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手黨起源的電影
① 美國黑手黨的起源
黑手黨初指起源於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及法國的科西嘉島的當地秘密結社犯罪組織。後隨著義大利裔移民而散布於世界各地,特別是美國。如今已經成為了有組織犯罪的代名詞,也是影視作品熱門的主題。
黑手黨(Mafia)起源於今日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及法國的科西嘉島,指當地秘密結社的犯罪組織。今時今日,這些犯罪組織不單只活躍於義大利本土,一百多年來(主要在20世紀初)更隨著義大利裔移民而散布於世界各地,特別是美國東岸。他們在美國的勢力於經濟大蕭條時期興起,到20世紀中期達至最強盛,直至1970年代至1980年代聯邦調查局的一連串調查瓦解了他們的勢力。他們的行動,包括了暗殺、非法買賣、妨礙司法公正。雖然他們的勢力已大不如前,但他們仍然影響著美國的潮流文化。不少電影、電視劇,甚至廣告都與他們的形象或生活有關。
時至今日,「黑手黨」這個名詞不單單指這些義大利裔的犯罪份子。受該組織的影響,在世界其他國家,也出現了類似的名為黑手黨的社團組織,如:俄羅斯黑手黨。這些份子有時也被稱之為當地的黑手黨,但日常所指的黑手黨,仍然指這一班美國的西西里裔犯罪份子。另一方面,同樣是義大利人,但位於拿波里的犯罪組織並不叫黑手黨,而是另外有一個叫「Camorra」的名稱。
② 一部關於美國紐約黑手黨起源的老電影
就是 教父2 裡面有一條支線就是前傳
③ 推薦美國黑幫,義大利黑手黨的電影,要真實暴力熱血
1,《教父》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等主演的黑幫電影,於1972年3月2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柯里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柯里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
2,《教父2》
《教父2》是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的一部黑幫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羅伯特·杜瓦爾、黛安·基頓等主演。1974年12月12日影片在美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第二代教父邁克爾·柯里昂的奮斗歷程,同時影片也回憶了第一代教父維多·柯里昂創業的艱辛。
3,《教父3》
《教父3》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執導,阿爾·帕西諾、黛安·基頓、安迪·加西亞等主演的劇情片,是繼1974年《教父續集》之後十六年的1990年才上映的《教父》三部曲完結篇。該片講述了1979年,第二代教父邁克爾·柯里昂到了垂暮之年,為了靈魂的救贖,邁克爾慢慢結束家族的黑道事業,轉投正當生意。
4,《暴力街區》
《暴力街區》是由卡米勒·德拉馬雷執導的動作片,由大衛·貝爾,西里·拉法埃利,托尼·達瑪修主演。該片是國際導演呂克·貝松所執導的動作電影《暴力街區13》的升級加強版。
講述了芝加哥一批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被一名貧民窟的毒販偷竊,於是由保羅·沃克飾演的警探與卧底(大衛·貝爾)深入貧民窟調查,最終揭露了一個被隱瞞多年的驚天大陰謀。
5,《美國黑幫》
《美國黑幫》(American Gangster)是由環球影業發行的犯罪影片,該影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拉塞爾·克羅、丹澤爾·華盛頓領銜主演。
該影片改編自《紐約》雜志上的一篇關於70年代黑人毒梟弗蘭克-盧卡斯的真實故事,主要講述了1970年代海洛因毒梟弗蘭克·盧卡斯和一名紐約警察里奇·羅伯茨互相鬥智斗勇的故事。
④ 給一些黑手黨題材的電影
強力推薦:《好傢伙》本片以在黑手黨做馬仔多年的主人公最後為了洗脫罪名為FBI做污點證人為題材,其中詳細的介紹了黑手黨的等級,犯罪手段,洗錢,以及生活,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黑手黨教父懸賞500萬取其首級,如果主人公還活著他現在還在被FBI保護中。
《盜亦有道》又是警察卧底黑手黨,不過阿爾帕西諾和約翰尼德普大斗演技實在很過癮!
