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執行死刑的電影
1. 韓國這部電影《惡人傳》你們怎麼看
《惡人傳》這部電影在品質上來說還是不錯的,雖然和韓國犯罪電影的巔峰之作比的話還是有一些差距。但在情節上還是有很多出彩的地方,值得推薦。
據說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的,但我在網上也沒查出個四五六,警察和黑幫合作抓捕連環殺人犯這點挺有意思,有兩個鏡頭給我很深的印象,一個是黑幫成員一臉認真的拿著警察的證件在詢問,而警察確在旁邊抽煙的鏡頭。另一個是在公交車站警察鄭泰碩被等車的學生說"你比他看起來更像個黑幫"。不知道當時小鄭同學心裡會不會在想,我這么努力的破案咋還變成黑幫了。
其實這就是導演故意映照出來的一種反差,也是人在長期的壓抑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發泄吧。 黑幫成員一個個西服領帶,穿名牌、開豪車,有威信,而警察累死累活賺不了幾個錢,開著警車都沒人給讓路,真是悲哀。其實每個國家都是一樣,只不過韓國是真敢拍,觀眾也真愛看而已。
電影的最後,警察和黑老大各退一步,殺人犯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黑老大也願了親手宰了他的夢(雖然電影最後沒表示)。
這部電影所表達的實際意義上要遠超電影本身。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關鍵在於你怎樣去控制你的思想和行為,當把一件錯事當作習慣去做而不自救的話,可能就真的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最後問一下,大家認為惡人傳中的惡人到底說的是誰呢?歡迎留言。
豆瓣7.6分的「高分」不是白給的 ,《惡人傳》除了參展戛納、馬東錫干回「老本行」,以及現實風格的動作犯罪類型片之外,還應該關注片中的警察、黑幫、連環殺手的「三角關系」,各色「惡人」凌駕與蹂躪普通人的「不平等」,以及用「以暴易暴」的森林法則對現代 社會 、法律制度的莫大諷刺。
《惡人傳》中的每個人都有私心和原罪,無論警匪,全員惡人。
馬東錫健碩的身材和大餅臉腦袋,總能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感覺,正因為如此,在《惡人傳》中飾演黑幫老大才這么如魚得水。借著被連環殺手刺殺這件事, 他借用警方查案意圖報仇,藉助殺手栽贓鏟除異己。借刀殺人是他的原罪 。
警探鄭泰錫一開始就想「一石二鳥」, 一面希望藉助黑幫老大被刺這件事,獲得黑老大信任,為最後鏟除黑幫尋找證據,另一方面則是藉助黑幫勢力追捕連環殺手,陞官發財立大功。不擇手段是他的原罪。
連環殺手姜敬浩本來目的很「單純」, 通過隨機殺人獲得巨大的滿足感 ,想不到刺傷了黑幫頭子,被黑幫和警察聯手捉拿, 這激起了他的殺戮慾望,憑借自己在暗處的優勢,瘋狂報復擋他路的人 ,結果到了最後, 所有關鍵證據都不能用 (都是黑幫提供的法院無法採信) ,差點因此逃脫法律的制裁。漠視生命是他的原罪。
顯然在主創的意圖里, 警察、黑幫、殺手,構成了相互利用、相互威脅的三方關系 ,然而,由於本片對連環殺手的成長環境、殺人動機等著墨不多,警探和黑幫頭子的形象立住了,連環殺手這邊弱了點,這也是《惡人傳》比較遺憾的地方。
看起來《惡人傳》中的三個代表人物,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 警探 搗毀黑幫、抓獲連環殺手, 最終加官進爵 ; 黑幫頭子 「借刀」(黑幫助力用連環殺手丟掉的凶器)殺了「生意夥伴」,在監獄里殺了兇手, 最終報仇滅口 ; 連環殺手 隨機犯案中,殺掉了很多無辜者,完成了自己變態的殺戮夢想, 最終殺夠了人。
而那些被這三個人,直接或間接害死的那些無辜的人,卻沒有等到「正義審判」的到來。一方面, 如果不是黑幫老大出庭作證,連環殺手很有可能輕易逃脫死刑的懲罰; 另一方面, 連環殺手是被黑幫老大為了報仇和滅口殺死的,還是警探幫忙之下完成的(警探滿足黑幫老大心願,把他與連環殺手安排到一間監獄), 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沒有讓正義得到真正的伸張——連環殺手被公開執行死刑的那一刻。
所以, 看起來《惡人傳》打鬥爽快、反轉凌厲,是一部不錯的商業動作電影,其實,卻無時不刻的諷刺著「以暴制暴」的森林法則凌駕於現代 社會 和法律體系之上的種種弊端與不足。這才是動作犯罪題材普遍評分不高的前提下,《惡人傳》能得到如此之高評價的真正內在邏輯。
惡魔難敵暴力哥
廣電不讓拍系列 警黑練手抓連環殺人兇手 差點因證據不足沒被判刑的電影
是啊,我也想問你怎麼看?愛奇藝和優酷上都沒有!
