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大塊頭有大智慧
❶ 影評:大塊頭有大智慧
《大塊頭有大智慧》,又名《大赤佬》。
現在再看這部電影是否很奇怪?已經上映過去十幾年。
那麼第一個話題就是「時間算什麼?」
問題的起因是:為什麼那個日本人殺人,李鳳儀就要死去?李鳳儀問了因是否上一世是那個日本人,而了因回答說日本人是日本人,李鳳儀是李鳳儀。
是然,人們對於「上一世」「報應」「因果」的理解還是停留在以現在為中心,以一世為刻度的層面里,並且我在網上看了很多的影評,也依然沒有關注這一點,即深般若中的「時間」。如是我聞,佛學是科學的哲學,自然免不了要去解釋時間,解釋物質與意識的關系。也許在佛眼裡,把時間軸無限拉長,凡人的一世僅僅是那個一瞬間,而凡人有時也會覺得一個瞬間或許恍若隔世。做個比喻,一覺醒來的我們還是睡覺前的那個自己么?這就是時間!在漫長的時間軸里,我們有化身,有報身,也許有法身吧,我們可能是阿修羅,可能是牲畜,可能是鮮衣怒馬的才俊,可能是流膿淌血的邋遢乞丐,什麼都有可能,只是自己不知道。一天中間,我們或許會看到一些顯性的因果,可是把這個時間軸拉長,我們就看不到報身的業,看不懂那個因果。更多的人會無助,為什麼這一世好人可憐,壞人瀟灑,但是這是「果」,有誰去洞悉那個「因」?正所謂,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私以為,有何可畏?還是尚有掛礙?)
扯遠了,我想說的是作為對於佛學有興趣的我們,應該從佛的角度去理解這個「時間」,電影中的許多隱喻或情節就懂了。
第二個話題「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
「李鳳儀惡業深重,所以得死;反正都要死,那就死的有意義一點……」這些是電影帶給我們的觀點,在一世一世的無盡時間長河中,即便是甲蟲,即便是麻雀,即便是單純的生命如李鳳儀,都無法抗拒這個「業」。讓我又想起以前一直沒有想明白的,究竟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如果命運決定論來看,一切都是冥冥而定的,「善」「惡」又有何意義?是然,沒有惡念就再沒有冤冤相報的輪回,沒有光怪陸離的塵世,世界是盡善的,會靜止么?靜止了一切就回歸了零點,沒有靜止那麼會往哪裡發展?或者,如果還有一個平衡點的話會在哪裡?
也許了因不做和尚,也是因為看不到意義吧。他入了塵世,倒是成全了自己心裡的「佛性」,色即是空。
幸好,導演接著了因的口說出了,是李鳳儀的善良救了她自己兩次。
第三個話題,來正經的說說這部電影吧。
《大塊頭有大智慧》由一根人物(了因)主線穿起整部電影,於是節奏也容易掌握、人物也更加豐滿。李鳳儀作為輔線也可以從容展開,通過李鳳儀的幾個小品(幾個故事點)讓主角(也讓導演)把故事講完、把道理講完,高潮迭起。這是該電影劇本最秒的地方(每次看完電影,說實話我都非常希望可以看到劇本)。劉德華等一眾人的演技自不必說,香港影視的表演風格和大陸迥異,雖然都是熟面孔卻每每都很容易把人帶入戲中。
影片中有一個小品是將文師傅與武師傅到香港找了因,武師傅要求用過豬油的菜鍋從新洗過的舉止與對白把武師傅的性格表達的淋漓盡致,同時在武師傅上菜是,還只是說還是寺里的灶頭好。導演為什麼會把這個場景和台詞留在這里呢?這點我沒有想好。
了因是知道因果的,在塵世中卻放盪不羈,聲色犬馬、酒肉穿腸。武師傅還勸他少吃點肉,只有文師傅說了因會照顧好自己的。即文師傅並不認為當下的了因有何不妥,那些佛門的規矩到底是給誰立呢?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此外,很佩服導演在了因再次上山找孫果的時候,斬出惡念。導演非常大膽,這一出戲也用了很重的戲份來表現那個如鏡像般的自己,同樣的武術、同樣的受傷。最後的了因忽然明白了,過去由果可以看到因的困惑,到此可以由因看到果而得到真正的解脫(我猜測的)。正是因為了因可以看到不同的因導致的不同的果,才選擇了那個善因,那個李鳳儀說的沒有惡念的因——用了五年帶回來了孫果。
最後再說一個小橋段吧,片子中有多次次劉德華脫光了衣服,尤其脫掉已經成了布條的袈裟的時候也是同樣眾目睽睽下,安靜從容,讓看官目瞪口呆。
是啊,一副臭皮囊,一個報身而已。