⑤ 電影《教父》講的是什麼
電影《教父》講的是美國黑手黨柯里昂家族首領,教父維托柯里昂以及他子女:長子桑尼,次子弗雷德和小兒子邁克。老教父在和其他家族斗爭中去世,桑尼也被暗殺,本來與世無爭的小兒子逐漸顯露出他的才幹,天賦,最終成為了新一代的教父。
該片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以維托·唐·科萊昂為首的黑幫家族的發展過程以及科萊昂的小兒子邁克如何接任父親成為黑幫首領的故事。1973年該片獲得第4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獎。2007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5)美國黑手黨起源的電影擴展閱讀:
影片票房
《教父》於1972年在美國上映,上映首周票房就超過了524萬美元,首輪上映的票房達到8150萬美元,恰好是其拍攝和宣傳投入的14倍。影片重新上映後,北美票房總額達到1億3400萬美元。截至1997年5月,影片在全球的累計票房超過2億4500萬美元。
碟片發行
2013年12月,中國首次引進《教父》系列電影,並由泰盛文化發行《教父三部曲》BD四碟套裝珍藏版以及DVD三碟套裝珍藏版
⑥ 必看的十部黑幫電影 你都看過嗎
1、黑幫電影經典派:《教父》第一、二部
1992,1974(美國)《教父》(三部曲)是黑幫電影無法超越的金字塔,也是男人的聖經。所獲獎項: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等多個獎項。
2、黑幫電影史詩派:《上帝之城》(巴西)
世人都知道巴西足球、巴西狂歡節和熱情的巴西女郎,卻對巴西這個國家的電影和歷史人文了解甚少。2002年一部《上帝之城》橫空出世,電影中凌厲的畫面風格和殘酷的社會描述讓巴西黑幫電影震憾了世界影壇。導演用群像式的電影敘事把一群在里約內盧貧民窟出生的黑幫少年從成長到毀滅整個過程展現在世界面前,這無疑開創了黑幫電影的史詩流派。所獲獎項:電影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也成為巴西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3、黑幫電影浪漫派:《預言者》(法國)
法國的黑色電影一直以來都有優良的傳統,但自從阿蘭德龍時代漸漸遠去以後,法國黑色電影在世界影壇就不太為人所知了。2009年一部被譽為教父的法國黑幫電影《預言者》橫掃歐洲各大獎項,法國黑幫電影終於在卷土重來。電影通過非常寫實的鏡頭語言描寫了一個在監獄中通過個人奮斗最終走向黑幫教父地位的年輕人。雖然在電影中到處是殘酷的監獄黑幫斗爭,導演卻用略帶贊許甚至是浪漫抒情的方式展現了他的奮斗歷程,這也是法國電影始終有別於好萊塢的獨特之處。所獲獎項:電影榮獲當年戛納電影節了評委會大獎,法國凱撒獎9項大獎。
4、黑幫電影救贖派:《黑幫暴徒》(南非)
南非這個國家對於中國人即陌生又熟悉,因為它盛產黃金、鑽石是非洲最發達的國家,因為它有人類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現在已經廢除的種族隔離制度和與之斗爭了幾十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黑人領袖曼德拉。當然今年的足球世界盃也是在南非舉辦。但是南非對我們來說又是遙遠而陌生的。南非的電影我們更是很少聽說,2005年一部極其震撼心靈的黑幫電影《黑幫暴徒》被次年的奧斯卡評為最佳外語片獎。這才讓世界對南非的電影和南非解除種族隔離制度以後的社會有了清晰的認識。其實電影討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人心本善還是本惡,導演通過發生在南非首都約翰內斯堡黑人貧民區的黑幫故事完美的表達了人性本善的觀點,很多影評都說這是一個有關人類心靈救贖的史詩,喜歡電影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部「黑色」電影。所獲獎項:電影榮獲200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5、黑幫電影「搖滾」派:《搖滾黑幫》(英國)
俗話說流氓會武術擋也擋不住,當蓋里奇迷上了搖滾世界將會怎樣?那當然就是「搖滾黑幫」魅力擋不住!不論蓋里奇的黑幫電影怎麼變,永遠都不會變的就是成名立萬的黑色多線性交插敘事。幾路人馬你搶我奪人物眾多來回穿插再加上蓋里奇式的黑色幽默這就是蓋里奇的電影。到了2008年的倫敦故事也開始國際化再加上迷人的黑色搖滾,一部黑幫搖滾電影就這樣創造出來了!
