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清單美國電影
Ⅰ 給我推薦電影啊
國產的:
《至尊無賴》鄭中基
《家有喜事》系列
《東成西就》豪華演員陣容,借用了《東邪西毒》的演員一個月,卻創造了更高的票房
《小偷阿星》周星馳
《破壞之王》周星馳
《國產凌凌漆》周星馳
《回魂夜》周星馳
《音樂僵屍》搞笑恐怖片
《僵屍叔叔》搞笑恐怖片
內地的:
《瘋狂的石頭》
《瘋狂的賽車》寧浩經典黑色喜劇
《蘋果》~~
《非誠勿擾》馮氏喜劇
《我的唐朝兄弟》超經典黑色荒誕喜劇,一般人看不出它的精彩之處
《夜店 》還算可以,搞笑
《大電影》系列
《女人不壞 》徐克指導
《隋朝來客》
《愛情呼叫轉移》系列
《天下第二》經典古裝喜劇
國外的:
《美國派》系列,性喜劇經典
《白頭神探》系列,一個退休老探員的英雄史,美國經典喜劇,很多成分被周星馳吸收
《驚聲尖笑》系列,美國惡搞恐怖喜劇
《警察學校》系列,有點老了,但很經典很搞笑
《洋蔥電影》以新聞的形式,荒誕搞笑地揭示社會中的一些現象
《遺願清單》兩個的絕症的老人的冒險之旅
《辛普森一家》經典美式幽默動畫片
《人面獸心》一個人換上動物內臟後的生活
《蠢蛋進化論》以荒誕的對白和舉止引人反思
《錄取通知》一個沒考上大學的學生引發的離奇事件
《主管爭奪戰》一部感人的喜劇
《別惹佐漢》很搞笑
《神奇遙控器》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喜劇
《師奶殺手》科恩兄弟經典,湯姆漢克斯主演
《陽光小美女》奧斯卡經典喜劇
《楚門的世界》超有創意的拍攝手法,黑色幽默
《新搶錢夫妻》一部體現美國樂觀主義精神的電影
《初戀五十次》每天都是新的開始
《熱帶驚雷》本斯蒂勒自導自演
《憨直舞男》
《超級英雄》惡搞蜘蛛俠
《小姐好白》兩個黑人FBI裝扮成白人小姐辦案
《約會電影》
《這不是斯巴達》
《災難大電影》
國產喜劇有很多,在沒有說的情況下,大家首先推薦的還是國外的喜劇。其實國外的喜劇經典的非常多,有很多值得國內學習的地方。周星馳的電影里處處都能找到國外的電影里的成分,有的是惡搞,有的是借鑒,所以建議多看一些外國的喜劇,不能算崇洋媚外,只是看點更經典的
Ⅱ 有沒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這絕不是電影史上評價最高的七部電影,甚至也不是我個人評價最高的七部電影;它們有的叫好不叫座,有的叫座不叫好,有的甚至被評為是失敗之作。對於這個題目,直到起筆之前也有些猶豫,很早就想寫的東西一直感覺沒什麼內容可寫,寫出來也不免很老套,是個人都會寫類似《我最喜歡的XXX電影》的主觀評論文。這也並非是傳統上的影評,畢竟多半都是老片子,相關影評看的太多,不需要我再費筆墨。但在我從接觸電影、到熱愛電影、至評價電影的長時間過程中,這些影片每一部鮮明獨立的特色體現,都給過我極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回憶起某種影片的片段都能讓我想起當時的生活。太專業的東西我寫不了,但是對於電影本身,我確是要為它們寫點什麼,在此選出七部對於我最具有代表性的,也算是為我自己而寫。(PS:部分主題音樂鏈接可能不穩定,如有需求可以點擊文章結尾的頁面鏈接進行下載)
《香水》
年代:2006
類型:驚悚/劇情
導演:湯姆·泰克維爾(Tom Tykwer)
地區:德國/法國/西班牙
主題音樂:《Prologue-The Highest Point》
當時整整一天的時間,我都沉浸在《香水》的氛圍中。白天啃下了整本原著後,晚上直接看的電影。對於小說而言,已經太久沒有讀過如此吸引我的外國名著;而對於電影而言,它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奇跡,甚至改變了我的電影觀。德國著名作家帕特里克的原著小說《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以其獨特的題材背景和人物塑造,剛出版不久便轟動了文學界,在整個歐洲甚至國際引起軒然大波,成為百年不遇的文學經典。人們在驚嘆和稱贊之餘,不免對該題材類型所限無法搬上銀幕而感到遺憾。畢竟單是主人公格雷諾耶神靈一般超常靈敏的嗅覺以及各種物質的氣味就的確很難用電影的手法來充分展現。以往的電影作品,對於異於常人的視覺(千里眼)、聽覺(順風耳)、味覺(類似料理大師之類)乃至觸覺甚至第六感覺都可以用相對的手法進行描繪拍攝,唯獨最被人所忽視的嗅覺沒有先例。在經過一番波折之後,著名導演湯姆·泰克維爾接過了劇本,以傳統現實主義的拍攝手法完成了這部大作,既不標新立異而又十分忠於原著,讓我被故事情節吸引之餘也暗自佩服其小說與電影的完美結合。
這確實是一部深刻探討人性的電影,無論是感悟、深思或是批判、諷刺。之所以塑造出格雷諾耶這個特殊人物,就是其探討人性意義之所在。他可以算作是天使與惡魔的結合體,降臨於18世紀充滿著污穢腐臭的法國巴黎,在被渾身骯臟的漁婦生母生下後,便被其用宰魚刀割斷臍帶後扔到了爛肚魚腸垃圾堆里。但就此,奇跡開始出現,這個孩子的抵抗力如細菌一樣頑強,無論炭疽熱、梅毒性皰疹變異症、晚期化膿性麻疹或是人為的折磨都無法終結他的生命。而拋棄他的生母、收養過他的修女、僱用過他的工頭以及靠他的天賦賺錢的香水製造商巴爾迪尼全都因為他的離開而一個個離奇的死去。他的神之鼻並不滿足於這個世界所有的味道,直到那個賣水果的紅發女孩的出現,從此定義了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真正目標。為了得到傳說中最美麗的味道,他開始了殺人之旅,一個個女孩成為他完成這瓶可以統治世界的香水的祭祀品,直到他終於功德圓滿,直到他作為連環謀殺犯被關入死牢等待行刑。最後刑場的一幕是整部影片的高潮,這位邪惡的聖人站在行刑者都下跪的刑台上,用沾上香水的手帕將在場所有人徹底征服。他的使命完成了,理想也終結了,在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後,他將剩餘的香水澆到身上,讓瘋狂被吸引的人們用莫名的熱愛吃掉了自己,從此消失在這個他已統治過的糜爛的城市。他對於愛的執著與追求,用這種常人無法理解的方式做了最深刻的詮釋,影片結尾,賣水果的紅發女孩在對他微笑,這才是為了做成最後的香水而不擇一切手段的他所真正渴望的。他所需要的,其實是愛。
《指環王Ⅲ——王者歸來》
年代:2003
類型:魔幻\史詩
導演: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
地區:美國
主題音樂:《The Return Of The King》
對於這部電影,我想說得再多也都只是廢話了。打個籃球迷都懂的比方,如果把奧斯卡的歷史比作是NBA的歷史,而讓人們難以忘懷的電影作品都是籃球明星的話,那麼《指環王3》便是比爾·拉塞爾了。後者作為60年代凱爾特人隊的核心人物,帶領波士頓的這支綠衫軍創下NBA史上空前的八連霸,最終一共拿到11次總冠軍,用十根指頭全戴上都戴不下所得總冠軍戒指的一雙大手開創了空前絕後的綠色王朝;前者作為全球矚目的彼得·傑克遜《指環王》三部曲的最終章,成為04年第76屆奧斯卡最沒有懸念的獲獎影片,並最終11項提名全中,創了百發百中的獲獎記錄,也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獲獎最多的三部影片之一。
