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明朝
1. 十部韓國影史最佳電影
《八月照相館》(1998年)
一位樂觀幽默的攝影師,愛上了一個在照相館附近糾正違章停車的女孩。一次次的交流,兩顆年輕的心越來越近。然而,快樂卻是如此短暫。當攝影師得知自己身患絕症的消息時,為了不讓女孩將來因他的死而傷心,他選擇了逃避,躲在照相館里不再出來,任憑女孩在照相館門外等待,徘徊,從希望到失望,從焦急到怨恨。
攝影師最終笑著離去,他終於把埋在心底的愛從八月照相館帶到天堂……
這是韓國導演許秦豪的電影處女作,但卻令他成為紅遍亞洲的新銳導演。影片的愛情故事感人至深,一些細節看似平淡卻令人回味無窮,因此被視作韓國九十年代最精彩的電影。主演韓石圭和沈銀河也因這部電影的默契配合,成為韓國最受歡迎的情侶搭檔。
------------------------------------------------------------------------------
生死諜變》(1998年)
安全部門的反間諜特工,圍繞一種高爆液體炸彈的被盜,開始追蹤一名他們找尋多年的女殺手以及她所屬的間諜組織。但是每當主人公定下計劃,對手總是棋快一著,令他處處被動。他們不得不懷疑有內奸,一步步調查,卻發現原來他心愛的女友——一個開水族館的姑娘,正是那個女殺手。
兩個相愛的人只能以槍相對,在女殺手要勾動扳機時,特工先開槍了……
這部以南北朝鮮對抗為背景的間諜動作片,是1999年韓國電影賣座冠軍。影片結構嚴謹,動作場面流暢,製作水準決不低於好萊塢同類影片。影片在韓國上映後,票房竟然超過了紅遍全球的《泰坦尼克號》在韓國的紀錄。一時間,不僅男主角韓石圭和金允珍名聲大噪,導演姜圭帝也一躍成為韓國動作電影的首席大導演。
--------------------------------------------------------------------------------
<愛的肢解》(1998年)
一個多雨的季節,韓國漢城發生了一連串的碎屍案。曹刑警負責調查這個案子。當第二個被害者被發現時,他們發現了一個線索,找到了醫科大學的醫科學生謝素蓉,並讓她來辨認屍體,最終竟然發現所有的受害者都是她的追求者,案件似乎有了轉機。但同時謝素蓉的處境也陷入危機,於是曹刑警把她接到家中隱藏起來,並給了她一把槍以自衛。與此同時,謝素蓉一起長大的最好的朋友成了最大的嫌疑人,在警察的努力下,危急時刻,謝用曹給她的槍殺死了自己的朋友。
然而,一切並非像觀眾想像、甚至已經與謝素蓉產生了感情的曹刑警想像的那樣……當一切真相大白時,已經為時已晚。
這是韓國鬼才導演張允炫充分展示才華的傑作。曲折的劇情,峰迴路轉的結局,加上繼《八月照相館》後又一次合作的兩位大牌影星韓石圭與沈銀河出神入化的表演,使影片在韓國1999年電影票房中名列前茅,並且在日本和香港也大受歡迎,在當年被日本觀眾選為最想觀看的一部電影。
--------------------------------------------------------------------------------
加油站被襲案》(1999年)
四個街頭小混混窮極無聊,接連兩次搶劫同一家加油站,陰差陽錯地鳩占鵲巢,開門作起加油生意來,並以無厘頭的暴力手段建立起自己的秩序,從老闆、伙計、過往客人乃至警察、黑幫、外賣伙計,無一能夠逃脫他們的盲打誤撞。
一夜喧囂過後,四人絕塵而去,留下混亂的爛攤子讓警與匪共同收拾。
這是一部創意高超,全無地域性限制的喜劇電影。演員出色的表演、獨特的攝影角度、幽默的對白使觀眾觀看電影時一直興趣盎然,笑聲不斷。由於導演金相展刻意沒有交代四人打劫加油站的動機,從而淡化了社會背景,使影片更加適合各個地區的觀眾欣賞。
--------------------------------------------------------------------------------
《薄荷糖》(2000年)
