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韓國華爾街
㈠ 華爾街之狼
《街頭智慧-羅傑斯的激情投資與人生》、《戴維斯王朝~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的家族》、《偉大的投機者傑西·利佛摩爾》是去年看過的幾本精彩的投資家書籍。
今天看完另一本:《華爾街之狼:金融之王卡爾·伊坎傳》,作者馬克·史蒂文斯。
卡爾·伊坎,2019年以174億美元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低61名,美國頂級富豪,被《財富》雜志稱為「這個星球上最成功的投機者」,1987年電影《華爾街》的主角原型之一。他的名字前常被冠以「企業掠奪者「這樣駭人的頭銜。早在1985年,他就因對環球航空公司漂亮的惡意收購,成為「企業掠奪者」的代言人,讓華爾街上各大公司的高管膽戰心驚。
電影《華爾街》里的主角哥頓·蓋柯說過一句話:「我的使命不是創造,而是佔有。」所以資本市場的實質是財富再次分配的一個場所。20世界80年代,活躍著大批當時乃至現在都十分有名的投資銀行家和金融大鱷,這其中包括卡爾·伊坎。
所謂「企業掠奪者」,他們之所以被這么稱呼而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收購者,在於他們通常只是把收購作為獲利的手段,而對企業經營本身並無太大興趣。他們也不同於被動投資者,即持有一定股份獲得經營收益而不介入經營。他們在確定目標企業的時候往往帶有價值投資者的眼光,一旦開始收購,他們會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迫使被收購企業做出回應以獲利。
幾個思考:
一、創立盈利模式
卡爾·伊坎創造了一個日進斗金的「個人演算法」——發現價值被低估的企業,然後迅速收購一部分股份,在此之後,就以股東身份提出加入董事會、或者提出經營建議,迫使管理層回購股票等方法,迅速獲取超額收益。
這個模式卡爾·伊坎一生都在使用。真是一招先,吃遍天下。
二、永不放棄
伊坎的談判策略很獨特,他永遠都在算計,他技高一手,像下棋一樣推演各種可能性,永遠不認輸,一直把他的獵物領進迷宮,並最終獲得勝利。他和一系列的商界大人物都展開了精彩的沖突和對抗,而這些厲害人物都被伊坎所蔑視並打敗。
㈡ 《華爾街》電影觀後感(金錢永不眠)
[《華爾街》電影觀後感(金錢永不眠)]《華爾街》電影觀後感(金錢永不眠)2011-01-14 21:51今天好難受,一天沒有吃飯了,做什麼都干不下去,只好一口氣看完《華爾街》,囿於對影片的喜愛,只能說非常精彩,《華爾街》電影觀後感(金錢永不眠)。特此寫了影評,貼出來。看完了邁克爾道格拉斯主演的電影《華爾街》。這是一部經典的商戰電影。道格拉斯主演的金融大亨蓋葛在股票市場上翻雲覆雨,叱吒風雲,毫不掩飾自己的貪婪,言談舉止充滿著咄咄逼人、自信飛揚的個性,似乎一切都盡在掌握中。很顯然,這種性格的人要麼令人討厭得徹底,要麼令人著迷得崇拜。影片里的巴德(查利希恩飾),一個剛從紐約大學畢業還需要償還助學貸款的股票經紀人,盡管滿腔理想努力工作,卻仍然入不敷出,生活窘迫,掙扎在華爾街的最底層--每個人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靠機敏接近了股市大亨蓋葛,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巴德開始利用自己的父親、同學、同事以及一切可能的機會刺探消息,將情報提供給蓋葛進行股票內線交易。於是金錢,豪宅和美女,一切都滾滾而來。而在收購巴德父親工作的藍星航空公司的過程中,貪婪的蓋葛利用了巴德,違背當初的諾言准備解散並賣掉航空公司,這與良知正義尚存的巴德發生了沖突。於是巴德反戈一擊,挽救了藍星航空,但最終也因為從事違法的股票內線交易而入獄。曾經有一段時間,或許還包括現在,我極度迷戀關於華爾街的一切,書櫃里擺著盡是《偉大的博奕》,《對沖基金風雲錄》,《一個華爾街癮君子的自白》之類的書籍。在我們大眾的心目中,華爾街是一個集中著長春藤名校畢業的精英們才能工作的地方,這些人智商奇高,個性鮮明,精力十足,每天工作至少12個小時,即使資歷最淺的人也拿著6萬以上的美金,呼吸的空氣都彌漫著金錢和財富的味道。在這種著迷的情緒下,我對所有關於商戰、財經、股票的書籍趨之若騖,並自以為看完了所有面世的和在網上流行的商戰小說,但顯然僅僅看文字的描寫是不夠的,因為還有電影《華爾街》。順便說一句,大陸的財經和商戰小說僅僅處於啟蒙階段,泥沙俱下良莠不齊,到目前為止寫得最好的是丁力,有望成為中國的阿瑟黑利。而對那種工作經驗比兔子尾巴還短,還沒有經歷過完整的一輪牛市和熊市,卻也能編造出基金經理資本劍客之類小說的人感到欽佩無比,也總算了解了圖書行業為什麼不景氣的原因。