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韓國對電影的保護

韓國對電影的保護

發布時間: 2023-01-31 17:49:18

① 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是怎樣的

作者:胡楊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683537/answer/191525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韓國於1998年建立電影分級制度。規定電影分為5個等級:全民、12歲以上、15歲以上、18歲以上可以觀看和限制放映。每部電影的等級由民間組成的"影像物等級委員會"進行評級。另外,對於網上的色情資訊,年齡限制提高至19歲或以下不能觀覽。這種分類只出現於不能在戲院上映,而只能以錄像帶或影碟發行的電影。——維基網路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觀眾是看不到韓國電影的,在今日,或許觀眾和電影研究者對近十年來的韓國電影相當熟悉,但是如果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產生隔膜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我們需要《韓國電影史》這樣一本書的原因。它的功能簡單明確,以編年史的線路來梳理韓國電影,向韓國以外的讀者介紹韓國電影(書的幕後推手是「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你大致可以看出此書的官方色彩)。但這本書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實際編撰者有三十餘位,從而在編年體的框架內有自由跳躍的寫作方式,這種方式或許使書的結構存在某種混亂,卻也能讓韓國電影史有了前後響應的連貫性。
如果我們全面審視這本電影史,會發現一個名曰「審查」的幽靈一直居住其間,是這本書的許多撰寫者都很難規避的一個問題。這個「幽靈」具有非常強烈的政治色彩,一直影隨身動,緊跟韓國的政治時局變化。電影初傳入朝鮮半島時,朝鮮王朝根本就沒有什麼審查的概念,最多派個警察去看場子,因為「眾多觀眾聚集在黑暗場所,難免會發生點小摩擦」。隨著日本對朝鮮的殖民入侵,電影審查制度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種審查很明顯是為了限制民主主義言論的表達,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更是在韓國強化了電影審查,在1940年制定了「韓國映畫令」,把「褻瀆皇室尊嚴和損害帝國威信」作為法令的基礎。此時對於拍攝電影的限制完全是一種政治上的需要,是對確立日本「宗主國」地位的意識的強調,如果我們把目光從朝鮮拉回到日本,就會看出兩處審查政策的不同,黑澤明在他的《蛤蟆的油》里曾經說過:「我認為,那時內務省的檢查官們一個個全是神經不健全者。他們都是迫害妄想狂,都有虐待狂、受虐狂和色情狂的性格特徵……他們把外國電影里的接吻鏡頭全部剪掉,凡是女人光著腳或露膝的畫面,也一律剪掉。」他所要爭取的自由表達顯然與韓國的電影創作者們是有區別的。到1948年韓國政府成立,審查依舊陰魂不錯,軍人掌握政權時期,審查只是換了個基調而已,「不許攻擊政府」肯定是必需的,反共意識形態更是審查者的普遍共識。軍政府搞出了事前審查制度,並且為此不惜在1962年修改了憲法,以保證這種審查制度不違憲。
當然,如同任何一種醜陋的制度一樣,苛刻的、自利性質的政府審查行為不會永遠存在。從1984年開始,韓國政府開始廢除事前審查制度,政治鉗制大為減少。令人意想不到然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審查的松綁帶來的是一股色情影片的熱潮。這或許也是重視保護青少年的中國廣電部門遲遲不願意推行電影分級制度的一個原因。而韓國的電影分級制度在1996年開始推行,這一回憲法沒有扮演絆腳石的角色,憲法裁判所多次認為電影振興委員會推行的分級制度所含有的對電影的分級審查是違反憲法的,甚至認為給電影分級的機構都是「屬於憲法禁止的審查機關」。
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審查與人類的自由表達權利一直是相生相伴的,分級制度並非審查的完全終結,之所以在分級制度確立後,韓國電影的題材呈現多元化的格局,過去不能碰的敏感問題也出現了重大突破,完全在於創作人員的自由表達權得到了放大。過去的審查制度(無論是日佔時期還是軍政府統治時期)充滿黑箱操作,並且還有惡法保護,它不僅讓一部電影無法上映,成為了禁片,而且事前審查制讓許多電影創作早早就胎死腹中,連拍攝都不可能。分級制度同樣也保證了觀眾的選擇權利,一個文明社會的成年公民有權利選擇他想觀看的任何電影,對青少年的保護並不意味著對成年人意志的限制與踐踏。當然,任何「好」的制度不可能一日促成。韓國電影審查制度不僅依附於電影工業本身,更多的是韓國政局的縮影,當軍人政府下台之日,電影的蓬勃發展已經勢不可擋。第一部給韓國電影帶來國際聲譽的《生死諜變》,直接觸及了韓國與朝鮮之間的間諜戰,這種題材的開發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電影不僅在韓國本土取得了票房成功,而且還打開了韓片在日本與香港的市場,成為了韓國電影興起的標志。不僅南北問題不再成為禁區(《義兄弟》也受惠於此),而且韓國電影創作者也有了可以反思自己國家的歷史問題的可能,無論這種嘗試是否成功。李滄東和奉俊昊都在自己的電影中對光州事件做了微妙的表達,而金志勛導演的《華麗的假期》更是直接展示了光州事件中政府軍隊對民眾的鎮壓。審查的松綁讓電影的類型創作有了巨大的空間,韓國已經成為了一個恐怖片生產的大國,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金知雲的《薔花紅蓮》甚至讓好萊塢買去了改編權。林常樹導演的《那時候那些人》將朴正熙總統被刺事件加以戲劇化,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漢城地方法院要求電影刪除開頭和結尾的片斷,引起了電影公司的不滿,做出了在判決之前提前公映的舉動,這次對電影的干涉與審查沒有多大關系(否則影片決無上映的可能),而是影片涉及的事主親屬告到了法院。像這樣的爭議反而是一種進步,所有問題可以公開討論,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黑箱操作,無聲無息。
韓國電影在21世紀的飛躍,從苛刻審查轉向分級制度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我們看完《韓國電影史》,就會明白書的編者序中的那句話的分量,當人們探究韓國電影何以成功時,作者的回答是———「舊制度和審查,首先必須廢除」。

