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韓國拍的地下世界圍棋電影

韓國拍的地下世界圍棋電影

發布時間: 2023-01-30 22:41:09

① 棋魂》中的「神之一手」,和韓國電影《神之一手》大相徑庭

《棋魂》剛收官。我突然間喜歡上了圍棋。我無意間找到一部關於圍棋的電影。《棋魂》裡面有提過「神之一手」。剛好這部電影的名字就叫《神之一手》。我大概了解了一下「神之一手」的意思。所謂的「神之一手」是有著如同神一般的技藝,在關鍵的時刻,可以用一步來影響棋局。

演員角色

鄭雨盛 飾演泰錫。泰錫和哥哥一起做暗棋。沒想到遇到了圍棋界的大「老千」。泰錫哥哥被老千殘忍的殺害。泰錫被老千誣陷,然後鋃鐺入獄。泰錫出獄之後,實施對老千們報復。

李凡秀 飾演吳社長。吳社長是圍棋大老千的幕後頭目。吳社長做事狠辣,圍棋界的人都非常害怕他。最後的結局是被泰錫殺死。

主要看點

圍棋也存在著內幕。吳社長利用圍棋牟利,而且手段極其殘忍。泰錫在監獄經歷了非人的歷練。泰錫出獄後,精心策劃,然後對吳社長展開報復行動。打鬥場面非常的精彩,爾虞我詐,兩強過招,看起來非常過癮。

劇情解說

泰錫的哥哥和宮秀瞞著泰錫去和吳社長下黑棋。沒想到一下子就被吳社長給識破了。泰錫和哥哥被抓,宮秀趁機逃跑。吳社長手段殘忍,命令手下先秀殺害了泰錫的哥哥,還將罪責嫁禍給了泰錫。

泰錫在獄中結識了神秘的老大。神秘老大傳授泰錫高超的圍棋棋藝,還讓手下訓練泰錫的武功。泰錫出獄之前,已經能一人打十個。

泰錫出獄之後,首先找到了當年參與殺害哥哥的老千其中之一。泰錫用殘忍的方法將其審判。泰錫又找到了宮秀。泰錫了解了當年的事情之後,想拉宮秀入伙,然後實施報復。宮秀被錢利誘,然後同意和泰錫合作。

泰錫找到了下棋極為厲害的主。然後又找到擅長製作偷窺設備的木匠。就這樣,四人一起對吳社長帶領的組織開展反擊。

宮秀首先扮演一名很有錢的公司老闆。宮秀在吳社長的圍棋賭場成功吸引了先秀的注意。先秀以為遇到了一位有錢沒處花的主,於是便私下和宮秀下棋。宮秀圍棋不怎麼樣,但是他能把棋盤傳到後面,讓主跟先秀下。先秀不是主要的對手,直接輸掉了20億。先秀不敢告訴吳社長,於是叫上了下棋高手王師范。沒曾想,王師范居然也輸給了主。

先秀想對宮秀下黑手。其實泰錫已經做好了准備。泰錫和先秀在車廂裡面動手,打鬥場面非常的暴力。最終先秀還是敵不過泰錫,然後被泰錫擒獲。泰錫又用殘忍的方式殺了先秀,為自己的哥哥報仇。

泰錫找到了肚臍,並且和肚臍產生了戀情。肚臍一直都不滿吳社長,於是和泰錫聯手。吳社長震怒,抓獲了主和宮秀。宮秀重傷,主最後慘死。泰錫獨自一人面對十幾個手裡拿刀的凶漢,上演「神之一手」。

泰錫成功結果了十幾名殺手,然後和吳社長來了一場生死較量。吳社長功夫了得,一開始居然和泰錫打得難分難解。最後邪不壓正,泰錫終於為哥哥和死去的同伴報仇。

最後的結局,泰錫帶著肚臍一起遠走高飛。

結束語

泰錫為了復仇,一直隱忍。在關鍵的時候,終於顯露出了可怕的手段。泰錫成功的鏟除了圍棋界的毒瘤。這部電影打鬥場面相當可以,人性表現得非常的極端。拍攝的內容也非常的大膽和新穎。

② 韓國電影圍棋少年復仇的名字

韓國電影圍棋少年復仇的名字是《神之一手》。

《神之一手》是由趙范九執導,鄭雨盛、李凡秀、李詩英、安聖基領銜主演的一部犯罪動作片。影片講述的是被殺手組織陰謀陷害以殺兄罪名入獄的圍棋選手泰碩在出獄後展開復仇的故事。

