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拍的電影美國工廠
⑴ 《美國工廠》有哪些讓你細思極恐的情節
我覺得最讓我細思極恐的莫過於最後機器手代替人類的情節
以前我們只知道簡單的重要勞動會被機器人代替,現在我們更知道,就算你有知識有文化,被代替的可能性依舊存在。像記者和股票交易員這樣的,至少自我感覺還有點知識的人,都已經被人工智慧部分取代,那麼可以想像,那些在美國玻璃廠工工人們,命運又會如何呢?
其實,我隱約感覺,到了人工智慧的時代,做一個有個性的人,做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人,做一個有文化有品味的人,做一個獨一無二的人,可能是我們戰勝機器唯一的辦法,既然人工智慧時代向我們走來,那就勇敢接受它的挑戰吧,相信有個性的你一定不會輸!
⑵ 《美國工廠》觀後感
《美國工廠》這部紀錄片是由上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記錄的是福耀集團在美國開廠過程中面臨地一系列的問題。
福耀集團選址在代頓的曾經通用汽車生產過的工廠。這個曾經的工廠已經破產了好幾年,當地有不少工人因此失業。於是當福耀集團接手時,當地人彷彿看見的希望,都對新公司表現出巨大的期待和感謝,工作激情高漲。可是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諸多問題開始暴露了。
1.中西方文化的沖突
美國員工因為從小接受的鼓勵教育,其個人性格強烈,強調自我性,在工作中不能完全服從領導的指令,強調個人主義,團隊性較差。領導下達命令時,如果不符合自我的認知,便不會去執行。加之語言溝通上的障礙,使得很多問題難以通過溝通解決,於是問題便逐漸累積。
2.工作效率問題
美國工人此前的工作高薪並且工作強度不高,速度較慢,工作態度散漫,而福耀集團秉承中國企業的高效精準,要求每一個工人必須達到一定的任務額,這便使得矛盾激化。也有了後來工會投票的爭論。美國工人追求個人的效益和既得利益,比如食堂少了兩張休息的桌子而感覺自身權益被侵害。而中國工人適應了高強度的工作,服從性高,美國工廠的管理層來到中國,參觀中國工廠都被深深地震撼了,鏡頭里,中國工人工作速度快,效率高,紀律性強,實行軍事化的管理。面對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工人也直言很累很辛苦但卻沒有想過反抗和抵制,而是想辦法做的更好。
3.工會問題矛盾
反觀工人們認為福耀公司的作為使他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於是他們企圖尋求建立工會的途徑來維護自身的權益,但福耀集團認為,建立工會,會嚴重阻礙公司對工人的管理,降低工人生產效率,從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這並不是沒有根據,之前工廠破產有一部分原因是工人待遇過高,工廠經濟效益不佳不足以支付高額的工資。美國汽車業的衰退有一定的原因是工人工會的建立使得企業難以管理。並且也有員工直言,工會會加劇工人的惰性,讓原本完成工作任務的工人與沒有完成的工人受到同等的待遇,使得那些原本工作優秀的工人失去工作的激情,於是反對or支持工會成為了福耀集團當前的主要矛盾,不少工人企圖通過罷工來時福耀集團妥協,他們高舉標牌,大喊口號,企圖鼓舞更多的人。但福耀集團也聘請了專業反紅會咨詢公司來給員工進行演講。最後的結果是工人大敗,福耀集團獲得勝利,因此裁了一批員工。
4.智能化與人力的矛盾
影片的最後,工作人員正向福耀集團董事長展示工廠,並坦言將會用人工機械化來替代人力,理由是美國工人的工作速度慢,效率低,而在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隨著科技化發展而失業,而政府企業在職業培訓中的投入也越來越少。這也將會是未來社會一個尖銳的矛盾點。
5.工廠安全環境營造和工人權益保障
當然福耀集團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強調入鄉隨俗,另一方面卻又完全依賴中國企業管理方法,沒有做到中西和諧融合。沒有給予工人足夠的尊嚴,面對工人工傷,竟選擇開除,這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了。另外不少工人在工作中受傷,甚至因此喪生,這讓我們不得不質疑這樣一個企業如何給予工人足夠得安全感呢與生命尊嚴呢?