② 韓國電影振興的三個原因

韓國電影的發展與90年代的一系列政策有著密切的關系,1998年韓國官方廢除了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採用西方的分級制度。1999年的光頭運動促使韓國電影的本土保護機制誕生,每年本土播放146天本土電影。這兩起重要的事件使得韓國電影的發展呈現一種井噴狀,使得韓國電影市場迅速走向成熟,但是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為韓國電影的崛起並非由於電影審核制度的解禁,也不只是因為本土保護機制的產生。

韓國政府對電影的支持從側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韓國就讀影視方面的學子有非常多的機會參加各種藝術投資的電影拍攝,不僅是經濟上的支持和社會實踐,政府為這些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政府注重文化產業的投資,電影節遍地開花。大企業的財務支持,國家層面的重視,對國產電影的優惠,政策上扶持新人導演,增加出國交流的機會,引入國外最先進的技術手段,這一系列的發展為韓國電影的崛起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韓國電影的創作更自由,制度完善,許多有良知的電影拍攝了大批具有具有批判性質的現實主義電影,由於韓國電影對本土的包容,韓國電影的題材不局限於商業和娛樂,大量具有自揭傷疤題材的電影應運而生。

題材方面的解解禁後,韓國電影人不斷探索類型片和本土文化的結合。獨特的文化構成,特殊的政治環境,改革中的矛盾和犧牲,正式這些特殊的元素,為韓國電影製造了特殊的表達方式。也使得韓國電影人另闢蹊徑,韓國電影不但在國際化的類型片上獲得成功,在藝術上絲毫沒有減弱。

韓國近些年的北韓題材電影大量涌現,南北韓高度僵持,戰爭危險的一觸即發,促使反戰類型的影片獲得成功,這其中包括99年的《生死蝶變》、00年的《共同警備區》03的《實尾島》、04年的《太極旗飄揚》。當然韓國電影人在自揭民族傷疤的同時,也關注的弱勢人群,這種題材的創作算是創作者的良心,一批諸如《熔爐》、《綠洲》、《馬拉松》等影片的成功,不得不說是韓國電影人關於社會的反思。類型逐漸多元化的韓國電影市場在犯罪題材上更是風生水起,《朋友》《殺人回憶》、《老男孩》都是風格清晰,黑暗氣質濃郁,但是這一類電影成功後,韓國的犯罪類型片大量涌現。

③ 20世紀末韓國電影之所以走紅很大一部分原因應歸功於韓國電視劇,是 否

否。
80年代香港電影苗根正紅,日本電影風生水起的時候,韓國電影還是一副扶不起阿斗的模樣,79年韓國剛結束獨裁統治,但電影依舊受到政治因素影響,上映要挨刀,與中國總菊一個調性,嚴厲禁止色情、暴力和政治題材,這直接影響到電影產業的發展,整個韓國電影產業呈現低迷狀。

