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歸鄉
❶ 有哪些根據真實犯罪故事改編的電影
1.殺人回憶 Te doy mis ojos (2003)
導演:奉俊昊
主演:宋康昊,金相慶,金羅河,鄭仁善
上映時間:2003年
奉俊昊導演代表作,奠定了韓國犯罪類型片世界地位的里程碑式作品。
該片講述了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的故事。改編自真實的韓國三大懸案之一的「雨夜連環強奸殺人案」。
而電影中不僅僅是一個懸而未破的案件,故事中更多地反映出韓國當時的林林總總,值得揣摩的東西很多,其中黑色幽默與強烈對比更讓導演所表現的東西來得深刻。
電影的劇情大致是這樣的:1986年,在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的田野邊發現一具女屍,早已發臭,唯一可證實的是這具女屍生前被強奸過。兩個月後以相同手法的先後殺人案相繼出現。不過警方對這類連環兇殺案苦無頭緒,導致人心惶惶。於是,警方決定成立調查小組去調查這一系列棘手案件。
2.舉報者 제보자 (2014)
導演:林順禮
主演: 朴海日 / 柳演錫 / 柳賢靜 / 宋昰昀 / 李璟榮
類型:劇情
地區: 韓國
上映日期:2014-10-02(韓國)
又名: 告密者 / Whistle Blower
尹敏哲(朴海日 飾)是一名資深的電視台節目導演,在普通的尋找新聞素材中他意外發現了一家大型醫療企業也涉及其中,於是他帶著女下屬(金星 飾)開始調查真相。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生物技術權威的李章煥博士(李璟榮 飾)竟然涉嫌造假幹細胞,但無奈的是他們沒有準確的證據,就在這時,正義的舉報者——博士團隊的研究員沈敏浩(柳演錫 飾)出現了,他瞞著妻子(柳賢靜 飾)和家人艱難地舉報了造假者。
沈敏浩的堅持讓尹敏哲更加地堅定,與此同時李章煥採取了一系列殘酷的手段來阻止他們的新聞報道,真相和國家權益的抗爭一觸即發。
本片改編自轟動韓國的2006年韓國克隆之父黃禹錫博士幹細胞造假風波。此片的改編極為成功,劇情節奏控制的很好,每個劇情的轉折點都沒有脫節,無論是故事還是電影本身都算得上是好電影。更多的時候,真相是蒼白,殘酷的,需要的勇氣去承擔。
3.韓公主 한공주 (2013)
導演: 李銖真
主演: 千禹熙 / 鄭仁善 / 金素英 / Young-lan Lee
類型:劇情
地區: 韓國
上映日期:2013-10-04
韓恭珠(千禹熙 飾)是一位十七歲的平凡少女,她熱愛音樂,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為一名歌唱家。然而,本該處在一生中最快樂和無憂無慮的年華的她,卻因為一場意外的發生而徹底失去了笑容,就此放棄了唱歌的夢想。離開了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韓恭珠成為了新學校的轉校生。
在這里,韓恭珠結識了許多善良的朋友們,在朋友們的帶領和幫助下,韓恭珠漸漸走出了過去的陰影,笑容再一次回到了她的臉上。然而,快樂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灰暗的過去並不願意放過這位可憐的少女,當往事席捲而來,一個韓恭珠千方百計想要隱瞞的秘密最終浮出了水面。
比素媛更苦難,比熔爐更絕望。我並沒有錯,為什麼要逃呢?該片根據真實發生在韓國密陽的校園群體性暴力事件改編拍攝,該起事件發生在2004年,3名少女遭到數十名高中生強奸虐待,其中一名少女還因此服葯自殺。片中塑造的女高中生正是這一事件的受害者之一,在暴力事件發生後轉學。
❷ 求 卡門歸鄉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TUQuHPX29E_eonJXy2Mnkg
《卡門返鄉》是由木下惠介編導,高峰秀子、笠智眾、小林敏子等主演的喜劇電影。
影片講述了離家出走的阿金在成為脫衣舞女「卡門」後回到故鄉所引發的一系列搞笑事件。該片於1951年3月21日在日本上映。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❸ 《歸鄉》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歸鄉》(尤鳳偉)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fg0CkcccNMiBWQ558A7KaA
書名:歸鄉
作者:尤鳳偉
豆瓣評分:7.7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0-1
頁數:300
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代作家尤鳳偉的全新作品,延續了尤鳳偉將歷史與現實合二為一的創作風格,在小說中,作者以*人稱講述了自己回歸鄉土之後遇到的故事,魯地的父老鄉親在歷史變遷中的生存境遇、生活狀態和人物精神在作者筆下凸顯,是虛構,卻精準、銳利、直指人性虛弱處。