6、黑幫電影深思派:《奪獄困獸》(西班牙)
西班牙電影一直以熱烈奔放吸引人的眼球,2009年一部劇情懸疑、畫面刺激對社會體制進行強烈抨擊的監獄黑幫電影《奪獄困獸》橫掃西班牙戈雅獎。電影風格即借鑒了好萊塢電影的良好劇情鋪墊又保持了西班牙人一貫的熱烈氣質,同時開創性的對監獄黑幫電影進行了創新。電影不再是僅僅關注監獄內的黑暗和無序更加關注的是體制對人本身的壓制和改變。在這里好人和壞人沒有界限,監獄外和監獄內沒有本質的區別,一切都是黑暗,一切都是圈套。所有的人都生活在暗黑的體制陰影中,這就是所謂的社會就是黑幫,黑幫就是社會!所獲獎項:在被譽為西班牙「奧斯卡」的西班牙最高電影獎戈雅獎影片《奪獄困獸》成為最大贏家,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8項大獎。達尼埃爾·蒙松憑借這部反映警囚沖突的影片獲得最佳導演獎,主人公胡安的飾演者路易斯·托薩爾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7、黑幫電影溫柔派:《艋舺》(台灣)
這部今年大紅大紫的台灣黑幫電影一經推出就票房暴棚,被稱作台灣電影復甦的又一力作。台灣小朋友生來就比較細皮嫩肉,所以黑幫電影也就拍得溫柔細致,雖然黑人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是看到N多的影評都在說好那我也就說好吧。不過說實在的如果黑幫電影加上GAY情節不溫柔不煽情那是說不過去的,所以女影迷們千萬不要錯過這部極具花痴氣質開創GAY片新世代台灣黑幫電影.所獲獎項:電影榮獲2012大中華花痴聯盟溫柔美男獎。
8、黑幫電影殘酷寫實派:《格莫拉》(義大利)
義大利黑手黨幾乎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名的黑幫組織,但我們一般都是通過美國電影才略知一二,而且美國電影中黑手黨大都已經從義大利西西里島移民到美國大陸。作為黑手黨的起源地義大利本土黑惡勢力始終是這個國家不能消除的陰影,從貧民窟到政壇從西西里島到義大利本土,黑幫幾乎滲透了這個國家的每個神經。《格莫拉》這部幾乎是以紀錄片的形式拍攝的黑幫電影把那不勒斯這個義大利中部城市的罪惡近乎真實的表現在觀眾面前,電影鏡頭不加修飾的貼近罪惡展現血腥,無論如何這都是最真實的黑幫電影,在這里罪惡就在眼前一天天的經過。所獲獎項:在61屆戛納影展上獲得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9、黑幫電影懷舊派:《下流人生》(韓國)
韓國電影進步神速各種類型片層出不窮,黑幫片也是銀幕的主流之一,韓國影壇教父林權澤導演的第99部作品《下流人生》講述了一段殘酷的韓國黑幫斷代史,似乎是導演晚年對自己一生的一次總結。即是電影中黑幫歷史的回顧也有對導演人生和韓國電影歷史的回顧,所以也這是一部另類的韓式黑幫電影。
10、黑幫電影復仇派:《東方的承諾》(美國)
美國黑幫電影自從《教父》之後長盛不衰,已經成為商業電影的一個主流派系,但是想超越《教父》的卻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美國個性導演大衛.柯南伯格開創黑幫電影新局面,以極其暴力而血腥的場面和維果莫里森的赤身肉搏吸引觀眾眼球,無疑《東方的承諾》是一部的另類美國黑幫電影。當然我認為最吸引人的還是在澡堂的那一段肌肉和血漿撐暴屏幕的暴力場景。這樣的電影絕對能讓男人瘋狂使女人痴迷。