韓國電影的發展與90年代的一系列政策有著密切的關系,1998年韓國官方廢除了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採用西方的分級制度。1999年的光頭運動促使韓國電影的本土保護機制誕生,每年本土播放146天本土電影。這兩起重要的事件使得韓國電影的發展呈現一種井噴狀,使得韓國電影市場迅速走向成熟,但是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為韓國電影的崛起並非由於電影審核制度的解禁,也不只是因為本土保護機制的產生。

韓國政府對電影的支持從側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韓國就讀影視方面的學子有非常多的機會參加各種藝術投資的電影拍攝,不僅是經濟上的支持和社會實踐,政府為這些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政府注重文化產業的投資,電影節遍地開花。大企業的財務支持,國家層面的重視,對國產電影的優惠,政策上扶持新人導演,增加出國交流的機會,引入國外最先進的技術手段,這一系列的發展為韓國電影的崛起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韓國電影的創作更自由,制度完善,許多有良知的電影拍攝了大批具有具有批判性質的現實主義電影,由於韓國電影對本土的包容,韓國電影的題材不局限於商業和娛樂,大量具有自揭傷疤題材的電影應運而生。

題材方面的解解禁後,韓國電影人不斷探索類型片和本土文化的結合。獨特的文化構成,特殊的政治環境,改革中的矛盾和犧牲,正式這些特殊的元素,為韓國電影製造了特殊的表達方式。也使得韓國電影人另闢蹊徑,韓國電影不但在國際化的類型片上獲得成功,在藝術上絲毫沒有減弱。

韓國近些年的北韓題材電影大量涌現,南北韓高度僵持,戰爭危險的一觸即發,促使反戰類型的影片獲得成功,這其中包括99年的《生死蝶變》、00年的《共同警備區》03的《實尾島》、04年的《太極旗飄揚》。當然韓國電影人在自揭民族傷疤的同時,也關注的弱勢人群,這種題材的創作算是創作者的良心,一批諸如《熔爐》、《綠洲》、《馬拉松》等影片的成功,不得不說是韓國電影人關於社會的反思。類型逐漸多元化的韓國電影市場在犯罪題材上更是風生水起,《朋友》《殺人回憶》、《老男孩》都是風格清晰,黑暗氣質濃郁,但是這一類電影成功後,韓國的犯罪類型片大量涌現。

朴贊郁、金基德、奉俊昊、洪尚秀、李滄東、崔東勛、姜帝圭、康佑碩等一些優秀導演的涌現為韓國電影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00年後這些導演在題材的創作和拍攝的手法都達到了相對穩定的成熟期,並開始走向國際,拍攝過《共同警備區》、《老男孩》的朴贊郁後來拍了《斯托克》。拍攝過《殺人回憶》、《母親》的奉俊昊拍了此時正在上映的《雪國列車》。沉默的金基德用他的語言為韓國電影增加了新鮮的血液。拍攝過《薄荷糖》《密陽》的李滄東用他精緻的電影語言指導了《詩》。

這些優秀的導演並沒有盲目的追求大格局大視野的商業電影,初期從底層視角看待社會變革,思索經濟發展對於價值觀帶來的沖擊,批判現實的黑暗,他們用現實主義的路徑打開了韓國電影的新世界。正是有著這樣一批優秀的導演及素質過硬的編劇創作,韓國電影才真正的在亞洲博得一片天空。

韓國電影優秀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小格局大視野,精緻不花哨,接地氣不媚俗,往往一個普通的故事拍的扎實穩健,一個犯罪類型的電影充斥著諷刺和批判,《黃海》和《恐怖直播》中一黑到底的小人物的掙扎,以及最後的反抗,完成了一個漂亮的反類型片,韓國電影在近幾年已經不僅僅是個別的成功,是一個市場的進步,反觀國內,幾乎慘不忍睹,或許中國電影依舊在進步,但與韓國的成熟相比,我們差的不僅僅是一個分級制度。文化氛圍、編劇素質、導演能力、電影市場、我們幾乎沒有一點領先與韓國,從《漢江怪物》到《線蟲入侵》在到《流感》韓國災難片在亞洲的領先程度已經毋庸置疑,從編劇到導演都是以好萊塢水準作為標桿的,而我們還在拍《超強台風》.....從《追擊者》到《黃海》再到《恐怖直播》,犯罪類型電影已經趨向於國際化水準,甚至代表了亞洲電影的制高點。當我們嘲笑韓國電視劇雷人,愛情片狗血的時候,我們的影視劇產業不但都像一個媽生的怪胎,而且甚至拿不出幾部有誠意之作,而當韓國人不玩狗血偶爾玩下熱血的時候,我們生生的被甩出了幾條街。
http://i.mtime.com/eilonr/blog/7760871/