《薄荷糖》講述了中年偵探金英浩走向自我毀滅的過程。從1979年到1999年,這20年正是韓國政治、經濟變化最大的20年,韓國人的人生由此也發生了巨變。《薄荷糖》講述的便是這20年裡一個韓國男人的典型的人生。影片在敘事上採取了一種相當特倒敘的手法,曾為作家的導演李昌東選擇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倒敘無疑是相當殘酷的,讓我們感嘆命運的難以預料;感嘆人類在得到教化的同時,更學會了殘忍、自私、麻木和絕望。
本片用寫實得近乎殘酷的手法與奇特的敘事方式,在折射講述韓國近代史的過程中,顯示了社會高壓對人性的扭曲,頗具獨li電影,清新中飽含苦澀。影片在眾多充滿濃厚商業氣息的韓國電影中顯得獨樹一幟。
《共同警備區》(2000年)
李秀赫、南升植,吳敬必、鄭子真,分別是南北朝鮮在板門店的共同警備區內的值勤士兵,雙方從來沒有任何交流。一次,李秀赫在值勤時意外踩到地雷,無法動彈時,被巡邏的吳敬必和鄭子真所救,從此有了交往。
於是,李秀赫在夜晚值崗時經常偷偷越界,到北方的崗哨屋和吳、鄭二人把酒言歡。同胞之情漸漸使雙方淡忘了自己的身份。隨後,李秀赫又將自己的好友南升植帶了過去,四個人按年齡以兄弟相稱,相處甚歡。
然而一次意外卻斷送了這樣濃厚的同胞感情,故事的結局充滿悲劇色彩……
這是繼《生死諜變》後又一部以朝鮮南北關系為題材拍攝的作品,同樣大受歡迎,拿下了韓國2000年的票房冠軍。
--------------------------------------------------------------------------------
《朋友》(2001年)
黑社會頭目的兒子俊石、驗屍官的兒子東舒,還有上太和中浩,四個年紀相仿的少年,是最好的朋友。童年的日子就在嬉戲打鬧中快樂地滑過,友情也日趨篤厚。
然而,成長是殘酷的,由於個性和家庭背景的巨大差異,他們最終分道揚鑣,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朋友》被稱為韓版的《美國往事》,從人物的構成和劇情上看,的確和後者有幾分相似。它們都是將博大的歷史變遷和人物命運相交織,具有史詩一樣的深厚底蘊。
《朋友》自2001年3月在韓國本土上映後,僅17天觀眾就突破200萬人次,一舉打破了1999年《生死諜變》和2000年《jsa共同警備區》的韓國票房紀錄,成為韓國電影票房的新冠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士》(2001年)
高麗王朝建國457年(公元1375年),第三十一任國王失去,新王繼位。與此同時,中國元朝也宣告滅亡,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的使臣在訪問高麗回國途中被殺,兩國間的關系急劇惡化。
高麗派遣四十人的使團去解釋此事原委,未料一到中國就被扣留,並被流放。然而流放途中,遭到一群蒙古騎兵突襲,押送的明軍全軍覆沒。蒙古軍放過了高麗人,卻把他們留在大漠里自生自滅。將軍崔正決定帶使團不惜一切代價返回高麗。
然而,他們走出沙漠時,首先遇到的卻是被蒙古騎兵劫持的明朝芙蓉公主……
這部影片對於韓國電影界有著重要意義,因為它推fan了只有好萊塢才能製作出《勇敢的心》、《角鬥士》這類古裝動作巨片的神話,繼《生死諜變》後顯示了韓國電影的又一次大飛躍。
影片投入70億韓元,從策劃到拍竣前後耗時5年之久,邀請了包括章子怡在內的一大批海外一流影視創作人員,是韓國有史以來的首部國際製作,顯示了韓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勇氣和霸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野蠻女友》(2001年)
牽牛一片好心救了因酒醉而差點掉下路軌的她,未料卻是他在挨罵受打的日子裡享受戀愛快樂的開始。
白天的她真漂亮,擁有天使的面容,是男子理想的女朋友,然而卻常常粗魯霸道得令人毛骨悚然,夜晚更是失控得令人不知所措。牽牛決定治療她心中的傷痕,過程驚險坎坷,卻十分有趣。
在愛與痛的邊緣生活的牽牛,犯賤似的任其打罵,足以讓男士佩服得五體投地,女士羨慕得感動流淚。
