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永不放棄》的觀後感
寫作思路:該作文可以先寫電影講了什麼故事,然後寫一下自己從電影中得到的體會,最後聯系現實生活把自己的感悟寫出來。具體如下:

在周二例會上,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叫《永不放棄》,裡面講了一個橄欖球隊隊員布洛克爬"死亡爬行"的故事,感觸良多!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認為鼓勵、認同和堅持是完成整個訓練的動力,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教練把球員的眼睛蒙上這一環節。
鼓勵、認同和堅持是球員走下去的動力,但現實中我們往往不是因為缺乏這些因素,而沒有得到成功,而是把在前進的路上太多的困難和艱辛看的太清楚,這些歷歷在目的困難和艱辛,是使我們放棄的元兇。
我們在日常中,遇到困難,都會有人在旁邊鼓勵,或者自己鼓勵自己,但是為什麼我們離成功還那麼遠呢?因為我們把困難和艱辛看得太清楚了,這些障礙就像一座座不可逾越的大山那樣,讓我們望而卻步。
那麼,乾脆把眼睛蒙上,全神貫注地走我們要走的路,不去理會周邊的險阻與困擾,睜開眼時,往往已經超越了應該達成的預期目標!
沒有人喜歡輸,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有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而這種精神的重點是:蒙上你"聰明"的眼睛,頑強地走下去!
㈡ 美國電影《永不放棄》
這部電影的英文原名是《Door to Door》,多被翻譯成《永不放棄》或《不可阻擋》,2002年上映的,是有關一個患有腦癱疾病的推銷員的勵志故事。
---------------------------------
一點信息:
導演: Steven Schachter
編劇: 威廉姆·H·梅西 / Steven Schachter
主演: William H. Macy / 凱拉·塞吉維克 / Helen Mirren / 凱拉·塞吉維克 Kyra Sedgwick
製片國家/地區: USA
語言: English
上映日期: 2002-07-14
IMDb鏈接: tt0274468
---------------------------------
能找到的有用資料滿少的了,也許是因為時間太久了吧……樓主如果自己查資料的話記得區分一下,因為2009年日本拍了一部同樣題材的日劇也是這個名字……………
㈢ 永不放棄 勵志短片 屬於什麼電影
《面對巨人》 (2006)
導演:Alex Kendrick
主演:埃里克斯·肯德里克
類型:劇情/運動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又名:永不放棄
面對巨人的劇情簡介······
在他的六年教練生涯中,泰勒從未在賽季中獲勝。當球隊中最優秀的隊員Shiloh決定轉學後,他們連在新賽季中獲勝的希望都隨之而去了。賽季一開始便輸了三場比賽之後,泰勒發現那些爸爸們決定解僱他,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壓力令他完全失去了希望。他將如何重拾勇氣與信心,用信仰擊敗恐懼呢?

㈣ 求美國電影《永不放棄》
《永不放棄》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oX3VQleU7lioGMPa_NjGQ
提取碼:6p6x
《永不放棄》由史蒂芬·斯卡特執導,威廉姆·H·梅西、凱拉·塞吉維克、凱西·貝克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2年6月1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位患有先天性腦癱殘障人士,不甘心成為一個失敗者,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生命中獲得成功的故事。

㈤ 喜歡看電影的一定不能錯過!電影《永不放棄》講了什麼故事
《永不放棄》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soX3VQleU7lioGMPa_NjGQ
提取碼:6p6x
《永不放棄》由史蒂芬·斯卡特執導,威廉姆·H·梅西、凱拉·塞吉維克、凱西·貝克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2年6月1日在美國上映。

㈥ 美國電影《永不放棄》
《永不放棄》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f7sj
《永不放棄》由史蒂芬·斯卡特執導,威廉姆·H·梅西、凱拉·塞吉維克、凱西·貝克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2年6月1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位患有先天性腦癱殘障人士,不甘心成為一個失敗者,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生命中獲得成功的故事。