從這部紀錄片我們可以看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1.人性中的惰性和貪婪
影片中得美國工人相較中國工人,更加散漫,工作效率不高,因為不肯願意去學習,突破自我,而是與以往的工作任務對比,來抱怨當前工作任務過高。惰於進步與奮斗,沒有中國工人吃苦耐勞的精神。貪婪即只渴求更高的薪水,卻不願付出更多的勞動。這些工人在工會問題上爭論失敗後也面臨了失業的困境,不知他們是否因此而後悔。
2. 學會進取與拼搏
美國工人之所以對福耀集團的管理反抗如此強烈,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不願意改變自身,不願進取,沒有拼搏進取精神,人生在世,哪能事事都能輕易獲得,而不付出對等的努力呢?這也是為什麼當前中國製造業屢屢創造佳績,而美國製造業已失去了最佳的發展階段。
3.團隊意識與信念感
相比美國工廠,中國工人更把自己看成工廠的家人,團隊意識強烈,樹立「保國為民」的崇高信念,先暫且不提這是否是企業對員工的精神灌輸,這也是企業的團隊意識培養,樹立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這樣雖然會損耗一定員工的利益,但當團隊獲得了更大的利益後自然會增強個人的利益。普通工人只是認為自己在工作在上班,而具有信念感的工人會認為自己是在為社會做貢獻。
從《美國工廠》中獲得了很多,影片中福耀集團創始人自問自己,有時候自己想回到蟬鳴蛙叫的日子,而現代化卻不斷地推人進步。影片地最後以文字方式闡述福耀集團已在2018年盈利,但是仍有工人受傷甚至喪生的事情發生,美國工人自有其的問題,而福耀作為一個企業自然有保障工人生命安全的責任和義務,真摯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福耀集團能優化自身管理結構,培養一批優秀員工,從而實現自身的效益增長。
⑶ 《美國工廠》觀感
去年一部叫《美國工廠》的紀錄片在朋友圈和公眾號里大火。該片來頭不小,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成立的公司拍攝的,記錄的是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到美國辦廠的故事。大概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是蜜月期,在通用關閉的廠房基礎上投資建一座汽車玻璃加工廠,勢必促進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當地政府和民眾大力支持,滿懷期待;第二段是沖突醞釀期。由於企業文化的差異,圍繞著工作環境,是否建立工會,勞資雙方沖突開始變得尖銳,第三段是沖突的激化和緩和,呼籲建立工會一方和反對建立工會的一方(主要是資方和中籍員工)為拉攏員工,各顯神通,最後反對建立工會的一方在員工投票中獲勝,同時隨著中方掌握了公司經營權,公司扭虧為盈。
一部好的紀錄片,不僅由於它的真實,還在於它反應了不同層次的真實,引發人們的思考。概括起來,這部紀錄片涉及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中美企業文化差異以及背後的原因
中國企業強調勤奮、奮斗、紀律,美國企業更在乎權利、工作環境、自由。但這些差異的背後有深刻的經濟原因。劉潤老師分析道,這是因為長期以來中美企業的特點和發展階段不同決定的。中國大多數企業的競爭力來源於成本優勢,即物美價廉,人優我廉,曹德旺的福耀就是代表,成本控制和效率的提升關系企業的生死;而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來源於技術創新,福耀美國的美國雇員他們的前僱主福特汽車很長時間里就是技術創新驅動的代表。創新的紅利和較高的自動化在很長時間里能養起自由散漫的技術工人。
2、中國企業特別是製造業國際化前景
由於種種原因,比如為了進入國際市場,靠近終端市場,不少中國製造企業紛紛在國外設廠,但實際運營起來並不簡單,紀錄片中福耀美國的經歷就是很好的例子,文化差異、當地法律法規等經營環境的差異都會造成很大的阻力。福耀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管理手段,在美國當地法律法規的框架內應用種種手段對抗當地工會傳統,艱難保全了自己對公司的控制權,公司也實現盈利,但其它的中國企業就不一定有這樣的實力。中國企業走出去任重道遠!
