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電影是美國七大支柱產業

電影是美國七大支柱產業

發布時間: 2022-12-16 20:09:42

1. 美國最大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汽車工業,建築業,鋼鐵工業,信息產業,生物技術,航空航天,軍火工業,影視業,高新技術產業,草坪業,能源業,旅遊業以及房地產業是美國的支柱產業

2. 世界各國支柱產業

美國的支柱產業:軍工、汽車、金融、電影、鐵路、鋼鐵、石油、高科技產業
英國的支柱產業:媒體業、金融業、服務業
日本的支柱產業:工業、漁業、汽車製造業、高科技產業、色情業
瑞士的支柱產業:金融業、保險業、精密機械製造業
韓國的支柱產業:半導體、造船、汽車、家電、石油化工
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畜牧業、農業、礦業、機械設備、金屬產品、煙草、石油煤炭、化

俄羅斯的支柱產業:軍工、石油天然氣,木材

3. 好萊塢電影產業的結構和體制是什麼

好萊塢電影製作發行體制的特點

好萊塢發展到現在,已經成了一個體制完備、實力雄厚的經濟體,它在製作發行上主要具有兩個特色:

1. 資金雄厚且能保證經濟效益最大化

在美國拍片,一般來說有三種資金來源。

(1)個人投資或親友合資

這最小規模的集資方式,通過這樣的非主流的融資渠道產生的電影組成了美國獨立電影的主流(或者說是名副其實的獨立電影,因為這些電影自始至終都貫徹了導演自己的創作意願,而像《指環王》這樣的電影雖然由於全部由新線電影公司投資也可以被叫做獨立電影,但是從劇本到卡司都要通過新線的審核管理,所以獨立性相對較弱),如《女巫布萊爾》只花了幾萬美元,《殺人三部曲》更極端,劇組總共才兩個人,製作成本如下:2300美元買膠片,1300美元沖洗,2800美元膠轉磁。攝影機是借來的,剪輯用錄像機來做。在這樣的情況下,整部《殺人三部曲》的製作費用不到一萬美元,但是影片並未因此而粗製濫造,相反,在眾多好萊塢商業大片中,它的質量絕對可算上乘,相應的票房也非常可觀;

(2)電影公司投資

這種資金由經紀人拿項目資料找電影公司(也就是所謂的「七大」或者「八大」)談判獲得,也是好萊塢電影最主要的融資渠道,資金相當可觀,但是程序繁多,一個電影項目從雛形到成形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比如奧利弗斯通的《野戰排》,因為劇本問題而被耽擱了好幾年,最後他修改了劇本的前十頁才獲得米高梅的首肯;

(3)吸引外資

這在如今好萊塢也相當普遍,尤其現在的大片製作成本越來越高,由一家或者少數幾家電影公司承擔製作費用風險非常大,他們通過與更多的人合資來分擔風險,比如德國人。由於德國政府收稅過重且鼓勵境外投資,德國的資本家們很喜歡與國外的企業合作(比如中國的一汽大眾),好萊塢就是他們的首選目標,不過德國人對好萊塢電影的製作發行不熟悉,所以他們的投資往往顯得有些盲目,例如2000年的《地球戰場》,德國人投資了上億美元,但是票房慘敗,導致投資公司股價猛跌,資金都差點周轉不過來。類似於這樣的投資者在好萊塢不在少數。

當然,好萊塢賺錢主要不靠外國人,而是靠他們的發行和放映體制。

我們所說的「七大」或者「八大」,他們主要的職責其實是影片的發行。發行有多種渠道和方式,比如院線放映,錄像帶碟片出租和銷售,電視播映權轉讓,以及一些周邊產品(比如蜘蛛俠的玩具)的生產。院線放映分為北美和海外兩個市場,北美票房收入發行商抽取30%的提成,海外票房則提取40%(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分賬大片)。北美院線放映發行商還會和放映商談分成,有兩種分成方式,一種是發行商交付放映商一定的租金(視影片賣座情況而定,一般是一萬美元左右),上映後每周放映商抽取提成(第一周為10% ,越往後越高,但是不會高於30%),第二種是發行商不交租金,放映商直接抽取提成,一般是30%,越往後越高,但是不高於50%。一般來說,院線放映所得的票房佔一部電影所能創造的利潤總數的30%(北美票房佔全球總票房收入的25%左右),錄像帶和碟帶佔50%,電視播映權的轉讓和周邊產品銷售一共佔20%。我們以放映商每周抽取40%提成計算,一部製作、宣傳成本5000萬美元的片子,只要保障北美院線有625萬美元的票房就可以收回成本了,換句話,就北美市場來說,好萊塢電影發行商的風險率只有0.125,而如果是《哈里波特》這樣的超級商業大片,風險更是微乎其微,事實上華納在影片上映前便收回了成本。