不得不承認的是,之前的奧斯卡評審往往對魔幻科幻相關題材的影片不大看好,《星球大戰》、《黑客帝國》等可以算是里程碑式的系列大作在奧斯卡並沒有得到它們應得的榮譽。但指環王系列以其深入人心的小說故事背景、龐大的巨額投資、史詩般的震撼宏大場面等因素相結合,加上三部曲的劇情節奏,讓觀眾一集比一集大呼叫好欲罷不能,更不失為商業片與藝術片的兼容,迎合了奧斯卡的普遍口味,最終成為名利大雙收的劃時代巨作。隨後直至今日的《納尼亞傳奇》、《龍騎士》、《黃金羅盤》等類似題材的魔幻電影,直至《特洛伊》、《天國王朝》、《斯巴達300勇士》等戰爭史詩類電影,在我眼中都無法逾越指環王系列這道門檻,它已經成為魔幻史詩類電影的聖經,公認的不朽巔峰之作。
《殺死比爾》
年代:2003
類型:動作/犯罪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
地區:美國
主題音樂:《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
如果不是《殺死比爾》,可能昆汀這個鬼才還不會被大多數人所認知。即便他在《低俗小說》、《落水狗》等作品中充分灌輸了他的另類才華,彷彿非色情鏡頭的限制級電影就十有八九有他老人家纏和幾腳,還經常在裡面露個臉吐兩句臟話爽爽嘴,比起電影節做評委時的口無遮攔大言不慚,這簡直是小兒科。不過這只是他的其中一面。他勇於接受新生事物,尤其是對所熟悉環境之外的事物非常感興趣,比如東方文化。
看得出《殺死比爾》花了他很大的心血,基本上算是他所喜愛的所有類型片的一個大雜燴總結。穿插著意式西部、中國功夫、日本武士等各種影片的經典鏡頭,各國各類不同領域的演員陣容,風格迥異的過場音樂,令人大呼過癮的血光四濺慘烈場景,還有那N桶的血漿。(笑~)而描寫劉玉玲所扮演的偶忍一媳的慘痛童年和走上殺手之路的經歷則直接運用了略帶美式粗獷風格的日式動畫,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堪稱整部影片的亮點。
當然不得不提到下部,其實我很想兩部一起說的。與上部的血腥暴力相比,下部顯得更有深度。尤其是復仇之旅的最後一站,當她面對比爾時,後者設的局讓她意外到驚呆。自己的女兒竟然活生生的站在眼前,而她驚呆之餘還是下意識的和比爾完成了和諧三口之家的一幕,被女兒的玩具槍「擊倒」,體現了一個嗜血復仇女在突然轉變成一位母親時心中那種對親情的渴望。但她沒有忘記這一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最終目的,不管她最後是否原諒了比爾,或者說從情理上能否原諒比爾,她還是要完成那早已不可能改變的決定——殺死比爾。也許最終倒在衛生間的痛哭,才算得上是她心中復仇之旅的真正結束吧。
《千年女優》
年代:2001
類型:動畫
導演:今敏Satoshi Kon
地區:日本
主題音樂:《千代子のテ一マ MODE-2》
作為七部影片中唯一的動畫電影,《千年女優》留給我的則是無盡的感傷與惆悵。一直以來我都相信著一句話:初戀之愛是人的一生中付出的最真摯最純潔最無私的愛,無論它是多麼的幼稚甚至可笑。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初戀多半都是以失敗告終,從此成為心中不大不小的痛。待漫漫人生過半,回首時只是一笑而之則矣。但對於一些人來說,對於初戀的懷念則伴隨他們一生,因為他們付出的愛是彌足珍貴的,從某種角度上說,他們更懂得愛,懂得所付出的愛的真正價值,對於自己的價值,對於別人的價值,對於他們的主觀世界中包含一切的價值。
藤原千代子便是他們中的代表。描寫愛情的影片太多,描寫愛情的動畫影片也不少,但說實話,千年女優,藤原千代子,她真的讓我感動了,把我內心最深處的東西觸動到了。那種對愛鍥而不舍的執著,即便是那麼朦朧的愛,恍惚的愛,她都願意為之付出一生。影片結尾,彌留的千代子回想著當年踏上宇航船的時候,穿過層層星際,突然讓我心中一股莫名的悲痛感在壓抑和迸發的狀態中游離著,令我無比難受…………
也因此,導演今敏受到了我的注意,他至今的作品也不算多,卻絕對是個才華橫溢的天才動畫大師。《千年女優》整部影片通過一連串的數千年虛幻畫卷的特殊手法進行演述,將藤原千代子的從影生涯和對寄託在那把鑰匙中的永恆之愛的追求完美融合在一起,初次觀看時感覺有些亂,劇情變化過快,但這正也是其特殊表達手法的另類體現,同時也將日本各種時代背景編匯成了一部蒙太奇的集錦。另外,影片的音樂也絕對堪稱一絕,負責音樂製作的平澤進將本片音樂混入現代古典自然另類等多種元素,並使其完美融合,並配以陽光感的節奏基調(名為《Run》的那段音樂非常深入人心),其水準甚至不亞於久石讓的作品,成為該片內容手法外的又一大亮點。
《最後的武士》
年代:2003
類型:動作/戰爭
導演:愛德華·茲維格(Edward Zwick)
地區:美國
主題音樂:《Red Warrior》
03年的美國電影似乎特別偏愛以日本文化為代表的東西方結合之類的題材,除了抄起一把武士刀鮮血噴滿屏幕的《殺死比爾》,《最後的武士》也同樣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與突出體現誇張另類風格的《殺死比爾》不同的是,《最後的武士》真正烘託了一種為信念犧牲一切的精神主義,而這種精神,恰恰是美國人之前所無法理解的。
太平洋戰爭時期,美國與日本的矛盾沖突不僅僅是國家之間的仇恨,各自文化思想理念的不同也是相互之間無法溝通調和的重要原因。日本人無法理解美國士兵被俘後為何會心安理得的甘當俘虜而不含辱自殺,美國人同樣不明白日本士兵竟然會有戰敗後割腹謝罪這樣的行為。而如今,美國人也一直都對東方文化持一種興趣很濃,卻又很迷惑的矛盾態度,東方很多國家的人文理念都是和他們原先認為的截然相反,但他們還是情理之中的以自己國家的文化角度來看待東方世界所發生的種種事物,卻並沒有,或者說並不願意換一種思維來看待這些事物。所以,他們拍出來的和東方文化有關的電影往往是以他們的思想基礎來進行構思,將其西方化,最終的結果一般都是觀念混淆邏輯顛倒只求得視覺上的快感而形成的商業片,毫無實際理論而言。但一些導演還是能明白這一點的重要性,他們雖然不能完全領悟東方文化的真諦,至少在這部片子來看,可以算是東西方文化思想理念的一次撞擊。故事背景安排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武士逐漸成為了時代過渡的犧牲品,但至死不渝的堅強信念使得他們無法接受這一現實。於是,以朝廷武士頭領勝元為首的武士軍隊為了生存引發暴亂,希望通過戰爭讓政府醒悟。從美國人的傳統角度講,這些人只是一群愚昧野蠻的、還停留在刀劍冷兵器時代不思進取的落後組織,終究還是會被全部消滅。而日本政府請來的美國將軍納森卻在被俘後受到武士道精神的感化,最終成為武士的一員,並一同奔赴戰場患難與共。這些武士也成了影片所描述的可歌可泣的悲情英雄,最後殘存的武士飛奔向敵人的炮火直至全部倒下的場面,給人的絕對是一種精神上的震撼與感動,為了心中的崇高信念最終死在戰場,那是一種超越生命的榮譽,這就是通過電影所表達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最極致的完美寫照。
