。」

袁爺爺待全國人民吃完午飯後,靜靜的離開了……

一日三餐,好好珍惜。袁爺爺,我們記住了,以後一定好好吃飯……

袁爺爺其實從沒有離開,他只是帶著夢的種子,去了遠方……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8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盤中的每一粒米都要吃干凈,這是人們的勞動所得。2021年5月22日下午1點左右突然傳出來了一個噩耗,袁隆平爺爺去世了。我對袁隆平爺爺並不是很了解,後來在網上看到,原來人們平一夜是我國的水稻之父,我國的雜交水稻都是袁隆平爺爺一點一點研究發明出來的。才得以讓我們吃上這么優良的大米飯。

今天下午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課。在老師的手機視頻上,我們看到了原平爺爺生前與中央電視台的記者的對話。先來介紹一下袁隆平爺爺。生於193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十年,袁隆平已經親眼見證了許多人民被餓死的慘烈狀況。看著幾百萬人被活活餓死,袁隆平也立下了一個志向,讓水稻覆蓋全中國。於是近60年來,袁隆平一一一直在實現它的這個志向,他每天都辛勤的到地下勞作看著每一種水稻的好處和壞處,把他們在雜交在一起變成了一個新的水稻品種,這樣的水稻可以結合兩種水稻的優點。就這樣袁隆平爺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艱辛的勞動著,我們每人餐盤里的米飯都有袁隆平爺爺的身影。是這位老人家花了大半生時間為我們創造著優良的食物。我們應該向袁隆平致敬。

袁隆平爺爺還有一個夢就是禾下乘涼夢有一天晚上袁隆平爺爺夢到了比高粱還高的麥桿,和花生米一樣,豐滿的麥子,這樣的小麥足以讓全球剩下14億人口都能吃飽飯了。袁爺爺帶著他的團隊奔波了60餘年讓這個夢不再成為夢,而是變成了現實。

在視頻的最後一點,記者問到袁隆平醫院,您為什麼不把你發明出來的新的雜交水稻拿到外面去賣呢,這樣賣下來足有幾億美元那樣多,你也不愁吃穿了。但袁隆平爺爺卻說:「我不想當物質上的和首富,我要當精神上的首富。」這種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袁爺爺用自己的一生來為我們創造了食物,現在我們應當倍加珍惜食物,知道這些大米飯背後的來之不易。還要學習袁隆平爺爺身上的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質。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9

在我爺爺奶奶那一輩,很多人都吃不飽飯,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袁隆平爺爺就是那個時代的人。由於經常見到挨餓的人們,一個夢想在他心中萌芽:「如果人們可以種出比人還高的禾苗,大到可以讓人乘涼,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挨餓了?」於是,他開始為了這個夢想而奮斗。

長大後,他投身雜交水稻事業。當時很多人都反對雜交水稻,認為雜交水稻無法培育。袁爺爺沒有因為這些人的反對而放棄,他帶領著他的小隊頭頂烈日,堅持拿著工具在田裡開展工作。經過無數次的研究試驗,他們終於發明了雜交水稻,這一成果使我國的水稻產量大幅增加,震驚了全世界。中國所有人都可以吃飯了,再也不會出現以前那種情況了。

但袁隆平爺爺並沒有停止他的研究,他不斷的改良雜交水稻,不斷地將中國的水稻產量提升又提升。不僅如此,他還把雜交水稻推廣到世界上很多國家,今天,雜交水稻養活了很多亞非國家,馬達加斯加甚至把袁隆平爺爺的頭像印在了鈔票上。

慢慢地,袁爺爺老了,但他依然沒有停下研究的步伐,以90多歲的高齡仍在田中工作。有一天,袁爺爺在海南做 報告 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醫生勸他靜養,但是他一直惦記這他的那片稻田,最終還是義無反顧地回到稻田裡去,終於傷情惡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袁隆平爺爺雖然離開了人世,但是他的精神永世長存。我要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絕不浪費。我更要學習他的精神,好好學習科學知識,將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自己的一份力。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10

盛世無飢餒,含笑傲蒼穹。

——題記

你的一生是詩,讓人痴,讓人醉,痴迷於你的辛勤勞作中,沉醉於你的憂國憂民里。你的一生是偉大的,年少時便立下兩個偉大的夢,你讓人敬讓人畏;你的一生是辛勞的,一畝田可收獲2000萬水稻,便是你日以繼夜在田間勞作最真實的寫照。你讓人敬讓人仰。

