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吞金
① 珍珠公主吞金獸啥電影
珍珠公主的吞金獸電影名字為《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是由法國歐羅巴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片,該片根據法國系列漫畫《韋勒瑞恩和洛瑞琳》改編,講述了具有豐富經驗的特工韋勒瑞恩與洛瑞琳奉命來到阿爾法千星之城,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維度穿梭,完成一系列冒險任務的故事
② 二戰時期槍口下人性的光輝,美國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 【梗概】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辛德勒本是一名納粹黨徒,喜愛金錢與美女。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精明的辛德勒看到商機,他找到猶太人史登幫他經營,僱傭猶太人當工人,把一個廢棄的小廠辦成一座頗具規模的軍需廠,大發戰爭橫財。 隨著戰事的進展,希特勒加快屠殺猶太人的步伐。黨衛軍把所有的猶太人趕到克拉科夫,然後進行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剛好這一幕被辛德勒和他夫人看見了。辛德勒良知被震撼了,他決心盡力營救更多的猶太人。 二戰結束前夕,辛德勒開出了1200個猶太人名單,名義上是軍工廠需要熟練工人,通過行賄納粹軍官將他們留在工廠內。直到戰爭結束,辛德勒一共保護了1100多名猶太人生命,他們後代被稱為「 」辛德勒猶太人」辛德勒的義舉被猶太人世代贊頌。辛德勒名字百世流芳。 【鑒賞】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根據1982年澳大利亞作家托馬斯·肯尼利長篇小說《辛德勒方舟》改編而成。《辛德勒方舟》素材來自當年被辛德勒解救的波德克·菲佛伯格親身經歷。導演斯皮爾伯格是猶太後裔,辛德勒故事深深吸引了他。「 」《辛德勒的名單》具有如此巨大影響的震撼力和如此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藝術魅力,應該說,是與斯皮爾伯格身上流著猶太人的血液,以及童年時代親身體驗過猶太人遭受歧視的痛苦;以及源於他烏克蘭的大家族中竟有17位成員在波蘭納粹集中營中被謀害;以及他的內心深處對辛德勒--這位猶太人的大恩人懷有虔敬感恩的心態等一系列無法逃避的事實分不開的。」1983年斯皮爾伯格采訪了波德克·菲佛伯格,經過10年籌備,於1993年終於拍成了舉世矚目的《辛德勒的名單》。 反映二戰希特勒屠殺猶太人題材的電影數不勝數。迄今為止,拍的最好,影響最大,評價最高的當數《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讓世界感到震驚——這部深刻揭露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恐怖罪行的電影,於1994年3月1日在德國法蘭克福首映,德國總統親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看過此片後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們去看看這部影片』」。 在1994年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評比中,《辛德勒的名單》榮獲11項大獎的提名,最後榮獲奧斯卡最佳電影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最佳電影剪輯獎,最佳配樂獎等6項大獎。此外,該片還榮獲第51屆美國金球獎,第4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第18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第20屆法國凱撒獎等多種多項大獎。可以用「 」精彩絕倫,譽滿全球」八個字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主題非常明確:控訴二戰時期納粹喪心病狂地屠殺猶太平民的罪行。影片最大的特色是拍攝的真實感。整部電影真實地還原了當年戰爭時期的場景。包括當時的街道、酒館、舞廳、車站、集中營、工廠、住宅、傢具、以及成千上萬的猶太人的服裝、飾品、 用具等等。