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評價長城電影
㈠ 如何評價電影《長城》(The Great Wall)
來自網友的高端黑----
在觀摩了史詩巨片《長城》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我為張導感到高興。過了秋菊的鄉土癮,英雄的魔幻兵器癮,十面埋伏的大紅大綠癮,黃金甲的團體操癮後,四癮合一,張導終於卸下國師和藝術家的包袱,做了一回自己,指揮著漫山遍野的各色巧克力球,在《印象·饕餮》享受了四重高潮,終成一代違和感大師。
當然有人急了跳出來說,你電影看都沒看,隨便給個差評,就不會感覺心裡不安,有些不道德嗎?他們甚至還扯談到了愛國主義,簡直令人郁悶。
所以我才決定去做一隻小白鼠。
真正意義上的中美合拍片?
演員方面,美方只出幾個演員,其中有中國影迷喜歡的馬特達蒙,中國的演員(香港、內地、台灣)有老戲骨也有小鮮肉, 表演水平參差不齊。
所以,這應該算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美合拍片吧,雙方在合作方面可圈可點,相互取長補短吧。
劇情太糟蹋!我要劇透了。
前方預警,接下來,我要劇透了!!如果介意,請自動跳過,其實下面的基本不用看了。
馬特達蒙扮演的是一個雇傭兵,和兄弟來中國尋找黑火葯,遭追殺,誤打誤撞來到了長城,卻被迫捲入了一場人獸大戰。
接下來自然就是中美明星與怪獸饕餮的回合戰了。
打完第一個回合後,張涵予飾演的統帥被突襲的兩只饕餮幹掉 ,臨死前,讓景甜統帥,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劇情任務,只是未免死得太突兀了吧。
於是,第二回合戰斗開始了。
大型道具繼續上,有能剪斷饕餮雙腿的大剪刀,魚叉箭,霹靂彈,火球等,在馬特達蒙的神箭以及景甜劉德華的神輔助下,成功 抓到一隻饕餮!經測試,磁石可以讓九尺范圍內的饕餮睡著。
鄭愷說要把活捉到的饕餮送到汴梁給宋朝小皇帝(TFboy中的一小孩飾演,忘記叫什麼名字了,抱歉)看看。他出發沒多久,景甜等人發 現饕餮好狡猾,竟然偷偷挖地道穿過長城!
所以第三回合又開始了。
彭於晏留守長城,景甜和馬特達蒙、劉德華、鹿晗等人乘坐孔明燈飛往汴梁。奈何饕餮太兇猛,戰力懸殊,於是 他們制定了一個作戰計劃,把活捉的那隻饕餮綁上炸葯,然後喂飽它,等它跑到獸王旁邊投喂時,再讓馬特達蒙的神箭引爆 。
回合一開始,鹿晗就被怪抓了一下,受傷,然後選擇自爆,為隊友拖延了一點時間。
可惜,饕餮防禦太強了,馬特達蒙射出的箭被彈開,還吸引了一波火力,所以可想而知 劉德華也跪了,幸好又爭取了一點時間 。
但關鍵時刻馬特達蒙又失手了,於是 景甜釋放****「****信任****」****大招,射出飛鉤鉤住屋檐,兩人在空中旋轉一圈,馬特達蒙趁機把箭射出,總算成功引爆,最後****BOSS****被炸死,戰斗結束 。
看起來好麻煩?能不能言簡意賅!!那我再簡單說一下吧!!
第一回合,雙方平手,饕餮突襲,張涵予被殺。
第二回合,活捉一隻饕餮,饕餮挖地道,沖向汴梁。
第三回合,景甜等人追擊,饕餮普攻,鹿晗自爆。
第四回合,饕餮一技能,劉德華掛掉。
第五回合,饕餮大招,景甜大招,馬特達蒙大招,BOSS被幹掉。
你逼我蹦極,還想我信任你?
景甜說,我不相信你射技這么好,你得給我們當場表演一下。要是不表演,就是害怕。
馬特達蒙表演了。
接著景甜又說,來,跟我到長城上,你要是敢蹦極,我就信任你。不敢跳的話,就是膽小鬼。
馬特達蒙說,我就不跳,信你,不如信自己!
