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樂得獎的美國
❶ 美國音樂獎項有哪些
問題一:美國三大音樂獎是哪些? 1.Grammy Award 格萊美音樂獎
格萊美音樂大獎(GRAMMY AWARDS )是美國國家錄音與科學學會(The 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 Science)舉行的一個年度大型音樂評獎活動。格萊美獎被譽為「音樂界奧斯卡」。
2.American Music Award 美國音樂獎
美國音樂獎,簡稱AMA,素有「另類格萊美」之稱,美國音樂獎是美國流行樂壇主要獎項之一。迄今為止已連續舉辦了38屆。美梗音樂獎共設19個獎項,囊括了流行、搖滾、藍調、鄉村、說唱、非主流等多個門類。與格萊美不同,美國音樂大獎的獲獎者完全來自於公眾的投票。
獲得美國音樂獎最多的女歌手-惠特尼休斯頓
通過統計,公司篩選出各地不同年齡、 性別以及民族的兩萬名投票者,由唱片公司匯總的提名者將面臨最嚴格的挑選,而評選結果將保證在最後一刻揭曉。因此,美國音樂大獎具備了最廣大的聽眾基礎,被認為是相當公正,也是相當符合實際情況的樂壇年度評選。
3. MTV Music Award MTV大獎
問題二:美國有哪些音樂頒獎典禮 是格萊美獎,
格萊美是英文「格拉姆風」留聲機的變異諧音。以它命名的音樂獎,至今已有40年的歷史,其獎杯形狀如一架老式的留聲機。1957年,美國洛杉磯一批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員倡議成立一個代表音樂製品藝術和科學的機構,並通過這個機構鼓勵有才華的音樂家、歌手及幕後音樂製作人員,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會(簡稱錄音學會)以供名為格萊美的音樂獎因此應運而生。首屆格萊美音樂獎於1958年頒發,以後錄音學會每年舉行一次頒獎儀式,獎項也由最初時的26項增加到28大類共101項。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大獎之一。
音樂上的格萊美就相當於電影上的奧斯卡。
問題三:西方最高的四個音樂獎是什麼? 1.格萊美音樂大獎(GRAMMY AWARDS)是美國國家錄音與科學學會(The 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Science)舉行的一個年度大型音樂評獎活動。格萊美獎被譽為「音樂界 奧斯卡 」。
2.公告牌音樂獎,《公告牌》(Billboard)是創辦於1894年的美國音樂雜志,當時名為「公告牌公告」,內容包含許多音樂種類的介紹與排行榜。
3.全美音樂獎,全美音樂獎(American Music Awards,縮寫AMAs),它是美國最富盛名的音樂頒獎禮之一,由迪克・克拉克創辦於1973年,與格萊美獎、公告牌音樂獎一起被稱為美國三大頒獎禮。由於它評審方式的特殊性,它被認為是最能代表主流音樂的商業指標。
4.搖滾名人堂收錄典禮,搖滾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是一個西方搖滾樂界成就獎,致力於表彰歷史上一些最具知名度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製作人以及在一些重要層面通過搖滾樂形式影響整個音樂工業的人。相比被視為美國流行樂壇最高榮譽獎的「格萊美獎」,「搖滾名人堂」顯得厚重許多,它考慮到了入選音樂人對整個搖滾樂歷史的貢獻,更能證明他們的輝煌成就。最苛刻的一個條件是,被提名的時間必須距離首張專輯發行25年以上。
問題四:全球最具分量的音樂獎項有哪些啊?? 格萊美
1957年,美國洛杉磯一批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員倡議成立一個代表音樂製品藝術和科學的機構,並通過這個機構鼓勵有才華的音樂家、歌手及幕後音樂製作人員。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會(簡稱錄音學會)及名為格萊美的音樂獎因此誕生。首屆格萊美音樂獎於1958年頒發,以後錄音學會每年舉行一次頒獎儀式,獎項也由最初時的26項增加到28大類共101項。
格萊美音樂獎雖然是美國唱片行業中的獎項,但它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大獎之一。音樂界的格萊美就如同電影界的奧斯卡一樣,雖然毫無疑問地打上了美國文化的印記,但世界各地的多數音樂人仍以能夠捧得這架老留聲機為榮。
ke./view/72966
MTV歐洲音樂頒獎典禮
始於1993年,今年是第15屆
mtv
蒙特卡羅世界音樂獎
96年張學友得過這個獎哦。
英國最著名的音樂獎項「水星音樂獎」
「全英音樂獎」是英國音樂界最有分量的獎項。和「格萊美」相比,「全英音樂獎」不按音樂類型細分獎項,而是將所有歌手、組合放在一起比較,評出最佳。
長時間觀察美國、英國榜單你會發現,上榜美國排行榜的單曲,一定能在英國排行榜上找到;而上榜英國排行榜的單曲,在美國排行榜上經常排不上位子。說白了,英國認美國歌,而美國卻不一定認英國歌。
英國各類音樂大獎中,僅次於「全英音樂獎」的是「水星音樂獎」。「水星音樂獎」每年只頒一個獎項――最好聽的專輯。評委全是業內人士,成立獨立評審小組,從專業的角度選出最好聽的音樂。
Billboard音樂大獎(公告排音樂大獎)
billboard雜志辦的,頒獎主要參考的是billboard排行榜的成績,billboard排行榜是全球最權威的排行榜。評選出的歌曲都是當年最流行的,每年十二月初頒。
全美音樂獎
全美音樂獎,英文名稱American Music Awards,是美國最富盛名的音樂頒獎禮之一,與格萊美獎、公告牌音樂獎一起被稱為美國三大頒獎禮。
