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電影世界大後官

電影世界大後官

發布時間: 2022-12-31 09:27:44

⑴ 電影全球首富斯馬克是哪部

獲取全網一手熱點
打開
世界首富馬斯克,貢獻了一部震撼世界的燒錢大片!

人人影視
2022年8月31日22:07上海影視領域創作者

關注
從古人的九天攬月、蟾宮折桂,到如今的神舟十三次迭代發展,從古至今,人們都始終懷揣著一顆太空夢。
太空旅行、星際運輸、火星移民.....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這些詞聽起來是不是仍然如同「天方夜譚」。

但如果說有這樣的一家民營公司,以此為經營項目,潛心20餘年研發,如今可能真的離這樣的夢想只有一步之遙,你相信嗎?
讓我們走進奈飛最新的紀錄片《回到太空》,去看看這遙不可及的夢想,究竟是怎麼一步一步的照進現實的。

埃隆·馬斯克,這個名字你一定不會陌生。
就在前段時間,福布斯發布《2022全球億萬富豪榜》,埃隆·馬斯克以2190億美元財富位列第1名。
1995年至2002年,馬斯克與合夥人先後創辦了三家公司,分別是在線內容出版軟體「Zip2」、電子支付「X.com」和「PayPal」。
2004年,加入我們非常熟悉的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並擔任董事長與產品設計師,隨後成為首席執行官。
2016年,聯合創辦了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該公司專注於開發腦機介面。

而在其中最矚目的當屬2002年成立的Space X,這家公司也估值超過了1000億美元,是僅次於位元組跳動和螞蟻集團的全球第三大獨角獸企業。
而它的目標就是降低太空運輸的成本,並進行火星殖民。

「地球上那小小的人類意識的火苗,它出現的時間不長,也很容易就消失不見。一顆彗星,極端氣候,誰知道呢,第三次世界大戰?都可以毀掉它。顯然,我們需要通過成為多行星的物種,將生命延伸到地球之外,保護這點意識之光。」
伴隨著埃隆·馬斯克這句畫外音的,是緩緩打開的倉庫大門,內部燈火通明,正在裝配中的巨大的獵鷹運載火箭出現在觀眾眼前。

影片把時間撥回21世紀初年,美國航空業和埃隆·馬斯克都面臨著轉折點,
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回地球時失事,NASA失去了7名宇航員,以及一架服役20多年的航空飛機。
這次失敗使得美國最終下定決心啟動了太空梭退役計劃,直到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完成了最後一次飛行任務。
此後,美國長年依靠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將航天員送上國際空間站。

而那時的埃隆·馬斯克還是一個航空業菜鳥,卻已經有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要挽救美國搖搖欲墜的航天事業,還要將人類送上火星。
2002年,航空工程師漢斯·科尼格斯曼在一個火箭愛好者聚會上遇見了馬斯克,後者問他,是否願意去一家造火箭讓人登上火星的公司工作,
聽上去好瘋狂,要知道,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掌握發射火箭的技術,而沒有一個國家送人類去過火星。
但漢斯·科尼格斯曼同意了,他就此成了這個初創公司的第四位員工。

馬斯克和他的火箭夢這不是一個一路綠燈的故事,更像是升級打怪。
當時Space X還一無所有。
在2002年2月,馬斯克去過俄羅斯,嘗試購買3枚由SS-18洲際彈道導彈改進而來的第聶伯運載火箭末果,
於是他在加利福尼亞州埃爾貢多的一間倉庫中創建了Space X公司,開始了自行研發火箭之路。

在影片中,馬斯克說,我准備了一億美元,可以承受三次失敗。
而事實果真如此,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獵鷹一號的三次發射均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事故,2006年發動機自燃導致墜毀,這次事故調查發現了發動機的冷卻系統有缺陷;
第二次2007年第二次試飛的事故原因是,起飛七分鍾之後發動機停火導致了火箭墜毀,經調查發現,原來是飛控系統的參數出現了錯誤;
而第三次2008年的8月試飛,一級火箭推力過剩,撞到了二級火箭,導致雙雙墜毀。

第三次試飛失敗後,馬斯克面臨崩潰。
成功可能真的只有一步之遙,可是這時候馬斯克沒錢了。
員工們一片愁雲慘霧,覺得火星計劃就要折戟在這最初的一步。
漢斯·科尼格斯曼說,我已經准備好卷鋪蓋走人。

令人意外的是,山窮水盡面前,馬斯克最後豪賭了一次,他通過借貸穩住公司,並立即安排了第四次發射,同年9月28日,在第三次發射失敗僅僅兩個月後,第四支獵鷹一號便被架到發射台上,
這一次,Space X終於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發射約3分鍾後,一二級成功分離,發射約六分鍾後,成功入軌。
發射十分鍾後,火箭的第一級部分將會地面,並且保持樹立的姿態平穩落地,這開創了火箭從太空直接垂直回收的歷史。

獵鷹一號的最終勝利,使Space X向NASA成功證明了自己,拿到了15億美元的合同,開始著手將美國宇航員送上太空。
自此火箭「回到太空」,不再是夢。這也讓人不禁遐想,遨遊甚至移民太空的那一天好像不遠了。

其實我們國家也一直不甘於人後,在發展火箭回收事業上,也在做著不懈的努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布的2017-2045年航天運輸系統發展路線圖,爭取到2035年左右完全實現運載火箭的重復使用,現在國內的一些航天企業就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
2019年國內某航天公司推出一款RLV-T5小型火箭,高度8.1m,起飛重量1.5t,在回收實驗中他的表現非常不錯,可以飛到300m高度下落回收,回收的精度達到了7cm。
另一家公司的星雲—M火箭甚至能連續回收使用二十多次,此前也在陝西完成了一百米級的垂直起飛和降落回收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當然目前的我們和SpaceX的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後來也還有很多技術難題等著我們去攻克,但不能否認咱們已經邁出了前進的步伐。
現在,Space X正在開發一種被稱為「星際飛船」的完全可重復使用的發射系統,最終目標是將人類送上火星。
也許,我們這一代人,真的有見到馬斯克在將人類送上的那一天。

⑵ 十大電影世界經典

十大世界經典電影:

1、《賓虛》(1959年版)

《特洛伊》最大程度地為我們展現了人類極為逼真的大規模作戰。這也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史詩級愛情戰爭巨制。