關於為何迷戀華爾街的問題,我想拿破崙的話或許是一種答案。拿破崙說過,男人的事業只存在於兩個地方:馬背上和女人的肚皮上。和平時代已經沒有了戰爭,無法騎上馬背沖鋒陷陣奮勇殺敵,但在股票市場、金融市場上可以找到這樣的感覺。通過電腦、網路和終端,你可以在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成為一個將軍,一個統帥,調遣著所有的貨幣和千軍萬馬作戰,可以叱吒風雲,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塵埃落定後,你會是嬴家,還是輸家?一切就會自然見分曉。這是一場零和游戲,有人賺得盆滿缽滿,就一定有人傾家盪產,所謂一將功成萬古枯,用在金融市場上也許再恰當不過了。對於這個行業的男人來說,K線圖比女人的S形身材更好看,更有趣,用影片中道格拉斯的台詞就是,賺錢的成就感"比還棒"。電影《華爾街》中,貪婪,金錢和人性的沖突時刻存在,而實際上,這種沖突也彌漫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之中。你或許像狗一樣地努力工作,空有滿腔抱負和理想,但卻僅僅掙扎在生存的邊緣,居無定所,為一日三餐奔波,看不到希望和夢想。而身邊存在著不如你的人,卻能身居高位,香車豪宅,享受人生。這個時候,你是否會動搖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存原則?就像影片中蓋葛教導巴德說,"賣命工作?我打賭你熬夜分析那些你要我買的爛股票,對吧?你又得到了什麼好處?我父親推銷電子零件,每天工作得死去活來,卻在49歲就心臟病發而死,還欠了一屁股的稅沒繳。"恰好昨晚在有線電視台重溫了劉德華主演的《雷洛傳》,雷洛剛出道時也想當一個正直有為的好警察,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卻走向和別人一樣的道路,而且比別人更黑更貪,觀後感《《華爾街》電影觀後感(金錢永不眠)》。關於貪婪。某些時候這個詞語並非貶義詞。很多影評說《華爾街》是為人類的貪婪慾望辯護的一部電影,但在我看來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導演只是塑造了一個極有個性和魅力的貪婪大亨,最終的結局很明顯是要面臨法律的制裁。人本貪婪,每個人奮斗的過程就是一部滿足個人貪婪的歷史。蓋葛在股東大會上的精彩演講,或許就是影評人所說的為貪婪辯護吧。"貪婪是好的,貪婪是對的,貪婪是有用的,貪婪可以釐清一切,披荊斬棘直搗演化的精髓。貪婪就是一切形式之所在。對於生活要貪婪,對於愛情,對於知識…貪婪激發了人類向上的動力。貪婪,你們記住我的話,不僅能挽救泰達紙業(公司),更能挽救機制失調的美國。"影片里的很多台詞被道格拉斯飾演的蓋葛用一種張揚自信的語言表達出來,舉手投足極富魅力,張弛間盡顯道格拉斯的表演功力,我想這就是他憑藉此片獲得87年奧斯卡影帝的原因吧。關於成功。我想現在大多數中國人衡量成功的標准,顯然是用一個人的財富、地位和權力來作為評價的尺度,這和影片里的蓋葛一樣,與巴德也一樣,當然直到最後他幡然醒悟。巴德和他的父親對此曾有過激烈的交鋒,巴德認為他的父親不支持他並購藍星航空公司,是嫉妒他的兒子比他成功的事實,是缺乏膽量放手一搏。而巴德的父親說"你看到的這個人,從不以皮夾厚薄來衡量成功"。好萊塢的影片中,常常讓你無形之中就接受到他們灌輸的主旋律,基督徒的精神,那就是對妻子、家庭忠誠,正直剛正,平凡而努力地工作,用男人的身軀給家庭撐起一片綠蔭,讓妻子兒女們生活幸福。這就是他們眼中的成功和偉大,所有的美國影片中都可以找到類似的共同點,並讓觀眾深有共鳴。反觀中國的電影,只能無言以對。影片中巴德的父親這個角色,給人印象深刻,話語不多,更多的是通過眼神和肢體動作來表演,將一個平凡、正直、具有深沉父愛的角色演繹得入木三分。他的扮演者馬丁希恩,實際上也是飾演巴德的演員,查利希恩的父親。其實我一向對"人性本善"的觀點持懷疑態度。人也是動物,我們並不比這個星球上其他動物來得高尚和純潔。甚至恰恰相反,人類學會了披著文明的外衣,來隱藏自己作為動物的劣根性,顯得更虛偽更狡詐。我很煩某些影評,動不動就把人的貪婪性和資本主義社會聯系在一起,社會主義國家的人難道更崇高更高尚?這與政治體制無關,只是人的本性。東方社會似乎普遍相信"人性本善",所以幾千年來一直是以人治為中心,將國家和社會的昌盛公平建立在出現"聖人、清官、明君"的身上。西方社會則認為"人性本惡",人總是有缺點和易犯錯誤,所以設計出了一整套的監管、法律、分權、制衡制度。孰優孰劣,一望即知。影片的結尾,仍然是好萊塢主旋律的模式,正義良知戰勝了貪婪慾望,巴德戴罪立功錄下了與蓋葛的談話,並交給了監管局。而實際上,我很難相信僅僅憑借短暫的錄音就能將蓋葛定罪,因為導演在之前埋下了伏筆:在一次家庭聚會上,律師讓巴德簽署了文件,授權給巴德處理蓋葛的帳戶,全權處理每一筆交易,股票的買賣在法律上與蓋葛完全無關。