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電影伴奏
① 電影《悲慘世界》的結尾的那首革命歌曲有歌名嗎,在哪找得到
新版電影原聲CD裡面,第一首就是開篇的音樂,叫做look down,最後的歌曲是原聲CD里最後一個Epilogue最後一分多鍾。
通常大家把最後那首叫做 Do you here the people sing。
電影里所有音樂都來自音樂劇,感興趣可以去聽聽看,比好萊塢明星唱的好多了。推薦悲慘世界十周年音樂會。
② 電影悲慘世界片頭,片尾曲名
片頭曲:
I Dreamed A Dream
歌手:Patti LuPone
作詞:Patti LuPone
作曲:Patti LuPone
歌詞:
There was a time when men were kind
曾有一度人們是良善的
When their voices were soft
那時他們的聲調溫柔
And their words inviting
字語動人
There was a time when love was blind
曾有一度愛情是盲目的
And the world was a song and the song was exciting
世界就像一支動人的旋律
There was a time
那是過往的時光了啊
Then it all went wrong
後來一切都變了
I dreamed a dream in time gone by
我夢見過往的時光
When hope was high
那時希望滿懷
And life worth living
生命澎湃
I dreamed that love would never die
在我夢里真愛不渝
I dreamed that God would be forgiving
主愛無限
Then I was young and unafraid
那時的我年少輕狂
And dreams were made and used and wasted
夢想叢生又肆意浪擲
There was no ransom to be paid
那時錢若輕煙
No song unsung, no wine untasted
無歌不唱,無酒不幹
But the tigers come at night
但是老虎乘夜而來
With their voices soft as thunder
它們的低吼宛如暗雷
As they tear your hope apart
它們撕碎你的希望
And they turn your dream to shame
讓你的夢想蒙羞
He slept a summer by my side
他整個夏天在我身旁安睡
He filled my days with endless wonder
他使我的每日充滿無比驚奇
He took my childhood in his stride
他駕輕就熟地奪走我的童貞
But he was gone when autumn came
但當秋天來時他卻離開了我
And still I dream he'll come to me
直至如今我仍企盼他能歸來
That we will live the years together
我們可以一起度過美好時光
But there are dreams that cannot be
只是總有美夢不能成真
And there are storms we cannot weather
總有風暴無法抵禦
I had a dream my life would be
我曾夢想生活的模樣
So different from this hell I'm living
可我現在身處地獄與曾經的夢想判若雲泥
So different now from what it seemed
相形現在它看起來曾是那麼得不同
Now life has killed the dream I dreamed.
我的美夢它被現實扼殺
片尾曲:
suddenly
歌手:ONE OK ROCK
作詞:ONE OK ROCK
作曲:ONE OK ROCK
歌詞:
Spitting gas on the fire
點燃汽油燃燒吧
That's burning this town
燒掉這座城市
Pieces really conspire
這些碎片總是能連在一起
We shut'em all down
我們要全部毀掉它們
Then suddenly
然後突然
I'm breaking past the lies
我打破了過去的謊言
It's something magical
這有點魔幻
We outta say a lullaby
我們應該唱一首搖籃曲
Into the pain I go
對那些我經歷的痛苦
Say our last goodbye
讓我們最後一次說再見
Tired of living the straight life
又厭倦了坦率的活著
Outside the lines
離開原先的路線
Open up to disaster
開啟一場災難
And paradise
或是天堂
We're standing on the edge
