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懺悔電影韓國

懺悔電影韓國

發布時間: 2023-01-21 07:21:08

A. 韓貨電影 向日葵 泰植 最後死沒有

1、最後死了。男主角高校退學後變成為黑社會的小頭目,打起架來的毫不保留,並因此鋃鐺入獄。被假釋出來的他彷彿變了另一個人,終日拿著一本手冊,他要對自己約法三章,要令自己變好。

2、《向日葵》是由姜石范導演執導,金來沅、金海淑、許伊才主演的情感電影,該片於2006年11月23日在韓國上映。

3、該片講述了黑幫組織中傳說般的男子泰植,經過十年的監獄生活後幡然醒悟,和一直幫助他的向日葵飯店的母女開始了新生活的故事
向日葵》這部電影很多人都看過,不過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主人公用生命換取安寧的過程是什麼,所以接下來我把電影分為親情的感化、初心的違背、嚮往的安寧三個階段進行解讀,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我也會談談姜錫范導演在電影中側面傳播情感與思考的三個地方。@賈落衡

《向日葵》於2006年上映,由韓國姜錫范導演執導,影片上映後及斬獲了當月最佳票房。憑借這部電影,男主角金來沅也獲得了韓國電影演技大獎最佳動作演員獎、第43屆百想藝術大獎電影人氣獎。

電影講述的是小人物用生命換取安寧的故事。前黑幫老大泰植經過十年牢獄之苦後改過自新想要過平淡的日子,不料卻一直遭受黑幫的干擾。一次又一次的逼迫把泰植折磨的不成樣子,最後母親被黑幫派人殺害,得知情況的泰植闖進了夜總會,血洗了整個黑幫。

盡管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正義與黑暗之間發生的故事,但我覺得主人公作為小人物情感的不斷變化才是這部電影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讓泰植是從打打殺殺變成追求安寧,最終用生命換取安寧的。在我看來,泰植從改變到犧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解讀,在文章最後一個部分,我會談談這部影片里姜錫范導演傳播情感與思考的三個地方。

《向日葵》:從三個階段解讀主人公為什麼以犧牲求得安寧
01、親情的感化:養母從來不把泰植當做是「弒子仇人」看待,妹妹在得知泰植殺掉自己的親哥哥後依然很友好的對待他,一家人盡心盡力的呵護讓泰植懂得感恩
泰植是一個因殺人入獄的混混,被殺的那個人名字叫多培,事情發生後多培母親多次去監獄質問泰植為什麼要殺掉自己的兒子。面對質問,泰植能做只有痛哭。一次又一次的痛哭感化了多培的母親,她開始放下對泰植的恨意,把泰植當做了自己的養子。

在獄中的時候,多培母親給了泰植一個筆記本,泰植用這個筆記本來時刻約束自己。十年的牢獄之苦和多培母親的原諒讓泰植開始洗心革面,並且把多培的母親當做自己的親生母親對待。

出獄後的泰植第一時間來到了母親的向日葵餐廳,他想要像普通人一樣過安靜的日子。於是他找了工作、剔除了紋身、並且用第一筆薪水給養母和妹妹妹妹買了禮物。因為他心裡知道,沒有養母的收留,他很有可能凍死街頭。

在我看來,泰植由一開始的打架斗毆變成了追求平靜,其實一切都來源於母親的寬容和關懷,在不斷迷失自己的時候母親照亮了他的生活,從未感知過溫暖的他願意痛改前非並開始新的生活。

泰植正如在現代化的節奏中人們一樣,看似年少輕狂,無所事事的背後其實是因為親情丟失的緣故,親情的長期缺席導致他們只能在一條危險的路上越走越遠。

《向日葵》:從三個階段解讀主人公為什麼以犧牲求得安寧
雖然泰植殺掉多培這件事情,多培的母親是知道的,可妹妹卻不知道。在她得知泰植是自己仇人的時候,她愣住了,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當她內心平靜下來的時候,她去樓頂看到了泰植正在上面抽煙,泰植告訴她說自己會離開他們的。可這時候妹妹卻向著泰植說話,她說哥哥經常毆打母親,所以哥哥的死讓自己非常開心,因為從那以後母親再也不會被哥哥欺負了。

妹妹看似痛恨泰植,其實內心非常捨不得泰植離開,所以她編出「壞哥哥」這個謊言來改變泰植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讓泰植誤認為自己幫母親做了一件好事。

正是因為母親的寬容和妹妹善意的謊言,才加深了泰植對養母一家的感恩之情。這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家庭對泰植細致入微的關照是泰植浪子回頭和感恩的主要原因。

《向日葵》:從三個階段解讀主人公為什麼以犧牲求得安寧
02、初心的違背:十年的牢獄之苦讓泰植一直想要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可黑勢力對他源源不斷的逼迫讓他一次次的違背初心,最終重回打打殺殺的江湖
泰植自出獄後就非常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他淡出了打打殺殺的圈子,想要像普通人一樣過平平淡淡的日子,所以他用小本子開始約束自己。母親讓他不準哭他不哭了,妹妹說討厭煙味,他就努力的去戒煙。

可盡管如此,黑勢力趙鵬書的逼迫還是源源不斷,因為母親餐廳所在的那塊地是他垂涎已久的,為此趙鵬書不擇手段。他為了得到那塊地,派人毆打泰植,企圖把泰植再次送進監獄。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逼迫,「忍耐」成了泰植的處事手法。

在我看來,泰植選擇忍耐的原因是因為不想讓家人受到牽連,所以一次次的忍耐背後其實蘊含了對家人的感恩和對初心的堅守。環境的逼迫在打擊泰植的同時也堅定了泰植想要守住初心的念頭。

《向日葵》:從三個階段解讀主人公為什麼以犧牲求得安寧
後來母親擔心泰植一直被對方騷擾,所以拿出了兒子多培的筆記本想要和趙鵬書做個了斷,可不幸的是對方卻派人闖進了母親的家中將母親殘忍殺害,而且還用磚頭砸傷了妹妹。

