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2015年美國電影進出口數據

2015年美國電影進出口數據

發布時間: 2023-02-12 02:16:42

A. 美國電影業年產值是多少

90年代,我們常聽說美國的電影出口賺錢僅次於航空業。這應該是事實。電影業作為美國僅攻於軍工企業的第二大產業,在1996年產值已高達600憶美元。普華永道的報告數據指出,2004年全球電影業的產值是780億美元。2000年後,美國影視和音像產品超過了航天航空業,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世界100部暢銷影片中,美國片共佔88部,穩穩占據壟斷地位。1994年,在美國影視娛樂產品高達180億美元的年收入中,有80億美元(44.4%)來自出口,同年,美國電影票房在海外市場的收入第一次超過本土市場。

B. 美國目前大致有多少電影院,多少塊電影屏幕這個數字還在上升趨勢嗎

截至2015年底全球電影屏幕數量達到152,000塊,較上年同期增長8%。當中北美市場數量為43661塊,EMEA地區數量為40665塊,亞太市場數量為56106。約有4000多家電影院。這個數字還在一直上升。

在如此基數下的美國電影正在蓬勃發展。

2017年上映的《銀翼殺手2049》作為《銀翼殺手》的續篇,出於致敬和還原真實的城市質感的目的,也運用了大量的微縮模型拍攝,通過3D軟體雕刻出板材之後再手工上色,在合適的燈光與鏡頭運動下,呈現出的效果還甚於CG。

C. 電視劇在國際影視傳播中的地位與作用

電視劇是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在各類電視節目形態中,收視率、收視份額最高、並都安排在黃金時間播出,從而帶來豐厚的廣告收入、付費收看收入。2015年,在全球各國收視率排名前十的節目中,電視劇佔35%的比重,比2014年的32%上升了3個百分點。 [1] 優秀電視劇不僅深受國內觀眾歡迎,也深受不同文化的國外觀眾歡迎,成為國際影視傳播的重要節目形態。世界影視大國均將電視劇作為重要的影視出口產品,向世界各國銷售本國電視劇,不僅賺取了大量的收入,也成功地傳播了本國文化,提高了本國影響力。

一、電視劇是影視國際傳播最重要的節目形態

一方面,電視劇往往具有較長的集數,可以長時間播放,對觀眾形成持久的吸引力與影響力。

另一方面,作為虛擬性節目,電視節目類型風格多種多樣,特別是精心打造的優秀電視劇,製作精良、藝術精湛,具有非常高的觀賞性、藝術性和思想性,可以廣泛吸引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別年齡、不同國家地區的觀眾觀看,往往具有非常強大的國際傳播力,銷售到世界各地。

(一)電視劇在影視出口中居於重要地位

較之電影,電視劇更適合在家庭中觀看,另一方面更貼近觀眾日常生活,尤其是價格便宜、觀看方便,往往比電影更容易走向國際市場,成為全球暢銷產品,在各類影視產品出口中,占據重要份額。

如韓劇最近十幾年異軍崛起,在全球廣泛傳播,成為韓國電視節目出口的主要形態。2001年,韓劇出口額為800萬美元,2011年達到1.55億美元,增長了17倍。2009-2014年,韓劇6年的出口額均穩居廣電產業的多數,2009年電視劇出口額占電視節目出口額的92.6%,2014年為73.8%(見表1)。2014年,韓國地面電視台和內容提供商廣電節目出口總額達2.56億美元,其中電視劇出口額為1.89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19.62%。 [2]

表1 2009-2014年韓國電視劇出口情況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總出口額(1000美元) 104,246 127,075 168,941 179,719 239,473 256,276 電視劇出口額(1000美元) 96,484 117,345 154,616 161,501 211,540 189,135 電視劇佔比(%) 92.6 92.3 91.5 89.9 88.3 73.8

註: 總出口額中不包括海外僑胞放送支援、錄像/ DVD 銷售、打包銷售和版權銷售以及放送影像獨立製作公司的出口額。

資料來源: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發布的 2013-2015 年《放送影像產業白皮書》等。

從中國情況來看,電視劇也是最主要的出口節目形態。從不同國家和地區進口中國電視節目類型來看,大部分以進口電視劇為主(美國以進口動畫為主,非洲以進口紀錄片為主)。歐洲進口中國電視節目中電視劇佔比超過90%,其他國家和地區電視劇進口中國電視劇佔比也遠高於動畫和紀錄片(見圖1)。

圖1 2014年中國電視節目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二)引進電視劇在各國都保持較高收視率

除節目自身具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和觀賞性外,各國自身文化特點和觀眾收看興趣和習慣,是影響進口電視劇收視率的重要因素。總體來看,優質電視劇的收視率都比較高,也是各國電視台引進國外電視劇,並在黃金時段播出的重要原因。

美劇在德國廣受歡迎,收視率一直保持高位。2014年7月至2015年,德國8家電視台收視率最高的前10部電視劇集中,僅有2部國產電視劇,其餘全為美劇,其中排名前六以及排名第八和第十的,都是美劇。

