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到中國留學的電影
『壹』 華人移民史的影片簡介
製作方:香港電台(RTHK )
播映方: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
播映時間:第一輯:2009年12月12日起,逢周六晚19:30-20:30,無線電視翡翠台播映
旁白:古天農
監制:唐敏明
第二輯:2012年7月28日至8月11日 及 9月8日至15日,星期六晚上 7:35 - 8:30
旁白:鄭子誠
編導:陳卓玲
監制:唐敏明
第三輯: 2014年1月25日開始,逢星期六晚七點半至八點半,於無線電視翡翠台及港台電視31播出。
旁白:鄭子誠
監制:唐敏明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曾有人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華人移居海外,歷史悠久,每個朝代出於不同的背景,中國人或為經商,或為謀生,或為逃難,一批又一批地選擇離鄉別井或被逼漂泊異地。他們的血淚史與中國的歷史緊緊相扣。
海外華人不是我們的陌路人,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自己先輩的影子,看到中華民族多番波折的考驗,感受到中華兒女堅毅的精神。 華人遠赴重洋開墾北美,已超過160年歷史。
淘金夢碎,鐵路魂斷,金山客換來的是多少屈辱與悲鳴?
「困囚木屋常愁悶,憶別家鄉月幾圓。」沒有天使的天使島隔絕了華人團聚的路,卻禁不了華人以詩抒懷,牆上刻下的一字一句,道盡失望、沮喪與憤懣。
漂泊他鄉的華人彷如撒在大地的乾癟種子,幾許掙扎才能茁壯成長。排斥、猜疑、歧視,曾令多少華人如履薄冰、步步為營? 2009年12月12日(周六)無線電視 翡翠台(第一集)華工血淚史
現今,全球海外華人總數約三千萬人,當中八成在東南亞地區生活。
華人移居當地的高峰期為十九世紀中期以後至二十世紀初,大部份皆是以華工身份,飄洋過海到南洋各國工作。華工經歷了許多辛酸故事,尤以「賣豬仔」一段最為慘無人道。
節目會走訪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訪問曾親歷此段歷史的人,或他們的後人,聽他們訴說當年的移民故事。
2009年12月17日(周六)無線電視 翡翠台(第二集)華商致富
華商型移民早在 18世紀時已成為主流,例如:泰國的潮州人、菲律賓及爪哇等地的閩南商人。從文字記載,最早於宋朝已有中國人到南洋做生意,由於中國商人在南洋營商經驗豐富,所以當南洋地區陸續成為殖民地之後,殖民地政府還是需要華商的幫助,經營轉口貿易以至發展當地工業等等。由於華人擁有財富甚多,在當地影響力亦甚大。
2009年12月26日(周六)無線電視 翡翠台(第三集) 華僑救國
國父孫中山曾說:「華僑是革命之母」,意思是說華僑是中國革命的原動力。除了金錢的支援,也有直接參與革命行動,黃花崗72烈士中,有三十多位便是華僑。不論是辛亥革命,還是抗日戰爭,華僑雖身在異鄉,但心繫祖國,對中國近代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2010年01月02日(周六)無線電視 翡翠台(第四集)同化與包容
在20世紀前,東南亞政府大多採取「以華人管理華人」方式,最重要是華人按時繳稅及維持社會穩定。但有時也因為華人人數太多,令殖民地的統治者感到不安,馬尼拉的排華活動早在明朝就開始。不過,大部份東南亞的華人都會順從當地的殖民地政府,少參與政治,他們始終認為終一天都會告老歸田,返回故鄉。