其真實的程度不亞於看一部紀錄片。一下子把觀眾帶入到當年的戰爭中的德國。 斯皮爾伯格按照兩條線的結構方式:一條線是圍繞辛德勒如何辦廠賺錢,如何周旋納粹軍官,如何拯救猶太人活動進行的,此線的核心人物是辛德勒,人物集中,目的明確,脈絡清晰。另一條線展現德國納粹如何屠殺猶太人的殘酷鏡頭。這條線基本沒有貫穿人物,沒有貫穿事件,只是選取許多典型的屠殺橋段進行拍攝。辛德勒活動線在情感上比較溫和,納粹大屠殺那條線卻十分殘忍,「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這兩條線相互交織,相互映村。在視覺上給觀眾起到一種心理調劑的作用。 《辛德勒的名單》最震撼觀眾的地方是影片中納粹軍官隨意屠殺猶太人的那些橋段。這些橋段看過一輩子不會忘記,它會深深地印記在觀眾腦海里,揮之不去。下面略舉幾例說明。 橋段1,下雪天,納粹黨衛軍強迫一大群猶太人在雪地里鏟雪,黨衛軍發現其中有一個斷臂老人,單手鏟雪行動不便,兩個黨衛軍把他拖出來,無需言語,對著腦袋就是一槍,鮮血頓時染紅雪白的大地……。鏡頭定格在老人一雙慈祥的眼睛……。 橋段2,建築工地上,一個中年猶太婦女急匆匆跑過來,向納粹指揮官葛斯報告:「 」指揮官,這樣施工要出問題,應該重新灌裝。我是學建築工程的,為了工程質量,我不得不說。」葛斯聽完,沉吟片刻,然後命令手下軍官:「 」把她拖出去當眾斃了,然後按她說的重新施工。」 一位敬業的猶太女工程師就這樣被槍殺了,應聲倒地,活象一條野狗……。 橋段3,一天深夜,克拉科夫大屠殺開始了。全副武裝的納粹士兵凶神惡煞地撲向猶太人住宅,一家一家的敲門……。鏡頭展現一個猶太家庭六、七口人驚恐的眼神。母親急忙打開櫃子,取出一包黃金飾品,發給每人一個,有老人,也有孩子,大家平靜地夾在麵包里吞食……。沒有一句台詞。一家人安詳地選擇集體吞金自殺……。 橋段4,克拉科夫大屠殺的醫院里,外面傳來陣陣吆喝聲,狗叫聲,槍擊聲……。一名醫生急忙調制一瓶毒葯,然後倒進一隻只小杯,送到每一個床前,喂病人喝下……,期間沒有一句台詞,只有病人對醫生感激的微笑,有尊嚴地從容死去……。幾分鍾後,納粹士兵沖進病房,用沖鋒槍對著每一個病人瘋狂掃射……雪白的被子打成一個個槍眼,槍眼裡滲出汩汩的鮮血……。 橋段5,在克拉科夫大屠殺的黑白鏡頭中,出現一個身穿紅裙子的小女孩。在黑白片中突然出現一點紅色,顯得特別醒目。紅裙小女孩大約3、4歲左右,在混亂殺戮的街道上慢慢行走,她的身邊不時有中彈倒下的人……。她走到一個房屋門口,拐了進去……上樓……躲進一個床底下……露出稚氣的小臉蛋。觀眾看到這里都鬆了一口氣,慶幸紅裙小女孩逃出了魔掌。 可是在後來「 」焚屍」鏡頭中,觀眾在一輛運送屍體的板車上,竟然看見那個紅裙小女孩直挺挺的屍體,頓時湧出一種難言的悲哀……。這個紅裙小女孩是斯皮爾伯格精心的設計的銀幕形象,雖然沒有一句台詞,出鏡也僅幾分鍾,但是一直讓人牽掛,讓人擔憂。她的死比成人的死更加令人傷心,令人悲憤! 橋段6,火車站上,大批大批猶太人被趕著上火車。納粹士兵用喇叭大聲叫喊:「 」大家不要帶行李上車,每人在行李上寫上姓名,我們會替大家妥善保管……」。許多猶太人在行李箱上認真地寫著名字……。鏡頭轉換另一個倉庫場景,所有行李箱里的物品全部倒出,有人在分門別類地清理著金銀、珍寶、手錶、鑽石……等等。無需解釋,觀眾明白了一切。 橋段7,一天清晨,黨衛軍中尉葛斯 *** 著上身,抽著煙,橫挎著狙擊槍,站在別墅陽台上不知是監視,還是欣賞他手下人強迫猶太人勞動的場面……。他發現有一個人因勞累坐在地上休息,然後舉起狙擊槍瞄準,那神態就像玩打靶游戲……。坐地休息的人站起的瞬間,槍響了,那人中槍倒地,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人游戲般地消滅了。接著,在葛斯家做家務的小男孩,因沒有擦乾凈浴缸上的污漬而求饒,被葛斯「 」赦免」,走在廣場上,突然聽見槍聲,是葛斯向他射出了罪惡的子彈,一槍,兩槍,第三槍擊中了男孩,可憐小男孩無聲無息地躺在廣場上,甚至沒人敢靠近看上一眼……。 諸如此類的殺人橋段在《辛德勒的名單》中比比皆是。在克拉科夫大屠殺中,本來把6個猶太人列成一列橫排槍殺。臨刑前,納粹士兵又把橫排改成縱排,槍聲響後,倒下4人,還剩2人,納粹士兵用手槍對准沒死的腦袋直接射擊,一槍一個,乾脆利落。還有葛斯把幾十個猶太人排成一個4排方陣,然後隔一個射殺一個,全是用手槍對准腦袋,平靜地就像是玩殺人游戲……。葛斯一口氣射殺25人,然後揚長而去……等等等等。 德國是個文明素養很高的國家,歷史上涌現過許多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享譽世界的著名人物。