巴德與蓋葛相比,就是綿羊和豺狼的區別,而用蓋葛的話語,"綿羊就是要被宰的"。影片中的台詞。道格拉斯飾演的蓋葛在影片中經常教導巴德,自信、貪婪、赤裸而直白的語言,令人印象深刻。"外面的人買股票是猜的,我可不會亂槍打鳥,我只做最有把握的事。""你(巴德)沒有我想像中聰明,你有沒有想過為何基金管理人,打不過史坦普500股價指數,因為他們是綿羊,綿羊就是要被宰的。""哈佛商學院畢業生,多數比狗屎還不如。(股票買賣)這一行需要窮苦的聰明人,要夠飢渴,還要冷血,有輸有嬴,但要一直奮戰下去。若你需要朋友,就養條狗吧。外面的世界是場近身戰。""醒醒吧,朋友,你若不是局內人,那你就是出局了。""我不是指年薪40萬、在華爾街討生活的老古板,坐坐頭等艙、生活舒適就算了。我說的可是大筆的現金,有錢到可以自己買飛機,有錢到不會浪費時間,我說的不是五千萬就是一億。做不成真正的玩家,就只能當無名小卒。""美國企業的法則似乎變成了,不適者生存。而我的看法是,你要不就做對,要不就是被消滅。""(賺錢)這不是夠不夠的問題,這是場零和游戲,非輸即嬴。金錢本身並沒有輸嬴,只是轉手了而已,就像變戲法一樣。""我不去創造,但我能擁有。規則就是我制訂的,朋友!"人類貪婪的慾望與道德法律的交鋒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貪婪是魔鬼,是洪水猛獸,會吞噬我們的靈魂,撕碎我們的心靈和肉體。可我們也必須保持必要的貪婪,對知識,對生活,這也是我們奮斗前進的動力。就像恩格斯所說的,人類的貪婪、慾望和永不滿足,是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杠桿。可在兩者之間究竟保持什麼樣的平衡,什麼的尺度,可能只有每個人自己才能解答了。或許我們只能用康德的話聊以自慰:這個世界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二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華爾街》電影觀後感(金錢永不眠)〕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
㈢ 韓版華爾街女主叫什麼名字
韓國電影華爾街之狼女主,元真雅。電影原名叫《錢》
華爾街(WallStreet),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從百老匯路延伸到東河的一條大街道。
㈣ 電影華爾街簡介
《荒野獵人》根據邁克爾·彭克同名長篇小說改編,故事講述19世紀一名皮草獵人休·格拉斯 被熊所傷並被其他獵人搶走財物拋棄荒野,獵人經歷痛苦奇跡存活後開始復仇的故事。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電影華爾街基本資訊
《荒野獵人》是2015年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執導的劇情電影,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湯姆·哈迪、威爾·保爾特 、多姆納爾·格利森、保羅·安德森等主演。
《荒野獵人》根據邁克爾·彭克同名長篇小說改編,故事講述19世紀一名皮草獵人休·格拉斯被熊所傷並被其他獵人搶走財物拋棄荒野,獵人經歷痛苦奇跡存活後開始復仇的故事。
該片在2016年1月獲得第73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導演獎。2016年2月29日,該片在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同時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攝影獎。
該片於2016年3月18日在中國大陸以2D、IMAX、中國巨幕格式上映。
注;男主角休·格拉斯Hugh Glass確有其人,是十九世紀美國探險家。
電影華爾街劇情簡介
休·格拉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是一名皮草獵人,在一次打獵途中被一頭熊毆打成重傷後被同行的乘船船長安德魯·亨利多姆納爾·格利森飾救下,船長僱傭了兩個人約翰·菲茨傑拉德湯姆·哈迪飾和吉姆·布里傑威爾·保爾特飾來照顧他。約翰·菲茨傑拉德根本無心照顧格拉斯,一心只想著將格拉斯的財產占為己有,於是殘忍的殺害了格拉斯的兒子,並說服吉姆·布里傑將格拉斯拋棄在荒野等死。兩人原以為格拉斯就會這樣離世,但格拉斯憑借堅強的毅力在野性的蠻荒之地穿行了好幾個月,終於回到了安全地帶並開始了復仇計劃。