面對死去的母親和受傷的妹妹。泰植逐漸開始違背自己的初心。他開始喝酒、哭、打架,凡是那些曾經發誓說自己再也不會去做的事情他都做了個遍。因為他知道黑勢力的逼迫只能讓他違背初心,也只有這樣做逼迫才能真正的結束。

在我看來,泰植並不是不會憤怒,只不過堅守的初心一直在指引著他該如何去做,他很珍惜來之不易的安穩,所以面對源源不斷的逼迫泰植一次又一次選擇了忍耐。可最後母親的死成了激怒泰植的開關,這也是為什麼他最後違背初心去和對方做了斷的原因。

《向日葵》:從三個階段解讀主人公為什麼以犧牲求得安寧
03、嚮往的安寧:泰植最後的犧牲其實不光只是為了幫養母報仇,更是為了讓妹妹過上安穩的生活,一個結束也意味著另一個開始
在趙鵬書得手的那一天,泰植血洗了整個黑幫,並且點燃了整個夜總會。在熊熊烈火中他跪了下來懺悔,向母親和妹妹為他的不辭而別道歉。

電影結局很悲傷,不過看似悲慘的結局其實也是另一個嶄新的開始,泰植的犧牲換取了鎮上人們和妹妹的安寧。從此以後妹妹再也不用過每天提心吊膽的日子。後來妹妹成功的考上了大學,並成了班裡的數學精英。她也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本本,她也會像泰植一樣,寫下那些想要完成的事情和約定。

在我看來,當妹妹坐在教室里聽講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出泰植並不是單純的為母親報仇,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讓妹妹真正過上安穩的日子。一個結束其實也代表著另一個開始,泰植犧牲換來的是妹妹生活中短暫的安寧。

《向日葵》:從三個階段解讀主人公為什麼以犧牲求得安寧
影片的最後妹妹呆坐在長椅上望著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漸漸懂得了母親和泰植的良苦用心。那一刻她也真正的長成了大人,她明白了只有自己平安的活下去,才是不辜負母親、泰植的最好選擇。

就這樣,影片隨著妹妹在長椅上的回憶結束了,那個曾經頑皮且看似不近人情的妹妹懷念起了曾經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她深知現有的安寧是母親和泰植用生命換來的。電影最後陽光照耀在樹林上其實也象徵著妹妹將會有一個美好的開始。

整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地方以人物以犧牲換取安寧的結局,縱使泰植木訥,母親不可理喻,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希望一家人能夠平平安安的過日子,所以泰植和母親的犧牲是對安寧日子的嚮往,而妹妹坐在教室里好好聽課則完成了他們的心願。

《向日葵》:從三個階段解讀主人公為什麼以犧牲求得安寧
04、結合多年觀影經驗與《向日葵》的故事情節,談談姜錫范導演在電影中三個側面傳播情感與思考的地方
縱觀《向日葵》,電影的內容是相當感人的。可除了感人的內容還有很多導演想要表達的情感與思考,這上升到了更深層次的分析。

那麼接下來我就結合多年的觀影經驗和《向日葵》中的內容,談談姜錫范導演在這部電影中三個側面表達情感與思考的地方:

①「向日葵」其實代表泰植嚮往陽光卻盡受屈辱,無奈低頭卻將被吞噬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這部電影會取名為「向日葵」。其實電影中向日葵就代表了泰植的一生,出獄後的泰植非常嚮往安寧的日子,就像向日葵一直嚮往陽光。可即便這樣美好的「向日葵」也要遭到黑暗的沖擊。

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沖擊,泰植無奈低頭,可黑暗卻得寸進尺,所以泰植只能奮力反抗。於是這個即將凋敗的向日葵最終在黑暗裡綻放了光彩,也永久的消逝在了黑暗之中。

向日葵在整部電影中雖然從未出現,卻用來作為片名。姜錫范導演是想借用向日葵來暗喻泰植的一生,嚮往陽光卻盡受屈辱,無奈低頭卻將被吞噬。如果換一個片名的話很難表達出這種境界,也很難激發出觀眾的情感。

②在泰植被毆打、母親被欺負的時候,警察的默不作聲體現出了小人物生活的艱辛

在母親的餐廳被砸的時候,警察就停在一百米開外的地方觀看,車上一位警官對另一位警官說「等一等,再等一等」。就這樣,直到壞人揚長而去,他們也沒有出手相救。

在泰植在修車廠遭遇毆打的時候,警車也停在不遠處,車上的兩位警官目睹了全過程卻沒有上前制止。因為他們在等待,他們等待泰植還手後將他再次送回監獄,於此同時他們身邊還站著兩名黑幫。

警匪的勾結加深整部劇中泰植一家的艱難處境,也讓我們看到了導演想要痛訴的一些腐敗現象,警察的無作為展現小人物艱辛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導演通過鏡頭藝術側面展現出來的嘲諷。

《向日葵》:從三個階段解讀主人公為什麼以犧牲求得安寧
③痛改前非的劇情不算新奇,可別樣的親情卻顯得那麼感人

其實關於人物痛改前非的電影在韓國有很多,已經算不上是什麼新奇的類型了。可這部電影妙就妙在導演利用了別樣的親情來打動人心。母親時刻關心的泰植其實是自己的弒子仇人,妹妹說謊來挽留的泰植其實在十年前殺害了自己的哥哥。

即便得知這些真實情況,母親和妹妹依然沒有對泰植抱有敵意,他們把泰植當做自己的家人一樣看待,所以泰植才會不顧一切的幫助這個和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家庭度過重重危機。

在我看來,特殊的親情關系是這部電影情感體現的精髓,導演將本該敵對的兩個人設置成了親情甚至超出親情的關系令人震撼,讓觀眾在得知情況的同時不禁感慨母親深沉的愛意,同時影片最後泰植的犧牲更能突出這段親情的偉大。

