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微觀世界動畫電影
❶ 《微觀世界》觀後感
《微觀世界》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微觀世界》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微觀世界》觀後感1
他是法國一位微不足道的導演,他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拍攝了「天地人」三部曲,既《微觀世界》、《鳥的遷途》和《海洋》。他就是雅克.貝漢,《微觀世界》告訴我們,生命的渺小與偉大,昆蟲是最好的詮釋。
在豐富多姿的自然界中,人類、植物和動物一起生存,動物中有很多昆蟲,這些昆蟲在我們人類的眼裡氣若游絲。有時,就算是被自己「謀殺」了幾只昆蟲,你也絲毫沒有察覺,若無其事地做著生靈塗炭的事自己也不知道。因為它們實在太小了,小得可以與一粒塵土相比,讓人根本分不清楚。有一種昆蟲叫屎殼郎,它體型略扁,體長5一30毫米,頭扁平,前肢矯健,是一種完全變態昆蟲。屎殼郎的專職就是滾糞球,它們會把自己的卵放在糞球里,讓孩子們平平安安地出生。
《微觀世界》里的屎殼郎,是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的動物。它滾著糞球出現在鏡頭前,頭朝地腳朝天地倒退著,圓滾滾的糞球比它高出很多倍,遍地的糞塊,使路變得坎坎坷坷,它依然堅持著。忽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屎殼郎跟糞球骨碌碌地滾下一個小斜坡。但它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變成一隻半途而廢的懶蟲,而是站起來,將糞球又一次往上推。天不如蟲意,它又一次掉了下來,但還沒有結束,它沒有被失敗打倒,而是又一次站起來,推著糞球……終於,它戰勝了重重困難。
可是生存真的很不容易,又一次,它陷入困境,推了一會兒,糞球被一根光禿禿的樹枝「絆住」了,不管屎殼郎再怎麼推,都推不動,它開始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想不出來就只好硬碰硬了。它使出了吃奶的勁去推糞球,功夫不負有心蟲,糞球終於脫離了魔爪。
屎殼郎堅持不懈的精神,跟我的同桌有幾分相似。同桌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女生,她立志要減肥,於是每天都讓我陪她去操場跑步。剛開始,我尋思著,過不了多久她就會知難而退的。日子一天天溜走了,陪她跑步已經將近一個月,我不免有些驚詫,她居然能堅持這么久,也許,這就是決心吧!
這部影片的每一個片段都會配上不同時音樂,有激烈的,有浪漫的,有歡樂的,也有緊張的……雅克.貝漢從不同的角度拍攝不同的昆蟲,體現它們獨一無二的魅力。二十年的努力,只為這曇花一現的片刻,他真的很值得欽佩。
這個童話世界裡的每一個「子民」都是有靈魂、會說話的。我們每個人都該靜下心來,安靜地去聆聽,去熱愛大自然。讓我們一起走進昆蟲,讀懂昆蟲,關心昆蟲,愛護昆蟲,愛護大自然,使我們的綠水青山更有靈性,讓大自然更加美麗和諧。
《微觀世界》觀後感2
或許你沒留意,或許你沒發現,在我們的世界中,還存在著一個小人國,它們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天之驕子昆蟲。統治石炭紀的昆蟲,被放大了幾千倍: 90 厘米大小的蜻蜓,振翅聲響直沖天。公共汽車大小的巨型馬陸千足蟲,一種蜈蚣,經過森林草折樹倒。人頭大小的蜘蛛,捕捉貓一樣大小的獵物現在,這些巨人早已不存在了。但是,還留下了一批小人,全身長刺的毛蟲,力大無窮的獨角仙,還有那些平時不起眼的螞蟻《微觀世界》中的主角,當然是惡渾渾的毛蟲啦。最震撼人心的,還是要算大旱時期,一大堆一大堆的松毛蟲排在一起,進行大遷徙。一列列松毛蟲排成一路縱隊向前進發,就像一條渾身長長刺的大蛇一樣,身子一拱一拱的,就想沙漠中的沙丘在移動。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插曲:這邊一隊松毛蟲正向前爬著,忽然,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又有一隊松毛蟲慢騰騰地從側面爬了過來,並且它們搶先一步,奪下了前進的道路。另一隊只好等待著,看似傻傻的樣子,卻在不經意見瞅准機會,乘著對方一個空當,迅速地插隊跟了上去。
鏡頭跳過,我們來到了小湖泊,水蠅演員閃亮登場。這個輕功高手正坐在水面上悠閑地抹著水珠。這是,一隻倒霉的食蠅從空中咕嚕咕嚕地掉了下來,被水蠅發現了。水蠅弓起背,蛇一樣的眼睛閃著一絲冷漠,修長的四肢綳緊了,隨時准備出擊。突然,水蠅惡虎群狼一樣撲向實蠅,並用修長的四肢按住實蠅,不讓它垂死前猛烈的掙扎,之後,它不緊不慢的把吸食器插入食蠅體內,不一會兒,實蠅就不在動彈。食蠅壯烈的犧牲,水蠅漠不關心,只是不緊不漫地享用起豐盛的大餐。誰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早在一旁窺視的綠蠑螈沖出來,大開殺戒,無奈這只水蠅一下子從捕獵者變成獵物,一下子就葬身虎口。這下可驚動了旁邊的水蠅,水蠅大軍邁開長長的步子,沒命地四散而開,不愧為輕功高手,不一會兒水面上便沒了蹤影。其它還有水老虎水蜘蛛,小型惡魔行軍蟻,它們都向大家展示了各自的絕技,更有能為保護家園而付出生命的黃蜂。
微觀的世界真是奇妙,因此我們要在生活中多看,多聽,多觀察,才能不斷發現自然界的奧秘,探索更多未知的東西。
《微觀世界》觀後感3
昨天早上,我和媽媽看老師讓看的電影其中一個:《微觀世界》。
裡面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有一隻七星瓢蟲和家人走散了,然後他被蚊子攻擊,不慎掉入谷底,摔斷了一隻翅膀。然後他奮力的飛到人類裝糖的盒子里,並在裡面過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它出來一看,發現有很多昆蟲在搬運食物。然後一群黑螞蟻把糖盒背走,送給黑蟻後品嘗,中間遇到了蜥蜴,因為七星瓢蟲救了他們,所以黑螞蟻們帶著七星瓢蟲一起走了。
然後他們又遇到了紅螞蟻,最終黑螞蟻們甩掉了紅螞蟻們,安然無恙的回到黑蟻穴,可是事情並沒有結束。紅螞蟻告訴了紅蟻後,在紅蟻後的一聲令下,所有的紅蟻立馬行動,攻擊黑蟻穴。然後黑蟻用禮炮對付紅蟻大軍,可是火柴不夠用了,然後七星瓢蟲想起來有一個地方有火柴。於是七星瓢蟲馬上去拿火柴,過了一會,七星瓢蟲拿來了火柴,就這樣,黑螞蟻打敗了紅蟻大軍。觀後感:黑螞蟻可真厲害啊!居然打敗了那麼多紅蟻,當然,這都是七星瓢蟲的功勞啊!