《我的野蠻女友》改編自韓國風靡一時的同名網路小說,頗具e時代無厘頭風格的電影一經上映,立刻紅遍亞洲。主演全智賢在韓國最具專業權威的電影大獎——大鍾獎中,也擊敗李英愛、張柏芝、全度妍等眾多明星,摘得影後桂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畫仙》(2001年)
影片講述的是朝鮮王朝的最後一個天才畫家——張承業顛沛流離的一生、放浪不羈的一生。他個性怪異,恃才傲物,一生居無定所,從無依無靠的小乞丐到名重一時的大畫家,生活賦予他的喜怒哀樂、愁苦哀傷都成了他的人生寫意,點點滴滴都被繪入畫中。
影片通過張承業的畫也充分展現了節氣多變的韓國大地自然風景的美,江華島海灘、仙岩寺的紅葉、山雀的群舞,景畫合一的視覺效果無與倫比,同時林權澤導演對影片中的聲音也傾注心血,片中對浸濕畫宣紙的毛筆的聲音的刻意營造,以及貫穿全片的民族音樂都很好地烘託了影片的氣氛。
韓國電影教父林權澤憑借這部美輪美奐的《醉畫仙》拿下了55屆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大獎,勢必將帶動韓國電影的又一次飛躍。
2. 《鳴梁海戰》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前言:77年前,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12月12日,韓國電影《鳴梁海戰》在中國公映,今天寫這個抗倭電影影評,還可能有更多的解讀,但電影就是電影,今天,我們只談電影。)
在光化門矗立李舜臣銅像
100韓幣上李舜臣的頭像
又看了遍《鳴梁海戰》才敢寫這部影評。今年,有兩部電影我看了兩遍,一部是韓寒的《後會無期》,一部就是這部,在中國電影院觀影觀眾寥寥的韓國電影《鳴梁海戰》。
這部韓國電影是今年引進34部海外分賬大片中為數不多的韓語片,它在韓國可真的是「破紀錄如麻」,《鳴梁海戰》的觀影人數在韓國已經接近1700萬,而韓國的總人口才5000萬,韓國女總統也作為一名普通觀眾買票觀看,該片在美國上映後,也創造了韓片海外票房最高記錄。
《鳴梁海戰》電影內容很簡單,講述了韓國海軍統帥李舜臣臨危受命,面對日軍,敵我力量懸殊,以12艘舢板船大破日軍海軍的300艘戰艦的一個軍事神話的故事,「今臣戰船,尚存十二」,這八個字是他寫給朝鮮國君李昖的請戰書里的一句話。據說在今天的韓國海軍軍官學校宿舍牆壁上懸掛著這句標語。而也是據說,韓國的海軍航徽上也有龜船的標志,是對這位海軍英雄的致敬。
但韓國的高票房但在中國卻水土不服,《鳴》在中國口碑和票房就很不好,中國觀眾並不熟悉李舜臣,大家一看是韓語海戰,就自動屏蔽了觀看的慾望。很多歷史專家不屑於此電影韓國人意淫歷史故意抹去明朝參戰並決定戰爭成敗關鍵的史實的囈語,更有影評人批判該片是韓國」橫店「製造的類似手撕鬼子般的煽動韓國的抗日情緒的「神」片,但我老虎認為,拋卻韓國人種種,除卻歷史糾結和民族情緒,《鳴梁海戰》是一部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劇本故事敘述上,是今年難得一見的好片,甚至超越了很多我們頂禮膜拜的好萊塢大片。
首先《鳴梁海戰》電影很好看,電影作為藝術的一種,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感染人,我無意去探究電影真實歷史是什麼,我只關注電影藝術對人的代入感,這種感覺很像我們都知道電影的聲音是從影院旁邊的音響發出來的,但我們更願意相信聲音是電影屏幕發出來的一樣,就算是在弘揚主旋律,電影好看就是一部優秀的藝術品。電影的情感宣洩的酣暢淋漓,能把人心緊緊抓在。整個電影前緩後急,觀影過程中一直能讓觀眾感受到電影的莊重感和緊迫感。
一個小時的海戰場面,「絕無尿點」。特效點贊,長鏡頭和特寫節奏把握很好,無論是安宅船、關船、還是朝鮮鬼船等,還原度都非常高,無論從海船造型,纜繩鐵錨特寫,日本軍人的佩刀服飾造型,眾多船隻水面交錯穿行,鏡頭都很真實,非常好的還原了海戰,電影氣勢起來,是導演的認真和功力,幾個海戰的長鏡頭,大小場面把握的都很好,從數十個群眾演員賣力演出,到水流變化,甲板的擠壓,海底仰視,刀尖滴血,都能激起觀眾內心觀影的滔天巨浪,這背後就是韓國電影強大電影製作功底的支撐。拉開了中國電影「100個非誠勿擾」的距離,