寫在最後:
《向日葵》講述的是關於小人物的故事,泰植用生命換來安穩的背後讓我們看到了母愛的偉大、警察的無作為、還有小人物生活的艱辛。似乎每一個鏡頭都是那麼的扣人心弦,影片最後泰植跪在地上懺悔的畫面更是加深了觀眾情感。

對於這樣一部電影,我覺得姜錫范導演想要宣揚的不光只是母愛和忠誠,更多的則是在控訴當時腐敗的社會現象,這是我們很多人沒有看到一面。

B. 求一韓國電影名,謝謝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噢!兄弟》,是2003年的片子。是李政宰、金範秀、柳承修主演的。李政宰演的那個偵探社的攝影師,金範秀演的是那個早衰的弟弟。是部喜劇。
給你個鏈接,這是這部電影的介紹。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5%99%A2%EF%BC%81%E5%85%84%E5%BC%9F%E3%80%8B

C. 有一部電影(好像是韓國的)裡面,一個少年犯表達懺悔然後說自己從小缺愛很慘。然後女律師反駁他,求片名

《犯罪少年》?

D. 這八部電影,堪稱韓國電影的最高水平

這個12月,韓國電影《哦!文姬》會在國內上映,這是近年來,首次有韓國電影在中國內地上映。

一直以來,韓國電影都以不俗的品質深受影迷喜愛,並在國際上也取得諸多獎項和聲譽。

韓國電影何以能取得如此成就?

在韓國類型片飛速發展、似乎進入瓶頸,卻又在瓶頸之中不斷產生新突破,而韓國藝術片也在 探索 韓國 社會 構成、人物 情感 的路上從未止步的當下,我們究竟應如何自韓國電影中「取經」?

這里推薦八部能代表韓國電影最高水準的影片,刷完這十部作品,相信會對韓國電影有更深刻的認識。

一、《春夏秋冬又一春》

金基德是韓國著名的獨立導演之一,他的電影風格十分獨特,同時又令人難以捉摸。

他的作品,既有《空房間》(2004)這樣靜謐而酷烈的愛情犯罪片,也有《聖殤》(2012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作品)這樣變態、血腥,具有濃烈暴力美學的陰冷劇情片,還有如這部《春夏秋冬又一春》般帶有深刻宗教意識和宿命意義的作品。

當然,任何一個導演,風格再千變萬化,其電影作品也會有一絲統一的藝術趣味,金基德的藝術趣味,即對情慾的毫不遮掩,所以,即使《春夏秋冬又一春》為宗教題材,但片中依然不乏露骨的男歡女愛,也正是這份男女歡愛,撬開了一絲宗教和宿命的「缺口」。

這部電影同樣是導演金基德職業生涯最佳之作,目前的豆瓣評分穩定在8.5。

影片以「春」、「夏」、「秋」、「冬」四季為篇章,對應一名佛門僧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修行時光。在近乎與世隔絕並具有禪意風景的寺廟中,這名僧人經歷著「殺生」、「動情」、「殺人」、「懺悔」等四個人生階段,而寺廟中唯一的老僧,則如同一冊心經,自在觀摩一切。

冬季結束,又一個春天到來,曾經的少年僧人成為「老僧」,人生的輪回再度上演。

《春夏秋冬又一春》具有神秘、朦朧,但又仿然令人醍醐灌頂的敘事美感,在整個韓國電影史中,它都是一部深刻而獨特之作。

二、《詩》

在不少影迷心中,詩人導演李滄東的代表作《詩》,是韓國最好的電影之一。

李滄東是公認的韓國最具實力的導演之一。

2002年《綠洲》、2007年《密陽》、2018年《燃燒》……李滄東導演的每一部電影,都是韓國藝術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而在他所有作品中,悲情而優雅的《詩》,是最打動人心的一部。

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貧窮老太太,心中卻擁有一個寫詩的夢想。

與她同居的外孫在學校犯下強奸罪,致使受害女生自殺,老太太面臨數百萬韓元的巨額賠償。

她一面做看護零工,一面衣著優雅地去上詩歌課,同時,還不得不想辦法籌措賠償金。

最後,她以一種殘酷的方式籌到了賠償金,在為受害女生寫下一生中唯一一首詩後,消失在了人世間,留下的唯一事物,是一束獻給詩歌班老師的鮮花。

《詩》中的性侵事件,根據2004年發生在韓國慶尚南道密陽市集體性暴力事件改編,但這並不是這部影片的重點,《詩》的重點,在於對生命狀態的思考,這部在豆瓣獲得8.6分的影片,為觀眾呈現了一種即使生活再困頓、骯臟,靈魂依然潔凈的人生狀態,正如片中那句動人的台詞:「干凈的身體才有清楚的頭腦」。

2000年面世的《共同警備區》,是朴贊郁導演、也是韓國最重要的電影之一,這部影片,堪稱開啟了南韓電影人對韓國、朝鮮關系思考的先河,而且,《共同警備區》幾乎已經抵達朝、韓關系題材影片的頂尖水準,其後的《隱秘而偉大》(2013)、《鐵雨》(2017)、《特工》(2018)等同類影片雖同樣口碑強勁,但依然不如《共同警備區》這樣臻於完美。

同時,這也是朴贊郁導演職業生涯口碑最佳的影片。

朴贊郁是韓國最知名的導演之一,《老男孩》、《小姐》、《親切的金子》等在中國影迷中廣具聲譽的韓片,都出自朴贊郁導演之手,此外,朴贊郁也同剛剛奪得奧斯卡四項大獎的宋康昊導演一樣,擁有在好萊塢執導電影的國際化經歷,2013年,他便推出了由《越獄》男主演溫特沃什·米勒編劇的懸疑驚悚片《斯托克》,主演由妮可·基德曼、馬修·古迪擔綱。