筆者也曾去過德國,對德國的風土人情,文化底蘊,社會進步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為什麼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德國會在歐洲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屠殺無辜猶太平民達600多萬人,手段極其殘忍。 德國出現了一個希特勒這樣的戰爭瘋子,但是那幾百萬納粹軍人難道全都瘋了嗎?全都失去理智了嗎?問題在於當年德國民眾把希特勒當做「 」神」一樣敬奉,喊出了「 」一切權力歸元首」的口號。全國上下只聽一人指揮,又缺少對權力監控,導致災難降臨。這個教訓值得全人類警惕! 與上述橋段相比,斯皮爾伯格還拍出一些「 」黑色幽默」的橋段,在感傷的氛圍中揉進幽默的因素: 例一,一位中年猶太人在克拉科夫大屠殺中冒死逃命,東躲 *** ,不料遇見一隊納粹士兵列隊跑來……。他急中生智,趕忙搬移堆積在路面上的行李……。隨即雙腳並立,兩指舉在額前,「 」啪」地一個納粹敬禮:「 」報告,我奉命在這里清掃道路,請指示!」那神情那囧態極其好笑……。以致殺紅眼的納粹士兵都逗樂了。 例二,葛斯帶著幾個納粹軍官到辛德勒工廠檢查,命令一個猶太工人做鉸鏈給他看,那個猶太工人很熟練地幾分鍾就做好了。可是葛斯誣陷他窩工,立即拖出去槍斃。葛斯掏出手槍對准工人腦袋,一連開了幾槍就是不響,換了一把槍依然卡住了……。氣得葛斯狠狠地踢那個猶太工人……。觀眾看到這里本來十分緊張,一個意外救了工人一條命,不禁由衷地慶幸,心酸地一笑……。 例三,一個納粹軍官手拿著一隻雞,對著一群猶太人追問是誰偷了雞。他舉起步槍隨意對准一個猶太人就是一槍,那人應聲倒下……。軍官威脅說「 」如果你們不揭發,我就一個個都槍斃!」突然一個小孩向前走一步,觀眾頓時很緊張,以為小孩要遭遇不測……。軍官立即上前對小孩:「 」是你偷的?」小孩搖搖頭,然後指著地上的剛被槍斃的人說:「 」是他——」。觀眾啞然了。 上述「 」黑色幽默」橋段比起那些殘酷殺人鏡頭當然要輕松一些,但是觀眾依然笑不出來聲來。那是槍口下的幽默,是劫難中的意外,是勇敢者的智慧,觀眾中即使有笑聲,那也是苦澀的笑,慶幸的笑,無奈的笑……。 《辛德勒的名單》採用黑白影像進行拍攝。究其原因,大屠殺場面太多,黑白影像既能造成陰冷、凄慘的氛圍,又能避免視覺上的血腥造成嘔心的 *** 。此外,納粹元首希特勒親自設計的黨衛軍軍服、軍旗、胸章、臂章均是由紅白黑三色搭配,這在美術上屬最佳配色,導演不想給劊子手軍服以鮮艷奪目的色彩。用黑白影像更貼切猶太人黑暗時代,顯示歷史的厚重感。 《辛德勒的名單》唯一主角就是辛德勒,他的舉動以克拉科夫大屠殺為界,之前他是一個玩世不恭、貪圖錢財的納粹黨徒,之後他良知萌發,盡力營救猶太人。影片用幾個典型鏡頭展現辛德勒的善心:一個猶太女人找到辛德勒,哀求辛德勒把她年邁的父母親招到工廠做工,一個勁說辛德勒是個大好人,被辛德勒嚴厲拒絕並趕出門。事後又讓史登用自己一塊手錶去賄賂納粹,把那位女人的父母親招到了工廠。 一個炎熱下午,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象畜生一樣被趕進悶罐車廂,辛德勒假意玩惡作劇,用水龍頭給每節車廂灑水,在納粹軍官取樂的嬉笑聲中,辛德勒用智慧解決猶太人乾渴之苦……。在車間里,史登向他匯報,說生產炮彈不合格,軍需部要查問,工廠要虧損。辛德勒明確回答:炮彈不合格我很高興,工廠虧損的事你不必擔心……。 二戰結束了,猶太工人紛紛取出自己牙齒中的金箔,給辛德勒打制了一枚金戒指。上面用希姆文刻上:「 」救人一命等於拯救全世界」,送給辛德勒。沒想到的是,辛德勒接過金戒指竟然哭了起來,嘴裡喃喃地說:「 」我本來可以救更多的人,一個胸章可以救2人,一輛汽車可以救11人……」。這個完全出人意料的細節,一下子把劇情推向 *** ,把辛德勒形象推向一個更高層次。令多少觀眾潸然淚下……。 《辛德勒的名單》採用史詩風格與紀實手法相結合的方法,按照時間發展順序,講述辛德勒在二戰時期辦工廠,營救猶太人的經歷為主線,穿插德國納粹迫害猶太人種種駭人聽聞的片段。電影採用一個納粹黨徒的覺醒來拯救猶太人比抵抗組織來拯救猶太人更有思想意義。 影片因其極高的真實性而震撼人心,將作為二戰時期希特勒屠殺猶太人的一部鮮活影像將永載史冊。同時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名字也將與這部影片聯系在一起而永遠流傳下去。 《辛德勒的名單》
③ 小時候看過一個電影,女的吞金死的,男的出家了。超級感人的,叫什麼
對對對,我也在找這個電影。很小的時候看的。是古代的,男主娶了自己不喜歡的女主,出遠門回來之後誤會是女主害了他喜歡的姑娘,其實那個女的好像是男主母親做主要殺了她,女主為了當初和男主的承諾就偷偷地把那個女的救出去了。可是男主一回來就羞辱女主不聽解釋,最後女主傷心欲絕之下吞金自殺
④ 有什麼冷知識讓你聽到後覺得大吃一驚
讓我大吃一驚過的冷知識,細想一下,以下2個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甚至已經超過了大吃一驚的程度。