我們都站在邊緣
Then suddenly
然後突然
I'm breaking past the lies
我打破了過去的謊言
It's something magical
這有點魔幻
We outta say a lullaby
我們應該唱一首搖籃曲
Into the pain I go
對那些我經歷的痛苦
Say our last goodbye
讓我們最後一次說再見
Where should I go
我又該去哪
I cannot be the one I see in magazines
我不能成為雜志上一樣的名人
Where should I go
我該去哪
I cannot be the one I see in magazines
我不能成為雜志上一樣的名人
Where should I go
我該去哪
I cannot be the one I see in magazines
我不能成為雜志上一樣的名人
Where should I go
我該去哪
I cannot be the one I see in magazines
我不能成為雜志上一樣的名人
Then suddenly
然後突然
I'm breaking past the lies
我打破了過去的謊言
It's something magical
這有點魔幻
We outta say a lullaby
我們該唱一首搖籃曲
Into the pain I go
對於那些我經歷的痛苦
Say our last goodbye
讓我們最後一次說再見
Suddenly
突然
(2)悲慘世界電影伴奏擴展閱讀:
Patti LuPone 是《I dreamed a dream》《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等多首出自音樂劇的著名歌曲的原唱。
蘇珊·瑪格德蓮·波伊爾於2009年4月11日參加第三季的英國達人競賽而受到大眾的注意。在第一輪的競賽角逐中當她演歌《悲慘世界》的《I Dreamed a Dream》後獲得全部3名評判的認可與現場觀眾的起立鼓掌,她的初賽片段被上載到短片網站Youtube後其全球合共觀看次數高達1億人次。
2009年11月下旬推出的出道專輯《I Dreamed A Dream》全球銷量超過9百萬張,打破了全球多個唱片排行榜銷量記錄。
③ 求音樂劇《悲慘世界》裡面所有曲目和曲目清單,謝謝~!
《悲慘世界》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e8xS3cmHtnD6LaQreS_8rQ
1-01.Prologue
1-02.Valjean's Soliloquy (What Have I Done-)
1-03.At the End of the Day
1-04.I Dreamed a Dream
1-05.Lovely Ladies
1-06.Fantine's Arrest
1-07.The Runaway Cart
1-08.Who Am I The Trial
1-09.Fantine's Death
1-10.The Confrontation
1-11.Castle on a Cloud
1-12.Master of the House
1-13.The Bargain-The Waltz of Treachery
1-14.Look Down
1-15.The Robbery-Javert's Intervention (Another Brawl)
1-16.Stars
④ 請求音樂劇四大名劇《悲慘世界》中的一部進行音樂分析
《悲慘世界》是典型的英美風格的音樂劇,這類劇目被稱為「音樂戲劇」(Musical Theatre)。這種音樂劇的歌唱風格沒有嚴格限制,可以美聲可以通俗,完全根據劇情人物需要來設定,音樂風格也是case by case,比如LM是交響樂隊伴奏的風格,而Mamma Mia!則完全是流行電聲樂隊,但是一個共同點就是這類戲劇強調戲劇沖突和戲劇邏輯,有些連音樂都遵循這個原則。《悲慘世界》之所以成為音樂劇的經典名劇,除了寬廣而經典的人文背景外,也與二十世紀音樂劇的發展進程緊密相連。早期的音樂劇,誕生於酒吧等歌舞娛樂場所。它是將戲寬舉劇、舞蹈、音樂、詩歌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混合起來的樣式,古典音樂和通俗表演是音樂劇的源頭,它最初來自歐洲而非百老匯。從斯特勞斯的通俗音樂進入大雅之堂廳巧喊,到扮野法國輕歌劇成為大眾娛樂,歐洲的雜耍劇院又為音樂劇的誕生提供了更為熱鬧活潑的表演空間。人們欣賞的趣味從正歌劇等表演藝術中發生蛻變之時,富有觀賞性的、與散逸自由的天性相吻合的音樂劇成了人們情感的新的宣洩點。在美國,爵士、搖滾和時尚歌舞演唱的融合,形成了百老匯音樂劇,這種音樂劇風格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好萊塢歌舞片《沙漠情歌》等中有所顯現。她的興盛期則始於上世紀60年代至今,已充分顯示出她獨有的綜合和創造之力———綜合了歌劇、交響樂爵士、搖滾等多重藝術風格,如指揮家伯恩斯坦的《西區故事》等。音樂、歌舞和產業化的舞美製作始終並進,成了音樂劇的一大特色。在製作上,又強化了市場機制的理念,演出與商業贏利始終相融,成了音樂劇得以不斷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音樂劇要求演員的外型、氣質必須與角色相符,又必須能歌善舞,懂表演,在音樂上要有扎實的功底,但往往在唱法上不拘形式。而在《悲慘世界》劇中的男主角冉·阿讓的扮演者康姆·威爾金森在運腔時,顯示了很高的美聲水平。但情到深處,他就唱得很誇張,很隨意。