美劇也是法國觀眾最喜歡的電視劇,是法國電視台引進較多的國外電視劇。2015年,法國電視1台播出眾多美劇,其中多年來蟬聯法國電視劇收視冠軍的傳奇劇集《超感神探》保持收視佳績、《疑犯追蹤》收視率保持穩定、歷年收視率一直都比較高的《犯罪心理》,繼續保持年度收視百強地位。法國M6集團旗下電視6台是播出美劇的超級大戶,2015年相繼引進了《海軍罪案調查處》及其衍生劇《海軍罪案調查處:洛杉磯篇》和《海軍罪案調查處:新奧爾良篇》,收視觀眾超過300萬。法國電視2台引進的英劇《小鎮疑雲》第二季,平均收視率高達19.1%,收視用戶為490萬。2014年,該台引進的該劇第一季,收視率進入法國電視劇收視率百強。鑒於該劇高收視率,法國電視2台還推出根據該劇本改編的電視劇《馬拉特拉公社》,超過350萬觀眾收看。 [3]

英劇《加冕街》(Coronation Street)在加拿大成為收視第一的肥皂劇。

西班牙電視6台和電視4台以播出海外引進劇為主,收視率分別為7.4%和7.2%。西班牙引進的電視劇主要為美劇,如《行屍走肉》《真探》以及火遍全球的《權利的游戲》。電視4台引進口碑不俗的英劇《黑鏡》以及阿根廷電視劇《相親》。

英劇也廣受歡迎。《唐頓庄園》第三季在美國PBS電視台播出,平均收視率為7.7%,平均每集收視人數高達1150萬;第三季季終集獲得了8.1%的最佳收視率,超過1230萬觀眾收看,高於當晚美國公共電視網和有線網播出的所有劇集,登上收視冠軍寶座,也是PBS有史以來收視最高的一部電視劇。 [4] 該劇第五季第九集僅在中國優酷上就收獲了近2000萬的總瀏覽量。

《唐頓庄園》劇照

英劇《神探夏洛克》第三季首播集在中國視頻網站優酷上的收視人數達到了8973萬,是互聯網上有史以來最觀看人數最多的劇集之一。韓劇在亞洲市場保持較高收視率。如2004年泰國播出的《浪漫滿屋》,收視率高達64%。2014年,泰國根據該劇改編的泰版《浪漫滿屋》取得成功。

(三)電視劇生產大國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美國是全球第三大電視劇生產大國,每年電視劇產量約2500集。由於長期的產業化發展,其電視劇質量非常高,在全球電視劇市場具有強大的競爭力,銷售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部分歐洲國家幾乎處於壟斷地位。在德國,美劇佔90%以上的播出份額。2012年,法國播出數十部美劇,其中30多部美劇單集觀眾超過100萬,《超感神探》還成為法國當年電視劇收視冠軍。韓國也是引進美劇大國,2011年,韓國從美國引進了122部電視劇。義大利、俄羅斯本土電視劇具有較高收視率,但引進美劇的比重逐年增加;俄羅斯已經將美劇作為海外引進劇目的首選。

韓國電視劇產業近年來突飛猛進,國際影響力尤其是在亞洲地區影響力居於首位,每年出口電視劇5-6萬集。韓國放送通訊委員會發布的《2015年放送產業實態調查報告》顯示,韓國無線頻道2014年共出口電視劇64529集,出口額為1.56億美元(而進口電視劇僅89集,金額為68.1萬美元)。韓國電視劇的主要出口市場還是以亞洲為主。(見表2) [5]

表2 2014年韓國電視劇在部分亞洲國家進出口情況


出口集數(集) 出口金額(1000美元) 進口集數(集) 進口金額(1000美元) 日本 781 87420 737 972 中國大陸 5489 10491 374 344 新加坡 675 619 0 0 越南 1274 1671 0 0 泰國 891 2368 0 0 緬甸 954 353 0 0

英國電視劇也頗受國際市場歡迎。英國獨立電視公司的《塞爾福里奇先生》、《大偵探波羅》、《馬普爾小姐探案》和《劉易斯探案》等劇集行銷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是英國電視節目出口的最大市場,英國電視節目佔美國進口電視節目份額超過40%,銷售額近5億英鎊。

中東地區的埃及和土耳其是電視劇生產和輸出大國,埃及劇和土耳其劇在中東具有較大影響力。2012年,埃及電視劇產量達到70多部,出口到幾乎所有阿拉伯國家,並向印尼、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輸出。近幾年,土耳其向阿拉伯地區出口了約50部電視劇,平均每部120集。印度電視劇則主要出口到南亞、阿富汗和東南亞國家,其次是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俄羅斯電視劇產業近年來發展較快,不少優秀電視劇出口到世界各國。如大製作古裝愛情電視劇《情迷彼得堡》,在以色列、塞爾維亞、哈薩克、喬治亞、希臘、保加利亞等20多個國家播出。

二、中國引進電視劇情況

電視劇一直是中國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形態,2014年電視劇對收視率的貢獻為30.9%,2015年對上星頻道的貢獻率為62.9%,同年電視劇廣告收入對我國電視廣告收入的貢獻率為35.17%,網路電視劇廣告規模佔在線視頻廣告總量的55%。

優秀引進劇對中國電視劇產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不僅帶來較高的收視率和廣告收入,推動國產電視劇的發展,還深刻影響中國觀眾的文化生活。中國引進劇涵蓋亞、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但主要為以日韓為代表的亞洲劇,以英美為代表的歐美劇,以及港台劇。