作品以客觀而冷靜的態度,以現實又魔幻的故事呈現出人性的輪廓、文化的血脈和時代精神的向度。立意深遠,震顫人心。
作者簡介:
尤鳳偉,男,1943年生,山東牟平人,中共黨員。歷任解放軍戰士、文化局創作員。1976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石門夜話》《中國一九五七》《泥鰍》《色》等,出版文集、自選集、選集數十種。由中篇小說《生存》改編的電影《鬼子來了》獲戛納電影節大獎、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大獎,《布穀催春》獲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短篇小說《白蓮蓮》獲全國第二屆兒童文學獎。多部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出版。
❹ 誰能給我提供幾部關於打越南戰爭的電影~~~~~~~~~謝謝了 老的新的都可以
阿甘正傳
第一滴血1 2 3 4
越戰突擊隊」(Go Tell The Spartans, 1964)
就在美國全面參戰前夕,好萊塢在1964年推出由畢蘭卡斯脫主演的「越戰突擊隊」。這部電影描述美軍顧問在越南協助南越ZF軍清鄉、剿共實錄,反共、批共意識強烈,充分顯示美國當年全面圍堵共產勢力的心態,堪稱越戰電影鼻祖,是美國電影界第一部以越戰為題材的作品。
由1965年至1967年底,駐越美軍司令魏摩蘭將軍徹底執行Search And Destroy 戰術,在南越鄉村取得決定性勝利,越共據點逐一被清剿。1967年底,美國樂觀預期,越戰即將結束。詎料,北越翻新打法,開創都市游擊戰新猷,在1968年2月春節期間,於南越幾百個城市發動游擊戰,戰局立刻翻轉。
越南和中國一樣過春節,英文稱之為Tet。1968年的春節大攻勢,美軍稱之為Tet Offensive。此役,美國駐西貢大使館都被攻陷,重創美軍士氣,在此同時,南越古城順化淪陷,南越西北部靠近高棉邊境的溪生,則有整個美軍陸戰隊炮兵團被圍。
美軍苦攻順化,浴血奮戰始告奪回,而溪生之役則差點成為美國的奠邊府。1968年為越戰的轉折點,美軍此時總共在越南投入54萬大軍,東南亞諸國如泰國、菲律賓、台灣、關島、日本的美軍也相機助戰。在此同時,美國國內反戰呼聲大起,反戰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婦女解放運動、學生運動風起雲涌、鋪天蓋地而來,整個亞美利加國頓時陷入亂局。
對美國新聞界而言,越戰是史上難得一見的戰地新聞全面自由化?凇C攔鶽F對各傳播媒體自戰場所發新聞,完全不加干涉。因此,1968年新春大攻勢?冢�刻煸縞廈攔�彝ゴ蚩�縭櫻�塗吹矯攔�蘢釉諞煌蛄ㄔ兜腦僥銑鞘欣錚�捅痹秸�婢�胗朐焦燦位鞫郵饉老鎿劍�恃�崍鰲?
「越南大戰」(The Green Berets, 1968)
就在這一年,華納公司推出大堆頭越戰電影「越南大戰」。這部片子由約翰韋恩導演,約翰韋恩、大衛強森主演,是過去三十年來所有越戰電影中,主戰鷹派的扛鼎代表作。約翰韋恩根本就是好萊塢大美國沙文主義的典範,他在西部片里殺印第安人,在「最長的一日」里殺德國人,現在又在「越南大戰」里殺越南人。
由「越南大戰」的英文片名,即可看出本片在於歌頌美國扁綠帽特種部隊。事實上,這部電影獲得五角大廈鼎立協助,外景隊還拉到扁綠帽總部(United States Army John F. Kennedy Center For Special Warfare, North Carolina)去拍攝。
美國軍方在這部片子里下足了本錢,而華納公司也全面配合,為五角大廈拍軍教片,甚至,連片中主題音樂都是軍歌進行曲。不過,本片的戰爭、動作部分,以1968年的標准來看,絕對是世界級的。現在講起越戰電影,絕對不能少掉「越南大戰」。
在「越南大戰」之後,美國電影界反戰意識抬頭,再也不見鷹派主戰作品,在此之後,幾乎所有越戰電影都一面倒反戰。
Woodstock - 3 Days of Peace, Music & Love, 1970
1969年初秋,50萬美國青年聚集於紐約州胡斯脫鎮,整整三天三夜,聆聽搖滾天籟,是為搖滾史上著名的「胡斯脫演唱會」。這場演唱會,以反越戰為主題,演唱會上有著這樣的表演∶One two three, what we fight for? Don t as me, I don t give a damn, next stop is Vietnam. 華納公司把這場曠世反越戰搖滾盛宴的實況,剪輯為兩個多小時的電影Woodstock - 3 Days of Peace, Music & Love,獲得197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記錄片獎。
「草莓宣言」(The Straberry Statements, 1970)