⑶ 張藝謀都拍過什麼電影,得過什麼獎項

作品: 1984:《一個和八個》 攝影 1984:《黃土地》 攝影 1986:《大閱兵》 攝影 1987:《老井》 主演 1987:《紅高粱》 導演 1989:《古今大戰秦俑情》主演 1989:《代號"美洲豹"》 導演(與楊鳳良合作) 1990:《菊豆》 導演(與楊鳳良合作) 1991:《大紅燈籠高高掛》 導演 1992:《秋菊打官司》 導演 1994:《活著》 導演 1995:《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導演 1996:《有話好好說》 導演 1997:《圖蘭多》(歌劇/義大利佛羅倫薩節日歌劇院) 導演 1998: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多》(中國紫禁城太廟) 1998:《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 1999:《我的父親母親》 導演 2000:《幸福時光》 導演 2001: 大型三幕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 編劇 導演 藝術總監 2001: 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宣傳片《新北京,新奧運》 總導演 2002:《英雄》 導演 2002: 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宣傳片 總導演 2003: 韓國世界盃體育場 大型露天實景歌劇《圖蘭多》 導演 2003: 北京奧運會會徽發布儀式及會徽宣傳片《中國印·舞動的北京》 總導演 2004:《十面埋伏》 導演 2004: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桂林)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5:《千里走單騎》 導演 2006: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麗江》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6:《滿城盡帶黃金甲》 2006: 美國大都會原創歌劇《秦始皇》 導演 2007: 北京奧運會火炬及火炬接力宣傳片 導演 2007: 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西湖》 總導演(與樊躍、王潮歌合作) 2008: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第13屆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開閉幕式 總導演 2008年底即將問世的影片《獨裁者》和《狗年月》 個人獲獎: 1995年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全世界十大傑出導演之一 1995年 美國克羅拉多國際電影節:「傑出成就獎」 1996年 美國《娛樂周刊》評選:當代世界二十位大導演之一 1998年 美國《時代周刊》:「世界十大風雲人物」 1999年 第六屆亞洲電影交流會:「終身成就獎」 2000年 第十一屆美國帕爾馬國際電影節:「傑出電影藝術家獎」 2000年 日本《電影旬報》:2000年度最佳外國導演 2001年 日本《電影旬報》讀者評選:最佳外國導演 2002年 第十三屆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大獎」 2002年 德國曼海姆市政府及第51屆德國曼海姆電影節聯合頒發:「電影大師」 2002年 美國第二代協會:「精英獎」 2002年 美國南加里福利亞洲影視委員會:「超級明星金星獎」 2005年 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影片獲獎: 1987年:導演影片《紅高粱》,於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十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第三十八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熊獎,第五屆辛巴威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故事片真實新穎獎,第三十五屆悉尼國際電影節電影評論獎,摩洛哥第一屆馬拉卡什國際電影電視節導演大阿特拉斯金獎,第十六屆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廣播電台青年聽眾評委會最佳影片獎,法國第五屆蒙彼利埃國際電影節銀熊貓獎,民主德國電影家協會年度獎提名獎,古巴年度發行電影評獎十部最佳故事片之一。 1989年:主演程小東導演的影片《古今大戰秦俑情》。影片獲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大獎。 1990年:與楊鳳良合作導演影片《菊豆》,同年獲法國第四十三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特別獎,西班牙第三十五屆巴利亞多里德國際電影節大獎——金穗獎、觀眾評選最佳影片獎,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大獎——金雨果獎,美國第六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991年:導演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同年獲義大利第四十八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國際影評人協會大獎、天主教影評人協會大獎、金格利造型特別獎、艾維拉諾塔莉特別獎;1992年獲義大利全國奧斯卡獎(大衛獎)最佳外語片大獎、義大利米蘭電影協會觀眾評議本年度外語電影第一名大獎、英國全國電影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影片獲美國第六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992年:導演影片《秋菊打官司》,影片獲義大利第四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女主角鞏俐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像這樣在國際A級電影節上兩項大獎同時頒給一部影片的情況非常罕見。在國內,影片獲第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女主角獎(鞏俐),1993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92年優秀影片獎、榮譽獎。 1994年:導演影片《活著》,法國第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葛優)、人道精神獎;1994年全美影評人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相當於英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1995年:獲得第四十八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技術獎,1995年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大獎,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大獎自由論點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獎(呂樂),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美國紐約《電影雜志》評選1995年度世界十佳影片第一名。 1998年:導演影片《一個都不能少》,影片獲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天主教影評人「兒童與電影」最佳影片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佳影片大獎,義大利《電影》雜志最佳影片獎,美國國際青年文化中心青年電影協會「青年與夢想」最佳影片獎,伊朗第十屆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兒童教育三等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第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98年大學生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第23屆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觀眾評選最佳影片獎,1999年度歐洲電影評獎最佳外語片提名,2000年美國「青少年藝術家獎」電影組織1999年最佳國際電影獎、最佳表演獎(魏敏芝),《日本電影旬報》讀者評選2000年世界十大最佳影片第二名。 1999年:導演影片《我的父親母親》,本片獲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天主教和基督教聯合頒發「人道主義精神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協會、義大利記者協會「巴克大獎」,2000年度中國政府華表獎最佳影片獎,第20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侯詠)、最佳美術獎(曹久平),第2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章子怡),《日本銀幕》2000年度:最佳外語片第一名、最佳外國女演員 (章子怡),2001年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世界電影觀眾評選大獎,伊朗曙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章子怡),第19屆伊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 2002年:導演影片《英雄》,本片獲2003年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作品獎,第6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德國威斯巴登電影評價中心(FBW)「特別有價值」電影,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動作設計、最佳音樂、最佳聲音效果、最佳電腦設計等7項大獎。 2004年:導演影片《十面埋伏》,獲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市場開拓獎、最佳女主角獎、優秀電影技術獎、優秀製片人獎,美國藝術導演協會傑出貢獻獎,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第62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英國電影學院獎9項提名。 2005年:導演影片《千里走單騎》,主演是張藝謀年輕時的偶像、日本老牌影帝高倉健。本片感情深沉而豐富,感人至深,榮獲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⑷ 電影世界『』怪獸宇宙『』襲來,骷髏島金剛何去何從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隨著《哥斯拉2:怪獸之王》落下帷幕,怪獸一哥之爭大勢已定。面對萬獸臣服、勢比人強的局面,困守骷髏島的金剛又該何去何從?