01、特氟龍
當我看完了美國電影《黑水》,我收獲了很多冷知識,比如不粘鍋材料的由來和發展。原來,影片當中多次提到了“特氟龍”這種物質,它學名聚四氟乙烯俗稱“塑料王”,它具有抗酸抗鹼、抗各種有機溶劑、耐高溫、摩擦系數極低等特點, 也正是因為它有這些顯而易見的優點,才被廣泛的應用,但是影片用了更多的筆墨去說了這種物質的“另外一面”,那就是有害性。生產這種材料周邊的河都被嚴重污染了。所以吃驚之餘,已經感覺到可怕了。
不過當水泵無法再向反應堆供水之後,反應堆的天平開始向另一端瘋狂傾斜,因為前面說了硼控制棒和水是冷卻劑。這時反應推內的氙氣也逐漸衰減為0。此時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邊緣。但“世界上每個核反應堆,每個控制室都有一個作用相同的按鈕,急停按鈕,立即停止反應堆,AZ-5”“按了AZ-5,就會立即插入所有控制棒,反應就會停止。”
切爾諾貝利的阿基莫夫也在緊要關頭按下了AZ-5,可是因為控制棒的尖端不是由硼而是由石墨製成,因為便宜。所以進入反應堆的首先是尖端的石墨,石墨和硼正好相反,它能加速核反應,所以這導致反應堆功率瞬間增高,並飛速運作,無止境加速反應,讓大量蒸汽湧出,更多燃料管道爆開,4號反應堆原定功率為3200兆瓦,最終突破了33000兆瓦。產生大爆炸。反應堆頂蓋瞬間被掀開,氧氣湧入反應堆與超高溫的石墨結合,災難鏈構建完成”。急停按鈕成為了核彈引爆器。
太可怕了,都說庸醫誤人,但像迪亞特洛夫這樣不尊重冷知識以及規則的,罄南山之竹,也難書其罪。
⑤ 影視劇當中有很多吞金自殺的人,古代黃金真的有毒嗎吞金自殺是真實的嗎
在《紅樓夢》中,尤二姐在最終受不了鳳姐的折磨,選擇吞金自殺,其實,金子本身是沒有毒的,只不過金子進入消化道之後,會特別墜腸胃,這種金子也沒有辦法消化,更沒有排出體外,所以,在古代那麼不發達的醫療條件下,吞下金子之後就會腹痛難當,不久後便會死亡,當然這種死法是不會影響逝者的面部狀態的,所以死相會比其他一些死法好看一些。
吞金其實還是蠻痛苦的,所以建議大家不要隨意嘗試去吞金子。在紅樓中的尤二姐是因為實在沒有了活下去的動力,才選擇吞金,但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要樂觀的面對生活,積極健康的去生活,畢竟自殺真的不是一件對的事情。
⑥ 古代人「吞金自盡」,是因為金子有毒嗎到底是什麼原理呢
在我們中國四大名著的紅樓夢中,就有這樣的一個人,她就是吞金自殺而死,她叫做尤二姐,她是因為王熙鳳,給她弄了一系列的陰謀,然後被逼的自己吞金死掉了。吞金子自殺的這種方式是很痛苦的,從紅樓夢中來看,尤二姐吞金子自殺的這種方式,讓我們感覺尤二姐更加的可憐。
首先,金子本身不可能是有毒的,但古代說的這種吞金自盡,後人對他的理解有兩種,首先第一個可能就是金子裡面還有雜質,是一種雜質金子,雜質金又有一個稱呼叫做生金,這種金子是有毒的,裡面的很多礦物質都沒有提煉,所以可能當時他們吞的是這種金子自殺。而且這種雜質金就算提煉上十多次,也是有毒的。
後人們對吞金自殺的第二種理解,就是他們那個時候吞的金子,全部都是純金。當然純金是沒有毒的。但是這種純金的質量和體積,都非常大,有可能會把人們的食道給堵住,然後把內臟割破,並且這種金子也排不出體外。所以用這種的方式自殺而死是很痛苦的,並且讓人們感覺到了這是非常殘忍的,而且他死亡的過程很漫長,不能讓人痛快的死去,是那種讓人每天都能體會到痛苦,但是卻死不了,想想就可怕,當然那種能夠吞金自殺的古人們的家庭肯定富裕,也非常的有錢。因為金子本身就是非常值錢的東西,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
說古也想不明白,自殺就自殺吧,為什麼要用這么殘忍的方式自殺呢,還浪費這么多的金子。都說好死不如賴活,如果是換做說古的話,說什麼也不會去自殺的。
《明史》中記載宦官張敏吞金而亡,《紅樓夢》中王熙鳳借刀殺人,尤二姐吞金自盡。都曾提到了利用「金」自殺,但古代的金與現在的黃金,並不是同樣東西。
現代的金一般指代黃金,元素符號Au,純金本身無毒,吞入體內不會中毒而亡。這是因為金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由於金的電子層d區收縮效應和6s2惰性電子對效應存在,金的6s電子能級收縮至5d。簡單來說就是金原子失去電子需要吸收很大能量,不易失電子,很難與一般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不會溶於普通的酸和鹼,更不會被人體內的胃酸溶解,也從未有過因佩戴金飾品中毒的報道。