《微觀世界》觀後感4
和讀書比起來,看電影更輕松也更有趣。這可能是紙媒和電子媒體這兩種不同媒體本身的特質決定的吧。很久以前就有寫點影評的想法,那就現在開始吧。
剛看了紀錄片《微觀世界》,我感覺很喜歡這樣簡單的誠意之作。在我的印象中,這是導演「天地人三部曲」 (《微觀世界》《鳥的遷徙》《海洋》)中的一部。
在這部片子中,導演雅克貝漢讓自然界的各種昆蟲和小動物成為主角,用自己的生活向我們訴說著生命的故事。最讓我感動的是導演用平等的視角耐心地觀察、展示這些微觀世界的生命。其中,看到屎殼郎倔強地推著糞蛋爬坡的時候我在微笑之餘也十分佩服它的精神。片子里的一個個小生命就像一個個小孩子,一舉一動中透露著對生命的熱愛和享受。它們出自生命本能的勞動行為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態度。人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變得麻木、愚昧。今天跟室友一起去學校打羽毛球回來路上的聊天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室友表示自己跟水平比較低的同學一起玩游戲會讓自己變笨。這一點我很贊同,不進則退嘛!就像下象棋,我很早就被告知不要和比自己弱的對手下棋。因為,你不能學到東西。我應該算是喜歡挑戰的人吧,雖然我象棋下得很爛。這才發現,我在游戲方面是個弱者。我不太會打牌,對大部分體育運動也沒有興趣。原因是我從小到大一直不怎麼擅長體育運動。久而久之不擅長不喜歡不喜歡不擅長這樣惡性循環的怪圈就把我綁架了。看來以後需要突破自我,盡可能變得多才多藝一點。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也許在未來充滿誘惑的世界真的只有偏執狂才能夠生存。因為他們的人生能量是集中的。如此看來,平衡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藝術,沒必要糾結。
不好意思,還是回到紀錄片《微觀世界》上來吧。也許看書和看電影都不是為了看完,更重要的是看懂。但理解恐怕是這個世界上最困難的事了。在這部片子中螞蟻、蜜蜂、青蛙、蝴蝶、蝸牛這些在平時的生活中被我們忽視的生命卻變得鮮活起來。看著它們為生存所做的一切都讓我感動。螞蟻們把食物運進運出洞穴的認真勁兒讓我想到了法布爾的《昆蟲記》和《細胞生命的禮贊》。()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有些人會關注我們凡夫俗子所忽略的東西。我願意擺脫自己的睏乏做個有心人。片子中的風吹草動和花朵的卷舒開合都讓我感佩生命的質感。而恰到好處的音樂更是讓我對導演所代表的法國人的優雅和浪漫深有感觸。此前還看過兩部很不錯的片子《最後的獅子》和《山地自行車》(我覺得這部片子的名字譯為《生生不息》似乎更好。因為雖然片子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講山地自行車,但片名卻是Life Cycles)我突然覺得真正的藝術家都應該是節奏大師,他們對人性洞若觀火,在拿捏觀眾情緒的時候可謂爐火純青。我願意按照自己的節奏走自己的路,世界你安靜點吧。
《微觀世界》觀後感5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食物我們還不知道他們需要我們去探索,只要我們勇於去探索,就會有答案展現在我們眼前,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多,那你看一看《微觀世界》吧!在這裡面,有無數的世界奇觀。
我一聽這個名字「微觀」是不是說這些微生物之類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我後來看完了,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些昆蟲和我們平常見不到的花開,日落,日出。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成堆的雲彩,我先談到了一個怪異的雲彩,他好像一個古代大臣拜見皇帝的動作,逐漸接近這朵雲,又看見一個人在默哀,向前繼續前行,我看到了更多的雲彩。美麗極了,鏡頭轉換到了另一個雲海,這里也十分美麗。
鏡頭轉到了生機勃勃的樹林了,在樹林里,我看到了茂密的樹叢,還聽見了小鳥和蛐蛐的歌聲,又有無數的昆蟲生活在裡面。我聽到了後面有人說了一句讓人感動的話:「時間過得很快,一小時就像一天,一天就想一季,一季就像一生。」清晨,在職務上有很多露珠,除了七星瓢蟲以外,其餘昆蟲們不緊不慢的「吃」著露珠。讓我看著最好玩的是兩只可愛的昆蟲,一隻昆蟲猶如一個小孩穿著滑稽的衣服,還有一隻昆蟲舔著葉子上的美食。接著,我又看到了好多昆蟲出生了,他們清理著自己身上的臟東西,去遠行了……
我覺得,要是世界上沒有這些生物,這個世界上會是什麼樣呢?我想了一下,肯定的告訴自己,那這個世界上就不會生機勃勃,也沒有這樣美麗的景物,很多東西比如野草會大量繁殖,世界上……
同學們,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動植物,只要有人破壞,他們就能瀕臨滅絕!