隨著漫威電影宇宙的火熱,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紛紛籌劃自己旗下的「電影宇宙」,「DC宇宙」、「恐怖宇宙」、「怪獸宇宙」,各自大放異彩。相對而言,華納傳奇所創造的「怪獸宇宙」,在眾多影片中獨佔一方山頭,成為一個高人氣的電影IP。

華納傳奇自2014年的《哥斯拉》起,2017年的《金剛:骷髏島》以及2019年的《哥斯拉2》,還有據說將在2020年上映的《哥斯拉 vs 金剛》,逐漸打造了一個以泰坦級怪獸為主角的「怪獸宇宙」。

作為「怪獸宇宙」第一階段收官之作,《哥斯拉 vs 金剛》對廣大影迷有著不可思議的吸引力。最近網路上流傳出《哥斯拉大戰金剛》預告片,興奮的豆哥趕緊先去嘗個鮮。

一看不要緊,這個老腰被閃的嘎嘎難受,一個廣告CG竟然有臉蹭熱度。雖然廣告CG腦洞、亮點不小,但豆哥在這里還是要代表廣大影迷,對蹭熱度的廣告商予以譴責——請不要消費我們的熱情。

由此看來,全球影迷朋友們對「怪獸宇宙」終極大作《哥斯拉 vs 金剛》,抱有極大的期待。奈何官方始終沒有透露電影上映計劃,連點花絮、緋聞都點滴不漏,更不用說預告片了。

唉,估計導演也為此傷透了腦筋。為了戰勝王者級怪獸基多拉,編劇腦洞大開,犧牲「怪獸女王」摩斯拉,將能量轉移給哥斯拉,將哥斯拉徹底改造,升級成了紅蓮核能哥斯拉,直接秒殺三頭怪獸基多拉,實現了逆風大翻盤。電影最後更是收服「火焰惡魔」拉頓、「比蒙巨獸」貝希摩斯、「塞壬海妖」斯庫拉、「穆托之王」新穆托、「創世怪獸」瑪士撒拉等組建起了怪獸軍團。

看看這陣容,金剛表示鴨梨山大,雖說哥斯拉向來喜歡單挑,不用小弟動手。奈何大部分網友評論道:「以2017版《金剛:骷髏島》中所展現的金剛實力,正面硬剛紅蓮哥斯拉,金剛哥必死無疑!」

此刻估計導演和編劇已經打成一鍋粥。

在這里豆哥對未來《哥斯拉大戰金剛》劇情,大概有幾個猜測。

第一、巨量增加金剛成長度,讓金剛直接進入巔峰狀態,按電影中金剛靈活性來說,可以直接為它准備一根「金箍棒」,用武器增強金剛戰鬥力,抵抗哥斯拉的能量攻擊。兩只怪獸兩敗俱傷,重新沉睡,人類得以喘口氣,苟延殘喘。

第二、一直在電影里打醬油的人類不甘心處於怪獸威脅之下,奮起反抗。從《哥斯拉2:怪獸之王》中人類針對怪獸使用空氣彈來看,美國人民的自由觀念決定,他們永遠不會屈服怪獸淫威之下。按以往電影套路,軍方應該會對怪獸DNA進行研究,開發出受人類控制的超級怪獸,對抗哥斯拉為首的怪獸軍團,趁哥斯拉、金剛兩只怪獸大戰兩敗俱傷之際,突入戰場斬斯拉、滅金剛,重振人類雄風。

第三、引入新型怪獸,連接《環太平洋》。畢竟是「怪獸宇宙」,從《哥斯拉2:怪獸之王》中,章子怡推測三頭怪獸基多拉並不是地球原生怪獸,可以推斷地球在遠古時期可能為外星人生物實驗場所。外星人藉助地球核心能量改造地球生物,創造出「泰坦怪獸」。這一點正好符合《環太平洋》中故事背景設定,同為華納傳奇麾下「怪獸宇宙」影片,必然會形成一套完整的宇宙鏈條。

當然,一切都是豆哥猜測而已,網傳日本東寶公司眼紅怪獸電影收益,將於2023年收回哥斯拉版權,創建自己的「怪獸宇宙」。在此,希望華納旗下導演編劇早日達成一致,早日完成「怪獸宇宙」收官大作《哥斯拉vs金剛》,廣大影迷翹首以盼。

⑸ 電影世界大盜經歷了多少電影

竊玉者誅,竊國者侯,盜竊一方世界又何如!

穿梭電影世界,盜女主,盜寶物,盜一方氣運,無所不盜。

主角們一個個哭喊著:

「我的大氣運!」

「我的大造化!」

「我的女神!」

方孝玉冷笑揮手:一切都是我的。

大盜系統在身,無數年後,赫然發現女主環繞,氣運加身。

相關推薦: 電影世界大盜主角有幾個女人 電影世界大盜txt下載下書網 電影世界大盜 七隻跳蚤 電影世界大盜全文閱讀 電影世界大盜筆趣閣無彈窗 電影世界大盜精校版 電影世界大盜類似小說 電影世界大盜免費閱讀 電影世界大盜txt下載奇書 電影世界大盜男主經歷了什麼世界 電影世界大盜經歷了多少電影 電影世界大盜txt奇書網 小說電影世界大盜 電影世界大盜怎麼樣 電影世界大盜網路 電影世界大盜好看不 穿越電影世界大盜 方孝玉電影世界大盜 電影世界大盜系統 小說 電影世界大盜女主角有幾個 電影世界大盜全文免費閱讀 電影世界大盜txt精校版 電影世界大盜有聲小說 電影世界大盜女主多嗎 電影世界大盜txt下載全本 電影世界大盜TXT 都市之電影世界大盜 諸天電影世界大盜 電影世界大盜有女主嗎 電影世界大盜頂點 方世玉電影世界大盜 電影世界大盜好看嗎 電影世界大盜 電影世界穿梭門 電影世界逍遙行 電影世界大抽獎 電影世界大盜小說 電影世界大盜筆趣閣 電影世界大盜有幾個女主 電影世界大盜txt下載 電影世界大盜女主 電影世界大盜網路

⑹ 全球十大票房電影

全球十大票房電影

1、阿凡達

《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薩姆·沃辛頓、佐伊·索爾達娜和西格妮·韋弗等人主演的科幻電影,該片於2009年12月16日以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在北美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人類穿上阿凡達的軀殼,飛到遙遠的星球潘多拉開采資源。受傷後以輪椅代步的前海軍傑克,自願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潘多拉。在結識了當地納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後,傑克在一場人類與潘多拉軍民的戰爭中陷入兩難。