多年前在書本上的驚鴻一瞥,我記住了你,那時你已功成名就,卻仍在試驗田裡辛勤研發產量更高的雜交水稻。也許你的一生在多年前就已註定,一次次實驗的失敗,一次次的瓶頸與一次次的迷茫,都無法止住你堅定而偉大的腳步。因為你知道,身上背負著的是全國14億人口的溫飽大事!你不辭勞苦,研究出來的最新型雜交水稻,令全世界人民都嘆為觀止,令別國望塵莫及。

夜深了,雪落了,看著試驗田裡的水稻,你憶起了從前,少年的夢,充滿了朝氣與炙熱,可你卻從未後悔過,你愛這一畝三分地;你愛祖國那廣袤的土地;你愛腳下的每一捧黃土,每一顆石粒……彼時,你有的只是對土地的熱愛和對祖國無私奉獻的一腔熱血。這一刻,你是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我恨自己,恨自己晚生了70多年,沒能陪你走在試驗田旁,看你認真研究的樣子。有人說你腰纏萬貫,那是他們不了解你,你的風采早已蓋過了那個時代,你的身姿如高山般,不畏懼任何風雨。

袁隆平——一位光明磊落,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院士;一位胸懷人民,內心坦盪,令人懷念的雜交水稻之父。

就是這樣一位驚才艷絕的國士,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於2021年5月22日在長沙與世長辭了,那一天舉國悲鳴,全國人民都沉浸在悲傷中。

袁老,願你的魂,永不泯滅,我想寫下你的名字,寫在心裡,永遠。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10篇相關 文章 :

★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觀後感10篇

★ 大國糧倉電影記錄觀後感心得10篇

★ 《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十篇

★ 2022大國糧倉電影個人觀後感(10篇)

★ 觀看《大國糧倉》2022觀後感十篇

★ 2022《大國糧倉》電影觀後感(精選5篇)

