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教育的電影日本電影

教育的電影日本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2-16 18:59:03

『壹』 《差等生喬曦》:一部教育老師和家長的青春片

校園片《差等生喬曦》,一部教育大人的青春電影

一開始,我以為它就是日本電影《墊底辣妹》的簡單翻拍。都是講述一個學渣女孩,在一位尊重學生的老師引導下,奮發進取,最終成材的故事。

但看到最後,我卻受了教育。與《墊底辣妹》強調個人奮斗的主題不同,本片更突出的是差生形成的原因。

「差等生」喬曦,曾經將一個男孩給她寫情書的事告訴班主任,希望能得到如何應對的指引,沒料到班主任給她貼上了早戀的標簽,還告訴了她的父母。不明就裡的父母對喬曦一頓痛罵。喬曦因此不再信任所有老師。

「我們在課上是師生,在課後就是朋友。」這是片中的班主任曾告訴學生們的。學生能把心中的秘密告訴老師,意味著對老師的充分信任,這份信任如此珍貴,應當被好好珍惜。這位老師的出發點,當然是為了學生更好地成長,但她是否忽視了對學生心靈的尊重和呵護呢?

信任危機之後,是父母對自己夢想的粗暴干涉。喬曦喜歡讀書,喜歡寫作,夢想是成為一個作家。卻遭到了媽媽的堅決反對。因為爸爸年輕時也曾有過作家夢,但現在只是一個小吃店的老闆,夫妻倆天天為生計奔波,完全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喬曦媽媽不想孩子步爸爸的後塵,於是把她的書全部撕掉。這撕碎的不是書,還有孩子對未來的期許和夢想!受到雙重打擊的喬曦,以無心向學與父母作對——你摧毀我的夢想,我也不能讓你如願!

原班主任休產假,代理班主任事務的是一個剛畢業的帥小伙。這個留著齊劉海,西裝筆挺的「韓國歐巴范」年輕人,與原班主任有著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他尊重學生,關注後進生,希望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新老班很快關注到喬曦,這個成績最差但頭腦相當聰明的女孩。為了了解她的真實想法,他嘗試直接談話,家訪,到書店找她等等方式。當知道她是因為與父母作對而不好好用功時,新老班激勵她——媽媽認為你不是這塊料,你就通過努力取得成功證明她是錯的!當喬曦害怕失敗,不敢參加漢文比賽海選時,老班就勸說她的死對頭,說狠話去激將喬曦。

在老班的耐心引導下,喬曦從一個無心向學的傲嬌女孩,變成一個努力進取,在海選中脫穎而出,代表全市參賽的佼佼者。值得引起人們思考的是,片尾彩蛋中,原班主任電視屏幕上參加漢文大賽的喬曦,對身邊人驕傲地誇耀:「這是我的學生!我就說過她能成材!」可是鏡頭一轉,回到之前她教育喬曦的情景中。只見這位女老師恨鐵不成鋼地勸說道:你這樣不好好讀書,對得起你辛辛苦苦工作的爸媽嗎?你至少要拿個大學文憑,以後才能找個好工作……」

天哪,這番話真是太熟悉了!這不是我常跟學生說的話嗎?!為什麼有時對學生不起作用,因為這些老生常談的話根本走不進他們的心裡去!學生不用功是表象,深層原因是什麼?老師有花足夠的時間去深入了解嗎?有像片中這位新老班那樣,去家訪,去找躲在書店的學生,去挖掘他們的內心世界嗎?缺乏足夠的了解,缺乏對症的良方,任何教育都只是空談!而深入了解的基礎,就是對學生真正的關愛!