④ 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是怎樣的

韓國電影一開始的審查是由日本侵略者制定的,意在通過文化更好的控制和奴役朝鮮半島,全力宣揚殖民統治,扼殺反抗侵略的苗頭。主要內容是1922年的《興行和興行場取締規則》,1926年的《活動寫真和映畫檢閱規則》,1936年的《活動寫真和映畫取締規則》,1940年的《朝鮮映畫令》。1961年到1997年是韓國的軍政府執政時期,朴正熙時代,四次修訂《電影法》(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電影法是搜集日本侵佔韓國時所制定的電影審查而拼湊成的,這種法律的奴役性可想而知。),對於電影內容嚴格控制,以反共,維新為「政治正確」。而全斗煥時代,《電影法》依舊嚴格把控電影內容,檢查重心由「性」和「暴力」轉化為對社會矛盾的揭露,對於反映別國社會矛盾政治壓迫的電影是可以上映的,而涉及本國則一概pass。盧泰愚時代也是老樣子。1997年韓國民主時代到來,金大中競選總統成功,1997年釜山電影節金大中公開承諾 「給予支援,不幹涉」的原則下,廢除電影審查。2000年電影振興法修訂,確定以年齡階段分級。套用網上有人說的一句話,韓國有改變法律的電影,中國有改變電影的制度。韓國電影里對於政府警察政治家的批判很大,《熔爐》《追擊者》等等都是這樣。這樣的影片在中國會被殺掉無數次了。1997年廢除電影審查,積極開展電影振興政策。1999年成立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電影被選為重點扶持對象。2000年取消了電影審查機構,由影像物等級委員會負責電影上映等級的分類審核。於此,韓國電影法發生了重大改革,廢除審查制度,確立電影分級制。