⑤ 求《悲慘世界》電影裡面所有曲目
Look Down -- Hugh Jackman
The Bishop -- Colm Wilkinson
03Valjean's Soliloquy -- Hugh Jackman
04At The End Of The Day -- Hugh Jackman
05I Dreamed A Dream -- Anne Hathaway
06The Confrontation -- Hugh Jackman
07Castle On A Cloud -- Isabelle Allen
08Master Of The House -- Sacha Baron Cohen
09Suddenly -- Hugh Jackman
10Stars -- Russell Crowe
11ABC Cafe / Red And B... -- Eddie Redmayne
12In My Life / A Heart Full of Love -- Amanda Seyfried
13On My Own -- Samantha Barks
14One Day More -- Les Misérables Cast
15Drink With Me -- Eddie Redmayne
16Bring Him Home -- Hugh Jackman
17The Final Battle -- Les Misérables Cast
18Javert's Suicide -- Russell Crowe
19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 Eddie Redmayne
20Epilogue -- Les Misérables Cast
按電影播放順序你應該能對上號的~~
⑥ 電影版《悲慘世界》中的歌曲有哪些
1. Hugh Jackman,Russell Crowe & Convicts - Look Down
2. Hugh Jackman &Colm Wilkinson - The Bishop
3. Hugh Jackman - Valjean's Soliloquy
4. Hugh Jackman, Anne Hathaway, FactoryGirls & Cast - At The End Of The Day
5. Anne Hathaway - I Dreamed A Dream
6. Hugh Jackman & Russell Crowe - TheConfrontation
7. Isabelle Allen - Castle On A Cloud
8. Sacha Baron Cohen, Helena Bonham Carter& Cast - Master Of The House
9. Hugh Jackman - Suddenly
10. Russell Crowe - Stars
11. EddieRedmayne, Aaron Tveit & Students - ABC Cafe / Red and Black
12. Amanda Seyfried, Eddie Redmayne &Samantha Barks - In My Life / A Heart Full of Love
13. Samantha Barks - On My Own
14. Cast Of Les Miserables - One Day More
15. Eddie Redmayne, Daniel Huttlestone& Students - Drink With Me
16. Hugh Jackman - Bring Him Home
17. Students& Cast Of Les Miserables - The Final Battle
18. Russell Crowe - Javert's Suicide
19. Eddie Redmayne - Empty Chairs At EmptyTables
20. Cast Of Les Miserables - Epilogue
中文拿來有什麼用。。。。
⑦ 悲慘世界電影簡介
《悲慘世界》是在紀念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誕辰210周年暨《悲慘世界》出版150周年之際,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悲慘世界電影簡介,供大家參閱!
