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家庭主婦抑鬱症電影
① 女友得抑鬱症整容以後回來和男友交往的韓國電影
時間 (2006)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主演: 成賢娥 / 河正宇 / 朴志妍 / 金成珉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 日本
語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06-08-10(韓國)
片長: 97 分鍾
又名: 慾望的謊容 / 謊顏 / Time
相貌在愛情中是否能敵得過時間?世喜(成賢娥 飾)和智宇(夏正宇 飾)已經相戀多年,但是世喜慢慢覺察,愛情好像被時間沖淡了,智宇已經開始厭倦這段感情。世喜驚恐,決定離開男友。
半年後,智宇交往了一位新女友,他覺得她身上有世喜的味道,於是陷入了幾年前和世喜熱戀的甜蜜回憶中,即使新女友的相貌比世喜漂亮,但是他的愛與世喜的樣子已經融為一體。智宇向新女友坦白自己的感受,卻想不到,眼前的新女友正是世喜,她為了重獲男友歡心,去了整容。世喜聽到智宇對自己的一往情深,不禁狂喜。然而二人能否再續前緣,迎來大團圓結局?
② 一部韓國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女孩有抑鬱症,靠記憶打泰拳
是泰國的《女拳霸》
內容如下:
天賦一身武術天才的Sen(JiJa
Yanin飾),自小與母親Sin相依為命。Sin因與日本黑幫頭目Masashi(阿部寬飾)相戀,兩人被泰國黑道中人視為眼中釘,誓要除之而後快。
Masashi為保性命,不得已回歸日本。Sin母女四處逃避,卻依然難逃黑幫魔掌。Sen是自閉症患者,不懂與人溝通,卻擁有靈敏聽覺,而且對復雜動作過目不忘。她目睹母親常被欺凌,於是憑著超越常人的武術天份,無師自通,練成一副強勁身手。Sin患上癌症,急需巨款求醫,Sen為讓母親活命,決意從黑幫份子手上,用拳頭取回母親昔日借予他們的錢。另一方面,Sin唯恐女兒遭黑幫毒手,只好向身在日本的Masashi求助。Masashi為救妻女,決定重回泰國……
③ 有一部韓國電影:丈夫出軌後妻子得了抑鬱症 後來妻子也出軌了 和一個醫生,這是什麼電影啊
是叫《密愛》!
④ 很多網友被《我們的藍調》感動落淚,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很多網友被《我們的藍調》感動落淚,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故事內容解釋是:人到中年為實現女兒美好前程、家庭經濟焦頭爛額的男人,回到家鄉重遇兒時小夥伴,裡面有曾經總是對他仰視的女孩,二十多年後女孩靠著自強自立,成了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的陽光單身女人。
⑤ 82年生的金智英,性別歧視不容忽視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由韓國女性作家趙南柱的同名小說改編,由金度英執導,鄭裕美、孔劉主演,於2019年10月23日在韓國上映。
電影上映當天就在韓國naver網站上引發熱議,女性網友評分9.19,而男性網友則評分很低,只有1.45。如此大的評分懸殊,與電影的內容及其傳遞的社會現象是息息相關的。重溫這部電影,依舊是讓人淚流滿面,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的主人公金智英,女,1982年生,三十多歲,全職家庭主婦,有個兩歲女兒。她每天照顧孩子和家庭,內心長期處於壓抑和苦悶狀態,導致其患上抑鬱症,常常突然間變成其他人(母親、姐姐、好友等)來說話,事後自己卻渾然不知,最終在丈夫的幫助下治癒疾病,找到人生的出路。
而男性網友之所以打分如此之低,是因為他們認為如金智英一般的女人簡直就是無病呻吟,有那麼好的老公,還這么作?不可理喻。而女性網友之所以打高分,是因為她們從金智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引起強烈的共鳴。
金智英會產後抑鬱,看似無病呻吟,其實,是有著深刻原因的,是與她的性格以及他人及社會對她的評價密不可分的。評價來自於社會,性格主要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一、整個社會來看,韓國性別歧視嚴重,女性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電影中有好幾個地方都有說明。比如金智英辛辛苦苦收拾完家務,帶孩子出去逛逛公園,即使在長椅上默默的坐著喝杯咖啡,都會莫名其面地被旁邊的陌生人議論紛紛;
比如金智英因帶孩子及做家務勞累過度,手腕累出毛病,醫生竟然會說:凡是電飯鍋煮,衣服是洗衣機洗,手腕為什麼會疼?
