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旬報十佳2015
❶ 有一個魔幻電影,講的是一個叫奇奇的小魔女,要找貓頭鷹粉末,只好一個腿有毛病的女孩
叫魔女宅急便
原 名:魔女の宅急便
中文名:魔女宅急便
英文名: Kiki's Delivery Service
製作:徳間書店 大和運輸 日本電視放送網
原作/角野栄子(榮獲安徒生大獎)
腳本.監督/宮崎 駿
音楽/久石 譲
音楽演出/高畑 勲
作畫/大冢伸治 近藤勝也 近藤喜文
美術/大野広司
色彩設計/保田道世
製作時間:1988.4.1~1989.7.17
全片時間:102分46秒12
原稿數量:67,317張
使用色數:462色
配給:東映
首映時間:1989.7.29(六)
(C)角野栄子.二馬力.徳間書店
聲の出演:高山南 佐久間レイ 信沢三惠子 戶田惠子 山口勝平 關弘子 三浦浩一 加藤治子 齊藤昌 丸山裕子 坂本千夏 津賀有子 土井美加 龜井芳子 小林優子 鍵本景子 淺井瀨子 關崎ゅり子 井上喜久子 土師孝也
主題歌:「ルーヅュの伝言」
挿入歌:「虹の上をとぷ船」
作曲/編曲:久石讓
歌:荒井由実
榮譽:第44屆每日映畫會演——卡通片賞
日本電影旬報十佳影片——讀者選出的第一名
日本學會賞——特別賞
日本文化廳優秀映畫賞
琪琪、娥蘇拉:高山南(一人飾兩角)
吉吉:佐久間玲
蜻蜓:山口勝平
索娜:戶田惠子
老婦人:加藤治子
貝莎(阿美):関弘子
珂莉(琪琪的母親):信澤三惠子
沖野(琪琪的父親):三浦浩一
索娜的丈夫:山寺宏一
瑪琪(凱特的阿姨):井上喜久子
凱特:淵崎有里子
凱特的母親:土井美加
凱特的父親:土師孝也
凱特的祖母:淺井淑子
朵拉奶奶:齋藤昌
鍾塔的老人:西村知道
❷ 只在那裡發光的獲獎記錄
時間電影獎獎項獲獎者獲獎情況2015年2月1日 第36屆橫濱電影節 最佳電影《只在那裡發光》獲獎 最佳導演吳美保最佳劇本高田亮最佳攝影近藤龍人最佳男主角綾野剛2014年第38屆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吳美保獲獎 第22屆瑞丹斯電影節最佳外語片《只在那裡發光》獲獎 2014年11月22日第6回TAMA映畫賞最優秀女優獎池脅千鶴獲獎最優秀新近男優獎菅田將暉2015年第88回電影旬報日本電影十佳・第1位 《只在那裡發光》獲獎 導演獎吳美保編劇獎高田亮主演男優賞綾野剛2015年2月27日第3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池脅千鶴提名 2015年第29回高崎映畫祭 最優秀導演獎吳美保獲獎 最優秀主演男優獎綾野剛最優秀助演女優獎池脅千鶴最優秀助演男優獎高橋和也、菅田將暉2014年第69回日本每日映畫獎日本電影優秀獎《只在那裡發光》獲獎 男優主演獎綾野剛女優助演獎池脅千鶴導演獎吳美保2014年第57回藍絲帶電影節導演獎吳美保獲獎2015年第10回おおさかシネマフェスティバル作品獎《只在那裡發光》獲獎主演男優獎綾野剛主演女優獎池脅千鶴助演男優獎菅田將暉導演獎吳美保攝影獎近藤龍人2014年平成26年度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賞映畫部門吳美保獲獎2015年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池脅千鶴獲獎 2014年第24回日本映畫批評家大賞導演獎吳美保獲獎主演男優獎綾野剛助演女優獎池脅千鶴助演男優獎菅田將暉2014年1月6日第24屆東京體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只在那裡發光》 提名 最佳導演吳美寶最佳男主角綾野剛最佳女主角池脇千鶴最佳男配角菅田將暉、火野正平最佳女配角池脇千鶴2014年日本電影雜志《映畫藝術》2014日本電影十佳片與十差片「十差片」之首《只在那裡發光》入選
❸ 去年日本電影的十佳之作是哪些
《臨淵而立》,也是一部刻畫人性的佳作
是對往事緘口不提,將草太郎的犧牲置於腦後,如同什麼都沒有發生,自己安穩度日就好了嗎?利雄妻子的錯誤?是不該淪陷在錯誤的關系中嗎?