二戰結束後,東南亞國家紛紛獨立,同時新中國亦成立。由於政治的問題,華人不能像往日一樣自由遊走於南洋和中國之間。當華人選擇長居異鄉,便開始面對同化、身份認同等等的問題,甚至有些國家出現排華的情況。
2010年01月09日(周六)無線電視 翡翠台(第五集)桑梓之情
長期以來,旅居海外的華僑大都情系桑梓,不忘對家鄉建設,關懷同鄉子弟,為家鄉以至中國作出了重大貢獻。
不過,時至今日,他們已由早期僑居他鄉的「華僑」過渡為海外華人,在文化、習俗上認同自己是華人,但同時也是居住地的國民。華人從政治泠漠變為開始參政,也關心對當地的建設。 2012年7月28日 翡翠台 第一集﹕從大眾傳媒看美加華人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加的政治漫畫里,總是見到華人拖著長辮、一臉陰暗的形象。
1913年出版的傅滿洲小說,在英美大受歡迎,隨後更被荷里活拍攝成一系列電影,可是傅滿洲卻是禿頭、面目猙獰的邪惡化身,是否代表著西方對中國人形象的認識?推理小說主角陳查理,於1926年開始也在美國拍成一系列受歡迎的電影。陳查理性格平靜,待人卑恭,但常常用蹩腳的英語,又是否和傅滿洲一樣醜化了華人?到上世紀80年代的電影《龍年》將華人定性為黑幫,引起辱華的批評…
美國華人的形象長時間被大眾傳媒所扭曲,直至80年代王穎用寫實手法拍攝電影《尋人》,反映華人社區多種的生活面貌,因為他明白「媒體代表了一切」。
透過昔日漫畫、紀錄影像、電影和導演王穎的采訪,看華人從淘金時代到今日在美加生活的演變及社會地位變化。
2012年8月4日 翡翠台 第二集﹕華人.鐵道.人頭稅
1865年,第一批華工加入興建美國的中央太平洋鐵路。至1866年,在美華工人數超過十萬,他們被譽為「美國之真實開路先鋒」。另一方面,1881至1885年間,加拿大政府採用美國的經驗,引入超過一萬五千名華工,修建橫貫東西兩岸的太平洋鐵路。華人收到的工資只及白人的一半,卻要在洛磯山脈的高山上,負責興建最險要的路段,除了開山劈石,還要放置炸葯,其間千多名華工不幸喪生。
太平洋鐵路的建成,讓加拿大東西兩岸連系打通,意義重大。然而,華人貢獻雖大,但未獲善報,反而換來唾棄。
加拿大鐵路竣工的同一年,加拿大遇上經濟蕭條,於是政府通過《華人入境條例》,對每名華人移民每徵收50加元的「人頭稅」,目的是阻止華人的湧入。到1904年,「人頭稅」漲至500加元,相當於當時一個華人兩年的工資。飽歷歧視、屈辱的「人頭稅」苦主及其家屬,縱然垂垂老矣,如何緊握拳頭爭取應有的尊嚴?
2012年8月11日 翡翠台 第三集﹕沒有天使的天使島
「中國佬必須滾開! 他們正在搶占我們的工作!」
1870 年代初,隨著鐵路完工、美國經濟危機的發生,美國排華風潮開始。1882年,美國通過了排華法案。
1910年,美國當局開始於加州天使島設立移民站,對凡經太平洋入境而受懷疑者 (當中以華人居多) 進行關押審問。審問問題苛刻刁鑽,反覆多輪,華人稍一疏忽回答錯誤,隨時被遣返,羈留期間遂變成黑暗和恐布的日子。
有人受不了自殺,有人在牆上刻下詩句,以詩抒懷。今日從天使島發現的數以百首華人詩詞,正正是美國排華歷史的見證。
無論是從天使島羈留所離開進入美國的華人,還是被遣返的華人,天使島對他們來說都是生命的烙印。
2012年9月8日 翡翠台 第四集﹕甜酸骨與洗衣店
當淘金熱消退、鐵路完工之後,大量華人從事當時被視為厭惡性行業的洗衣館。根據1900年加州人口調查報告,近兩成華人從事洗衣店,可見此行業之興旺。可惜這觸發白人不滿,加州政府推出多項針對華人洗衣店的行政措施,例如三藩市政府於1872年向洗衣店徵收擔挑稅,用以打擊慣用擔挑的華人。