★ 電影《大國糧倉》2022觀後感五篇

★ 《大國糧倉》觀後感

★ 《紅星照耀中國》讀書筆記

★ 焦裕祿精神個人學習感受600字範文10篇

⑻ 求一部很老的恐怖片名字,就是女鬼勾引男人,然後女鬼老是在一個裝滿稻穀的屋裡,實在想不起片名

《一眉道長》、、、、是那個芭蕉精勾引他弟子秋生的那一點點,,,,樓主採納,絕對正蔽逗是。。並頌。最後芭蕉精看見了鏡舉賣子里的自己,變成了怪物。。

⑼ 吸血鬼電影有哪些(包括傳說)拜託各位大神

《諾斯費拉圖》(1921年)《吸血鬼之吻》即《vampire kiss》《吸血驚情四百年》《吸血鬼女王》《殺出個黎明》《黑夜傳說》《范海辛》《德庫拉》《刀鋒戰士》《吸血萊恩》《V字特工隊》《夜訪吸血鬼》《千機變》《永不滿足》《暮光之城》 1922《吸血鬼諾斯菲拉杜》,德國片。茂瑙導。麥克斯·施雷克和亞歷山大·格拉納克主演。 1931《吸血狂魔》,美國片。勃朗寧導。貝拉·盧戈西、海倫·錢德勒和愛德華·范·斯隆主演。 1932《吸血鬼,大衛·格雷的奇遇》,法、德合作。朱利安·威斯特和享利埃特·傑洛主演。 1935《吸血鬼的標志》,美國片。貝拉·盧戈西、卡羅·鮑蘭和萊昂內爾·巴里莫爾主演。 1936《德庫拉的女兒》,美國片。蘭伯特·希爾耶導。葛羅利亞·霍登和愛德華·范·斯隆主演。 1958《德庫拉的惡夢》,英國片。費雪導。克里斯托弗·李、彼得·庫辛和卡羅·馬許主演。 1960《德庫拉和情婦們》,英國片。費雪導。大衛·皮爾、彼得·庫辛和伊芳·蒙勞主演。 1960《死於溫柔鄉》,法國片。羅傑·瓦迪姆導。安奈特·史卓伯格和艾勒莎·馬爾蒂內里主演。 1965《魔王德庫拉》,英國片。費雪導。克里斯托弗·李、安德魯·基爾和芭芭拉·謝利主演。 1967《吸血鬼的舞會》,英、美合作。羅曼·波蘭斯基導。羅曼·波蘭斯基和夏倫·泰特主演。 1970《德庫拉之夜》,德、意、西合作?克里斯托弗·李、赫伯·倫和克勞斯·金斯基主演。 1970《德庫拉的未婚妻》,美國片。丹·克蒂斯導。喬納森·弗里德和格雷森·霍爾主演。 1971《紅唇》,比、德、法合作。庫梅爾導。德爾菲娜·塞里格和達尼埃爾·基內主演。 1974《吸血的德庫拉》,意、法合作。保羅·莫里塞和安東尼·道森合導。 1976《德庫拉,父與子》,法國片。愛杜瓦·莫里納侯導。克里斯托弗·李和貝爾納·梅內主演。 1979《月黑風高》,美國片。貝翰導。法蘭克·蘭吉拉、勞倫斯·奧利弗和唐納·普里森斯主演。 1979《諾斯菲拉杜》,德、法合作。赫爾措格導。克勞斯·金斯基和伊莎貝拉·艾珍妮主演。 1983《千年血後》,美國片。斯考特導。凱瑟琳·德納芙、大衛·鮑伊和蘇珊·薩蘭登主演。 1987《粗野少年族》,美國片。喬依·舒馬赫導。傑森·派屈克、利瑞·漢姆和基佛·薩瑟蘭主演。 1992《吸血鬼在天堂》,法國片。阿布德克漢·巴魯茲導。法希·肖佩爾和布魯諾·克里默主演。 1992《吸血鬼德庫拉》,美國片。科波拉導。蓋瑞·歐德曼、安東尼·霍普金斯和基努·里維斯主演。 1994《夜訪吸血鬼》,美國片。尼爾·喬丹尼。湯姆·克魯斯、安東尼奧·班德拉斯主演。 兩大帥哥彼特,克魯斯互飆演技,還有童年德鄧斯特非常可愛詭異,好看是好看,不過我不喜歡結局部分。 補充部分 《吸血鬼女王》 《V字特工隊》 《吸血驚情四百年》 《吸血鬼之吻》 《吸血萊恩》 《小吸血鬼》 《達丘拉》 《吸血鬼諾司法拉圖》 《千機變1》 《刀鋒戰士》1 2 3 《范海辛》 《黑夜傳說1,2》 小說《王的校園》,<<寂寞吸血姬>> 《你是我的,吸血鬼新娘》有一部叫做 "吸血鬼卡蜜拉" 的 很老的書 有點忘了 吸血鬼女王 吸血俠一共包括四組三部曲,共十二部。 吸血俠傳奇(Ⅰ):初變吸血鬼 吸血鬼的助手 吸血魔 吸血俠傳奇(Ⅱ):吸血鬼聖堡 死亡測試 吸血鬼王子 吸血俠傳奇(Ⅲ):吸血鬼殺手 黑色陷阱 吸血魔王 吸血俠傳奇(VI):亡靈之湖 幽靈之王 命運之子 《吸血鬼戀人》《暗夜之族》《人邪師[SJ All王道]》 以上都是講吸血鬼的 尋找前世之旅系列(雖然不是寫吸血鬼的,但涉及到一點,而且值得一看) 安妮賴斯 的吸血鬼史詩12本 全是經典 <<吸血鬼庄園>>.<<血族新娘>> 追問: 那傳說呢? 回答: 歐洲中世紀 14世紀左右,教會公開對外承認確實有 吸血鬼 存在。吸血鬼的起源,最早是在基督教 《聖經》 上出現的。其人物為 該隱 。相傳,因為人類始祖 亞當與夏娃 受撒旦誘惑而吃下智慧之果被上帝詛咒並驅逐出 伊甸園 後。亞當和夏娃生下 該隱與亞伯 兩個孩子。該隱是負責耕種, 亞伯 負責放牧。有一次,向上帝獻祭時,該隱只能拿出了一些蔬菜和稻穀作為祭品,而亞伯卻拿出了羊羔一類的肉類作為祭品。上帝惟獨垂青亞伯的祭品,導致該隱的嫉妒並最終用石頭砸死其弟弟亞伯。這一切都沒有逃出上帝的眼睛,上帝喚該隱到自己身前。問其弟弟亞伯的去向,該隱謊稱不知道。後上帝便將該隱所做之事一一道出並詛咒該隱「你做了什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里向我哀告。地開了口,從你手裡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詛咒。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盪在地上。」