如同開頭所言,萬事皆有因果報應,罪一旦產生,隨之而來的就是一連串無法擺脫的詛咒式懲罰。是誰的罪,就該誰去贖。
世間定理的存在,有時強大到超越個人意志,甚至是法律的框架,它深深根植於每個人的內心。草太郎的那一腔怒火,要怎麼去發泄?而利雄一家人的生活,接下來又會經歷怎樣的動盪?
❹ 《電影旬報》公布年度十佳,你最喜歡的一部日本電影是什麼
我最喜歡的一部日本電影是《入殮師》。
《入殮師》是松竹映畫出品的一部劇情片,由瀧田洋二郎執導,本木雅弘、山崎努、廣末涼子、吉行和子和笹野高史等聯袂出演。影片講述了日本入殮師的生活,以一名入殮師新手的視角,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死亡,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充滿愛意的人們。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在電影最後一幕,從小被父親拋棄而怨憤一生的小林大悟,用力掰開亡父緊握而僵硬的拳頭,從中滑落一塊小石頭——這是小林大悟小時候送給父親的,父親一直珍藏著,臨死了還緊握在手心,小林不由地落淚,原諒了不負責任的父親,融化了一生的怨恨。最後,一臉釋然的小林,把小石子放入懷孕妻子的手中,再按在她微凸的肚子上,這就是生命的延續。
總結:「生命像一條河流,我們都是河裡的一條魚,無論如何努力回溯,終究是無功而返。」其實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與死,做到不懼怕死亡,大徹而大悟,學會坦然接受各種真情,才能更好享受著人生這門藝術。
❺ 日本《電影旬報》2015年十佳
1.《戀人們》(橋口亮輔)
2.《野火》(冢本晉也)
3.《歡樂時光》(濱口龍介)
4.《海街日記》(是枝裕和)
5.《岸邊之旅》(黑澤清)
6.《血光光五人幫 傳說》(石井隆)
7.《日本的天空下》(荒川晴彥)
8.《所羅門的偽證 前/後篇》(成島出)
9.《如果和母親一起生活》(山田洋次)
10.《你是好孩子》(吳美保)、《Rolling》(富永昌敬)
❻ 小林正樹的個人經歷
小林正樹,1916生於北海道小樽市。1937年考入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哲學系,師從秋草道人、會津八一學習東洋美術。1941年大學畢業,進松竹大船攝影所當助理導演。1942年被徵兵到滿州服役。1945年日本戰敗,小林在沖繩島美軍管轄的俘虜營中度過一段時日後,於1946年回松竹大船復職,師從木下惠介。1952年獨立執導第一部影片《兒子的青春》。1953年根據安部公房劇本拍攝的《厚壁房間》,是一部在日本電影史上有相當分量的作品。