⑺ 世界電影界最有權威的幾個獎項是什麼

最權威的三大電影節……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最高獎項:金獅獎

官方網站:http://www.labiennale.org/en/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的8月30日至9月9日舉行,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Intl.FilmFestival) 最高獎項:金熊獎

官方網站:http://www.berlinale.de/

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政府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委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每年2月7日至18日舉行,為期兩周。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戛納、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互聯網、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委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
法國·戛納電影節(Festivai de Cannes) 最高獎項:金棕櫚獎

官方網站:http://www.festival-cannes.com/

又名坎城電影節或康城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財務因素等,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服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了…
該電影節於每年的5月10日至21日舉行。在短短雙周之內,影展的活動分為了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映演,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名目不少的個人獎,如:「最佳導演獎」、「最佳演技獎」、「國際青年批評家獎」等不一。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不參與競賽。

⑻ 世界電影的發展階段及其代表作

世界電影的產生和發展
(一)十九世紀30年代,電影開始了它的誕生前的技術准備期,也叫做發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時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發現:當一個物體在人的眼前消失後,該物體的形象還會在人的視網膜上滯留一段時間,這一發現,被稱之為「視象暫留原理」。普拉多根據此原理於1832年發明了「詭盤」。「詭盤」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動畫面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形象。「詭盤」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的發明進入到了科學實驗階段。1834年,美國人霍爾納的「活動視盤」試驗成功;1853年,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在上述的發明基礎上,運用幻燈,放映了原始的動畫片。
攝影技術的改進,是電影得以誕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認為攝影技術的發展為電影的發明提供了必備條件。早在1826年,法國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時間8小時。而在初期的銀板照相出現以後,一張照片縮短至30分鍾左右,由於感光材料的不斷更新使用,攝影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1840年拍攝一張照片僅需20分鍾,1851年,濕性珂珞酊底版製成後,攝影速度就縮短到了1秒,這時候 「運動照片」的拍攝已經在克勞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實驗拍攝中獲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國舊金山的攝影師愛德華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機拍攝飛騰的奔馬的分解動作組照,經過長達六年多的無數次拍攝實驗終於成功,接著他又在幻燈上放映成功。即在銀幕上看到了駿馬的奔跑,受此啟發,1882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改進了連續攝影方法,試製成功了「攝影槍」,並在另一位發明家強森製造的 「轉動攝影器」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1888年9月,他把利用軟盤膠片拍下的活動照片獻給了法國科學院。
在1888-1895年期間,法、美、英、德、比利時、瑞典等國都有拍攝影像和放映的試驗。1888年,法國人雷諾試制了 「光學影戲機」,用此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發明了電影留影機後,又經過5年的實驗後,發明了電影視鏡。他將攝制的膠片影像在紐約公映,轟動了美國。但他的電影視鏡每次僅能供一人觀賞,一次放幾十英尺的膠片,內容是跑馬、舞蹈表演等。他的電影視鏡是利用膠片的連續轉動,造成活動的幻覺,可以說最原始的電影發明應該是屬愛迪生的。他的電影視鏡傳到我國後被稱之為 「西洋鏡」。
1895年,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的 「電影視鏡」和他們自己研製的 「連續攝影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活動電影機」。「活動電影機」有攝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種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畫格的速度拍攝和放映影片,圖像清晰穩定。1895年3月22日,他們在巴黎法國科技大會上首放影片《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獲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們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里,正式向社會公映了他們自己攝制的一批紀實短片,有《火車到站》、《水澆園丁》、《嬰兒的午餐》、《工廠的大門》等12部影片。盧米埃爾兄弟是第一個利用銀幕進行投射式放映電影的人。史學家們認為,盧米埃爾兄弟所拍攝和放映已經脫離了實驗階段,因此,他們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電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為電影誕生之時,盧米埃爾兄弟自然當之無愧地成為 「電影之父」。
(二)1896-1912年,電影從幼年期迅速成為一種藝術
