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中國電影市場美國

中國電影市場美國

發布時間: 2023-01-01 15:35:08

⑴ 中國電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說明了什麼

中國電影票房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說明了中國國產電影的實力正在逐步增強,以及普通的民眾對於對國產電影的支持力度。近年來,我們國家的電影實力有了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出現了非常多的精品,這些作品既叫座又叫好,代表著中國當前電影製作的是水平。看待一件事物的發展,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來分析。沒有絕對的好壞,也沒有絕對的優劣,只不過每個人的評判事物的標准不一樣,就造成了他對事物的看法不一樣。中國電影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希望未來的中國電影人能夠更加的努力上進,使中國的電影更加的充滿活力。

⑵ 近期美國電影在華市場下滑,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美國電影近期在中國的市場下滑,主要是因為以下三方面原因:1、疫情原因;2、質量原因;3、觀影慾望降低

3、觀影慾望降低

最後,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觀眾的觀影慾望似乎在慢慢降低,一方面是全世界的影片質量都在下滑,而且現在電視劇行業發展得很不錯,這幾年出現了很多很好看的韓劇、英劇和美劇,大家對電影的期待值已經大大降低了,很多人都是寧願在家裡看看電視劇,而不是出去看電影。

⑶ 2.美國電影在中國的影視市場發展現況以及趨向

過去20年,美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研究中國電影票房市場未來的趨勢和變化,我們不得不說說美國市場,畢竟那才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生產和消費市場。我們分析了1995年到2018年的電影票房數據,得出了一些簡單的結論。
1、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我們的第一個結論讓人感覺有些震驚,1995到2018年經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票房基本上沒有太大增長。1995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是53.15億美元,經過通脹調整後折算到今天大約是108.74億美元。
2017年全美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9.72億美元,和22年之前幾乎一樣。我們從電影票銷售數量的角度能夠更加清楚看到這個特徵。1995年全美總共消費了12.2億張電影票。
而2017年全美消費的電影票數量居然也是12.2億張,幾乎完全一致!不同的是,電影票的價格伴隨著通脹水平而上漲。1995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4.35美元,2017年看一場電影的均價是8.97美元。所以,進入成熟期的美國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量價齊升,而是依靠通脹帶動了電影票價格的上漲。
2、市場集中度是分散的。這一點也和我們的常識完全不同。我們僅僅從電影發行的數據來看,全美六大電影公司(華納兄弟,迪士尼,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環球影業)在1995年發行了110部電影,非六大電影公司的產品在1995年的發行量是28部。到了2017年,六大電影公司當年發行了79部電影,非六大的發行數量為46部。雖然電影製作的成本越來越高,但是更多的獨立第三方製作方起來,包括著名導演George Lucas成立的盧卡斯影業。
3、什麼類型的電影最賣座?我們按照不同的風格做了劃分。冒險類(Adventure)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27.26%,排名第一;動作類(Action)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9.20%,排名第二;劇情類(Drama)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6.36%排名第三;喜劇類(Comedy)在過去23年票房佔比15.3%,排名第四。之後是驚悚(Thriller)、恐怖(Horror)和浪漫喜劇(Romantic comedy)。
4、市場份額最高的電影製作公司。迪士尼是1995到2018年(截止春節前)票房份額最高的公司,總計票房330億美元,製作了543部電影,平均票房6087萬,累計市場份額15.65%。關於迪士尼的高票房,和其對超級英雄系列的商業化分不開,我們今天都知道漫威IP的商業化,對迪士尼整體票房的提升非常大。緊隨其後的是老牌製作公司華納兄弟,總計票房321億美元,製作了707部電影,平均票房4543萬,累計市場份額15.21%。其實華納兄弟在多年前一直是行業老大,但最近幾年被迪士尼超越。