⑤ 韓劇韓國電影版權問題

可以看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國家,擁有14億人口,地大物博,政府的管理限度十分有限,因此在大陸收看韓劇不用擔心版權問題,但如果在國外,那就不行了,想香港,台灣,韓國,日本因為地方小,所以管的會很嚴,以下告訴你有關版權的概念,希望對你有幫助。
電影版權基本概念
電影版權(含電影發行權和電影放映權)即電影著作權,是指電影作品的作者或者公司法人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
電影版權取得方式
電影版權的取得有兩種方式:自動取得和登記取得。按照中國的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完成就自動有版權。 所謂完成,是相對而言的,只要創作的對象已經滿足法定的作品構成條件,既可作為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電影版權構成模式
在學理上,根據性質不同,版權可以分為著作權及鄰接權,簡單來說,著作權是針對原創相關精神產品的人而言的,而鄰接權的概念,是針對表演或者協助傳播作品載體的有關產業的參加者而言的,比如表演者、錄音錄像製品製作者、廣播電視台、出版社等等。
編輯本段徵收電影版權費
費用徵收出台
不出意外的話,從明年1月開始,國內網吧、長途大巴播放電影必須向影著協繳納一定的版權費用。這意味著,部分公共場合的電影免費大餐將告別歷史,付費電影時代即將來臨。筆者認為,在這項制度實施前,有三點問題必須向公眾釐清。這不僅有利於標準的順利推行,也利於消除公眾對徵收電影版權費的種種誤解。
「消費」選擇權
作為徵收電影版權費的對象,網吧和長途汽車自然也是「消費者」。從問卷調查來看,有些「消費者」尤其是客車車主明確表示,今後將不在車上放電影了。問題是,「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嗎?筆者期望在今後出台的實施細則中,能給予明確。
收費方式
按照現有制度安排,徵收電影版權的收費模式是「一刀切」,即在網吧或在長途汽車上,不管你看一部電影,還是看十部幾十部電影,均按統一標准收費,這種管理方式自然方便管理者。而對於消費者而言,則明顯是不公平:「點播少少收費,點播多多收費」能做到嗎?
分配方案有沒有制定完善
對於中國電影著作權協會來說,在推廣「國產電影網吧數字發行平台」和擬收費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放下身段與著作權人進行協商的利益分成問題。特別是電影版權費管理費問題,這個管理費用佔多少比例,不能由自己一家說了算,應當與著作權人積極協商,達到一致意見後方可出台實施。
編輯本段電影版權保護之路
盜版行為多樣化
「起初我們接觸的電影VCD、DVD盜版很多,由於我們對電影放映前期作出了大量反盜版工作,情況有所改善。目前對於電影放映後期的盜版,我們正面臨著嚴重的挑戰。」中影集團副總經理韓曉黎說,最近網路侵權,特別是電視台的盜播,非常嚴重。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提起電影版權被盜版,一般人都會想到音像製品方面的盜版,而如今,新技術的出現,數字和網路技術的進步,在促進電影藝術不斷進步的同時,也使電影傳播方式即電影版權盜版方式日趨多樣化。 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互聯網用戶的第二大市場。在各類形形色色的網站中,提供電影在線觀看、下載的網站不計其數。據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調查的30家提供此類服務的網站顯示,每家網站平均提供下載的影片1634.7部,其中提供國產電影的下載144.6部,占總數的8.84%,而這些影視節目基本上都沒有得到權利人授權和許可。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版權處副處長蘇如松介紹說,截止到去年,各地版權部門在當地公安、電信主管部門的大力配合下,共查辦網路侵權案件172件,其中已完全辦結案件149件。版權執法人員在對涉案173家網站、405台伺服器進行調查、取證,依法關閉「三無」網站76家,沒收專門用於侵權盜版的伺服器39台,沒收非法所得3.9萬元,責令137家網站刪除侵權內容,對29家侵權網站給予共78.9萬元的罰款處罰,移送司法涉嫌形式犯罪案件18件。 除網路侵權外,電視台對電影的侵權盜播行為異常嚴重。根據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今年上半年對數家省級非上星電視台的影視頻道以及一些城市電視台的影視、文藝娛樂頻道的監播發現,被盜播的影片數量相當驚人,高達上百部;而且從播放影片的種類上,很多影片都是最近一兩年面世的市場效益好、內容新的作品。 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法律部主管孟雨表示,根據已掌握的情況推算,全國省和省會以上城市以及計劃單列市的非上星電視台,每年侵權播出屬於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會員單位享有版權的電影作品應當在1200至1500部次,或者更多。如果按照剛剛結案的中國教育電視台侵權播出電影《沖出亞馬遜》而賠償5萬元的標准來推算,電影版權所有人因為電影作品被電視台盜播而每年損失的金額將達到6000萬元到7500萬元。 另外,中國電影版權保護協會理事長朱永德說,未經許可,擅自在長途汽車、飛機、輪船、賓館、飯店等場所設立的各類電影VCD視頻點播系統也屬於侵犯電影版權的行為。
版權保護遇尷尬
「近兩年來,我們通過訴訟挽回了20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但是我們深深感到,通過我們一個部門、一個單位,尤其是單獨的電影出品人進行維權,太力不從心了。發行一個片子,出500個拷貝,一人管一個拷貝,就得派出500人。電影發行之後,還要派人到全國各地,利用錄像機錄下侵權的證據,然後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訴訟。」韓曉黎無奈地說,實在無法應付過來。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費安玲說,雖然通過法律手段,可以解決侵權問題。然而著作權法實施20多年來,這種利益的沖突仍愈演愈烈。這說明法律不是萬能的,不可能指望所有問題都通過法律來解決。 更為重要的是,即使通過司法解決,電影權利人也未必能夠收回損失。幾年前,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受北影、上影、長影等10家製片單位委託,將私自侵犯他們電影版權的天都代理中心、天津泰達音像發行公司告上法庭。法院最後判罰賠給10家製片廠120萬元人民幣,摺合到每部影片上的賠償,就是5萬元。可是,算上取證費、律師費、訴訟費等各項開支,製片方卻入不敷出。 去年11月,中國版權保護協會打的第一場維權官司,也遭遇了同樣的尷尬。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電影《太行山上》被湖南一家電視台盜播,結果獲得的賠償僅僅勉強維持所有開支。八一電影製片廠的一位負責人表示,這只不過是「討了個說法」。 雖然有關法律對「電影版權人在權利救濟時所付出的必要費用由誰承擔問題」進行了一定的規定,但這一部分很大程度上交給了法院,由其行使自由裁量權。從理論上說,法院必須要求加害人予以賠償和補償權利救濟時所需的費用,可是,部分地區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卻使這一規定在實踐中失去意義。 盜版官司「得不償失」,這樣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很多權利人不願意也沒有興趣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權。 另外,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著名導演陳國星說,有一次偶然看到某電視台播出介紹中國原子彈歷史的專題片,其中很多鏡頭都是從他導演的影片《橫空出世》里剪輯的。中國電影基金會會長、著名導演李前寬也表示,某電視台推出的大型專題片《重慶談判》大量使用的是他拍攝的影片中的鏡頭。其導演作品《開國大典》更是被人做成了資料片。而對於這種偽裝的侵權行為——以專題形式大量使用電影作品的行為,法律並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
維權路障礙重重
「實際上,中國電影版權保護面臨的最大困難還是如何轉變大眾的觀念。」朱永德十分感慨地說,盡管政府十分重視電影的版權保護問題,一些相關法律、法規也不斷完善;但是由於大部分老百姓仍然沒有意識到盜版的危害性,甚至一些權利人自身的維權意識也不強,再加上某些地方保護主義,使得維權之路遇到了許多困難。 這一點,在7月下旬由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結的中國教育電視台被訴侵權播放影片《沖出亞馬遜》一案中有明顯的體現。2005年9月10日,未經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許可,中國教育電視台在其一套節目的周末影片欄目中播放了該片。中國教育電視台認為其播放行為系一種課堂之外的教育教學使用行為,應屬於合理使用。法院審理認為,《沖出亞馬遜》確實屬於有關部門推薦的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但這並不表示任何播放被推薦影片的行為均是出於公益目的。就本案來說,中國教育電視台在播放該片的過程中插播了多處廣告內容,顯然與公眾利益無關,其播放行為是帶有商業目的。 不過,費安玲指出,很多人喜歡以「沒有以營利為目的」進行抗辯,認為其沒有侵權,其實他們都是心虛的。我國法律在認定侵權上並沒有要求以營利為目的,侵犯了他人的物質財產,並不需要以營利為目的即可構成侵權。無論是否以營利為目的,只要符合法律關於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只要不是在法律給予特別保護的范圍之內,那麼這個侵權行為就是成立的。 除改變人們的觀念和認識外,電影界人士表示,「行政處罰多、民事賠償少、刑事打擊則更少」,對盜版的懲處力度不夠也是版權保護的一道難題。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辦公室副處長魏華祥直言不諱地指出:「我覺得關鍵在於沒有一個懲罰性的規定,判罰力度太輕。維權的成本太高,侵權的成本太低,這是法律對權利人權利保護不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法律規定,不能證明侵權數額的,賠償數額不能超過50萬元。但是一部電影往往在侵權中所受到的損失遠遠不止這么多。一個拷貝,可能就會損失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票房。」
總結
「保護電影版權,權利人首先要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一位業內人士舉例說,信息網路傳播權是修改後的著作權法明確確認的權利人享有的一項重要權利,但是這項權利如果靠單個權利人自己加以落實和實現難度較大。所以,電影版權人需要依靠一定的機構和版權集體管理組織來集體實現。