也許研究過日本歷史的朋友們不會承認這部影片的歷史真實性,但影片的主旨是在一個相對真實的歷史背景下極力宣揚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忠義偉大,湯姆克魯斯飾演的納森則是必不可缺的角色。來到日本之前的他在南北戰爭時期立下赫赫戰功,卻因曾殺害了無數無辜生命而內心無比疚責,戰後的他鬱郁寡歡,感覺這個世界再也沒有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直到他來到日本所發生的這一切,武士道精神激燃了他的內心深處,他在武士領地的生活中悟到了真正所要追求的信念,並與異國的戰友們誓同生死。這絕不單單是如《勇敢的心》般的悲情英雄主義塑造,在人們所為之感動時會突然發現,即便東西方文化思想理念在形式上有多麼不同,其本質都是相通的。
《第五元素》
年代:1997
類型:科幻/動作
導演:呂克·貝松(Luc Besson)
地區:美國/法國
主題音樂:《The Diva Dance》
如果非要選一部經典科幻片放進來的話,我可能會選《MatrixⅡ·Ⅲ》、《星戰前傳首部曲·幽靈的威脅》、《T2》這些個人在當時看來是如此經典的大作。但是《第五元素》確實有著不同於一般科幻片的奇妙元素,能讓人看後不只會記住它刺激眼球的視覺效果,還會對電影本身所充透的一種驚異的設計想像力所嘆為觀止,要知道這還是20世紀的影片,同時也是法國商業大片沖擊好萊塢最成功的一部。除了好萊塢式的高科技大場面的場景布置,對未來世界這些人物的服裝設計也十分到位,不管是米拉·喬沃維奇扮演的橘紅發美女主角高蒂埃開始的膠帶裝和之後的功夫背帶裝以襯托其不食人間煙火的純潔,還是那個男生女態的「超級酷」所穿的維多利亞領黑色妖裝,或是手持多功能神槍的壞蛋佐格那種體現獨裁者和心理扭曲者的類似未來版希特勒的造型,都能把每個人物刻畫的無比鮮明,非常深入人心。另外,《第五元素》在未來科幻背景下營造了法國電影特有的一種輕快詼諧絕不刻意莊重嚴肅,浪漫細膩絕不突出緊張驚悚的獨特氛圍,讓人覺得情節雖不新穎,再看幾遍卻也很有味道。
如果非要選一位導演來配以「全才」這個稱謂的話,我想我肯定會選呂克·貝松。他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是不同的題材類型,槍戰片、動作片、紀實片、愛情片、科幻片、史詩片、驚悚片、功夫片、動畫片…………世界上所有的電影類型他好像都要嘗試一遍,不管當時他親口所說只導演十部影片的出爾反爾是否是為了吸引媒體關注使其作品不斷成為焦點的伎倆,但至少從影迷們的期待聲中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一直都是萬眾矚目的。從《第五元素》的上億票房開始,媒體便開始拿他的風格轉向找說法,指責他受不了金錢的誘惑開始臣服於好萊塢的商業電影世界,放棄了他原先作品中那種感情細膩敘事優雅的風格。但是在我看來,他的理想並非只滿足做一個能讓外界稱頌的法國金牌大導演,他要改變的是一種格局。法國電影歷史已經不算短,而在全世界的眼裡法國只能出口文藝片,就像當初號稱電影第二大國的印度只能拍出歌舞片一樣。如今科技飛速發展,僅僅靠藝術類電影已經遠不能滿足大眾的口味,法國電影如果從題材類型上停滯不前不嘗試創新,早晚會被時代所淘汰。所以必須有一個人站出來打破常規,即便可能會被當世人冷嘲熱諷,終究有一天他們就會知道這個人對法國電影的未來有著多麼崇高的貢獻。呂克·貝松就想做這樣的一個人。
《紫日》
年代:2001
類型:戰爭/劇情
導演:馮小寧
地區:中國
主題音樂:《Purple Sunset》
好吧,我承認,放出這一部的確有些湊數的成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評出一個國產的還是抗日題材的影片,但N年前第一次看完後我確實有種說不出的感受。先說說影片失敗的一面。這部已在電影頻道重播了不下八百六十回的催淚(打哈欠到流淚)抗日題材片,盡管拿過大大小小不少獎,但其中拍攝技術的硬傷和俗套連連的創作理念所帶來的詬病,使得觀眾輿論從主客觀角度都無法給予這部影片過多的贊揚。作為馮小寧「戰爭與和平」系列的第六部,《紫日》對於貫穿整個系列愛國人道主義思想具有著頂點的地位,卻讓大多數人所失望,這是有其原因之所在的。馮小寧其實是個很有才的導演,但他的眼光並不高,志向也並不遠大。從他的影片可以看出,他只想依附於國內的主旋律題材體制下發展,在傳統國產片的慣性思維模式下不思進取的生存著。他的這種固守思想完全限制了他的天賦,他缺乏國際大導演的那種氣魄,拍出的作品無論題材多麼鮮明,景色視覺多麼用心,依舊是換湯不換葯,終究會被在審美水準比物價漲得還快的觀眾們的哈欠聲甚至叫罵聲中逐漸淘汰。
再說說其值得稱贊的一面。作為年輕人,我並不漠視抗日題材影片。倒不是我重視中國舊社會苦難歷史,或是極度憎惡日本帝國之類,而是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中國電影就是靠著抗日為主的八路軍共產黨所領導的戰爭題材類型才發展到現在的。單從這一題材來說,《紫日》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歐美的大製作戰爭片無論場面多麼震撼人心,其主旨都是讓人記住那些戰爭歷史以及戰爭給人類帶來的苦痛磨難等等,自己國家發生的戰爭,自己國家的人民最深有體會。要用電影的方式來讓現在的中國人不忘記那段不可磨滅的革命戰爭歷史,目前的國產戰爭題材作品依然與好萊塢的高水平大製作差之千里,但拋開戰爭的直觀場面不談,反映戰爭的真實感仍可以用其它的拍攝角度來進行演繹。馮小寧的構想比較獨特,一個中國難民楊玉福(代表著受苦受難的廣大中國老百姓)、一個蘇聯女兵娜佳(作為協助解放國的姿態)和一個年少無知的日本女學生秋葉子(當時日本老百姓的真實形態)成為故事的主線人物,在一個茫茫林區的絕境下從互相對立不理解到最終相互扶持產生友情。影片對體現戰爭的殘酷一面也做得比較真實點題,除了呼喊著日本投降戰爭結束的秋葉子被一槍斃命外,日本兵火燒麻袋裡垂死的中國勞民、刺殺楊玉福的老娘、日本軍官駕駛戰機擊落不願做人肉導彈的秋葉子男友,以及日本宣布投降後,日本軍官強迫當地日本老百姓集體自殺等等,都要比直接角度拍攝戰場上士兵血肉橫飛的那種手法要更深刻。
個人認為影片的中心還是在於楊玉福和秋葉子兩人之間的相互感受。楊玉福對日本人與戰爭的仇恨是刻骨銘心的,觀眾所同情的,可謂是明擺著的,從他那句「就這么完了?」就可以看出在經歷種種苦難卻不明不白的結束後那種不甘心的悲痛心情,並一度將這種仇恨撒到秋葉子身上。而秋葉子自己的痛苦則是無法表達的,自己國家發起的戰爭,自己卻深陷其中,她無法承受自己遭受著痛苦還要被別人所仇恨的現實,也許最後悲慘而又凄美的結局也算是一種解脫。其實影片所帶來的反思不止是戰爭本身的殘酷,對於目前中日人民之間所無法迴避的隱性民族仇恨意識,直接或間接的體現在各個事件上,這些都是不言而喻而又難以改變的。不管以後中日兩國的交往關系如何,兩國人民的相互態度有何轉變,至少要從客觀上正確看待這段歷史,無論是中國的老百姓還是日本的老百姓,在當時都是苦難的受害者。所以,老百姓所仇恨的,不應該是老百姓。