與走精英路線的格萊美(由業內人士投票)和走數據路線的公告牌頒獎禮(依據Billboard的排名)不同,全美音樂獎的各獎項均由消費者投票評出,因此,在各種頒獎禮中,全美音樂獎被認為是最能代表主流音樂的商業指標。
全美音樂獎由迪克-克拉克創辦於1973年,最初其特色是由多位主持人主持,邁克爾-傑克遜參與主持了第一屆的全美音樂獎。後來逐漸跟其他頒獎禮一樣,由一個主持人主持。
歷史上,獲得全美音樂獎最多的組合是「阿拉巴馬」,他們獲得過22座獎杯,而獲得獎項最多的歌手則是獨得23座獎杯惠特妮-休斯頓。而邁克爾-傑克遜和惠特妮-休斯頓則一起保持著一屆頒獎禮獲得獎項最多的紀錄。
全英音樂獎
全英音樂獎,「BRITawards」的全稱是British Record Instry TrustAwards,始於1977年,當年Beat-les樂隊拿走了「最佳英國樂隊」和「年度最佳專輯」兩項大獎。從那時起,BRI......>>
問題五:世界著名音樂獎有哪些? 格萊美
格萊美是英文「格拉姆風」(留聲機)的變異諧音。以它命名的音樂獎迄今已有40多年歷史,其獎杯形狀如一架老式的留聲機。
1957年,美國洛杉磯一批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員倡議成立一個代表音樂製品藝術和科學的機構,並通過這個機構鼓勵有才華的音樂家、歌手及幕後音樂製作人員。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會(簡稱錄音學會)及名為格萊美的音樂獎因此誕生。首屆格萊美音樂獎於1958年頒發,以後錄音學會每年舉行一次頒獎儀式,獎項也由最初時的26項增加到28大類共101項。
格萊美音樂獎雖然是美國唱片行業中的獎項,但它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大獎之一。音樂界的格萊美就如同電影界的奧斯卡一樣,雖然毫無疑問地打上了美國文化的印記,但世界各地的多數音樂人仍以能夠捧得這架老留聲機為榮。
格萊美所以能夠為世界音樂人津津樂道,除了美國一直是全球流行音樂的中心、代表了流行音樂的較高水平外,還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是它的權威性。美國錄音學會是一個由眾多資深音樂人組成的機構,已在美國各地設置了12個地區分會和一個製作人與工程師分會,目前會員超過萬人。歌唱家、演奏家、詞作者、作曲家、指揮、攝影、解說詞作者以及音樂錄像片製作人等15類專業人員均可申請擔任評委,但只有那些至少已有6件作品出版發行的人才有資格擔任此職。沒有真才實學和對音樂事業缺乏執著追求的人一般是進不了評委會的。由如此眾多資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委會理所當然地會受到音樂愛好者的信任。
其次是它的公正性。格萊美音樂獎的評選有一套十分嚴格的制度和程序。被推薦的作品必需選自當年。作品推薦上來後,首先要經過來自音樂界各領域的 150多名專家篩選和資格確認,而後進行分類。除需由特別提名委員會投票的作品外,初選合格的作品要全部送交評委進行第一輪投票。但每個評委只能從其中挑選自己專精的9項進行投票,當然他們還要投票選出當年的年度唱片、年度專輯、年度歌曲和年度新人4個獎項。初評後的名單再交評委進行第二輪投票,每個評委的投票權除4個基本獎外,只能選擇8個獎項進行投票。這些嚴格的措施有效地保證了評選的公正性。
第三是它廣泛的影響性。格萊美獎問世之初並沒有多大名氣,是電視幫了忙。電視不僅將格萊美原本刻板的頒獎儀式變成了豐富多彩的音樂節目,還通過向全球直播極大地提高了格萊美音樂獎的國際知名度。大量歐美歌壇巨星登台獻藝,加上美國人擅長運用的舞台藝術和技術手段,更使格萊美的頒獎儀式成了風靡世界的娛樂活動。今年2月舉行的第44屆格萊美頒獎晚會就吸引了全球170個國家的約17億觀眾收看。格萊美頒獎儀式走向世界為格萊美音樂獎成為全世界音樂人廣泛接受的一個獎項立下了汗馬功勞。
格萊美獲獎作品顯然不是少數人炒作或唱片公司自吹自擂的產物,而是經過專家和嚴格程序評選出來的。這些作品本身的高質量加上電視的渲染在使獲獎者走紅、唱片熱賣的同時,也實實在在地起到了領導音樂潮流的作用。另一方面,評委們也是消費者,自然也會受到市場的影響,熱賣唱片、走紅歌手、流行電影歌曲當然也最容易走進他們的視野。
除格萊美音樂獎外,美國錄音學會還先後設立了終身成就獎、董事會獎及格萊美榮譽殿堂,以表彰有傑出成就和長久歷史價值的人物和作品,其中也包括那些不在格萊美評選范圍內的人士和被歷史埋沒了的人物,比如黑人歌唱家羅伯遜就在他逝世22年後於1998年獲得了終身成就獎。美國錄音學會還積極參與諸如唱片商標立法、知識產權保護、打擊盜版、數碼音樂下載訴訟等涉及唱片企業和個人權益的事業,並積極倡導藝術交流和音樂教育,格萊美基金會還為有困難的音樂人提供幫助,支持年輕人加入音樂人......>>
問題六:歐美都有什麼音樂頒獎典禮 20分 格萊美耽GRAMMY)最有名的也是最得獎者的最高贊譽
全美音樂獎(American Music Awards) 這是美國的音樂獎項
全英音樂獎頒獎典禮 這是英國的
MTV歐洲音樂大獎頒獎典禮(MTV Europe Music Awards)
公告牌音樂大獎頒獎典禮 (Billboard Music Awards)
等等
供參考
問題七:外國有什麼音樂大獎 1 Grammys格萊美
2 American Music Awards全美音樂獎
3 Billboard Music Awards告示牌音樂獎(自2007起不再進行頒獎儀式,而是直接根據Billboard年數據成績在其雜志上宣布)
4 MTV Video Music Awards美國音樂錄影帶大獎VMA:
5 MTV Europe Music Awards歐洲音樂錄影帶大獎EMA
6 People's Choice Awards人民選擇獎PCA
還有一些專項音樂獎:
CMA(美國鄉村音樂獎)拉丁格萊美
BET(黑人音樂獎)等等
(美國)
問題八:美國藝術四大獎項,分別是什麼? 大哥,我知道:電影奧斯卡獎、戲劇托尼獎、音樂格萊美獎和電視艾美獎 !