《共同警備區》聚焦於朝、韓交界的板門店邊界,講述的,是朝、韓兩國的邊界士兵彼此產生了深厚情誼,但隨著突發事件的降臨,國家立場最終凌駕於私人感情之上,由此釀成無法挽回的血腥悲劇。

韓國電影人在處理朝韓題材時,慣於在彼此對立或分歧的國家立場上,刻畫以大愛為准則的惺惺相惜之情,最後,電影主角們必將在國家和個人 情感 之間,進行痛苦的抉擇。

豆瓣8.8分的《共同警備區》,將這一類型的敘事表達和 情感 挖掘,發揮到了極致。

《殺人回憶》已成為韓國電影中的傳奇之作。

這種傳奇性,不只在於影片本身的高水準,更在於它與現實之間所形成的傳奇聯系。

面世於2003年的《殺人回憶》被譽為「零缺點電影」,它曾在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榮膺「最佳亞洲電影」稱號,依據真實連環兇案改編的《殺人回憶》,因為影片原型事件兇手一直未曾歸案,而與影片外韓國民眾對這一事件的關心形成生動「互文」,令人驚奇的是,2019年9月19日,電影問世16年、真實兇案結束28年之後,一名正在韓國釜山監獄服刑的56歲男子,其DNA竟於當年的兇案原型華城連環殺人案兇手的DNA一致!

關於這部電影,一直以來,都有一個令人細思極恐的猜想:

影片在影院公映時,真正的兇手會否也到影院觀看了這部影片?

這種猜想,使影片結尾宋康昊那令人心驚的凝視產生了更深刻、更豐富的含義,而宋康昊這一凝視的眼神,也成為整個韓國電影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眼神,直到奉俊昊導演試圖在2019年的《寄生蟲》中,再度「復制」這一獨特的「宋康昊式凝視」。

《殺人回憶》在豆瓣獲得8.9的高分,並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的第92位。盡管此後韓國犯罪類型片在「真實事件改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由此產生《那傢伙的聲音》(2007)、《追擊者》(2008)、《孩子們》(2011)等佳作,但再沒有一部影片,能在敘事水準和與真實事件「互動」這兩個最重要方面,達到《殺人回憶》的高度。

除了犯罪事件,韓國電影在維度更廣、更深的 社會 事件(往往也包含極強的犯罪元素)改編上,同樣成績卓著。

在中國影迷和韓國 社會 都具有最廣泛影響力的韓國電影,幾乎都是這樣的作品,包括李濬益導演的《素媛》、楊宇碩導演的《辯護人》,以及黃東赫導演這部《熔爐》。這三部影片,都依靠過硬的實力和影響力,以均分9.2的成績,擠進豆瓣電影Top250的前50名。

而《熔爐》,則是這三部電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一方面,《熔爐》是三部中評分、名列最靠前的一部(9.3分,No.20),另一方面,《熔爐》對韓國 社會 的影響力最強大,2011年,這部電影在韓國公映後,引發過於強烈的 社會 效應,不僅在網路出現要求重啟案件調查的百萬人簽名活動,並迫使韓國政府出台了《熔爐防治法》。

這部電影的面世,同時證明韓國電影創作環境的開放和自由,聯想到奉俊昊《寄生蟲》榮膺奧斯卡最佳影片之後,韓國現任總統文在寅祝賀詞中所言,「今後(韓國)政府將進一步為廣大電影人提供能夠盡情發揮想像力並放心大膽進行電影製作的環境」,就令人心中五味雜陳。

《熔爐》在沉穩而激烈的敘事中,觸目驚心地揭露 社會 瘡疤,從電影藝術層面而言,它不見得是一部絕佳之作,但它是一部真正改變了國家的電影,「改變國家」這一對電影而言近乎天方夜譚之效應,唯獨對於《熔爐》而言,並非一個噱頭。

韓國犯罪片以其產量和質量,在中國觀眾心中具有深遠影響力,但「韓國犯罪片」並非一個籠統概念,將「犯罪」這一類型細分到不同領域,會發現,韓國電影中依然存在水準突出的代表作,比如驚悚犯罪《追擊者》、政治犯罪《局內人》、女性犯罪《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而《新世界》,則是「黑幫犯罪」的韓片代表。

韓國類型電影有一種很奇特、但又很通俗的質感,即它們始終處於一種「拿來主義」的模糊概念中,美國電影的暴力美學、中國香港電影(單指港片黃金時代)的凌厲敘事、日本電影的陰冷內荏,在韓國類型片中都有若隱若現之影,但韓國電影人卻在這種融合、借鑒中,最終創造出清晰、突出的韓式類型風格:百無禁忌,痛苦、心碎、變態,同時優雅,《新世界》就是這種敘事格調下的集大成之作。

豆瓣8.9,位列豆瓣Top250中第153位的《新世界》,可以如許多影迷所言,被視為「韓國版《無間道》」,但《新世界》在一個「無間」的故事中,摒棄了《無間道》系列的復雜、多義、深刻,而在一條清晰的敘事道路上走向了極致,它和《寄生蟲》一樣,都是目的性特別明確、脈絡和內蘊都相當清晰的韓國類型片,所以不妨將《新世界》稱為「《寄生蟲》版《無間道》」更為恰切。

《新世界》的主角李子成(李政宰 飾),遊走於黑白兩道之間,堪稱雙面間諜,最終,因為「電梯戰神」丁青(黃政民 飾)為其帶來的 情感 和環境沖擊,李子成選擇了對自己最有利的一條路,至於這條路是黑是白,對於他並不重要。

同時,觀眾也將發現,片中的黑,摻雜著個人 情感 上的「白」,片中的白,同樣混有「利益之黑」,黑白本不分明,《新世界》也就不必糾結於道義的表面歸屬,而這份直抵核心、摒棄表面功夫的清晰感,正是韓國黑幫類型片的珍貴之處。