之後是索尼和福克斯,分別擁有12.31%和11.59%的累計市場份額。不過索尼單片平均票房3850萬美元,低於福克斯的4997萬美元。
5、賣座的超級大IP。最後我們羅列了過去10年美國票房最高的電影,從中也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他們分別是:2007年的蜘蛛俠3(全美票房3.36億),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全美票房5.31億),2009年的變形金剛(全美票房4.02億),2010年的玩具總動員3(全美票房4.14億),2011年的哈里波特大結局(全美票房3.81億),2012年的復仇者聯盟(全美票房6.23億),2013年的鋼鐵俠3(全美票房4.08億),2014年的銀河護衛隊(全美票房3.33億),201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全美票房7.42億),2016年的尋找多利(全美票房4.86億),2017年的星球大戰前傳2(全美票房5.17億)。
我們發現每年票房最高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超級大IP,而且都是系列電影。
未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靠內容推動
看了美國過去20年的電影票房發展趨勢,我們大致能得出一個結論:從總量的角度看,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進入飽和階段。高增長肯定是過去了,未來電影票房的波動更多依靠當年的優質內容。我們發現1995到2017年,美國電影票消費的數量是沒有增長,票房的增長源於票價提高,所以通過通脹調整後的電影市場基本上飽和不增長了。某些年份的增長主要依靠這一年的一大批超級電影。所以逐漸的電影市場不再是一個趨勢增長的模式,而是看單獨每個年份的產品。
中國電影過去10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兩個因素:渠道下沉和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性。
春節我們看到三四五線的人都在看電影,因為渠道已經完成了下沉,這些地方也都有設備精良的電影院,能看到最新的電影。渠道下沉也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因為移動互聯網打破了信息鴻溝。
現在三四五線城市的人口,通過互聯網也知道一二線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在關注些什麼,再看哪些電影。我們再看看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便利。現在互聯網成為了電影票購買最主要的渠道,這一點已經超越了美國人民。我們可以提前購買好電影票,然後算好時間來到電影院。不再需要排隊購票,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列印電影票。這讓電影觀看的便捷度大大提高。這些,都推動了電影在國內的高速發展。
過去幾年電影屏幕數的增長是超過了觀影人次的增長,未來幾年電影屏幕的更新換代也接近尾聲,更多是存量的增長了。那麼整個國內電影票房也逐漸會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作為一個整體,票房高速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未來還是需要看電影本身的質量。
好消息是,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讓中國電影製作能力上了一個大台階。包括這次火爆的幾部國產電影,製作能力已經相比過去出現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另一個重要的變化是,三四五線城市的生活方式開始向一二線城市靠攏,這也是受益於過去10年的城鎮化和移動互聯網發展。以前去三四五線城市,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一二線差異比較大。現在這些三四五線的人也上網買東西,也去看電影,也逛大商場,也買車。
基本上和一二線的人消費差異不大。所以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微博,阿里,京東,甚至美團和快手的增長都是來自這些三四五線城市,背後也體現了這種消費結構越來越接近的趨勢。
總結: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趨勢
我們不應該因為此次春節電影票房的爆發,就對2018年整體中國電影票房市場過於樂觀。畢竟沒有太多基本面的因素,行業發展最快的那一段也過去了。此次主要是一些優秀的電影集中在春節檔期上映。對比美國,我們看到其實行業進入飽和階段,電影票數量就不太增長了,票價的提高還是要和通脹掛鉤。
比電影票房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三四五線城市人口的生活發生出現了一二線化的特徵。這也符合城鎮化的規律,越來越多人被同化。消費品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輸出,高緯度打低緯度。這幾年消費最大的變化就是移動互聯網帶來廣義的渠道下層,不僅僅是物理渠道,還有線上的信息渠道下層,加速了生活方式的同質化。