這一幕,震撼了我,像一記狠狠的耳光。作為從教多年的教育者,很多時候,我就像這位老師一樣,沒有好好去了解我的學生,就進行簡單的教育,難怪有時收效甚微。我決心,從現在開始,要好好了解我的學生,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真正的良師益友。

好老師,就像一盞燈,會照亮學生心裡前行的路,有可能影響他們的一輩子。願我自己,也能成為那樣的一盞明燈。

最後,我想說,這部電影不但教育了廣大老師,也教育了萬千家長。希望關心孩子的老師和家長們,都好好去看一看,因為你從中看到的,也許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

『貳』 找一部日本的教育電影。

女王的教室特別篇 前篇~墮天使~ 女王の教室スペシャル導演: 大冢恭司編劇: 游川和彥主演: 天海祐希 / 戶田惠梨香 / 志田未來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語言: 日語首播日期: 2006-03-17集數: 1單集片長: 96min女王的教室特別篇 前篇~墮天使~的劇情簡介 · · · · · · 教師阿久津真矢(天海祐希飾)由於施行冷酷的教育方式,引發了巨大的社會爭議,最終被學校辭退。老師離開後,學生們卻開始紛紛懷念起她,當初最懼怕老師的神田和美(志田未來飾)屢次三番回來找她,尋求她的幫助。望著和美熱切的眼神,真矢老師不禁想起多年前的自己——積極主動,對學生充滿無盡的愛和關懷,立志獻身教育。而一切都從認識那個名叫池內愛(後藤果萌飾)的女學生那天開始發生巨大轉折……

『叄』 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必須是日本產的!!!!

教育意義的多了,你要哪種的?
比如《入殮師》,就是生命與人性
比如《狗狗與我的十個約定》《導盲犬小Q》這種寵物題材的就是愛與善良
╮(╯_╰)╭只能說所謂教育意義這個詞太空泛

『肆』 教育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如下:

1、《怪獸電力公司》

自古以來,全世界的孩子都知道,怪物就躲在他們的櫃子里。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怪物並不總是那麼嚇人。對於擔心櫃子里、門後面會出現怪物的孩子來說,怪獸電力公司可以說是一部「及時雨」。影片中的怪物們看起來真的有點嚇人,不過了解之後被他們的善良友好而打動呢。

『伍』 《微教育》與電影《千與千尋》有感

電影《千與千尋》是日本國寶巨匠宮崎駿的巔峰傑作,講述的是千尋和父母誤入一個靈異的世界,千尋父母擋不住美食誘惑變異為豬,處於被宰殺的危險境地,在湯婆婆的徒弟小白,鍋爐爺爺和小玲姐姐的幫助及她勇敢不懈努力之下,終於解救出了父母,一家人團聚的故事。從小千身上,我們看到了勇敢擔當、感恩孝順、積極善良、堅強有目標,這些優秀品質。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指向團聚,唯有父母之愛是指向別離,別離之前我們該給到孩子什麼?

我們希望孩子勇敢擔當、感恩孝順、積極善良

、有目標。那怎麼去培養孩子以後能很好的步入社會,所應有的良好品質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分享這本書的目的。

人人是老師,事事是教案,處處是學校

微教育無處不在,家長的一個微小的改變,就可以影響孩子一生

「微」字提醒我們,再小的地方都是教育!

作者希望我們在閱讀這本書時能感受到教育,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並願意按自己認同的方式加以改善。

1.究竟什麼是微教育呢?微教育如同人體的微循環,看似渺小,卻無處不在,細微之處都是教育!

在餐桌上,父母主動為長輩們夾菜,言傳身教,這就是微教育。

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將自己的食物分享給回伴,這就是微教育。

鼓勵孩子自己主動題決問題,而不是等著父母包辦,這就是微教育。

和孩子分享人生觀點,「士可殺不可辱」或者「忍辱是一種修養」,這就是微教育。

陪著孩子讀一本書,一起探討書中表達的思想,這就是微教育。

與孩子一起看一部電影,探討電影的拍攝手法,這就是微教育。

回顧我們的一生,我們有沒有發現,對於小時候某位老師的一句表揚,我們記憶猶新?其實,這就是微教育,看似小,卻可以影響人的一生。

當我們帶著覺察,我們會發現,教育存在於分分秒秒,教育無處不在,教育從一點一滴開始,教育體現在一言一行之中!