結局是否回歸到通常意義上的正能量,韓國電影人從未在乎過這一點,在他們看來是勇氣的東西,於他們而言不過是職責。

對於中國影迷而言,韓國電影還有兩大突出特徵,一是催淚功力一流,二是,韓國小演員演技驚人,出生於2006年的葛素媛,就是其中一位。

對於專業影評人而言,這部豆瓣評分高達8.9,位列豆瓣電影Top250中第99位的影片,在電影藝術層面簡直乏善可陳,它就像一篇毫無技巧、平鋪直敘,語言也沒有任何鮮明特徵的催淚小說,但對慣於接受直接 情感 沖擊的普通觀眾而言,《7號房的禮物》擁有驚人的力量。

這是一部建構在殘酷現實之上的童話作品。

智障男子蒙冤被投入監獄,同監室、也就是7號牢房的「十惡不赦之徒」們,協力將男子的可愛女兒帶入牢房,讓這對父女相會。

細想,這部影片中的每一處「善意」,在現實世界中,發生的概率都很小,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對監獄囚犯的童話式美化,這使《7號房的禮物》成為一部充滿想像力的作品,而這種想像力,能充分擊中觀眾內心最柔軟之處。

畢竟,我們要認識黑暗,也需要認識光明。

豆瓣8.7、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第141位的《恐怖直播》,從力學角度,將韓國類型片推向了極致。

假設電影是一種力學現象,那麼,電影的時長、電影的內部空間便是「受力面積」,電影的 社會 及 情感 內蘊,則是「壓力」,觀眾從一部電影中得到的是什麼?是「壓強」,即「壓力除以受力面積」。

《恐怖直播》的時長只有97分鍾,其內部空間幾乎只有一間新聞主播室的空間,這兩點,證明《恐怖直播》的「受力面積」相當有限,但這部電影所映射的 社會 學概念,大至整個國家,當影片將如此巨大的內蘊轟然壓迫在方寸之間,可以想像,傳達到觀眾精神中的「壓強」,到底有多大!

在一個直播間解決一個恐怖分子對整個國家的質疑、憤怒和乞求,《恐怖直播》採用了一種具有轟動效應的敘事方式,可以發現,在如此激烈的敘事中,導演是無法見縫插針追求電影表達藝術的,所以《恐怖直播》依然是一部依靠事件、情節本身對觀眾進行「重擊」的典型韓式犯罪片,但其獨特的「受力特徵」,卻使這部影片擁有了極強的辨識度。

當然,這八部經典之作,並非韓國電影的全部,韓國電影在未來會如何發展,也值得人期待!

作者:縣豪

本文系縣豪電影原創,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E. 韓國劇情電影推薦 這五部很值得一看

1、《犯罪都市》

推薦理由:東北黑社會大哥吊打韓國黑幫,劇情緊湊,值得一看。

觀影感受:把俗套的劇情用不一樣的風格表現出來,整部電影節奏緊張,不拖沓,台詞精煉,還有點黑色幽默,男主一出場就迅速圈粉,又帥又痞又狠。

劇情簡介:該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以馬錫道為首的韓國重案組刑警們將國外犯罪組織一網打盡的故事。

2、《哭泣的男人》

推薦理由:張東健最MAN的一部電影,浪子回頭金不換。女主漂亮的一塌糊塗。

觀影感受:冷門影片,劇情一般,但是男女主角真的太有魅力了,個人英雄主義很濃,最後一幕的兄弟情直接戳中淚點。

劇情簡介:一個迷路的人,需求懺悔,需求安慰,需求解脫,需求回去的路。

3、《黃海》

推薦理由:何正宇和金允石,品質的保證,演技真的太棒了,很刺激很寫實的一部電影。

觀影感受:血腥暴力,又不乏溫暖細節,開放式結局,也很讓人心酸,強烈推薦。

劇情簡介:一個迷路的人,需求懺悔,需求安慰,需求解脫,需求回去的路。

4、《七天》

推薦理由:結局出乎意外,節奏又快又緊張。金允珍的表演近乎滿分。

觀影感受:精心策劃的連環局,一部與實踐賽跑的故事,母愛原來能令人做出這么瘋狂的舉動!

劇情簡介:想要孩子平安無事的話,就趕緊找殺人犯!這是一個關於愛和仇恨的故事,兩位母親同樣因為對女兒的愛而選擇了自己的道路,而仇恨恰恰是這兩個選擇的開端。

5、《殺人回憶》

推薦理由:真實事件改編,劇情跌宕起伏,多次反轉,細思極恐又非常刺激,結局引發極大爭論,豆瓣評分超高。

觀影感受:很多影評和電影愛好者把殺人回憶視為無法超越的經典,甚至給出了零缺憾電影這樣極高的評價,但是我個人真的不喜歡他的結局,所以把他排在了第六位。

劇情簡介:講述了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的故事。

F. 有誰知道這樣情節的一部韓國電影叫什麼名字

三更2 這是這部電影中的一個小故事`~~是個韓國導演拍的~~叫做《割愛》

導演: 三池崇史 (Takashi Miike) / 陳果 (Fruit Chan) / 朴贊郁 (Chan-wook Park)
主演: 長谷川京子 / 渡部篤郎 / 楊千嬅 / 白靈 / 梁家輝 / 李秉憲 / 姜惠貞 / 林元熙 / 廉晶雅

官方網站: http://www.3monster.com
語言: 普通語 / 韓語 / 日語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 日本
上映日期: 2004-09-02 >更多
又名: Three... Extremes