⑥ 為什麼感覺近些年韓國電影質量越來越高

因為有韓版『巨石 強森』撐場面啊!

因為他我終於知道了什麼叫做一巴掌呼死你!

19年最火的動作電影應該就是這部《惡人傳》了。

這部電影的男主角就是馬東錫出演,《惡人傳》這部影片由真實事件改編而成

馬東錫在這部電影中飾演的黑幫老大有情有義,馬東錫對上窮凶極惡的殺人狂是這部電影最主要的賣點,黑幫老大馬東錫不僅僅有肌肉,還擅長動腦子,最終跟警察合作,抓住殺人狂,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主動站出來指正罪犯。結尾,馬東錫更是不惜入獄去結束殺人犯性命。真的太帥了有沒有?

《犯罪都市》《憤怒的黃牛》還有《壞傢伙們》可以說馬東錫演的每一部電影都非常經典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的確最近幾年有這種感覺,覺得韓國的電影好像製作水平逐漸提升,無論是質量還是其中的含義都逐步上升。

我個人覺得呢,有以下幾點。

(一)韓國一些質量好的電影他所反映的是一些 社會 底層的現實以及現狀,對於一些觀看電影的人容易產生共鳴,加大了對此類電影的支持與熱衷。咱們國家一些比較現實比較殘酷的一些題材很不容易過審或者是片頭一再刪減,然後讓觀眾看得沒有頭緒。

(二)韓國也不斷的加大對優秀電影的扶持力度以及相關投入,一個良好的創作氛圍,對一個優秀電影的產生是非常的重要,韓國的電影呢,很會發掘現有的資源以及相關的題材。

(三)同時的演員的演技其相關素養也顯得十分的重要,在韓國也不乏缺少一些老牌的演技明星,以及相關演繹程度很好的一些新興明星!