電影華爾街幕後花絮
休·格拉斯Hugh Glass,1783–1833是美國歷史上一位真實的拓荒者,也是一位民間傳說中的英雄。他出生於賓夕法尼亞,父母是北愛爾蘭人。在被灰熊襲擊之後,他被同伴們拋棄在荒野,但奇跡般地逃生。1833年被殺害,享年50歲。
威爾·保爾特片中飾演的Jim Bridger也是一位歷史上真實的拓荒者。在影片《 *** *** 》中,布拉德·皮特的角色自稱是「山人Jim Bridger的直接後裔」。
1971年的影片《人在荒野》也講述了Hugh Glass的故事。
萊昂納多形容《還魂者》就像是一出舞台劇,演員必須「一絲不苟地綵排」,還要「瘋狂地緊緊追著神奇的自然光的節奏,有些光可能就只有在這一個小時,甚至半小時才會出現」。
萊昂納多表示拍攝這部電影對他是個全新的挑戰,「因為我之前演過許多有很多台詞的電影。然而在這部電影中,我幾乎沒有一句台詞。」事實上應該是總共十五句台詞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為了出演本片而放棄了傳記片《史蒂夫·喬布斯》。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現實中是一名素食者,但為了完成角色他在影片中吃了生肉野牛肉。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湯姆·哈迪、盧卡斯·哈斯三人此前曾經合作過影片《盜夢空間》。
影片時長2小時36分鍾,是伊納里圖拍過的最長的電影。
《荒野獵人》拍攝環境非常惡劣,「小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頂著風雪艱難拍戲,風霜滿面,一頭亂發如雜草。
電影華爾街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荒野獵人》比原定日期推遲2個月開拍,原因是New Regency Pictures公司遇到了資金問題,Megan Ellison和她的公司Annapurna出手解圍,影片才最終得以開拍。影片計劃拍攝80天,但周期卻長達九個月,這是由於導演和攝影師執意採用真實外景和自然光進行拍攝。影片原本在加拿大拍攝,但在補拍時,原外景地的積雪已經融化,劇組不得不轉移到阿根廷南部進行拍攝。
選角
2010年的時候,克里斯蒂安·貝爾曾希望出演本片。湯姆·哈迪一開始並不打算讀更多劇本,他准備好出演游戲改編電影《細胞分裂》Splinter Cell。然而萊昂納多懇請他讀一讀本片的劇本。讀到一半時,哈迪決定出演本片。西恩·潘是扮演John Fitzgerald的第一人選。他也接下了這部戲,但因為檔期沖突而退出。這個角色最終由湯姆·哈迪出演。Jacob Tomuri在影片中擔任湯姆·哈迪的替身。之前在《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和《傳奇》中他也做了同樣的工作。
拍攝製作
《荒野獵人》是第一部使用新型6.5k-阿萊-65攝像機拍攝的電影。伊納里圖表示影片中包含了很多的長鏡頭,而且難度系數比要比他的前作《鳥人》大得多:」《鳥人》的演員和布景都是可控的。但這次的舞台是大自然。」影片主要在加拿大阿爾伯塔以及阿根廷南部取景,雪山、流水、冰森林全部是百分百的原生景地。因拍攝地點遙遠,冬天下午3點就會天黑,所以劇組只能每天選擇下午1:30到2:45這個時間段進行拍攝。
前期宣傳
2016年3月20日,李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將赴北京進行宣傳活動。
電影華爾街影片評價
《荒野獵人》拍出的「野蠻感」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影片太殘酷了,觀看的時候幾乎嚇得要躺下了。非常美妙的鏡頭語言獨立電影製片凱西恩·埃爾維斯評 。該片是自2015年為止看過的最令人難以置信的一部電影,《還魂者》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表演讓我看的心潮澎湃;艾曼努爾·盧貝茲基是一位大師級的攝影師,片中的鏡頭實在太美了《五十度灰》薩姆·泰勒-約翰遜評 。
影片簡直讓人難以置信,片中的每一位演員都應該獲得奧斯卡提名美國電影人、導演格雷格·丹尼爾評。
由於該片充滿暴力、血腥畫面,所以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級為R級新浪網評。
㈤ 韓國華爾街電影名字
韓國版《華爾街》是韓國的一個電影《錢》,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故事是非常「現實」,由於是金融題材的電影,所以全片都在圍繞著「錢」展開故事。這部影片是由柳俊烈、劉智泰、趙宇鎮、金宰英等出演。」