《惡人傳》韓國犯罪動作片,主演:馬東錫,金武烈,金成圭,劉承睦,崔民哲,金胤成,許棟元,吳熙俊,楊志洙,金桀,李恩泉。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是熱血警探,做事不講規矩,在警隊里不受上司待見,但極富正義感,為了辦案抓賊豁出一切,偷偷查案沒人手,大范圍抓人沒任何證據,另一個是黑幫大佬,身後小弟眾多,脾氣也很火爆,曾經徒手掰下了對手小弟的兩個門牙,自己也身材壯碩、極為能打,就是這樣的兩人決定這次要合作一把,警察提供查案方向,黑幫出人出力。
對於最後的反轉劇情還會上你大吃一驚,黑幫和警察聯手,努力讓冷血殺手接受了法律的制裁,但看到最後在牢里事情還是回歸到了一個「有仇報仇」的狀態,惡人們之間的事兒,最後還是要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
戛納電影節非競賽展映。如果說今年美國最好的動作片是《疾速備戰》,韓國就是這部《惡人傳》了。出色的劇情設置和大尺度的動作設計,配合馬東錫和金武烈CP感十足的表演,展現了韓國類型片工業化的成熟。不過連環殺人案的推理部分有些弱稍顯遺憾。
質量相比之間的棒子電影,比較普通。但是比近期的大陸電影好太多
你說怎麼看這種暴力血腥的,我們國家只能上映熊大熊二還有喜羊羊與灰太狼。只有在網上下載下來看了唄,現在電影天堂已有資源,不謝
手機搜胖貓就可以看了
2. 韓國電影《和聲》最後一幕,那個老囚犯哭著走了,大家不讓她去,她去干什麼了
韓國電影《和聲》最後那位老人被執行槍決了。
電影《和聲》由導演康大奎執導,《和聲》講述的是18個月之後要把孩子送給別人的貞慧(金允珍飾),家人紛紛離她而去的死刑犯文玉(羅文熙飾),這些各自隱藏著傷痛往事的罪犯們在女子教導所里組成了合唱團,用她們的美妙的歌聲給觀眾帶來感動和淚水的溫馨故事。
評價:
影片可以說處處充滿笑聲和淚水。女主角貞慧為了全力保住腹中的小生命奮力抵抗丈夫的暴力殺人;知識分子文玉則因無法忍受背叛,殺害了丈夫,被判死刑;宥美將把那個對自己性侵犯的繼父殺死,從此封閉內心,不再相信任何人……幾乎每個登場人物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故事。影片的初衷除了講述一個溫暖的故事,也從某些方面質疑了社會的變態人性,並試圖引發人們對死刑的思考。
這個世界真的無法阻擋韓國人催淚的本事,也無法阻擋韓國小演員的飆演技。《和聲》的故事和《7號房的禮物》有點相似,金允珍飾演的貞慧在獄中生下兒子敏宇,小敏宇就像上帝派來的小天使,讓這些和貞慧一樣曾犯下罪過的女人在圍牆之內品味久違的溫情。
3. 為什麼《和聲》里那個老師最後還是判死刑了
因為她在二十年前蓄意殺害了她的丈夫和丈夫的情人,犯了故意殺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但是二十年後韓國修改了關於死刑的法律條例,所以之前的無期徒刑被從新改成了死刑。
沒有立即執行死刑的判決只可能是死緩 根據片中的情節 老師已經服刑十多年 死緩不可能那麼久。另外刑種來說 死緩也是死刑的一種 在不允許死刑的國家是沒有死緩這種判決的 。比如美國 會判你380年 等等。