⑷ 中國電影怎樣進入美國市場

而中國電影走向海外,從某種角度講,無疑具有很大的潛力+是有著自己獨特優勢的 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積淀、東方神秘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古老但正經歷巨變的當代中國,歷史與人文、古老與現代的交織無疑都對海外觀眾(尤其是西方觀眾)具有某種神秘的吸引力,他們渴望從中國電影中了解中國,而因為中國長期的封閉+這種神秘愈益強烈。這些都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另一方面,新時期以來,一大批中國電影人, 敏銳的視角,已經開始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步伐。他們從中國民族特色出發, 現代的電影語言創作了一批優秀之作,接連在重大國際電影節獲得勝利,不僅使世界開始對中國電影刮目相看,也使得一系列中國影片憑借國際獲獎的聲威,得以進入某些國家進行放映,逐步滲入世界電影市場 這種走向世界的方式,也許晟初並非出自自覺的經濟願望,其客觀結果卻使世界開始愈益關注中國和中國電影,為中國電影在國際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建立了自己的觀眾群.也積累了中國電影進軍國際的豐富經驗。這些經驗的取得+又為我們今天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出發點和基礎
對於更廣大的內地電影.由於與香港迥然不同的背景,在20世紀90年代則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一批內地影人.走出了一條自己獨特的道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在內地電影市場尚需健全,剛N;0nAWTO的今天+他們積累的特殊的經驗+特別值得我們研究。20世紀90年代張藝謀、陳凱歌走的是一條藝術電影取勝的道路。他們不僅率先在多個重要國際電影節頻頻獲獎而最早受到國際影壇的關注,而且一系列作品獲獎之餘,得以比較穩定地進入美國、歐洲、亞洲等多個主要市場+收入也比較穩定(在美國張藝謀、陳凱歌電影票房都穩定在lOO萬美元以上)。縱觀他們的作品,其特色在於,非常高超的電影質量、製作精良、通過對獨具民族特色的電影風格的深入挖掘,形成了強烈的個人影像風格.並將迥異於西方的東方文化和人文精神深入發揮,在人性上大作文章+特別是張藝謀,90年代他創作的一系列作品盡管風格迥異,但都具有鮮明的東方特色和人文精神,無論題材選擇還是表現手法.都在創新中保持了穩定的高水準和藝術質量,站在了一個較高的高度·在國際上樹立了個人
的「品牌」。除了張藝謀、陳凱歌以外,內地的某些導演+以自己的實力,在某些市場也擁有自己穩定的觀眾群和信任度,包括張揚(《洗澡》)、吳天明(《變臉》)、賈樟柯(《小武》《站台》)、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寧瀛(《找樂》《民警故事》)、婁燁(《蘇州河》)、張元(《過年回家》《東宮西宮》)、何平(《雙旗鎮刀客》《炮打雙燈》)、謝飛(《黑駿馬 )、陸川(《尋槍》)在內的這一群體,盡管目前影響力尚不能與張藝謀、陳凱歌相比,但他tfI所具有的潛力將是中國電影今後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力量.他們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因而具有了極大的推介價值。
作為目前在美國發展的導演,李安的影片開拓海外市場的經驗也特別值得高度關注。出生在我國台灣,但主要在美國學習電影的李安,他的影片,不僅具有很高的質量,更為可貴的是,他找到了東西方文化的最佳結台點。無論他為台灣中影拍攝的《喜宴》《飲食男女》,還是在美國拍攝的《理智與情感》,李安都非常善於在一個個溫馨動人的情感故事中,將文化的內核包裹其中.於看似平和中帶給觀眾心靈的感動。尤為難得的是,他總能將東西方文化完美地契台.將東西方熔於一爐,因而,盡管文化存在差異,但世界觀眾能普遍接受。《喜宴》《飲食男女》在美國都創造了超過600萬美元的票房佳績。2001年令所有華人感到振奮的影片《卧虎藏龍》,盡管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亞洲)公司、美國好機器公司出品.但4項奧斯卡金像獎、全球2億美元的收人·幾乎全部由華人完成,全部採用華語對白、描寫中國武俠故事,及作為首部真正打人美國主流商業電影圈、全面進軍世界電影市場的作品,突出顯示了李安融台東西方於一爐的電影特色。在影片選材和表現方式處理上,如李安本人所說,「不要想觀眾愛看什麼,要想他們沒看過什麼。」對於西方觀眾,《卧虎藏龍》所表現的武俠世界,女性的力量,充滿飄逸風格的竹林打鬥,奇異的空中飛行對他們都是充滿新奇的世界·視覺效果強烈。其次在東西方溝通的問題上,這部被稱作東方版「理智與情感」的影片.圍繞奪劍、還劍·女性成長的故事,特別是影片花了大量篇幅介紹事件的前因後果,為影片的打鬥提供了充分的依據,使得西方觀眾更容易理解。