格萊美音樂獎(Grammy)
格萊美是英文格拉姆風(留聲機)的變異諧音。以它命名的音樂獎迄今已有40多年歷史,其獎杯形狀如一架老式的留聲機。
1957年,美國洛杉磯一批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員倡議成立一個代表音樂製品藝術和科學的機構,並通過這個機構獎勵有才華的音樂家、歌手及幕後音樂製作人員。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會及名為格萊美的音樂獎因此誕生。首屆格萊美音樂獎於1958年頒發,以後錄音學會每年舉行一次頒獎儀式,獎項也由最初時的26項增加到28大類共101項。
格萊美音樂獎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圍內頗有影響力。首先是它的權威性。美國錄音學會是一個由眾多資深音樂人組成的機構,已在美國各地設置了12個地區分會和一個製作人與工程師分會,目前會員超過萬人。歌唱家、演奏家、詞作者、作曲家、指揮、攝影、解說詞作者以及音樂錄像片製作人等15類專業人員均可申請擔任評委,但只有那些至少已有6件作品出版發行的人才有資格擔任此職。
其次是它的公正性。格萊美音樂獎的評選有一套十分嚴格的制度和程序。被推薦的作品必需選自當年。作品推薦上來後,首先要經過來自音樂界各領域的150多名專家篩選和資格確認,而後進行分類。除需由特別提名委員會投票的作品外,初選合格的作品要全部送交評委進行第一輪投票。但每個評委只能從其中挑選自己專精的9項進行投票,當然他們還要投票選出當年的年度唱片、年度專輯、年度歌曲和年度新人4個獎項。初評後的名單再交評委進行第二輪投票,每個評委的投票權除4個基本獎外,只能選擇8個獎項進行投票。這些嚴格的措施有效地保證了評選的公正性。
第三是它廣泛的影響性。格萊美獎問世之初並沒有多大名氣,是電視幫了忙。電視不僅將格萊美原本刻板的頒獎儀式變成了豐富多彩的音樂節目,還通過向全球直播極大地提高了格萊美音樂獎的國際知名度。大量歐美歌壇巨星登台獻藝,加上美國人擅長運用的舞台藝術和技術手段,更使格萊美的頒獎儀式成了風靡世界的娛樂活動。
奧斯卡獎(Oscar)
一戰後的10年是美國電影前所未有的興盛期。好萊塢成為最負盛名的影都。藝術和科學的進步促進了電影的繁榮,有聲電影的誕生給電影帶來了新的希望。1927年初,由好萊塢巨頭米高梅公司總經理梅椰倡導成立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奧斯卡是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本斯設計,後由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 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此獎當時被稱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金像很像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
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9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主要項目有: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
問題九:美國有什麼唱歌的頒獎典禮 2010全美音樂獎頒獎典禮、2009全美音樂獎頒獎典禮裡面都有很多好聽的歌、去看看吧、給我點分哈
❷ 有哪些精彩的美國音樂劇電影
先說個不錯的:《聲夢奇緣》 http://data.movie.xunlei.com/movie/39367 。不錯的歌舞電影,獲奧斯卡提名的。 還有部說不定你都知道就是獲奧斯卡獎的經典片《音樂之聲》 http://data.movie.xunlei.com/movie/19214 。 還有一部最新版的《名揚四海》 http://data.movie.xunlei.com/movie/49341 以上都是不錯的歌舞類好片。去看看吧。
採納哦
❸ 2004年美國MTV所有獲獎歌曲名
2004年第21屆MTV音樂錄影帶大獎頒獎禮8月29日首次在美國邁阿密舉行,一改以前的只在紐約或洛杉磯舉行的作風,而且這次頒獎禮沒有設主持人。 碧昂斯、Jay-Z、無疑、流浪者、傑西卡-辛普森等均出席了本次音樂盛會,而Jay-Z成了本次頒獎典禮的最大贏家,一人獨攬了包括最佳Rap音樂錄影帶等4項大獎。 2004年MTV音樂錄影帶大獎獲獎名單: 年度最佳錄影帶:OutKast的《Hey Ya!》 最佳流行音樂錄影帶:No Doubt的《It's My Life》 最佳說唱音樂錄影帶:Jay-Z的《99 Problems》 最佳男歌手錄影帶:Lil' Jon & Ludacris的《Yeah!》 最佳女歌手錄影帶:碧昂斯(Beyonce)的《Naughty Girl》 最佳藍調錄影帶:Alicia Keys的《If I Ain't Got You》 最佳搖滾錄影帶:Jet的《Are You Gonna Be My Girl》 最佳突破錄影帶:Franz Ferdinand的《Take Me Out》 最佳錄影帶導演:執導 "99 Problems" 的《Mark Romanek》 最佳特技效果錄影帶:OutKast的《Hey Ya!》 最佳藝術指導錄影帶:OutKast的《Hey Ya!》 最佳剪輯錄影帶:Jay-Z的《99 Problems》 最佳電影技術錄影帶:Jay-Z的《99 Problems》 最佳舞台舞蹈錄影帶:Black Eyed Peas的《Hey Mama》 最佳舞蹈錄影帶:Lil' Jon & Ludacris的《Yeah!》 最佳hip-hop錄影帶:OutKast的《Hey Ya!》 最佳組合錄影帶:No Doubt的《It's My Life》 最佳新人錄影帶:Maroon 5的《This Love》 MTV2獎項:Yellow card的《Ocean Avenue》 觀眾人氣最高獎:Linkin Park的《Breaking the Habit》
❹ 2022格萊美有觀眾嗎
有。