㈥ 電影《華爾街》片尾一段字幕的涵義
Louis Stone 是導演Oliver Stone 的父親,也是華爾街的股票經紀人。1910-1985 是他的生卒年份。因此導演把這部電影獻給他。
㈦ 電影華爾街1和華爾街2金錢永不眠
《華爾街》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C4T7dHu6sl0HYfTRLPkR6A
《華爾街:金錢永不眠》是一部由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於2010年出品的劇情片,為1987年電影《華爾街》(WallStreet)的續集,由首集導演奧利弗·斯通再度執導。演員陣容有首集要角邁克爾·道格拉斯,依舊詮釋的奧斯卡得獎角色葛登·蓋柯(GordonGekko),以及希亞·拉博夫、喬什·布洛林和凱莉·莫里根。查理·西恩亦現身客串首集角色巴德·福克斯(BudFox)一角。
㈧ 華爾街2電影文化特點是什麼
理解美國經濟發展的模式與本質。《華爾街2》電影是人物與年代都連貫起來,來更好的理解美國經濟發展的模式與本質。《華爾街2》是一部由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於2010年出品的劇情片,為1987年電影《華爾街》的續集,由首集導演奧利佛·史東再度執導。
㈨ 《華爾街》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華爾街》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tnXgnKhIjz8LmE6oY5Z_ng
《華爾街》
導演: 李成才、周葉、黎亞輝
編劇: 萬劍英
主演: 奧利佛·斯通、吳敬璉、陳志武、李彥宏、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亨利·保爾森、馬克·扎克伯格、巴拉克·奧巴馬、李鴻章、Tim Draper
類型: 紀錄片、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普通話/國語
上映日期: 2010-09-22
集數: 10
片長: 44分鍾
又名: Wall Street
十集大型紀錄片《華爾街》,是中央電視台首次採用高清格式傾力製作的金融類特別節目;是中央電視台繼《大國崛起》(中國政府一等獎)、《水問》(亞廣聯紀錄片大獎)之後的又一重大選題;是中央電視台首次全面深入世界各大金融中心,採用以大量紀實為主的拍攝手法,充分體現電視本體語言的全新創作;是在中國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尋找他山之石的重要作品。
影片以華爾街金融危機為契機,以證券市場為中心,梳理兩百多年來,現代金融來龍去脈,探尋、發現資本市場興衰與經濟起伏的規律,為決策者提供依據,為資本市場的實踐者提供鏡鑒,為大眾提供關於資本市場的啟示。同時,也為中國人全面理解華爾街,全面理解美國,甚至全面理解現代金融與一個國家崛起的關系,提供最有益的幫助。這是中央電視台深入華爾街,在歷史坐標中,對資本市場的一次莊重表達。
影片雲集了國內外金融界知名學者、專家、政府高管及企業界精英參與拍攝,並特別邀請: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經濟學會執委會、國際管理學會成員的吳敬璉先生,作為本片的學術總顧問;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value Engine公司創始人、Zebra Capital Management合夥人之一的陳志武先生作為本片的學術總指導。
《華爾街》劇組匯集了中國中央電視台及國際知名導演、拍攝製作人員,誠邀Brown University等國際知名大學人士擔任國際製片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國際製片保障體系,確保了該片在央視2010年經濟開篇之作中的卓越水準。外景攝制組前往紐約、華盛頓、洛杉磯、底特律、費城、芝加哥、達拉斯、斯托克頓,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倫敦等國際重要金融城市,分別拍攝代表性的金融家、學者、企業家、政治家等。
㈩ 韓國華爾街電影叫什麼
那是電影錢的情節。該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的是想成為富翁而來到汝矣島的新晉股票經紀人遇到汝矣島最高作戰設計師後發生的一系列關於金錢誘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