該片由香港、日本與韓國三位導演:陳果、三池崇史和朴贊郁的三部短片《餃子》、《盒葬》與《割愛》組成。
《餃子》講的是年老色衰的李太(楊千嬅飾)為了挽回丈夫(梁家輝飾)的心,向媚姨(白靈飾)買人肉餃子企圖重返青春的故事。《盒葬》講京子(長谷川京子飾)被心魔纏繞,源於她小時因不滿姐姐翔子獨受爸爸的寵愛,把姐姐鎖在盒子里,卻意外導致其死亡。某日,京子終於收到邀請函,清算過去的歷史。《割愛》講了導演(李秉憲飾)在恐怖片片場收工後,回到家,卻被變態臨時演員挾持,以妻子的安全為代價,被要求懺悔。一幕真實的恐怖片在他身上開演。

G. 一部韓國電影關於一名警察與他的一個朋友冒充連環殺手出書,最終引出真正的殺手的故事.求電影名稱

我是殺人犯
講述了連鎖殺人犯李斗錫(朴施厚飾)在15年公訴時效結束兩年後,承認自己是殺人犯並以犯案經歷為基礎編著懺悔傳《我是殺人犯》而一舉成名,而警官崔向久(鄭在泳飾)為了將不受法律制約的李斗錫繩之以法而不斷冒險調查殺人事件中未解之謎的故事。
http://ke..com/view/5974699.htm

H. 心門與佛門的際遇:震撼推薦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作為學建築學的我來說,其間的建築理念讓我甚為感嘆。影片的主要場景就是被一泓潭水圍困在中心的寺廟。夏季從廟門到達寺廟建築需要擺渡,冬季則可通過冰面到達。我理解為人生境遇的不同,需要到達彼岸的方式不同。寺廟的室內其實是通透的,只有門框限定人的行為卻不曾有門扇。我理解的是心中擁有的道德標准比「門扇」的封堵更加具有約束力。春夏秋冬的輪回,從老和尚到小和尚再到老和尚......無限的輪回下去。善惡是非也在不斷的上演輪回。電影大師用建築以及在四季輪回中的景觀在向他的觀眾訴說著一個樸素的人生觀。其間沒有說教卻在無形中教化了人們;其間沒有華麗的布景,唯一的建築卻讓人記憶猶新。建築創作需要的是用心的設計,而不是一時的喧囂。電影中有無數的人生,以及無數的視角。從電影中也不免得到對於建築上的啟發。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大師金基德的又一部代表影片,以寺廟為背景,將人生中應該經歷的痛苦、煩惱、解脫、愛與恨等都融入其中,是一部深刻復雜的影片。 影片名為《春夏秋冬又一春》,將故事的情節也定格在不同的季節里,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慾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里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在這部表現人生思考與意義的影片里,具有濃郁的佛學色彩,導演將人生凝結為宇宙的四季,生生不息,循環不息,同時也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到底何在。

       金基德的電影作品一向以灰暗的基調與黑暗的社會現象為表現對象,這如他自己所言:「我的電影,滲透了黑暗的人生經歷和對世界的憎惡,同時又是對世界慢慢理解的過程。」同樣,本片與金基德以往作品的風格一脈相承,所不同的是整部影片都滲透著對佛的認可與肯定,影片處處體現了「人性本惡」的事實與只有佛才能洗脫與拯救靈魂,同時也體現了佛學的思想——輪回。從開始中小和尚所製造的罪惡,到最後他為此進行的救贖與罪惡的結束,處處體現了輪回與救贖的主題。只有通過修行才能進行救贖,人來到世間就是為了受苦贖罪,同時影片也暗示了小和尚的將來也會和老和尚一樣,這正是佛學的思想。

      [春夏秋冬又一春]的背景是一格封閉的空間,可以看作是一格有所局限的世界或精神世界的隱喻。結尾金基德飾演的角色,腰間拴了一塊石頭,爬到山頂,將菩薩放在上面,既是為曾經心裡的那塊石頭贖罪,也是對人生執著的比喻。鏡頭從菩薩像的角度拍下去,貫穿全片的水中寺院終於成為小小一隅,比喻經過苦難和真誠的人生,終於超越極限,達到佛的,超然的視角。春夏秋冬,同時也是一個人的心路,童年時的不經事,青年時受誘惑,中年時徹悟,冬並不時結束,不是悲劇,而是奮發,振作,從頭來過。影片本來是描繪的以各幻滅的世界,最後張揚的卻是入世的,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是影片不僅只為宣揚某種哲理或禪意的作品的原因。老和尚的角色尤其精彩,代表著一種徹悟,達觀和悲憫的人生觀,懂得了影片中他對小和尚種種行為的態度,對待人的局限,罪惡的態度,你就可以理解金基德[空房子]為什麼要用被韓國人唾棄的李成延做女主角,那並不僅僅是英雄救美的孩子氣而已,更加使一種以最淡然地態度和寬容的方式來對待人生的境界。



1、門。寺廟的入口處有一扇門,門上有兩個讓人心生畏懼的護法,門外是欲界凡塵,門內是清凈佛土。在狹窄的小廟內,也有扇門,兩邊沒有牆,設這扇門似乎沒有意義,但老和尚每次都要從這扇門出入,這是戒律之門,用戒律來規范我們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青年和尚晚上欲偷情,想從這扇門出去,但打不開(戒律不允許),他於是從旁邊爬過去,守不住戒律肯定要出問題。

2、從門口到清凈佛土有一個湖泊,需要渡船才能過去。守住戒律,以戒為師,只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還需佛法來渡,善知識來接引。

3、站在佛像上眺望。影片中小和尚兩次站在佛像上眺望,一次小的時候,眺望山谷深處的家園,此時小和尚還比較單純;一次是成年後,春心萌動時,眺望山外的道路,這預示著他渴望體驗外面的世界。

4、相似的草,是葯,還是毒?如果我們不知道觸電危險,胡亂碰電,我們會被電死;如果不知道玩火危險,肆無忌憚,必將玩火自焚,害人害己;如果我們不知道有些東西有毒,懵懂無知,飲鴆止渴,撒手人寰,還不知所以然;如果我們不知道吸毒會上癮,會死人,強行體驗,苦果只能自己嘗;如果我們沒有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沒有聽取古聖先賢的敦敦教誨,沒有建立理性的判斷能力,明辨是非善惡,真假美醜,就會處處掉陷阱,時時碰牆壁,人生會很苦。

古語雲:「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智慧老人的聲音你聽到了嗎?