1970年,米高梅公司推出著名的反戰電影。這部電影,拍攝、推出於70年代伊始,為過去五年翻江搗海的學生反戰運動作出結論,片中,融合了學運、反戰,並具體而微以警察暴力(一年多以前,芝加哥警察寫下暴力新歷史)、軍事鎮壓(兩年前,肯他基國民兵射殺肯州州立大學學生)為經緯,反映時代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草莓宣言」大量採用Neil Young以及CSNY所演唱的民謠搖滾,為越戰電影開風氣之先。本片當中,John Lennon也現身說法,演唱著名反戰歌曲(Give Peace A Chance)。自此以後,除了少數例外,幾乎所有的越戰電影都少不了搖滾樂。
「草莓宣言」拍攝?冢��得攔�緇岫�抑�剩�贅咼飯�駒��⑹栽諶舾擅攔�鞘信納惚酒����餼芫��詈螅�鯰芯山鶘絞型�餘浜稀T謖�齠�業?0年代中,舊金山堪稱最大「亂源」,嬉痞運動發源與此,Jefferson Airplain, Grateful Dead 等迷幻搖滾樂隊也出身於斯。
1969年元月,尼克森就任美國總統,致力於使美國拔出越戰泥沼。他派遣國務卿季辛吉與北越外長黎德壽,在巴黎展開一連串和平談判。1972年底,談判陷入絕境,北越停止談判,尼克森下令美軍空中兵力,在聖誕節期間全面轟炸河內。聖誕節後,北越回到談判桌上,並立刻達成全面停戰協議。從1973年元旦開始,美軍陸續撤出越南,並以越戰越南化(Vietnamization)為主旨,將越戰轉手給南越ZF。
「歸鄉」(Home coming, 1973)
美軍陸續撤退回國之後,返鄉美軍立刻面臨社會適應不良症。就在這一年,好萊塢推出「歸鄉」由強沃特、珍芳達分任男女主角。這部電影描述重度傷殘的美軍自越返鄉後,所遭遇的悲慘命運,算是第一部以嚴謹態度,探討越戰對美國青年影響的電影。
1975年4月底,越南阮文紹政權、高棉龍諾政權同時完蛋,棉越戰爭就此結束,美國也進入「後越戰時代」。自此爾後,越戰題材電影接踵推出,以迄今日。
「獵鹿人」(Deer Hunter, 1978)
越戰結束之後,最令人震撼的越戰電影,當推1978年由麥克希米諾導演的「獵鹿人」。根據美國國防部調查,在美國國內愈是大的城市,所受到的越戰後遺症沖擊愈小;反之,小鄉鎮因為人際關系緊密,子弟一旦戰死,鎮上人盡皆知,所受沖擊極大。「獵鹿人」即以賓夕法尼亞州一個小鎮為空間,描述美國青年在越戰中所受到的終身創痛。
這部電影捧紅了梅莉史翠普、克利斯多夫華肯,並在1978年的奧斯卡金像獎中,大放異彩。一直到現在,「獵鹿人」中那段憂怨的空心木吉他獨奏主題音樂,還經常可以在電台中聽到。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
緊接著「獵鹿人」之後,好萊塢在1979年又推出重量級越戰電影「現代啟示錄」。這部電影堪稱所有越戰電影中的經典之作,但生不逢時,沒能在美國拿大獎。事實上,「現代啟示錄」開拍時間遠早於「獵鹿人」,該片導演卡波拉一心求好,外景隊在菲律賓叢林里待了好幾年,男主角馬丁辛甚至在菲律賓爆發心臟病。
「獵鹿人」在泰國出外景,可謂後發而先至,搶先推出,拔了奧斯卡頭籌。等「現代啟示錄」推出以後,因為越戰題材電影前一年已被「獵鹿人」搶盡風光,所以,盡管「現代啟示錄」的整體成績優於「獵鹿人」,卻只在1979年奧斯卡獎中,得到最佳音效獎。
那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被「克拉瑪對克拉瑪」奪走。不過,真金畢竟不怕火煉,「現代啟示錄」最後還是奪得1979年法國坎城影展最佳影片獎。
「越南血戰史」(Vietnam--Ten Thousand Days War, 1979)
就在「獵鹿人」、「現代啟示錄」掀起越戰電影高潮之際,美國Embassy Entertainment公司,剪輯推出了一系列十三集越戰記錄片「越南血戰史」。純粹就戰爭角度來看,這部電影是目前已知的越戰電影當中,最完整的一部。
「藍波」(Rambo, 1980)
進入1980年代,越戰電影繼續風起雲涌。1980年代初期,史特龍以後越戰?諤獠模�瞥鏨桃檔纈啊咐恫ā梗�斐墒瀾緙逗潿��撕舐叫�峙牧說詼��氳諶��?然而,除了第一集稍有誠意以外,第二集、第三集根本是極盡剝削之能事,扭曲越戰真貌。有趣的是,在整個世界裡的一般大眾心目中,要論越戰題材電影,恐怕「藍波」的知名度要數最高。
「紫霧」(Purple Haze, 1982)
1982年美國一家小公司推出了「紫霧」(Purple Haze)。這部電影敘述1968年一名普林斯頓大學學生因為參與反戰運動,遭到退學,最後反抗體制,為社會環境所不容,最後終於成為逃兵。基本上,這部電影的調子和十二年前的「草莓宣言」十分類似,立意誠佳,但似乎晚了一些。
「殺戮戰場」(Killing Fields, 1984)
1984年,越戰題材電影再度在奧斯卡囊括大獎,這一年,以高棉戰場為主軸的「殺戮戰場」成為奧斯卡焦點,為當年度最成功電影。諷刺的是,「殺戮戰場」的男主角吳漢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所獲得的不是最佳男主角獎,而是最佳男配角獎。