麗該片在海外雖採取中文對白,打字幕的方式,但包括影片字幕翻譯方式在內,均充分考慮了西方觀眾的接受習慣,影片的翻譯「充滿莎士比亞風格」,這種在東西方文化問,尋求共通點的做法,在新奇的同時強化理解與溝通,將東方故事以西方能夠理解的方式傳遞的方式,對我們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可以說,李安在東方和西方觀眾的溝通中,找到了最好的結台點。而能夠在東方與西方之間建立理解的橋梁,製作高質量的電影,則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關鍵,從這個角度講,李安的電影在中國電影開拓國際市場方面特別具有借鑒價值。中國電影要進軍國際影壇.從當前和長遠角度講應該從製作、發行兩個方面進行探人考慮1.製作:高質量突出特色首先.爭取國際市場,我們必須應保持清醒的認識。要贏得國際市場,製作成本並非是決定因素,影片的綜合質量才是最關鍵的。立足國情,從電影本體出發,對人文內涵進行深刻挖掘.以台適的成本製作高質量的電影,在保持影片一貫高質量的前提下,形成民族特色.以世界性的電影語言、突出人類共同的東西,人性中動人的部分,給觀眾以心靈的震撼,在表達中尋找東方與西方共同接受的東西,應該是中國現實的選擇。而達到這種高度的高質量電影,將是世界性的。縱觀世界電影,包括許多國家的電影都是採用這種方式突圍的 在我們的電影製作技術尤其是高科技水平.尚未達到美國水平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清楚地看到我們自己的比較優勢.以東方博大文化的題材優勢,高的起點,進行突破 麗其中人類共通的聲 、人文話語特別重要 如同張揚所說:「(表現人類最基本的一些情感關系)包括人物的關系、家庭的關系,愛情的關系,這些是全世界的人類基本感情。它在全世界的范圍里特別容易產生共鳴,像《洗澡》這個電影,比較容易理解,比較容易產生共鳴,將來我的電影可能重點會探索這些東西「。對人的深刻關注.將會成為未來電影的潮流,中國電影更應該予以密切關注 其次,在影片製作過程中,我們特別應該強凋一種世界意識.應該特別密切關注世界電影發展的最新動態,跟上時代的步伐,在不斷探索中,形成並凸顯我們自己的特色跨越文化的障礙,將最新的電影發展進步與民族的特色結合起來。在世界影壇形成獨具形態的高質量中國電影,培養自己穩定的觀眾群。麗專門針對國外觀眾,製作~批影片,也是可行的措施,但其中一定要包含有中國特色。正如《華盛頓郵報》所說的一樣,伊朗電影往往以「最簡單的故事,牽引出你最深沉的情感」。伊朗電影目前已經具備了獨特的特色,而李安的電影很好地尋找到了東方和西方的融匯點,東方觀眾愛看.西方觀眾也能懂.從而贏得世界性的成功,這些對我們特別有借鑒價值。再次,我們開拓國際市場,應該著力培養自己的一批特色鮮明的導演和明星.並進行大力推介.並將兩岸三地精英聯合起來.以多樣的形態.將這些導演和明星推出去,帶動中國電影進軍世界市場。中國電影只要善於向世界學習,在綜合各家所長的基礎上,凸顯個性,以全球性的人文話語、聲畫話語超越文化的障礙,有民旗性,又有世界性;有綜合,又有個性,以高質量電影進軍國際,中國電影的發展空間將大為擴大。2.發行:主動開拓空間從某種角度講.製作問題只是電影進軍世界市場的重要問題之一.或日前提。能否主動地發行自己的優秀影片進人國際市場同樣關鍵。我們進軍世界影壇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宣傳中國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打破那種電影「內循環」的弊端,從來自海外的收入回收中獲得中國電影發展的良性機制 但中國電影發行的滯後,使得我們許多影片的市場推廣工作相當不到位.也使得許多優秀影片失去了與世界觀眾見面的機會。目前我們的影片進軍國際市場.靠國際電影節獲獎進行推介比較多,我們主動推介自己影片的努力還相對不夠。要贏得國際市場,中國電影發行觀念亟需革新 實際上.《卧虎藏龍》這部影片能夠獲得如此
巨大的成功.它在北美、拉美及英國發行商「新力電影經典」公司,在這部影片的發行中功不可沒 比如他們就不僅在紐約、多倫多專門給壘球運動員和功夫學校學生觀看試映,而且針對婦女、青少年、功夫迷、武打片迷和外國片迷進行了大量有針對性的行銷.才使得這部影片在最初放映的170家影院取得巨大成功.然後進一步擴展到包括美國廣大城郊影院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影院放映.直至影片獲得全球性的轟動。中國電影在國際化發行中.顯然缺乏足夠的經驗,應該有意識地加 提高中國電影今後進軍國際市場.從發行角度,除繼續依靠電影節渠道外,還必須應該做到:(1)轉換觀念,樹立主動出擊意識。(2)建立健全自己的國際銷售渠道(包括海外銷售代理) (3)要特別爭取影片海外發行的合理權力(確保我們能夠得到資金收益)。(4)以更專業化的營銷方式積極地全方位推介中國電影,樹立中國電影的整體形象。(5)培養專業的電影發行策劃、熟知國際貿易規則的專門人才。積極通過各種途徑將我們的優秀影片展示給世界的電影發行商 從政府角度,也應該真正將電影作為一項產業.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為電影開拓海外市場提供良好的條件 以積極的方式跨越電影貿易保護壁壘,在國際化背景下.實現中國電影發展的良性循環 這些必將極大地促進中國電影的發展