(一)總體規模不斷擴大

中國電視劇觀眾規模龐大,豐富多樣以及不同國別的電視劇可以滿足不同興趣愛好觀眾的觀看需求。1977年11月,中央電視台(當時為北京電視台)引進南斯拉夫電視劇《巧入敵後》,拉開了中國引進外國電視劇的序幕。從80年代到90年代,中國引進劇規模一直不大。以央視為例,80年代,央視共引進55部外國電視劇,每年引進劇不超過10部。90年代,央視引進外國電視劇數目數量大幅提升,10年內共引進外國電視劇133部。 [6]

2015年,中國各地方電視台共引進電視電影241部486集、電視劇58部1062集;2014年引進電視電影162部334集、電視劇53部890集;2013年引進電視劇54部1073集、電視電影78部158集(見表3)。中央電視台第八套電視劇頻道海外劇場欄目共播出英國、美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泰國、加拿大等國家電視劇10餘部約300集。2013年播出境外電視劇20部596集;2014年播出境外電視劇29部675集 [7]

表3 2013-2015年中國引進影視劇情況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與地方電視台引進電視劇 中影集團與地方電視台引進電視電影 中央電視台引進電視劇



2013 54 1073 78 158 20 596 2014 53 890 162 334 29 675 2015 58 1062 241 486

數據來源:央視引進電視劇數據來自有關網站,其他數據來源總局國際司。

近年來,視頻網站快速崛起,通過引進劇吸引用戶。2013年,中國流媒體視頻網站用於購買海外電視劇版權的費用將近42億元,同比增長31.2%,是2007年的3億元的14倍。 [8]

截至2016年3月底,優酷網共有境外電視劇7107部,其中美劇、港劇、韓劇、日劇各1200部、英劇500部、台劇876部、泰劇600部、新加坡劇331部;

騰訊視頻共有境外電視劇2260部,其中美劇859部、英劇382部、台劇109部、韓劇264部、其他國家引進劇626部;

愛奇藝平台上共有美劇23部281集、韓劇49部1174集、日劇24部300集。

搜狐視頻以及部分互聯網電視平台上也引進了大量的境外電視劇。

(二)韓劇占引進劇主導地位

從引進劇國別來看,中國引進劇具有明顯的階段性。

一是美劇為主階段。1980年,中央電視台引進美劇《大西洋底來的人》、《加里森敢死隊》等美劇,受到中國觀眾的狂熱歡迎。

二是日劇階段。《血疑》《排球女將》以及297集的《阿信》,造就熒屏極高收視率,《阿信》的收視率高達80%。

三是港台劇階段。80年代的《霍元甲》、《射鵰英雄傳》等港劇在大陸引發萬人空巷的收視高潮;90年代以瓊瑤劇為代表的「台風」席捲內地,吸引了大批青年觀眾。

四是韓劇階段。1997年,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播出了韓劇《愛情是什麼》,掀起韓劇熱潮。此後,韓劇《星夢情緣》《真情》《異國女友》《戀風戀歌》《可愛先生》《天橋風雲》《妙手情天》等陸續在國內播出。2002年,全國播放的韓劇達67部。其中,《藍色生死戀》曾在內地21個頻道播出過。2003-2005年,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先後引進播出了《看了又看》《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人魚小姐》《黃手帕》和《明成皇後》等韓劇。雖然在晚間22:00以後才播出,但收視率非常高,其中長達156集的《看了又看》成為2004年度CCTV-8播出韓劇的收視率冠軍,該劇第三部單集收視率達到1.27%,第四部單集收視率升至1.62%,隨後的團圓篇更是創下單集收視率2.12%的紀錄。《來自星星的你》和《太陽的後裔》掀起新的收視高潮,其中《太陽的後裔》在中國網路點擊量突破10億次。

近年來,泰劇在中國開始熱播。2010年前,國內引進的泰劇部數遠少於韓劇,但隨著國內觀眾對泰劇的歡迎,引進泰劇數量明顯增多,2011年和2012年引進的泰劇部數均超過韓劇,從2010年到2015年,中國共引進泰劇71部,比韓劇多6部。 [9] 安徽衛視播出的泰劇數量最多,泰劇TOP10的收視率超過2012年安徽衛視次黃金時段的平均收視。

圖2 2007-2015年中國引進韓劇泰劇情況

隨著視頻網站的發展,中國引進劇形成新的格局,韓劇、英劇、美劇是最重要的引進劇。從2010 年起,國內視頻網站掀起采購正版美劇的熱潮。2009 年及以前出品的被引進美劇有79 部,2010年引進22 部,2011年引進37 部,2012 年引進45 部。截至2013 年6 月1 日,共有6 家國內視頻網站引進了正版美劇版權,共197 部美劇,並開設美劇頻道,其中搜狐視頻90 部,土豆網59 部,優酷網56 部,騰訊視頻54 部,愛奇藝51 部,樂視網33 部。 [10]

表4 部分中國視頻網站引進美國主要電視台電視劇情況

美國電視台 引進劇集數量(部) 著名劇集 美國廣播公司(ABC) 47 《絕望主婦》《摩登家庭》《迷失》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36 《傲骨賢妻》《生活大爆炸》 全國廣播公司(NBC) 21 《老友記》《英雄》 福克斯廣播公司(FOX) 12 《24小時》《歡樂合唱團》 哥倫比亞及華納兄弟聯合電視網(CW) 25 《吸血鬼日記》《緋聞女孩》 娛樂時間網(SHOUTIME) 22 《單身毒媽》《無恥家庭》 美國經典電影有線電視台 15 《行屍走肉》《廣告狂人》 家庭票房電影網(HBO) 1 《真愛如血》《權力的游戲》 USA電視網(USA) 2 《妙賊警探》 奈飛(Netflix) 2 《紙牌屋》 其他有線電視網 14 《美女上錯身》