3、製造業自動化趨勢
影片臨近結尾提到了工廠通過自動化來替代低效率人工的殘酷現實。在美國這樣高人工成本相對低效率的地方,企業為了利潤,用機器替代人的沖動會更加強烈。大而言之,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是大勢所趨,個體如何應對,是整個社會管理者需要考慮的問題,更是我們身處其中的每個個體需要思考的問題。
這個影片雖然圍繞一個企業展開,但人文因素涌動其中,其中一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福耀美國的美國主管來中國總部參加公司年會,看到新人舉行集體婚禮,不禁熱淚盈眶。追求家庭幸福這樣的普世價值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溝通的橋梁。
⑷ 《美國工廠》究竟講述了什麼為何它可以獲得奧斯卡最佳記錄片
《美國工廠》播出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2月8日的時候也榮獲第9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
3、除此之外,《美國工廠》除了拍攝的時候特別透明,完完全全地展示給觀眾外,它還能在這樣的一個大時代中找到了一個小的切入口,《美國工廠》,是中國企業到美國來辦工廠,這樣的一個切入點來反應國家文化間的差異和展現企業發展的痕跡之一,其實是很難得的。
⑸ 奧巴馬給錢拍視頻是真的嗎
您好,是真的,奧巴馬夫婦首次投資拍攝的《美國工廠》紀錄片悄然走紅,在大家沒注意到的時候,豆瓣評分就已經達到8.5的高分,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一位在美國投資辦廠的中國企業家曹德旺的故事
⑹ 奧巴馬拍的首部電影,內容為何要選我國企業家曹德旺
影片主旨其實跟我國企業家曹旺德的關系並不大。這部電影叫做《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被稱為2019年度最受關注的紀錄片電影。雖然故事是關於一家中國玻璃企業的,但它展示的並不是中國企業或企業家的輝煌和成就,而是為了反映美國工薪階層所面臨的全球化威脅的問題。
奧巴馬說他們成立高地製片公司是為了捍衛故事與真相的力量。他對公司接下來要製作的這些作品非常期待。這些影片都是關於種族和階級、民主和公民權利,和更多的其他問題的。他希望這些作品不僅僅是電視或電影,而是有教育意義、引起共鳴和啟發人們的作品。但話說回來,反映的有些是普遍問題,有些卻只是他們自己面對的問題,跟我們並沒有太多關系,看看就好。
⑺ 奧巴馬的第一部電影將上映,如何看待奧巴馬的成功轉型
根據《環球時報》。2019 年8月20號的消息,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卸任了總統職責之後,其自傳買了6000萬美元,日前又成功地實現了新一輪的轉型,這個轉型是電影製片人。
由美國從前總統奧巴馬旗下公司發行的紀錄片《美國工廠》正式上線,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中國的福耀集團在俄亥俄州建設玻璃工廠以後的故事。
走向未來只有靠融合彌補差異。
雖然娛樂圈大家都笑一聲。但是娛樂圈不乏有良知的導演製片人。所以我看好奧巴馬這一次轉型。
⑻ 奧巴馬為何投資美國工廠
奧巴馬為何投資美國工廠《美國工廠》有價值會火。《美國工廠》是一部紀錄片,記錄了從2014年到2018年間中國企業福耀玻璃在美國中部一座工業城的經營過程。製片人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導演也是奧斯卡得主JuliaReichert和StevenBognar夫婦倆。整部片子貫穿了一個主題,中美企業的文化之爭,《美國工廠》戳痛了中美兩國觀眾的心。成為本年度最具爭議紀錄片,中美兩國都炸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