2.教育是輸入和輸出。如果沒有往一個容器中倒入水,那如何能夠從這個容器中倒出水來?如果倒入的是牛奶或者是臟水,流淌出來的自然不會是清水。有怎樣的輸入,就會有怎樣的輸出!初生孩子就好比一個空壺,我們往裡面倒上鐵觀音,出來的就是鐵現音,我們往裡面倒上白開水,出來的就是白開水。我們在裡面倒上咖啡,出來的就是咖啡;我們往裡面倒上毒葯,出來的就是毒葯!

一天,一個朋友給我打來電話,很生氣,說她4歲的女兒,因為一點小事情就發脾氣,還拿東西砸媽媽,問我怎麼辦。很多時候,我們都想直接去解決孩子的問題,而忽略了問題出現的原因。我就問她:「女兒小的時候,你們家裡面有誰也很喜歡發脾氣?」朋友被這句話問住了,愣了一會兒說:「在孩子0—3歲的時候,我工作很不順心,經常發脾氣,有時候會沖著孩子吼!」我告訴她,這就是問題的根源,因為你給孩子「輸入」了壞脾氣,所以孩子「吸取」了壞脾氣,終究要「輸出」壞脾氣。作為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因為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在對孩子進行輸入。不光是父母,孩子接觸的一切,爺爺奶奶、電視媒體、餐桌、游樂場等,所有時間、所有地方所有事情,都在對孩子進行「輸入」。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未來能夠更好地「輸出」成為一個陽光、積極、孝順、感恩、善良的人,就需要把好「輸入」這道關,我們自己要先做好榜樣。

3.父母身教無處不在

父母和孩子所有在一起的時間都在做教育。父母的情緒,父母的行為帶動孩子的行為,父母的思想引領孩子的思想。

我喜歡邀請家長們來參加講座,有些家長每次都來,有些家長不願意來。據調查,不願意來的原因就是講座的內容都是自己知道的。當我們認為知道的東西就不用學習的時候,那我們還沒有搞明白智慧究竟是什麼!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停留在「知道」階段,因為知道的東西沒有用,只有做到的東西才能夠帶來真正的益處,而做到先要從覺知開始。聽講座、看書等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覺知的過程!

「言傳身教」這個詞大家一定不陌生,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覺察自己日常的行為,我們真的做到身教了嗎?我們經常和孩子們說道理,但是我們自己卻沒有按照道理去踐行,

當我們告訴孩子學習很重要的時候,孩子卻很少看到父母在學習。

當我們告訴孩子要對別人禮貌的時候,孩子卻發現父母會在餐廳里因為上菜慢了些對服務員大呼小叫。

當我們告訴孩子要懂得謙讓的時候,孩子卻發現父母因為一些小事和別人發生爭吵。

當我們痛恨於孩子玩游戲的時候,孩子卻發現父母抱著手機不放。

我曾經見到過一件事情,父親見自己的孩子回來了,和孩子說:「把門關上,快去寫作業,學習很重要。」回過頭來,父親搓著麻將和朋友說:「哥幾個,咱們繼續來一局,今晚輸得有些慘。」

我曾經問一些孩子:「你的願望是什麼?」孩子回答:「快點長大!」繼續問:「為什麼要快點長大?」「因為長大後,想看電視就可以看電視,想玩游戲就可以玩游戲,想不學習就可以不學習!」

父母說得再多,不如做給孩子看,因為孩子對行為的模仿,遠遠超過對道理的理解。公益廣告片洗腳,片中孩子的媽媽給孩子的奶奶倒水洗腳,孩子看見後也跑去打了一盆水,要給自己的媽媽洗腳,媽媽感動萬分!我曾經在敬老院看到一面牆上寫著: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所以,教育是一種傳承,需要父母用行動來影響孩子的行動!有意思的是,有些父母看了這個公益片,沒有反思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而是轉過頭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看別人家小孩多懂事!」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句一字都是課本,時時刻刻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4.種下一顆好的種子

原生家庭的影響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揮之不去,很多人花了一生的時間也很難讓原生家庭的不良印記完全消失。為了孩子的幸福,在他還小的時候,多種些好的種子,就會多給他此生的幸福。

中國有句俗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孩子的好壞和父母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們不從基因上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引入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原生家庭。