三、中國電視劇出口情況

受電視劇產業化進程較晚的制約,中國電視劇起點比較晚,出口規模、地區和總體影響都比較小。近年來,由於產業化水平提高,電視劇製作水平不斷提升,國際營銷能力也有所提高,尤其是政府也加大走出去扶持力度,國產電視劇走出去規模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也逐漸提高。

(一)出口規模

作為全球電視劇第一生產大國,中國電視劇製作越來越精美,質量大幅提升,受到國際市場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中國電視劇出口數量也呈顯著上升趨勢。

2015年,全國電視劇(含電視電影)出口近300部8000集,約佔全年影視節目出口總量的一半,高於2014年全國電視劇(含電視電影)出口量200部7000集,部數增長50%,集數增長14%。2015年,全國電視劇(含電視電影)出口金額近8000萬美元,約佔全年影視內容產品出口總額的七成,相比2014年全國電視劇(含電視電影)出口金額的6000萬美元,增長33%。

電視劇出口金額的增長一方面來自於出口數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得益於銷售價格的提升。近年來國內影視行業資金投入的加大催生了更多精品力作,精美的製作,優異的質量顯然更有利於節目銷售價格的提高。如古裝劇《琅琊榜》在海外銷售單集價格就達到近6萬美元,一舉打破中國電視劇在海外低價銷售的形勢,並有力帶動了一大批中國影視節目的對外銷售。

(二)出口國家和地區

目前,中國電視劇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日韓、東南亞與中國在文化上接近,是國產電視劇最早和最大的海外市場。1981年,廣東電視台製作的8集電視連續劇《蝦球傳》,是第一部進入香港、東南亞地區的大陸電視劇;1992年進入香港地區《渴望》是第一部進入香港地區和東南亞播出的現實題材電視劇,1993年該劇贈送給越南電視台播放。國產劇在港台和東南亞地區銷售量幾乎占據了全部出口份額的三分之二。2014年,中國電視劇在亞洲的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比例為90.79%,中國電視劇在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最受歡迎,銷售額比例分別為25.98%和35.77%,二者之和超過60%。在日本和韓國的銷售額佔比分別為6.32%和3.69%。

非洲地區近年來成為中國電視劇最有潛力的新興市場,動作、愛情、家庭倫理和喜劇比較受非洲觀眾喜愛。歐美也逐漸成為中國電視劇重要出口地區。2015年3月,古裝劇《甄嬛傳》精編並製作成了6集、每集90分鍾的英文版電視電影,在美國視頻網站奈飛(Netflix)播出,成為第一部在美國主流媒體平台以付費形式播出的中國電視劇。2015年11月,《羋月傳》在國內開播,但此前該劇版權已經賣到海外,凡是此前播出過其姊妹劇《甄嬛傳》的外國電視頻道(包括奈飛),均已買下《羋月傳》版權。具有傳統歷史正劇風格的古裝傳奇劇《琅琊榜》在美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播出。《虎媽貓爸》將登陸包括美國、加拿大在內的9個國家和地區。

(三)出口類型

古裝劇,尤其是歷史劇、武俠劇是國產劇出口類型。從早年的《西遊記》《還珠格格》《孝庄秘史》等經典作品。如日本一直對《三國演義》《水滸傳》《大明王朝》等中國歷史劇偏愛有加。2014年2月,由鍾澍佳、周曉鵬導演、馮紹峰、林依晨等人主演的古裝青春偶像劇《蘭陵王》在日本富士電視台以日語配音的形式播出後大受觀眾好評,其精裝版DVD也深受日本觀眾喜愛,一直位居亞馬遜中國電視劇排行榜前三位。該片強勢進入日本電視劇總榜TOP100,創下華語圈電視劇奇跡。近年來《甄嬛傳》《琅琊榜》等相繼登陸日本電視台。根據《步步驚心》翻拍而成的韓劇《步步驚心·麗》11月初在韓國SBS電視台上演了大結局,國產劇IP成功實現了海外輸出。2015年初,國產電視劇《何以笙簫默》在韓國收視火爆,韓國三大台之一的MBC購買該劇的版權,並將其翻拍成韓國版。緊接著《琅琊榜》登上了韓國中華電視台播出。越南一些視頻網站也對中國影視劇情有獨鍾。《武媚娘傳奇》就成為視頻網站Zingtv.vn2015年的收視冠軍,點擊量超5000萬次。《羋月傳》、《武媚娘傳奇》等電視劇熱播後,越南人經常模仿,甚至扮演劇中人物,拍攝微電影