《微觀世界》觀後感6
《微觀小世界》是一部無聲動畫片,裡面有好幾個小故事組成。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片段一開始,我就看到一個蒼蠅,蒼蠅看見了一個瓶子,它飛了進去,發現裡面是一個大樂園,就把自己的夥伴們也叫來啦。一隻,兩只,陸續來了六隻。就這樣七隻蒼蠅在裡面玩的很開心。突然來了一隻七星瓢蟲,在瓶子周圍嘟囔起來,我想它再說:「蒼蠅大笨蛋,來追我呀!」這下可把蒼蠅給惹惱了,七隻蒼蠅直接吧瓶子給帶飛了,聰明的七星瓢蟲把蒼蠅引到蜘蛛那裡,然後蜘蛛把蒼蠅給吃了。這些不起眼的小昆蟲么們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力量。
在這里,我聽到了蟲鳴;看到了花開;看到了螳螂揮舞著大刀;看到了喝水的瓢蟲;看到了排隊的毛毛蟲。這些昆蟲讓我知道了在我們腳下居然還有這樣一個神奇的世界。我第一次看到這么清晰地昆蟲,它們在它們的世界裡無拘無束的生活。昆蟲雖小,但它們的智慧和勇氣令人欽佩。
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愛護動物,於所有生命和諧相處!
《微觀世界》觀後感7
《微觀世界》出自法國導演雅克貝漢之手。與其導演的另一部紀錄片《遷徙的鳥》相比,《微觀世界》主要採用的是放大自然生活中的場景來述說主題,在節奏上,是以多個場面組接的,而《遷徙的鳥》則是以各種鳥的遷徙為序,給人的感覺而言,《遷徙的鳥》更有邏輯。兩部影片表現的主題有不同的側重,《遷徙的鳥》主要是從宏觀的角度來展現鳥兒們一個遷徙過程,《微觀世界》則是從最微小的方面來體現動物昆蟲的境遇。
這部影片只有在開頭部分的採用了簡短的解說詞,這些解說詞的運用將全片主題和基調給觀眾簡單進行了介紹,這些介紹為後面自然聲音的出現奠定了基礎,觀眾的欣賞也更有目的性。全片多採用自然的聲音,聲音的快慢、輕重節奏和畫面緊密結合,不同節奏的變化更加凸顯自然界的生存狀態和斗爭場景,把微觀世界中各種生物生存情況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覺得最有趣的一段畫面是一隻笨笨的屎殼郎推著糞球卻不慎扎進樹杈里怎麼也推不走了。此處的節奏把握得十分流暢。屎殼郎天真地推著糞球,推著上坡結果連蟲帶球一起滾回坡下。體現出它推球非常認真。而它在推到樹杈旁時,一個大特寫,我們眼睜睜看著有糞球直徑寬的樹杈整個沒入糞球里。屎殼郎一開始一門心思往後推,往後推,不明情況。然後發現推不過去,它轉身用頭部的器官在糞球前挖了一道溝壑好讓自己著力。接著又轉過身向後推。糞球被推高,眼看著就要從樹杈里出來。看到這里我都為屎殼郎捏一把汗,我相信觀眾應該都屏著氣在心理上幫它加油呢。突然之間,糞球又落下了,還是插在樹杈上。突然心裡有點失落。不過導演此時就通過剪輯,立即給我們看屎殼郎最後努力從背面把糞球推出樹杈的那一瞬間。觀眾的期待得到了滿足。屎殼郎和糞球的小斗爭取得了滿意的結果。
微觀世界以微距帶領我們領略了那些被忽視的空間和時間中存在的生命力。
《微觀世界》觀後感8
法國導演雅克·貝漢拍了二十年,最後剪成七十三分鍾。從頭到尾,沒有哪個演員穿過衣服。記得早前在cctv10看過,但是當時只是一些片段,已經讓我被這小宇宙的一切喜迎住了,這張描繪昆蟲世界的DVD沒有故事情節,沒有字幕,也沒有解說,全靠畫面本身來詮釋。小小的昆蟲,經過放大的鏡頭重現在屏幕上,原來竟是那麼宏大,那麼神奇,那麼幽默。
簡言之,他們擴大處理了為人忽略的生態環境的一部分,使得這個部分與人通常意識里的「環境」平等化。盡管,其實,本來就是平等的。就是這個平等讓這部影像異常動人。 對於生命的'渺小而偉大,昆蟲是最好的詮釋。從人類的高度俯視昆蟲世界,作為觀察者的你會覺得昆蟲的一生是多麼的卑微。有數不清的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同類,每天追著那些被丟棄的食物,庸庸碌碌地打發短暫的一生。世界上這群最卑微的生命卻得到最可憐的同情。沒有人會為踩死一隻昆蟲而痛悔好幾天。更沒有人會認為這是在謀殺——只要指尖一彈就會不知所蹤的小蟲蟲,只有一點點氣若游絲的存在感。