該片通過描寫因毫無證據被關在監獄中的戰爭犧牲者,來揭露戰爭犯罪的真實情況,因考慮到對美國的感情問題,於1956年才正式公映。1959年至1961年攝制了根據五味川純平的長篇小說改編的長達9小時38分的巨作《做人的條件》。通過對被強行徵召的日本知識分子士兵在關東軍里所受到的非人待遇與人性扭曲的描寫,控訴戰爭毀滅了人性。在日本引起了巨大反響,經常徹夜放映。該片獲得了日本《電影旬報》十佳作品獎,《每日電影》競賽日本電影獎、編劇獎。在國際上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聖·喬爾喬獎。
他執導的第一部古裝片是橋本忍編劇的《切腹》。描寫一對為藩幫復仇以致切腹自盡的父子的悲劇,來控訴封建社會的黑暗與殘酷。獲日本《電影旬報》十佳作品獎、《每日電影》競賽日本電影獎以及戛納國際電影節審查員特別獎。他的第一部彩色電影作品《怪談》是一部傾注著他的美術藝術造詣的傑出影片,獲《電影旬報》十佳作品獎,並獲戛納國際電影節審查員特別獎,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推薦入圍。1967年執導三船獨立製片第一部作品《冒犯君主——接受妻子處理》獲日本《電影旬報》十佳作品獎、《每日電影》競賽作品獎、日本《電影旬報》最佳導演獎,同時獲威尼斯電影節影評家協會獎。1968年拍攝了《日本的青春》,展示了戰爭期間渡過青春的一代人的艱辛和迷茫;
1975年將井上靖原作《化石》先是改編成8小時的電視電影,後來剪輯成3小時的劇場用電影。描寫一位身患癌症的上年紀的男人在現實與幻象之間游弋的心理活動狀況,獲《電影旬報》十佳作品獎、《每日電影》競賽日本電影獎、藝術選獎文部大臣獎。1983年創作的《東京裁判》是一部集遠東軍事法庭審判二戰戰犯的全部映像資料和日本國內外新聞長達15年間的有關映像資料編輯成4小時37分的長紀錄片。在控訴日本侵略的同時,也揭示了勝者在法庭裁判上的空虛,以及閉庭後全球仍然頻發的局部戰爭。該片囊括了日本國內所有電影獎,並獲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家協會獎。接著又根據連合赤軍事件拍攝了《沒有餐桌的家》。
他是日本戰後電影史上一位傑出的巨匠,是一位正直的、有敏銳洞察力、有思想的電影作家。主要作品還有:《美好的歲月》(1955)、《黑河》(1957)、《日本的青春》(1968)、《燃燒的秋天》(1978)、《沒有餐桌的家》(1985)、《戰爭與青春》(1992) 。
❼ 小津安二郎的最後一部影片是什麼
1962年,執導了由岡田茉莉子、杉村春子主演的劇情片《秋刀魚之味》,該片是小津安二郎過世前最後執導的作品,獲選日本《電影旬報》年度十佳影片。
簡介:
http://ke..com/link?url=JBRXANCp3OF__EatJXVuEdAMdku-zSbN5YizKBBa
請及時採納答案,謝謝!