第64屆格萊美獎(64th Annual Grammy Awards)是由美國國家錄音與科學學會主辦的音樂獎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第64屆格萊美獎主要獎項獲獎名單一覽,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與分享喲!
2022第64屆格萊美獎主要獎項獲獎名單
(資料圖)
格萊美獎由來
格萊美是英文「格拉姆風」(留聲機)的變異諧音。以它命名的音樂獎迄今已有40多年歷史,其獎杯形狀如一架老式的留聲機。
1957年,美國洛杉磯一批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員倡議成立一個代表音樂製品藝術和科學的機構,並通過這個機構鼓勵有才華的音樂家、歌手及幕後音樂製作人員。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會(簡稱錄音學會)及名為格萊美的音樂獎因此誕生。
首屆格萊美音樂獎於1958年頒發,以後錄音學會每年舉行一次頒獎儀式,獎項也由最初時的26項增加到28大類共101項。
格萊美音樂獎雖然是美國唱片行業中的獎項,但它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大獎之一。音樂界的格萊美就如同電影界的奧斯卡一樣,雖然毫無疑問地打上了美國文化的印記,但世界各地的多數音樂人仍以能夠捧得這架老留聲機為榮。
格萊美所以能夠為世界音樂人津津樂道,除了美國一直是全球流行音樂的中心、代表了流行音樂的較高水平外,還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是它的權威性。美國錄音學會是一個由眾多資深音樂人組成的機構,已在美國各地設置了12個地區分會和一個製作人與工程師分會,目前會員超過萬人。歌唱家、演奏家、詞作者、作曲家、指揮、攝影、解說詞作者以及音樂錄像片製作人等15類專業人員均可申請擔任評委,但只有那些至少已有6件作品出版發行的人才有資格擔任此職。沒有真才實學和對音樂事業缺乏執著追求的人一般是進不了評委會的。由如此眾多資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委會理所當然地會受到音樂愛好者的信任。
其次是它的公正性。格萊美音樂獎的評選有一套十分嚴格的制度和程序。被推薦的作品必需選自當年。作品推薦上來後,首先要經過來自音樂界各領域的150多名專家篩選和資格確認,而後進行分類。除需由特別提名委員會投票的作品外,初選合格的作品要全部送交評委進行第一輪投票。但每個評委只能從其中挑選自己專精的9項進行投票,當然他們還要投票選出當年的年度唱片、年度專輯、年度歌曲和年度新人4個獎項。初評後的名單再交評委進行第二輪投票,每個評委的投票權除4個基本獎外,只能選擇8個獎項進行投票。這些嚴格的措施有效地保證了評選的公正性
❺ 有哪些著名的電影配樂大師
TOP1:電影音樂的王者——— 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約翰.威廉姆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曾超過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格萊美獎。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第三類接觸》、《大白鯊》、《E.T.》、《愛國者》等。
主題式變化是威廉斯配樂的慣用手法,他常為電影中的主角或主題事件譜寫一段主題旋律,然後在影片中隨著角色的遭遇和劇情的轉折,將這個主題變化出各種情緒的變奏,這樣的技巧實際上是出自瓦格納歌劇,但同樣的手法在不同的音樂家手上,自然是各有巧妙不同。約翰威廉斯的主題往往呈現精確的詮釋和高度的可辨識性,使得音樂和電影中的情節形成密不可分的結合,大白鯊的神出鬼沒,印第安那瓊斯的傳奇冒險,絕地武士的神秘力量,銀河帝國的大軍壓境,正義化身的超人,流落他鄉的E.T.,在約翰威廉斯的音樂中彷佛歷歷在目,這也使得他的音樂不僅深受影迷與樂迷的喜愛,更一再受到金像獎與葛萊美獎的垂青。
很難再找到一個如同約翰威廉斯般,跨越古典與流行,電影界與音樂界的多元化作曲家,如果沒有了約翰威廉斯的音樂,我們又怎能想像這世上竟然有這樣一顆心,它可以容得下這兩款截然不同的曲風繆斯;你或許更難想像這位鼎鼎大名的作曲家,從來都不願讀劇本,他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因為他獨具慧眼,不但可以看到影片風情,還可以讀出電影無法捕捉到的愛。
TOP2:電影音樂的唯美主義者———約翰·巴瑞(John Barry)
約翰·巴瑞原名JonathanBarryPredergast,1933年9月3日生於英國的約克鎮,是電影配樂史上最負盛名的老一輩電影音樂大師之一。他早期為11部007系列影片所譜寫的配樂中,帶有爵士搖滾風格的邦德主題膾炙人口、歷久不衰。約翰·巴瑞曾獲得4座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生的自由》、《冬獅》、《走出非洲》和《與狼共舞》,以及1座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生的自由》中的《BornFree》。約翰·巴瑞的作品大致可以區分成早期的爵士搖滾,與近期的唯美管弦樂兩種典型風格。
他的代表作為大家所熟知的有:《007系列》前期的作品、《午夜牛郎》、《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與狼共舞》、《時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桃色交易》、《卓別林和他的情人》(Chaplin)。
TOP3:電影音樂靈魂詩人—— 埃里奧.莫利康內(Ennio Morricone)
在眾多的配樂大師中,埃尼奧·莫里康內是一個絕對無法被忽視的名字。從工作時間上,他已經浸淫配樂屆超過50年之久;從作品數量上,他參與製作的影視配樂近500部,絕對稱得上是高產;從涉獵領域來看,電影、電視全面開花,而且從歐洲到亞洲再到好萊塢,配樂作品涵蓋全球各大國,建樹頗豐;在業界獲得的榮譽也堪稱重量級,第79屆奧斯卡所賦予他的終身成就獎,更是對這位配樂大師的最大肯定。回望他的配樂作品,《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美國往事》《鏢客三部曲》《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埃尼奧·莫里康內經手的經典之作不勝枚舉。