黃金雖無毒,但較大體積的黃金吞入體內,會對人體造成物理傷害,因為黃金的密度大約是鐵的三倍,容易使器官拉傷下垂,引發胃穿孔或腸梗阻最終大出血而死亡,也會堵塞呼吸道窒息而亡;如果食入的黃金體積較小,則會隨著糞便一起排出體外,市場上的金箔冰淇淋就是很好的例子。
作為噱頭,商家喜歡在冰淇淋上加金箔,金箔的本質是非常薄的黃金顆粒,確實是黃金。黃金屬於重金屬,重金屬能使人中毒,但黃金也是惰性金屬,並且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一位體重60公斤的成年男子,需要一次性攝入216克黃金才有50%的致死率,冰淇淋上的金箔含量不到0.1克,攝入體內後會被排出體外,只有冰淇淋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不用擔心重金屬中毒。
史書中常記載,帝王賞千金的行為,但古代沒有那麼多黃金,古代所謂的金是金屬的代名詞。不單指黃金,更多時候是指銅或汞、鉛、鉻等有害金屬的混合物。《本草綱目》中記載:毒金即生金,赤而有大毒。
古代的煉金技術落後,煉出的黃金含金量不高,被稱為生金。方法是將金沙磨碎、加熱氧化、酸洗去掉雜質,再溶解到水銀中。水銀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水銀作為溶劑,其它金屬作為溶質,可以形成溶液,這類溶液被稱為「汞齊」,汞齊過濾掉不溶解的金屬,然後再加熱蒸發水銀,留下的就是金和其它能溶解的金屬。這些金屬中部分是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此方法煉出的黃金也被稱為生金,古人也有可能是吞下生金,被其中的有毒重金屬致死的。
綜上所述,黃金導致人體死亡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機械性刺激引發器官破損或堵塞,二是黃金中夾雜了其它有害金屬致人死亡,黃金本身是無毒的。
金子是一種化學性質很穩定的金屬,其單質對人體無毒害作用,因為金珀是可以吃的。
將「金」解釋為黃金
黃金對於人是一點毒性都沒有。黃金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而且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鹽酸是無法溶解黃金的。但 黃金比重大,下墜壓迫腸道,不能排出,而一時又不會致命,吞金者是疼痛難忍折磨而死。
現在還是有行短見者仿效此法,如果醫院透視發現金子小已經運動,則讓自行排出;如果太大,則剖腹取出。
將「金」解釋為重金屬離子
我們知道引起蛋白質變性的一個因素是重金屬離子,如果 重金屬離子和蛋白質結合造成體內的蛋白質變性凝固以後就造成肌體很多生化反應不能完成,生理功能不能發揮,也就是化學與生物上所說的「蛋白質的變性 」。因此就會造成死亡。
同樣我們常聽說重金屬離子中毒的人服用大量牛奶或豆漿解毒原因也是因為牛奶和豆漿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它們可以和重金屬離子結合以減少肌體的蛋白質和重金屬結合引起蛋白質變性,可以減小中毒症狀,所以對於重金屬離子中毒來說緊急灌服大量牛奶或者雞蛋清可以減小中毒的程度。
將「金」解釋為水銀
水銀屬於劇毒,在古代水銀是一種常用的劇毒物質,水銀常用來處決犯人。 有時候用水銀來炮製屍體,讓屍體不腐壞。
水銀常溫易揮發,長期吸入汞蒸氣和汞化合物粉塵所致。以精神-神經異常、齒齦炎、震顫為主要症狀。
金元素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它進入人體之後,並不會被胃酸腐蝕,也不會和身體中的各種酶發生作用,所以黃金毒不死人,人吞進去怎麼樣,最後拉出來或取出來還是什麼樣。
但黃金有一個問題,就是它的形狀一般不規則,甚至有的黃金製品非常的鋒利,這些黃金進入人體內部,極易劃傷或者戳傷胃腸道。
胃酸是具有腐蝕性的,一旦胃部出現傷口,胃潰瘍甚至胃穿孔就會發生,胃穿孔是極其嚴重的疾病,一旦搶救不及時就會導致病人休克甚至死亡。
另外就算黃金沒有傷害到胃,它也會隨著消化系統進入腸道,腸道的寬度就那麼大,且裡面還存在著大量的細菌,稍微哪被黃金劃傷了,就會被細菌感染導致炎症的發生。
所以吞金確實能自殺,但致死的原因是胃腸道的破損和感染,另外吞進去的黃金如果比較大,黃金進入腸道之後會造成腸梗阻。
腸梗阻說白了就是腸道被堵住了,導致後面的東西無法通過,於是被堵住的地方就會膨脹,最後人就因為腸道破裂而亡。
那麼古代人由於醫學技術不發達,既不可能開刀取出來,也不可能服用抗生素,所以他們認為吞金自盡是可以理解的……
說起「吞金自盡」,估計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紅樓夢》中的尤二姐,前段時間熱播的《延禧攻略》中也有婢女青蓮吞金自殺的橋段,那麼吞金到底是什麼呢?