該隱對上帝說:「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當的。你如今趕逐我離開這地,以致不見你面。我必流離飄盪在地上,凡遇見我的必殺我。」上帝則對他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上帝就給該隱立一個記號,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於是該隱離開上帝的米那,去往在伊甸東邊的挪得之地 .在 聖經 中的記載到這里就算完了,但是相傳該隱後來流浪到紅海附近,遇見因為不服上帝而跳紅海成為夜之魔女的莉麗斯(也被人認為是撒旦的情人,地球上現在的惡魔大多是他所生)。他從莉麗斯那學會了利用鮮血而使用魔法和力量,加上上帝對他的誓約「不得殺他」所以就給了該隱 永生 的條件。而使用魔法和力量需要大量的鮮血。所以該隱就是如此成為了吸血鬼始祖(也有人認為吸血鬼始祖是指得莉麗斯)。 補充: 順便提一下,這里有個很好玩的事情,就是 吸血鬼 內部流傳的預言之聖書《挪得之書》和 《聖經》 中記載該隱出沒的地方重合。成為吸血鬼後的該隱和莉麗斯生下擁有「最近乎神力量」美稱的13個第三世代吸血鬼。而這13個第三世代吸血鬼就演變成了現代吸血鬼的13氏族。也有傳說是說,這第三代吸血鬼是指得挪亞方舟里的人類。等洪水退後,他們從方舟中走出來與第二世代吸血鬼發生聖戰,並將所有第二世代吸血鬼殺死就是如此,第三代吸血鬼就被譽稱為「最近乎神力量」的吸血鬼.而數千年後的今日,吸血鬼的 血脈 已經到達第13至第15代了。 在中世紀以前,吸血鬼成員由於擁有特殊異能和不死之軀,通常可以成為一方霸主,甚至互相爭權。直到十四世紀左右,天主教廷宗教審判所確知吸血鬼的存在,隨即大肆進行補殺。雖然吸血鬼擁有異能,但是任何一名吸血鬼都無法同時阻擋千百名 凡人 的合作威脅。於是吸血鬼的生存陷入空前危機。為了因應惡劣的局勢,當時的幾個吸血鬼氏族(約為第六至八代)不得不進行結盟,於是產生了 Camarilla (密黨) 盟派。這是由七個氏族所組成的盟派 ,也是至今較大的盟派。密黨創立之時立下了六道嚴格的誡律傳統(SixTraditions ),要求盟派中的後世吸血鬼永遠遵行。整個戒律傳統的最高宗旨, 就是規定吸血鬼必須隱匿於人類社會中,絕對不得暴露身份,以免導致吸血鬼生存的危機,這就是「避世」戒條的來由。密黨之外的另一個盟派是魔黨(The Sabbat)。雖然每個氏族都可以加入魔黨,但主要是由兩個氏族所控制。魔黨是卡瑪利拉的宿敵,他們不承認避世的教條,他們以恐懼、武力和威脅作為統治方式,傳說魔黨會將新加入的吸血鬼活埋,造成其恐懼,並再以儀式和血系 (Blood Bound)加以控制。魔黨還將人類視為 低等動物 ,隨意驅使殘殺。密黨成員通常稱呼撒霸特為「黑暗之手 」。 補充: 另外,未加入密黨或魔黨的其餘四個氏族,則通常在兩個盟派的斗爭 中保 持中立或見機行事到這里,可以算是上古 吸血鬼 們就沒有什麼記載了,或許有但是沒有找到。為什麼都認為吸血鬼大多背景是在中世紀的歐洲?這是因為一本最早最經典的吸血鬼文學而造成的。再加上標准吸血鬼總是住在歐洲中世紀那種古堡里,又是活個幾百年幾千年的,而且吸血鬼又是超級懷舊主義者,所以總讓人聯想到歐洲那個殘忍野蠻的黑暗時代。而這本書造成現代吸血鬼的是Bram Stoker的《吸血鬼伯爵 德古拉 》(英文《Dracula》)。當時Bram Stoker准備寫這本小說在查閱資料時無意間發現了關於這為意含惡魔之意的大公的名字。後來就用這名字命名了。而且在 歐洲歷史 上,確實有德古拉這個人。他以殘忍而出名。常常將戰俘從臀部插入一根長長的木棍然後一直穿過正個身體從嘴巴出來,再將木棍高高樹立而起,讓戰俘折磨而死。看看我們的猶大是為了什麼出賣上帝之子的?對了!13枚羅馬銀幣!!!!所以也就另一個說法,吸血鬼的另一始祖——猶大。這里要注意,就是第三世代的吸血鬼在完成聖戰後,似乎就都進入了休眠。之後吸血鬼的一些事物就很少了。一直到14世紀左右,基督教會公開承認了吸血鬼的存在然後就導致 宗教裁判所 大規模的捕殺。而在這一段時間,唯一能和14世紀掛上一點點鉤的就只有猶大了。不然不可能平白出現一個吸血鬼的。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4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6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8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4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4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1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0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