好萊塢一方面悲天憫人,重新詮釋越戰,多少有些懺悔的意思在裡面;但是,懺悔越戰歸懺悔越戰,骨子裡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還是作祟不已。電影裡面,吳漢被他的白種僱主拋棄;電影外面,吳漢被奧斯卡的白種評審擺了一道。
這部電影當中,吳漢明明是男主角,可是,後來電影在奧斯卡獎大放異彩之際,吳漢卻只得了最佳男配角,而非最佳男主角。這吳漢,也挺衰的,他自稱,當年在高棉習醫,是個醫生。不過,逃難跑路到了美國,卻什麼也不是,演出「前進高棉」,紅了一陣子之後,似乎也沒有在好萊塢,繼續闖出個名堂來。
大約三年前,吳漢在東洛杉磯被人刺殺,延醫後不治死亡。戲里、戲外,吳漢都是個悲劇人物,悲劇演到最後,連命都陪上。
「野戰排」(Platoon, 1986)
1986年,美國奧萊恩公司推出「野戰排」,這部電影由奧立佛史東同時兼任製片、編劇、導演三大工作,第三度在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上,掀起越戰熱潮。
這部作品,捧紅了查理辛、湯姆貝林傑、威廉迪佛,其中,查理辛為「現代啟示錄」男主角馬丁辛的兒子。「野戰排」為奧立佛史東投入越戰電影的濫觴,號稱是史東的「越戰三部曲」第一部。
「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 1986)
也是1986年,美國Touch Stone公司推出「早安越南」。這部作品,嚴格說來對於越戰本質涉入並不多,全片精華在於男主角羅賓威廉斯個人精湛的演技。
仔細觀察,其實不論是越戰題材的「早安越南」,或是男扮女裝的「窈窕奶爸」(Mr. Doubtfire),羅賓威廉斯在兩部片子里所作表演,都極為類似。
「早安越南」這部電影,以越南美軍電台(American Forces Vietnam Network, A.F.V.N)為空間,也算是電影史上,唯一一部關於美軍電台的電影。
「越戰家書」(Dear America, 1987)
1987年,繼「越南血戰史」之後,好萊塢又推出第二部越戰記錄片「越戰家書」(Dear America)這部電影以越戰記錄像片為經,以駐越美軍寫回美國的書信為緯。
片中旁白,全為書信內容,電影公司請來大量好萊塢著名男女明星,為家書念旁白。這些明星包括湯姆貝林傑、馬丁辛、威廉迪佛、勞勃迪尼諾、麥特迪倫、麥克福克斯、西恩潘、羅賓威廉斯、凱薩琳透納、伊麗莎白麥高文。
「漢堡高地」(Hamburger Hill)「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 1987
同樣在1987年,描述美國第101空降師浴血奮戰的「漢堡高地」,以及大導演史丹利庫布列克力作,以海軍陸戰隊為對象的「金甲部隊」,也相繼推出。
基本上,「野戰排」、「漢堡高地」、「金甲部隊」這三部越戰片極為同質,都是直接切入美軍在越南的第一線熱戰。其中,「野戰排」影射了當年美軍屠殺越南平民的「美萊村事件」;而「金甲部隊」則以一九六八年春節大攻勢,為闡述主軸。
曾經有人作過實驗,找從來沒有看過這三部片子的觀眾,連續把這三部電影看一次。看完之後,觀賞著根本分不出哪部是哪部,因為,這三部電影太類似了。
「越戰傷痕」(Casualties of War)「七月四日誕生」, 1989
到了1989年、1990年左右,驚悚片大導演布萊恩狄帕瑪推出了「越戰傷痕」,而奧立佛史東則完成越戰三部曲的第二部「七月四日誕生」。
這兩位大導演,拍起越戰片來還挺迎合年輕觀眾口味,前者以麥寇福克斯,後者以湯母克魯斯,分別擔任主角,兩位青少年偶像金童一對,分別在越戰片里擔綱。
「越戰傷痕」根本是以當年著名的「美萊村事件」為藍本,而「七月四日誕生」則著重於後越戰?諍笠胖ⅰT謖飭講科�又�螅�恢鋇?994年,奧立佛史東才完結越戰三部曲,在今年初推出「天地」。
「天地」(Heaven & Earth, 1994)
「天地」這部電影,充斥太多的荒謬內容,是西方人不了解東方文化的典型產物。片中,越南鄉村下里巴板的莊稼人,以英語為唯一語言,明明是越南農村,卻聽不到一句越南話。
如果始終如此倒也罷了,偏偏,這些從小以英文為唯一語言的越南孩子,到了西貢之後,和美國大兵對話時,卻又結結巴巴,講些Me don t love you之類的爛英語。更絕的是,兩個越南人在美國大兵面前,突然又改口講起越南話。
光是語言一項,就讓人看得一頭霧水。此外,這部電影里太多說教,田裡的泥腿子一張嘴就吐出大量深奧的東方哲學,莊稼人沒了莊稼人應該有的的草根特色,全成了經綸滿腹的聖賢,彼此講話根本不像日常對話,而是彼此向對方傾倒散文佳句。
奧立佛史東本身就是越戰老兵,因此,他處理「前進高棉」、「七月四日誕生」游刃有餘,因為那是他所熟悉的題材。可是,他顯然對越南人的本質(或是東方文化)欠缺基本了解,「天地」一片拍起來非驢非馬,十分四不像。
分享到搜狐微博
❺ 跪求寂靜嶺歸鄉劇情文字介紹