純金肯定是沒有毒性的,要不然那些戴金戒指、金項鏈的人,難道不怕死嗎?鑲金牙的人,那就是真正的勇士。
古代有記載一些人喝了金箔酒而死的案例,這事兒真怪不到金子頭上,估摸著是故事冶煉技術有限,金子提純度不高,人把金箔酒喝下去之後,含在其中的其他有害物質將人毒死,或者乾脆有人在金箔上塗了其他毒葯。
現在還有一種食用金箔,通常用在酒類或者蛋糕、冰淇淋一類的食物中,還有些高級化妝品也會加入金箔,目的是為了讓物品看起來更加高大上,從而賣出個好價格。
並且,食用黃金的源頭就在中國,早在秦漢時期,土豪們就有食用金子的記載,日本、印度等國家也流行吃金箔。
所以,金子肯定是沒有毒的,進入人體後也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但是黃金也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金箔都是被打成很細很細的粉末狀,加之其本身質地柔軟,所以食用之後不會對人體有損傷。
《紅樓夢》中,尤二姐吞金自盡,那是實打實吞的金子,我們看看書中怎麼寫的:
尤二姐選擇吞金的原因是她要死的漂亮,自刎脖子上要留疤,不好看,力度也不好掌握,上吊而死,其狀可怖,更不能選擇,所以選擇吞金。
書中寫的是「墜」死,因為金子不會被人體消化,吞下去之後就一直墜在人身體裡面,搞成個胃下垂什麼的,把人折磨死,結石患者為什麼痛苦,因為石頭墜在體內呢!
她吞金的過程是,吞入口中,狠狠地哽了幾次,才咽下去,可見尤二姐也真是鐵了心要死,咱們吃飯的時候,沒把飯菜嚼細,都吞不下去,更何況吞一坨金子?
像尤二姐這種吞金的方式,死因可能有很多種,一種是書中所說的墜死,第二種是金塊太大,堵住氣管令人窒息,第三種是金塊劃破了消化道,引起大出血或其他並發症導致死亡。不管是什麼原因,都是一個緩慢並且痛苦的過程,在這里心疼尤二姐五秒鍾。
你說尤二姐這種身份的人,有黃金吃還說得過去,但《延禧攻略》裡面的婢女青蓮,哪有那麼多黃金吃啊。那她吞金到底是吞了什麼呢?
實際上,在古代,一些金屬類利器都 可以 稱作金,比如尖銳的小刀,發釵,像青蓮這種身份的女子,黃金多半是吞不起,吞個發釵耳環什麼的還是沒問題。
另外,古代的銀和銅也被稱為金,比如我們經常看到君王賞賜臣子一千金,那不是1000兩黃金,而是銅;再比如一些古典小說中,經常說一個物品多少金,那實際上是指白銀。
基本上,如果沒有特別說明使用的是黃金,那就都是其他類金屬。
水銀有時候也被稱為金,古人把金和水銀製成金汞劑,塗在銅器表面,水銀蒸發後,留下金,這就是最早的鎏金技術,這一類物品被統稱為「 鎏金器 」。據說鎏金工藝最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記錄。
水銀中毒,就是汞中毒,水銀毒性十分猛烈,中毒者,重者致命,輕者致殘,即使醫學發達的今天,汞中毒也是非常可怕的,更何況古代。《水滸傳》中盧俊義喝的毒酒,裡面就含有水銀。
而且水銀的製作非常容易,把硃砂加熱就可以得到,古代人煉丹就使用硃砂,所以很多煉丹的人為了長生不老,反而短命,那就是汞中毒的緣故。
得之容易,中毒無解,實在是古代窮苦人求死的好方法。
最後溫馨提示一下,家中用的體溫計,其中就有水銀,如果不小心打破溫度計,一定要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否則水銀氣話,吸入體內,雖然量小,但是對人體的危害卻很大。
「吞金自盡」是一種等待時間極為漫長的自殺方法,且「吞金」的致死率並不算高。
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使人致死,因此自古以來「吞金而死」的人,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倒霉」。 黃金是一種「重金屬」,重金屬的范圍很廣,銀、鐵、鉛、銅、汞等都是重金屬,但黃金與鉛、汞不同,黃金本身是一種無毒的金屬,只有將黃金分解後,才會產生對人類有害的化學物質。
黃金是一種「惰性金屬」,且自身非常穩定,對常見的酸鹼性液體都不反應,甚至胃酸都不能將黃金溶解,因此黃金進入人體後既不會被胃酸所腐蝕,又不會被分解酶、蛋白酶等消化類酶所分解,也就是說,黃金基本上不可能被人體所吸收。 單純的吞下黃金,有很大幾率會以大便的形式排出體外,那就是傳說中的金大便了!