然而,我們把高度放得盡可能的低,與小蟲蟲們平起平坐,甚至仰視他們,就會發現他們所具備的可愛,那是生命所獨具的活力。盡管導演將小蟲蟲的行為擬人化了,賦予了許多的感情色彩。蜘蛛會把破了的網織了一遍又一遍,盡管我們都知道,它的網要多脆弱有多脆弱,早晚會變得支離破碎。螞蟻為了搬一塊小方糖,小樹葉,絞盡腦汁,用盡各種辦法,盡管我們知道,它們的目標與它們付出的努力並不相稱。是的,盡管我們知道,但是它們不知道。這不就像我們經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有天知道。但是我們一樣有我們的快樂,就像小甲蟲挑逗蒼蠅找樂子,小蟲蟲尋找伴侶,我們經常也會做一些無聊而愉快的追逐。看著這些欣賞的鏡頭,我們無法不愛上它們,在天上的神仙看來,我們也會是一模一樣的螞蟻。
在看的時候,不會感覺自己是在看「動物世界」,不,這個名詞太煞風景了,我們是在看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的其他生活的生活場景。就如果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被他們所看一樣。他們和我們一樣,有愛、有恨、有斗爭、有和諧,他們跟我們一樣,愛漂亮,好面子,但是也會有烏龍的時候。
我們和他們生活在同一星球,但是有著不同的世界,有著各自的精彩。希望這樣的精彩能夠永遠延續下去。
電影的背景音樂很簡單,沒有什麼旁白,除了應景的音樂,有時候就是直接用昆蟲翅膀的扇動所發出的聲音,大鳥啄可憐的螞蟻們時尖嘴與地面相碰的聲音。
紀錄片的主題曲輕靈活潑。無論是配樂,還是美好的畫面,導演都讓我覺得這個童話世界裡的每一個子民都是有靈魂、會說話的。我們每個人都該靜下心來,安靜地,去聆聽,去愛上大自然。
《微觀世界》觀後感9
清晨朦朧的霧籠罩著整個大地,太陽在雲層的簾幕下准備一升而起。一切都是那麼的寂靜,樹梢上滯留著水珠,霧水懸掛在嫩草之上,一閃一閃,稱著偶爾透過雲層的晨光,像一顆顆奪目的珍珠、寶石。碧綠濕潤的青苔上,兩只蝸牛伴隨著抒情的歌聲,緩緩向對方爬去,先是用潔白的觸角觸摸對方,然後相擁相吻。真的很難相信這樣浪漫的事情發生在蝸牛身上吧。一束草葉已變成濃密壯觀的叢林,小小露珠現在比籃球還要大。在這里,輕柔的毛毛細雨像暴風驟雨般,微小的雨珠尤如飛機導彈,嫩草葉也如同伸天大樹,蜻蜒也變得像直升機一樣龐大……這些畫面能在擴大了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鏡頭之下拍出來,你能想像這是多麼美的情景?事實上你的肉眼無法看到這樣唯美的微觀世界,你若想痛快淋漓的享受自然的奧秘,清清楚楚地欣賞這些驚人的片斷,就讓我帶你走進神奇的《微觀世界》。
《微觀世界》是用膠片記錄生命的國際著名電影製片人雅克·貝漢的作品,本片無以倫比的攝影技術,獨具匠心的拍攝角度,將森林裡、草叢下的世界無數倍放大到你的面前,昆蟲、草葉、水滴無不纖毫畢現。歷經長達20年的研究准備與拍攝過程,最後剪成七十三分鍾。在這部影片中音樂輔佐了影片的想像力,草原昆蟲均被巧妙幽默地擬人化,你不得不贊嘆舉世萬物均是上帝的使者。田野、池塘里的昆蟲、微生物不再平凡,每一隻有生命的動物都依靠自己的方式生存,都沉浸在自己的社會里,就如同人類社會一樣,有交流的語言、肢體,有賴於生存的自然等等。精妙的自然奇觀讓人瞠目結舌,何不
讓我帶你欣賞幾個有趣的畫面,過過癮癮!
當我看到這部DVD時,一種莫明的興奮由然而升,特別是看著成千上百隻毛毛蟲 一個接一個蠕動,一上一下,身體上的、鼻子、眼睛上的每一根毛透著陽光,形成一團褐色的絨球時,忽然覺得它們已不是平時讓人厭惡的動物,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東西。它們彷彿要參加大型聯歡會,一個排著一個,頭連著尾,尾接著頭,圍成一個大圓圈,隨著音樂無止禁地跳著圓舞曲,從高處臨空而看,就猶如一條絨絨的圍巾,讓你不得不驚嘆動物的神奇之處!
母愛不僅是人類特有的情感,在動物世界中它仍就存在。在還未看這部影片之前,一直都認為蜘蛛產卵只局限於地面,也從未目睹其產卵之勢。在《微觀世界》里播放的蜘蛛水中產卵及護卵片斷讓我記憶深刻。蜘蛛在水中將卵產下,粉紅色的幼蟲被一層薄薄的空氣罩裹在其中,透過空氣可以清晰地看見幼蟲的全身的紋路,就好象一塊透明的粉玉。當看到此景時,你也會納悶:難道就憑著這一層薄得不能再薄的空氣真的能孕育一個生命的延續嗎?母蜘蛛浮出水面蹶起屁股,然後游回水中,當它在水裡時,屁股就會牽出一顆空氣泡,它將此泡覆於幼蟲外,幾次下來。幼體被一個大大的空氣泡圍著,在裡面東飄西盪,這可苦壞了一旁守候的媽媽,一旦有較大的水紋沖破了空氣泡,母蜘蛛又立即重復以上的工作,一直讓幼兒保持在空氣泡里。可憐天下父母心啊!這些畫面是多麼珍貴,能在水下拍出這么高難度的鏡頭,哪是一朝一夕之事,能把如此微小的瞬間記錄成一個寫實片斷,你能不心動親眼目睹這有趣的影片嗎?