早期的電影,還沒有脫離剛剛誕生的痕跡,它以雜耍和魔幻術的姿態,使人們感到新奇。從《火車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龍出動》、《水龍救火》、《撲滅大火》、《拯救遭難者》等影片,盧米埃爾創造了最早的新聞片、旅遊片、紀錄片、喜劇片等影片樣式。盧米埃爾電影最突出的特點是紀實性,它直接拍攝真實的生活,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成為寫實自然主義電影風格的開路先鋒,形成了電影的紀實性傳統。盧米埃爾的生活紀實短片在持續放映了一年半時間以後,人們的興趣就在明顯的減弱,以至最後再也無人問津了,這不能不說是時代的局限和自然主義的局限造成的。但剛起步的困境,並沒有影響電影的大勢所趨,另一位法國電影先驅喬治梅里愛應時而出,他使電影從一種紀實性的「活動照相」(亦稱運動畫面)導向了藝術電影,為電影的發展作出了許多創造性的貢獻。
作為機械師,梅里愛製造了一整套機關、機器和舞台道具;作為畫家,他製造了無數個布景和服裝;作為魔術師,梅里愛運用了豐富的想像力,創造了許多新的特技;作為作家,他不斷創造出新的劇本;作為演員,他是他節目中的重要角色;作為導演,他懂得怎樣設計和調動一個小劇團。喬治薩杜爾在《世界電影史》中說:「梅里愛天才的特徵,在於有系統地將絕大多數戲劇上的方法如劇本、演員、服裝、化妝、布景、機關裝置以場景的化分等等,應用電影上來。」他在這方面所取得的經驗,直到今天還以各種形式保留在電影中。
梅里愛以照相的特技代替了舞台上的機械裝置,同樣,由於無聲電影的需要,梅里愛也特為演員們發明了一種新的演技。這種演技雖和啞劇的演技有所不同,但著重誇張,突出手勢,因為它非常注意動作,而對面部表情極不重視。影片《灰姑娘》是梅里愛戲劇電影的代表作,這部取材於歐洲著名童話故事的影片,巧妙地運用了諸種特技手法,把南瓜變成車子;把老鼠變成了馬車夫,對於特技攝影的開創性運用,是梅里愛對於電影的又一個貢獻。
1902年,梅里愛根據儒勒凡爾納和HG威爾斯的兩部有名科幻小說編導了著名的科學幻片《月球旅行記》。這是他的高峰作,在電影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影片描述了一群身著星相家服裝的天文學家到月球上去旅行的奇幻故事。他們來到一座奇怪的機器製造廠,一些漂亮的女海員搬來一個大炮彈狀的飛行器,當天文學家坐進去後,他們被反射到了月球。天文學家們從飛行器里出來,欣賞了月球火山口附近平原的奇妙風光;他們還受到了由美女扮演的星神們的歡迎。天黑以後,他們從夢中被凍醒,就鑽進了一個大洞窟里,在裡面看到了月亮神、巨型蘑菇和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幾經危險周折,他們又乘炮彈飛行器飛回地球,經過海底奇異的旅行,在一座雕像的揭幕典禮中結束。梅里愛對電影藝術的貢獻,使電影在成為一門獨立的影像視聽藝術的道路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在這一時期,不能不提到的是拍攝了《火車大劫案》的鮑特。鮑特在《火車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個場景來構成一部電影,而在此之前的梅里愛的影片都是從頭到尾一個鏡頭。《火車大劫案》第一次使用多場景來構成電影(嚴格說來它還不算真正的電影,因為那時候沒有鏡頭變化)。鮑特的影片里有了特寫,電影史上很有名的鏡頭就是讓手槍對著觀眾,在影片里已經初步嘗試,但是,對這種鏡頭的美學功能,它的作用還根本沒有任何有意識的認識,所以這只是一種自發的開始走向電影藝術的一個階段。
在無聲電影階段,對電影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是美國的格里菲斯、卓別林和蘇聯的愛森斯坦。
1908年,大衛格里菲斯加入了愛迪生公司,一開始時當演員,後來當導演。從1908年到1912年間,他共導演了大約四百部影片。在《孤獨的別墅》中,他創造了「平行蒙太奇」,標志著電影已完全擺脫了舞台劇的束縛,電影的時空得到了極大的擴展。
這時期美國出現的布賴頓學派對電影藝術的發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布賴頓學派的代表威廉保羅在《彼卡德里馬戲團的摩托車表演》中成功運用了移動攝影。威廉遜還在《中國教會被焚化》首次成功使用了追逐和救援的戲劇式場面,以劃分兩頭的交切手法造成劇情的漸次緊張,給其後的驚險片特別是美國的 「西部片」開了先河。布賴頓學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GA史密士在《祖母的放大鏡》和《望遠鏡中的景象》中,同一場景交替使用了最初的真正的蒙太奇形式,特寫和遠景相結合手法的交替使用對電影語言的開拓與應用作出了貢獻。此外,布賴頓學派的柯林斯和哈橋梁爾分別拍攝了《礦工的生活》與《煤礦爆炸慘案》、《囚犯的越獄》等真正描寫現實生活的影片。這一時期,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座電影城的法國萬森市,被譽為「世界電影首都」,擁有「百代」「高蒙」兩大電影製片公司。1903至 1909年也因而被稱為世界電影史的「百代時期」。
1908年,世界上第二座影城——好萊塢也在拍攝《基度山伯爵》時初具雛形。其時,只不過是攝影師湯馬斯伯森斯和導演弗蘭西斯鮑格斯共同搭建的一個小小的攝影棚,直到1913年才形成規模。
(三)1913-1926年,無聲電影走向成熟
梅里愛在完成他第430部影片之後,於1913年退出影壇,最後慘死在街頭。一代巨匠在為電影藝術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之後,就這樣靠別了世界。梅里愛的衰落和好萊塢的興起,標志著電影已告別了它的幼年時期,而進入了成熟期階段。
格里菲斯在1915年以藝術家的勇氣拍攝出了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無聲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在1916年又拍攝了《黨同伐異》。這兩部被譽為電影藝術的典基之作,標志著電影成為藝術的起始,是美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是當時電影水平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電影史上的兩部經典之作。
格里菲斯的不朽功績是突破了梅里愛時期戲劇電影若干陳舊的陋習。作為第一人,在拍片時,他讓攝影機移動起來,極大地豐富了電影語言,開創性地使用了「特寫」、「圈入」和「切」的手法,又使蒙太奇成為電影藝術的重要組接手段。在梅里愛的特技攝影和英國布賴頓學派對蒙太奇的早期發現的基礎上,格里菲斯創造了平行蒙太奇的交替蒙太奇。在《一個國家的誕生》里,他充分運用了他發展的特技和蒙太奇語言,影片集中體現了當時歐美電影藝術探索的成果。這部影片在廣闊宏偉的歷史場景中,較好地發揮了電影藝術時空的跳躍自如的特性,同時體現了蒙太奇多線對比、交替的作用。全片由一千多個鏡頭組接而成,不同景別的轉換使用,靈活多變的攝影技巧,是格里菲斯在電影史上的大膽創造。在影片中,近景及特寫等不同景別的組合運用,和諧、變換,各得其所。如大遠景,他用來表現兩軍對峙交火的戰爭場面;特寫,他用來表現人物的細部動作。在拍攝三K黨信馬飛馳的場面時,格里菲斯將攝影機安裝在卡車上,追逐奔馬進行跟拍,取得了緊張、逼真、生動別致的畫面效果。一年後的《黨同伐異》也是標志格里菲斯畢生成就的影片,沖破了古典戲劇的「三一律」限制,創造了開拓銀幕時間、空間的「多元律」。影片將不同時代的事件加以排比和集中,極大地豐富了電影語言,又豐富並發展了平行蒙太奇語言。這部精典巨作,以其疏密相間的節奏,溢彩流光的畫面,移動攝影的美感,宏偉開闊的大膽構思,在電影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促進了電影藝術的發展。