如果一不小心用馬桶給沖了,不但無法達到「自殺」的目的,反而還會…賠錢。。
因此,若企圖「吞金自盡」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氰化物 氰化物是一種劇毒物質,由於古代的煉金術並不完善,所以在受技術的制約下,古代冶煉出的黃金有一定幾率會導致氰化物殘留在黃金錶面,但是這種幾率小之又小。
因此我們說,古時候因為「吞金」,而被氰化物毒死的人,都是「倒霉蛋」。
第二個條件—腸梗阻
一般來說,只有吞下很大一塊黃金,才會造成腸梗阻,黃金的密度是鐵的三倍,人類的消化功能根本不可能將黃金分解,被吞下去的金塊會堵塞腸道,久而久之會造成腸道內容物阻塞在腸道內部, 近端腸道被無法排出的內容物越撐越大,導致腸道破裂、壞死,危及生命。所以,如果吞的金子體積比較大,會把人憋死!
與其吞下金塊,撐破腸子,不如把金塊賣掉,享受生活。
第三個條件—腸穿孔
黃金可以打造成多種首飾、物品,如吊墜、耳釘、刀等等,如果吞下的黃金是尖銳的、鋒利的,則可能會導致胃腸道穿孔胃腸道穿孔。 胃腸穿孔會造成腹腔感染,進而發展成腹膜炎,腹膜炎的並發症過敏性休克則會致命。
腸穿孔也是一種較為漫長且痛苦的死法,因此類似電視劇中所演繹的「吞金即刻死亡」的情況,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金子沒毒,但人心有毒。 一個人能夠痛苦到選擇這么一種方式來結束生命可見受到的委屈有多大,一下子就想到了紅樓夢裡面的尤二姐。關於吞金有若干種說法:
一說是吞黃金塊 ,但吞小塊的金子,而且形狀比較圓滑是可能被排出來的。黃金即便密度高,但如果太小也不至於墜破腸肚,恐怕只能因為重力原因不大容易排出來罷了。而且這樣也要很長的時間少說幾天,多則一個月到數月才能造成病變,中間各種痛苦,恐怕是吞金者萬萬不願接受的。所以吞金造成消化道破裂和腸梗阻致死的說法是不太站得住腳的。但如果吞的是合適尺寸的大金塊,咔住喉嚨造成無法呼吸,吐也吐不出來,吞也吞不下去,抽搐幾下在數分鍾內立即致死,這種說法倒是比較科學。
另一說是以金箔入酒喝下 。但金箔在印度就常常被做成食物的點綴,據說還有不少人到印度的糞坑中淘金,那說明金箔是沒有毒的。日本也有金箔冰淇淋公開售賣。因為黃金性質穩定,基本上不大可能參與體內的消化道的任何化學反應,所以基本上在一兩天後從後面拉出來,完全不影響 健康 。所以「金箔酒」不大可能是自殺的手段,或許只是民間傳說罷了。也有說是古代煉丹人煉的假金,實際上裡面富含高濃度砷、汞等毒物,讓人喝了之後中毒身亡。
再有一說,吞金實際上是指吞下尖銳的利器 ,因為「金」在古漢語中泛指各種兵器。所以有人稱「吞下尖銳的首飾或者小刀」為吞金,從文化傳統上倒還講得通,但這樣死得太痛苦,而且不一定能夠痛快地死。口腔和消化道被劃破,會大量流血,口吐鮮血,甚至會被自己的血嗆到,不小心還會造成嘔吐,不僅死相慘烈難看,而且也可能得痛不欲生,熬個兩三天才能過去,這若非文學作品藉此煽情恐怕不大可能是吞金者的首選。
當然這些都是揣測,但吞金並非古代人自殺的首選,畢竟要有「金」可吞才能實施,吞金的人要麼非富即貴,要麼好歹有點畢生的積蓄。而且這行為也非大男人好意思採用的,最後只剩下一些富貴家的糾結弱女子被逼無奈之時才捨得用。廣大的普通窮人求生都還來不及,哪裡有那些糾結心思去求死,能有一塊能夠吞死人的金塊,對於窮人來說,那就是生機了吧!嘆!