比如,看到金智英疲憊不堪,丈夫想著過節帶她去旅遊,但是被她拒絕,因為她知道,如果不回婆家,婆婆肯定會怪她不懂事而不會怪自己的丈夫;
比如,一路辛苦回到婆家,第一件事是要做飯,是要洗碗,老公去幫忙還會被婆婆陰陽怪氣的嘲弄,別人在休息享受,所有的事情都得她做;
比如,原來在公司上班時,本來業務能力出眾的她,因為性別原因,也不能升職;比如,即使是能力超群的組長,也會因為自己是女性而在會議上被男性嘲諷;
比如,公司女衛生間被安裝針孔攝像頭偷拍,事發後男同事們竟然沒有一絲憐憫,而是互相分享傳閱私密照。
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女人都有著很大的生存壓力。但是,並不是每個女人都如金智英一般抑鬱。這就與第二個原因息息相關了。
二、金智英的原生家庭對她的影響。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重男輕女的觀念。金智英的奶奶重男輕女,他的爸爸也是如此。家裡有好東西,從來都是先要給弟弟,爸爸出差回來給弟弟買貴重的鋼筆,而給金智英和姐姐買廉價的筆記本;爸爸給沒有生病的兒子買補葯,而從來不關心女兒,更別提給女兒買葯了。
然後就是爸爸的教育方式了。金智英在一次晚上回來被尾隨後,嚇壞了。如果不是一位阿姨發現異常,跑了下來,後果不堪設想。但是,父親不僅沒有一句安慰,而是質問她,為什麼要去那麼遠的輔導班,為什麼要穿那麼短的裙子(其實是樸素的校服),為什麼不知道對方張什麼樣。父親認為,他應該一直留意,避開才對。從這些就可以看出,爸爸的冷酷和歪理。
還有就是媽媽對金智英的影響。金智英的媽媽年輕時為了哥哥和弟弟放棄了學業,放棄了自己當老師的夢想,為了孩子們放棄了自己的餘生。金智英的姐姐為了家庭也放棄了夢想,早早出去上班。媽媽不想讓自己的小女兒重走自己的路,不想讓自己的命運在小女兒身上重演,她會鼓勵女兒有夢想,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金智英就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中成長。她沒有足夠的安全感,而且遇到事情總想著自己的問題,她一直隱忍著。當她發現,她的生活處境越來越像她的母親時,她害怕,她排斥,她掙扎,可是一切都是徒勞。她就開始怪自己不夠有能力,她生自己的氣。
她的身體里兩個觀念在打架,一個要她努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另一個告訴她生為女人就應該隱忍付出。外界的評價更是讓她不能接受,於是,她在不知不覺間就抑鬱了。
電影中這段台詞深深觸動我。金智英說:我會感覺被困到牆里,掙扎著出去,以為會有出口卻是另外一堵牆,換條路走,還是一堵牆。還不如當初不奢望有出口。她的絕望與無助真的是太強烈了。而這種痛苦的根源卻很難鏟除,因為它是世界性的,是長久以來形成的觀念。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如果人們重男輕女,如果男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天生高於女性,女孩們自然也就不會喜歡自己未來將要扮演的角色。沒有人會對身處從屬地位感到滿足。當這樣的女孩結婚並且面臨孕育孩子的問題時,她們總會以這樣那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抗拒。她們不願意,或是還沒有準備好要養育孩子。對於這件事,她們既不期待,也沒有將之視為一種充滿樂趣的創造性工作。
這或許是我們社會中最嚴重的問題,卻很少有人正視它。整個人類社會都維系在女性對於成為母親這一角色所抱有的態度上。然而,幾乎全世界各個地方,女性在生活中的地位都遭到貶低,乃至於女性本身也被當作次一等的角色來對待。人們總是不把操持家務、照顧家庭看成是女人的貢獻,而認為這是他們應當承擔的苦役。」
有時候,真的無法想像一個女孩要經歷多少坎坷才能跌跌撞撞的真正長大成人。願整個世界都慢慢改變對於女人的態度,正視女人的付出和地位。願每一個善良的女人都被歲月溫柔以待。
⑥ 找一些適合有抑鬱症的人看的電影。
1、《亞當》