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直徑零點一毫米以上的物體,小於這個尺度下的事物都屬於微觀世界。因為微距可以放大微觀世界,獲取的是我們日常視覺看不到的東西,所以更有視覺沖擊力。蜻蜒、螞蟻、蝸牛、屎克朗等等這些平時視而不見動物,在這影片中演繹著極為平常的事情,但我們看著多麼的有意思,就是因為微距給微觀世界染上了神奇色彩。當觀看完《微觀世界》之時,你會驚訝於在我們的腳下,竟有這樣一個世界存在。每個有生命的生物都有自己生存宿命,都值得我們尊重。
《微觀世界》觀後感10
昨天趙老師帶領我們看了微觀世界這部片子,這部片子是描寫動物的,非常好看,可是我們沒看完,所以我們找老師讓我們回家看完,寫這篇日誌。
對我印象最深的是螞蟻做大壩的時候:「許多的螞蟻從自己的窩里拱出許多的土,這樣可以有效的防禦攻擊,還有,他們的記憶也很好,因為看上去很高。我還覺得螞蟻很了不起,因為看上去那麼難做,我們如果是螞蟻的話,我肯定做不出咯愛。最後,我覺得螞蟻是一位出色的數學家,因為它可以精確的探查對自己威脅很的動物的距離。所以,螞蟻非常的了不起」。
還有一個小屎殼郎,他滾著一個糞球遇到了一點麻煩,他自己解決了。
蜜蜂在花叢中采蜜,還有小蜜蜂在嗡嗡的叫著,最後有一個小蜜蜂剛剛出生,剛剛要出去采蜜。
最後是浮游,它利用水的表面張力,就在水上浮行……
這是一篇很好的紀錄片,作者寫的非常詳細,寫的很生動。
;❷ 關於微觀世界的電影
天地人三部曲《遷徙的鳥》《微觀世界》《喜馬拉雅》
【原 片 名】LE PEUPLE MIGRQTEUR
【中 文 名】遷徙的鳥
【出品年代】2002
【國 家】法國
【類 別】專題
【語 言】法語,中文字幕
【獲獎記錄】
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法國電影凱薩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
《微觀世界》原班製作人馬嘔心瀝血超震撼紀錄長片,一個由300多名成員組成的攝制組包括50多名飛行師50多名鳥類專家,跟隨著侯鳥的遷徙路徑整整三年時間,全部拍攝行程近十萬公里。影片於法國連演4周吸引250萬影迷的觀影熱潮,以一部紀錄片打敗同期上映的故事片,榮登票房前列。不超過十句解說,不超過二十句字幕。92分鍾的影片絕無半點雜質,一氣呵成。它採用了高科技空中拍攝系統攝制,全程追縱候鳥南遷北徙的壯舉。由南到北,由春至冬。
大型數字紀錄片《遷徙的鳥》無論從拍攝技巧還是內容上,均帶給了我們久違的驚喜,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聽完美感受,這也是電影史上劃時代的創新。影片中獨具特色的演員向我們展示了它們最為真實的純自然面目。該片獲200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法國電影凱薩獎最佳剪輯、最佳音樂等多項大獎。
內容簡介
候鳥遷移過程艱辛萬分,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亦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那種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甚是值得人們學習,實為現今人生應有的態度。故事重點環繞候鳥南遷北移的旅程,講述候鳥如何克服自然環境,在大風沙中尋找出正確方向、在冰天雪地中如何保護自己、在汪洋浩瀚海洋中如何獵食…如此困窘,候鳥都要逐一克服,逐一面對。這正是戲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大天鵝要飛越1200 公里的長途旅程,它那份對生命的堅持,對子女的照顧,一一叫人尊敬。沙丘鶴在漫天風沙中追尋出路,要面對酷熱天氣的考驗,也要抵禦大風沙的摧殘,全都默默承受,挺著胸與大自然作戰到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找到出路,活出精采。企鵝在冰天雪地下仍要與海鴉對抗到底,保護企鵝BB 的安全,盡管當中滿是失敗氣餒,但仍堅強支撐下去,面對親情,自身的安危也顯得微不足道。
http://down.you8.cn/dv2/movie/travellingbirds/travellingbirds.rmvb
電影名稱: 微觀世界
其他名稱: Microcosmos: Le peuple de l'herbe
主要演員: 蜜蜂 螞蟻 甲蟲 蝸牛 瓢蟲
導演: Claude Nuridsany
出品商: Galatee Films
地區: 法國
片長: 73分鍾
發布時間: 2003-12-29
拍了二十年,最後剪成七十三分鍾.從頭到尾,沒有哪個演員穿過衣服...
