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亮的日子美國電影影評
1. 求感人的歐美同志電影
考慮了半天,要感人,還要是好結局,應該是想文藝片那種吧。
大部分感人的就讓主角雙雙死去,不然便剩下一個獨活,或是承受著壓力勞燕分飛。這算悲劇。
而更多的算是正劇,帶上喜劇的成分,不知道還能不能感動你。
想了想,也就文藝一點的符合這個要求了。
推薦下面這些:
閃亮的日子.Latter Days.2003
欲蓋弄潮.Shelter.2007
巴黎小情歌.Love Songs.2007
美好事物/愈愛愈美麗.Beautiful Thing.1996
愛之初,欲本善.A Little Comfort.2004
難以抗拒的真愛.Defying Gravity.1997
離開我,記得我.Gone,But Not Forgotten.2003
旅程.The Trip.2002
哭泣的游戲.The Crying Game.1992
愛與哀愁/當愛情來臨時.When Love Comes.1998
收拾好你的東西.Get Your Stuff.2000
墨利斯的情人.Maurice.1987
費城故事.Philadelphia.1993
一千多雲.A Thousand Clouds of Peace.2003
長期夥伴.Longtime Companion.1990
愛的初體驗.Get Real.1998
我的美麗洗衣店.My Beautiful Laundrette.1985
男孩到男人/同志寓言.Boys To Men.2001
軍官與男孩.For a Lost soldier.1992
愛瘋狂.C.R.A.Z.Y..2005
好奇天使心.The Curiosity of Chance.2006
他和她的男人.The Man of My Life.2006
愛滋味.The Witnesses.2007
迷情站台.Clapham Junction.2007
伊桑·格林的群居生活.The Mostly Unfabulous Social Life of Ethan Green.2005
2. 閃亮的日子讀後感800
閃亮的日子讀後感
今年暑假,我讀了《閃亮的日子》這本書。我從翻開第一頁就被故事吸引住了,這本書總共分為五大部分,分別是:記憶如潮 、總是難忘、流年思旅、忽然明白和人生標高。我一天就讀完了。現在我給大家講幾個記憶憂心的故事。
第一個:「扛樹」。「扛樹」這篇短文很讓我吃驚,主人公竟然扛著樹木走了49公里。我又想想我們現在的孩子,走走就說累,唉。
第二個:「科學不能承受之重」,在這一篇里,我知道了科學是把雙刃劍,雖然他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好處。但是幾十年來地球變暖而導致的環境惡化,人們生存的地球在一步步地惡化,如果不及時搶救,地球會毀在我們的手裡。還有核武器,核武器的威力讓人想起來都害怕美國投了幾顆原子彈,使日本人現在都害怕,而原子彈的爆發會有許多化學物質。有些化學物質100億年後才會沒有,所以說人類要把科學用到正當的地方才好。
第三個:「奇跡」這篇課文裡面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是關於四川桑庄中學的故事,地震來臨時,2200多名師生有序的排到操場,一個人也沒有受傷,這很值得我們思考。
讀了《閃亮的日子》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人都有閃亮的日子。
書中的張衛東,他在還是中學生的時候就參加了「革命」,然後他被推薦上了一所農業中專學校,畢業後又肯鑽研,後來趕上幹部年輕化、專業化機遇,如今已是一個大鎮的黨委書記,生活得既風光又寬裕,他的日子還不夠閃亮?還有書中的浙商們,個個都是「大老闆」,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了活力,創造了富裕,也創造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他們想不閃亮都不行。
就像書中的紅梅,為了自己的丈夫,她放棄了前途無量,忍受著別人的指指點點,她的日子雖然過得辛苦,但也是如此閃亮。又如書中的蘭花,別人的錯誤都拉到自己身上,而自己做了好事也不留姓名,她那處處為別人著想的精神時刻閃著光芒。
讓我們珍惜我們閃亮的日子。
3. 推薦結局好的人物美型的BL電影 國別不限