人一生有兩個家庭:一個是自己出生、成長的家庭,即父母的家庭,叫作原生家庭;另一個是進入婚姻生活後所建立的家,叫作新生家庭。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極大,很多影響進人孩子的潛意識層面。原生家庭父母之間的關系,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等對於孩子的發展,及孩子的新生家庭,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註定影響他的一生。

童年經歷過的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感受,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的重大決定。

黃思蘭(化名)是一個非常漂亮、品學兼優的女孩子,找對象的時候卻總是找條件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子,相處一段時間,又因為很難勉強自己接受而分手。為什麼呢?原來,在她6歲的時候父母離異了。父親很優秀,卻拋棄了她的母親。母親獨自撫養她,為了養家,不得不做幾份工作。有一天晚上,母親還在工作,她一個人回到家,看到漆黑的房間,打開冰箱,裡面什麼吃的也沒有。那一刻,孤獨、凄傷的感受刻骨銘心。從此,她做了一個決定-—絕不要被人拋棄。所以她找對象的時候不敢找和自己一樣優秀的男孩子,因為害怕自己被拋棄!

這些潛意識中產生的「隱形的內在誓言」,常在當事人處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時對結果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原生家庭中,童年時期沒有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孩子,會歸屬感不強。 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愛的缺失,不知道動如何去愛對方。女方帶大的女孩子特別容易出現這種問題,不知該如何與異性相處。原來這么多年來讓自己遭受那麼多辛苦、那麼多心酸的原因,早就在自己的原生家定中形成。可以這么說,我們成年後的所有的行為,幾乎都可以在原生家庭中找到影子,我們作為父母,我們現在的家庭,便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收獲一個美好的人生,請從自己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中走出來,不斷修行,給自己的新生家庭種下一粒粒善的種子,讓這個家庭中沒有爭吵,有的是理解;沒有埋怨,有的是鼓勵;沒有指責,有的是贊美,沒有溺愛,有的是原則!

5.誰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解決問題先從覺察自己開始,我們所有試圖妄想改變別人來遷就自己的方法,只會痛苦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6.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處理好心情,便帶著情緒去處理事情,繼而又產生更多麻煩的事情,甚至有些無法挽回的悲劇也由此產生!

7.心情第一位,事情第二位!

沖動是魔鬼,人在不理智的情況下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脾氣控制不住的時候,離開現場,去數數,從一開始數,心中想像美好的事情,直到情緒平復,再去處理事情。能做到這一點,相信很多壞事都不會發生。

8.不比較,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不同的使命,我們要尊重多樣性,不要用一個標准框住了所有人,更不要總是拿自己和他人比較,從而失去本我。

9.靜心才能清醒教育。靜能夠吸引智慧,靜能夠明辨是非,靜能夠養心。心清澈了,才能夠清醒地教育!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智慧就會來敲門!

10.二八定律和金字塔尖

什麼是二八定律?就是社會上20%的人佔有社會上80%的財富。這種看上去的不公平恰恰也是一種公平。曾經有個預測:如果將世界上目前的財富進行平均分配,等到20年之後,依然會恢復到20:80的局面。為何?因為貧富只是一個結果罷了,關鍵出在原因上。成功的人掌握了財富的秘訣,當他們運用這些秘訣的時候,就算沒有錢也能掙到錢;而那些不知道掙錢秘訣的人,即使擁有了錢,最後也會變得身無分文!

父母想必都希望孩子可以成為20%的人,希望孩子可以站在金字塔的高處。那我們一起來找尋一下成為20%的人的秘訣,20%的人和80%的人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

20%的人放眼長遠,80%的人只顧眼前;

20%的人做簡單的事情,80%的人不願意做簡單的事情;

20%的人常常贊美、鼓勵,80%的人常常謾罵、批評;

20%的人敢於面對困難,80%的人逃避現實;

20%的人會堅持,80%的人常放棄;

20%的人計劃未來,80%的人早上起來才想今天幹嘛;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認為他們應該滿足以上的80%,80%的人覺得上面說的我有20%就好。

原因不同,結果自然就不同。這些道理很多人知道,卻很少人做到。

所以知道還要做到,做到還要堅持,才能由量變演變成質變!