悲慘世界電影簡介
《悲慘世界》是在紀念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誕辰210周年暨《悲慘世界》出版150周年之際,由湯姆·霍伯執導的一部電影,由休·傑克曼、羅素·克勞、安妮·海瑟薇、阿曼達·塞弗里德等主演。本片的前身是同名音樂劇,根據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1862年發表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
影片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法國,窮苦農民冉阿讓(休·傑克曼飾)因偷麵包而入獄多年,終獲假釋卻再次無視法律,不得不開始逃亡。被收留他的主教感化後,冉阿讓決心洗心革面,開始新生活。十年後他成為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卻一直受到鐵面警官賈維爾(拉塞爾·克勞飾)鍥而不舍地追捕。
2013年2月28日,電影《悲慘世界》在中國內地公映。
悲慘世界電影劇情簡介
十九世紀的巴黎,貧苦的冉·阿讓為了挨餓的孩子去偷麵包,結果被飽食終日的法官判處19年的苦役。出獄後,走投無路的冉·阿讓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過夜,卻偷走了主教的銀器潛逃,後被警察捉回。主教聲稱銀器是送給他的,使冉·阿讓免於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冉·阿讓,他化名馬德蘭,從此洗心革面奮發向上,十年後成為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這時,以前緝拿過他的警長沙威出現,一心要找他的麻煩。在此期間,冉·阿讓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慘遭遇,並承諾照顧她的私生女柯賽特。八年過去了,平靜的生活再起波瀾——柯賽特愛上了共和派青年馬利尤斯,轟轟烈烈的巴黎人民起義爆發了,無賴德納迪埃和冉·阿讓又狹路相逢,而多年來從未放棄追捕冉·阿讓的警長沙威又出現在冉·阿讓的面前。
悲慘世界電影幕後花絮
1、1980年法語版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巴黎體育館上演,觀眾達50萬人。後來音樂劇金牌製作人卡梅隆·麥金托什把法語版改成了英語版,英語版音樂劇1985年在倫敦上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被看做是音樂劇的經典。卡梅隆·麥金托什也擔任了本片製作人。
2、安妮·海瑟薇和休·傑克曼在傑克曼主持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一起唱過歌。而在海瑟薇和詹姆斯·弗蘭科主持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海瑟薇演唱了一首從《悲慘世界》音樂劇改編來的“On My Own”。這是在吐槽休·傑克曼沒有和她第二次攜手錶演。
3、為了扮演生活貧困的芳汀,安妮·海瑟薇減重20磅,約合20斤。當被問及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減掉這么多體重的時候,安妮·海瑟薇守口如瓶。她說自己的方法會對生命健康產生威脅,所以她不願意公布自己的方法,不希望年輕的女性效仿。
4、為了扮演囚犯冉·阿讓,休·傑克曼減掉了可觀的體重,有報道說,他減掉了30磅(27斤多)的體重。並且還留起了亂糟糟的鬍子。劇組在一開始就拍攝了冉·阿讓在監獄里的鏡頭,好讓休·傑克曼去刮掉鬍子並且重新回到正常體重,因為在影片的後面,他將變成一個生活富裕的商人和市長。
5、在片中安妮·海瑟薇扮演的角色賣掉了自己的頭發。而在現實生活中,海瑟薇的確剪掉了自己的長頭發。
6、安妮·海瑟薇第一次和芳汀這個角色有關聯是在1987年,那個時候她還是個孩子,而她的媽媽Kate McCauley Hathaway在《悲慘世界音樂劇》的美國巡演中就扮演了芳汀這個角色。
7、多年之前,安妮·海瑟薇曾經有機會在百老匯的舞台上主演歌舞劇《歌劇魅影》。但是當時她卻拒絕了這個角色,因為她那個時候要拍攝《公主日記》。
8、7歲的時候,阿曼達·塞弗里德就在一場音樂會中扮演了童年的珂賽特。
9、在片中扮演夫妻的海倫娜·伯翰·卡特和薩莎·拜倫·科恩曾經一起出演過另一部歌舞劇《理發師陶德》。
10、在幾個月的試鏡和排練之後,薩曼莎·巴克斯在影片中扮演了艾潘妮這個角色。她曾經在音樂劇的25周年的紀念版本中扮演過這個角色。