及至1920年代,華人又紛紛轉移經營唐餐館。在缺乏中國食材之下,如何泡製出受當地人歡迎的中國菜?為什麼早期有些唐餐館除咗有食物供應,還有樂隊伴奏?而一道簡單菜式「炒雜碎」,連華人都甚少點來吃的,又如何風靡白人?海味店常標榜的金山蝦米原來是一段華人蝦村的故事。
早年美加華人在低下階層掙扎,他們的經歷正像當地唐餐館必備的菜式「甜酸骨」,甜甜酸酸,既有辛酸的一面,亦有甜美的結果。
2012年9月15日 翡翠台 第五集:第二次世界大戰與韓戰年代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國際間風雲變色。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身處異鄉的北美華人,遭遇不一樣的轉變。
二戰前的加拿大,對華人處處歧視,即使在當地出生的華人亦只是二等公民,無投票權。當二戰爆發,有華人不理家人反對,自告奮勇加入軍隊,毫不畏懼地在槍林彈雨中作戰,為的就是一個原因﹕軍人可以享有投票權。為國出征終於令北美華人在戰後獲得與白人相同的待遇與尊重,提升他們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可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中美關系迅速倒退。及後韓戰爆發,中國於1950年10月正式介入,中美關系尤其緊張。從1951年10月起,美國司法部就不許學習理、工、農、醫科的中國留學生離開美國,中國留學生頓成禁運的戰略物資。部份中國留學生為求回國,走過曲折的路﹔也有留學生因為這措施而留在美國發展,包括諾貝爾物理學得獎者楊振寧。至於北美華人若曾參與左派組織,或支持由共產黨執政的新中國,便會受到諸般調查,甚至起訴。政局暗涌處處,處身夾縫中的北美華人往往身不由己。
『貳』 請問,有一部電影描寫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幾個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留學,結婚,生子的故事,名字叫什麼
片名:我親愛的祖國
片長:21集
類型:電視連續劇
時間:1999年
陳建斌 飾 方學桐 袁立 飾 高寶瑟
朱媛媛 飾 張芷若 辛柏青 飾 高源澄
孫強 飾 錢仲平
翟佳 飾 林虹/郝思嘉
楊樹林 飾 方東樹
李鳳緒 飾 翟爾柔
陸希 飾 翟中和
王繼世 飾 張國棟
劉一兵 飾 高一鳴
謝寶根 飾 李順
劉文鳳 飾 高太太
夏和平 飾 錢伯吾
李朝友 飾 郝父
魯峰翔 飾 郭仕強
『叄』 推薦關於中國留學生的電影吧。。
小留學生(電視劇)
劇情介紹:
近年來出國留學潮為背景,以中國大陸小留學生劉純、熊立、溫小小、裘知文等人在加拿大的學習生活為主線,真實深刻地講述了一群中國大陸青少年在異國文化沖擊下的人生經歷,演繹出一部大陸小留學生在海外成長的感人故事。
=======================================
我自己的德意志
劇情介紹:
過慣了優越舒適生活的肖揚從上海來到慕尼黑留學。辦理入學手續那些日子,肖楊遇見了在上海時的鐵哥們張大寬。為慶祝肖楊入學,大寬特意張羅了一次同學聚會。聚會上,和不學無術虛度光陰的張大寬及其女友於樂比起來,肖楊顯得雛氣十足而讓人喜歡。聚會還沒有結束,大寬和於樂趁肖楊不注意,偷走了肖楊自上所有的錢......