我覺得一個游戲如果能出到第5代,還老有人扳著指頭算下一代什麼時候出,說明肯定有一些超越了游戲本身的東西在吸引他們。對「寂靜嶺」系列來說,那就是它的劇本所具有的文學深度以及由此所引發的爭議。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寂靜嶺」的話——它是一部立體小說。從1999年推出的第一部算起,迄今為止的每一部「寂靜嶺」作品都可以被解讀為在其獨特的敘事風格下對人本身的關注,這就是「寂靜嶺」的靈魂。《寂靜嶺——歸鄉》(Silent Hill∶Homecoming,以下簡稱SHH)並不是出自日本KONAMI原製作小組之手,而是由美國Double Helix工作室操刀,這一點引來了不小的爭議。很多老玩家都對本作有諸多看法,認為它偏離了「寂靜嶺」系列的原點,這是我希望在這篇文章里解答的問題之一。這是一篇世界觀的解讀文章。對那些還有沒有機會接觸到5代的玩家,建議先體驗游戲再閱讀本文。如果您已經接觸到了SHH,而且對它的情節有著諸多疑問,那麼請繼續往下看,這篇文章就是為你們准備的。故事地點:牧羊人幽谷(Shepherd Glen),有著150年歷史的美國小鎮,至今仍保持著獨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與寂靜嶺隔湖相望。以清教徒時期形成的四大家族為核心,維持著一種特殊而緊密的家族式社會關系。
即將接到退役通知的士兵Alex Shepherd在一起戰斗中受傷,隨即被送到了醫院。然而他在醫院里卻發現了自己已經多年未見面的弟弟Joshua。奇怪的是,Joshua一直在躲避自己。為查明Joshua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Alex回到自己的家鄉牧羊人幽谷,見到了法官Holloway以及其女也是自己青梅竹馬的朋友Elle。Alex在查詢過程中發現了奇怪的現象,鎮上同時還有許多人也失蹤了,Elle的妹妹Nora也是其中之一。最終他發現這些人有可能都成為了某種陰謀的犧牲品,而自己的弟弟Joshua有可能也被牽扯其中。在家中發現父親留下的信件之後,一切的證據都指向了寂靜嶺當地教會,他們有可能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在綁架和殺害牧羊人幽谷的居民。為了找到Joshua,同時也為了營救自己被綁走的母親,Alex同Wheeler副警長以及Elle一起趕到了寂靜嶺。在寂靜嶺,Alex的父母雙雙遇害。不過父親臨死前的話讓Alex震驚不已,他說Alex其實一直都待在精神病院,他身上的士兵銘牌和軍服實際上都是其父退役後的物品。Alex最終在Holloway法官這里得知了殘酷的真相。牧羊人幽谷的四大家族們自從定居之日起,就保持著每隔50年一次犧牲自己子女作為祭品的信仰,否則就會出現「神之怒」,黑暗會吞噬一切。當到了Alex這一代人時,其父Adam拒絕獻祭自己的兒子,神罰出現,教會不得不使用綁架和獻祭活人的方式來平息神的憤怒。 經過了重重事件,Alex終於恢復了一直被自己遺忘的記憶。自己的弟弟Joshua早已經死去,原因是自己沒有盡到兄長的責任。Alex自己並不是什麼士兵,這么長時間以來他一直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在與教會做了最後的了結後,帶著傷感的回憶,Alex跟Elle一起離開了寂靜嶺。
SHH使用了一種獨特的敘事方式——倒敘與誤導,這種敘事方式貫穿了故事的始終。以片頭為例,當我們看到Alex躺在擔架上被人送進醫院,路上還可以看到幾個不同的病人在接受「手術」,任何人對此的第一印象都會是這是一家醫院,Alex是一個在戰斗中受了傷的士兵。然而一直要到最後,我們去對比四大家族各自祭品死亡方式時才會發現,片頭所謂的幾個病人實際上就是被犧牲的3個家族的子女,而Alex是作為最後一個祭品被送進秘密醫院的。如果再細心一點會發現,把他送進醫院的醫生正是Alex的父親Adam。作為故事的第一主人公,Alex的士兵身份是一個很明顯的誤導。我們一直在這樣的誤導下以Alex的第一視角進行著游戲,整個過程一直持續到最後經其父之口得到了證實為止。士兵視角與主人公記憶的倒敘形成了整個故事最大的戲劇沖突,謊言與真相,錯覺與事實之間的矛盾一直保持到故事結束。這使得SHH 保持一種開放性的故事結構,任何人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詮釋它的故事,而這一點正是SH系列自2代以來最核心的概念所在。所以筆者的看法是,Double Helix的工作是出色的。5代為了吸引新玩家群體而在風格上所做的變動(大量電影元素的使用以及動作系統的硬派化)不應該成為吹毛求疵的理由。 SHH到底說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它要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思考?在回答這些疑問之前,我們必須對下面兩個問題作出回答,否則玩家就很容易被它的敘事方式所誤導。第一,Alex身上發生了什麼事?第二,Joshua到底是誰,他又發生了什麼事?