這一時期,電影成為藝術已有公論;另一方面,這一時期,電影已經成為一種企業,電影到此時才有了真正的藝術作品。美國喜劇電影大師查爾斯卓別林,也是無聲電影時期傑出的電影藝術家。1914年,編導了第一部影片《二十分鍾的愛情》。接著,《陣雨之間》又問世,在這部影片中,第一次出現了流浪的夏爾洛的形象。1917年的《安樂街》里,夏爾洛形象顯示了逼人的光輝。《夏爾洛從軍記》一片標志著卓別林表演藝術的成熟。1919年,他自己集資建廠,成了好萊塢第一個真正獨立製片的藝術家。20年代,他拍攝了一批以《淘金記》為代表的著名影片。卓別林一生有80部喜劇電影作品,其中《王子尋仙記》、《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摩登時代》和《淘金記》等代表作具有永久魅力。卓別林電影的最大特色是:具有鮮明的現實感和尖銳的諷刺性及雅俗共賞的大眾化特色。薩杜爾先生對其作品作了如下評論:「卓別林的影片是唯一能為貧苦階級和最幼稚的群眾所欣賞。同時又能為水準最高的觀眾和學識淵博的知識分子所欣賞的影片」。
蘇聯的著名電影大師謝蓋愛森斯坦是無聲電影時期為蒙太奇理論的建立與發展作出舉世矚目的重要貢獻的傑出代表。 1924年,他導演了第一部影片《罷工》,創造性地使用了雜耍蒙太奇,把沙俄軍警屠殺工人鏡頭和屠殺牲畜的鏡頭組接在一起,使之交替出現,造成了怵目驚心的隱喻。1905年,他導演了世界電影史上最傑出的史詩式的無聲片《戰艦波將金號》,成功地在影片里表現了俄國1905年革命。該片曾多次在國際電影評選中獲獎。影片中著名的敖德薩階梯的場面、段落,已成為影響幾代電影藝術家的經典性範例。1927年,他還導演了《十月》。 愛森斯坦的貢獻在於對蒙太奇理論地闡述和藝術實踐,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美學體系。愛森斯坦的藝術特點在於將格里菲斯創造的平行蒙太奇技巧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善於運用特寫表現事物的內涵;利用鏡頭的交切形成蒙太奇節奏,揭示人物的內在情緒;充分發揮了蒙太奇的隱喻功能 ,形成「詩電影」的傳統。
(四)1927-1945年,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走向成熟
1927年是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誕生標志著有聲電影時代的來臨,同時也是電影走向成熟期的標志。聲音使電影由單純的視覺藝術,發展成視聽結合的銀幕藝術,實現了電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極大發展了電影的本性,為電影藝術開拓了新的天地。有聲電影從問世到推廣,大約用了五、六年的時間,原因有認識上的、經濟上的和技術上的。特別是一批有名的電影藝術家,留戀無聲電影時期的美學原則,過多挑剔了剛問世的有聲電影的一些弱點。但是,隨著電影藝術家對聲音控制運用能力的增強,以及錄音設備、技術條件的改善,有聲電影才得以正常的發展。
聲音進入電影之後,蒙太奇不僅是畫面組合,同時也擴展至聲畫的對位或對立,因而豐富了蒙太奇的內涵手段。有聲電影取代無聲電影,是符合電影發展的客觀規律的,也是有其客觀必然性的,因為有聲電影的誕生標志著電影走向藝術真正發達的時期。1933年以後,由於技術的進步,電影製作中同期錄音得以改為後期錄音,電影攝影又變得靈活而富有生氣了。同時,蒙太奇理論和手法都有了較大的發展。蘇聯電影大師普多夫金在拍攝《逃兵》一片時,就曾用聲畫對位和對立的配音方法來加強影片效果,使觀眾耳目一新。
1935年,馬摩里安攝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華世界》。彩色膠片的發明,使得電影藝術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聲音和色彩促使電影更趨近於自然。有的電影創作家,在一部影片中交替使用彩色片和黑白片,因而收到了特殊的藝術效果。
彩色電影的問世,標志著電影從誕生發展達到了完善成熟的發展時期,從此電影藝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五)1946-1959年,電影藝術進入了重要的發展時期
這一時期,世界電影呈現多頭並進的曲折發展時期。美國電影在戰後一段時間里,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冷遇;戰後的蘇聯及其東歐國家形成四足一方,大體沿著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傳統軌道緩慢發展。藝術創作受教條主義和庸俗社會學的影響,少有突破和進展。這一時期,蘇聯的一些電影工作者拍攝出了一批有感情沖擊力的戰爭片和有一定形象感染力的人物傳記片。如《青年近衛軍》、《攻克柏林》、《易北河會師》、《米丘林》、《茹科夫斯基》、《海軍上將烏沙科夫》。在斯大林逝世後,蘇聯電影在"解凍文學"的思潮影響下,開始走出僵化的模式。繼1957年卡拉托卓夫《雁南飛》以後,蘇聯電影便出現了再度大發展的局面。西歐的電影大國,如英、法、德、意,構成當時四足並立的另一極。戰爭留下的陰影和經濟困難的制約,西方電影進入特殊的時期,在困難和對手挑戰下,不僅沒有委縮,反而刺激了西歐現實主義電影的繁榮發展。在東方,主要是日本、中國、印度的電影出現了長足的新發展,並先後進入了世界大國之列。日本電影在東方起步較早,二戰期間日本電影步入歧途,而戰後不久便獲得新生。尤其在1950年黑澤明的《羅生門》以後,日本電影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印度電影在三十年代開始也有了較好的狹窄的發展。進入本時期後,印度電影因受義大利、法國和蘇聯電影的影響,逐漸從追求豪華的音樂歌舞片而轉向現實。1953年,拉基卡普爾導演的《流浪者》和比麥爾洛埃的《兩畝地》等影片標志著印度電影的新面貌。在1955年,印度影片產量達285部,僅次於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位。現在,印度電影每年產量多達700部左右,成為世界電影產量第一大國。
這一時期世界電影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是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電影。新現實主義電影中心代表人物是義大利《電影》雜志反法西斯影評家巴巴羅桑蒂斯和柴蒂尼等。出身於新聞記者和作家的年青導演是他們的響應者,主要包括:德西卡、羅西里尼、維斯康蒂、利薩尼、莫切里尼等。他們要求建立一種現實主義的、大眾的和民族的義大利電影。他們的口號是:「還我普通人」;「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去」。他們十分重視作品的真實,盡可能使場景和細節具有照相性的逼真誠,基本上利用外景和實景拍攝;不大注重講究文法,不強調蒙太奇剪輯;主張啟用非職業演員,演員在表演中可以即興對話。其代表作品主要有:《羅馬11時》、《偷自行車的人》、《游擊隊》、《警察與小偷》、《大地在波動》、《橄欖樹下無和平》、《米蘭的奇跡》等。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特點是取材大都是義大利的真實生活的紀實性寫照。新現實主義電影在五十年代中期衰落,但對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是起到極其重大的作用的。
(六)1960年至今,世界電影從突破創新中走向多樣化發展
繼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之後,世界電影史上又出現了規模巨大的第三次革新運動。這次電影運動始於法國,自1959年新浪潮興起,法國電影出現了一條全新的、有效的打破商業電影壟斷製片的道路。新浪潮的口號就是不要大明星,打破明星制度,不要花大價錢拍豪華影片,影片要接近生活等等。這股浪潮蔓延到了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出現了新浪潮。「新浪潮」電影運動是一個留下較多實績,在世界電影發展過程中產生深遠影響的電影運動。這次電影運動以反傳統為旗幟,以非理性為基本特徵,是對戲劇化電影更大的一次沖擊。這次電影運動以夏布羅導演的《漂亮的塞爾傑》和《表兄弟》公映起始,特呂弗《四百下》,阿侖雷乃《廣島之戀》在戛納電影節引起轟動為開端。其電影藝術特徵是:影片呈現全新風格、意識流和閃回鏡頭為一些創作人員常運用的表現手段,情節鬆散,眾多生活事件無邏輯地以無技巧手法編輯在一起,表現人物的潛意識活動,缺乏結構上的完整性。