TOP4:獨樹一幟的風笛——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
詹姆斯·霍納1953年8月14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早年師從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古典音樂大師GyorgiLigeti,後在南加州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又繼續攻讀獲得音樂作曲碩士和博士學位。在他獲得博士學位後,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轉入電影界,為美國電影學院及新世界電影公司出品的一些低成本恐怖片或科幻片配樂。詹姆斯·霍納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炙手可熱的電影配樂高手,他所創作的情感主題音樂以其優雅的旋律、強烈的情節暗示帶出唯美華麗、充滿詩意的配樂風格,在樂壇獨樹一幟。
其代表作有:《光榮》、《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勇敢的心》(Brave heart)、《阿波羅13號》(Apollo 13)、《泰坦尼克》、《蒙面佐羅》(The mask of Zorro)、 《Deep impact>(末日大撞擊)、《The devil』s own》 (Harrison Ford)、《美國鼠潭》。
TOP5:如日中天的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
漢斯.季默是最近最如日中天、炙手可熱的電影配樂大師之一,擅長將傳統的弦樂與先進的電腦合成樂相結合,他的創意和膽識令他足以勝任不同類型影片的音樂創作,成為當今樂壇不可多得的電聲配樂奇才。
其著名的作品有:《獅子王》(The Lion King)、《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The Thin Red Line》、《獵殺紅色十月》(Crimson Tide)、 《石破天驚》(the rock)、《斷箭》(Broken Arrow)、《雨人》、《黑雨》(Black Rain)、《綠卡》(Green Card)。
TOP6:電聲配樂的高手—— 范吉利斯(Vangelis)
范吉利斯(Vangelis)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集創作,演奏和音樂製作於一身,一個真正的全才。被人們稱為現代的瓦格納(Richard Wagner)。他的許多史詩般的電子音樂作品和電影配樂深得樂迷們的鍾愛。如 『Chariots Of Fire』 影片〖火的戰車〗配樂,『Theme from Antarctica』電影〖南極〗主題曲, 『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影片〖哥倫布〗配樂等等。
1970年代的范吉利斯全心投入電子音樂創作,並轉往倫敦為電影製作配樂,開啟他輝煌的電影配樂時代,其中包括1981年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的「火戰車」、1982年的「銀翼殺手」、1983年的「南極物語」、1992年的「1492征服天堂」等重要作品,范吉利斯開創了電子音樂與電影配樂的嶄新前景,奠定了所謂未來太空音樂的發展,可謂居功厥偉。
也許正是因為范吉利斯的無師自通,他的音樂具有獨特的無法復制性,他以鍵盤音樂為基礎,巧妙融合古典、流行、電子、new age 等音樂元素,發展出綿密的管弦樂法以及嶄新的電子音樂語法,而他身兼作曲、編曲、製作的能力,更完整地呈現他的音樂理念,從早期古典樂器到後來的新電子音樂,在范吉利斯手中誕生出嶄新的表現方式,成為一種未來感十足的新音樂。范吉利斯的成就,不僅反應在全球的唱片銷售數字以及無數的得獎紀錄,國際天文聯盟更決定將新發現的「6354號星雲」正式定名為「Vangelis」,藉以向這位音樂大師致敬。
TOP7: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Maurice Jarre)
大家熟知的《人鬼情未了》(Ghost)的主題曲,就是他的佳作之一。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Maurice Jarre):作為著名導演大衛.里恩的親密合作夥伴,電影配樂多面手-莫里斯.賈爾無疑是本世紀電影音樂創作領域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
莫里斯1924年9月13日出生於法國里昂,少年時代,和乎對音樂一竅不通。一次偶然的機會,莫斯被父親播放的一張唱片《匈牙利狂想曲》深深吸引,於是便立志成為一名指揮。在朋友的鼓勵下,莫里斯考取了巴黎國家音樂學院,畢業之後,他加盟聖路易斯馬胡劇院管弦樂團擔任編曲和指揮。從50年代起,莫里斯正式開始他的電影音樂創作生涯。由於他精通俄羅斯、印度、日本、南美和阿拉伯等不同國家和地域的音樂文化,因此被稱為「電影配樂多面手」。
在莫里斯眾多的配樂作品中,最為著名的作品皆來自大衛.里恩執導的影片,它們是《阿位伯的勞倫斯》(1962年),《日瓦戈醫生》(1965年)和《印度之路》(1984年),他精湛的配樂藝術使他三次登上奧斯卡領獎台。其中,他為電影《日瓦戈醫生》創作的「拉拉主題曲」更是當年最為暢銷的單曲。60年代中期以後,莫里斯獎創作重心轉移到了萊塢,他與不少世界級名導如希區柯克、約翰.休斯頓、伊里來.卡贊等都有成功合作。1988年,由他為電影《霧中的猩猩》創作的音樂使他再度榮獲奧斯卡提名。1991年,影片《人鬼情未了》中的精彩音樂又賦予他ASCAP大獎得主這一無上榮耀。莫里斯.賈爾輝煌的音樂生涯足以他成為世界電影音樂創作史上最具光彩的人物之一。
TOP8:日本電影配樂的殿堂級人物——喜多郎