《神之一手》的票房表現,一掃《哭泣的男人》、《高跟鞋》等影片票房不振給韓國影市帶來的陰霾,重新找回韓國電影的自尊心,「是下半年韓國電影復甦的信號彈」。

劇本方面個性化非常強,主角們各自的特點、目的分明,關於圍棋的各方面知識實在太深奧,玩圍棋能出神入化真正理解鬥法的人非z常少,而對於大眾來說就有點難消化。

男主角簡介

宋泰錫是專業的圍棋選手宋泰錫(鄭雨盛飾)邋遢的鬍子、滿身的傷口,因圍棋賭博界殺手的陰謀而失去了哥哥,於是開始召集全國圍棋頂尖高手對殺手進行報復的故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神之一手

③ 韓國電影《神之一手:鬼手篇》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豆瓣評分6.8分。

《神之一手:鬼手篇》是由李凎執導,權相宇、金熙元、金成鈞、成泰等主演的動作犯罪電影。於2019年11月7日在韓國上映。講述了主人公「鬼手」小時候因為賭棋失去一切,要對放棄自己的人實施報復的故事。

整體來說,整部劇還算過得去,建議觀看!

④ 想看有關圍棋的影視作品,哪些相關電影值得一看

1、《神之一手》

韓國拍的第一部以圍棋為主的電影。影片男主角宋泰錫本來是一個專業的圍棋選手,但是運氣總是差那麼一點點。他有個哥哥,沉迷賭博,宋泰錫為了幫助哥哥而導致他死去,而男主角自己也鋃鐺入獄。出獄後,男主角展開復仇之路。片中圍繞圍棋而進行,其中穿插著動作戲,也是一大看點。對於電影名稱《神之一手》,電影結尾也做了呼應,給出了答案。

⑤ 如何評價電影《神之一手》以及其中的圍棋元素

神之一手是我看過的為數不多的韓國電影覺得最精彩的一部,也是我覺得迄今為止圍棋相關題材最好的一部電影。它曾經在韓國票房第一,超過同期好萊塢大片變形金剛4。

神之一手由鄭雨盛主演,走類似好萊塢大片的路數,圍棋元素眾多,而又非純以圍棋為表現形式。它以復仇作為主線,通過動作片的風格展示局內局外的刀光劍影。這樣的路線除了棋迷,對非棋迷也有殺傷力,對推廣圍棋是部好電影。

圍棋素材比其他電影,比如吳清源,Nash的Beautiful Mind等都多。田同學拍的文藝片吳清源,即使作為吳老大粉絲,我也實在看不下去。而神之一手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圍棋的細節細致而逼真,裡面1秒內一閃而過的死活題,居然是真的死活題。而棋盤規格,落子姿勢,棋子擺放都符合圍棋標准(國產圍棋片,大國手之類的,看了別人的電影要自大100大板)。

⑥ 韓國電影神之一手隔壁牢房下盲棋的是誰

韓國電影神之一手隔壁牢房下盲棋的是一位釜山的棋手,人稱「鬼手」,傳說會下盲棋。

《神之一手》是由趙范九執導,鄭雨盛、李凡秀、李詩英、安聖基領銜主演的一部犯罪動作片。影片講述的是被殺手組織陰謀陷害以殺兄罪名入獄的圍棋選手泰碩在出獄後展開復仇的故事。

劇情簡介

時運不濟的專業圍棋選手宋泰錫受沉湎於賭博的哥哥所託,幫助其在圍棋賭局上出老千,結果被對方看破,哥哥遭受毒打後慘死,泰錫也被投入監牢。在獄中他利用棋藝從牢頭處獲得許多利益,更分別跟隨神秘高手和黑幫老大鍛煉出高超棋藝和強壯體魄。

重獲自由後,泰錫喬裝打扮化名大石,並網羅了身處底層的宮秀、主、許木匠等人組成各逞所能的團伙,發誓要向殘害了他們兄弟的吳社長及其圍棋詐騙團伙展開復仇。而狡詐兇殘的吳社長絕不會輕易束手就擒,先失一著的他迅速展開反撲。