退一步說 按照電影里的情節,是韓國因為社會情況恢復了死刑 。那也對已經判刑和已經服刑的不發生效力的 法不朔及既往是法律的基本原則 ,如果法律或行政命令的修改能夠影響刑罰的話。 那現在監獄里的重犯都怎麼混 ,坐了15年 ,20年 過2天政府想想修改個法律, 就變死刑了。 那不是神經病嗎這片和聲確實很感人 聽說還是韓國大片, 但是結尾為了催淚來這么一段也太文盲了。
4. 電影《暗殺》影評
導演:崔東勛
編劇:崔東勛/李基哲
主演:全智賢/李政宰/河正宇/吳達洙/趙鎮雄/更多
類型:劇情/動作/歷史/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韓國
語言:韓語
上映日期:2015-09(中國大陸)
片長:139分鍾
劇情介紹:
上世紀初,韓國籠罩在日本統治的陰影下,與此同時,很多韓國抵抗活動以中國為據點以躲避日本當局。
1933年的上海,一個暗殺日本指揮官的秘密命令交由安玉允(全智賢 飾)執行,她是個已經被判處死刑的一流狙擊手。為了這個任務,為臨時政府工作的特工廉錫鎮(李政宰 飾)從監獄里解救了安玉允和她的同伴。但與此同時這個重大計劃被一個內部間諜和職業殺手泄露給了日本當局,夏威夷·皮斯托(河正宇 飾)因此被僱傭去除掉安玉允。而暗殺小組抵達韓國時對職業殺手的追擊毫不知情。安玉允有可能完成這個不可能做到的任務嗎?
暗殺預告片:
韓國"抗日"年代大片《暗殺》於今日突破千萬人次大關,而今天恰好是8.15光復70周年紀念日,這極具紀念意義的巧合一筆足以載入韓國影史。
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15日上午數據和發行公司數據合計,《暗殺》目前累計觀影人次達1009萬4957人次,正式突破千萬人次大關,成為2015年首部“千萬觀眾”本土電影。眾主創合影留念慶祝這一時刻。
同時,該片還成為了崔東勛導演個人繼《奪寶聯盟》後第二部“千萬觀眾電影”,也是河正宇主演的個人首部破千萬觀影人次的電影。此外,該片還是全智賢、李政宰、金海淑個人繼《奪寶聯盟》後的第二部“千萬觀眾”電影和趙震雄繼《鳴梁海戰》之後的第二部”千萬觀眾“電影。而對於黃金配角吳達洙來說,《暗殺》則是繼《漢江怪物》(聲音出演)《奪寶聯盟》《七號房的禮物》《辯護人》《國際市場》之後的第六部“千萬觀眾”電影。
《暗殺》在映前就創下了韓國2015年的最高預售成績,隨後首映日47萬觀影人次也刷新了年內最高本土片開畫紀錄。而首個周六(25日)動員95萬觀影人次,成為僅次於《鳴梁海戰》(125萬7117人次)的韓國影史第二高單日票房成績。影片首周末三天累計觀影人次超過244萬,僅次於《鳴梁海戰》(2014年8月1日-3日,335萬7346觀影人次)成為韓國影史第二高的周末觀影人次數值。之後,影片上映5天突破300萬人次,11天突破600萬人次,不斷刷新2015年的最快票房增長速度。在上映進入到第四周的8月10日突破900萬人次大關,並在今日、上映25天之際沖破1000萬人次大關。
眾主創合影留念慶祝破千萬