想過高標準的生活,就要有高標準的要求。這個標准不是苛刻,而是一種高能量的智慧!

按照「二八定律」推斷,只有20%的父母能夠培養出20%的卓越人才,使他們走向金字塔尖。相信你一定是其中的那一位,只要你可以,知道、做到,並且堅持做!

11.能力究竟是怎麼獲得的?

如果我們每天喊著提高能力,但是不去挑戰問題,我們的能力就不會提升;如果我們面對壓力選擇逃避,我們的能力就不會提升……所以能力的提升都伴隨著壓力的突破和問題的解決。

原來我們所有的壓力都來自能力不足。

對待壓力,我們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遇到帶給我們壓力的事情時,如果我們迎難而上,去找解決的辦法,去請教別人,去參加學習,去突破自己……當我們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就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我們的能力已經和這樣的問題相匹配了!

原來一個人的能力是在解決一件又一件事情中提升的。

孩子們也只有自己去解決一件又一件事情,能力才會提升。

我們期待孩子的能力提升,就讓孩子從一件件事情開始積累,哪怕有一些壓力,也讓孩子面對和承擔,因為這是能力提升的必經之路!12.心性教育從家務習慣培養開始

13.不著急,超越昨天的自己

14.不嫉妒,祝福別人活好自己

15.成就感是持續學習的推動力

16.幫助他人是高效的學習方法

生活中小的事情可以修煉孩子們的心性,當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斷重復做的時候,心性就會得到修煉!看軍隊訓練和武術訓練就知道了。都是從整理床鋪蹲馬步這些簡單重復訓練開始。

看一個家族的興敗,看三個地方:

第一看:看子孫睡到幾點,假如睡到太陽都已經升得很高的時候才起來,那代表這個家族會慢慢懈怠下來;

第二看:看子孫有沒有做家務,因為勤勞、勞動的習慣影響一個人一輩子;

第三看:看後代子孫有沒有在讀聖賢的經典,「人不學,不知義」。

要保持勤勞,勤學,勤運動的好習慣!

教育無處不在,在細微的地方都是教育,讓我們在生活中踐行微教育,積累微資本,讓幸福之花開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角落!

分享今年的目標,

1.晚上10之後不用手機,早睡早起好身體!睡前看點書,讀書可以讓我們和各種思想碰撞,與他人的生命連接,同時用別人的智慧豐富我們的智慧。

2.堅持練字和瑜伽

3.每天堅持練太極虎背靠山功和站樁,運動是保持健康最好的方式。久坐不動的人,體內生態系統猶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而時常運動的人,體內生態系統則更像是一汪清泉,干凈澄澈,不帶一絲濁氣。

4.適當無為讓孩子達到有為,家庭目標清晰,各人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5.讓孩子多試錯多擔當,捨得用孩子。

『陸』 日本電影《告白》對教育有什麼啟示

《告白》是一部2010年在日本上映的電影,導演是比較擅長影像化小說的中島哲也,裡面女主角是演技派女明星松隆子。講述了一個悲哀而且絕望的故事,整體的故事節奏是比價緊湊的,同時觀影氛圍又是很壓抑的,看完了會引發人對於教育的思考。

《告白》這部電影對於教育的最大啟示就是:面對一些處於青年期的孩子,所謂的原諒教育對他們是否有意義?當他們犯了錯,只是原諒他們的話,他們會有悔改之心嗎?很明顯,電影裡面那些犯了殺人罪的孩子是沒有的,他們仗著少年法的保護,根本沒有任何的悔恨之心。

《告白》整個電影其實是基於日本的教育環境拍攝的,但是對於中國的教育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值得教師觀看並有所思考

『柒』 求有教育意義的日本動漫類電影

不知道樓主到底是想找有意義的還是有深度的動漫電影?就教育意義來說那兩部感覺有點.....

