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送陣亡通知
⑴ 求一美國電影 說的是倆美國兵被派去送士兵陣亡通知書
信使(messenger) 09年拍的,導演奧倫 穆弗門,本 福斯特和伍迪 哈里森主演的影片 不錯的電影
⑵ 一個美國現代電影,男主角是一個通知戰友親屬戰死的電影,最後愛上了一個戰友的遺孀
《信使》,絕對是這個!!!!!!!!!!
劇情簡介:
還有三個月就服役期滿的年輕軍官威爾,剛剛從伊拉克前線歸來,就接受了一項極不討好的任務——作為信使把噩耗告知那些陣亡將士的家屬。與他搭檔的偏偏是一位讓人難以忍受的傢伙,而愛上士兵的遺孀,更是讓威爾的生活陷入復雜局面。
⑶ 斯皮爾伯格經典電影
斯皮爾伯格經典電影1:《辛德勒名單》
如果說斯皮爾伯格在以往影象世界裡表現出的是斑斕的匠心,而《辛德勒名單》的出世則映耀出了斯皮爾伯格崇高的悲憫底色,正是這種讓全世界都舉頭瞻仰的靈魂告白,宣告了一代叱詫風雲銀幕大師的誕生。
斯皮爾伯格經常稱自己是一個美國東海岸郊區的產物,但在文化上,他則是典型的猶太教徒。所以當身為猶太人的斯皮爾伯格遇到《辛德勒名單》時,一部偉大的電影其實已經成功了一半。在影片中,斯皮爾伯格無比虔誠地洗盡鉛華,他要徹底地將自己的靈魂燃燒。
《辛德勒名單》在拍攝之初就確定了採用商業影片中極少見到的黑白膠片,斯皮爾伯格認為這些黑白的畫面就像真相的血漿一樣觸目驚心。原本已經爛俗的溫情,被黑白畫面中一個紅色的小女孩提升到嶄新的高度。這遠遠超越了對觀眾情緒刻意的煽動,因為900萬猶太人被屠殺的悲慘歷史本身就足夠沉重。
《辛德勒名單》於1993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在美國上映,引起強烈反響。次年,《辛德勒名單》在奧斯卡評獎中獲得了十三項提名,並最終獲得了七個獎項。斯皮爾伯格終於以次躋身世界電影藝術大師之林。
上榜理由:以耶酥的名義,他是《辛德勒名單》的起草者。
經典指數:★★★★★
斯皮爾伯格經典電影2:《拯救大兵瑞恩》
本片是斯皮爾伯格首部名符其實的戰爭片,描述的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在這一天的進攻中,盟軍總部發放陣亡通知單的工作人員發現:一家姓瑞恩的有三兄弟都陣亡了。而她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也在歐洲大陸戰斗,還不知生死。盟軍司令馬歇爾將軍得知此情況,立刻下令派一隻小分隊去救他。最後,這只小分隊經過欲血奮戰,終於找到了瑞恩,並守住了一座連接巴黎和柏林兩地的大撟。
天才導演斯皮爾伯格的初試戰爭片就為他帶來了無盡的美輿: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堪稱經典。
斯皮爾伯格無意宣揚暴力,他憎惡任何使暴力看上去有趣或者把暴力描繪成游戲的主觀性的渲染,他所展現的一切就是要客觀地反映戰爭中的暴力,以及在暴力強奸下的有關和平和家園的不屈抗爭。無數人還記得瑞恩的那句震撼人心的台詞:「我的兄弟沒有死,他們正在和我一起在前線並肩作戰,戰爭勝利後我會跟他們一起回家。」於是,戰爭雖然仍在繼續,但不是永遠,而真正永恆的,應是斯皮爾伯格內心深處眷戀著的寧靜。而人們在記住斯皮爾伯格的關於靈魂的救贖之後,還為他的導演技巧所深深嘆服。在這段被奉為經典的片斷中,斯皮爾伯格採用的手持攝影的方法和誇大時空關系的剪輯,同影片表現的內容結合的天衣無縫。
上榜理由:在斯皮爾伯格的人性詞典里,錄影戰爭和擁抱和平源自同一個靈魂軌道。
經典指數:★★★★☆
斯皮爾伯格經典電影3:《大白鯊》
斯皮爾伯格1975年拍攝的電影《大白鯊》改編自彼得:本利奇的同名暢銷小說。在這部電影中,一隻巨大無比、兇殘成性的鯊魚多次襲擊新英格蘭海岸的一個海濱小鎮。數名居民和遊客命喪鯊魚之口。一時間小鎮上人心惶惶。警官布羅迪身負為小鎮鏟除禍害的重任,他請來了海洋生物學家胡伯和漁夫昆特,三人乘坐一隻小艇起航了,他們的目的就是殺死這只從未見過的無比兇殘的吃人惡魔,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呢?