⑦ 關於黑手黨的電影大家都看過哪些,最喜歡哪一部
黑手黨的電影有很多,《教父》《西西里人》《盜亦有道》《豪情四海》《忠奸人》《毀滅之路》《無間道風雲》等,我最喜歡的是《無間道風雲》。
影片塑造了豐富的人物形象。科林是一個細心,多疑,手狠的角色。通過一些細節鏡頭去反映出他做事的謹慎。他可以憑自己的身份成為FBI的線人,這也是他可以逍遙法外的原因。所以,這個角色多了一份霸氣和殘暴。而比爾的心是善良和淳樸。兩個人的性格剛好互補,一個張揚,一個沉穩。另外,影片對暴力鏡頭的處理也是直白而血腥,沒有一點的掩飾,沒有一點的煽情。它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黑白不分,弱肉強食的世界。大家怎樣認為呢?歡迎點贊留言哦。
⑧ 窮小子盧西安諾,是如何成為美國黑手黨的締造者,第一代教父
好萊塢電影《教父》掀起黑幫電影新潮流,至今依然是經典中的經典。據傳《教父》的原型是參考真實的黑幫人物,卡羅·甘比諾,電影中的五大黑幫家族也是真實存在的。
盧西安諾逐步除去所有擋在他面前的黑幫老大,慢慢的成為全紐約最強的老大,他當老大後,決定開始改組美國黑手黨組織。在盧西安諾之前,美國有各種不同族裔的犯罪組織,蘇格蘭、愛爾蘭、義大利,但這些組織並沒有一定規范,結構鬆散。於是盧西安諾參考義大利黑手黨的家族傳統,打造一個階級分明的黑幫家族組織:
老闆:家族的最高負責人,尊稱為閣下小老闆:家族第二高的負責人顧問:家族的法律顧問
頭目:分部組織的領導者士兵:基層的成員,聯系外圍合夥人、或執行任務。二、黑手黨委員會
跟義大利黑手黨組織不同的是,美國的黑手黨並不存在一個最終的老大中的老大。著名黑幫老大艾爾?卡彭曾向他建議,按照義大利黑手黨的慣例,他應該要被稱呼為老大中的老大。
盧西安諾拒絕了卡彭提議,跟他說:時代已經不一樣了,以後所有老大平起平坐,沒有誰是誰的老大。盧西安諾認為老大中的老大這身份容易造成家族之間的麻煩,並使自己成為下一個野心家目標。
盧西安諾選擇與其他家族老大建立黑手黨委員會,這是一個非正式結盟的委員會,但這委員會擁有解決所有糾紛的最終權力,包含操縱幫派成員的生死,決定家族控制地盤大小,以及黑手黨的發展方向,只要是委員會的決議,所有人都必須遵守。
黑手黨委員會是盧西安諾最偉大的改革,因為裡面的成員包含全美最大的幾個犯罪家族,盧西安諾可說建立了一個橫跨全美的犯罪集團,而他透過委員會維持控制權,既有權力又不會成為眾人目標。
黑手黨委員會建立帶來美國黑幫二十年的和平發展,盧西安諾還很有眼光主導黑幫諸多發展方向,比如在沙漠中建立賭博之城拉斯維加斯,投資古巴的旅遊和賭博等事業,這都帶給黑幫高額的利潤和收益。
三、一代教父
所謂的黑幫跟街頭混混的差距就在,身為黑幫的一員,你的價值不在逞兇鬥狠,而在於你為組織持續賺取大量的金錢,在這點上,盧西安諾非常成功。後來卡羅?甘比諾接手黑手黨委員會,也是盧西安諾支持的。
《教父2》有一個經典場景是美國黑手黨在古巴開會,就是參考盧西安諾1946年在古巴召開的哈瓦那黑幫老大會議,此時可說是盧西安諾權力的最高峰。
盧西安諾從一個默默無聞窮西西里孩子,在美國功成名就,建立橫跨全美的犯罪集團,這位沾滿血腥的黑幫老大,也是在追求一種美國夢的實現。1998年《時代》雜志將盧西安諾視為20世紀20名,最具影響力和建設性的犯罪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