· 關於音樂 ·
最後來說說個人所選的七部影片的主題音樂:《香水》中的《Prologue-The Highest Point》運用輕柔迷幻的女聲來描繪格雷諾耶所感受到的嗅覺世界,具有濃郁的誘惑色彩,讓人深深被吸引後欲罷不能,並逐漸挑起人性陰暗邪惡的一面,體現其構思之巧妙;《指環王Ⅲ——王者歸來》的電影原聲大碟當時評價甚高,這里只挑選一首最點題的《The Return Of The King》,最後的戰爭終於以勝利告終,和平、歡笑、光明、榮譽、幸福,這一切伴隨著人們的希望陸續到來,過去的艱險和磨難統統可以拋在腦後;《殺死比爾》選取的則是其中最經典的《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沒有榮譽或人性的戰爭)》,無需多說了,典型的大人物震撼出場音樂;《千年女優》的《千代子のテ一マ》是貫穿始終的曲子,原聲大碟中有三個版本,大體分為少女時代、青年時代和中年時代,這里選取MODE-2(青年時代),千代子在純真青澀與成熟穩重之間的階段,也是對所尋覓之人滿懷憧憬的階段;《最後的武士》的原聲音樂絕對稱得上優秀,但仔細欣賞一遍後發現並沒有找到能徹底激發悲壯情懷的曲目,《Red Warrior》算是相對不錯的一首,彷彿身臨其境般的進入到那壯烈的戰爭上;《第五元素》中外星八爪歌女迪瓦演唱歌曲的《Diva Song》堪稱經典,歌曲前半段是Donizetti的義大利歌劇詠嘆調《Lucia Di Lammermoor(香燭已燃起)》,歌曲後半部穿插了節奏明快的《The Diva Dance(女神之舞)》,要不說聽過Vitas那首後感覺這么熟悉,這里只節選了《The Diva Dance》;《紫日》也不用多說,主題音樂還是蠻煽情的,小提琴的旋律圍繞著整個劇情發展,體現互相仇恨著的人們內心深處所渴望的和平與安寧,可謂恰到好處。
Ⅲ 讓你刻骨銘心的電影是哪部電影
最讓我刻骨銘心的電影,也是我看了不下10遍的電影(該電影2個多小時啊)。
美國導演:愛德華·茲威克的作品【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1994年上映。
Ⅳ 還有沒有好看的電影啊
十大經典電影(人生篇)
1、《肖申克的救贖》
2、《百萬金嬰》
3、《悲慘世界》1958年版
4、《辛德勒的名單》
5、《阿甘正傳》
6、《勇敢的心》
7、《活著》
8、《天堂影院》
9、《殺手裡昂》
10、《完美的世界》
十大經典電影(警匪篇)
1、《盜火線》
2、《喋血雙雄》
3、《沉默的羔羊》
4、《七宗罪》
5、《洛杉磯機密》
6、《失眠症》
7、《幕後嫌疑犯》
8、《暗花》
9、《虎膽龍威》
10、《36局》
十大經典電影(黑幫篇)
1、《教父》
2、《無間道》
3、《美國往事》
4、《英雄本色》1
5、《低級小說》
6、《賭城風雲》
7、《紐約黑幫》
8、《疤臉人》
9、《槍火》
10、《盜亦有道》
十大經典電影(戰爭篇)
1、《巴頓將軍》
2、《拯救大兵雷恩》
3、《現代啟示錄》
4、《戰爭與和平》
5、《野戰排》
6、《西線無戰事》
7、《最長的一天》
8、《獵鹿人》
9、《遙遠的橋》
10、《黑鷹墜落》
十大經典電影(愛情篇)
1、《羅馬假日》
2、《泰坦尼克》
3、《卡薩布蘭卡》
4、《花樣年華》
5、《人鬼情未了》
6、《亂世佳人》
7、《風月俏佳人》
8、《西雅圖未眠夜》
9、《廊橋遺夢》
10、《英國病人》
歷屆奧斯卡獲獎影片
第1屆奧斯卡(1927-1928年度)
最佳影片:翼 Wings
第2屆奧斯卡(1928-1929年度)
最佳影片:百老匯的旋律/紅伶秘史 The Broadway Melody
第3屆奧斯卡(1929-1930年度)
最佳影片:西線無戰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第4屆奧斯卡(1930-1931年度)
最佳影片:壯志千秋 Cimarron
第5屆奧斯卡(1931-1932年度)
最佳影片:大飯店 Grand Hotel
第6屆奧斯卡(1932-1933年度)
最佳影片:亂世春秋 Cavalcade
第7屆奧斯卡(1933-1934年度)
最佳影片:一夜風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
第8屆奧斯卡(1935-1936年度)
最佳影片:叛艦喋血記 Mutiny on the Bounty
第9屆奧斯卡(1936-1937年度)
最佳影片:歌舞大王齊格飛 The Great Ziegfeld
第10屆奧斯卡(1937-1938年度)
最佳影片:左拉傳 The Life of Emile Zola
第11屆奧斯卡(1938-1939年度)
最佳影片:浮生若夢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第12屆奧斯卡(1939-1940年度)
最佳影片:亂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第13屆奧斯卡(1940-1941年度)
最佳影片:蝴蝶夢 Rebecca
第14屆奧斯卡(1941-1942年度)
最佳影片:翡翠谷 How Green Was My Valley
第15屆奧斯卡(1942-1943年度)
最佳影片:忠勇之家 Mrs. Miniver
第16屆奧斯卡(1943-1944年度)
最佳影片:卡薩布蘭卡 Casablanca
第17屆奧斯卡(1944-1945年度)
最佳影片:與我同行 Going My Way
第18屆奧斯卡(1945-1946年度)
最佳影片:失去的周未 The Lost Weekend
第19屆奧斯卡(1946-1947年度)
最佳影片:黃金時代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第20屆奧斯卡(1947-1948年度)
最佳影片:君子協定 Gentleman's Agreement
第21屆奧斯卡(1948-1949年度)
最佳影片:哈姆雷特 Hamlet
第22屆奧斯卡(1949-1950年度)
最佳影片:國王的弄臣 All the King's Men
第23屆奧斯卡(1950-1951年度)
最佳影片:彗星美人 All About Eve
第24屆奧斯卡(1951-1952年度)
最佳影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American in Paris, An
第25屆奧斯卡(1952-1953年度)
最佳影片:戲王之王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
第26屆奧斯卡(1953-1954年度)
最佳影片:亂世忠魂 From Here to Eternity