這是一部精彩的描繪昆蟲世界的紀錄片,讓人不由得驚嘆自然界的美妙.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剪輯獎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錄音獎
【內容簡介】
本片無以倫比的攝影技術,獨具匠心的拍攝角度,將森林下、草叢下的世界無數倍放大到你的面前,昆蟲、草葉、水滴無不纖毫畢現。竟成為壯麗的奇觀。本片獲得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剪輯獎。你會驚訝於在我們的腳下,竟有這樣一個世界存在。這是黎明時分,在地球的某一處隱藏著星球般巨大的世界。茂草變成了森林。小石頭變像高山。小水滴形同汪洋大海。時間以不同的方式流逝。一小時就像過了一天,一天像過了一季,一季像過了一生。想要探究這個世界。我們須先保持靜默。傾聽和觀賞這奇跡。
美妙的小宇宙(Microcosmos)
這張描繪昆蟲世界的DVD沒有故事情節,沒有字幕,也沒有解說,全靠畫面本身來詮釋。小小的昆蟲,經過放大的鏡頭重現在屏幕上,原來竟是那麼宏大,那麼神奇,那麼幽默。這要感謝本片的開發和拍攝者,是他們用了十幾年時間,花費了大量精力和經費,日積月累、精雕細刻才把這部影片奉獻出來。草原昆蟲在他們的鏡頭下,逐一"粉墨登場"。從蜜蜂採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鑽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都十分細致生動地被捕捉下來。通過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這部影碟不但具有迷人的觀賞價值,也具有教學科研價值。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影展技術大獎,自在意料之中。
其中如蜘蛛網上的雨滴、彩色樹葉映襯下的蜜蜂、蝗蟲頭上的觸須,吮吸露液和吞食蚜蟲的瓢蟲等畫面,簡直可以用來測試器材的還原保真度。音效上,昆蟲們所發出的聲音也經過放大,竟會發出如此奇異的音響,個別段落經過人工的修飾(配樂),時而與昆蟲的動作同步相伴,如千腳蟲的爬行,使用了打擊樂,聽來非常逗趣;時而與情節配合,營造出緊張感,如鳥兒啄食小蟲和甲蟲大戰便動用了樂隊,不但有節奏而且還產生出厚重的低頻震撼力。
http://down.you8.cn/dv2/movie/microcosmos/microcosmos.rmvb
《喜馬拉雅》是法國導演艾利克·瓦利的作品,由法國、尼泊爾、瑞士和英國四國合拍,獲得了2000年度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音樂兩項大獎,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實際上,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故事,兩代人觀念的沖突,面對外來挑戰的攜手,經過洗禮後的理解與融合。然而,當這樣一個普通到近乎俗濫的故事放到非同一般的背景中時,一切就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從地理意義上說,喜馬拉雅是地球之巔。從人文意義上說,喜馬拉雅是藏人的凈土,佛教的聖地。在佛家典籍的記錄中,喜馬拉雅腳下的迦毗羅城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在流傳千年的藏族傳說中,喜馬拉雅絕頂是諸神的居住之地。有一首在民間流傳很廣的藏歌這樣唱道:「萬神之主因陀羅趕著雲朵在仙氣中放牧 / 風神婆逾站在山顛,帶著雷鳴電閃呼吼 / 清晨,太陽神蘇利耶催趕著金色的戰馬直奔頂峰 / 夜幕降臨,月亮神旃陀羅從巍峨的山脈之端悄悄奔向深藍色的夜空 / …… / 喜馬拉雅,雲中祥瑞,雪中天堂」。這片最具佛性與神性的高原,吸引著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們嚮往的目光。
如果在你面前擺著兩條路。一條易,一條難。你會選擇哪一條?」面對這樣的問題,估計習慣了現代社會速食速配生活規則的人們大多都會選擇容易的一條,而一位年青的喇嘛做出的選擇卻是走那條艱難的道路。這是電影《喜馬拉雅》中最令我震撼的一幕。
電影《喜馬拉雅》從某種意義上,最大程度地滿足了人們,尤其是西方人,對這片人間天堂的心馳神往。
喜馬拉雅山脈中有一個叫杜爾普的村落,村民們每年必須翻越雪山用採集的鹽換取過冬的糧食。由於帶領商隊的酋長在出發前的一次山難中喪生,由誰來接任便成為一大難題。觀念的沖突與兩代人的隔閡,使商隊一分為二,分別由老酋長霆雷與年青的商隊副手卡瑪帶領,兩支隊伍一前一後踏上了行程。
一切沖突都發生在商隊的組建與行進中,因此,我們得以從電影中領略到雪域高原的奇幻風情:成群結隊的氂牛,瓦藍如洗的天空,銀裝素裹的雪峰,陽光照耀下溫潤澄澈的天湖,峭壁旁的羊腸小路,狂亂肆虐的雪暴,白茫茫的冰原,依山而建的寺院佛塔,荒原中隨風飄舞的經幡,叩長頭朝聖的虔誠信徒,庄嚴神聖的響應國家號召,翱翔的兀鷹,絳紅的衣衫……
布魯諾·庫列斯為《喜馬拉雅》創作的音樂,具有相當的獨創性。他把寺廟中喇嘛的誦經、藏地民歌與西洋交響樂隊巧妙地結合起來,用銅號模擬傳統的藏族法號,用男低音聲部模擬喇嘛的誦經。布魯諾?庫列斯用一種西方人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傳遞出那片神秘土地的奇特美感與深邃氣息,難怪獲得了凱撒最佳音樂獎,原聲唱片也在西方廣受歡迎。不過從個人角度來講,我並不太喜歡電影《喜馬拉雅》的音樂,那些經過濃濃修飾的人聲、現代樂器的演繹、New Age+World Music的作曲模式,表現出的只是作曲家臆想中的藏音,與喜馬拉雅高原上那些原始粗朴的音符有著不小的差距。
從內容上說,《喜馬拉雅》選擇的是一個關於成長、關於理解、關於尊重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在任何人群中都會發生,也就不會因文化差異產生理解隔閡。有所不同的是,由於這一個故事發生在喜馬拉雅,因此,影片有意探索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宗教之間循環交錯的復雜關系。遺憾的是,《喜馬拉雅》選擇的這個簡單故事,明顯不足以包容這個具有極大戲劇張力的話題。
…………………………………………………………………………………………
另外,本人極力推薦: 法國出品的《minuscule》
Minuscule(源於拉丁詞義"微小")是兩個年輕法國藝術家Thomas Szabo和Hélène Giraud的優秀動畫作品集。它關注的是一片草地中的生物,如瓢蟲、螞蟻、蝸牛等的原住民日常生活,不同的是,本片的景色全部是實拍的,而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全部由三維電腦動畫製作,這就給作者在情節上更多的自由和生動。本劇詼諧幽默,看著這些可愛的小動物,也許你積蓄一天的煩惱會隨之灰飛煙滅。
BT或迅雷下載:http://www.54new.com/detail.php?id=628
❸ 這是啥電影啊!