非洲觀眾十分青睞中國現代都市劇。2014年,《媳婦的美好時代》出口非洲,之後《父母愛情》《咱們結婚吧》《奮斗》《我的青春誰做主》《杜拉拉升職記》等電視劇更是席捲肯亞、埃及等46個非洲國家。部分優秀電視劇在非洲地區熱播,推動一些國家與中國達成長期合作關系。阿拉伯語版《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埃及播出,分別創造了2.8和3.2的高收視率,吸引埃及播出機構主動與國際台洽談廣告合作並最終實現廣告收益。在此基礎上,國際台還與埃及國家電視台達成合作,埃及國家電視二台將開辦固定欄目「中國劇場」,每周播出6集中國電視劇,實現中國影視劇在埃及的常態化播出。英語版《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在波札那播出,實現該國80%的國內觀眾覆蓋率,2015年11月,波札那國家電視台與國際台達成合作,成為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中非影視合作工程」第二期全部劇目的國家電視台。

雖然國產電視劇出口態勢良好,但整體競爭力較弱。2014年我國每年電視劇行業的產量超過15萬集,但出口數量僅為1萬多集,出口比例和價格都偏低。如日本進口劇市場,美劇單集為100萬美元級別,韓劇為20萬美元級別,而中國電視劇賣得好也就是1-2萬美元。

四、電視劇國際傳播趨勢

(一)精品力作具有核心競爭力

精良製作是電視劇國際傳播的根本保障。美國、英國、日本,電視劇創作往往高度重視編劇和劇本,美劇《24小時》一共投入16位編劇、10位導演、6位執行製片。英劇製作也是嚴謹到近乎苛刻的地步,對劇本和拍攝工匠式地打磨才拍出像《唐頓庄園》那樣受全球觀眾喜愛的佳作。日本NHK拍攝大河劇,一般都集合日本最精良的影視戲劇人才以及各種史學、風俗專家進行論證,合作下產出最精良的製作。電視劇質量的保證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和支持,普通美劇每集平均預算約為兩三百萬美元(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太陽的後裔》16集總投資約130億韓元,部分畫面堪比電影大片。英劇《黑鏡》具有可媲美電影的剪輯和製作水準,擁有不落俗套而又出人意料的情節,精妙而又緊跟潮流的敘事手法,以及諷刺但又讓人深思的主題,使該劇具有極大的觀賞性,成為經典之作。

(二)國際合拍是加強國際傳播重要方式

國際合拍是提高電視劇國際傳播力的重要方式。2015年,全球共有14部電視劇進入黃金時段高收視榜單,其中合拍劇有6部,佔比超過40%。為迎合韓國觀眾對中國影視劇的喜愛,韓國OBS電視台、ChingTV、TVB韓國和武俠TV等頻道開始與中國合拍影視劇。2016年9月,中韓合拍的5集紀錄片式連續劇《壬辰倭亂1592》(中國片名為《萬曆朝鮮戰爭》)登陸韓國KBS電視台,在中秋節黃金時段重播,收獲了不俗的收視率和口碑。

(三)互聯網成為國際傳播重要平台

互聯網平台已經成為播放電視劇的主要平台,也是電視劇實現國際傳播的重要平台。一方面,視頻網站是天然的國際化傳播平台,用戶可便捷地收看國外電視劇;另一方面,視頻網站用戶規模龐大,收看便利,可以極大地提高電視劇國際傳播力。如視頻網站YouTube和奈飛就是視頻節目國際化傳播的重要平台。截至2015年6月,YouTube月活躍用戶量超過10億,其中70%的觀眾都是非美國地區的;奈飛全球總用戶數為6555萬,其中海外用戶為2325萬戶,佔比高達35.5%。為滿足美國、加拿大和拉美地區對英劇的收視需求,奈飛還與BBC進行內容合作,大量引進其內容產品。2011年12月,奈飛推出著名的《神秘博士》等英劇,2014年又購買了BBC古裝劇《浴血黑幫》三季網路播出權。奈飛還從拉丁美洲、中國購買了很多在當地獲得巨大成功的節目的美國版權。中國視頻網站更是引進了規模龐大的境外電視劇,成為中國用戶觀看引進劇的主要平台。

互聯網眾包翻譯技術的發展,也使互聯網成為推動電視劇國際化傳播的重要力量。如眾包翻譯平台Viki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各種具有多種語言字幕的視頻服務,其視頻內容來自韓國、中國、泰國、土耳其等幾十個國家,字幕翻譯者已達上百萬,有近20億個視頻,可支持170種語言,ViKi日獨立用戶達到3300萬,重點覆蓋北美地區,該地區的用戶佔比高達60%。又如,一些國外互聯網字幕組翻譯社區主動翻譯網上熱播的中國電視劇,促進中國電視劇在國際上廣泛傳播。2015年,《琅琊榜》《偽裝者》等國內熱播電視劇在互聯網上掀起熱評,吸引了世界各地中國電視劇愛好者,並通過字幕組社區眾包方式翻譯。其中《琅琊榜》字幕組成員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德國、法國、義大利、匈牙利、希臘等國家,翻譯字幕跨越各個語種。

[1]《2016年度全球電視年鑒》

[2]根據相關資料整理。

[3]胡占凡主編:《劇領天下之三——2016全球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6年8月

[4] 《<唐頓庄園>第三季美國收官 獲驚人收視率》,http://ent.huanqiu.com/movie/yingshi-guoji/2013-03/3756446.html

[5]胡占凡主編:《劇領天下之三——2016全球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6年8月