⑦ 韓國一部下圍棋的黑幫電影

導演趙世來,韓國圍棋業余棋手,據說有8d水平。
韓國電影《The Stone》石頭、《圍棋》

其中一個比較深刻的彩棋出千的環節,比賽前一晚,主角拿到棋譜,第二天按照棋譜下,對弈結局半目勝負。後來給知道出千,給打了,,,
業余圍棋的世界,沉迷了彩棋其實是一個痛苦的生活。
據說導演的生活也是有潦倒、也有風光。。。最後電影殺青的時候就得病離世了。

⑧ 韓劇《未生》帶來深度思考:圍棋技術之外的神秘X

去年熱播的韓劇《未生》,吸引了很多不懂圍棋的人。在電視劇的影響下,他們懂得了「未生」(尚未做活)這一圍棋術語的含義,進而不少人關心起圍棋來。筆者有韓國棋院院生的經歷,所以很多不同領域的人都向筆者討問《未生》的圍棋背景故事,想了解下圍棋的人究竟具備了哪些特質?

韓國棋院院生「張格萊」定段失敗後被迫走出圍棋的象牙塔。他只有高中資格的准學歷,除了圍棋什麼都不會。但是他通過艱苦的努力,在世界五百強貿易商社頑強生存下來。

電視劇《未生》描繪了韓國棋院院生出身的主人公張格萊,作為實習生入職貿易商社成長的故事。張格萊剛進公司,甚至復印機都不會使用。他身處高材生都難以生存的激烈環境,是如何堅持的?這也是這部劇引人入勝之處,可以肯定的是張格萊的院生經歷助他度過了每一個考驗。不過,人們也是好奇這一點:一輩子只學 圍棋的人,真的能辦得到嗎?或者乾脆斷定,這不過是劇情的設定而已。

而我基於我的圍棋經驗給出的答案是,學圍棋的人還是能辦得到的。張格萊通過嚴酷的院生生涯(未能定段,圍棋的技藝、技術可能沒了用處,但技術並不是競爭力的全部)得到的修為,成為了他克服各種危機的原動力。

張格萊並不僅僅是學習圍棋技術

筆者以博士論文為基礎撰寫的學術報告《關於圍棋棋手心理素質結構化的概念模型》(金秉准共同執筆,韓國體育心理學學報,2013年4號刊)也談到了這一點。這部學術研究是旨在分析優秀圍棋棋手的強心理素質,得到了如下結論。

第一、和圍棋的競技能力密切相關的強心理素質,體現在 意志力、集中力、自信心、平常心 四個方面。

第二、其中,意志力是准備職業定段的過程中養成,途徑是極具韌性和耐力的職業化訓練。集中力是通過刻苦的學習過程和豐富的對局經驗養成。自信心是努力維持成功經驗,並為此做准備的過程中養成。平常心是對局前的狀態管理和對局時的自我調節中養成。

第三、圍棋棋手的強心理素質,帶來了如下的積極影響。首先,強心理素質可以讓棋手過圍棋為中心的,有效率的 自律 生活。二是棋手可以在對局前可以阻斷消極因素,調整出最佳的對局心理狀態。三是對局時可以調節心理和情緒,找出現階段的最佳手段。而局後,無論勝負棋手可以做理性和建設性的的復盤剖析。

第四、以紮根理論觀察強心理素質的概念模型,優秀圍棋棋手的強心理素質具備了目標和動機因果明確的品質條件,而社會是對此始終持肯定態度的,進而作用於自我管理,最終作為常態體現在競技(競爭)和日常生活的兩個方面。

社會對圍棋的認識,應該說普遍友好。不懂圍棋的人,如果知道了某人會下圍棋或以圍棋為職業,對話之前首先認定這人頭腦聰明或具備了高層次思維能力。最新對圍棋的作用(效能)有廣泛的學術研究,但有趣的是人們早就認可(認定)了圍棋的效果。

圍棋包含計算、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個分支領域。下一盤棋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認知能力足以解讀局面,進而正確選擇技術解決問題。同時,根據對手和對局內容及時轉換思路,調節競技節奏。所以,學習圍棋還可以學到人生須掌握的很多知識。

熱衷於「子女早期教育」的韓國媽媽們,有很多選擇了圍棋,她們認為因圍棋孩子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了。這里有兩種意見,一是因為圍棋學習成績得到提高,一是本來就學習成績好,所以下圍棋沒問題。但是無論哪個意見,本身都是對圍棋持肯定的態度。