《亞當》由美國福克斯探照燈發行的97分鍾喜劇影片。該片由馬克斯·梅爾執導,休·丹西、蘿絲·拜恩、彼得·蓋勒、艾米·歐文等主演,於2009年7月29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有自閉症的亞當,因為樓上搬來了漂亮的女作家貝絲而走出房門。剛剛結束了一段心靈備受創傷的感情的貝絲與亞當共同譜寫了一曲愛情戀歌。
2、《薄荷糖》
《薄荷糖》由李滄東編導,薛景求、文素利、金汝真主演的劇情片。影片用倒敘的方式,講述了中年男人金永浩走向自我毀滅的過程。該片於2000年1月1日在韓國上映。
3、《房間》
《房間》由蘭納德·阿伯拉罕森執導,布麗·拉爾森、雅各布·特瑞佈雷、威廉姆·H·梅西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6年1月15日在愛爾蘭上映。該片改編自愛瑪·多諾霍的同名原著小說,講述了一個女孩被鄰居所騙,之後被囚禁在一個狹小的房間里長達七年之久的故事。
4、《聞香識女人》
《聞香識女人》由馬丁·布萊斯特執導,阿爾·帕西諾、克里斯·奧唐納、加布里埃爾·安瓦爾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92年12月23日在美國上映。該片翻拍於1974年迪諾·萊希的電影《女人香》,講述了一名預備學校的學生為一位脾氣暴躁的眼盲退休軍官擔任助手期間發生的故事。
5、《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改編自1964年羅爾德·達爾的同名小說。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蒂姆·伯頓執導,約翰尼·德普、弗雷迪·海默等聯袂出演主演。
電影講述了查理是一個善良的小男孩,包括查理在內的5個幸運的孩子抽中了金色的獎券,並獲得參觀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巧克力工廠的資格。於是幾個孩子來到了這個已經15年沒有人來過的古怪工廠,參加一場神秘莫測的冒險。
⑦ 產後抑鬱的她:生完孩子,我變成了無處可逃的失敗者
多少個深夜,耳邊是孩子酣暢的呼吸聲,在家人都安然入眠的一片寂靜中,當媽的那份痛苦,隨著她內心的掙扎而不斷被放大。
當孩子降臨的時候,她以為這是上天賜予自己最珍貴的禮物,決心為那一份懵懂純真的笑容,奉上一切的
和愛,卻未曾想過在此之前,她將面臨的是一道又一道難以跨越的坎。
一個新的生命誕生,通常意味著一位女性開始了以母親的角色,圍繞著孩子轉的生活。在傳統家庭結構的演變下,這似乎已然變成了一道約定俗成的 社會 程序,哪怕其中可能包括了「媽媽」們的無助、崩潰與妥協。
人們常用「超人媽媽」形容一位母親的偉大,但或許只有當過媽媽的人才知道,與被贊揚偉大或無私相比,她們更希望人們能夠拋開這份「理所當然」,看看生活在瑣碎與現實中的「媽媽」,究竟面臨著如何看似平常、卻又不為人知的困境,真正理解產後抑鬱的痛苦。
一·沒有人告訴我產後那麼疼
「一切都是突如其來的,甚至連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我有哪裡不對勁,直到完全走出那段時間,我才發現,原來像我這么積極的一個人,也會有抑鬱和壓抑的時候。」
現居安徽的丁一一,是一個開朗外向的女性,處理事情起來果斷干練,平日里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家庭也和睦溫馨。在她以前的認知里,生完小孩後在家休產假,丈夫、孩子都在身邊,生活一定是悠閑快樂的。
「我本來覺得,我、我老公和公公婆婆,難道四個人搞不定一個小孩嗎?但我太自信了,才過了一個月我就受不了了,沒有人告訴我產後會有這么多痛苦的事情。」
山咲里沙子為「小惡魔」女兒頭痛不已。圖源日劇《坡道上的家》
丁一一回憶起當時身體承受的痛苦和無助,其中對她來說最為致命的是餵奶奶結。
「當時可能是奶結不疏通,奶堵著出不來,我的心情也跟著變差,後來就誘發了奶結乳腺炎,總之最後變成了一個惡循環。」「奶結的時候很痛,非常痛。有時候會發燒到很嚴重,感覺身體的部位就像石頭一樣,你不能碰,連呼吸都很疼的那種。」丁一一回憶起來,忍不住重復說「痛」,沒有做過母親的人是很難感同身受的。