第27屆奧斯卡(1954-1955年度)
最佳影片:碼頭風雲 On the Waterfront
第28屆奧斯卡(1955-1956年度)
最佳影片:馬蒂 Marty
第29屆奧斯卡(1956-1957年度)
最佳影片:環游地球八十天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第30屆奧斯卡(1957-1958年度)
最佳影片: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第31屆奧斯卡(1958-1959年度)
最佳影片:金粉世界 Gigi
第32屆奧斯卡(1959-1960年度)
最佳影片:賓虛 Ben-Hur
第33屆奧斯卡(1960-1961年度)
最佳影片:桃色公寓 The Apartment
第34屆奧斯卡(1961-1962年度)
最佳影片:西區故事 West Side Story
第35屆奧斯卡(1962-1963年度)
最佳影片: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第36屆奧斯卡(1963-1964年度)
最佳影片:湯姆 瓊斯 Tom Jones
第37屆奧斯卡(1964-1965年度)
最佳影片: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第38屆奧斯卡(1965-1966年度)
最佳影片: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
第39屆奧斯卡(1966-1967年度)
最佳影片:四季之人 A Man for All Seasons
第40屆奧斯卡(1967-1968年度)
最佳影片:炎熱的夜晚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第41屆奧斯卡(1968-1969年度)
最佳影片:霧都孤兒 Oliver!
第42屆奧斯卡(1969-1970年度)
最佳影片:午夜牛郎 Midnight Cowboy
第43屆奧斯卡(1970-1971年度)
最佳影片:巴頓將軍 Patton
第44屆奧斯卡(1971-1972年度)
最佳影片:法國販毒網 The French Connection
第45屆奧斯卡(1972-1973年度)
最佳影片:教父 The Godfather
第46屆奧斯卡(1973-1974年度)
最佳影片:騙中騙 The Sting
第47屆奧斯卡(1974-1975年度)
最佳影片:教父 2 The Godfather: Part II
第48屆奧斯卡(1975-1976年度)
最佳影片: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第49屆奧斯卡(1976-1977年度)
最佳影片:洛奇 Rocky
第50屆奧斯卡(1977-1978年度)
最佳影片:安妮•霍爾 Annie Hall
第51屆奧斯卡(1978-1979年度)
最佳影片:獵鹿人 The Deer Hunter
第52屆奧斯卡(1979-1980年度)
最佳影片:克萊默夫婦 Kramer vs. Kramer
第53屆奧斯卡(1980-1981年度)
最佳影片:普通人 ordinary People
第54屆奧斯卡(1981-1982年度)
最佳影片:火的戰車 Chariots of Fire
第55屆奧斯卡(1982-1983年度)
最佳影片:甘地傳 Gandhi
第56屆奧斯卡(1983-1984年度)
最佳影片:母女情深 Terms of Endearment
第57屆奧斯卡(1984-1985年度)
最佳影片:莫扎特 Amadeus
第58屆奧斯卡(1985-1986年度)
最佳影片:走出非洲 Out of Africa
第59屆奧斯卡(1986-1987年度)
最佳影片:野戰排 Platoon
第60屆奧斯卡(1987-1988年度)
最佳影片: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第61屆奧斯卡(1988-1989年度)
最佳影片:雨人 Rain Man
第62屆奧斯卡(1989-1990年度)
最佳影片:為戴茜小姐開車 Driving Miss Daisy
第63屆奧斯卡(1990-1991年度)
最佳影片:與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第64屆奧斯卡(1991-1992年度)
最佳影片: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第65屆奧斯卡(1992-1993年度)
最佳影片:不可饒恕 Unforgiven
第66屆奧斯卡(1993-1994年度)
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第67屆奧斯卡(1994-1995年度)
最佳影片: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
第68屆奧斯卡(1995-1996年度)
最佳影片:勇敢的心 Braveheart
第69屆奧斯卡(1996-1997年度)
最佳影片:英國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第70屆奧斯卡(1997-1998年度)
最佳影片:泰坦尼克號 Titanic
第71屆奧斯卡(1998-1999年度)
最佳影片: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
第72屆奧斯卡(1999-2000年度)
最佳影片:美國麗人 American Beauty
第73屆奧斯卡(2000-2001年度)
最佳影片:角鬥士 Gladiator
第74屆奧斯卡(2001-2002年度)
最佳影片:美麗心靈 A Beautiful Mind
第75屆奧斯卡(2002-2003年度)
最佳影片:芝加哥 Chicago
第76屆奧斯卡(2003-2004年度)
最佳影片:指環王3 王者歸來The Loa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第77屆奧斯卡(2004-2005年度)
最佳影片:百萬美元寶貝 Million dollar baby
第78屆奧斯卡(2005-2006年度)
最佳影片:撞車 Cras
Ⅳ 求一個美國電影,忘記名字了,只記得這是一個關於監獄和犯人的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該片中涵蓋全片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影片的結局有《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