《鳴》的故事講述的很好,雖然電影在中國公映被坑爹的刪減了20多分鍾,但電影的精髓還在。電影故事性很像好萊塢的電影《300,帝國的崛起》,一個簡單的故事講得波瀾起伏,前面鋪墊李舜臣這樣一位孤臣孽子的困境,後面逐層撥開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李舜臣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悲壯感彌漫著整個電影。《鳴》的電影劇本是電影最優秀的表現,劇本採用了經典世界電影流行的「大情節」的設計,劇本有明顯的因果關系,閉合式的結局,線性時間,外在沖突,單一和主動的主人公,和連貫的現實,,整個電影圍繞著一個主動主人公李舜臣構建的故事,以及他所主導的一場以弱勝強,挽狂瀾之將至,扶大廈之將傾的戰爭。電影里提出的問題都得到了解答,激發的情緒都得到了滿足,《鳴梁海戰》的高票房,並不光是韓國民族情緒的宣洩,而是劇本電影講述故事的勝利。
非常有意思的是電影最後里的兩句台詞。一句是戰爭勝利結束,朝鮮戰士在船艙里,一位戰士說,不知道我現在受的苦後人能不能知道,另一句是最後李舜臣說的,這個深仇大恨,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結束。聽完這兩句話,我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這和好萊塢老師學的痕跡很重,但非常討好觀影的年輕觀眾,笑場也罷,讓觀影人一直緊綳的心放鬆下來,感慨著,內心有已經有準備把家人拉來再看一遍的沖動。
幾位主演非常精彩的表演讓電影更上了一層樓,電影的後半段,幾乎沒有台詞,就靠幾位主演的眼睛的特寫傳遞情緒。崔岷植飾演的李舜臣,眼熟堅毅,而飾演反派海賊王的柳承龍,你發現他的眼白更多一點,因為是演員一直傳遞著反派角色翻著眼睛鼻孔朝天看不起人的狂妄自大的情緒,
很多人覺得《鳴梁海戰》電影配樂太吵,但我覺得這是這部電影最出彩的地方,《鳴梁海戰》的電影配樂完成了對電影的非常好詮釋,很好的渲染了戰爭緊張的氣氛。我第二次觀影更仔細的去聽,電影前半部分舒緩的節奏,但電影音樂卻豐富多彩,鬼子兵出征的大鼓和低音號,會議兵營里緊張的小鼓,和兒子聊天的鋼琴,層次清楚,也沒有對電影情節喧賓奪主。電影十分鍾後,把握節奏的大小提琴開始激烈起來,讓人慢慢呼氣就快了,開始海戰,就是大氣磅礴的交響樂了,音樂和炮擊喊殺聲的音效就將觀眾帶入到了海戰情境中,觀眾開始共鳴,被感染,被吸引。電影的音樂偶爾會戛然而止,在硝煙中,李舜臣堅毅的目光掃過觀眾,慢慢,音樂開始嗚咽低吟,伴隨著鳴梁海峽喧囂的海水的節拍,這和聲就像「男人粗狂的哭聲」,感染著觀眾,眼睛不由就濕潤了。
《鳴梁海戰》,今年引進的最好的一部國外大片,幾乎能打滿分,強烈推薦觀影。
3. 明朝時,為抗擊倭寇,朝鮮名將和明朝將士在朝鮮海聯合與倭寇發生海戰,現在有一部電影叫什麼
現在只有一部《鳴梁海戰》,韓國拍的,去年上映的。
據說明年會上映一部中韓合拍的電影,題材也是萬曆朝鮮戰爭,但也只是有這么個消息而已。
描寫這段歷史的小說倒是有不少。
推薦給你一個:《大明徵伐錄:壬辰風雲》,寫得挺不錯的,而且是從中、日兩個角度、兩條線來描寫這場戰爭。戰爭描寫和各方勢力的刻畫也很到位。關鍵是,基本都貼合史實,沒有穿越什麼的。
對於喜歡這段歷史的人來說,值得讀一讀。我現在就時常跟進一下。
4. 一部韓國電影(也可能是日本),講的是明朝給朝鮮的國璽被一隻鯨魚吞了,然後山賊,官兵,海盜都去找哪只
《海盜》
以朝鮮建國初期為背景,講述了為了捕獲一隻吞掉玉璽的鯨魚而離開陸地的一夥男山賊和一群女海盜在茫茫大海上的離奇遭遇。該片是韓國首部海洋冒險題材影片。能夠證明朝鮮正統性的玉璽意外落入了鯨魚的腹中。陷入窘境的士大夫們向向朝廷謊報是海盜偷走了國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