❷ 大塊頭有大智慧講的是什麼
這是一部被低估和忽視的電影,《大塊頭有大智慧》講的是一個關於因果的故事。
大塊頭因好友被逃犯殺害,心生憤怒錯手打死小鳥,他在樹下坐禪看到因果,一因接一果,一果又再接下一因,無法接受循環因果,於是脫下僧袍還俗。
他偶然看到一名女警的前生是一個兇殘殺人無數的日本兵。大塊頭預知女警今生將會死於非命,不得善終。在相處的過程中大塊頭發現女警很善良,於是幫助她逃過兩次大劫,但他仍然看見女警身後有日本兵殺人的影像,他知道因果終改變不了。 女警得知自己慘死的命運,在死前做了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事。
因為女警的死,最後使大塊頭真正地覺悟因果,並重新穿上僧袍。
❸ 大塊頭有大智慧結局什麼意思
杜琪峰說,《大塊頭有大智慧》是2003年版的「濟公」。
同樣是講禪理因果、講善惡化解,同樣是慧根活佛游戲世間,《大塊頭有大智慧》卻明顯不同於杜琪峰10年前那部《濟公》。李修緣本就是下凡普渡世人的金身羅漢,早已大徹大悟,萬事皆空,人物性格屬於概念先行,無從深入,無從轉變;大塊頭則是悟了兩次才有如此境界,單單悟的過程已夠發人深省:他雖知諸人諸獸前世今生的因果報應,卻參不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善惡化解禪機。正因如此,盡管大塊頭兩次救李鳳儀免遭殺身之禍,但依然認定她不能躲過因果循環的報應。反倒是李鳳儀蘭心慧質,窺破生死善惡的業障,最終固然宿命難逃,卻捨生明義,點開了大塊頭的悟性,提升了他的修行。
講了半天,其實故事很簡單,再說通俗一點就是反對以殺止殺和冤冤相報何時了。本來以這種哲理為主題的電影並不少見,只可惜難有受到廣泛關注的票房成功之作。而《大塊頭有大智慧》的導演杜琪峰、韋家輝正是為了避免曲高和寡的情況發生,才對該片進行大張旗鼓的商業包裝,最成功的招數當屬製造了劉德華「大塊頭肌肉裝」的特效以及他跳艷舞、裸奔等噱頭並藉此大肆宣傳,令觀眾誤以為《大塊頭大有智慧》仍是一部以前杜、韋《瘦身男女》式的商業喜劇,唯有看完全片才會發覺「上當受騙」。
編導的用心良苦和委曲求全固然難能可貴,劉德華為該片做出的重大犧牲也更為難得。不過,觀眾最終記得的應該不止那個奔跑起來顯得很假的「肌肉裝」,或許還有後半部分的野人裝造型以及劉德華愈發精湛的演技。當然,還不能忘記女主角張柏芝,除了那個「自毀形象」的頭顱造型外,她塑造的充滿愛心的平凡女警角色同樣足以證明她絕不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偶像派。
至於《大塊頭有大智慧》的風格處理,則應是杜琪峰、韋家輝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綜合的一個全新嘗試。這裡面有大家久違的銀河映像風格,比如動靜有度的探案槍戰過程,比如詭異變奏的動作追擊場面,比如無時不在無可抗拒的宿命氛圍等。同樣這當中也有杜琪峰昔日「東方三俠」式的城市武俠風格,比如具有神奇縮骨功和泥鰍功的門派高手在現代化的車站、大廈中與大塊頭進行遁地飛天的功夫比拼。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城市武俠風格」後來被杜琪峰帶進銀河映像後,逐漸衍變為「魔幻現實風格」,好像《暗戰2》中鄭伊健扮演的大盜用魔術從百尺高樓頂遁隱,以及《PTU》中馬尾身中致命一刀仍能在大街上肆意狂奔等等皆是此類範本。
再者,為了在商業與另類中尋找平衡,搞搞新意思,《大塊頭有大智慧》又加進了太多的類型片元素,動作槍戰、懸疑驚悚、愛情喜劇、血腥恐怖、哲理正劇共冶一爐,既能增強可看性,滿足不同口味觀眾,又對編導的綜合駕馭功力提出極高的要求。現在看來,前者應該是做到了,後者卻有些力不從心,類型的駁雜導致了風格的裂化,尤其是前後兩段由動作愛情喜劇突轉為驚悚懸疑血腥,風格差異十分明顯,會令不少觀眾感到不習慣、不舒服。不過,筆者倒以為,李鳳儀最後被逃犯殺害身首異處的駭人慘狀固然恐怖血腥不利於大眾接受,結尾輕描淡寫的寬恕化解,卻暗合了禪家講法先是渲染身陷阿鼻地獄者之慘苦難捱、然後再宣揚佛法普渡之無上妙處的手段,更何況還有大塊頭與「以殺止殺」的心魔作斗爭的情節作鋪墊呢——盡管這段略嫌刻意,但香港導演的處理似乎別無他法,徐克《青蛇》中法海入魔一段大概也與此類似罷?