在IMDB當中被超過16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並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 飾)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飾),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
以此為契機,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彷彿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層逃稅、洗黑錢,同時憑借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表面看來,他已如瑞德那樣對那堵高牆從憎恨轉變為處之泰然,但是對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著心中的希望和目標前進。而關於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這一切朝前推進了一步……
(5)約會清單美國電影擴展閱讀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頁被挖空的《聖經》里,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里,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後,那條僅有的骯臟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
這段充滿絕望與沉重的救贖之旅來自臭名遠揚的肖申克監獄、來自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原著、來自哲理導演達拉邦特的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帶來的是恆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沖動。在監獄里,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強者自救,聖者渡人。(《華盛頓郵報》評)
在影片中,有人在改變,也有人在習慣。影片中的「肖申克監獄」隱喻著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環境,對於在監獄里呆了50年的老托馬斯來說,改變意味著毀滅;但對於年輕而富於激情的安迪來說,改變則是一種救贖。《肖申克的救贖》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救贖。斯蒂芬・金這位懸疑大師也只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人們,追求自我的人生並非只是一個夢想,只是在於自己怎麼去做。不管結果怎麼樣,這個過程很重要。(新華網評)
在牢獄題材電影中突破了類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類作品罕見的人情味和溫馨感覺。(李響評)
該片觸及的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和當下的不可迴避困境。電影的結構比原小說更精當,台詞比原小說更有節奏感,更加有所推敲錘煉、也更有深意,人物形象比原小說更鮮活有力。導演以豐富、機巧的藝術文本,將自由精神高揚在天地之間。(郝建評)
Ⅵ 推薦幾部好看的電影
變形金剛 特洛伊 蠱惑仔系列 我是誰 功夫之王 第五元素 夜訪吸血鬼 終結者系列(未來戰士)(2)太極旗飄揚 新基督山伯爵 東成西就 兩桿老煙槍 沉默的羔羊 這個殺手不太冷 變臉(奪面雙雄) 縱橫四海 真實的謊言 極度深寒 兵人 星河戰隊 我的野蠻女友
如果以上30部電影都看過,那下面的呢?
賭神 黃飛鴻系列 木乃伊系列 有話好好說 兩桿老煙槍 黑客帝國系列 雷洛傳 異形系列(4) 左羅 羅馬假日 原罪 斷箭行動 箭魚行動 七宗罪 無間道系列(1)碟中碟系列(2) 鐵血戰士 諜影重重系列(1) 雨人 浪人 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 弗萊迪大戰傑弗森 拯救大兵瑞恩 第一滴血系列 奇跡 致命羅密歐 獵殺紅色十月號 小兵張嘎 反擊王 盜亦有道 紅河谷 鬼計神偷 豺狼末日 黑色鬱金香 燃情歲月 絕領雄峰 功夫 浪漫緣分天註定 香水殺手 秋日傳奇 大毒梟 暴力街區(B13區) 300勇士 國家的敵人(全民公敵)浪人 英國病人(英倫情人)罪惡之城 天下無賊 英雄 無極 殺手沒有假期 火柴人 天使愛美麗 英雄 遺願清單 好傢伙 蒸發密令 幻影英雄 替身殺手(血仍未冷)盜佛線 多此一女 火燒島 神話 夏日么么茶 蠍子王 英雄本色 奇跡 鹿鼎記(周星馳版)空中監獄 十萬火急(龍出升天)
這些都是極好看的電影!
如果你還覺得不盡興,再向你推薦以下電影:
星球大戰系列 辛得勒的名單 現在啟示錄 生化危機系列 加勒比海盜系列 法外情 盜亦有盜 的士司機 洛奇系列 勇敢的心(驚世未了緣) 哈里波特系列 憤怒的公牛 X戰警系列 古墓麗影系列 夜宴 極限特工 後天 魔窟 剪刀手愛德華 地心危機 生死時速 辣手神探 艷舞女郎 美麗心靈 鐵拳男人 賓虛 刀鋒戰士系列 未來水世界 12猴子 科學怪人 超人 奪寶奇兵 侏羅紀公園 蜘蛛俠 機械公敵 地獄神探 毀滅戰士 少林寺 八面埋伏 A計劃系列 龍之吻 地獄男爵 紅磨房 芝家歌 大話西遊 殺人硬體 黃金三鏢客 賓虛 無間道風雲 龍卷風 殺手-47 決戰猶馬鎮 獵鹿人 五路追殺令 午夜狂奔 倩女幽魂 暗流系列 豺狼帝國 虎膽龍威系列 蝙蝠俠系列 洛奇系列 火龍帝國 霹靂嬌娃 東邪西毒 艾麗卡 八厘米 狼族盟約 美國往事 借刀殺人 殺人三部曲 蜘蛛俠(1)鋼鐵俠 叢林奇兵 王牌對王牌 偷拐搶騙 偷天陷阱 狼犬丹尼 鋼琴家 海上鋼琴家(1900) 通天塔 搏擊俱樂部 突然死亡 冷山 剪刀手愛德華 卧虎藏龍 時間機器 十面埋伏 笑敖江湖 救世主 2046 馬永貞 安娜與國王 導火線 獨闖龍潭 神偷碟影 游俠 偷窺殺手 魔鬼末日 美國派系列 極速60秒 我的野蠻女友 霍元甲 神奇4俠 致命拜訪 投名狀 獵鹿人 狙擊職業殺手 間接傷害 范海辛 殺死比爾系列 虎膽龍威 怒海爭鋒 地獄男爵 我是傳奇 紅番區 瘦身男女 金剛 逃出克隆島 非常人販 十一羅漢 奪寶騎兵 預見未來 血鑽 五虎將之決裂 狂蟒之災 斷頭谷 斷臂山 天生殺人狂 環游地球八十天 碟海計中計 邁阿密風雲 撞車 狙擊電話亭 戰爭之王 黑夜傳說 斷頭谷 最後的武士 龍出升天 非常人販 逃出克隆島
人人都愛雷蒙德 死亡飛車 曼谷殺手 蝙蝠俠6
特務行不行
玩盡殺絕3 諜影重重 無間道風雲 拳霸之盜佛線 拳霸之冬蔭功 拳霸之火雲盜 殺手沒有假期
Ⅶ 風景美到哭的10部高分電影,看完只想去旅行!