5、無明。小和尚把小石頭綁在小動物的身上,笑的咯咯響,非常開心,他自己不知道,這種行為會對小生命帶來怎樣的痛苦。老和尚沒有制止他的行為,苦心婆心的當面教誨他而是在小和尚身上綁了一塊石頭,讓他感受生命的痛,當他看到由於自己的過失,致使魚兒和蛇死亡,他哇哇大哭。我們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自認為很開心的事,已經給別的生命,造成傷害,帶來難以彌補的悔恨。

我們傷害動物,動物會不會痛?我們傷害他人,生命會不會痛?我們若不明白世間的道理,渾然不覺間,已經給別的生命帶來了傷害,正如影片中的小和尚戲虐動物,中年時殺妻一樣。

6、老和尚當時為什麼沒有制止,當面教誨?小和尚要下山,老和尚為什麼沒有阻攔?很多道理不是我們親身體驗到,覺到,悟到,別人給不了你,假使給你,你也沒有震撼靈魂的感觸。

      夏

1、春心萌動。成年和尚看到兩只蛇在交配,即有所感,春心盪漾,見了前來養病的女子後,即魂不守舍,情難自持,不能自控。性慾、習氣來了,擋都擋不住。我們若沒有理性的節制,自主自控,任憑慾望、本能的驅使,於是強奸、亂倫、縱欲、一夜情等接踵而至,與禽獸何異?節制慾望,用理性掌控自己。

2、兩只在臭鞋裡面游泳的魚。影片中成年和尚和女子依偎在岩石上,臭鞋裡有兩只彷彿很自由、很快樂的魚。鞋子,臭氣所在,空間狹小,兩只魚在這種環境上游泳,寓意不言而喻。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一具臭皮囊,有什風流戲」。成年和尚自言自語:「我到底怎麼了?」

3、雞。雞是一種非常警覺的動物,在夏天這幕劇中,出現很多次「雞」的鏡頭。一次是成年和尚給女子蓋毯子,後來想摸她,師傅進來責問,鏡頭中出現一隻雞,「要警覺啊,萬事慎於始啊」;一次是他們二人偷情回來,老和尚在喂雞,「要警覺啊」;一次是兩人困倒在船上,老和尚用一隻雞把船拉過來,希望能喚醒「警覺」,但是沒有用,一旦成為慾望的奴隸,貪戀快感,即身不由己;後來成年和尚受不了慾望的折磨,下山去了,走時帶了佛像和一隻雞,出門後把雞放了,他希望藉助佛像能夠控制住自己,但把「警覺」給丟了,沒有了警覺,佛像無益,成年和尚依然會憤怒的殺死妻子,滿懷怨恨歸來。寺廟沒有了佛像,老和尚依然穩坐修行,他心中有佛,小和尚心中沒有。

      秋

1、轉眼間,夏去秋來,老和尚看到徒弟殺妻在逃後即找出徒弟曾經的衣服,縫好,等他回來。他知道,他會回來的。身體病了,自會找醫生;心病了,自會找法葯。

2、老和尚:「告訴我,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吧」,「俗世對你而言已經變得痛苦不堪了,是吧」,「難道你先前就不知道俗世間的情形嗎?有時候我們必須放棄一些我們喜歡的東西,你喜歡的東西,別人也喜歡的東西」。塵世十年,小和尚帶回來的只有憤怒的火焰,恐懼不安的心,當夜幕降臨,老和尚坦然入睡,徒弟卻蒙頭藏面,戰戰兢兢。正應一句老話:「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3、對別人造成傷害,心中就背了一個大石頭。觸犯了世間法,逃都逃不掉,必須付出代價;觸犯了佛法,逃也逃不掉,如是因必生如是果。你傷害一個小動物,偷一根針,罵人,起惡念,世間法裡面你可能不需要坐牢,但因果規律卻不會放過你。意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影響,當你對別人造成嚴重傷害的時候,世間法才會找你麻煩,而因果規律是從起心動念就開始記賬了,它的網眼更密。

4、做了惡事,我們可以偽裝的非常好,可以欺騙全世界,卻無法欺騙自己的本心。

5、降伏其心。寺廟裡面有毛筆,老和尚為什麼要抓住貓的尾巴蘸墨寫心經呢?貓是一種白天很懶散,夜晚很警敏的動物。禪坐時,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佛門有「靈貓捕鼠」的比喻。此處抓住貓的尾巴,就是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使其收攝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上。

6、豁然頓悟,以心印心。當初升的太陽照耀著沉睡中的徒弟,師傅輕輕地把他喚醒,他看到昨晚刻的心經文字塗上了各種各樣的顏色,他霍然一震,我猜測他此刻已經豁然頓悟,證到「真如自性」,自心本清凈,只是被幻相、顏色障住罷了。徒弟坐在寺廟的門口,鏡頭中的景物在動,然後慢慢靜止,這是影射徒弟的內心從動至靜的變化,然後徒弟規規矩矩的給師傅磕頭跪拜。老和尚已經知曉徒弟的變化,走前示現神通,使船不動,然後揮手與徒弟告別,千言萬語只在揮手之間,大有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心印心」之感。

      冬

1、歸來。冬天來了,當中年和尚再次推開寺廟的門,內心只有平靜和虔誠。他開始修行,一切似乎恢復了平靜,直到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孩子來到這里,他才知道「沒消的業障」自己會找上門來。於是他開始用師傅從小教給他的辦法,懺悔贖罪。