⑸ 中國電影票房超470億,這一成績在世界屬於什麼水平

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超470億,很驕傲,這一成績在世界電影市場位居第一,而這也是繼2020年之後,中國電影市場再次蟬聯全球電影票房冠軍的寶座。2021年電影總票房超470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大致就是70億美元,據有關機構預測,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它在2021年的票房也僅僅才44億美元,在疫情持續小規模反撲的背景之下,中國電影市場能夠取得如此優異成績,這還是相當值得驕傲與自豪的。

總而言之,國產電影正在一步一步崛起是事實,國內電影市場正在逐漸刷新各大影史記錄也是事實,但國產電影遇到的瓶頸也是顯而易見的,思考如何加強國產電影文化輸出,如何讓得國產電影在國際市場上被廣泛接納與吸收,這才是關鍵。

⑹ 好萊塢大片渴望中國市場,中國市場為何對他們充滿吸引力

喜歡看電影的朋友都知道美國的好萊塢吧,美國的好萊塢因為其盛產大片的特性,被譽為世界電影行業的中心。我們將市面上所有的優質大片通俗的稱為好萊塢大片,那為什麼好萊塢會如此受歡迎呢?因為好萊塢製作的大片質量都非常高,在好萊塢不僅有世界知名的導演,並且還有高額的資金流通,可供用於拍攝電影。好萊塢的演員們也都非常出名,每一個都是已經出道了許多年的老演員,他們也被許多愛看電影的人所熟知。知名導演監制,明星大腕參與電影演出,電影資金充足,有這么優秀的先天條件,拍出來的電影怎麼能不優秀呢?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好萊塢再不主動尋找解決方法,找到一個好的電影市場,那麼好萊塢的影片很有可能就會被超越。而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市場,中國的疫情形勢已基本被控制了下來,人們可以正常的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在目前如此多的受難國家中,中國無疑的最具有前景的市場。並且在去年一年中,中國的電影票房首次超越美國,這也讓好萊塢電影行業看到了中國市場的火爆。