春風物語··(浜尾京介特別美) 《純愛》(栩原樂人那叫一個可愛~~) 《愛的言靈》 《暹羅之戀》(說實話:挺好的電影,拍的特干凈溫馨 但···我有點傷) 《17歲的天空》 《盛夏光年》 《愛得初體驗》(結局我沒看懂,貌似是好的結局,男主角挺好看的)《boys love》(一部結局不好 二部挺好的,男主角也挺美的) 《體育館寶貝》 《致不知何時的你》 《46億年の戀(46億年之戀)》(帶有bl成分,不過是那種高智商電影,至今我還有不懂得地方) .《悸動青春》(男主角好看的說,但結局挺委婉的).《我們的愛之協奏曲》(同《悸動青春》) 還有些就不記得了······(推薦一下《斷背山》雖然結局挺傷的,但是值得細細品位的電影,影評也特別好)
4. 求 閃亮的日子(迫近之日)latter days電影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dK_Y6mVB5wo3Y6vrYIMeXw
克里斯蒂安(韋斯利拉姆齊Wes Ramsey 飾)是個同性戀者,他年輕英俊、風流倜儻,經常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風流史。這天,有四位年輕英俊的摩門教徒搬進克里斯蒂安的公寓。樂不可支的克里斯蒂安拿著一箱啤酒去竄門,可是他同性戀的身份一眼就被看穿了,被他們趕了出來。克里斯蒂安發誓一定要追到其中的一位英俊小伙阿隆(史蒂夫山德沃斯 Steve Sandvoss 飾),一雪前恥。
5. 耽美電影推薦
1、《跆拳道》
從小在訓練池畔長大、以成為游泳冠軍為目標的庫巴,一直與母親及女友同住狹小的公寓中。夾在母親亦步亦趨的「貼身」照顧與女友黏膩交纏的規律生活之間,愛似乎只是義務,慾望則是身外之物。更衣室里隨處可見精壯男體,但面對體內升起的另類沖動,庫巴總選擇在野外公廁的狹小廁間里解決慾望。
直到一場派對上邂逅有著截然不同生活的英俊大學生米哈爾,庫巴潛於水面下的愛欲情潮頃刻失控,規律的生活被打破殆盡,身邊的人們也被捲入情感的暗流......
6. 閃亮的日子的內容簡介
《閃亮的日子》是暢銷英語作家比爾·布萊森的最新力作。在這部典型美國童年回憶錄的範本中,作者憑著非凡的記憶生動幽默地為讀者展開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生活畫卷。布萊森1951年出生於美國中部城市得梅因,屬於美國嬰兒潮一代。他的成長經歷充斥著對超人的無限遐想。曾幾何時,身著帶有閃電圖樣的舊球衣,頸掛毛巾斗篷的布萊森在自家院子內外瘋跑,幻想一躍而過高樓大廈,除盡邪惡無能之輩,還給自己一個「霹靂小子」的名號。他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愛意濃濃卻又不同尋常的家庭:為當地報紙寫體育新聞的天才作家父親,擔當同一份報紙家裝類文字編輯卻無暇顧及自家家居藝術的母親。通過人物塑造,比爾·布萊森重現了超驗主義影響下的美國家庭生活和城市風貌--與我們如此貼近,卻又遙不可及。
《閃亮的日子》詼諧與懷舊並存,在笑過樂過之後,最令人回味的還是布萊森對舊時代的眷戀和追念,他的詩意滲透在一份濃濃的思鄉之情中。本書不失為一部心靈和歷史的游記,可謂比爾·布萊森至今最妙不可言的作品。
7. 史蒂夫.桑德沃斯 資料
中文名:史蒂夫·山德沃斯
英文名:Steve Sandvoss
出生日期:1980年9月6日
出生地點:美國紐約
史蒂夫在紐約的郊區長大,報讀哈佛大學前在康涅狄格州的學校上學.他是個活躍的藝術分子,追求攝影,學習詩歌和研究美國散文,而且往往選擇有爭議的角色做為學生舞台劇表演,比如經典的莎士比亞劇( 羅密歐與茱麗葉 , 凱撒大帝 )和布萊希特(伽利略, ba'al ) 。此外,他在哈佛大學還定期地向校刊發表自己的研究,散文,批評論作.在求學期間為了從事職業的演員和模特生涯他多次往返於紐約於哈佛之間,之後卻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據說是很強大的中文專業)現在基本上都呆在美國洛杉磯。(翻譯水平有限,如有錯誤歡迎更正 ^ ^)
因為在<迫近之日/閃亮的日子/遇上好男孩(Latter Days) >里扮演純潔可愛的摩門教男孩Aron 與另一男主Christian(Wes Ramsey)譜寫了一段童話般的男男愛情,而贏得了一批獨特的粉絲.而後多部電影電視表演里均有上佳表現,更因天使般純凈的笑臉被成為」蜜桃微笑」
勁暴的身材惹得一片狼叫,當之無愧地被譽為"天使的臉龐,魔鬼的身材."然後他卻並不滿足於演員這一個身份,同時具備當編劇的潛力
相信如此優秀帥氣的他,必將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成為一顆閃亮之星!