11、為音樂劇撰寫曲目和歌詞的勛伯格和阿蘭·布比爾特意為影片撰寫了一首新歌。而且,勛伯格還為影片重新譜寫了音樂。
12、Colm Wilkinson在片中扮演了Bishop這個角色,他在倫敦和紐約的舞台上都扮演過冉·阿讓。
13、很多當年音樂劇的演員都出現在了本片之中。
悲慘世界電影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原創到改編
早在1988年,艾倫·帕克就准備著手執導一部改編自雨果小說《悲慘世界》的音樂劇了。那個時候,在帕克的幻想中,這是一部原創的音樂劇。可是他隨後就離開了劇組,而影片的導演也在1991年被更換成了布魯斯·貝爾斯福德。1992年,影片的製片人卡梅隆·麥金托什宣布,TriStar電影公司將製作這部電影。但是隨後,這部電影卻被踢到了垃圾箱中,深陷在前期准備階段無法脫身。時間轉眼到了2005年,麥金托什確認,歌舞片版的《悲慘世界》將從享受盛譽的音樂劇改編而來,而不再是一部原創的歌舞片。麥金托什表示在經過了這么多年的努力和奮斗之後,希望能找到一個願意使用原版主創人員,包括他自己在內來到劇組工作的導演。
這個導演在6年之後,自己送上了門來,這個在2011年聯繫上麥金托什的導演叫做湯姆·霍伯。對於自己能執導這出大戲,霍伯非常激動,因為在他看來,《悲慘世界音樂劇》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品。他覺得自己走到了一個頂端,這個頂端是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因為在他的心裡,《悲慘世界》的音樂劇是一部無與倫比的作品。裡面的音樂、裡面的歌詞都是絕妙的。而且,雨果的原著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文化財富之一。能來到這個劇組,和那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字在一起工作,絕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改編音樂劇其實並不算太難,因為原版的音樂劇就是一部有情節、有故事主線的作品。霍伯和他的編劇所需要做的,就是為這些音樂找到合適的舞台、背景和演員。在影片的拍攝地上,霍伯決定要把劇組帶到法國攝制。於是整個劇組便來到了法國,而因為演員檔期的問題,一些鏡頭在英國和美國拍攝。而且,按照麥金托什的要求,那些音樂劇的主創人員也來到了劇組工作,尤其是原版音樂劇的作曲克勞德-米歇爾·勛伯格和作詞人阿蘭·布比爾都來到了劇組工作。勛伯格除了按照原版的曲調為影片重新編寫了音樂之外,還和布比爾一起為影片寫了一首新歌。這首新歌叫做《突然》(Suddenly),麥金托什說這首新歌解釋了冉·阿讓為什麼要把珂賽特從小酒館里帶出來並且要一直照顧她。這是這部電影里唯一的一首新歌,也是這部電影最令人激動的一個部分。
拍攝過程
在以往的歌舞電影中,歌舞片段的拍攝是分兩個部分來做的。聲音的部分,是在錄音棚里完成的,做好各種樂器和編曲的合成之後,輸出成音軌,作為聲音素材;而表演的部分是在片場完成的,演員聽著自己唱歌的那些素材,做表演。演唱的環節,就變成了對口型的假唱。雖然在演唱會中,假唱令人作嘔。但是在電影這個行當里,在歌舞片中,所有的電影都是這么拍攝的,可以說沒有例外。但是在這部電影中,湯姆·霍伯卻做了一件驚人的創舉,他在片場同期錄音,錄制的是演員在片場的歌聲,然後在後期製作中再為這些單獨的演唱片段加入伴奏。伴奏也不簡單,是一整個叫管弦樂團的合奏。湯姆·霍伯的具體操作方法是這樣的。他讓每個演員都帶上無線的耳機,在遠離拍攝現場的地方准備了一架鋼琴,讓演員在拍攝的時候,聽著鋼琴的伴奏演唱片中的歌曲。鋼琴的作用是讓演員找准自己的音調,以免跑調。這樣,他在現場同期錄制的就是一些獨立的,幾乎沒有任何雜音的唱段。然後,這些唱段被獨立地拿出來進行後期製作。在後期製作中,勛伯格根據這些唱段,和演員個人的節奏與音調重新編排所有歌曲的演奏,在錄音棚里,以演唱為藍本,為這些“清唱”配樂。合成之後,就成了影片中的那些載歌載舞還有音樂的片段。使用這樣的方式拍攝一整部電影,這在電影史上還是第一次。
選擇這樣的製作流程,霍伯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這是一部能有著和音樂劇相同水準的影片,而且也希望它有音樂劇的質感,所以就選擇了同期錄音來拍攝,在後期製作中在加上音樂。這樣做,可以更為准確地撲捉到演員在演唱的時候的表情和眼神。要知道,演唱和對口型的時候,人們的表情包括眼神和脖子上的青筋都是不一樣的。在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特寫鏡頭,這樣才能表現出這這獨特的質感。這種拍攝方法給了演員更大的表現空間,因為現場只有一架起輔助作用的鋼琴,而且霍伯沒有預先給演員設計任何演唱上的限制,所有的節奏、輕重、情感的表達都是演員自己准備並且在現場即興發揮的,而鋼琴則是根據演員的表現來調整自己的節奏,這就使得演員在影片中的演唱更為自然和純真,也使得影片的感覺很新奇。