(四)同時呢,咱們中國近年來一些比較優秀的,能夠稱得上質量非常好的電影,相比韓國少了許多,這也是一個很鮮明的對比。

為什麼感覺近些年韓國電影質量越來越高?

韓國影視水平普遍高於國產,這是大多數國人總體的客觀評價,特別是剛剛接觸韓國電影的觀眾,都會深深被韓國影視的內容、表現表演力所折服,這是共識,為什麼呢?仔細分析如下:

1國產影視產量高精品少。國產影視劇近年產量噴發,但粗製濫造而無約束,相對韓國電影腳踏實地穩步的精益求精,一個退步一個進步,差距就變巨大了。

2韓國影視發展已經進入成熟期,也就是專業化水準在穩定期。政策,制度,利益分配,作品定製等等細化分工合作都很好,韓國方面配合也已達到了非常科學合理性,這也是韓國經濟發達的表現,同時也是能製作高質量影視作品大環境前提。

3韓國影視的特點所致。韓國人與中國人同樣是東方面孔,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國人對他們的影視人物更有認同感,但因為是不同國度,又有異域的新鮮感。這也是韓國影視能吸引人大量國人關注的原因之一。

4韓國影視善長言情,人性方面的表演,國產電影也有這方面的但很少,這方面的精品就更少。他們能更大滿足了國人這方面的觀影心理需求。

5另外要說的是,韓國因為國家地理、 社會 環境等的限制,影視作品中表現的生活細節非常細膩豐滿自然,電影細節與現實生活非常貼近,真實感非常非常強,電影人物的一個日常舉動就會給人予震撼,而不是靠燒錢換視覺上的沖擊!韓國電影細膩到觀眾能同影視人物的內心一起波動,這是一個國產影視難以攀爬的高峰!

韓國電影確實在一個很高的水準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喜歡看韓劇,韓國綜藝,韓國電影和韓國明星的韓粉。

1:韓國演員演技豐富,就算在綜藝、電視劇、等節目中表現依然出色,也成了我國模仿的對象。

2:韓國電影製作精良,畫面效果以及製作成本很好的展現在電影中,不想我國成本大部分都被演員分走了。

3:韓國電影角色主要選擇合適的演員而不是流量演員,而且每個演員把握的很好。

4:劇中道具特效很得當,精彩畫面很多,而不是單獨的兩個主角單調獨白。

5:韓國電影敢於拍攝別國不敢拍攝的劇情,敢於拍攝當下最真實的 社會 ,揭露黑暗一面。

不懂電影。不過感覺韓國電影精品意識強,表現在劇本好,演員好,服裝道具美術布景高度還原現實。反觀我們的一些電影,一切都和電影生產規則對著干,怎麼難看怎麼來

1.首先受惠於政策支持: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韓國政府受好萊塢啟發,看到了電影產業帶來的巨大利潤,將電影定為政府一大重點文化發展方向,從立法、行政、資金等層面給予了巨大支持。

1995年制定《電影振興法》,將電影分級,分級制代替審查制,成立電影振興委員會,允許和鼓勵風險投資進入電影產業。

同時,政府對電影產業減免稅收、行政撥款、引入 社會 基金,包括網路融資,助力電影產業成長。

2.再看人才培養方面:

截止至2014年,韓國電影學科專業的高校已經達到了80餘所,電影創作的高端人才不斷地流入到高校擔任教職,培養後備人才。

除高等教育體系之外,韓國又形成了國家公共文化系統下的電影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出現了一些基於電影教育的公共機構和民間機構,比起學校教育更重視實務。

韓國電影藝術學院培養了大量適合韓國主流電影製作的人才,實現了電影教育和電影工業之間的良好銜接,培養了許珍浩、任相秀、奉俊浩、金泰勇、崔東勛等5000多名人才。

3.離不開國際交流:

韓國受西方特別是好萊塢的電影文化沖擊,很多電影人才輸送到美國進修學習,技術方面也展開了與好萊塢特效團隊的密切合作,加速了韓國電影的工業化、商業化程度。九十年代韓流引領文化東亞地區,也是本國文化產業走向世界的強勢推動。