=======================================
我的法蘭西歲月
劇情介紹:
上世紀20年代初的中國,列強入侵,軍閥混戰,民不聊生。16歲的年輕學子鄧希賢苦於報國無門,遂懷一腔救國的熱忱,踏上赴法勤工儉學之旅。
然而,剛到法國,鄧希賢和與他一同抵達法國的同鄉鄧紹聖、紀德銘就面臨著生存的困境。命運考驗著年輕的鄧希賢和與他一起赴法勤工儉學的中國學子。
當廣大留法中國學生的思想在活躍中出現混亂之際,先進青年張申府、趙世炎、周恩來引領時代潮頭,在巴黎創建共產主義小組,播撒革命火種。
自此,鄧希賢完成了求學求生存的人生階段,開始了九死不悔地追隨共產主義理想的人生之旅和精神之旅。
歲月如梭,光陰荏苒。1973年,當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訪問法國時,鄧小平在法國朋友為他鋪上的紅地毯前深情地說:「我們感謝法國,是其用自由浪漫的思想和當時苦難的現實,鍛造出最早和最堅定的一批中國共產黨人。」
=======================================
啤酒花
劇情介紹:
出機場,換列車,陳東獨自出現不來梅郊外火車站站台焦急等待過後,陳東見到了霍夫曼派來接他阿楠姑娘能異國他鄉見到一個中國人,陳東如同見到親人一樣,激動地走上前去將阿楠擁抱入懷阿楠一個中國人,五歲那年,她就被貝爾太太從孤兒院領養,到現長大成人,跟著霍夫曼學習啤酒釀造,經營小鎮上酒吧
對於並不非真心前來學習啤酒釀造技術陳東,霍夫曼不顧與陳東爸爸交情,第二天早上就對陳東下了逐客令要不阿楠媽媽貝爾太太從中說情,陳東打著留學德國,前來尋找他不來梅學習音樂女朋友林麗計劃就要泡湯要知道,陳東德國簽證霍夫曼用自己啤酒作坊做抵押但盡管如此,霍夫曼給陳東寬限時間一個月,一個月後如果不能用德語對話,還得收拾東西回國霍夫曼寬限,讓陳東情不自禁地又一次將阿楠姑娘擁抱入懷阿楠和貝爾太太兒子邁克幫助下,陳東德語進步很快一個月差兩天時候,陳東被阿楠帶到了不來梅,這里,陳東見到了林麗出乎陳東意外,林麗對於他到來並不熱情,而留下一個電話號碼匆匆離去
從不來梅回到鄉下啤酒作坊,陳東尋褻滋事酒鬼面前表現出來勇敢,讓霍夫曼改變了對陳東看法,繼續收留了陳東其實,陳東盡管有些孩子氣,但他到來給貝爾太太一家帶了歡樂,給阿楠帶來了一種從未體驗過甜蜜感覺不久一個周五,陳東唐突地出現林麗住處讓陳東感到憤慨,此時林麗為生存所迫,一個德國老頭面前出賣了自己
林麗出賣了自己,陳東也就沒有繼續留不來梅必要了以擁抱阿楠姑娘方式掩飾內心痛苦之後,陳東跟霍夫曼告別此時,陳東才發現出國前爸爸帶給霍夫曼一份文件丟了機場回到機場,陳東認領回記載著中國最早釀造啤酒文獻資料,並試著將他翻譯成德語逐漸成熟堅強起來陳東並沒有就此回國,直到親臨萊茵河,靠打工挺過來陳東最終遠遠看見霍夫曼啤酒作坊那一刻,手裡拿著啤酒花陳東明顯消瘦,但消瘦臉上鐫刻著男人成熟和堅強
=======================================
暗物質
劇情介紹:
安·柯萊瑞是衣阿華大學最有權威的女性之一。她的父親曾到中國傳教,她出生在上海,對中國很有感情,並對中國留學生相當愛護。1991年11月1日萬聖節這天,中國留學生盧剛在剛剛獲得衣阿華大學太空物理博士學位的時候,開槍射殺了3位教授和副校長安-柯萊瑞以及一位和盧剛同時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山林華。槍殺五人之後,盧剛隨即當場飲彈自盡。
開槍殺人的盧剛是北京市人,出生於普通工人家庭,18歲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1984年通過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學交流計劃選拔,畢業後旋即以交換學生身份公費赴美攻讀博士學位,就讀於衣阿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時年22歲。聰明但自負的盧剛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獲得諾貝爾獎學金,但因學校人際關系糾紛從而對導師心懷不滿,最終釀成悲慘血案。