新浪潮後期影片,現實主義完全被拋棄,影片陷入到狂亂、神秘和頹廢的泥坑。其非理性、非情節化的傾向愈演愈烈,導致不久就衰落了,但由於聲勢浩大,且敢於突破創新,所以,在電影史上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既確立和強化了導演的中心地位,又進一步發掘了電影的特性,豐富了電影的語匯,推動了這一時期電影的全球性的大發展,真正形成了電影題材的多樣化、電影樣式的豐富化和電影思潮與流派的多樣個性化。
這一時期全世界的電影事業出現較大的發展。就連拉丁美洲、遠東、阿拉伯世界和黑非洲電影都有了可觀的發展,而過去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在世界電影史已佔有一席之地,在這段時期,又有了新的發展,智利、古巴、玻利維亞等國電影也有了新的發展。這一時期,香港電影發展到充斥著整個中南亞電影市場,並影響著整個大陸的局面。所以,本時期世界電影已由過去的四足分立並進變成了全球性大發展。
世界電影發展中有兩個名詞必須要談,一是好萊塢,一是奧斯卡。
上文談到1913年好萊塢電影城初具規模,實際上當1908年攝影師湯馬斯伯森斯和導演弗蘭西斯鮑格斯來到這兒拍攝《基度山伯爵》時,這里還只是美國西海岸洛杉磯郊外的一個小村,這個小村風光秀麗,景色宜人,之所以被稱為好萊塢,意即常青的橡樹林。
自1913年建立以來,這里聚集著派拉蒙、米高梅、福斯、環球、華納等大製片公司,支配著影片的生產以及全世界影片的上映和發行,同時,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導演和演員去那裡拍片和表演,成為美國繁華的電影城市。
好萊塢是美國電影出品的主要基地,據有人統計,生產的影片可以分為75種類型,其中我們較熟悉的有偵破片、西部片、歌舞片、喜劇片、驚險片、科幻片、抒情片,這些製片公司在電影方面大量投資,使電影事業在美國成為一種大規模的工業,取得了世界電影的霸主地位。
好萊塢攝制的影片完全是以票房價值收入為指導原則,製片人關心的是如何多賺錢,要求「把光打在有錢的地方」,「把鏡頭對准觀眾崇拜的面孔」。因此,好萊塢的影片一般都能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這些影片十分講究戲劇性,編織各種人在各種生活中的各種遭遇,結構緊湊、曲折,人物性格復雜、獨特,情節常有誤會、巧合;富有傳奇、浪漫色彩,具有極大的刺激性和觀賞性,能夠滿足要求娛樂的感官體驗和心理需求。
第一部在好萊塢拍攝的電影史根據大仲馬的原著改編的無聲影片《基督山伯爵》,那是1908年在好萊塢的荒野上搭建的一個簡陋的棚子里拍成的。有些人把1913年影城好萊塢的奠基年,這年由派拉蒙公司在好萊塢建立了一個初具規模的攝影棚,並有當時美國東部大導演西帛.地迷爾來此拍攝《通婚著》一片,攝影棚也由此再次擴建,所以人們將這作為好萊塢的誕辰載入史冊。
三四十年代是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其間推出了不少傳世佳作,如《亂世佳人》、《蝴蝶夢》、《魂斷藍橋》以及喜劇大師卓別林的傑作《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這些影片不僅被奉為好萊塢的經典之作,而且也為世界電影史冊增添了輝煌的一頁;世界觀眾並由此熟悉了那些在銀幕上塑造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的明星:卓別林、鮑嘉、蓋博、泰勒、勞倫斯、瓊.芳登、英格麗.褒曼等。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畸形發展,好萊塢也受過種種危機,通貨膨脹,製片成本大幅度提高,以及電視業的競爭,觀眾審美觀的改變,一度使好萊塢走向低谷。有的公司因此虧損,有些公司乾脆搞多種經營,變攝影棚為旅遊、展覽區。直到70年代,製片商們採用了歐洲的製片人制度,才使好萊塢走出低谷。同時,製片商還引進新的科學技術,創造了立體聲、寬銀幕等電影形式;有的廠家與電視化敵為友,使好萊塢也躋身於電視界,並由此使影視事業走向繁榮。
至於奧斯卡,眾所周知,每年的三四月間,太平洋之濱的美國名稱洛杉磯音樂中心影星薈萃,他們在這里參加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舉辦的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典禮。這一年一度的頒獎盛典,不僅是美國電影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影壇上的一件令人矚目的事情。
在美國,最為著名的電影藝術獎由兩種,一是外國記者頒發的金球獎,另一種是奧斯卡金像獎。比較而言,金像獎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因為它是美國電影界的最高榮譽,一旦獨占鰲頭,便馬上身價百倍,因此,此項大獎的競爭頗為激烈。
為什麼金像獎命名為「奧斯卡」呢?這還得從金像的設計說起:金像的造型本由米高梅公司的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木斯構思而成,後由青年雕塑家喬治.斯坦利於1928年完成塑像的製作。這尊金像的主體是一個男人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手中緊握戰士的長劍,身長34.5厘米,重3.45公斤,由銅為主的合金鑄成。因塑像呈金色,故稱之為金像獎。得名奧斯卡是在1931年,頒發金像獎之時,說來也純屬偶然:當年頒獎前夕,評審委員會的成員在一起評論金像,當時的藝術與科學院的圖書管理員瑪格麗特.赫里奇仔細地端詳了金像後,情不自禁地叫到:「呀!他看上去真象我的叔叔奧斯卡。」於是,藝術與科學院的工作人員便稱金像為奧斯卡,這個名稱也從此聞名全球了。
奧斯卡金像獎誕生至今已有73多年的歷史了。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美國乃至世界電影事業的飛躍發展。奧斯卡金像獎原定為兩年評選一次,自1934年起,擴大到每年一次。最初規模不太大,活動只限於電影界內部,且評選消息只在《洛杉磯時報》上發表,直到1953年,評獎的全過程才第一次通過電視媒介向全國實況轉播,同時還增設了一項外國影片金像獎,至此,奧斯卡獎評選成為世界矚目的一件大事。如今,有了衛星作為傳送媒介,奧斯卡金像獎的評選更是家喻戶曉。1989年3月30日,在好萊塢舉行盛況空前的第61屆奧斯卡獎揭曉盛典,主持人當場宣布:世界上有91個國家的十億觀眾,包括第一次收看實況轉播的前蘇聯觀眾通過衛星收看這次頒獎儀式。
總之,從第二次大戰結束以來,電影在技術上是相當完善了,在藝術表現方面也是已經成熟了。我國的電影理論家邵牧君在《西方電影史概論》一書中提出,電影在其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大致可以從四個階段進行研究:
一是形成期(1895年——1927年),從愛迪生、盧米埃爾在美國和法國發明電影之日起,經歷了從短片到長片,從單鏡頭到多鏡頭剪接,從而形成視覺語言的二十多年歷史。
二是發展期(1927年——1945年)。在這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電影獲得了聲音和色彩,具備了電影藝術的一切必要的表現元素。人們對反對無聲電影的經驗開始了總結,並且在運用音響和色彩方面,在探索電影形象表現潛力方面都展開了認真的研究和實驗。
三是成熟期(1945年至今),電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已在技術上達到了完善的地步,此後的技術發展不再對藝術表現有重大的影響。電影從此進入了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的階段,並在同其他藝術的關繫上,從過去單純的摹仿吸收進行到有取有舍的階段。此外,更值得重視的是,電影這時的不再是單純的娛樂品,而是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的藝術門類了。