[6]滕繼果:《國外電視劇引進概況及分析》,《青年記者》2014年第17期,第68頁。

[8]王可舒:《好吃難咽的誘人蛋糕互聯網引進劇現狀調查》,《數碼影像時代》,2014年第11期。

[9] 桃小蓁:《泰劇會成為視頻網站的新寵兒嗎?》,《電視劇鷹眼》公眾號,2016-11-15 。

[10]黃康、楊維維:《視頻網站引進美劇研究報告:現狀與特點》,《聲屏世界》2013年第9期。

D. 世界影視行業發展現狀

全球電影市場近年來保持著穩定增長的基本態勢。雖然美國電影在全球的優勢地位依然明顯,但是許多國家本土電影產業的發展顯示出強大活力。其中,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電影市場增長領跑全球。

在這一趨勢下,好萊塢等成熟電影工業更加重視中國等新興電影市場所爆發出的巨大市場潛力,而中國、印度、韓國等新興電影工業也因國內市場的蓬勃而變得更有底氣,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這種雙向流動的趨勢正在影響著全球電影產業格局。

全球電影市場穩定增長。

2010-2018年,全球電影票房收入雖然總體保持增長趨勢,但增速呈波動變化。根據美國電影協會數據。

2017年,在中國電影市場回暖等因素的影響下,較2016年增長了4.4%,增速較2015年有明顯提升。

2018年,盡管全球電影票房收入再創新高,但增速再次下滑至1.5%。

E. 電影票房的票房紀錄

2015年2月24日,2015年春節假期結束,內地影市在7天中總計收獲超過17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億。大盤最高點依舊出現在大年初一,當天的單日票房高達3.4億,創造了內地影史新紀錄。
春節檔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7部初一放映的電影功不可沒。然而如此大規模扎堆上映,也讓這些影片深陷慘烈的排片爭奪。最終,《天將雄師》6天累計4.5億問鼎春節檔票房總冠軍,《澳門風雲2》以4.16億的成績緊隨其後,《狼圖騰》吸金近3億,排在第三位。
單日票房破6.6億
2016年大年初一中國內地單日電影票房達到了6.6億元,觀影人次為1900萬左右,遠超去年大年初一的3.75億。其中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以單日2.76億的成績成為國產片中單日票房的冠軍。而《澳門風雲3》、《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也分別以1.78億和1.7億的佳績雙雙破億。
單日票房排名TOP20
數據截止2016年2月18日

排名影片名單日票房(萬)播放日期上映天數1速度與激情7346342015年4月12日12美人魚314442016年2月14日73美人魚269942016年2月8日14美人魚248142015年2月10日35美人魚247732015年2月11日46港囧246962015年9月26日27美人魚243302016年2月12日58美人魚239682016年2月13日29美人魚239092016年2月9日610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238362015年5月16日511速度與激情7228472015年4月18日712港囧226572015年9月27日313尋龍訣226442015年12月19日214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223102014年6月28日215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213352014年6月29日316尋龍訣203802015年12月20日317港囧199292016年9月25日118星球大戰原力覺醒196052016年1月9日119速度與激情7187262015年4月13日220速度與激情7187162015年4月19日8
單月破40億首超美國

2015年2月份刷新了多項國產電影的紀錄。19日大年初一當天,7部新片同時上映造就了超過3.5億的單日最高成績,初一到初六的春節檔總票房更達到史無前例的17億。而第三方數據統計顯示,2月內地電影市場高達40.5億,成為內地首個突破40億大關的月份,更首次超過美國躍居全球票房最高點。
中美市場走勢在春節檔前走勢較為穩定,不過大年初一開始,春節期間中國單日產出基本都在2.5億以上,穩定性領先於北美市場。最終北美市場2月份產出了大概44.6億人民幣的票房,刨去加拿大市場占據的10%的比例,美國影市2月約收40億元人民幣,比內地票房約少5000萬。
一季度電影票房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國內累計票房95.84億,刷新歷史最高增幅同比上漲41.65%。預計到4月第一個周末將突破百億關口,這也就意味著中國電影將首次創造百天內(95天)突破百億關口的最快紀錄。
截至3月31日,2015年第一季度(1月1日-3月31日)累計票房95.84億,刷新歷史最高增幅同比上漲41.65%,累計放映場次1228.10萬場,較去年同期上漲39.95%,觀影人次2.66億,較去年同期上漲38.11%。國產電影票房與進口影片票房呈65:35的格局。
其中國產電影總票房62.2億,同比增長47.91%,共計放映7681800場,同比增長49.27%;觀影人次1.72億,同比增長41.68%。
進口片總票房33.61億,同比增長32.79%,共計放映457.28萬場,同比增長29.83%,觀影人次0.94億,同比增長34.72%。統計期內共計4部影片躋身6億影片隊列,23部影片突破億元大關,刷新歷史同期值。
刷新月度票房紀錄
2015年7月份,中國電影票房為54.9億元,在連續打破日票房紀錄和周票房紀錄後,再次刷新中國電影市場月度票房紀錄。這一數字超過了2002年至2005年中國電影票房總和。此外,7月份觀影人次達到1.59億。2015年以來,中國電影市場已累計票房258.53億元,國產片佔比57.2%。
2015年中國電影總票房440.69億
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元,比2014年增長48.7%,創下「十二五」以來最高年度增幅。其中,國產影片票房271.36億元,占總票房的61.58%,以較大優勢保持了國產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導地位。
《美人魚》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
截至2016年2月19日晚22點,周星馳導演新作《美人魚》總票房達到24.68億,超過了《捉妖記》的24.39億,創造了中國電影史票房新紀錄,創下新紀錄僅用了12天。