㈦ 求英文電影《永不放棄》,美國拍攝的
《永不放棄》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oX3VQleU7lioGMPa_NjGQ
提取碼:6p6x
《永不放棄》由史蒂芬·斯卡特執導,威廉姆·H·梅西、凱拉·塞吉維克、凱西·貝克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2年6月1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位患有先天性腦癱殘障人士,不甘心成為一個失敗者,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生命中獲得成功的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㈧ 誰能給個美國電影《永不放棄》的觀後感謝謝了
美國激勵影片《永不放棄》,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早在學生時代,我就看過這部電影,昨天偶然的機會又讓我看了一遍。學生時代看這部影片的角度跟現在的我當然大不相同了。所以我想分享分享昨天的觀後感——
故事是這樣的,一位名叫比爾。波特的日用品推銷員。他出生在推銷員世家,他父親是個很出色的推銷員,父親過世後,母親一手將他撫養成人,母親很崇拜作為一名出色推銷員的父親,於是她立志要把兒子培養成為一名出色的推銷員。可遺憾的是,比爾自出生時就是個殘疾人,1/2臉部及右手癱瘓,兩耳豎立,面目獉獰,走路姿勢佝倭。但母親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比爾成人後,母親經過百般哀求幫他找了份推銷日用品的工作。可想而知,比爾剛開始的工作是艱辛的。因為他面目醜陋加上口齒不清,當他不厭其煩地上門介紹他的產品時,人們都對他冷嘲熱諷,說他是個痴呆兒。好心人說看他是殘疾人索性直接施捨錢物給他。每一次遇到這種情形時,他都善意地微笑著說:「謝謝,但我在工作,我要的是工作,我能養活我自己。」其間他母親給他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支持,甚至還開車送他去社區。終於有一天他做成了第一單,是一位獨居的孤寂地生活著的富太太。當比爾敲開她家門時:「您好,太太,您顯得氣質很好,我叫比爾。波特。是一家****公司的推銷員,*******。」(這句推銷台詞他說得很口吃,盡管不厭其煩說過了好多遍),沒想到的是她盛情地接待了他,還請他喝了杯紅酒。這個富太太後來成了他忠實的客戶,直到她去世時,比爾在她的儲藏間發現了這些年來從他那兒購買的所有產品原封未動地躺著,他才知道,富太太是用購買產品的方式在支持他鼓勵他,走到最後的成功。是的後來比爾。波特成功了,在公司十周年會上,他被宣布是該公司銷售冠軍,無疑這十年中,他的銷量是最多的。這十年中,比爾這個名字在這一帶的社區中已家喻戶曉,他是一根看不見的線,通過自己的努力,將社區成員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誰家生孩子了,誰結婚了,誰嫁人了,誰去世了,誰家的小狗丟了又失而復得了,他用自己並不清晰的口齒傳遞著信息,傳遞著冷暖。每個節日,家門都會有一張精緻的賀卡和比爾朴實的祝福語送來。公交車的司機一見到他的背影就會停下車來:「HI,比爾,上車吧。」社區里的一個小男孩兒被他的怪異的相貔嚇著了,他媽媽去公司投訴他。他隨即買了個小玩具硬是把小男孩逗樂了,小男孩的家庭成了他忠實長久的客戶,這種例子數不勝數。他的第一份收入四元三角七分,用來感謝他的母親,母親去世了,ZF請他去領救濟金,他總是說:「我不要救濟,我要的是工作,我能養活我自己。」有一次他被車撞了住了院,別人勸他向公交公司索賠,他說:「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不要索賠,我把房子賣了,去租個小房子,這樣醫葯費就有著落了。」他總是這樣的寬容。他強烈要求獨立,從不接受別人的幫助,近乎玩固的那種。可還是有很多很多人在被後默默地幫助他。後來公司引進了先進的銷售模式,電腦網路電話銷售。他的這種上門推銷的模式被取代了,他下崗了。他顯得異常的煩躁,公司給他養老,他說:「不,我要工作,我能養活我自己。」於是他又挎著公文包,一頂紳士帽,一身筆挺的西裝,佝倭著身姿走街竄巷————
後來那個曾經被他驚嚇過的小男孩兒長大了,成為一名記者,通過他,把比爾。波特傳奇的一生公布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