❹ 《大塊頭有大智慧》講的是什麼意思
《大塊頭有大智慧》講的是「因果」。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是,李鳳儀到底是誰殺的?仔細分析電影就知道,李鳳儀是孫果殺的。電影末尾那個野人就是孫果,他殺了李鳳儀五年後大隻佬(了因)才找到他。
劇情簡介
香港女警李鳳儀(張柏芝飾)因脫衣舞男大塊頭(劉德華飾)當眾裸露而拘捕之,大塊頭拒捕逃走,中途遇上重案組警員追捕殺人疑犯,大塊頭無意間阻擋重案組警員讓疑犯逃脫而得罪重案警員被捕。重案組認定大塊頭跟疑犯有關,對大塊頭嚴刑拷問,儀深信大塊頭跟謀殺案無關,挺身為大塊頭出頭。
儀從檔案資料中知道大塊頭原來是持旅遊證件的國內人,多年前更是一個和尚,對大塊頭留下印象。大塊頭看到儀的心地善良,跟儀說看到重案組警員的沖動,估計追捕疑犯時會兩敗俱亡,並揚言有辦法捉到疑犯以作交換被釋放的條件。
❺ 大塊頭有大智慧到底講的什麼啊
一開始是孫果殺死了大隻佬的好朋友小翠,然後逃進了山裡,大隻佬在沒找到孫果的情況下,悲傷憤怒在樹下打死了無辜的小鳥,之後靜坐七天領悟到了因果法則:
種下惡因必有惡果,但種下惡因的人未必會嘗食惡果,反而會有無辜的人嘗食惡果。就如同孫果種下惡因殺死了小翠,但嘗食惡果的卻是枉死的小鳥。
領悟到這一點的大隻佬感到很悲憤,他明白了小翠之所以會死是因為在前世有人種下了惡因,這是一個很公道的法則,但他對於無關的他人嘗食惡果這一點不忿,所以選擇脫下袈裟進入塵世。
在塵世中大隻佬遇到了李鳳儀,發現了她前世有個日本人殺了許多人,種下了極大的惡因,而今世的李鳳儀將嘗試惡果。可大隻佬被她的善良打動,於是救了她兩次,但因果業障還是籠罩在李鳳儀身上,她還是要死。
李鳳儀自知自己要死,就想死得有用一點,帶上相機到山上想找出孫果。結果她真的找到了孫果,並且追隨到了孫果呆的山洞,了解到了孫果這些年在山上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
孫果之後將李鳳儀殺死,將李鳳儀的頭顱掛在了樹上。沒錯,這是重點標注一下,是孫果殺死了李鳳儀。得知李鳳儀上山的大隻佬趕到了山上,發現了李鳳儀的無頭屍體以及掛在樹上的頭顱。
而在這里,杜琪峰設置了一個迷魂陣,搞得絕大多數觀眾在這里看的雲里霧里。在發現了李鳳儀的頭顱之後,大隻佬瞬間產生了幻覺,幻想了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出現在遠處。
以下全是幻境:大隻佬跟隨衣衫襤褸的人到了山洞,結果發現對方竟然是多年後的自己。多年後的自己先是殺掉了孫果為小翠報了仇,後殺掉了前來尋找孫果的李鳳儀。
而大隻佬在佛像下再一次得到了頓悟,領悟了自己殺孫果,也將種下惡因,也必有他人再次嘗食惡果,只有不種下惡因,才能徹底杜絕這類食惡果的現象。之後,衣衫襤褸的惡念化身消失,幻境結束。
大隻佬在多年後終於在山裡找到了殺害小翠和李鳳儀的兇手孫果,並將他帶回了山下交給了警察。
大隻佬最後的舉動和影片末尾李鳳儀那句不想再有人死則呼應了主題,不種下惡因,才能不嘗試惡果,當社會里所有人都不種下惡因,就不會再有人嘗食惡果死去。
(5)韓國電影大塊頭有大智慧擴展閱讀:
電影的主題是天理循環,因果報應。
李鳳儀前世是日本兵,殺孽太多,所以今生註定死於非命,這是她前世種的因,今生得的果。
大隻佬從前只看到別人的因果,看不到自己的因果。他雖然悟道,卻沒有得道。他還無法做到對世間因果循環之事置身事外,所以他脫去袈裟,放棄做和尚,成為了大隻佬。後來他從李鳳儀的死中看到了自己的因果,所以他重新穿上了袈裟,成為了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