所以,好萊塢的「七大」或者「八大」自從定型以來,便一直屹立至今,很長一段時間米高梅公司因為財務上處於窘困狀況而被稱為「好萊塢病夫」,但是它並未退出好萊塢舞台,這跟影片發行放映體制離不開關系。所謂的「病夫」只是一時資金周轉不靈而已,只要生產出一部北美票房能上千萬的影片,米高梅的資金就能順利回籠,這個對007專業戶來說並不難。

2. 機構繁多且分工明確

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的機構總體來看可以分為行政和製作兩大機構,行政機構可以分為決策、創意和製片三個部門,製作機構可以分為劇務、技術兩大部門,這些職位分工相當明確,而且不會出現越俎代庖的現象。

此外,真正和一部電影的產生有直接聯系的還有導演、劇作組、演職人員(劇組獨立於公司體制之外,必須嚴格執行美國勞工局的規定,比如一天工作不得超過八小時),以及以上人員的經紀人和律師,還有其他像市場分析公司之類的好萊塢附屬機構,這些機構林林總總加起來,大概有三四十萬人,當然,這個數字不包括那些抱著明星夢但是還沒有正式進入好萊塢編制的年輕人。在這么復雜而井然有序的機制的運行之下,好萊塢能最大程度地保證一部影片創收。當然,你可以說好萊塢催生了一大堆不穩定的職業(比如流動的群眾演員),但這種說法是具有兩面性的,同時你也可以說好萊塢創造了無數工作崗位,這些工作人員雖然只是臨時聘用,但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洛杉磯勞工局規定,好萊塢無論何種形式的從業人員日工資不得低於105美元。

4. 美國經濟支柱產業有哪些

美國的支柱產業有很多,比如:軍工、汽車、高科技、電子、金融、航空、娛樂、能源等等。但與我國現階段的四大支柱產業(機械電子、石油化工、汽車製造和建築業)相比,美國的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軍工、汽車和高科技。

(1)美國軍工產業
據美國國會研究處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是世界頭號軍工產品出口國,佔全球軍工出口總額的近42%。這份報告說,盡管近年來全球軍工銷售總額有下降趨勢,但美國的軍工出口總額仍保持繼續上升的勢頭。報告認為,這主要是由於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國戰爭和沖突使得鄰近國家增加了對美國的軍購。

另外,該報告還顯示:美國同樣是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軍售最多的國家。按合同金額計算,美國去年總共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銷售了103億美元的軍品。

5. 電影只是有錢人的游戲來看看這些大師怎麼說,耐人尋味!

電影誕生至今已有逾百年的 歷史 ,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娛樂 方式。當我們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到底在看什麼?

電影就像做愛。剛開始為愛而做,接下來為做而做,最後為錢而做。 ——莫里哀

電影對我來說是生意,並不是藝術。 ——王晶

「爛片之王」王晶的這番話,也許會令你嗤之以鼻,但是你不能不佩服他的坦誠——對於很多人來說,電影就是一門生意,是賺錢的工具。這是一個金錢至上的時代,電影對有些人而言是藝術品,但對於電影公司,任何一部電影都是商品,是有錢人用錢來生錢的工具。

2017年10月12日,拍攝過《大象席地而坐》,29歲的青年導演胡波,在北京東五環一幢住宅樓的樓梯間里,用一根繩子告別了這個世界。

據胡波身邊人透露,《大象席地而坐》製作經費大約是70萬,對一部長片來說相當緊張。拍攝過程雖然充滿艱辛,但他在現場充滿了熱情。

拍攝完成後,胡波最先交出了一個時長4個小時的粗剪版本,作為監制的王小帥希望他把時長壓縮到2個小時,以適應市場。隨後胡波交出了修改版,但是,僅僅比粗剪版少了10分鍾,王小帥暴跳如雷: 「別忘了你花的是老子的錢,你就得按老子說的做。」

通產我們會認為,一部電影的好壞是由電影導演決定。但是,就像胡波的故事一樣,請永遠不要忘記一個冷冰冰的事實:誰為一個東西買單,誰就擁有對它最高的權利。

電影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商業,巨大的利潤讓電影在上世紀20年代就成為美國的支柱產業之一。一部製作宏大的電影耗資數億都很正常,即使是電影學院的學生拍一部短片,平均成本也在兩萬塊以上。