❽ 如何評價《電影旬報》公布的年度十佳外國電影
日本最具權威的電影雜志《電影旬報》1月12日公布了2009年度十大佳片(第83屆旬報十佳)以及電影人獲獎名單。《親愛的醫生》成為日本電影及影人類獎項的大贏家,不但位列日本電影十佳第一名,還一舉拿下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兩項大獎。
旬報的年度十佳考察的主要是電影在藝術上的創新和主題的深度,一定程度上更傾向於彰顯導演個人風格的文藝電影。相比《你的名字。》的落選,這次的榜單更令人吃驚的是《新哥斯拉》的排名之高。
❾ 日本電影旬報獎的獲獎名單
最佳作品:《美麗夏天之霧之島》
最佳男主角:妻夫木聰(《Jose與虎魚們》、《龍頭》)
最佳女主角:寺島忍(《赤目四十八瀧心中未遂》)
最佳男配角:大森南朋(《赤目四十八瀧心中未遂》)
最佳女配角:大楠道代(《座頭市》、《赤目四十八瀧心中未遂》)
最佳導演:黑木和雄《美麗夏天之霧之島》 最佳作品:《誰也不知道》
最佳男主角:北野武(《血與骨》)
最佳女主角:宮澤理惠(《如果和父親一起生活》)
最佳男配角:小田切讓(《血與骨》)
最佳女配角:YOU(《誰也不知道》) 最佳作品:《PACCHIGI!》
最佳男主角:小田切讓(《忍》、《彩虹老人院》、《狸御殿》)
最佳女主角:田中裕子(《火火》、《何時是讀書天》)
最佳男配角:堤真一(《ALWAYS 三丁目的夕陽》)
最佳女配角:葯師丸博子(《ALWAYS 三丁目的夕陽》、《狸御殿》)
最佳導演:井筒和幸《PACCHIGI!》 最佳作品:《扶桑花女孩》
最佳男主角:渡邊謙(《明日的記憶》)
最佳女主角:中谷美紀(《被討厭的松子的一生》、《LOFT》)
最佳男配角:香川照之(《搖晃》)、世野高史(《武士的一分》)
最佳女配角:蒼井優(《扶桑花女孩》、《虹之女神》) 最佳作品:《即使這樣也不是我做的》
最佳男主角:加瀨亮(《即使這樣也不是我做的》)
最佳女主角:竹內結子(《挎斗摩托車里的狗》、《塵封筆記本》)
最佳男配角:三浦友和(《ALWAYS 續·三丁目的夕陽》、《松根亂射事件》)
最佳女配角:永作博美(《秀你悲傷的愛》)
最佳導演:周防正行《即使這樣也不是我做的》 2008年日本十佳電影
1 《入殮師》瀧田洋二郎
2 《周圍的事》橋口亮輔
3 《聯合赤軍實錄:通向淺間山莊之路》若松孝二
4 《東京奏鳴曲》黑澤清
5 《步伐不停》是枝裕和
6 《黑暗中的孩子們》阪本順治
7《母親》山田洋次
8 《超越巔峰》原田真人
9 《接吻》萬田邦敏
10 《放課後》內田賢治
個人獎項
最佳作品:《入殮師》
最佳導演:瀧田洋二郎《入殮師》
最佳編劇:小山薫堂 《入殮師》
最佳男主角:本木雅弘(《入殮師》)
最佳女主角:小泉今日子(《東京奏鳴曲》、《咕咕貓》)
最佳男配角:界雅人(《超越巔峰》、《放學後》)
最佳女配角:樹木希林(《步履不停》)
最佳新人男演員:井之肋海 《東京奏鳴曲》
最佳新人女演員:甘利春奈 《孩子的孩子》 最佳作品:《親愛的醫生》
最佳男主角:笑福亭鶴瓶(《親愛的醫生》)
最佳女主角:松隆子(《維榮的妻子:櫻桃與蒲公英》)
最佳男配角:三浦友和(《不落的太陽》)
最佳女配角:滿島光(《愛的曝光》、《 凱比歐大佐》) 最佳日本影片:《惡人》(李相日執導)
最佳外國影片:《窒息暴戾》(梁益准執導)
文化電影作品獎:《正治和孝夫》(井手洋子執導)
日本電影導演獎:李相日《惡人》
外國電影導演獎:梁益准《窒息暴戾》
讀者選出外國電影導演獎:梁益准《窒息暴戾》
最佳編劇:吉田修一、李相日導演《惡人》
最佳女主角:寺島忍《芋蟲》
最佳男主角:豐川悅司《必死劍鳥刺》、《愛妻家》
最佳女配角:安藤櫻《健太與純與加世的國度》、《SR》等
最佳男配角:柄本明《惡人》、《櫻田門外之變》、《雷櫻》等
最佳新人獎:櫻庭奈奈美《最後的忠臣藏》、《書道女孩!!我們的甲子園》
最佳新人獎:生田斗真《人間失格》、《花水木》
讀者選出日本電影導演獎:中島哲也《告白》