網路帖吧地址 史蒂夫·山德沃斯吧
http://tieba..com/f?kw=%CA%B7%B5%D9%B7%F2%A1%A4%C9%BD%B5%C2%CE%D6%CB%B9
主要作品
2003年 電影<閃亮的日子/遇見好男孩/迫近之日(Latter Days)>扮演Elder Aaron Davis
2005年 電視系列劇<重案疑雲"The Inside"> 扮演Corey Hall (3 episodes, 2005)
2005年 電影<流言蜚語Rumor Has It…> ..扮演...Scott
2006年 電影 扮演Razor
2007年 電視電影<朱蒂有了把槍/握槍辣媽/單身辣媽Judy's Got a Gun> 扮演Patrick
2007年 電影<活埋Buried Alive> 扮演Danny
2007年 電影<親親新娘Kiss the Bride> 扮演Chris
2008年 電影<對我撒謊Lie to Me> 扮演 Mason
參考資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45aa3010005ad.html
8. 美國電影美國往事影評
《美國往事》影評
——街頭混混面條和小夥伴的四小時人生
《美國往事》是一部神奇的電影,整部影片有四個多小時。影片播放了30分鍾後卻依然讓人摸不著頭腦,可是時間越長它就會打動你,讓你熱淚盈眶。看完影片的我們彷彿在主人公的故事裡過完了一生。
青春的殘酷與跌宕
我們擁有青春的時候,讀不懂他,當回首往事能讀懂它的時候,它卻早已遠去,可是它卻一直是我們生命中最閃亮的日子。電影便是從這樣的美好年華開始的,青春是屬於這一大幫子孩子們的,他們的青春里是搶劫、偷竊、強奸、賄賂、走私、嫖娼等這些字眼。他們把青春盛放在邪惡的地帶里,這里混亂不堪,鮮血飛濺,慾望橫流。在這混亂中有奔騰的情感,有孩子的可愛,一個小男孩為了和一個女生發生性關系,買蛋糕討好小女孩,最後忍不住偷吃掉那塊蛋糕。這些小壞蛋身上有愛、美和激情,最後屬於他們最美的青春年華被碾碎在這邪惡的世界裡。他們的青春是惡的,殘酷的,血腥的。無處安放的躁動青春,在這個街道綻放,成無法凝固的美好時光。他們淋著雨跳舞,一起分享。慢慢的他們的世界裡不止有蛋糕、愛,還多了金錢,槍,肉慾。「我滑倒了」這個男孩臨死的鏡頭是電影的一個經典鏡頭,那裡無盡的悲情。他們的青春像是混亂骯臟里開出的艷麗花朵,是美好和丑惡的混雜,在那個年代絢爛綻放,慢慢凋零,如同倒下的那個男孩。
友情的背叛與寬恕
麥克西和黛博拉都是把理想看得至高無上的人,沉醉金錢和地位,想要突破自身階層,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自我價值。在他成功的路上沾滿了兄弟的鮮血,他的成功甚至是用兄弟的生命換來的。面條與他的友情,在夢想面前顯得那麼不值一提。
麥克西和面條二人性格是不同的,麥克西有很大的野心,很強的掌控欲,在他看來他兄弟之間的友誼不如一箱美金。而面條是一個喜歡追求小幸福的有情有義的街頭混混,他雖然燒殺劫掠,殺人放火什麼都干,但是關鍵時刻為兄弟兩肋插刀,毫不畏懼。做事有自己的原則,想做的事,不畏艱難險阻,不想做,絕不因為強大勢力而屈服。他們倆的不同在很多細節上都有表現,比如在搶銀行家時,有個發情的情婦要求匪徒強暴她,麥克西不為所動,做事時不受干擾,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面條選擇的是發泄,是短暫的歡愉,等大家要離開時才清醒過來。這些事件反映了麥克西是有長遠考慮的,面條追求的則是小幸福。麥克西有著強烈想要往上爬的野心和慾望,當面條不聽組織安排,成為阻礙時候,友情的背叛便開始了。麥克西設局打擊面條,面條以為是自己害死了兄弟,背負了35年的愧疚。到頭來才發現自己被欺騙,麥克西沒死,還奪走黛博拉。人的思想在利益誘惑面前變得那麼脆弱不堪。窮盡一生發現自己擁有的其實不如失去的要多。如同純粹的美國夢,最後隨著麥克西和垃圾場的消失,劃上了終結,灰飛煙滅。
初戀的美好與毀滅
年少時黛博拉給面條讀詩歌「我的愛已經籌備好,他的皮膚閃灼著黃金般的輝煌,他的雙頰更是豐潤,他的眼如白鴿般敞亮,他的身體有象牙的光澤,他的雙腿如大理石柱,在骯臟的褲管中孤立著。他可愛極了,但永遠將是個沒前途的小癟三,所以永遠不會成為我的愛,多可惜!」暗示了黛博拉和面條的愛情悲劇。面條被打得渾身是血求黛博拉開門,黛博拉心痛面條,卻不為所動,緊鎖住門,這一個內外場景的對照著實讓人心痛。黛博拉天性傲嬌,在意自己的身份和面子,想要更光鮮亮麗的世界。