這部影片的情節緊張驚險,懸念環環相扣,尤其是片中那隻巨大的鯊魚,被好萊塢的特技師們製作的惟妙惟肖,這一切使得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始終被濃重的恐怖氣氛所籠罩。斯皮爾伯格電影中的怪獸往往扮演著恐怖殺手的角色,而影片中,人類主角需要經過刺刀見紅的頑強搏鬥,才能最終戰勝怪獸,保住性命。
影片《大白鯊》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像是斯皮爾伯格童年時代的一場惡夢。斯皮爾伯格在回憶他童年時代時,曾經提及過一部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著名動畫影片《白雪公主》,斯皮爾伯格回憶說,他8歲看這部動畫片時,片中巫婆的出現使他徹底墮入不可抑止的神經質般的恐懼之中。斯皮爾伯格這種膽小鬼似的表現恰恰說明,他從幼年時期就開始顯示出對於周圍世界的極端敏感。而這種對生活的敏感一旦轉化成在藝術創作中的敏感,就必然會在作品中顯現出非凡的創造力和感染力,比如讓世人又愛又怕的《大白鯊》。
上榜理由:影片讓美國人多年不敢親近海岸,美國旅遊業因此損失慘重。
⑷ 一部電影是給軍人家屬報喪 HBO2月19號晚上播放的HBO
亡情使者
《亡情使者》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主要講述二個美國大兵為戰亡軍人的親人帶來死亡消息的故事。死亡的方式有很多,死去的人或是一個父親、一個女兒、一個孫子,但是死亡帶來的意義總是相同的,失去,永遠的失去。走向戰場的人,早已經將死亡背負在身上,但無論是當事人,還是他們的親人,從來沒能真正准備好接受死亡到來的事實,再多的准備也都沒能減少失去時的悲傷與痛苦。
威爾是一個傑出的軍人,在伊拉克時遭遇炸彈襲擊,在拯救同僚的過程中身受重傷。威爾回到美國本土接受治療,眼睛和腿都有些後遺症留下。威爾只剩三個月就將退伍了,部隊安排他與一名老兵搭檔,負起戰亡通知的責任。這名老兵擔當戰亡通知的工作已經很多年,第一天就告訴威爾要以公式化的言辭來傳遞戰亡消息,不能有任何身體上的接觸,或眼眶泛紅含淚,他們是代表國家的軍人,不是哭哭啼啼的小孩。
威爾有一個漂亮的女朋友,兩人偶爾會相聚過夜。這個女朋友另有未婚夫,她想和未婚夫走向婚姻,但也享受偶爾和威爾在一起的快樂。威爾總是淡然地看著這個女孩來了又走,認真傾聽她對自己未婚夫的感情。威爾總說沒關系,他過得很好,還不想找人定下來。女孩心裡是明白的,威爾對自己有真感情,只是假裝瀟灑、假裝無所謂,所以她才老把未婚夫掛在嘴上。
在老兵的帶領下,威爾開始學著用不帶感情的聲調,誦讀著戰亡通知的標准陳述。在筆挺軍服的包裹下,威爾將辛酸、悲傷強忍住,人非草木,看著眼前的人慟哭、嘶喊,怎麼能夠不為所動。每次完成任務後,威爾和老兵總要到酒吧,用烈酒來麻痹內心的顫抖。不過老兵從來只喝水,他已經過了依賴酒精的階段,無數的死亡通知早已足夠麻痹所有感情了。
有些傷口會癒合,有些痛苦會淡忘,但有些傷害卻會帶走身體的一部分,在心裡留下一個大大的空洞。威爾的心裡就有著這么一個洞。那是在伊拉克遭遇炸彈襲擊時留下的。當時威爾和小隊的其他人身陷於槍林彈雨中,威爾是唯一清醒冷靜的人,他將那群驚嚇發慌的同僚一一拉離火線,並將一個斷了條腿的士兵藏到車子下頭。可是那台車旋即爆炸了,士兵的血肉當場濺滿了威爾的全身。威爾不是英雄,他害死了那個士兵,這死亡在威爾心裡留下了一個洞。