電影是延長生命的藝術
旅行是豐富生命的體驗
電影和旅行,從來都是這么難分難解
本期特別推薦,跟著電影去旅行
一起來看看,那些 光影里的真實世界
1.白日夢想家
豆瓣8.4
關鍵詞:冒險、劇情、逐夢之旅
取景地:冰島、紐約
沃特.密提是一名在《生活》雜志工作了16年的膠片洗印經理,他性格內向,甚至無法跟心儀的同事謝莉爾開口搭訕,面對生活他像個旁觀者,時常放空做白日英雄夢。直到有一天公司被並購……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看過電影之後冰島就列在了我的人生必去清單里。
開拓視野、沖破艱險;看見世界、身臨其境;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如果你見過格陵蘭,喜馬拉雅和冰島的火山,就再不會被生活打敗。
騰訊、愛奇藝、樂視,VIP可觀看
2.傲慢與偏見
豆瓣8.5
關鍵詞:浪漫、愛情
取景地:英國牛津、斯坦福、塔丁頓、貝克韋爾等
很多人心目中美好的愛情片,田園的風景美麗如畫,每一次都被達西先生從清晨鄉村薄霧中緩緩向伊麗莎白走來時的場景感動到。
太陽在低低的雲層里穿行,風卷著北大西洋空氣中的寒意,那些浮著落葉的溪水,濕潤的草場,零落的樹木和丘陵,被雨水沖刷之後,微微泛著清新的亮綠。
騰訊、愛奇藝、芒果TV,VIP可觀看
3.小森林-冬春篇
豆瓣9.0
關鍵詞:美食、生活、治癒
取景地:日本本州岩手縣
因無法融入喧囂吵鬧的大城市,平凡女孩市子選擇回到自幼生長的老家——位於日本東北地區的小森村。這里沒有過多時尚文明的色彩,當地人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他們靠天吃飯,靠著雙手經營人生。
一部可以讓人靜下心來,慢慢觀看的生活美食類電影。
生活雖不富裕,心中則是滿滿的充實和歡喜。
騰訊視頻,VIP可觀看
4.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
豆瓣8.5
關鍵詞:家庭、成長
取景地:從美國蒙大拿州到華盛頓
孤獨的小天才逃家,重新找到家的溫暖治癒故事。
一路帶你領略美國火車線路沿途風景:美的不像話的畫面,巧妙的小想法,以及讓人過耳不忘的配樂......
如果我在10歲的時候看到這部電影,一定會扒火車去旅行吧。
5.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豆瓣8.8
關鍵詞:唯美、同性、愛情
取景地:義大利莫斯卡扎諾、克雷馬、貝加莫等
一個夏天,兩個少年的短暫相愛。
雕像下的長鏡頭,午夜約會時的碰觸,細膩、唯美、慵懶,帶著浮生若夢的氣息。
最終所有烏托邦式的美好都凝固在了80年代初那個夏天的義大利小鎮。
美術、攝影、配樂都相當出色的一部電影。
6.卧虎藏龍
豆瓣8.0
關鍵詞:武俠、愛情
取景地:安徽黃山、河北承德、新疆克拉瑪依市、浙江湖州
最文藝的武俠電影。比起表面的刀光劍影,人心的情感和慾望才是真正的江湖。
李安的這部武俠片可謂是最好的中國旅遊宣傳片,呈現了我國各地不同的自然和人文風光,其中李慕白和玉嬌龍的竹海打鬥更是堪稱電影史上的經典。
芒果TV,可免費觀看
7.陽光小美女
豆瓣8.2
關鍵詞:親情、喜劇、公路片
取景地:從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到加州
7歲的奧利芙,戴眼鏡,小肚腩,做一夜成名的美夢,堅信自己有朝一日能當選美國小姐。 爸爸,推銷成功學的講師,四處販賣他的「成功九部曲」;哥哥,為了考上飛行學院發啞誓,九個月沒有同家人說話;舅舅,失業,自殺未遂;爺爺,被養老院趕出來的老流氓,吸毒;媽媽,是這個瘋狂家庭唯一正常的人。
在家人的支持下,奧利芙參加了「陽光小美女」的選美比賽,一家人踏上了集體尋夢的旅程。
小溫情小平淡小感動,一部笑中帶淚的公路電影,一部反雞湯的喜劇片。
生活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並且仍然熱愛它。
騰訊、愛奇藝,VIP可觀看
8.那山那人那狗
豆瓣8.7
關鍵詞:家庭、文藝
取景地:湖南邵陽、懷化
兒子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後,做了大半輩子山村郵遞員的父親提前退休,安排兒子接下自己的工作。兒子上班第一天,父親千叮嚀萬囑咐之後仍不放心,帶上長年在其左右的忠實老狗決定陪兒子再走一趟送信之旅。
簡單的柴米油鹽生活,有親情相伴也是莫大的幸福。
山與山之間是輕柔的溪水,是豐收的麥田,是綠色編織的蜿蜒盤旋。
1905電影網,可免費觀看
9.午夜巴黎
豆瓣8.2
關鍵詞:愛情、奇幻
取景地:法國巴黎、凡爾賽鎮
午夜巴黎,任何奇跡都可能發生。
一輛馬車的穿越之旅,超級適合作為加長版的巴黎城市風光宣傳片。
愛奇藝,VIP可觀看
10.海蒂和爺爺
豆瓣9.0
關鍵詞:家庭、冒險、治癒
取景地:瑞士阿爾卑斯山地區、德國薩克森地區
海蒂很小就失去了父母,無依無靠,最終來到了阿爾卑斯山,投奔住在那裡的爺爺。在村民們眼中,爺爺是個倔強又古怪的老頭,然而海蒂天真無邪的眼睛發現了爺爺深藏在內心的柔情,一老一少兩人卸下心防,相依為命......
