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思想改變世界的電影
⑴ 有思想深度的電影
類似的電影,如果要推薦的話,列表會很長。但我不想讓諸位影迷陷入某種難以選擇的境地,直接說十部吧,量不算多,卻足夠看了。
舉凡有深度的電影,在我看來,它不一定是文藝的,也不一定是小眾的,但必須是有一個明確主題的。以下十部電影,大概就是基於某個明確的主題拍攝製作的精品:
1、《偷自行車的人》
這是一部拍攝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末的義大利電影,影片通過主人公艱難地尋找被偷掉的自行車的過程,展現深處動盪年代的普通人所經歷的艱苦生活。具有很深刻的人性探討以及時代拷問。
2、《四百擊》
同樣是一部很老的電影,但與《偷自行車的人》不一樣的是,這部電影所描繪的故事,在年齡層面上是很年輕的。影片通過講述主人公童年時期的種種經歷,反映了一個人對自由的追逐以及對成長的理解。
3、《教父》
這部電影算得上眾所周知了,但很多人還是把它當做一部黑幫電影來看待。這就太小看了它的價值:實際上,影片關於家庭的探討、關於男人責任的表達,都很有內涵深度。
4、《唐人街》
一部講述唐人街私家偵探的故事,卻並沒有太多精彩的破案推理,而更多的是對人性、社會的剖析。看完電影,大概會更加懂得什麼叫真實的世界。
5、《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在多個影史排行榜里都名列第一的電影,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對自由的深刻探討。影片主人公通過一系列的看似沉默實則有力的抗爭,終於贏得了寶貴的自由。讓觀眾看完之後,備受觸動。
6、《美麗人生》
這部電影的主題寧可說是戰爭,不如說是父愛。一個樂觀、積極的父親,為了似妻子、兒子免於戰爭的苦難,一直用笑容面對一切,實在很有偉大的魅力!
7、《2001太空漫遊》
庫布里克的這部電影至今都被廣大影迷津津樂道,並不僅僅因為他在那樣一個時代就勾勒出了偉大的太空,而是因為他通過一個富有想像力的故事,展開了人類的諸多哲學思考。
8、《霸王別姬》
陳凱歌的經典代表作,放到世界影史的范圍內,也毫不遜色。影片對人物、時代的探討和思考,能給觀眾帶來非常有價值的觀影體驗。
9、《活著》
華語電影的經典之一,和《霸王別姬》一樣,是能夠給中國觀眾帶來很強震撼的影片。而對於世界觀眾而言,則能傳遞能夠產生共鳴的關於生命、生活的許多思考。
10、《七武士》
黑澤明的電影乍一看都覺得是帶有強烈武士色彩的動作電影,似乎沒有太多深度價值。但當你仔細回味影片的細節,回味片中某些人物的行為,就會發現,影片對人性醜陋的一面的揭露,十分的深刻。
以上,是此刻能夠很快想到的十部有深度的電影。但正如前面所言,有深度的好電影還有很多,遠不止這十部,希望大家多去觀看,多來補充。
⑵ 能改變你人生世界觀的10部經典電影(精華總結和中英翻譯)
10部電影,每一部都值得看3遍以上,而且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感悟。看這些電影,就像品好酒,越品越能嘗出豐富的滋味。世界那麼大,看完之後,或許你也想出去走走~
1.《V字仇殺隊》(V for Vendetta)
人民不應該害怕他們政府,政府應該害怕他們的人民。
People shouldn』t be afraid of their government. Instead,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afraid of its people. This is the movie customized for Chinese, coming from Americans who pretend to be British.
2.《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
我們都有得到別人認同的需求,但是你必須堅持你自己的獨特信仰,縱使別人認為奇怪或不入流,縱使庸俗的大眾可能會說,好爛。
We all have a great need for acceptance. But you must trust that your own beliefs are unique. Even though others may think them odd or unpopular. Even though the herd may go, that』s bad.
3.《大魚》(Big Fish)
小時候會覺得父親是無所不能的神,然後逐漸發現他並非萬能,再真正長大後才懂得那種萬能是愛。
When I was a child, I felt my father was like God who could do anything, and graally found he was not as almighty as I expected. Only later did I realize that the almightiness is nothing but love.
4.《西西里的美麗傳說》(Malèna)
人們根本不愛美麗,美麗是不被原諒的,美麗是被用來蹂躪的。
People don』t love beauty at all. For them, beauty is not to be forgiven, but is to be destroyed.
5.《木蘭花》(Magnolia)
*注意,這是美國電影,不是趙薇那部《花木蘭》哦 !
有人說,離家太遠就會忘記故鄉;殺人太多,就會忘記自己。在戰場上死去,生命像雨水落入大地,毫無痕跡。如果那時候,你愛上了一個人,希望會從泥土中重新綻放,熱烈的擁抱生命。
It is said that being far away from home makes one forget where they are from and killing too many makes one lose humanity. Lives, like raindrops, pour in the battlefield without any trace. If you love someone at the time, hope blossoms once again from the earth, embracing the life enthusiastically.