Alex Shepherd
Alex所在的Shepherd家族在小鎮上的歷史演變中扮演了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這點我們從牧羊人幽谷的先民們決定使用他的家族姓氏來命名城鎮就可見一斑。四大家族世代以秘密協議的方式分享權力,到了Alex這一輩人時,他們各自的角色分別是:鎮長→Bartlett家族;法官→Holloway家族;醫生→Fitch家族;警長→Shepherd家族。雖然幽谷的開拓者早在南北戰爭時期就已經從寂靜嶺移居到此地,但是當地教會仍然保留了源自寂靜嶺的原始信仰形態,每隔50年的時間,四大家族就要從自己的後人中選擇一人作為祭品,以平息50年一次的「神之怒」。 Alex的父親是一名前空軍上校,有著良好的服役記錄,退役後在牧羊人幽谷擔任當地警長。Alex的母親Lillian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勤儉持家之餘在當地學校也擔任著董事的工作。這是一個表面上讓人羨慕的家庭,然而只有Alex自己才知道,父母對自己有多麼的厭惡。從小在父親嚴格的軍人教育下長大,Alex從來不敢說半個不字。父親對待他就像對待軍隊里的新兵,而無論自己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得到父親的首肯。在Alex的印象里,從來沒有看見父親對自己露過一次笑臉。曾幾何時Alex會轉向母親尋求理解,但能得到的就只有母親的冷漠,由此他經常會懷疑自己是不是Shepherd家的親生兒子。父母總是偏愛弟弟Joshua,給他最好的玩具,最好的衣服,就算是鎮上的節慶日也總是Joshua在父母的身邊,好像他們的眼裡沒有Alex的存在。Alex還很清楚地記得,在自己入伍那一天,父親甚至沒有在車站露過面。不過我們要問,在這些Alex的個人記憶里,有多少成分是真實的,有多少成分經過了意識的偽裝?Alex到底是不是一個士兵?排除有意為之的誤導成分,能證明Alex士兵身份的有兩樣東西,第一是他的士兵銘牌,第二是他身上的軍服。然而這兩樣東西都不可靠,銘牌來自其父Adam,而我們可以在其後的場景里發現軍服也是來自同一個人。換句話說,Alex所有關於士兵的記憶都是來自他自己的臆想。問題在於,臆想的根源在哪裡?
因為故事序章所帶有的夢境色彩,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即故事開頭是Alex的噩夢,並沒有真實發生過。問題是,故事的其他部分呢?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從故事的開頭到結尾,Alex從來就沒有醒來過,我們只是跟著他做了南柯一夢? 需要注意的是,SHH的諸多環節都存在著濃厚的非理性色彩,我這里所指的非理性並不是泛指寂靜嶺的超自然背景,而是特指場景轉換中邏輯鏈條的缺失。SHH故事的場景轉換存在一個固定的模式,即Alex產生劇烈的頭痛,在甲地暈倒,在乙地醒來,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其一,Alex在牧羊人幽谷的墓地暈倒,在寂靜嶺的旅館醒來。然而這2個地方相隔幾十公里路程,中間還有一個Toluca湖,所以夢游是說不過去的。我們在之後還能看到這樣的故事情節,當Alex和Elle以及Wheeler得知真相,決定從牧羊人幽谷趕往寂靜嶺時,3人必須搭乘快艇才能穿越Toluca湖來到寂靜嶺,與此時的情節一對比很容易就能得到這樣的結論,即之前Alex夢游式來到寂靜嶺的情節是站不住腳的。 其二,Alex在寂靜嶺旅館的地下室暈倒,在幽谷的警察局監獄醒來。此處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沒有問題,因為事後據Wheeler警長所說,是他把Alex帶進去的。不過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其中的矛盾,因為在此之前警察局裡早已被怪物所佔據,以至於兩人對話結束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殺出去。那麼,他們一開始是怎麼進去的?
事故
在最終真相揭曉之時,Alex的父親Adam告訴我們,「自從當年那起事故之後,你一直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這不僅意味著Alex的軍人身份來自他本身的幻想,也同時提出了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就是「意外事故」到底指的是什麼?在故事流程的暗示下,很多玩家都會下意識地把最後Joshua落水死亡同Alex之父口中所說的「意外」聯系起來,然而這是被製作人故意誤導的結果。Alex身上真正發生的事情,來自在市政大廳發現的一篇新聞報道。從這篇新聞報道可以得到以下兩個結論:第一,Alex在8歲時發生了校車意外落水事件;第二,因為被困在湖水中4個小時以上,Alex出現了低溫性休克症狀,而且正如我們從新聞報道中看到的那樣,他很有可能一直沒有從昏迷狀態中醒來。然而如果單就這起事故本身而言,它還遠遠不能成為Alex出現幻想和錯覺的理由,我們必須繼續進一步追問下去,接下來又發生了什麼?