昆蟲總動員
《昆蟲總動員》(法文名«Minuscul—La vallée des fourmis peres»)是Cinéart公司2014年上映的一部3D動畫電影。由伊蓮·吉羅擔任導演,托馬斯·斯扎波擔任編劇。該片講述了一隻瓢蟲在人類掩藏下的叢林中遭遇其他昆蟲追趕、參與紅黑螞蟻對戰的故事。該片獲得歐洲電影獎和法國凱撒獎提名。 >>>
高清劇照
高清海報
電影海報
詞條
在線觀看
目錄
1 劇情簡介
2 角色介紹
3 動畫製作
▪ 角色選擇
▪ 製作定位
▪ 故事設定
▪ 職員表
4 獲獎記錄
5 發行信息
▪ 宣傳內容
▪ 上映日期
▪ 票房信息
6 影片評價
基本信息
《昆蟲總動員》(法文名«Minuscul—La vallée des fourmis peres»)是Cinéart公司2014年上映的一部3D動畫電影。由伊蓮·吉羅擔任導演,托馬斯·斯扎波擔任編劇。
該片講述了一隻瓢蟲在人類掩藏下的叢林中遭遇其他昆蟲追趕、參與紅黑螞蟻對戰的故事。該片獲得歐洲電影獎和法國凱撒獎提名。[1]
中文名 昆蟲總動員 外文名 Minuscule: Valley of the Lost Ants 其它譯名 《微觀小世界-迷失的螞蟻谷》 出品時間 2013年 出品公司 法國Futurikon公司 發行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法國 | 比利時 製片成本 €19,700,000 導 演 Hélène Giraud Thomas Szabo 編 劇 Hélène Giraud Thomas Szabo 製片人 Philippe Delarue 類 型 動畫/冒險/家庭 片 長 89分鍾 上映時間 2014年8月22日(中國) 對白語言 無對白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2368672 在線播放平台 PPTV、豆瓣、迅雷看看...
劇情簡介編輯
在一片寧靜的叢林里,在人類的行跡之下,掩藏著一個生機勃勃、熱鬧
電影海報(7張)
非凡的昆蟲世界。一隻瓢蟲遭遇叢林各色蟲類追趕,又闖入紅黑螞蟻的戰爭現場,親身見證一場昆蟲界的「特洛伊攻城」。[2]
角色介紹編輯
新生瓢蟲
演員 --
是一隻七星瓢蟲,年輕的瓢蟲最大的特點就是心智不成熟,但是確實十分講義氣,樂於助人,可以做到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紅眼蒼蠅
演員 --
森林中的惡霸,成群活動,喜歡以大欺小,經常無所事事在森林中到處散步。
黑螞蟻
演員 --
辛勤的勞動者,主要採集森林中的果實和種子為食,外出活動時分為10-20隻一組。
紅螞蟻
演員 --
瘋狂掠食者,生活在森林外的戈壁灘中,以掠奪其他昆蟲的食物為生,通常以10-20隻為一組偵查搶奪食物,發現巨大目標時成千上萬只一起行動。
黑蜘蛛
演員 --
生活在山洞裡,以植物果實為食。熱情友好,心地善良,有一隻蟾蜍鄰居。
(表格資料來源:[3] )
動畫製作編輯
角色選擇
《昆蟲總動員》導演鑒於很多觀眾並不十分熟悉昆蟲的世界,他們特意選擇了辨識度最高的瓢蟲、黑蟻和紅蟻做影片的主角。「瓢蟲是動畫作品裡最常出現的昆蟲角色,是因為它的形象比其他昆蟲更加可愛;而黑蟻與紅蟻在顏色上的巨大反差,也使得兩大家族為了爭奪一盒方糖而展開激斗的對壘場面十分搶眼。」托馬斯·占波說。[4]
製作定位
與將動物角色擬人化做到極致的好萊塢動畫不同,托馬斯·占波和海倫·格瑞德既不希望《昆蟲總動員》中的角色太過寫實,也不希望人物過於卡通化。「我們的目標是在兩者之間取得精妙的平衡,既有基於紀錄片的真實特徵,也有設計上的相對簡化。」托馬斯·占波說。
在視聽效果方面,兩位導演也希望影片的風格更接近於紀錄片而不是典型的動畫電影。「真正的昆蟲不會講話,不會微笑、皺眉或者眨眼,我們希望保留這些面部表情的欠缺,避免讓它們太過『人性化' .所以盡管觀眾會看到我們的角色長著動畫人物常見的大眼睛,卻看不到它們極度擬人化的動作和表情。」海倫·格瑞德表示。
故事設定
法國的普羅旺斯國家公園是《昆蟲總動員》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據海倫·格瑞德介紹,影片的製作採用了將動畫人物植入真實場景的手法。「我們首先用膠片拍攝國家公園的真實場景,然後再用電腦動畫製作出昆蟲角色,這些昆蟲形象是在製作後期才通過寫實感的圖像渲染加入到影片當中的。」海倫·格瑞德說。為了更加真實地展現國家公園的美妙景色,影片特別強化了3D視效的處理。「片中有些鏡頭甚至會讓觀眾感覺伸手就能碰到在身邊飛翔的昆蟲。」海倫·格瑞德自信地表示,「將真實的膠片與電腦動畫人物合成在一個3D畫面而非平面中,才能更加突顯微觀世界的宏偉效果。」[5]
職員表
製作人 Philippe Delarue、Sébastien Delloye、Mylène Ollivier
導演 伊蓮·吉羅、托馬斯·斯扎波
編劇 托馬斯·斯扎波、伊蓮·吉羅