6. 《撞車》(Crash)
看似無關的瑣事,卻在36小時內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交纏在一起,種族偏見才是導致動亂的禍根。
Seemingly irrelevant trifles got inextricably intertwined within 36 hours, and the root of this mayhem is racial discrimination.
7. 《浪潮》(Die Welle)
「他們無法理解法西斯主義,但突然之間他們就成了這場運動的一部分」,有些事情不是有理智就能分辨清楚的。
「they are not able to understand Fascism, but suddenly become part of this movement.」There is something that cannot be discerned by reasoning.
8. 《一一》(Yiyi)
人生的命題我們還沒能參透,世界卻把我們看老。
We are already old before comprehending the truth of life.
9.《搏擊俱樂部》(Fighting Club)
俗話說,人們總會傷害他們所愛的人。其實人們也會愛上他們所傷害的人。
As a proverb goes, people tend to hurt those they love. On the other hand, people also will love those they hurt.
10. 《肖申克的救贖》(The Redemption of Shawshank)
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
Don』t forget there are places in the world that are not made out of stone, and there is something inside that they cannot get to. That is hope.
⑶ 有哪些電影看完之後改變了你的思想觀念
《返老還童》「追尋心中所想,去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對夢想的堅持不懈,這是一種對生命的信仰。在開頭的那段話中,已表明了這點。影片中不論是在下層階級的美國黑人,勞動者,還是運動員,商人(資產階級),藝術家,都擁有夢想。比如說,那個玩世不恭的船長,他擁有一種自命不凡的自信,從小他就認為自己是一個藝術家,就算是他日後被家庭逼迫成了船員,他也始終堅信自己是個藝術家。他將畫紋在身上,對本傑明說,「你只有把我活剝了皮,才能奪走我的藝術」。 「很高興,我們沒有在我26歲時認定對方」堪稱經典金句!我本身在一家國企工作,我覺得人生已經就會這么匆匆過去的時候,現在的我真的覺得這個電影拯救了我,我現在又開始追尋夢想了,辭了工作開了一個繪畫工作室,我現在感覺每天很幸福。
⑷ 可以給我推薦一些比較有深度引發人思考的電影嗎
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松子的一生,可以說是悲劇的一生,貧瘠的父愛,充滿惡意的工作環境和不可靠的愛人都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但是細細想來,松子的悲劇可以說就是人生的悲劇,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松子。
3、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是個瑞士電影,講述了一個叫歐維的老人不斷尋死的故事,但每次他自殺的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事情阻礙了他,於是我們漸漸發現,他選擇自殺的原因是那麼簡單,原來自殺也可以變的如此溫情。
4、 海邊的曼徹斯特
海邊的曼徹斯特的痛是真正屬於生命的痛,它盤桓在骨骼里,藏匿在血液里,註定折磨每個人到生命盡頭。人活著的過程就是不斷失去的過程,福無雙降,禍不單行,男主剛失去了父親,又因為自己的過錯失去了孩子。
5、 伊甸湖
一對年輕夫婦開車去郊區度假,卻意外和一群孩子們發生了摩擦,但之後發生的事情讓人驚嘆,這到底是孩子還是惡魔?本片最讓人深思的一句話是孩子母親的哭訴:「他們只是孩子啊」,可是孩子並不等同於無罪,每個人本性中都潛藏著惡。有多少罪惡是那些所謂的無辜者犯下的,在人類犯下的惡行面前,有多少人能自稱無辜?