外傷後應激障礙與腦白質切除手術
根據醫生日誌的記載,Alex的症狀正式名稱是「外傷後應激障礙」(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起因是低溫性休克所導致的腦部損傷。我相信有讀者會對些專用醫學術語感到莫測高深,那麼在這里用一個更廣為人知的詞來替代——海灣戰爭綜合症。因為「外傷後應激障礙」這個詞實際上是通過越戰和海灣戰爭中的美國大兵之口而傳播的。簡單來說,一般而言經歷了突發性災難事件的患者(比如戰爭中目睹了身邊的戰友被炸成碎片)都會去迴避最初的創傷性記憶,但是病理反映仍然會不可避免地以生理和心理的方式出現在患者身上,具體表現為性情上的暴躁與暴力沖動,在意識中加入回閃和影像,短暫失去與現實的接觸,並以圖像、聲音、氣味等方式重新體驗最初的創傷性記憶。 分析到這里我們有了一個與故事進行方式相吻合的病理模式,外傷後應激症狀之一的性格暴躁和暴力行為體現在了Alex的病人報告上,我們可以在醫院的多份護士和醫生日誌里發現有關206房間(也就是Alex)病人暴力行為的報告。在意識中加入回閃和影像正是故事的敘事方式之一,Alex在多個場合里都以記憶回閃的方式重溫了自己早年的生活經歷。短暫失去與現實的接觸正是SHH故事中場景轉換的頭痛模式的起源,當Alex在醫院被醫生施以電擊時,頭痛產生,出現病理反應,而與此同時玩家所處的世界則隨著Alex的意識轉換而發生變化,這才有了我在之前分析中所指出的大量毫無邏輯和理性可言的場景轉換。在最初以正常病人的身份被送進醫院,幾年後隨之而來的是牧羊人幽谷50年一次的家族祭祀。根據事後Holloway法官的陳述,「因為你父親的軟弱導致了所有人的失敗」,一種很大的可能性是Adam Shepherd在此之後與教會分道揚鑣,並出於保護Alex的目的把他移送到了秘密的精神病院,以Alex還沒有恢復意識為由拒絕了教會的要求。我們在大量的醫生和護士日誌上都可以看到,Alex身上的暴力後遺症在入院後到達了頂點。他襲擊醫生和護士,破壞醫院器械,經常要多人才能制服他。醫院對此的應對方法是施以正常治療精神狂躁病人的電擊療法,但收效甚微,以至於最後不得不進行了Lobotomy(腦白質切除)手術。在Alex自己家裡和醫院都可以找到一份內容相同的文件:「206房間的病人明日將接受腦白質切除手術」。還有一張Alex個人的照片,照片上的他本人張著大嘴神情恍惚,顯然是手術後的留影。腦白質切除術是一種治療強烈情緒失衡反應(簡單說就是精神狂躁)的手術,因為其嚴重的副作用,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被終止。精神分裂和失憶是腦白質切除術的副作用之一(請大家注意這兩個詞不是筆者生造出來的,而是醫生日誌上的內容,在之後的分析中還會用到),而這個描述顯然是符合Alex本人症狀的。
錯覺與幻想,事實與悖論
一切都是Alex的南柯一夢?現在下這樣的結論為時尚早。以上的演繹與推理說到底只能算是間接證據,讀者可以選擇接受,也可以不接受。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些直接證據,一些真正體現了製作人思路的暗示,這就是故事的溺水和醫院結局。在醫院結局裡,我們會發現Alex從來就沒從醫院醒過來,他身上穿著精神病人的束縛裝在接受電擊治療。實際上如果再細心一點你會發現,那兩名醫生不是別人,正是Alex之父Adam和當地的副警長Wheeler。而按照故事的流程,這兩個人此時早已應該死亡了。在溺水結局裡,此前早已應該被三角頭砍成兩半的Alex之父Adam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故事裡。他履行了教會祭祀的要求,親手殺死了Alex作為祭品。故事一共有5個結局:鬼魅、UFO、正常好結局、溺水、醫院。按照SH系列傳統,UFO是每一代都會有的例常惡搞結局,體現了製作人的自我調侃,而另外4個結局則都有著各自的意義和世界觀上的外延。此時2個正常結局中出現了和之前故事流程完全矛盾的事實,Adam並沒有被三角頭殺死。甚至被普遍認為是在Alex參軍入伍前就已經溺水死亡的Joshua都沒有死,Adam很明確地告訴我們,「Joshua會很安全地繼承Shepherd家族」。到現在可以下這個結論了,一切的來源都是Alex Shepherd自己的錯覺,SHH是一個關於Alex個人的故事。當我們用這樣的視點來觀察SHH時,就會看到與之前完全不同的一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SHH的結局是由3個元素決定的,它們分別是:1.是否殺死母親;2.是否接受父親的懺悔;3.是否救助瀕死的Wheeler副警長。就故事本身而言,這3個因素跟劇情主線沒有更多的實際聯系,它們所反映出的是一種主觀的情感指標,Alex對這3個人的認知程度導向了不同的結局。