F. 世界電影界美國電影所佔比例是多少

不知道其他數據來源在哪裡。我使用IMDB的數據計算的過程與結果如下:

1.IMDB是Internet上最大的電影資料庫,數據實時更新。截至今天,收錄的全部影片數量是:485,901部。

數據來源:
http://www.imdb.com/Sections/Countries/USA/

2.這些影片中,帶有影片製作商所在國家信息的條目是
461,874。
資料來源:
http://www.imdb.com/database_statistics
461,874 with their country of origin

3.在IMDB的影片地區分類--美國欄目下,列出的數量是174,782部。
資料來源:
http://www.imdb.com/Sections/Countries/USA/
This area contains a list of interesting reports based around the 174782 titles in the IMDb from the USA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co-proctions).

4.結果
174,782/461,874*100% = 37.84%

順便計算了日本、中國(僅大陸)、香港的影片佔世界影片的比例:

日本:12555/461874=2.72%
中國:1677/461874=0.36%
香港:5682/461874=1.23%

使用該數字,請充分考慮計算方式與結果的影響因素。

G. 2.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影視市場發展現況以及趨向

過去20年,美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研究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未來的趨勢和變化,我們不得不說說美國市場,畢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生產和消費市場。我們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電影票房數據,得出了一些簡單的結論。
1、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我們的第一個結論讓人感覺有些震驚,1995到2018年經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1995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是53.15億美元,經過通脹調整後折算到今天大約是108.74億美元。
2017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9.72億美元,和22年之前幾乎一樣。我們從電影票銷售數量的角度能夠更加清楚看到這個特徵。1995年全美總共消費了12.2億張電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費的電影票數量居然也是12.2億張,幾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電影票的價格伴隨著通脹水平而上漲。1995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8.97美元。所以,進入成熟期的美國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量價齊升,而是依靠通脹帶動了電影票價格的上漲。
2、市場集中度是分散的。這一點也和我們的常識完全不同。我們僅僅從電影發行的數據來看,全美六大電影公司(華納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環球影業)在1995年發行了110部電影,非六大電影公司的產品在1995年的發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電影公司當年發行了79部電影,非六大的發行數量為46部。雖然電影製作的成本越來越高,但是更多的獨立第三方製作方起來,包括著名導演George Lucas成立的盧卡斯影業。
3、什麼類型的電影最賣座?我們按照不同的風格做了劃分。冒險類(Adventure)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27.26%,排名第一;動作類(Action)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9.20%,排名第二;劇情類(Drama)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6.36%排名第三;喜劇類(Comedy)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5.3%,排名第四。之後是驚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劇(Romantic comedy)。
4、市場份額最高的電影製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節前)票房份額最高的公司,總計票房330億美元,製作了543部電影,平均票房6087萬,累計市場份額15.65%。關於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對超級英雄系列的商業化分不開,我們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業化,對迪士尼整體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緊隨其後的是老牌製作公司華納兄弟,總計票房321億美元,製作了707部電影,平均票房4543萬,累計市場份額15.21%。其實華納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業老大,但最近幾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後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別擁有12.31%和11.59%的累計市場份額。不過索尼單片平均票房3850萬美元,低於福克斯的4997萬美元。
5、賣座的超級大IP。最後我們羅列了過去10年美國票房最高的電影,從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他們分別是:2007年的蜘蛛俠3(全美票房3.36億),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全美票房5.31億),2009年的變形金剛(全美票房4.02億),2010年的玩具總動員3(全美票房4.14億),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結局(全美票房3.81億),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全美票房6.23億),2013年的鋼鐵俠3(全美票房4.08億),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全美票房3.33億),201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全美票房7.42億),2016年的尋找多利(全美票房4.86億),2017年的星球大戰前傳2(全美票房5.17億)。
我們發現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超級大IP,而且都是系列電影。
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靠內容推動
看了美國過去20年的電影票房發展趨勢,我們大致能得出一個結論:從總量的角度看,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進入飽和階段。高增長肯定是過去了,未來電影票房的波動更多依靠當年的優質內容。我們發現1995到2017年,美國電影票消費的數量是沒有增長,票房的增長源於票價提高,所以通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市場基本上飽和不增長了。某些年份的增長主要依靠這一年的一大批超級電影。所以逐漸的電影市場不再是一個趨勢增長的模式,而是看單獨每個年份的產品。
中國電影過去1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兩個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
春節我們看到三四五線的人都在看電影,因為渠道已經完成了下沉,這些地方也都有設備精良的電影院,能看到最新的電影。渠道下沉也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因為移動互聯網打破了信息鴻溝。
現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口,通過互聯網也知道一二線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關注些什麼,再看哪些電影。我們再看看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現在互聯網成為了電影票購買最主要的渠道,這一點已經超越了美國人民。我們可以提前購買好電影票,然後算好時間來到電影院。不再需要排隊購票,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列印電影票。這讓電影觀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這些,都推動了電影在國內的高速發展。
過去幾年電影屏幕數的增長是超過了觀影人次的增長,未來幾年電影屏幕的更新換代也接近尾聲,更多是存量的增長了。那麼整個國內電影票房也逐漸會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作為一個整體,票房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還是需要看電影本身的質量。
好消息是,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國電影製作能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包括這次火爆的幾部國產電影,製作能力已經相比過去出現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三四五線城市的生活方式開始向一二線城市靠攏,這也是受益於過去10年的城鎮化和移動互聯網發展。以前去三四五線城市,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線差異比較大。現在這些三四五線的人也上網買東西,也去看電影,也逛大商場,也買車。
基本上和一二線的人消費差異不大。所以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微博,阿里,京東,甚至美團和快手的增長都是來自這些三四五線城市,背後也體現了這種消費結構越來越接近的趨勢。
總結: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趨勢
我們不應該因為此次春節電影票房的爆發,就對2018年整體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過於樂觀。畢竟沒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業發展最快的那一段也過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優秀的電影集中在春節檔期上映。對比美國,我們看到其實行業進入飽和階段,電影票數量就不太增長了,票價的提高還是要和通脹掛鉤。
比電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三四五線城市人口的生活發生出現了一二線化的特徵。這也符合城鎮化的規律,越來越多人被同化。消費品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輸出,高緯度打低緯度。這幾年消費最大的變化就是移動互聯網帶來廣義的渠道下層,不僅僅是物理渠道,還有線上的信息渠道下層,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