這是一部老少皆宜的電影。生活就該像海蒂這樣活的溫暖自然,用心去交朋友去感受大自然,熱愛和堅定自己的夢想。
全片被阿爾卑斯山的美景刷屏,看完只想去瑞士放羊。
Ⅷ 有什麼好看的歐美愛情電影像《暮光之城》
《十六個願望》(同名:My Wishes)
Abby從小渴望長大,在她十六生日那天,她為自己弄了一個願望清單。出乎意料地,一些奇怪的事情開始發生。而她的願望清單上的16個願望逐一實現了……迪士尼風格的電影,輕松中讓人不由得懷念十六歲那年的時光。
《灰姑娘的玻璃手機》
由希拉里·達芙主演,講述了一個現代版的灰姑娘故事。是真正意義上的灰姑娘,因為電影的劇情和童話灰姑娘幾乎是一樣的。只不過換了環境,換了年代,換了一些細節部分。雖然看了開頭就猜到結尾,卻讓人忍不住繼續看下去。帥氣的男主角,美麗的女主角,美好的故事,完美的結局,真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期待擁有的童話人生。
《初戀從打嗝開始》(又名:一嗝愛上你)
男主角維多是一個缺乏自信的低年級生。他愛上了高年級的安雅後,盡管安雅名花有主,仍不懈努力地追求。是一部挺搞笑的電影。當中女主角和男主角的兩個搞怪的弟弟為這部電影增添了更多有趣的色彩。(男主角的弟弟Zack總讓我想起《平民天後》里飾演女主角弟弟的Jake.Thomas。好像)
《明星之戀》(又名《愛上大明星》)
與《popstar》是差不多的劇情,男主角是曾飾演過《重返十七歲》裡面男主角的兒子。但是在這部電影里他明顯殘了好多。女主角很漂亮,整個劇情講述身為大明星和普通女孩的戀愛是多麼困難。
其實也是不錯的校園純愛劇
《足球尤物》
為足球瘋狂的女主角因為女足球隊解散而沒法繼續踢球,為了能繼續踢球,她頂替了還沒回國的雙胞胎哥哥,扮成男生到新學校報到,並且加入了男子足球隊。最後這位過人的女生不僅所在的足球隊贏得了比賽,她本人贏得了同宿舍男生的愛,並且中間還意外贏得了一個女生的愛(幸好最後解釋清楚了)
劇情和《偷偷愛著你》和《是美男啊》很相像,但是這部電影里的女主角扮成男生後真的很像一個真正的男生,並且和那個雙胞胎哥哥也真的很像,但是雙胞胎哥哥是真正的男生演的哦。
《女男變錯身》(加拿大版本)
這個名字的電影有兩個,一個是韓國的,一個的加拿大的。而我介紹的是加拿大的那部。
如果男人和女人的身體調換了,會有什麼事情發生?高校里的這兩個人,一個是成績優異的女高材生,一個是所謂的差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被調換了身體。自此展開了許多搞笑的事。雖然情節有點老套,但的確是很好看的。
《歌舞青春》系列
這系列電影我全都看了,感覺好看的程度是越來越低。也就是說,這系列電影第一部最好看,第二部次之,第三部就顯得有點難以引人入勝了。清新勵志的風格,好聽的音樂,帥哥靚女…不僅是四個男女主人公,包括其他主要角色,都塑造得很鮮明,一點都不顯得多餘。是不錯的電影
《重返十七歲》
是否經常覺得,如果時間能重來一次,該多好?十七歲只有一次,可許多中年人卻常幻想著能重返十七歲。這部電影就讓這個幻想成真。可是,重返十七歲,最後的選擇卻依舊不變。這部電影蘊含著一些道理,卻絲毫不說教。不管是男主角ZAC,還是飾演兒子的,或是飾演反角的男星,都長得不錯,女主人公方面,甚至是飾演媽媽的也是一個美女呢。
《暮光之城》第一部《暮色》
這系列電影出來了兩部,卻只有第一部是我想推薦的。第一部確實比較符合這個日誌的主題:青春高校電影。如果有一個帥氣的吸血鬼男友,會是什麼感覺?女主角貝拉逝逅了男主角愛德華。盡管知道愛德華是吸血鬼,貝拉依舊義無反顧地與他相戀,而愛德華對貝拉的愛與保護也同樣讓人感動。
《水瓶座女孩》(又名《女孩心願》)
剛開始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我不大感興趣,可是閑來無事,點開來看,看下去後,卻被感動了。生活在美國的女孩,孤身一人跑到英國尋找地位顯赫的父親,並在期間逝逅了一個唱歌的男孩,墜入愛河。為了融入父親所在的貴族家庭,她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男友也因此對她失望,不理會她。所幸,結局是大團圓的。也許我這樣說著沒辦法打動你,但是我看時卻真的被女孩那種渴望擁有一個父親的心感動了。
《第一女兒》
女主角是美國總統的女兒,也就是第一女兒。她生活的一舉一動都收到監視,這讓她拚命想擺脫這種監視。終於上了大學,原以為可以獲得自由,沒想她身後依舊跟著兩個保鏢。在大學里,有一個男孩一直幫助她,救她出困境,很快,他們倆約會,並相戀。可是後來,一場意外讓女主角發現,這個男孩其實是她父親派來保護她監視她的特工。她一時間傷心欲絕。雖然後來不是完全歡喜的大結局,但總算不是什麼悲劇。
《青春愛欲吻》
女主角是一直覺得自己生活失敗的青春期女生,煩惱自己的外貌不夠好看,煩惱父母的迂腐……直到她遇見了那個帥氣的男孩。女主角為了追到那個男孩而做的事讓人忍俊不禁,而過程中有的些許挫折也讓女主角一點點成長起來。漂亮的小城,白馬王子一般的男主角,童話一般美好的結局。我們不必去想太多,只要帶著一顆美好的心看這部電影就行。
《我的朋友是明星》(原名《Popstar》)
女主角是一個成績優秀,相貌平平的女生,在一次考試結束後,她驚奇地發現旁邊座位上坐著的,居然是她的偶像,當紅的男歌手傑迪麥克林!這是關於一個普通歌迷和偶像之間夢幻的故事,過程當然會有許多不可避免的摩擦與搞笑。是一部輕松好玩的電影。
《野孩子》(又名《千金轉校記》)
一個生活在美國的千金大小姐被迫轉學到英國的一家全封閉式高中。起先她拼了命想要被學校開除出去,但後來,漸漸的,她在這所學校里結交到了真正的朋友,還與校長的兒子相戀……這是人與人之間虛偽的關系與真摯感情的碰撞。讓你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友誼。
《賤女孩》
和《野孩子》剛好相反,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一直都接受家庭式教育的女孩,到了美國一所高中後,面對著弱肉強食,一點點變壞的故事。幸運的是,女主角最後又回到了以前的性格,而且再次擁有了男主角的愛。
Ⅸ 有哪些經典的愛情電影值得推薦
要說愛情經典,非它莫屬--《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是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影業公司共同出資,於1994年拍攝的一部浪漫的愛情災難電影,由詹姆斯·卡梅隆創作、編輯、製作、導演及監制,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斯萊特主演。影片於1997年11月1日在東京首映。
一個人一生可以愛上很多的人,等你獲得真正屬於你的幸福之後,你就會明白一起的傷痛其實是一種財富,它讓你學會更好地去把握和珍惜你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