⑼ 全國最著名的十個主角,十大演員,十部電影,十個導演!謝謝!

世界最著名十大電影

1、 《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年 8.9 分
科波拉黑幫經典《教父》的首部,派拉蒙公司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坐穩IMDB頭把交椅應屬
眾望所歸。雖然評論界一致對《教父》系列的第2集推崇有佳,但大多數影迷似乎還是對
《教父》情有獨鍾,這可能與馬龍·白蘭度極具個人魅力的表演有關,直到今天他那種含
糊沙啞的聲音與神秘莫測的表情都依然叫人著迷。
2、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年 8.9 分
這部被稱為《刺激1995》的影片在中國影迷間也有極好的口碑,可見電影超越國界的神奇
之處。
3、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年 8.8
斯皮爾伯格在《大白鯊》、《奪寶奇兵》、《外星人》、《紫色》四次與奧斯卡失之交臂
後,終於在辛德勒和無數猶太難民的幫助下捧得金像。
4、 《公民凱恩》Citizen Kane 1941年 8.8
無需多言的電影里程碑,神童奧遜·威爾斯可一不可再的驚世之作。
5、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1942年 8.7
永遠的《北非諜影》,永遠的英格麗·褒曼。
6、 《教父續集》The GodfatherII 1974年 8.7
《教父續集》中科里昂尼家族興起的歷史與麥克血腥的奮斗形成了完美的對仗,這種平行
蒙太奇的運用深得評論界的賞識,此片的成功也鞏固了艾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兩
位意裔影帝的地位。
7、 《七武士》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年 8.7
這可能不是大師黑澤明最出色的作品,但確實是他最好看的作品,它對世界電影的影響早
已不是一個簡單的東方武俠故事。
8、 《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年 8.7
對每個出生於50到70年代的美國人而言,他們幾乎都喜歡被人被稱作「Star Wars Gener
ation」(《星球大戰》的一代),星戰系列應該是擁有影迷人數最多的系列電影了,還
記得99年推出《星戰前傳》時掀起的狂潮么?
9、 《美國美人》American Beauty 1999年 8.6
這部電影能入選到TOP10有點叫人驚訝,美國特有的中產階級影片。
10、 《飛躍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年 8.6
米洛斯·福爾曼和傑克·尼克爾森兩人共同的顛峰,一堂影視表演的必修課

世界十大導演

1.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2.喬治·盧卡斯
3.雷德利·斯科特
4.彼得·傑克遜
5.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6.馬丁·西科塞斯
7.奧利弗·斯通
8.詹姆斯·卡梅隆
9.呂克·貝松
10.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世界十大男演員

1 羅伯特·德尼羅 2 凱文·斯貝西 3 阿爾·帕西諾 4 哈里森·福特 5 湯姆·漢克斯

6 愛德華·諾頓 7 詹姆斯·斯圖爾特 9 約翰·庫薩克 10 安東尼·霍普金斯 我想加個成龍哈!

世界十大女演員

1瑪麗蓮-夢露 2奧黛麗-赫本 3安吉麗娜-朱莉 4斯嘉麗-約翰遜 5哈莉-貝瑞 6謝麗爾-科爾

7凱瑟琳澤塔瓊斯 8妮可基德曼 9麗芙泰勒 10查利茲塞隆

世界十大經典主角

1《肖申克的救贖》中蒂姆·羅賓斯扮演的安迪 2《阿甘正傳》中湯姆·漢克斯扮演的阿甘

3《教父》中馬龍·白蘭度扮演的維托·柯里昂 4《美國往事》中羅伯特·德尼羅扮演的面條

5《天堂電影院》中菲利浦·諾瓦雷扮演的艾費多 6《終結者》中施瓦辛格扮演的雷斯

7《兵臨城下》中裘德·洛扮演的瓦西里扎伊采夫 8《音樂之聲》中朱麗·安德魯斯扮演的瑪麗亞

9《 勇敢的心》中梅爾·吉布森扮演的威廉·華萊士 10我自薦《英雄本色》中周潤發扮演的小馬哥

(網路轉載)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621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596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57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300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315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958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26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689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0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