即便是這樣,丁一一也不得不忍著劇痛給孩子餵奶,有時一喂就是整整一晚上,又困又餓,為了孩子,還得強撐起精神來。
除了給孩子餵奶,就連休息,都變成了一種折磨。她經常在夜裡痛到難以入眠,無論怎樣翻騰都無法緩解,甚至好像每呼吸一下,疼痛就會加劇。
多少個深夜,耳邊是孩子酣暢的呼吸聲,而在周圍人都安然入眠的一片寂靜中,這種痛苦隨著她內心的掙扎被不斷放大。
丁一一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身體的疼痛一陣一陣地涌來,但她覺得自己很清醒:如果要結束這份痛苦,她都想好了,一定選擇跳樓,因為那樣最痛快。
家庭主婦金智英陷入產後抑鬱。圖源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沒有人會真的理解你,即便是睡在你身邊的人。」丁一一覺得能夠走出那段抑鬱,更多的是靠自己對生活節奏的調整。
「有次半夜,我疼得實在忍不住,就把老公叫醒,說我疼死了、要死了,但他體會不了我的痛,只是覺得我莫名其妙,他說半夜沒有人會去醫院,然後就睡下了。」
第二天天剛亮,她一個人坐公交車去醫院,「到了之後醫生也沒有辦法,只給我開了一些消炎葯」。
丁一一的心裡生出一種深深的無助感,她覺得沒有人可以幫到她,也沒有人真正地安慰到她。
二·當不好一個母親的愧疚
當一個新媽媽,究竟意味著什麼?在真正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前,何悅好像都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她是獨生子女,和丈夫一樣,都是從小到大備受父母寵愛、學業上一帆風順的孩子。剛戀愛結婚那幾年,她和丈夫養了一條狗,搬到德國住,在歐洲到處 旅遊 。
他們周圍的夫妻也都陸續有了孩子,看上去天真可愛,於是他們也想著要一個小孩,為兩人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
第一次看到寶寶的「照片」時,何悅為即將做媽媽感到期盼。受訪者供圖
不過,在快樂來臨之前,成為「媽媽」的何悅,感受到的更多是痛苦。
「我沒想到我們的孩子會那麼難帶。她特別瘦,吃奶吃不上來,怎麼養都不增胖;她不喜歡睡覺、天天哭,我幾乎沒有休息的時候,耳邊全是她的哭鬧聲。」
寶寶不睡覺,何悅也變得整日整夜無法入睡,日常便是機械地輕撫孩子的胸脯,定定地望著牆上的壁畫。她不喜歡這樣的日子,卻又日復一日。
當發現手機瀏覽器的搜索頁面,從吃喝玩樂攻略變成了 育兒 經驗時,何悅猛然醒悟:自己變成一個媽媽了,以前那種快樂自在的生活不再有了。她感覺未來不遠,卻看不到頭。
何悅懷孕時的寫真照。受訪者供圖
「媽媽」,這是何悅全新的、也是眼下唯一一個身份。但她似乎並不能很好地勝任這個角色,孩子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讓她感到無力、無解。
「當時我唯一能給孩子提供的,就是抱她喝奶、哄她睡覺,可她在我懷里天天嗆,睡也睡不好......我覺得這都是我的錯,我什麼事都做不好。」
當不好一個母親的內疚,讓何悅的情緒接近奔潰邊緣,那段時間她天天哭,做夢也在哭,父母和老公雖然看著很難受,但除了幫忙照顧孩子,對她的抑鬱情緒也束手無策。
何悅和她的寶寶。受訪者供圖
情緒壓垮了何悅,她逐漸感受到耳鳴,剛開始只是「嗡嗡」聲,直到變成電鑽聲,敲擊得她頭腦發昏,孩子的哭鬧聲也隨之而來,抓撓著她的耳膜。
再後來,她會控制不住地抓自己的頭發,一抓便是一小撮。那段時間里,曾經愛美的她經常出現斑禿,甚至咬傷手指、抓傷皮膚的自殘行為。
新手媽媽的這個身份,就像一塊巨石壓在她的身上,駕馭不好,更擺脫不了。
何悅時不時一個人思考,覺得自己作為媽媽一事無成,作為孩子、妻子,也不停地跟家裡人吵架、添麻煩,好像整個人從頭到尾都被否定掉了。
成為媽媽後,她厭惡、恐懼著這樣的自己
三、把母親逼向絕境的是「一般」
今年年初,羅佳禾拿到了醫院的確診結果:中度到重度抑鬱,輕度焦慮。她這才知道,原來自己這段時間的麻木、疲倦、記憶力下降,是因為生病了。