金子屬於貴金屬,而且是那種超級穩定的貴金屬。除了王水可以溶解外,金子基本上不發生任何反應。而金子還有一個特性,就是毒性超級低。因為金子不會和體內的化學物質反應,所以其毒性很低,不會引起細胞毒性。不過,也正是因為金子太穩定了,如果吃下去大塊金子而又排泄不出去,那麼這些金子就會逐漸磨損胃或者其它消化器官、導致腸胃功能喪失,最終引發死亡。這也是「吞金死亡」的原因。說到底,這種死亡並不是金的毒性造成的,而是金無法排出體外,損壞腸胃導致的。
當然了,金子如果以離子形式存在,就可以發生很多化學反應了。比如氯金酸,就可以被還原並和一些富電原子反應。比如氮原子和金錶面的電子可以配位,金還可以和巰基形成硫金鍵。但是這些形成的金一般是納米級的,也叫做納米金。納米金粒徑小,可以很好通過腎臟排出體外,所以無毒副作用,是現在理想的生物材料。
總之,金是沒有毒的。
在文言文中,我們可以經常看見類似於「某某某吞金自盡」的話語,但是我們也知道,金是一種單質,金本身並沒有毒性,而且就算是金子提煉不純導致存在一定量的雜質,那也應該不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那麼吞金自盡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呢?
吞金自盡我們在電視上應該看過不少吧,傳說中楊貴妃就是吞金自盡的(當然也有說是縊死或者是喝毒酒而死),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其中有一節講到尤二姐被王熙鳳借刀殺人,於是吞金自盡。或許很多人認為這是文學作品誇大化了的表現,實際不然,吞金自盡是有其原理的,當然不論是哪種死亡情況,吞金自盡都是很痛苦的一種死法。
第一種情況,也就是吞下的金子剛好堵塞了氣管,這樣一來人就相當於是窒息而死了,當然了,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應該比較低。第二種情況,那就是吞下去的金子是帶有稜角的,於是進入了消化道裡面之後會劃破消化道,進而引起消化道出血死亡。第三種情況,那就是吞下去的金子有一定的體積,但是表面的稜角不至於很銳利,而且還可以保證吞下去的時候不會卡在喉嚨管里,這樣致死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腸梗了,而因腸梗死亡是異常痛苦的。
當然了,古代所謂的吞金自盡,其實也沒有明確指出來這里的「金」到底是何物。它到底是金礦石、是金塊、是金子做的首飾、還是其它的金屬呢?我想應該是都有可能的吧,如果金指的是金礦石的話,那麼金礦石在沒有提煉之前很可能是有毒性的,所以死亡的原因是除了金以外的其它有毒元素的毒害作用。古代其實將很多的金屬統稱為金,所以這里的金也有可能是其它的金屬,不過貌似古代發現的有毒金屬不會太多吧。
「吞金自盡」 速死 的可能性只有一種: 窒息死亡。
我們的食道並不是像自來水管一樣是直筒的,它有三個狹窄處。第一個狹窄位於咽喉與食道的交界處,大約在喉結的後面;第二狹窄位於左支氣管跨越食道的位置,大約在胸骨角(即第二根肋骨跟胸骨相交的那個轉角)後面;第三狹窄位於食道通過膈肌的地方,大約在胸骨最下緣上方兩厘米左右位置的後方。
這三個狹窄是食物和異物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尤其是第一個狹窄,又是這三個狹窄最窄的,也是卡住食物最危險的位置。
既然是想通過「吞金自盡」的方式自殺,吞下去的「金」的體積必然不小。且先不管是不是金,純度多高,金主是不是土豪。即使是塊石頭,吞下去都極有可能卡在食道的第一狹窄處。大家都知道,氣管在前,食道在後,兩者挨著。大塊的異物卡在食道的第一狹窄處,對氣管也會起到壓迫作用。再者,強烈的刺激作用會導致食道和氣管痙攣,加重氣管堵塞。如果不取出異物的話,幾分鍾內就會達到自盡目的。所以,你看電影里拍的吞金自盡的人吞下就倒,絕對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不是速死,說明吞下去的「金」塊頭不大。
這時,吞下去的「金」會進入胃和腸道。如果是真金白銀,而且數量夠多,那麼會在小腸累積,堵塞腸道,形成腸梗阻。吞金者會因為腸梗阻引發的急性腹膜炎死亡,或者是腸道堵塞引發腹脹直至腸道破裂而亡。這種死亡方式通常需要幾天或更長時間,而且極其痛苦,往往不如其他自盡方式來得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