推薦
《東京教父》《千年女優》《紅辣椒》
今敏的作品特徵在於個性鮮明貼近你我的人物、角色精神層面的探討描寫、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曖昧關系等等。算是值得玩味的電影。

《殼中少女》
根據沖方丁老師的同名小說三部曲《壓縮》《燃燒》《排氣》改編。小說就獲得很多大獎,電影在表現力方面更上一層樓,多看幾遍可以有很多思考。

《魚》

另類生化危機,挺惡心,但是也頗有內涵。

《她和她的貓》《星之聲》《某人的目光》
如果樓主真是要找教育意義的話,新海誠就是這些短片值得一看了,如果是找有韻味的作品,不妨看看《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

《穿越時空的少女》《狼之子雨與雪》
細田守的電影都挺值得看,不過這兩部是最成功的兩部,感人肺腑

『捌』 最新的日本好看的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

日本教育電影《麻辣教師》
《麻辣教師》反映的是一位有著反叛精神的實習教師鬼冢英吉如何對付一群問題學生的,問題學生每個國家和學校都有,但是具體怎樣解決問題學生的問題,每個教師都給了不同的答案,鬼冢英吉正是以他的反叛和自信,在面臨多次辭退的壓力下,拯救了以學校理事長的女兒桂木綾乃為代表的問題學生,使他們重拾自信,追尋生活和學習的渴望,同時接受並尊重這位「自以為是」的老師,影片雖然表現的手法有點誇張,但是它在表現樹立孩子自信的主線上,恰恰反映了日本教育的本質。當然鬼冢英吉這位實習教師也給學校帶來了自由平等浪漫新風氣新氣象。
14歲的媽媽
本劇是因為參演備受爭議的《女王的教室》,一舉成名的天才童星志田未來,首次擔綱主演的連續劇,而本劇不僅比《女王的教室》更受爭議,更是一部挑戰人類社會底限的作品。年僅14歲的初中女生未希,本來就象所有同齡人一樣,不過是個普通的女孩。但她居然懷孕了,這遭到了周圍所有人的非難,她變成了孤獨一人。沒有任何人認為承認她將成為一個母親,因為她還這么小,還不過是個初中學生。這讓未希肉體上和精神上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折磨……但她卻在這種痛苦中不斷堅強了起來。 「我並不是孤獨一人。我還有一個夥伴,那就是這個孩子!」未希選擇把孩子生下來,一個14歲的小女孩居然就下定決心要做一個母親了。但這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她即將面對難以想像的嚴苛現實。然而未希無論如何也不會被困難打到。

『玖』 武烈天皇改編的電影叫什麼

武烈天皇改編的電影《十代的性典》!1953年2月,日本首部性教育電影上映。片名是《十代的性典》,主演是當時的著名影星若美文子及南田洋子,「十代」在日語里就是「十多歲的一代人」的意思。

『拾』 涉及到教育的電影有哪些

(中國的影片在下面)1. 前蘇聯影片《鄉村女教師》
2.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
3.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4. 美國影片《熱血教師》
5. 國產影片《鳳凰琴》
6. 美國電影《壞老師》
7. 日本影片《麻辣教師》
8. 美國影片《吾愛吾師》又名《桃李滿門》
9. 美國影片《街頭日記》
10. 美國影片《弦動我心》
11. 美國影片《心靈捕手》
12. 美國影片《蒙娜麗莎的微笑》
13. 德國電影《浪潮》
14. 印度電影《三個白痴》
15. 美國影片《萬世師表》(1969年版本)
16. 美國影片《霍蘭先生的樂章》
17. 法國電影《山村猶有讀書聲》
18. 國產影片《一個都不能少》
19. 國產影片《我的教師生涯》
20. 伊朗電影《黑板》
中國影片:《少年雷鋒》 上海電影製片廠
《驢嘎上電視》 北京電影製片廠
《小象西娜》 上海電影製片廠
《鶴童》 中央電視台、黑龍江電影製片廠
(二)適合中小學生觀看的影片
《孤兒淚》 北京電影製片廠
《我也有爸爸》 上海電影製片廠
《孫文少年行》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
《劉胡蘭》 山西電影製片廠
《紅發卡》 南京電影製片廠
《離開雷鋒的日子》 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紫禁城影業公司
二、科教片2部
《長城》 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
《知識老人》 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
《學生村》《小孩不笨2》《阿基拉和拼字大賽》《街頭日記 《小孩不壞》
望採納謝謝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