配樂 Hervé Lavandier
藝術指導 Franck Benezech
展開
(表格資料來源:[6] )
獲獎記錄編輯
時間 屆次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2014年 第27屆 歐洲電影獎-最佳動畫片
伊蓮·吉羅,托馬斯·斯扎波
提名
2015年 第40屆 法國凱撒獎-最佳動畫片 伊蓮·吉羅,托馬斯·斯扎波 提名
第11屆 中國動漫「金猴獎」綜合動畫電影獎 《昆蟲總動員》 獲獎[7]
(以上信息來源:[1] )
發行信息編輯
宣傳內容
2014年7月31日,歐洲3D動畫大片《昆蟲總動員》宣布在中國內地正式定檔8月22日,同時還發布了一款中文先導海報和新一批的劇照。
《昆蟲總動員》片方透露,他們在該片營銷費用上的投入幾乎為零,宣傳全靠口口相傳。2014年6月份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昆蟲總動員》受邀作為「法國電影周」的開幕片參加,當時在上海的3場放映就吸引了不少中國本地的動畫導演慕名而來。[8]
上映日期
上映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中國China 2014年8月22日
捷克Czech Republic 2013年12月26日
愛沙尼亞Estonia 2013年11月17日
斯洛伐克Slovakia 2013年12月26日
匈牙利Hungary 2014年1月2日
越南Vietnam 2014年1月10日
波蘭Poland 2014年1月17日
法國France 2014年1月29日
瑞士Switzerland 2014年1月29、30日
立陶宛Lithuania 2014年2月21日
愛沙尼亞Estonia 2014年2月21日
比利時Belgium 2014年2月26日
拉脫維亞Latvia 2014年2月28日
韓國South Korea 2014年4月10日
土耳其Turkey 2014年4月18日
烏克蘭Ukraine 2014年5月1日
俄羅斯Russia 2014年5月1日
(以上信息來源:[9] )
票房信息
2014年8月22該片在中國上映期間總票房獲得2909.44萬元。[10]
影片評價編輯
這部影片不是沒有對白,他有大量對白,然而不是英語法語
電影劇照(27張)
,而是全世界都能懂的語言:昆蟲語言。以昆蟲的姿態和神情來說話表達,堪稱世界語。(中影評)
雖然從中文名和海報風格上來看這像是一部媽媽陪小朋友們暑期消遣的影片,但對電影進行評估後,網易評影員發現其實它更適合成年人觀看。(網易新聞評)[11]
《昆蟲總動員》是一部很有創意的動畫片,全程沒有一句人語配音全是象聲詞,但是理解起來卻沒什麼難度,這點感覺比較好,很適合學齡前兒童觀影,畫面很漂亮雖然有些誇張的表現手法,但是基本表現出了大自然中各種昆蟲的生活形態,全片的節奏也很緊湊值得一看。(新浪娛樂評)[12]
該片堪稱「一隻瓢蟲的史詩」。它和黑螞蟻經歷艱難困苦,遭遇叢林、海底和空中各種魚蟲追殺,還經歷紅黑螞蟻的宏大戰爭,想像力極富震撼性。(陸芳觀影團評)[13]
影片想像力天馬行空,不斷拋出新的昆蟲物種及各色設計感豐富的道具,在銀幕上走馬觀花,笨拙的蜘蛛、賣萌的瓢蟲、精明的螞蟻,輪番登場,叫人目不暇接。整部影片沒有對白,以3D形式呈現出昆蟲王國的微觀世界,動畫與實景拍攝結合,創造與好萊塢動畫趣味大有不同的法式動畫大片。(四川新聞網評)[2]
電影評價
精彩影評
《昆蟲總動員》想像力的奇妙漂流
近日上映的《昆蟲總動員》,是部除了名字太糟糕以外,一切都值得追捧的動畫佳作。相比「總動員」會讓人習慣性的聯想起山姆大叔在好萊塢流水線上生產的喜劇動畫片,納蘭個人會更喜歡《微觀小世界... 全文 >>
納蘭驚夢 | 影評人、劇評人,專欄作者,影視行業觀察者 | 2016-01-18 17:08
逼格有點高,觀感有點差
本來想著「無對白」這個賣點逼格很高,觀感應該不會差吧,誰知一行三人全部看睡著。特效方面,大鏡頭做出了不錯的寬廣去襯托微觀世界的渺小,昆蟲的細節也算及格,但真景和CG的結合卻露餡顯假... 全文 >>
流川紫芸 | 感性看電影,理性寫影評 | 2016-01-15 23:41
昆蟲 自然 人
文/夢里詩書 電影沒有話語,但那昆蟲之間的聲聲鳴叫,卻是最為生動的台詞,微觀下的昆蟲世界,《昆蟲總動員》用CG動畫和真實的林間美色,演繹了一場仲夏里關乎昆蟲自然與人的生態畫卷... 全文 >>
夢里詩書 | 搜狐新聞、電影網特約影評人 | 2015-02-26 15:04
1 2 下一頁> 尾頁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詞條圖片(6)
電影海報(7)
電影劇照(27)
高清劇照(19)
高清海報(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