幼年時節和我在道場學圍棋的夥伴,目前大體上是兩個進路。一是成功定段作為職業棋手活動,一是像張格萊一樣步入了社會的其他領域。如果是後者,大多數是初中或高中時期結束圍棋轉向學業,意外的是他們在學業上基本沒有落伍,而且進入社會都取得了自己滿意的成就。他們的共識是,幼年學圍棋是投入學業前的准備階段,不是浪費掉的時光。 即學圍棋的修為,絕不是人生無用的 。

對於圍棋勝負(其他體育項目亦然,但作為智力體育項目的圍棋尤甚),心理狀態是很重要的變數。職業棋手的對局心態不是臨場的某刻形成的,而是受平素的生活態度和賽前備戰過程的影響。院生(道場生活)的經歷,會對職業棋手對局心理的形成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院生有多看重內部循環賽的成績,會決定院生自我 努力和節制的程度。

職業棋手想在勝負世界生存下來,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並更加嚴苛地管理自己。調查排名上游的職業棋手的結果,他們具備了有別於他人的心理特徵。獲得過職業冠軍的棋手,幼年時節基本都具備了恢復快、果敢、穩重的樂觀性格和韌性、有耐力、勝負欲強等勝負世界所需的品質。

正如圍棋棋風多樣,棋手的性格也是迥異,但是他們共有一個強悍的心理特質,就是 唯我的固執和堅韌 。他們從小起,自己想做的事會執著地堅持到底,而且擁有良好的心態,即使遇到了挫折和失敗(無論大小),也會很快恢復。這些特質使他們在殘酷的勝負世界中長久地堅持下來。

棋手在意志力、集中力、自信心、平常心方面表現出了強心理素質。這種強心理素質不僅在開始學棋的階段,而且在學棋的過程中也會以多種的形態表現出來。繼而在有圍棋相伴的人生會進一步得到加強。一盤棋的過程,會受眼睛看不到的、盤外的影響。第一手棋落下去之前經歷的無數過程(平素的訓練量、心態、生活方 式等)熔鑄了一盤對局、一頁棋譜。

所以,圍棋上投入的時間除了帶來技術的積累之外,還會追加贈予神秘的「X」。而這個「X」,和圍棋的效果相通。 而調查表明,早期先學圍棋的兒童中途轉向學業時,無論是 數的演算能力,還是空間的感知能力,以及學業的專注度 都相對超群。

韓國棋院吳周星二段2002年14歲入段,一度備受關注。但是他的成績不盡如意,有一天他從對局室徹底消失了。五年後,他考入首爾大學物理學專業再次成為了話題人物。首爾大學政治學博士文容直五段(新人王出身)和南治亨初段(首爾大學英語專業,現為明知大學圍棋學教授)都是中途轉向學業並獲得了成功。

學棋的兒童,他們通過圍棋體會的神秘的「X」將是什麼呢?正如以色列不是提倡兒童早期教育,而是讓退役國象棋手等負責英才教育,讓兒童懂得專注投入的道理、盡早領悟人生實際是一場勝負的游戲,而大千世界之千羅萬象的事物,其規則其實很簡潔、樸素,而且 教育兒童首先學會「輸」的道理 。而在沉澱了幾千年的文明和世故的人情練達的東亞,圍棋應該是更好的早期啟蒙教具。

PS.劇評

昨天是小年,在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這部《未生》也放到了最後的結局。

豆瓣上很多人推薦這部劇是因為劇中所展現出來的職場生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或許每個剛剛踏入或者即將踏入職場的新人都值得看一看此劇。在我看來,與劇中的男主張格萊相比,我們大多數人都要比他幸運的多,既然張格萊能堅持下去,從一個職場的門外漢變成職場的中堅力量,那我們沒有理由不做到這一點。

作為托關系才進入公司的空降兵,張格萊第一天的表現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每個新人的狀態,那就是一種莫名的緊張,似乎什麼都不知道。當他看見安英怡時,直接把她作為自己的救命稻草,拉下臉皮低三下四地求助,根本不考慮別人是否對自己厭煩。回想起我自己2012年元月去第一家公司實習時,第一天也是這般向別人求助,纏著公司里只比自己大兩歲的學長,搞得他最後都對我厭煩了。以後雖然又待過兩家公司,但第一天依然還是會出現那種莫名的緊張,所幸這種緊張感會隨著自己對公司的不斷適應逐漸消失,進而被一種需要學習的壓力感所代替。當張格萊通過了PT考核,從實習員工轉變為兩年的合同工時,一段艱辛的學習之路也開始了。除了要學習和工作相關的各種專業術語和公司規范外,更重要的是學習與上司以及同事的相處。張格萊此時的做法是以不變應萬變,也就是簡單的一個字「忍」。通過他的這種堅持,吳科長把張格萊當做營業三組中的重要一員,連剛開始瞧不起張格萊的張白旗也轉變了看法,被他的堅持所打動。有意思的是,也許是因為張格萊涉世不深的緣故,在確認自己正確的前提下,他敢於提出一些別人不敢提的建議,例如約旦二手車案。同時,他也十分看重上司的情誼,不想讓吳科長因為自己而做出一些違反個人理念的事情。最終,兩年多來的種種表現徹底贏得了吳科長的信任,成為了新公司的職場精英。