電影旬報獎讀者獎:川本三郎 日本電影作品獎:《去見小洋蔥的媽媽》(導演森崎東)
外國電影作品獎:《愛》(導演邁克爾·哈內克)
文化電影作品獎:《靶子之村》(導演三上智惠)
日本電影導演獎/讀者選出日本電影導演獎:石井裕也《編舟記》
外國電影導演獎/讀者選出外國電影導演獎: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
最佳劇本:荒井晴彥《自相殘殺》
最佳男主角:松田龍平《編舟記》
最佳女主角:真木陽子《再見溪谷》、《如父如子》、《小好、小麻、佐和子》
最佳男配角:利利·弗蘭克《如父如子》、《凶惡》
最佳女配角:田中裕子《自相殘殺》、《最初的路》
最佳新人男演員:吉岡龍輝《少年H》
最佳新人女演員:黑木華《自相殘殺》、《沙尼達爾之花》
電影旬報讀者獎:荒俁宏(電影旬報《百年之音電影之幻》) 日本電影十佳:
1、《只在那裡發光》
2、《0.5毫米》
3、《紙之月》
4、《田野四十九天》
5、《我們的家族》
6、《小小的家》
7、《我的男人》
8、《百元之戀》
9、《聽水的聲音》
10、《西野的戀愛與冒險》
10、《蟬記》
個人獎項:
最佳導演:吳美保(《只在那裡發光》)
最佳劇本:高田亮(《只在那裡發光》)
最佳女主角:安藤櫻(《百元之戀》、《0.5毫米》)
最佳男主角:綾野剛(《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只在那裡發光》)
最佳女配角:小林聰美(《紙之月》)
最佳男配角:池松壯亮(《紙之月》、《愛的漩渦》、《大人Drop》、《溫哥華的朝日》、《我們的家族》、《感受海的那一刻》)
最佳新人女演員獎:門脅麥(《愛的漩渦》、《暗金丑島君2》、《平安日365天幸福的呼吸》)
最佳新人男演員獎:東出昌大(《青春之旅》、《寄生獸》、《熱血高校》、《0.5毫米》)
外國電影最佳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澤西男孩》) 【個人賞】
日本電影導演獎:橋口亮輔《戀人們》
日本電影編劇獎:橋口亮輔《戀人們》
最佳女主角:深津繪里《岸邊之旅》《寄生獸 完結篇》
最佳男主角:二宮和也《若與母親同住》
最佳女配角:黑木華《若與母親同住》《大幕拉開》《所羅門的偽證 前/後篇》
最佳男配角:本木雅弘《日本最長的一天》《天空之蜂》
最佳新人女演員:廣瀨絲絲《海街日記》
最佳新人男演員:筱原篤《戀人們》
外國電影導演獎: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
【作品獎】
日本電影大獎:《戀人們》
外國電影大獎:《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
文化電影大獎:《沖繩 三月的雨》
【旬報十佳】
1.《戀人們》(橋口亮輔)
2.《野火》(冢本晉也)
3.《快樂時光》(濱口龍介)
4.《海街日記》(是枝裕和)
5.《岸邊之旅》(黑澤清)
6.《GONIN》(石井隆)
7.《日本天空下》(荒川晴彥)
8.《所羅門的偽證 前/後篇》(成島出)
9.《若與母親同住》(山田洋次)
10.《你是好孩子》(吳美保)《Rolling》(富永昌敬)
(12.《投靠女與出走男》《爆漫王》)
❿ 《電影旬報》公布年度十佳,如何評價日本電影的水平
《電影旬報》公布年度十佳,從公布的十佳電影來看,日本電影的水平還相對較低,遠遠比不上歐美製作,但從十佳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日本電影的製作也有自己的一套體系。
因此,日本想要提高本國電影的水平,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畢竟國內的環境和觀眾的鑒賞水平,以及日本演員的戲路,都不是短期內可以提升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