「在帶孩子的某一天,突然感覺生活里的背景音消失了,我的世界變得異常安靜,喜怒哀樂不見了,自己開始和這個世界無關。後來,記憶力也衰退嚴重,經常記不起當天發生的事情。」
羅佳禾的抑鬱測試結果。受訪者供圖
羅佳禾漠然地看向廳中的小床:孩子的手向上抓撓著,小嘴開合,露出兩顆小乳牙。沒有哭鬧聲,沒有斥責聲,心想著這一刻,不再理會那動作不斷的小怪獸也是被允許的吧……如果孩子沒了,可能一切就會好起來。
「最不想聽到的話,就是你自己想開點。」她有試圖尋求過幫助,但每當和周圍人分享內心想法時,收到的都只有敷衍的回復,以及一句「想開點」。
焦慮持續蔓延,她開始和家人不停地吵架。他們覺得產後抑鬱不是嚴重的疾病,還不停地勸她:「你沒病」、「你只是太矯情、太不堅強了」......甚至連她的媽媽,也以為讓她多運動、讓別人多哄她就好了。
身邊的朋友得知後,一直不相信,總是勸她樂觀點。她緘默不語,獨自流淚,沒有人能理解她,她只能試著一個人扛過去。
羅佳禾治療產後抑鬱的葯。受訪者供圖
羅佳禾發現身邊人對疾病的認識都很淺薄,即使自己當初也有這樣的誤解。她聽說中度以上程度的產後抑鬱是無法自愈的,只能通過專業的心理和葯物治療來緩解。慢慢地,她開始吃葯、看心理醫生。
羅佳禾的醫院診斷書。受訪者供圖
隨著病情的加重,她的症狀開始惡化,包括慾望消失和認知障礙。那段時間里,羅佳禾感覺世界與她之間好像隔了一堵牆,開始變得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只覺得自己每天腦袋空空,與人聊天也不知所言。
生活中,明明只有照顧孩子一件事,她卻變得異常疲倦,疲倦到連起床都變成了一件格外困難的事情。而與她「被囚困的身體」一起漸漸僵硬的,還有逐漸疲乏的心。
腦海里,輕生的念頭不斷蹦出,羅佳禾開始出現幻聽,耳畔總會響起「死亡才是解脫」的呼喚。可又有一個孱弱的聲音告訴她,「為了孩子,你不能死」。
她的病症逐漸變成重度,在醫生的幫助下,丈夫和家人開始明白,她之前的傾訴不是瞎說,也比原來更能認真對待這個病了。羅佳禾表示,她正在努力向身邊的朋友普及產後抑鬱的真相,「我希望大家都能更加了解,這不僅是情緒不好的事」。
候補陪審員里沙子正在和被告對話。圖源日劇《坡道上的家》
日劇《坡道上的家》中有段台詞,「把母親逼向絕境的,是『一般』這個概念。被禁錮在別人的常識里,太辛苦了」。
產後抑鬱並非偶然事件,哪怕是「經歷過來的」的媽媽,所體會過的痛苦,或許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從女孩蛻變為母親的成長代價,隨著時間的流逝,最終成為一段理所當然的故事。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媽媽,都能度過那段對她而言的痛苦時期。當產後抑鬱找上了她們,又有誰能真正幫到她們呢?
當一位女性,拋開母親的身份,而是作為「自己」發出求救時,她們想要聽到的回聲,不是「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過來的」,更期待的是溝通、理解與共同面對。
⑧ 白百何在《聽見她說》中出演了一名家庭主婦,看完以後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我們知道,最近白百何有一個新的作品,那就是《聽見她說》。她在《聽見她說》裡面飾演一位有著心理疾病的家庭主婦,看完之後給人的感觸還是非常的大的。
一、《聽見她說》這部電影讓很多人多抑鬱症有了新的認知。很多人對抑鬱症這個病是非常不了解的,有一些人只是覺得抑鬱症的人是因為長期心裡的壓抑而導致成了這樣的疾病。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這是一個因果相反的說法。抑鬱症的人就是因為患上了這個疾病,所以才會導致他非常的痛苦,所以說人們對抑鬱症一定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不要對這些人產生一些誤解。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白百何的新作品《聽見她說》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