=======================================
時差七小時
劇情介紹:
16歲的妞妞(妞妞飾)從中國來到倫敦,開始了自己的留學生涯。在機場,她認識了被學校安排來接機的香港留學生DJ(陳冠希飾),也為青春期萌動的一段感情拉開了序幕。
學校的生活剛開始並不是那麼好過:同宿舍的女生就向妞妞規定了三條「不平等條約」;被幾個女孩捉弄脫掉了外衣被推到陽台外,樓下的同班男生也都跟著起鬨;男生故意捉弄她讓她當所謂的橄欖球隊的經理,幫他們收拾臟衣服臟襪子,打掃更衣室,而妞妞卻毫無怨言,快樂地為同學服務……
通過自己的努力,妞妞終於漸漸融入了新的生活,昔日捉弄她的同學成了好朋友,那份萌動的初戀也在心中慢慢生長,一切都中止於妞妞考進了紐約的大學。感情究竟會走向何方,誰也不知道,未來的交集仍是一個未知數……
============================================================
在悉尼等我(電視劇)
劇情介紹:
好強任性的高三女孩貝蕾,為了對初戀男友的一個承諾,故意考砸高考要赴澳留學。從上海到悉尼,她投身於生身父親劉瑋在澳洲組建的一個國際家庭。劉瑋千方百計資助貝蕾,幫她辦理移民,引發了妻子達芙妮的誤會,陷入棘手的離婚官司。貝蕾在上海的父母為了籌錢供女兒讀書,落入詐騙陷阱,舉家負債;初戀男友的背叛,令她無法面對自己的好朋友……
LS
『肆』 什麼電影適合出國留學看
現今電影產業在中國發展的勢頭正猛,越來越多的電影人才渴望更好的,更優的教育資源,所以多數選擇了影視製作留學,去電影產業、理念,教育比較完善的國家去深造、學習。這樣一來也可以擴展自己看事物的角度,學電影去哪裡留學好?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幾所著名電影院校。
1、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是美國最為歷史悠久的電影學院,它也為電影工業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佔地60250平方英尺的互動媒體大樓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學習硬體資源,如:4K數字投影、Oblong g-speak gesture-control computing、多點觸控屏幕等等。
USC的影視製作下分為七個方向:導演、製片、寫作、攝影、聲音、剪輯、美術。學生進入到學校後,即可開始大量的實踐運用。
校友:George Lucas 《星球大戰》、Robert Zemeckis 《阿甘正傳》、Bryan Singer 《X特警》系列、Ron Howard 《美麗心靈》等
2. 美國電影學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
美國電影學院( American Film Institute,簡稱AFI)為兩年制的研究生院。學費昂貴,且只招研究生,全部培養電影電視的製片、導演、設計、攝像、編輯及劇本創作人員,並不培養電影演員。一年有三千個不計算學分的表演課程供人選讀,相當強調「做中學」,要學生不僅理解知識,還得親自實際體驗,並知道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該學院尤其注重實踐,學生入校後的第一個月,就立即投入實踐。從檢查攝像機等各種電影製作設備的最基本常識學起。然後學拍攝、製作,開始拍攝2—3分鍾的敘事片,對攝制工作進行初步了解和體驗,之後再步步深入。
學生按專業分科,但並不封閉。大家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也開展聯合作戰。通常從每個專業選一個人組成一個攝制組,在練習拍片的同時,培養協作精神。步驟一般是由劇本創作專業的學生先拿出劇本,然後製片人根據這個劇本,考慮如何酬款,接下來是導演,他的任務是協調和指揮拍攝工作。至於演員,學院有一個機構,專門聯絡外面的演員,很多好萊塢的大牌演員都樂意被邀請參加拍片。