H. 急求!!美國電影業的產值資料,在全球電影業的佔有率,在美國GDP的比重.最好說明出處

美國的電影產量只佔世界電影產量的6%-7%,但好萊塢電影卻占據了世界電影市場份額的90%以上。2001年美國IT產業產值高達6000億美元,占據世界IT產業產值的75%,美國的網站佔了全球網站的70%以上。2004年,美國的文化產業佔GDP的20℅左右,400家最富有的美國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業,同時,文化產業為美國國內提供了1700多萬個就業崗位。由此可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21世紀美國推行全球文化擴張的重要戰略。

I. 美國外貿統計數據說明了什麼

如把進口與出口分別來統計,上半年美國從水路進口的外貿貨物為4.762億噸,較2006年同期下降4.4%,進口貿易額為4 812億美元,較2006年同期的4 672億美元增長3.0%。上半年從水路出口的外貿貨物為1.961億噸, 較2006年同期下降7.2%,出口貿易額為1 735億美元,較2006年同期的1 467億美元增長18.3%。這主要是美國為了使上半年中從歐洲進口的貿易金額保持在20年同時期的同一水平上,而大舉向歐洲出口,出口的貿易金額增長了20%以上。這也是跨大西洋的歐洲/美東集裝箱班輪線將由小型船改換為中型船的原因。 採取美元貶值的政策以及其他的保護措施 美國政府把降低外貿逆差作為它施政的一項重要目標, 目前它已使進出口貿易額之比從2006年上半年的3.18∶1 減至2007年上半年的2.77∶1, 即進出口貿易額比率有了好轉,但仍然是2.77∶1的逆差。從進出口貿易額的絕對值來講,數據顯示進出口貿易逆差已從2006年上半年的3 205億美元,降至2007年上半年的3 077億美元,即貿易逆差減少了128億美元,相當於減少4.2%,這對於美國來講已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亞洲地區是美國第一貿易大戶 在地理上,亞洲地區離美國有萬里之遠,但仍是美國的第一貿易大戶,即佔美國全部貿易量的21.4 %,比美國北鄰北美洲或南鄰南美洲要多得多。在2007年上半年為1.438億噸,與2006年同期持平。其中的中(含台灣地區)、韓、南亞(以印度為主)都有所增加,而與日本、東盟則有所減少。除了亞洲地區的貿易量在與2006年同期持平外,其他地區如歐、中東貿易量都有所減少。在貿易額上,亞洲地區更是美國的當然貿易大戶,佔美國全部貿易額的近一半,約44.2%。在2007年上半年美國與亞洲的貿易金額為2 893億美元,與2006年的2 631億美元相比,增長了10%。其中中國增長了17%,為亞洲之首,其次是以印度為主的南亞增長了13.5%,再依次為東盟(8.7%)、韓國(7.3%)、中國台灣地區(6.7%),日本僅增長了0.3%。 美中貿易逆差持續堅挺 在美國與中國的貿易上,2007年上半年的貿易額為1 272億美元,較2006年同期1 087億美元增長了17%,增幅之大為全球之首。從進出口貿易額之比來分析,無論美國採取一系列強力措施,甚至中國政府機構也在鼓勵進口美國貨物,採取措施以減少順差,但是美國從中國進口與出口至中國的貿易金額之比,從2006年上半年的6.31∶1 還在微增至2007年上半年的6.39∶1,並且美對華貿易的逆差由2006年上半年的790億美元增加至2007年上半年的928億美元,即2007年上半年美中之間的貿易逆差較去年同比又增加了138億美元,相當於增長了17.4%。可見美國採取了美元貶值與一系列保護政策,在全球范圍內確見成效,但在美中貿易上卻未掀起浪花幾許。當然一項政策的效應不會立即顯示出來,需要有一定時間才能有所定論,是否會在2008年有大的轉變還需繼續觀察。 另一方面我們應注意到,美方統計出來的這些數字可能與中國官方發布的有所差異,其中至少有兩點不同:一是這些數據是排除了空運與陸運的,中美之間幾乎無陸運可言,但空運是有的,空運貨物重量雖小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6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2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2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4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