我想,張格萊最大的幸運之處就在於他有這樣一位吳科長作為自己的上司。一個人在職場中的快速成長最大的貢獻往往來自於有一個好的領導。和張格萊相比,同一批入職的員工韓錫律、張白旗、安英怡似乎沒有那麼幸運。正式員工張白旗甚至極端嫉妒合同工張格萊,覺得自己能力最強結果在同期之中反而混的最差,很是困擾。他們三人也想找到應對方法,張白旗想到的是辭職,韓錫律想到的是揭露舉報上司種種行為,安英怡選擇的是和張格萊一樣的忍。除了成代理以外,姜代理和夏代理通過認可屬下的成績改變了看法,事實證明大多數上司還是會識人的,度過了煎熬期一切都好辦了。

「我們」,這是張格萊經常提到的一個詞。我們營業三組,我們公司。很顯然,只有真正抱著為團隊、為公司著想,而不是只顧個人利益,把上司當成自己利益鏈中的阻礙一環時,一個人才能做出正確的有利的決定。而只有在一個「我們」的集體中,一個人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放出最璀璨的光芒。當吳科長離開公司之後,營業三組中不再有「我們」,而當他們再次在金部長創辦的小公司相遇時,「我們」又回來了。從這一點上來說,跟對一個人,一個團隊,比跟對一個公司更重要。

這里需要的就是堅持,堅持是無論如何都要完生的意思,棋文化中有這樣的話,未生,完生,你們現在都還只是未生。

也許,當最後張格萊開車載著吳科長在沙漠中飛馳時,當他可以問吳科長有什麼可以賣給自己從而讓自己留下時,他才做到了完生。

「未生;至今未能存活,能存活嗎?是要救活還是棄子?」這是電影版《未生》開篇打出的字幕。

張克萊在26歲之前是完全沿著社會邊緣走的人,一味地沉溺在自己的圍棋世界中,與周圍的世界打著擦邊球,微微碰觸,既而分離。他曾一邊為攻讀圍棋研究生努力,一邊兼職無數,但也只是在社會的大染缸上淺嘗輒止,並未深入。

拋棄圍棋的瞬間,他也被社會拋棄了。作為一個社會的「棄兒」,他沒有朋友,連整理文檔也像是在寫一個人的日記,沒有人脈,也沒有資歷。圍棋對他人生的占據令他喪失了作為一個基本的社會人應該在26歲的年紀里擁有的一切資源,又或者說,是他自己的選擇,令他在26歲的時候仍然沒有找到一絲歸屬感。

沒有歸屬感的滋味是可怕的,這種感覺在我人生的前十幾年歲月里已經嘗盡,父母總是帶著我一次又一次的搬離我早已經熟悉的居所,我不得不與那些早已能直呼綽號的小夥伴一一告別,去到一個完全陌生又不知要居住多久的房子,與周圍人再度建立不知能維持多久的」友情「。以此往復,當我對「搬家」這件事已經友好到如朋友時,父母卻停止了搬遷,令我與這個好友艱難建立起的友情,也戛然而止。

張克萊令我想起更多的不是初入職場的自己,而是那時的自己。他像個不諳世事的初生兒冷眼又急切地注視著周圍各有所忙的人群,他們在日落之後的酒館里沉淪放縱,他們在激烈的酒精里慶祝一天工作的勝利與彷徨,可是黑夜下,玻璃窗外的自己卻像顆病毒般徹底地與他們和他們的情緒隔離開來,我在時完蒼白迷茫的臉上彷彿與過去的那個孤獨地望著小夥伴玩耍的自己再次重逢,那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自己,卻在這場重逢中再度隱隱作痛。