說喜多郎是天才,是因為他從未接受過音樂方面的教育,甚至看不懂五線譜,從前用他自己的方式記錄音樂(有點類似圖畫),但他的確是個多才多藝的音樂家,除了演奏吉他、貝斯、鍵盤、簫及許多其他的樂器之外,他還作曲、編曲、製作。
可以說,早在70年代便開始致力於研究電子合成音樂的喜多郎(kitaro),是New Age音樂的首席代表,他的作品有著日本New Age音樂開路先鋒的獨特風格。
將古典、流行、爵士融入電子音樂,這種不同於西方音樂的東方魅力,使得kitaro從首部作品《天界》面世開始,就得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聽眾的肯定(當然很多人對於他的音樂比對他本人更為熟悉)。
1980年喜多郎與美國GeffenRecords簽約,(他現在的唱片公司是DomoRecords),喜多郎的專輯正式進軍美國。1993年及1997年,喜多郎完成了兩張原聲帶:《天地》和《宋家皇朝》。前者獲得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後者則贏得台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在喜多郎的音樂生涯中,共被格萊美獎提名多次。喜多郎後來的風格和早期不同了,樂器的使用也更為廣泛,有人說少了早期的寧靜,但是,不論過去現在或是未來,不論曲風再怎麼改變,喜多郎作曲的用心及對大自然的關懷是永遠不會變的。
TOP9:電影音樂家——托馬斯.紐曼Thomas Newman
一般來說,Thomas Newman的音樂並不像典型的好萊塢電影音樂,具有高度的戲劇性和煽動力,反而呈現內斂沈穩的性靈色彩,看似平淡卻另有一番省思沉靜的意境,其間也不乏令人意外的輕狂,活力與熱情。
Thomas Newman到目前為止,曾在1994年以《新小婦人》與《肖申克的救贖》同時入圍金像獎,並在次年以《Unstrung Heroes》再度入圍金像獎喜劇既音樂劇類最佳電影音樂,1999年的《美國麗人》更是大受矚目,此外Thomas Newman也一再受到其它影展與影評人的肯定,配樂的邀約不斷,雖然如此,有一位聲名顯赫的父親,對於電影配樂的工作,Thomas Newman偶爾還是會感慨:I Never Felt Easy。但從Thomas的成績與受到的歡迎來看,他已然走出自己的音樂生涯,並且走的有聲有色,
TOP10:用真誠感動人們——澤貝紐·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
澤貝紐·普瑞斯納,1955年出生於波蘭的Bielsko-Biaka,第一部電影配樂是在1978年,由Antoni Krauze導演的《The Weather Forecast》。從此,普瑞斯納與電影配樂結下不解之緣,尤其是與波蘭大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的合作,更讓普瑞斯納一躍而成為國際知名配樂大師。
普瑞斯納所獲得的榮耀獎項包括:1997年柏林影展銀熊獎;1996年吉恩·貝克(Jean Becker)導演的《愛麗莎的情人》(Elisa),以及1995年《紅**深》兩片讓他獲得兩次法國影藝學院愷撒獎;1995年獲得波蘭錄音工業獎;1994年獲得The Mayor of Krakow』s Medal終生成就獎;1991年、1992年、1993年三度獲得洛杉磯評論協會年度最傑出電影配樂獎;1992年、1993年兩度獲得金球獎;1992年因為向海外介紹波蘭文化的傑出成就,獲得最佳外交總理獎等等。目前普瑞斯納是法國影藝學院會員。
在電影原聲帶的銷售成績上,《雙面維羅妮卡》原聲帶自1991年發行後,至今全球銷售超過三十萬張,1992年獲得法國金唱片。紅白藍三部曲全球銷售超過七十萬套;另外《普瑞斯納的音樂》(Preisner』s Music)專輯收錄近十年來他的電影音樂創作,在波蘭銷售超過六萬張成為白金唱片。
❻ 歷屆奧斯卡得獎電影歌曲
第81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的歌曲 Jaiho http://www.haoting.com/htmusic/303424ht.htm
第80屆 《曾經Once》中的歌曲Falling Slowly
http://www.haoting.com/htmusic/161532ht.htm
I need to wake up
79屆:《難以忽視的真相》
http://liu.cn/music/melissa_etheridge%20_i_need_to_wake_up.mp3
It's Hard Out
78屆:《川流熙攘》
Al Otro Lado del Río
77屆:《摩托日記》
Into the west
76屆:《魔戒》
http://www.myarowanas.com/arowanas/xq/19.wma
Lose Yourself
75屆:《8英里》
http://www.shenyangdaxue.com/music/lose_yourself.mp3
if i didn't have you
74屆:《怪物公司》
http://wma.ubox.com.cn/uboxff3/musicdata3/dsnpks/DisneyPixar-15.wma
Things Have Changed
73屆:《神奇小子》
http://tt.st020.org/109/5259/8.wma
You'll Be In My Heart
72屆:《泰山》
http://cncvideo.blogolb.com/NUpLoad/2007/02/14/200702141321126243553.mp3
When You Believe
71屆:《埃及王子》
http://58.177.123.165/inabox/files/c11/group/_1095173218G5_4E/G5_4E/MariahCarey_WhitneyHouston-WhenYouBelieve.mp3
My Heart Will Go On
70屆:《鐵達尼號》
http://staff2.ustc.e.cn/~jlyang/siwen/titanic/music/14.mp3
You Must Love Me
69屆:《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http://www.sarzaminsong.com/Sarzaminmusic/Persian/128KB/Rainbow%20-%20Our%20Love%20Story/05_%20You%20Must%20Love%20Me%20(Madonna).mp3