電影是藝術嗎?是。但王晶說的同樣沒錯,電影也是一門生意。

人們將他們的 歷史 、信仰、態度、慾望和夢想銘記在他們創造的影像里。 ——羅伯特.休斯

無論一部電影在題材和內容上多麼與現實世界背道而馳、多麼充滿想像力,電影反映的仍然是創作者(不僅指導演,而指參與到電影的每一個人)的內心。而創作者的內心世界,映射的是他們身處的時代。從這一點來說,電影永遠是 社會 的產物。

有幾個簡單的問題讓你更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

下次在看電影的時候,不妨時刻把這三個問題代入其中,你會發現很多電影 作為電影以外 的內容,說不定你會有更深的體會。

每一架攝影機、每一個電影企業、每一個明星或導演都可以追溯至愛迪生稱為'電影視鏡'的小黑匣子發展起來的某種聯系......這是電影史中絕對的事實。 ——《一百萬零一夜》

這是1926年最早的電影學著作《一百萬零一夜》中的觀點,放在今天來看,未免過於偏激且過度神話了托馬斯.愛迪生,原因有二:

話雖如此,《一百萬零一夜》的這句話仍然闡明了一個事實:沒有技術的進步,就沒有電影的誕生。

純粹的藝術家大多對工業 社會 有著天然的抗拒心理,電影更是如此,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會使原來的藝術表現形式發生劇變。連偉大的喜劇演員查理.卓別林對有聲電影都發出過這樣的批判:「對白片?我最討厭對白片,它會毀壞世界上最古老的啞劇藝術,它消除了無聲片的全部美感。」卓別林頑固的抵制電影中出現對話,直到1941年的《大獨裁者》,他仍然不讓夏爾洛說話。

然而事實是,今天我們在電影院再也看不到默片,再也看不到黑白片了。就像電影《與狼共舞》中固執的走向滅亡的印第安人一樣,到了工業時代,誰不擁抱 科技 ,誰就會被淘汰。

盡管如此,無論舞台劇、歌劇,還是默片、黑白片,每個時代的消亡,都會有一群頑強的老藝術家、一群偏執的殉葬者堅守著這些藝術形式。電影是技術的產物沒錯,但誰又能說這些固守傳統的老藝術家,不夠偉大、不令人敬佩呢?

讓一個人置身於變幻無窮的環境中,讓他與數不盡或遠或近的人物錯身而過,讓他與整個世界發生關系:這就是電影的意義。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電影是商品、是現實、是技術,但無論如何,電影最重要的形態永遠是藝術。把這一段放在最後,是希望熱愛電影的人心懷信心。雖然是雞湯,還是要引用這句《熔爐》的台詞:

我們努力奮斗,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電影,說千道萬,仍然是在講故事。電影是夢的產物,沒有故事,技術再發達、特效再精彩,也只是空洞、呆板的軀殼。電影是講故事的集大成者,它是將視覺投射在立體空間的畫作、是用動作表現的舞蹈、是不需要舞台的戲劇、是節奏和時間的音樂、是光與影的文學。

故事不能當飯吃,故事不能當覺睡,但故事就不是人類的必需品了嗎?不是的。自人類有了思想,故事就一直是人類的剛需。它不僅僅是一種 娛樂 和消遣,它令我們學會思考、教會我們去愛、教會我們做夢、鼓勵我們走出冒險的第一步、令我們找到真實的自己。

這個世界需要故事,而電影作為講故事方式的一種,比戲劇更真實,比文學更生動,比詩歌更感人。

所以,這個世界需要電影。

6. 一般來說發達國家以什麼為支柱產業

一般發達國家都是以一些高科技產業,實業為支柱產業,科技興邦實業強國這口號不是白喊的。

7. 美國的傳統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

房地產,重工業(如汽車,機械製造),鋼鐵、航空、高科技產品(如電腦、軟體),金融行業(銀行,金融類衍生產品 如 股票期貨),農業(多種作物的出口國)、軍事、電影、食品。美國是發達國家其支柱產業基本上都是高附加值產業或高科技產業。
以上只是有明顯差距的行業。其實美國作為一個發達的國家沒個行業都是站在世界的前列。

8. 美國六大支柱產業有哪些

軍工產業,石化產業,信息化產業,汽車產業,船舶製造業,農業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19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88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3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5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08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7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38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2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3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