⑧ 歌劇《悲慘世界》有幾首歌
51首啦,是音樂劇,不是歌劇
Act I
1、Prologue - Work Song
2、Valjean Arrested, Valjean Forgiven
3、What Have I Done? (Valjean's Soliloquy)
4、At The End of the Day
5、I Dreamed a Dream
6、Lovely Ladies
7、Fantine's Arrest
8、The Runaway Cart
9、Who Am I? (The Trial)
10、Come To Me (Fantine's Death)
11、The Confrontation
12、Castle on a Cloud
13、Master of the House
14、The Bargain
15、The Thardier Waltz of Treachery
16、Look Down
17、The Robbery
18、Javert's Intervention (Another Brawl)
19、Stars
20、Eponine's Errand
21、The ABC Cafe - Red and Black
22、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23、Rue Plumet - In My Life
24、A Heart Full of Love
25、The Attack on Rue Plumet
26、One Day More!
Act II
1、At the Barricade (Upon these Stones)
2、On My Own
3、Building the Barricade
4、Javert's Arrival
5、Little People
6、A Little Fall of Rain (Eponine's Death)
7、Night of Anguish
8、First Attack
9.、Drink With Me
10、Bring Him Home
11、Dawn of Anguish
12、The Second Attack
13、Death of Gavroche
14、The Final Battle
15、Dog Eats Dog
16、The Sewers
17、Javert's Suicide
18、Turning
19、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
20、Every Day (Marius and Cosette)
21、Valjean's Confession
22、The Wedding Chorale
23、Beggars at the Feast
24、Epilogue
25、Finale
音樂劇和歌劇的分別是,音樂劇經常運用一些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樂器編制;在音樂劇裡面可以容許出現沒有音樂伴奏的對白;而音樂劇裡面亦沒有運用歌劇的一些傳統,例如沒有了宣敘調和詠嘆調的區分,歌唱的方法也不一定是美聲唱法。但音樂劇和歌劇的區分界線仍然有不少學者爭議,例如格什溫(Gershwin)作曲的波吉與佩斯(台灣翻譯「乞丐與盪婦」)(Porgy and Bess)就曾同時被人稱作歌劇、民謠歌劇(Folk Opera)和音樂劇。一些音樂劇如悲慘世界是從頭到尾都有音樂伴奏,而一些輕歌劇如卡門卻有對白。
音樂劇普遍比歌劇有更多舞蹈的成份,早期的音樂劇甚至是沒有劇本的歌舞表演。雖然著名的歌劇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 Wagner)在十九世紀中期已經提出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認為音樂和戲劇應融合為一。但在華格納的樂劇(music drama)裡面音樂依然是主導,相比之下,音樂劇里戲劇、舞蹈的成份更重要。
⑨ 電影《悲慘世界》結尾序幕,比較歡快的音樂是什麼,也就是旅店老闆唱的那段配樂。
這首叫Master of the House,也算是酒店老闆夫婦的角色代表旋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