Colors of the Wind
68屆:《風中奇緣》
http://www.engsong.cn/shangchuan/sound/Colors.mp3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67屆:《獅子王》
http://ost.dbmov.com/ost/2005/The.Lion.King/12.mp3
Streets of Philadelphia
66屆:《費城故事》
A Whole New World
65屆:《阿拉丁》
http://server7.aeeboo.com/program/225000/ben_zz/154637.mp3
Beauty and the Beast
64屆:《美女與野獸》
http://server7.aeeboo.com/program/225000/ben_zz/154601.mp3
Sooner or Later
63屆:《狄克崔西》
Under the Sea
62屆:《小美人魚》
http://www.pekin.net/pekin108/pds/interns/klong/Science%20Web/Little%20Mermaid%20-%20Under%20the%20Sea.mp3
Let the River Run
61屆:《上班女郎》
http://cet.zwu.e.cn/Upload/20060912205240496.mp3
The Time of My Life
60屆:《熱舞十七》
http://97s32.hjc.e.sg/exchange/TimeOfMyLife.rm
Take My Breath Away
59屆:《凌雲壯志》
http://219.151.3.11/music/yingwen/take_my_heart_away.mp3
Say You, Say Me
58屆:《飛越蘇聯》
http://www.xing110.com/yy/waiyu/sayyousayme.mp3
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
57屆:《紅衣女郎》
http://www.cycnet.com/englishcorner/songs/speak.mp3
Flashdance What a Feeling
56屆:《閃舞》
Up Where We Belong
55屆:《軍官與紳士》
http://www.muchmusic.net/mp3/Joe%20Cocker%20&%20Jennifer%20Warnes%20-%20Up%20Where%20We%20Belong.mp3
Best That You Can Do
54屆:《二八佳人花公子》
Fame
53屆:《名揚四海》
http://59.63.41.77:8076//888/2006/0523/1/4.wma
It Goes Like It Goes
52屆:《諾瑪.蕾》
Last Dance
51屆:《星期五的狂熱》
http://www.iaingilfillan.net/stuff/mp3s/donna%20summer%20-%20last%20dance.mp3
You Light Up My Life
50屆:《你照亮我的生命》
http://wma.1ting.com/wmam/zzzfuck0O6/2006RoCtO/13h_Westlife/4.wma
Evergreen
49屆:《星夢淚痕》
http://www.wac77.com/features_pages/music_clips/evergreen.mp3
I'm Easy
48屆:《納什維爾》
http://www.chunho.com.hk/mp3/1012.mp3
We May Never Love Like This Again
47屆:《火燒摩天樓》
The Way We Were
46屆:《往日情懷》
http://03jsj.wz66.com/UploadFiles/2006-11/1125248669.mp3
The Morning After
45屆:《海神號》
Theme from Shaft
44屆:《黑街神探》
http://www.halleonard.com/audio/03744939.mp3
For All We Know
43屆:《情人與陌生人》
http://flutterearth.68ab.com/Carpenters_-_For_All_We_Know.mp3
Raindrops Keep Fallin' on My Head
42屆:《神槍手與智多星》
http://oak.cats.ohiou.e/~jk144500/esp/bj%20thomas%20-%20rain%20drops%20keep%20falling%20on%20my%20head.mp3
The Windmills of Your Mind
41屆:《托馬斯.克朗的事伯》
http://e-commerce.ctech.ac.kr/Ossb2Picture/UserUpload/The%20Windmills%20Of%20Your%20Mind(Guitar).mp3
Talk to the Animals
40屆:《杜立德醫生》
Born Free
39屆:《生的自由》
The Shadow of Your Smile
38屆:《磯鷂》
http://act.buaa.e.cn/~liang_zhong/music/Susan_Wong_-_Just_A_Little_Bossa_Nova-2005/07-susan_wong-the_shadow_of_your_smile-cocmp3.mp3
Chim Chim Cher-ee
37屆:《歡樂滿人間》
http://www.cayie.com/download/music/disc2/8.wma
Call Me Irresponsible
36屆:《酒鄉老爹》
http://wma88.zhaokan.cn/wma3/M/2007534748903/48227897.wma
Days of Wine and Roses
35屆:《酒與玫瑰》
http://hbcw.hndt.com/bbs/UploadFile/2005-10/200510237332192254.mp3