3.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紐約大學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心。Tisch學院主要分為表演藝術,電影電視和新媒體三個學部。其中電影學院就是培養出很多著名導演與電影人的地方。相比西海岸的學校,NYU不但注重於商業電影,更加聚焦於文藝與獨立電影,形成自己特有的培養學生的風格。
校友:Martin Scorsese《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華爾街之狼》Oliver Stone《野戰排》、《刺殺肯尼迪》 李安 《卧虎藏龍》、《life of pi》
4.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School of Theater , Film and Television
UCLA的Westwood-based film school 主要有兩大學科,一個是戲劇部門,另一個是影視數字媒體部門。在整個電影工業教育里,UCLA的寫作編劇技巧被視為是最有特色的,也是最強的一個項目。UCLA的MFA項目多是3至4年,較其他電影學校MFA,學習時間較長。
校友: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Francis Ford Coppola)、編劇Eric Roth《阿甘正傳》等。
5. 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加州藝術學院(英文名稱: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簡稱:CalArts),是一所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頂尖藝術學院。由華特 迪士尼(Walt Disney)投資成立,創辦於1961年。原本是由迪士尼集團投資興建的非贏利性高等藝術學院,被譽為迪士尼背後的種子工廠,迪士尼動畫師的發源地。
它一共包括6所學院:藝術、評論、舞蹈、電影與錄影、音樂、戲劇。至今約有五十餘年歷史,曾培養出無數的傑出藝術創作者,其專業藝術家、表演藝術工作者、電影製片、動畫製作等創意人才分布在世界各地。
學電影去哪裡留學好?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幾所電影專業院校,希望對申請影視製作留學的小夥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藝術留學資訊歡迎咨詢美行思遠藝術留學專家。
『伍』 電影暗物質里。劉燁最後為什麼開槍
劉燁飾演的中國赴美留學生劉星懷抱諾貝爾獎的夢想,在萊瑟教授(艾登 · 坤飾)門下研究宇宙學。劉星違背導師的意願,一心探索暗物質領域的奧秘。他憑借自己的勤奮和天才在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卻因為校園政治而遭遇不公,致使夢想破滅,最終走上暴力之路。
我個人覺得他殺同學是因為:他的同學到了美國改了美國名字,不再使用母語與人交流,盡管同樣是中國同學,他也用英語交流,給出生沒多久的孩子做基督教的洗禮,因為他的所謂的「識時務」而成為優秀畢業生,並留在美國,過著優越的生活。其實他的論文成果是得到了劉星的很多幫助才成功的。但劉星的所有努力和天分卻因為學校,社會和老師的關系全都化為烏有。
這個電影是根據1991年11月1日中國留學生盧剛開槍射殺了3位教授和副校長和一位同學的事情改編的。
『陸』 想找幾部美國人在中國的電影
《碟中諜3》
阿湯哥的動作電影,60%在上海和杭州拍攝
《古墓麗影2》
安吉麗娜.朱莉扮演的勞拉,探寶旅程來到了中國,有洛陽、上海、香港。
《絕境逢生》
國產電影,講的是二戰期間一隊美國士兵流落到中國,並與中國民眾共同抗日的電影,超級搞笑~!