張克萊曾在扭轉身走過耍弄自己的同事後,拋出一句很酷炫的勵志語,我是因為不夠努力,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我一度將之聯想到上帝與原罪,將「未生」聯想為真正的出生。然而當我從時完臉上捕捉到越來越多初生嬰兒時的孤獨無助時,我想,「未生」代表的是在26歲以後從圍棋世界出生,像個新生兒一樣在職場世界裡成長,直至成熟。

正如吳科長與金代理一次又一次地對張克萊質問的話一樣,26歲才開始一切,是不是太晚了?但現實社會里多得是考完博,考完研走出社會比張克萊的年紀還要大上很多才開始職場生涯的職場人。張克萊與他們的最大不同也許就是有著同樣不佔優勢的年紀,卻沒有同樣占優勢的學歷。

他是只鴨子,要像鴨子般拖著第一眼看見的人如看見媽媽般嗷嗷待哺地求助,要像鴨子般孜孜不倦地模仿著第一個看見的人。他不僅對第一眼看見的她產生了鴨子心理,也產生了愛慕。他是只合格的鴨子,迅速地學會了看眼色行事,迅速地學會了掌握各部門的所在地,迅速地學會了無條件地執行上司的一切命令。中間的過程雖有些笨拙,但他畢竟是學會了,他唯一沒有學會的仍是如何與人相處。

這里就涉及到了張克萊作為一個職場新鮮人與其他人之間最本質的一個區別,他不僅僅是不懂得與職場人相處,他是完全不懂得與人相處的,被吳科長一語擊中沒有朋友的他不僅是在圍棋世界裡孤獨地活著,在整個世界裡他都是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獨立地活著的。

所以當安英依定義他為「MAMABOY」時,他只能尷尬地撒謊自己並不餓,然而肚子里「咕咕」地響聲還是不折不扣地出賣了他。他如此緊張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初入職場,被看透心思的對方還是自己愛慕的女人,而是與人相處的焦慮感讓他坐立不安到,甚至連西裝外套都忘記了脫下來。

當一個長期與周圍人不在同一個節奏上成長甚至是逆行的人來說,要調整步伐適應一群已經朝著同一個方向走了很多年的人,對張克萊來說,並不僅僅是像剛出校門的學生入職那麼簡單,事實上,在學校里的學生本來也是那群與張克萊逆著方向走的人群之一,就是因為這種長期的逆行,才導致張克萊的孤獨顯得那麼特別,他在職場世界裡的那一切比起職場新鮮人來說,更像出初生嬰兒的行為才顯得那麼合理。

然而,這個初生嬰兒一樣的傢伙並沒有真得如嬰兒般嚶嚶啼哭,在我的弟弟還上躥下跳的年紀里,他已經很安靜地面對著電腦按照圍棋的方法去整理文檔了,這種安靜的活法一如他在公司面對周遭人質疑時,所選擇的方式。作為一個略有職場經驗的人,沉默的原因大多數時候,是因為你真得沒有開口說話的資格,又或者,你明白辯駁也許可能會令你丟掉飯碗,只能為五斗米所折腰。站在張克萊的角度,也許除了沒有資格和要糊口外,他是卯足了勁兒要把自己往死路上推,因為不夠努力,才從圍棋世界來到這個世界,所以來到這個世界後,一切被質疑的原因都被他歸咎為仍然不夠努力,所以即便是被耍,也要穿著充滿了魚腥味的西服套裝在辦公室奮戰到底。

他將圍棋的毅力與膽識恰如其分到運用到了另一個世界裡,但他忘了圍棋是可以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因為它是一個人的游戲和戰爭。但在職場里,團隊作戰又隱晦地忌諱著「個人英雄主義」,大多數時候,你的才氣也要建立在你與周圍人擁有了一個良性的關系網之後,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一味地埋頭悶干,並不一定有好的收效。

吳科長在恰當的時候,給了他當頭一棒。「在這里,你並不是一個人。」可是極力地跟自己的心理,生理以及體力作戰,要自己適應大多數人的方向的他仍然因為各種並不受他個人意志轉移的外部條件被質疑嘲笑著,別人質疑的是他「降落傘」的身份,然而,身份無法改變,只能讓能力增強。

然而,有一天,當你認為是因為你的能力增強得到認可時,卻遭受了更加大的打擊,原來你仍然是個炸彈,別人是為了襯托自己的偉大,才自願抱著你犧牲,用犧牲的方式脫穎而出。你仍然是個墊背的,你仍然是個什麼也沒有洞悉到的傻瓜。