Moon River
34屆:《蒂法尼的早餐》
http://www.eneas.ch/Moonriver-Hepburn.mp3
Never on Sunday
33屆:《別在星期天》
http://www.azj.cn/tmp_cchut/music/05.MP3
High Hopes
32屆:《和家歡》
Gigi
31屆:《金粉世界》
All the Way
30屆:《藝海奇人》
http://student.mmu.e.my/~1061106625/ViaDolorosa.mp3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29屆:《擒凶記》
http://www.hsslz.com/english/vediohall/sounds/40.mp3
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
28屆:《生死戀》
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27屆:《羅馬之戀》
http://hbcw.hndt.com/bbs/UploadFile/2005-11/20051137503565708.mp3
Secret Love
26屆:《女俠簡恩》
High Noon
25屆:《正午》
In the Cool, Cool, Cool of the Evening
24屆:《喜臨門》
Mona Lisa
23屆:《古堡殲仇記》
Baby, It's Cold Outside
22屆:《海王星女兒》
Buttons and Bows
21屆:《白面書生》
Zip-A-Dee-Doo-Dah
20屆:《南方之歌》
On the Atchison, Topeka and Santa Fe
19屆:《哈維女孩》
It Might as Well Be Spring
18屆:《嘉會良緣》
http://tt.st020.org/109/4151/9.wma
Swinging on a Star
17屆:《與我同行》
You'll Never Know
16屆:《喂!舊金山,喂!》
White Christmas
15屆:《假日旅店》
http://www.zippie.net/download/WhiteXmas.mp3
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
14屆:《端莊淑女》
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
13屆:《木偶奇遇記》
http://www.yousss.com/uploadfile/mp3/2005-1/200512593119116.mp3
Over the Rainbow
12屆:《綠野仙蹤》
http://doctormacro-m1.com/Songs/Garland,%20Judy/Over%20the%20Rainbow%20(Judy%20Garland).mp3
Thanks for the Memory
11屆:《1938年播音大會》
Sweet Leilani
10屆:《威基基婚禮》
http://218.64.245.2:8080/2006/8/8/5/3004248304.wma
The Way You Look Tonight
9屆:《搖曳時光》
http://hbcw.hndt.com/bbs/UploadFile/2005-10/200510237385010731.mp3
Lullaby of Broadway
8屆:《1935年掘金女郎》
The Continental
7屆:《快樂的離婚了的人》
奧斯卡從第七屆開始評選最佳音樂(歌曲)獎
❼ 一生獲得美國娛樂界四大獎項:電影奧斯卡獎、電視艾美獎、戲劇托尼獎和音樂格萊美獎的演員都有誰
一共有九人,名單如下(按時間先後):
1962年 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dgers)
1976年 海倫·海絲(Helen Hayes)
1977年 麗塔·莫雷諾(Rita Moreno)
1991年 約翰·吉爾古德(John Gielgud)
1993年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1995年 馬文·漢利許(Marvin Hamlisch)
1997年 喬納森·圖尼克(Jonathan Tunick)
2001年 梅爾·布魯克斯(Mel Brooks)
2001年 麥克·尼克斯(Mike Nichols)
❽ 《海上鋼琴師》一共得過哪些獎項
截止到2019年12月28日,《海上鋼琴師》得過的獎項如下:
1、1999年,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
2、1999年,義大利金球獎最佳編劇;
3、1999年,波蘭金蛙獎最佳攝影;
4、1999年,義大利大衛獎;
5、1999年,桑尼奧電影節;
6、1999年,義大利銀絲帶獎;
7、2000年,美國金球獎最佳配樂;
8、2000年,德國藝術院電影公會最佳外語片;
9、2000年,衛星獎;
10、2014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國外展映單元。
(8)電影音樂得獎的美國擴展閱讀:
《海上鋼琴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1900年的第一天,一個新生兒被遺棄在郵輪弗吉尼亞號的一架鋼琴上,被煤炭工人丹尼發現,並獨立撫育他,為他取名1900。幾年後,丹尼在意外事故中喪生,再次成為孤兒的1900,卻在偶然中展現出鋼琴天才,即興演奏打動了郵輪上的所有旅客,聲名遠揚,後來甚至引來了發明爵士樂的傳奇鋼琴手傑利,他特意上船PK琴藝,卻因為傲慢而被1900打臉。
這事讓1900知名度如日中天,但因為他從不「上岸」,知名唱片公司只能攜帶器材上船為他錄制唱片。就在錄唱片時,1900無意中看到船艙外一個天使般的女孩,即興創作了名曲《1900's Theme》。愛情讓1900的心開始波動,他甚至想要打破從不上岸的慣例,去追隨那個激發他創作靈感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