⑺ 中國電影業的發展為什麼不如美國的真正原因

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中國的電影導演是與時代同步的。 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中國電影導演,特別是第四代電影導演,對於電影市場化的不適應,面對眼花繚亂的市場一時不知所措,一些看起來挺不錯的作品卻受到了市場的冷淡,一些挺不起眼的東西卻受到了市場的青睞。市場說,電影雖然是藝術但它首先是商品,要求即時消費即時賺錢,你可以弘揚民族文化,但在市場上即時找到買主才能站得住腳,市場不承認文化功能,只注重商業價值。例如,廣大農村是中國電影最具發展力的市場,據文化部一項專門調查顯示,全國縣鄉鎮的電影院百分之七十以上都以停映或租借改作其他行當,幾年看不到一場電影。雖然政府努力想改變這個局面也出了不少資金拍攝給農民看的電影,但是這局面還是沒有根本改變。 一位朋友勸我拍拍武打片或者城市片吧,拍農村片觀眾少,同樣費力卻不討好。當時我不得其解,我認為不論什麼題材的電影,只要拍得好看就會有觀眾。轉而一想,朋友說的也不無道理,這大概是中國進入新時期以來,中產階層的迅猛崛起所帶來的強勁的中產階級文化氛圍所致吧,這個階層所面對的是一個物質化了的世界,他們講娛樂,講休閑,什麼「好看」看什麼,什麼「好吃」吃什麼,消遣成了他們看電影的主要目的。為此,一些影視快餐挺適合他們的口味,他們與「思想」 的節目無緣,大凡涉及到的所謂「思想」也是金錢的概念。也難怪,投資人是講回報的,製片人是講利潤的,他們認為投資農村片是無利可圖的。特別是前一個時期,整個社會都比較浮躁,一個基本的心態就是想發財想暴富,都想盡快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這不是說我們民族的心理出現了什麼問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還是社會的進步呢。我是說,我們當電影導演的,必須直面這個社會現實。我想,隨著市場經濟的秩序化,使得這樣一些投資人對農業農村農民會有新的、深刻的認識,會逐漸地對農村題材的作品感興趣,他們面對自己經營的艱難,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心態,因為他們在成功之前也是平民百姓。盡管強大的中產階層可以給平民百姓帶來利益,但實現中國的全面小康生活的關鍵,還是在農業農村農民,他們的事情解決不了,中國社會的全面繁榮就無從談起。 由於市場經濟,許多製片人和藝術家受到利益的驅動,紛紛去拍賺錢片,這無可非議,好萊塢的電影產業,目的就是賺錢。可我們是中國,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硬去效仿美國並不見得會給你帶來什麼益處。不要迎合「商業」而去拍「商業」,不要迎合觀眾而去拍「趣味」,那樣反而失去了商業和觀眾,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理順自己的思路,更多的關注現實題材,因為現實是觀眾最為關注的,可以這樣說,誰最關心平民百姓誰就擁有了觀眾,這是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著名片所證明了的。當然,現實題材的創作不能浮躁,不論市場怎樣喧囂,我們不能為蠅頭微利所惑,不能丟掉我們對電影的熱愛之情,需要真情投入,需要一種崇高的責任感。現在一提責任感,許多影視人都呲之以鼻,好像這是過了時的話題。如今時興的說法是按著藝術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這話沒錯。我所說的責任感是創作者內心深處的東西,真正的責任感是誕生優秀作品的基礎,特別是導演,一個導演連一點責任感都沒有,很難想像他能拍出有人生況味、有深度的作品。我在拍戲的時候,就要求大家心中都要有一種責任感,一個盲人過馬路,你去扶他一把,你就崇高,你去嘲笑他,你就淺薄,而我們攝制組要的就是這種崇高,把這種崇高作為拍好戲的目標,我相信會有好結果。我覺得,創新和審美品格,都是在劇中人物身上體現的,千萬不要從概念出發。誰都知道人有千面,人各成章的道理,做文章也是文無定法,可為什麼偏偏在創作電影作品的時候,一涉及現實題材的主人公便概念了呢?這當然有各方面的原因,就創作者來說,是一個想像力的問題,究其根本,是能不能真正的深入生活,在生活里發現令你眼睛一亮的東西。這也是一個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的問題,藝術家的責任,就是揭示真理,說真話。 電影是20世紀受大眾喜愛的一門藝術,中國電影至今也快百年了,歷史己經證明,電影自身的發展在一個世紀中超出了任何人的想像。有人認真地研究和考查了中國電影,說從電影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角度看,敘事電影將可能形成六種電影形態,即影院電影、電視電影、網路電影、電視劇、網路劇、電影劇。我們很快就會進入一個不用膠片的數字電影時代,21世紀的中國電影在製作上將完成一個由拍電影到書寫電影的轉換過程,用計算機繪圖技術可以設計出與演員一樣的數字演員,隨著計算機的不斷完善,數字演員的表情和姿態將會和真人一模一樣,日本已經有人寫文章,說應當考慮被拍攝對象從攝影機前面消失的問題了。到那個時候,電影美術師和攝影師的概念,電影劇作和電影導演的概念就難以確定了,那樣的電影很難說是拍出來的,因為它不是拍電影的概念。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也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狀態的電影時代很快就要到來。我們電影導演應該有這方面的准備。 就我個人來講是非常不願意看到這樣的電影時代的到來,那種電影很難定義為電影,那是另一種東西,肯定不是電影。電影就應當是人拍出來的,而不是科技出來的,任何科技都應當是電影的輔助手段而不應當成為目的,數字人畢竟是科學而不是真的人,它的情感體驗是數字化了的,模擬得再逼真它也是虛擬的世界,就像電腦游戲機。如果作為電影的一個品種出現是可以的,如果完全替代電影則是不可以的。敘事電影是人的情感體驗,情感這東西科技怎麼能替代?就像人不可以克隆一樣。為此,不論電影變化多少媒介方式和藝術形式,我相信用真人扮演的電影是不會消失的,會長久地活躍在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當中。 未來是預測,重要的還是現在。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20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9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300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13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6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