《黃河絕戀》
國產電影,講的是二戰期間以為美國飛行員被八路軍救下,轉往延安的途中要渡過黃河,由於漢奸告密,在黃河邊上與日軍進行了殊死搏鬥。最後女八路軍戰士護送美國飛行員在渡黃河的過程中,被子彈擊中,沉入河底,美國飛行員安全到達對岸。多年以後,年邁的飛行員站在黃河邊,不禁回憶起當年情景,老淚縱橫。
《太陽帝國》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在中國上海拍攝。講的是一個英國駐上海領事館的家庭,由於日軍攻佔上海,男孩與父母走散,踏上了尋找父母的路途。後來被日軍抓住,關在集中營里,在那裡忍受著苦難卻發掘了真誠的友誼。而這種友誼在殘酷的戰爭背景下,更顯尤為珍貴。(推薦看原聲版本的,不要看中文配音版本的,因為中文配音版本的那個小男孩的聲音被配的超級SB)
『柒』 誰能告訴我一些關於留學生的電影。(中國人到外國去,或是外國人到中國來)謝謝!越多越好~~
電影《我自己的德意志》。
『捌』 關於出國留學的電影
紀錄片「留學生」
講加拿大留學生的電影《兄弟》
《我自己的德意志》
我的法蘭西歲月
啤酒花
《時差七小時》
《新宿事件》
《暗物質》
《秋天的童話》
別了溫哥華
愛在哈佛
小留學生
『玖』 誰知道一個電影
《時差7小時》
時差7小時 (2004)(Life translated) 導 演:阿甘
編 劇:阿甘 妞妞
主 演:焦陽 卡里 詹尼弗·麗恩 陳冠希 妞妞 (更多)
上 映:2004年10月27日
地 區:中國大陸 英國
語 言:英語 國語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故事梗概:
我和「綿羊」在倫敦
16歲的妞妞(妞妞飾)從中國來到倫敦,開始了自己的留學生涯。在機場,她認識了被學校安排來接機的香港留學生DJ(陳冠希飾),也為青春期萌動的一段感情拉開了序幕。
學校的生活剛開始並不是那麼好過:同宿舍的女生就向妞妞規定了三條「不平等條約」;被幾個女孩捉弄脫掉了外衣被推到陽台外,樓下的同班男生也都跟著起鬨;男生故意捉弄她讓她當所謂的橄欖球隊的經理,幫他們收拾臟衣服臟襪子,打掃更衣室,而妞妞卻毫無怨言,快樂地為同學服務……
通過自己的努力,妞妞終於漸漸融入了新的生活,昔日捉弄她的同學成了好朋友,那份萌動的初戀也在心中慢慢生長,一切都中止於妞妞考進了紐約的大學。感情究竟會走向何方,誰也不知道,未來的交集仍是一個未知數……
以上所說的一切都是妞妞自己真實的經歷,而這也是許多心中做著美妙的留學夢的青少年根本沒想到的,妞妞用真實的紀錄的手法把它寫下來,並且親自演給大家看。整個影片中沒有一處情緒的直接宣洩,成長的煩惱,殘酷的青春,朦朧的性,所有的快樂、傷心、溫暖都在故事中靜靜流淌,一切如行雲流水般自然,讓觀眾在看別人的故事時,一點一點地被打動。
從恐怖到青春
著名導演阿甘繼去年的恐怖片《天黑請閉眼》後,突然扭轉方向,轉向青春校園題材,看中了深圳女孩妞妞寫的一本紀錄她16歲到英國留學生活的紀實小說《長翅膀的綿羊》,並把小說改編成劇本,去年10月在英國開拍。
電影《時差七小時》以紀實的方式真實地記錄了女主角16歲隻身到英國求學的經歷。為了達到真實的效果,阿甘不惜花2100萬英鎊重金在英國全景拍攝,除了妞妞和陳冠希兩位男女主角外,還有幾個從各個地方去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其他演員和劇組的其他工作人員幾乎全是清一色的英國人。在英國選景時,阿甘發現一所將要被拍賣的女子學校,那裡有著英國古文化氣息濃郁的教學樓和學生宿舍,寬闊的橄欖球場,園內幽靜的小樹林,而且這里沒有任何人來打擾,一切堪稱完美,這里也就成了影片的拍攝地。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阿甘坦露了他冒險拍攝這部昂貴的青春校園片的想法。他說:「近兩年,產生了韓寒、郭敬明等幾個高銷量的青少年小說家,他們的作品都被改編成電視劇搬上熒屏。妞妞是這些青少年作家中唯一一個受過西方教育的,她的視界開闊,歷史包袱輕,文筆明顯輕快而且具有更強的娛樂性,這是我看完小說就想把它變成電影的主要原因。而且,目前出國留學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大家都把外國學校想像成天堂,對於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生活,卻沒有幾個人真正了解,這類題材的影視劇,是市場上沒有的,所以我敢冒這個險,花2100萬到英國拍這樣一部昂貴的青春電影。」