張克萊應該是那種天生情緒管理就比較強的人,這點還是要參照他自小就很安靜地擺弄電腦里的文檔開始,況且圍棋需要一種天賦,一種安靜的天賦,不是後天修為,而是先天形成。他在公司逆來順受式的默默承受一切,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拜性格里的這種因子所賜。但是這樣一個逆來順受的人竟在公司的電梯里對著頂頭上司發難,「為什麼不給我機會呢?是你們讓我一個人的啊。」這樣的發難讓的確是因為忌憚著張克萊是被派來監視自己才並未對之指派任何任務的上司也心頭發虛,答不上話。

但張克萊在說出這番話的瞬間,立刻就後悔了,在職場里對上司發難,除非是你馬上就要炒他魷魚,瀟灑走一回。不然的話,你就是吃錯了葯,找死。張克萊再不諳世事,也清楚自己究竟做了什麼作死的事,然而他用頭撞電梯的行為,應該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反省,他擔心的更多的不是上司會對自己做什麼,而是自己為什麼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從自身找原因。圍棋就是一項必須要善於從自身找不足,卻要從對方身上找優點的游戲,此時,張克萊的「圍棋性格」又再度突顯出來,導致他在面對同一件事的時候,與別人的側重點並不相同。

在一間貌似看起來「沒什麼」的公司里,對於別人來說,那隻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張克萊來說,無疑像是又服了一次兵役,連膠水如何粘貼,復印機如何使用都成了人生的基本問題。天台成為了他的「秘密基地",那是別人工作間隙透口氣的地方,卻是他如杉菜般嘶吼滿腔郁積的不滿,和被進行體罰銘記錯誤的恥辱地。

現實世界裡的職場或許沒有《FIRST CLASS》裡面那樣如炫技般地撕逼,或許也並沒有如此這般地勵志,它更殘酷,又或者說它更復雜,復雜的並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由它蔓延出的的枝枝節節所形成的一團看似亂麻實則要在其中摸索良久才可以找到規律學會如何自處的長期課程。就如同此劇所描繪出的職場眾生相,有對別人指指點點時刻想著為別人下套兒自己卻絲毫不能吃苦的實習生,有像安英依這般巾幗不讓須眉,在一群男人中間自力更生的女人,有如張白旗這樣左右逢源,四面討好,背地裡不知打著何等的小算盤的「優等生」,也有看似忠厚老實撒謊說自己新婚燕爾,實則早就有了孩子的男人,更有面兒上嘴尖牙硬,實則有著十足人情味兒的上司。

每個人都並非大奸大惡之輩,卻都有著各自的心思和秘密,每個人之間的關系微妙而緊張,只有在回到家的一瞬起,才能夠徹底撕掉那層或多或少的偽裝,只是作為某個人的女兒,某個人的父親,某個人的兒子,自由自在地活著。

我曾經透過家裡的陽台看到過一個冒著傾盆大雨送快遞而來的男人,卻因稍微淋濕了物件,被物主在大雨里訓斥了1個小時,當我再度回到陽台上的時候,才看到他拖著疲憊的背影緩緩離開。我當時就心想,不知這個打擊會不會令他以後就此喪失了送快遞的積極。如果把快遞公司也當做是一個職場的話,他這種臨時工會不會更快地轉移到下一份「臨時工」,喪失了對工作的興趣,而只是將之當做糊口的工具麻木地做著。還有我以前的一個朋友,在異地租房找了份工作,起初每日打電話給我,訴說工作和生活的苦楚,1年後,電話漸少,也不再如開始時動不動就崩潰不做,再後來,就杳無音訊。也許是她已經找到了自處的方法,也許是她已經擁有了另一個傾訴對象,對我不再需要。

不過,某天,經歷了這一切起承轉合後,你也許會如張克萊一樣發現已經由那個雲里霧里的世界來到了這個你曾經隔著玻璃遲遲不能融入的煙火世界,你已經成為了他們中的一員,被喝醉的上司搭著肩膀走在你曾經孤獨一人走過的回家路上,周圍實實在在地環繞著人間煙火,而且他稱呼你為「我們孩子。」