⑸ 有什麼關於哲學的電影
有一部關於哲學的電影,叫做《造物弄人》。
《造物弄人》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英國傳記類影片,由喬恩·阿米爾執導,保羅·貝坦尼、詹妮弗·康納利主演。該片講述了達爾文通過游歷和實驗對上帝是否存在產生了懷疑。在愛女的夭折後,他的健康狀況持續惡化,為了追求真理撰寫《物種起源》的故事。
劇情簡介:
查爾斯·達爾文(保羅·貝坦尼飾)和妻兒一起生活在鄉間庄園中。早年的游歷經歷和不斷的實驗讓達爾文逐漸開始對上帝是否存在產生了懷疑。
深愛著的妻子艾瑪(詹妮弗·康納利飾)篤信宗教,這令達爾文左右為難。愛女的夭折使得達爾文陷入到徹底的悲傷之中無法自拔,而健康狀況的持續惡化也讓他倍感壓力。達爾文必須在信仰與科學,真愛和理智中進行選擇。為了堅持真理,他開始撰寫《物種起源》。
(5)關於思想改變世界的電影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查爾斯·達爾文
演員保羅·貝坦尼達爾文擁有典型的基督教式家庭。經過自己的反復實驗,還有愛女的病逝,達爾文漸漸明白上帝並不存在,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拋開妻子朋友們的反對,終於發表了《物種起源》一書。
2、艾瑪·達爾文
艾瑪是傳統的基督徒,相夫教子,性格倔強。得知丈夫對上帝產生懷疑,她感覺匪夷所思,並且認為丈夫必定會以失敗告終。在愛女病逝之後,與丈夫做了有效溝通,並且冰釋前嫌,與查爾斯相愛到老。
3、約瑟夫 胡克
約瑟夫支持達爾文寫作《物種起源》。他認為達爾文將改變世界,當達爾文超負荷腦力勞動,身體變得極差之時,強行要求其接受水療,並幫助達爾文恢復健康。
4、安妮·達爾文
達爾文的大女兒,遺傳了媽媽的倔強和爸爸的好奇心強。聰明的安妮懂得和爸爸分享新知。意外感染風寒,傳統的氯化汞使她的病絲毫沒有起色,只得接受水療,由於當時的醫療技術有限,安妮最終的年齡定格為9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造物弄人
⑹ 五部電影將你的思想提升一個高度
1;《穿普拉達的女王》
我是在高中的時候看的這部電影,當時的觀後感就是要努力學習,到大城市打拚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人。前幾天又重新看了這部電影,年齡變大了,心界也不一樣了。雖然這是一部講述了一個職場菜鳥升職轉變成女精英的女性電影,但是做為一名男性,我從這部電影中也學到了很多。整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從來不注意形象的,不化妝、穿衣隨便的女編輯在被辭退後陰差陽錯進入國際頂尖時尚雜志工作,並且成為世界知名時尚設計師的助理,並最終由一名不會搭配、不會化妝的低情商女人蛻變為一名熟悉穿搭、會化妝的精英女性。整個故事給觀眾很多啟發,是許多剛入職場人的不錯之選。
2:《小鞋子》
《小鞋子》是一部於1999年上映的伊朗電影,主演講述了一對貧窮人家的兄妹共穿一雙鞋子上學的故事。故事是由哥哥將妹妹拿去讓鞋匠縫補的穿破的鞋子搞丟了展開的,害怕被母親知道而被打罵因此隱瞞了下來。妹妹因為沒有鞋子穿因此只能穿哥哥的鞋子上學,兄妹倆為時間奔跑的鏡頭打動人心。後來哥哥得知參加少年長跑比賽三等獎的而去參加長跑比賽,並最終獲得第一名時,他高興的舉著鞋子給妹妹看的鏡頭打動人心。這種純真的簡朴的親情是在這個虛偽年代的最好凈化劑。
3:《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在黑暗的理性到來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聽覺、嗅覺以及視覺。「
八歲男孩布魯諾一家隨著納粹軍官父親的一紙調令,由柏林搬遷到了鄉下。失去了朋友們的布魯諾很快對新家附近的「農場「(實際上那是一個集中營)產生了興趣,那裡有一群穿條紋睡衣的人終日忙碌,並且其中一個為布魯諾家服務,他穿著骯臟、行為謹慎。周圍的環境令布魯諾的母親心生擔憂,但納粹父親禁止家中任何反對納粹政策的行為。最終布魯諾在」農場「的鐵柵欄旁結實了穿條紋襯衫的同齡夥伴施穆爾,並且經常給他帶食物,兩人相約每天在次相約,布魯諾成為了施穆爾的精神支柱,兩人是彼此唯一的朋友,最終在一個下雨的午後,布魯諾在施穆爾的幫助下穿越鐵柵欄換上條紋襯衫進入」農場「探險。他們被趕進一間淋雨室,一間大人們在絕望的吶喊的淋浴室,在納粹父親下令後士官向浴室里投入了毒氣,就在這時母親發現布魯諾不見了,當他們在柵欄外發現布魯諾的衣服時她絕望的吶喊著······
講述納粹罪行的電影很多,每一部都撼動人心,劇中兩人單純的友誼與母親絕望的吶喊無不警示著人們愛與被愛。
4:《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法語《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讓-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這樣的劇情堪稱法國版的「麻辣教師」;主題結構並不算新鮮,卻把輕松逗趣、溫馨可愛推到極致,並體現了對教師的尊重以及對問題學生的關懷,喚起了人們心靈的共鳴;該片沒有美女、沒有暴力、沒有動作、沒有太多商業元素,該片如一股清流,用最古典的技法說出了一則最純真的故事,將長期被「電影機器」圍攻的觀眾心靈徹底清洗了一番。
5:《肖申克的救贖》
"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有的人的羽翼是如此輝煌,即使世界上最黑暗的牢獄,,也無法長久的將它圍困「
對於《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我想上述兩段台詞是對它最好的描述。
⑺ 有哪些能改變世界觀的電影推薦
《V字仇殺隊》講述了一個關於自由、民主、對人民洗腦改造、獨裁政府的故事。
這兩部電影是我看過,足以改變我的世界觀的電影。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