《暗殺》以1930年的上海和京城(現首爾)為背景,講述了韓國獨立軍暗殺小隊成員、臨時政府特工和僱傭殺手之間圍繞暗殺親日派行動展開的故事。由《奪寶聯盟》導演崔東勛執導,全智賢、河正宇、李政宰領銜主演,大鍾影帝曹承佑友情客串了韓國獨立運動家金元鳳一角。該片預計將於9月登陸中國內地。
5. 韓國電影男主角是傻子後來被執行電擊
主角最後被執行死刑。
《7號房的禮物》是一部2013年上映的韓國悲喜劇電影,是韓國第8部超過1000萬觀影人次的本土電影。電影由柳承龍 葛素媛 鄭鎮榮 等人聯合主演。《7號房的禮物》是一部講述父愛親情的故事,由柳承龍飾演的智障人士進入教導所7號房,這里關押的有黑幫老大、詐騙犯等因各種各樣罪名進入教導所的犯人們,而柳承龍的加入卻成為一個例外,7號房的犯人們要幫助他將女兒帶進外部人禁止的教導所中。片中一眾男演員年齡加起來超過200歲,但卻因可愛女兒葛素媛的加入而變得父愛滿滿
6. 執行者的相關影評
六月,梅雨即將到來的上海,能和世界盃的熱度相提並論的除了氣溫和世博會,應該就是上海國際電影節了。在亞洲新人獎的參賽影片中,有一部電影讓我經久難忘,就是韓國電影《執行者》,這部影片有著明顯的韓國電影的范兒,不但融合著細膩的感情和深刻的哲思,而且在真實人性的掙扎方面也做了很好的嘗試。恍惚間讓我想起了金基德和朴贊郁等韓國導演的作品。但是影片在節奏和敘事線索上的漏洞頗多,難以將其定為一部傑作, 但如果中國導演能在處女作品中表現出如此的思想深度,那麼真該歡呼雀躍了。
影片題材取自韓國社會的熱點事件——死刑執行制度的恢復,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容易展現人性的題材,而導演把握住了這一事件最核心的人物——死刑執行者,在展現死刑執行者的心理方面不遺餘力。
在影片《執行者》中,有三個重點表現的人物,而這三個人物表現的非常有層次感,由帥哥偶像演員尹繼尚飾演的在京是一個涉世未深的青年,剛剛結束法務部的司法培訓,對於監獄內的種種險惡的經歷絲毫沒有防備,從青澀走向成熟,也從單純、善良走向復雜和糾結。壞小子趙宰賢飾演的鍾浩警官則是一個嫉惡如仇,時時刻刻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暴力執行者的位置,他信奉以暴制暴,唯有暴力方能抵抗暴力,而在最後卻因為迷失在暴力中,心靈墜入深淵。第三個人物是韓國老戲骨朴仁煥飾演的金警官,他曾經是十二年前的死刑執行者,卻為此所累,不願再重蹈覆轍。三個主要角色刻畫的生動而鮮活,富有層次,可以說是影片成功之所在。
可是其他配角卻稍顯遜色,無法起到綠葉襯紅花的作用,比如在京的女朋友也有一條線索,即因為感情問題在死刑執行當天去墮胎,這條線索沒有得到很好的表現,不僅對影片的深入沒有幫助,卻成為畫蛇添足的一筆,女友的刻畫也很單薄。另外一個重要的配角人物殺人狂魔,前史並沒有任何交代,使得人物顯得不可信,只能從側面烘托鍾浩警官的殘忍的以暴制暴的行為。
7. 有一部韓國電影的名字 講訴的是一群女監的犯人 最後那個老師被判死刑
《和聲》
超級無敵感人,看了就哭了
8. 看了韓國的電影《我們的幸福時光》裡面男主角被執行了死刑,不知道怎麼回事
韓國有死刑,前總統全斗喚都被判過死刑,後來金大中總統赦免了他才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