作為一個已經26歲卻仍然有著比實際年齡要稚嫩清秀很多的臉蛋兒的愛豆來說,任時完的臉上很適合露出孩子般的神情,那種委屈的,迷茫的,倔強的,與周圍格格不入的天真神情,放在他這樣一個26歲的青年身上卻仍然是宛如少年般的適合,如果此劇的開端講述的只是一個26歲才進入職場打拚的一般職場新鮮人的故事,也許任時完並不是唯一與之契合的,但它所講述的是一個連朋友都無如初生嬰孩般降落在職場中的降落傘的故事,這個適合有著孩子般神情的26歲愛豆就無疑是與之契合度很高的人選了,以至於你不會懷疑他輕拽安英依衣角時的無措,安英依在一旁已經打好領帶,他卻在電梯里連看都不敢看她時的緊張尷尬,甚至是穿好母親新買好的昂貴西裝時,面對鏡子的淚眼朦朧。

他就像是那樣一個孩子,一個曾經聰明地沉浸在另一個世界裡,安靜地活過了26年的孩子。

「未生」也許可以看做是棋盤上一個可能會被拋棄的棋子,也可以看成是久久與社會隔離,被社會拋棄的孩子。這個長久被拋棄的孩子終於像個找到了娘的娃一般,聽到了吳科長的那句「我們孩子」,這句「孩子」的呼喚就像母親回盪在屋舍上空催促他吃飯的名字一樣,在這個名為「社會」的家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

而那條看起來與自己越走越遠的圍棋世界卻在不遠的地方對自己露出了善意的微笑,它幫助並不擅長與人打交道的張克萊與外國客戶建立了一種不必說話,也不會覺得等待時間太長的有趣方法,它幫助張克萊形成了一種冷靜,謹慎,可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自由遊走的「圍棋性格」,又或者說這種「圍棋性格」本身就是張克萊性格最本質的那部分。當他拋棄了圍棋世界後,這個世界卻成為了他與現在所處的這個職場世界的一個橋梁,他比別人多出了這樣一個世界,他在這樣的一個世界韜光養晦,在另一個世界就必定可以鋒芒畢露。而當他的「社會性格」逐漸也被打磨至成熟時,他也許會更懂得在人與人的交際中如何更加巧妙地取勝,也許會更懂得趨利避害地收斂光芒,在迂迴之後令光芒更加耀眼。「圍棋性格」令他出世,「社會性格」令他入世。當這兩種性格相交到最後一個完美的點時,也許就會形成第一局開篇時的張克萊。

勇猛如將軍,冷靜如智士。

而事實上,在這一局結束的時候,張克萊已經褪去了初生嬰兒般的不安,對那個奇葩的長發捲毛男發出了一起共做PPT的邀約,露出了成人世界裡自信的笑容。

更重要的是,在他不停地在頭腦中重復播放吳科長的那句「我們孩子」的一刻起,他已經不再是一個人。

⑨ 1988電影說的是什麼

《請回答1988》主打親情和家庭,該劇主要講述了1988年在首爾市道峰區雙門洞居住的五家人的故事,描繪溫暖的親情、鄰里街坊小市民傳統的愛情與友情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雖然不充足,但是分享是很理所當然的1988年。因為重情義寫下債務擔保書而生活在地下室的冬日家。

一夜之間成為富翁卻為瑣事而發愁的成均家,教導主任和調皮兒子的東龍家,有著會讀書又懂事兒子,失去了丈夫的善映家,還有天才圍棋少年崔澤家。一個胡同,五個家庭,著人情味的雙門洞胡同故事開始了。

角色介紹

1、成德善

演員李惠利

雙門洞五人幫之一,18歲,雙門女高二年級學生,外號「雙門洞特功袋」(功課特別差的腦袋),是個愉快又活潑的少女。她在家中排行第二,總是受到姐姐的壓制、弟弟的糾纏。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倒數,不過她本人對成績也是毫不在意。比起課本,更在意十七八歲的浪漫;比起成績,更在意自己的外貌。

2、崔澤

演員朴寶劍

雙門洞五人幫之一,18歲,鍾錶店「鳳凰堂」家的獨子。他是韓國國寶級圍棋大師,在圍棋界享有「石佛」稱號。他11歲進入職業棋壇,13歲成為最年輕的世界圍棋冠軍。不知從何時開始,他的心裡就像荒地吹進了一絲暖風,只要想到她心情就會很好,只要看見她就會不由自主地微笑,第一次想走出棋盤,走進那個女孩的世界。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7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4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09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1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5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3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4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