韓國電影我很喜歡看。

韓國的電影更多是揭露人性,人性比病毒更可怕。其中《流感》《釜山行》《新世紀》《小姐》《南山韓城》《恐怖直播》等,簡直是舉不勝數。

其中《恐怖直播》,我感覺國內目前還沒有一部電影與之披靡。全局就一個直播間就貫穿始終,目前國內同類型劇情的電影應該還沒出世。這可以看出韓國編劇的才能真的是強大到讓你目瞪口呆的地步。

中國呢不是沒有好電影,出名的也有《霸王別姬》《我不是葯神》《狗十三》都是優秀的電影,但是你在國內接觸中國爛片的概率遠比韓國的要高。在一個重要的就是我們國內電影審核的局限性,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們電影劇本往多方面發展的一個道路。

最後呢,狹隘,局限小,演技爛,流量明星費用高,都制約著我們電影的發展道路。

為什麼韓國電影的質量越來越高?在我看來主要有四點原因:

(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2019年韓國的國家GDP為1.63萬億美元。同時期的俄羅斯為1.64萬億美元,但要說明一點韓國的人口為5100多萬,而俄羅斯的則為1.44億。韓國經濟的高度發展帶來了文化市場的高度繁榮,且為文化市場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

(二):韓國政府對於韓國文化市場實行高度的自由政策。

韓國取消了電影的政府審查制度,講審查交給民間委員會。由此電影的創作和經營受到的意識形態管製取消了,韓國電影的創造力受到極大的鼓舞。沒有了政府的監管各種深刻的反應政府貪污腐敗和 社會 底層人民生活狀況就如雨後春筍般的大量出現。

恐怖直播

寄生蟲

(三):韓國電影的發展也離不開政府的保護政策。

韓國實行電影配額制,又叫義務上映制度。這是韓國政府為保護本國電影所進行的政府行為,強制規定韓國電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上滿146天的國產電影;全國電視台播放的本土電影也必須達到一定時長比例。

(四):韓國電影人也在不斷的思索年輕人的喜好。

大多數年輕人都比較喜歡喪屍題材的電影。這幾年在國際上大火的韓國古裝喪屍片《王國》、《釜山行》就是典型的例子。

王國

你知道那些熱門的韓國電影?

韓國電影近幾年確實很強勢 劇本好 演員的形象和實力也比較過硬 關鍵是敢拍一些敏感話題 而國內不行 推薦你看韓國電影《新世界》 個人覺得比《無間道》好看

個人感覺,韓國電影的質量一直都很高,除去男女主角的高顏值之外,其電影題材的選取真的很有水平,真正符合「電影源自生活,但高於生活」的境界,《辯護人》,《寄生蟲》,《釜山行》等一系列優秀電影,貼近生活,同時敢於把 社會 熱點問題直接通過電影的方式表達出來,十分敬佩。不吹不黑,就連韓國的愛情電影也是拍得很唯美的,可以建議看看[捂臉]

⑦ 韓國作為一個小國,為何電影可以拍的這么好

因為韓國的電影演的都比較真實,他們大部分電影都是根據社會現實改編的。而且也有人專門給他們遞這種真人真事的稿件,所以他們在拍攝的過程中不需要自己編故事,都是社會上真實的事,所以給大家的感覺就非常真實。韓國的電影最好看的一部就是《熔爐》。當時這部電影不僅在韓國國內收視率超高,在每個國家收視率都特別高。

但是韓國的電影他會把真實的大結局演出來,會狠狠的揭露現在人的人性。大家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會覺得非常真實,有的人甚至看了幾遍,也會給各位家長普及一下這個劇情裡面的知識,所以韓國的電影每一部票房都非常高。韓國的劇本一點都不誇張,都是按照真實的故事情節去演的,所以大家更喜歡看。

⑧ 其他國家有電影保護月嗎

1、韓國:

和中國內地限制好萊塢大片數量、上映檔期不同,從1996年開始,為了應對好萊塢電影的文化入侵,韓國政府立法規定全國每家電影院的每一個廳每年必須放映146天以上的韓片。

4、泰國:

1970年代起,泰國電影艱難起步,泰國政府為了保護本土電影嚴格限制進口大片,盲目排外讓保護月成為了保護年,沒有憂患意識的本土電影人個個都成了害群之馬,每年僅有個位數電影能拿的出手遠銷海外,最終泰國政府不得不開放進口片配額。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4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9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5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4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