面條很愛黛博拉,他可以隨便和妓女發生關系,但是和黛博拉接吻都很羞澀。面條出獄後,對黛博拉說「有時當我對一切都感到厭倦,我就想到你,想到黛博拉還生活在某處,有她在,我願意忍受一切。」黛博拉其實是愛面條的,她願意念優美的詩給這個少年,願意在臟兮兮的小屋子裡把自己脫光了給他看,後來面條出獄,他們一起燭光晚餐,一起深情曼舞,一起沙灘暢談,一起互訴衷腸,黛博拉說:」你是我唯一在乎的人。「雖然郎有情妾有意,但是名利在黛博拉心裡是超過了情感的。她想要過體面上流社會的生活,黛博拉不得不做出選擇。她對面條說「面條,我明天要走了,去好萊塢。我今晚來見你,就是要告訴你這件事。」這樣的結果給了面條當頭一棒。他們兩人上車後黛博拉吻了面條,最後的這一吻彷彿在告訴面條,「我愛你,但是我不屬於你」。此刻的面條清醒過來,他知道自己要永遠失去黛博拉了,面條恨自己留不住她,恨黛博拉辜負了自己,恨他們不能在一起,他強暴了她。與其說他強暴了黛博拉,不如說強暴了自己,得不到的愛情應該做個了結。
「少年子弟江湖老 紅粉佳人兩鬢斑」,年邁的面條來到了少年時偷窺黛博拉的地方,從廁所的磚縫中,看到的不再是那個翩翩起舞的像天使一樣美麗的黛博拉,而是看到了過去幾十年時光,那不曾停留的芬芳卻是面條永遠的的春天。
人生的唏噓與惆悵
看完這部電影,被「窒息」「滄桑』感籠罩著無法呼吸,銀幕漸漸暗淡,命運塵埃落定,看著那一群少年們的夢想幻滅。曾經執著的痛苦從清晰到模糊,到最後的釋然,這部影片為我們講訴了四個小時的故事,看著身後那曼哈頓大橋被落日渡成金黃,熟悉的街口還停著一輛黑色福特。我們很多人似乎從面條的一生中看到了被命運推著走的自己。面條在這幾十年的歲月中經歷愛而不得的遺憾、友情的背叛,青春的殘缺、人生的悔恨自責。這些揮之不去的命運讓人感到恐慌、卻無法逃避。人生起落,殘酷而跌宕的青春,與其說是主人公面條的成長,不如說是歲月的流失,是回不去的遺憾。麥克西最後想要通過死在面條手上來救贖自己,但面條拒絕了他。面條最後那一句「我們浪費了一生。」,為這段「往事」作了最後的總結。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呢,彈指一揮間,匆匆流逝。到頭來才發現最偉大、最正確的是時間,時間才是真正的主角。影片最後的中國戲院,面條那被煙霧彌漫扭曲了的微笑,為這段美國往事畫上了休止符。以此作為電影了結,象徵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越過歲月的山丘,不過是浮生若夢。
現實生活和電影是有很大出入的,生活中極致的痛化成藝術的美,《天堂電影院》這部電影中說生活遠比電影要殘酷的多。反觀現代社會,十幾歲的青春少女步入歧途,十幾歲的少年因沖動釀成大錯。青春的時間是很美好的,很寶貴的。我們可以欣賞電影中友情、愛情、生活的美好、爆發與衰敗,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友情愛情還是自己的生活,我們都需要好好的去經營,學會克制,懂的努力。因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青春應該像奔騰的大海,不能是平靜的死水,我們要不畏艱難險阻,堅定自己前進的步伐,勇敢向前。
9. 求男同電影,謝謝各位大神
平常心,《平常心》(The Normal Heart)是一部同志題材電視電影,故事根據原作者拉里·克萊默(Larry Kramer)本人的經歷改寫。由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馬特·波莫Matt Bomer、朱莉婭·羅伯茨、吉姆·帕森斯Jim Parsons等明星主演。講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紐約同性戀艾滋病人群以及HIV攜帶者的生活。
10. 求這樣的同志電影或電視劇:1和0都不娘的,特別是不能是長發的。好的結局。歐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