慟哭也好,憤怒也好,每個得知親人戰死的人,都掩不住心裡的強烈悲傷。只有一個人例外。那是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當威爾和老兵來到這女人面前時,她直接迎了上來,並開口問:他是怎麼死的?看的出這女人是有些難過的,但她卻冷靜地感謝了威爾他們,還一一跟他們握手,理解他們也不願意帶來死亡的消息。在那一瞬間,威爾看出來了,這個女人和自己一樣,心裡也有一個洞。除了失去,死亡還帶來了深深的負罪感。
威爾開始主動接近這個女人,晚上時,他將車停在女人家外頭,在黑暗中看著這女人如何不掉一滴淚地,對年幼兒子講述丈夫的死亡。白天時,威爾尾隨女人到商場,看這女人因為見到軍人對年輕人進行招募說明而勃然大怒,激動地斥責著參軍為自己丈夫帶來的死亡終局。威爾開車送女人和她的兒子回家,並開始不時造訪女人和她兒子。這女人並不漂亮,威爾喜歡她是因為他懂她那說不出口、哭不出聲的痛苦,他也知道她一定也懂他的痛苦。
人了解威爾的意圖,她也想和威爾走得更近,但是她卻做不到。丈夫的死亡將逝去的愛又帶回來,緊緊鎖住這女人。女人的故事並不特別,是很多軍人妻子都經歷過的。丈夫因為長期的戰場生涯,脾氣開始暴躁、對家對孩子開始疏離,妻子越來越寧願丈夫不在家。在拒絕威爾的時候,女人第一次哭了,她告訴威爾,當他們上門通知戰亡消息時,她才將丈夫的襯衣從櫃子取出清洗晾曬。女人一早想起還沒改變前的那個丈夫,忍不住從櫃子中取出丈夫的襯衣嗅聞,卻只在上頭聞到濃烈的憤怒氣息。於是女人將那令人生厭的氣息洗去,緊接著丈夫的死亡通知就抵達了。然而當死亡的消息傳來,悲傷還是如此的巨大,但歉疚與自責卻阻斷了這悲傷的出口,女人只得將悲傷壓在心底,任其向下生根、向上滋長。
威爾終於忍不住擁抱了失去孩子的父母,他待過戰爭煉成的地獄,他知道悲傷需要被安慰。老兵很生氣,狠狠地教訓了威爾,威爾則決然地離去,厭惡老兵的淡漠與無謂。老兵很快又回過頭向威爾示好,老兵不是不懂那悲傷,只是這沉重的悲傷早已壓垮了老兵的生活,威爾是他僅有的一絲溫暖,他無論如何不能再失去這溫暖。老兵又開始喝酒了,兩人一起釣魚嬉笑,一起打架斗毆,還一起到威爾女朋友的婚禮上鬧了一場。威爾終於將自己心裡的那個洞攤在老兵面前,老兵什麼話也沒說,只在威爾轉身後痛哭失聲。兩人的悲傷都找到了出口。
威爾又去找那個女人。女人正收拾著行李,將和兒子搬到別的州開始新的生活。女人拒絕將新地址留給威爾,不希望威爾去拜訪他們。但她答應記下威爾的地址,以書信方式保持聯系。威爾很滿足,他知道雖然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但這心裡的洞終究會彌合。
⑸ 求一部電影名字,大致內容是關於兩名美國軍人的,他們的職責是專門給士兵家屬送陣亡通知書來著
《信使》 /The Messenger
士官威爾·蒙哥馬利(本·福斯特 Ben Foster 飾)剛完成在伊拉克的駐守任務負傷回國,盡管出院後與女友凱莉(吉娜·馬隆 Jena Malone 飾)度過了愉快的一天,二人終於分手。由於役期未滿,威爾被調派到了「傷亡通知」服務中心,在上尉托尼·斯通(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飾)手下任職。在執行傷亡通知任務的過程中,威爾與托尼遇到了各種狀況,包括被情緒激動的親屬毆打辱罵。在向奧利維婭·皮特森(薩曼莎·莫頓Samantha Morton 飾)傳達她丈夫的死訊時,威爾擔心堅強外表下孤兒寡母的奧利維婭無法承受,事後多次照顧幫助她母子,二人逐漸產生好感。但托尼卻對威爾處處違反「傷亡通知行為守則」的做法不滿,在一次沖突過後,二人終於說出了內心長久壓抑著的深切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