有關原著
2002年初,妞妞根據自己在英國的中學留學經歷創作了15萬字的處女作《長翅膀的綿羊》。該書自2002年5月出版以來,共重印8次,印數累計15萬冊。小說的海外華語版權於2003年7月被台灣民生報股份有限公司買下。2004年7月,根據小說原著改編的漫畫出版面世,受到了青少年讀者的歡迎。
2003年,妞妞將《長翅膀的綿羊》一書改編成電影劇本《時差七小時》(Life Translated),自己擔任編劇並出演該片的女主角。這部由深圳市夢想隧道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出品的電影,講述了一個16歲中國少女獨闖英倫的故事,反映了一代小留學生在國外求學、成長、自強、拼搏的過程和由此折射出來的陽光心態。該片是我國目前首部在國外全景拍攝的青春校園故事片,預計在2004年10月27日作國內首映。影片上映前夕,妞妞還將推出新作《觸電倫敦》,從一個影視新人的角度披露電影《時差七小時》拍攝製作的點點滴滴。
2004年6月,妞妞出任電視節目《妞妞巧用英語100句》主持。
原書「名言」
考驗是磨練,也是成長。在接受社會最真實的考驗中,人成長得的最快,也成熟的最快。
在判逆的時期,不一定要和大人針鋒相對,判逆的時期,我們也可以不叛逆。
十六歲是不分國界的。
踏入五月,灰暗低沉的天空終於被一片澄清而透明的藍色所取代,綿綿的細雨也漸漸變成了溫和的陽光。窗外,千萬朵清新淡雅的黃、白小雛菊點綴著青翠欲滴的草地。微風起時,空中飄揚著蒲公英柔柔細細的花絮,悄然為初夏的校園添上了一縷不真實的浪漫。在清澈的天空下,一切的朦朦朧朧都逐漸變得清晰、透明。所有解決不了的事情,所有打不開的結,在夏天明媚的陽光下,彷彿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明朗起來。
既然已經長大,就要相信自己,依賴自己。要學會堅強,要學會為自己站起來。
走在這個校園里,根本不需要念書,就好像變聰明了。
陳冠希 Edison Chen
曾拍電影:
2004 《新紮師兄》;2003 《英雄無用》、《千機變》、《無間道II》、《絕種鐵金剛》、《性感都市》;2002 《想飛》、《九個女仔一隻鬼》、《無間道》;2001 《願望樹、《貓狗斗一番》、《玉女添丁、《愛君如夢》;2000 《特警新人類》、《Dead Or Alive 2》 ( Japan )
李倩妮
妞妞,也是李倩妮 , 是主演,也是編劇,兩個都是第一次。16歲去英國,18歲飛到美國。偶然的機會寫了一本書叫《長翅膀的綿羊》,就接二連三的開始了另一串的偶然,比如認識阿甘,比如進了紐約大學,比如改編《時差7小時》,比如演戲,從此對電影一發不可收拾的熱愛。
Cary
Cary, 中文名凱林在紐約的影子下成長,從飾演「皮諾曹」開始他的表演生涯。 代表的百老匯舞台劇有:《絕世之子》,《美國家庭》。 代表的電影電視作品有:《成名在望》、《金錢殺手》、《原諒少年》、《慾望城市》等。
焦陽
焦陽,在四川出生,在倫敦成長。 從小熱愛舞蹈表演,在 Sylvia Young 和Pineapple Studios學習表演藝術,在英國參與了多個舞台劇的表演,並為一個卡通角色配音。
『拾』 求電影暗物質免費
《暗物質》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77-ZrqtjInX-Sx428u8bdw
《暗物質》是由陳士錚執導,劉燁、艾丹·奎因、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的劇情片,於2008年4月11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根據1991發生在美國校園里的盧剛事件改編,講述了年僅22歲的中國留學生來到美國之後,從一個善良勤奮的學術天才變成一個槍殺四人之後隨即自殺的殘忍兇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