然後這一幕就這樣結束了!!!不跳你讓他們兩個上去幹嘛了!說好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呢。
故事想表達的主題無非就是信任二字,你信任我,我保你不死。你信任我,這合拍片肯定賺大錢。
㈡ 電影《長城》的國外評價如何
美國時間2月17日7點,在北美終於開畫。票房上,《長城》首日590萬美元,位居、《五十度黑》之後,就數據來看,首周三天票房不算出眾,但位居當周上映的新片之首,且略高於此前業內預測(最普遍為1700萬美元)。所以,也不至於像國內有些媒體所說的「撲街」。」吐槽歸吐槽,還是有不少人肯定《長城》的開創意義, 而對於純影迷來說,這些都是外物,《長城》到底如何,還是你自己的觀感說了算。中國人,外國人,也就沒什麼好在意的了。
㈢ 如何評價電影《長城》(The Great Wall)
說了看點,就來全面評價一下這部作品吧。其實,我相信對於大多數中國觀眾而言,一個名字作為《長城》,投資如此之大的中美合拍片,它的意義應該不止於一部爆米花電影,或者一個單純的爽片。只是,在此片中,故事對於人物和陣營的簡單化處理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用他絕佳的弓術,幫助中國人守城,最後拯救了江山社稷的危機,這真的是一種人道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但是,主角為什麼要這么做?他被什麼精神感召這么做?這是看不出來的。電影裡面提到了信任,只是,在電影的故事中,對信任這個主題的著眼實在是屈指可數。電影中充滿了許多堆砌重疊恢弘的所謂大場面,卻偏偏缺少價值觀的沖突,缺少在重大壓力之下人的決定,在臉譜化的人物面具之下,缺少真正的人物角色的刻畫。
㈣ 如何評價電影《長城》
只看了預告片,景甜太牛了,演技再差都能不斷地有大導演「看中」並不斷找牛逼閃閃的男星給他配戲,此女背後的金主,我敢說至少是人民大會堂主席台前三排的
㈤ 怎麼評價電影《長城》
1
我是哥斯拉的主人
傳奇的老闆
我最喜歡大怪獸了
我有一天坐飛機
經過長城上空
我覺得長城真美啊
如果人在上面打怪獸
應該會很炫吧
我找了幾個小兵
(當然,沒有一個是中國人)
攢出了劇本
於是《長城》項目誕生
2
我是張藝謀
我愛中國風
我拍藝術片拍夠了
拿獎也拿夠了
是時候賺點錢
振興中國電影產業了
當我拿到這個
長城打怪獸的劇本
金主告訴我,主線不能動
所以我決定想盡一切辦法
我不知道
6
我是劉德華
我發明了火葯水車孔明燈
我是智商的主宰
我的港台腔天下無敵
我只要隨手一指
就能發現磁石是抗敵的關鍵
我發明了重重機關
看起來很炫
可是沒想到饕餮會挖地道
㈥ 如何評價《長城》這部電影
在我個人看來,《長城》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商業片,主要是為了討好外國觀眾,讓喜歡拯救世界的歪果仁順帶著拯救中國。
奧斯卡之所以設最佳外語片,不是讓你拷貝美國的。所謂文化輸出,是要輸出中國獨有的文化,而非為了迎合,刻意「無中生有」。其實《長城》也不是一無是處,歪果仁看完,說不定能學會兩個中國成語---「東施效顰」,「邯鄲學步」,這也算張導成功輸出了中國文化吧?
怎麼樣?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給我留言點贊哦~
㈦ 外國人如何評價電影《長城》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帶來的震撼足夠大,雖然劇情和特效來說需要更精進,但是在現在的電影市場中這種帶有國家色彩的類型的電影還是不多見,一部宏偉的電影也需要有一顆宏偉的心來品味。
㈧ 電影《長城》在國外評價怎麼樣
這部電影有其優勢:它的服裝讓我們脫離現實,它的布景把我們帶進了中國的深處,就像其他歷史上的發達國家那樣,以其規范、禮儀與價值觀為基礎。這部電影引起了我的共鳴,今日的論述通過馬特·達蒙的角色來承擔:兩個世界的對立——一個被榮譽、道德、勇氣和奉獻支撐;而另一個卻以醉心於卑劣的貪婪為基礎:財富、強烈的個人主義同樣侵蝕著社會的基石。再以時間為界限:即從2017年1月11日法國開畫首日起,到2017年1月15日公映第一個周末止,這一段時間內共計5天的全部評論。因此,好評、差評和中評都存在,並沒有什麼刻意截取的情況。為什麼選擇這一段時間呢?首先,精力有限,而且現在長城還在公映期間,每日都有不少新的評論增加,恐怕做不到「同傳同譯」「訊息速遞」;其次,電影《長城》開畫第一周也是觀眾評分變數最大的一周,以低分2.8開畫,平均每天上漲0.1分,到第二個星期就基本穩定在3.3分左右,因此首周的評論更具代表意義;最後,100多個評論雖然算不上多,但也絕不少,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些長短評對於大家了解法國媒體與公眾對於《長城》的觀點、態度與看法是有一定助益的。雖然未必能夠代表全部,但多少也能代表相當一部分人。這里,並不探討《長城》究竟是好是壞,這個問題依然無解:因為正反雙方都能從評論中找出有利於自己的論點並攻訐對方。那就與初衷相違背了。法國作家約瑟夫•貝蒂埃曾經說過:「電影,是一隻對世界張開的眼睛(Le cinéma, c』est un oeil ouvert sur le monde)。」那麼他國的評論,也不妨成為我們聆聽世界的一隻耳朵:這里的評論,不論正確還是錯誤,不論理智抑或偏激,形形色色各式各樣,都可以為我們提供另外一種思路——看看歐亞大陸另一側,來自不同文化、習慣與族群的法國網友,是怎樣看待電影《長城》、中美電影合作以及中國大片的國際化視野之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