2、冬季的最後,鏡頭對准靜坐在山頭的菩薩像,她悲憫地看著世人在「以苦為樂,認假為真,飲鴆止渴,苦海火宅里嬉戲玩耍」。

又一春

1、縱使有老和尚這樣的得道高僧也沒辦法阻止小和尚戲虐動物,深陷情慾,犯下殺業,眾生皆受各自業力因緣牽引,擋都擋不住,但佛法葯在這里,苦不堪言了自會來求。

2、世間的一些規律和道理,是我們自己覺到,悟到,沒有人能給我們,給了也拿不走,縱使釋迦牟尼佛也不能替代他的弟子覺悟成佛。

3、生命來了,無明也來了,不是很多人能幸運地像影片中的小和尚一樣走到覺悟的冬季,大多數人只是停留在不能自控的夏季或者苦不堪言的秋季而已。

影片主旨

       這是關於一個和尚的人生歲月,鏡頭後的金基德寧靜而又形象地述說著生活的流逝。他始終保持著故事的趣味和曲折,不是灌輸給觀眾空洞的理論,而是依仗物化的鏡頭和佛學的概念,抽取出人與自然的共性,把人的本性與動物的本能穿插交融的隱性描繪。他對主人公生命過程的展示,有意地掐頭去尾而予以他人的生活代替:片尾的嬰孩,正是主人公幼年寄居佛門的謎底。主人公還俗時老僧對徒弟命運的先知和點化,暗示了老僧曾和他有著相仿的人生經歷。秋季老僧的孤苦伶仃和安然超脫的自焚死去,也將是主人公晚年的最終命運。

三個人的生活共同來搭建一段完整的人生軌跡,不僅有對靈魂交接的喻意,更足以說明人類生活的大同小異。

影片的基調整體上比較灰暗,僅存的溫馨希望之處,是金基德對佛的肯定。抵消人類罪惡凈化靈魂的唯一途徑,便是來自佛的救贖。佛教徒的慈悲善意超凡脫俗,與世人的陰險狡詐形成強烈的反差。這在主人公中年逃逸的一段最足以體現:殺妻後的主人公焦躁易怒心神不安,並帶有暴力和自虐傾向。而師傅給予他「雕刻般若心經」的療法,儼然把他由魔鬼變成了聖徒。晚年後的主人公再度返回寺院一心行善普度眾生,走上了真正意義的信奉之路,在佛的指引下不諳世事刻苦修行,是其靈魂上的覺悟,也是對其所做錯事的懺悔。

片尾棄嬰後的母親滑入冰窟窿,是神佛對惡人的懲罰。顯示出佛的公正和明察秋毫,也體現出儒家善惡有報的思想。

繼楊德洛維斯基和今村昌平之後,金基德是世界上第三個喜歡在人類和動物身上尋找共性的導演。本片和他的其它作品一樣,動物依然出現在影片中的每個角落。金基德營造出一幅動物與人相共存的寧靜和諧畫面:春天寺廟里跑著歡快的小狗,夏天換成了大公雞,老僧借公雞之力把湖中央的木船拖於岸邊。秋天他背著小貓並用貓的尾巴寫字,冬天老僧自己化成了一條蛇。而小僧人與少女的愛情邂逅,魚和蟈蟈是重要的調情功臣。

I. 說一下韓國電影《old boy》的具體劇情和結局謝謝!

一生渾渾噩噩、嗜酒如命的吳大修(崔岷植飾)在一次醉酒回家的路上,突遭綁架,被關在一個不見天日的私人監牢中,每天惟一能做的事就是看電視、一日三餐吃的就只有煎餃。一直不明為何遭綁架的大修,在電視上獲悉,妻子已被人殺害,幼女下落不明,警方懷疑吳大修就是兇手,畏罪潛逃。為了洗清冤案,找出遭到綁架的原因,本想自殺的吳大修燃起一股報仇之火,在「獄中」不斷鍛煉身體,15年之後,吳大修終於被他的仇人放了出來。 重獲自由後,吳大修便展開了復仇計劃,而他的仇人李有真(劉智泰飾)則「放話」,只要他能夠在五天之內猜想出綁架並被關押了15年的原因,便會自動「放棄生命」。大修開始尋找真相,而在這過程中,他漸漸明白自己才是復仇的對象,他一步步陷入仇人精心策劃的陷阱中,當最終謎底揭開的時候,他卻以意外的方式了斷了一切…… 吳大秀後來訪問舊日同學,再加上自己的回憶,一點一點明白了上學時的一件事。李有真與自己的親姐姐有私情,正好被吳大秀看到,就隨口告訴了別人,這事越傳越過分,吳大秀轉學走了,而李有真的姐姐最終自殺了。知道了真相,美桃勸吳大秀放手,她覺得吳大秀有錯在先,這事就不要追究了吧。但吳大秀一心復仇,他把美桃託付給那位老闆,因為他認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吳大秀來找李有真時,有這樣一個細節,他想用電梯,但電梯始終告訴他密碼是錯的,這暗示了他找李有真是錯誤的決定。果然,把吳大秀關十五年只是李有真報復的一部分,他是用這段時間等吳大秀的女兒長大。他給吳大秀看了一本相冊,吳大秀就這樣看到自己年幼的女兒一點點長成美桃。此時的美桃正在老闆那裡,打開一個禮物盒子,裡面是一對天使翅膀,正是十五年前父親給他的禮物。李有真說,那位老闆手裡有一本一樣的相冊,現在就可以給美桃看,吳大秀差點急瘋了,他用各種各樣糟蹋自己的方式懺悔,最後剪掉了自己的舌頭。李有真終於沒讓美桃看那本相冊,離開時在電梯里自殺了,對姐姐的死,他始終懷有愧疚,姐姐掉下水庫時,他放手了。吳大秀想讓催眠師幫他消除這部分記憶,但見到女兒時,他發現自己的記憶還在,所幸女兒不知道真相。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18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90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294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10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4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57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5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