而此時讀者也有了一個真正觸及SHH核心的切入點,這就是家庭的回歸和親情的重建。這也正是故事的副標題Homecoming一詞的真正含義。具體一點說,我們在故事裡所扮演的角色只是Alex潛意識中的慾望再現。他對父母的情感,對親情的渴望都不遺巨細地表現在了故事情節里。當我們用這樣的視點去觀察SHH的故事時就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事實,比如玩家在故事裡所遇到的3個Boss級怪物實際上是跟他一樣的儀式犧牲品,以及Alex父親Adam的死亡實際上是前者潛意識作用下的結果。類似的情感模式貫穿了故事的始終,也使得玩家有了一面觀察Alex內心世界的窗口。我以游戲中最主要的幾個場景為例子,做一下詳細的分析。
旅館(Grand Hotel)
在這個場景里,Alex會在一家破舊的旅館里發現一個門上有著奇怪大洞的房間,裡面是一個看不見的女人。她要求Alex替她找到昔日的3件回憶,之後Alex會得到一把通往Joshua所在房間的鑰匙。3個回憶分別為3張不同的明信片,內容依次為: 「多麼美好的一天!棉花糖的味道和歡笑聲在空氣中飄盪,這樣的日子讓我回想起了年輕時候的無憂無慮。家庭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孩子們就是我們的未來。」 「曾經我是如此渴望每天的生活,直到疾病開始占據我的身心。我的窗戶外面是一棵橡樹,上面的葉子絢麗多姿,紅色的、黃色的。歲月如梭,它們隨風飄落。」 「我有一些壞消息要告訴你。昨天我一個人坐船去了很遠的地方,我用臉靠近了冰冷的水面。當我靠在船邊時,項鏈纏在了船槳上,掛鉤松開掉進了水裡,我就這樣眼睜睜看著你送我的珍貴禮物掉進了湖底。我想要下水打撈,可是水太深太涼了。請原諒我……」 耐人尋味的事實是,3張明信片的內容在故事劇情中都有著具體的出處。它們分別對應的是: 1.牧羊人幽谷150周年建鎮節狂歡。我們在鎮上的各個場景都可以看到當年狂歡節的海報,在Alex自己家裡還可以看到他一家人在狂歡節上的合影,Joshua手上拿著棉花糖站在父母的旁邊。 2.第二張明信片上所記載的橡樹原型來自於鎮上市政廳地下深處,在那裡有一棵自建鎮之日起就屹立於此的像樹,盤根錯節,根深蒂固。我們可以看到Barrlet鎮長長期以來一直在用各種方式保證像樹的生存,其中包括在墓地挖掘屍體作為給橡樹的肥料。根據筆者考證的結果,這顆橡樹跟小鎮的信仰有著緊密聯系,它是被種在神罰之坑(God』s Wrath)之上的,橡樹枯萎的結果就是「神之怒」,地下的黑暗會吞噬掉整個小鎮。有興趣的讀者在市政大廳可以看到相關圖片。 3.最後一張明信片實際上就是最後一幕Joshua之死中,Shepherd家傳項鏈丟失的再現,不過這一幕放在後面的討論里再來談。實際上,門背後的女人就是Alex的母親Lillian,而3個不同的回憶都有著背後的生活來源。 回憶1:Lillian對家人的珍惜,和對家庭的重視; 回憶2:牧羊人幽谷的秘密信仰對Shepherd家族造成的傷害,以及其母Lillian與其抗爭的過程;回憶3:Lillian為了保護其子Alex而故意丟棄了Shepherd家的家傳戒指。 破舊的旅館跟門上的大洞本身就是對破碎家庭的隱喻,而收集完整的三個回憶得到通往Joshua所在房間的鑰匙這一設計則完整的再現了Alex內心深處重建家庭的心理意向。換句話說,我們只是在Alex的潛意識作用下滿足了他對家庭和親情的幻想。類似的隱喻,在家裡出現里世界後玩家必須解開4個謎題中也得到了體現。(下半部關鍵字預告:母親之死、繼承人悖論、兒童與青年的對立、Bogeyman和父親之死……)
母親之死
Alex與母親Lillian的關系是復雜的。一方面Lillian像所有正常的母親一樣,深愛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她深知按照牧羊人幽谷的傳統,Alex總有一天會成為祭品被犧牲。Shepherd一家長期以來都在默默地為這樣的結局做著准備。為了在那一天到來時不至於在情感上無法接受,她跟Alex的父親Adam達成了默契,在情感上疏遠Alex。前者把Alex當成寵物狗來撫養。而Lillian自己則把Alex視做在學校寄宿的學生。她把對Alex的感情隱藏在內心深處。表面上則對他的處境漠不關心,由此引來了Alex的怨恨。
我想提兩個問題幫助大家思考:1.Lillian跟教會事務沒有任何直接聯系,為什麼會遭到教徒的綁架?相反的作為最後一個應該被犧牲的祭品,為什麼寂靜嶺的教徒們無視了Alex的存在,讓他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一直安然無恙?2.為什麼要用綁在十字架上五馬分屍的這樣誇張而戲劇化的方式來處死Lillian?
母親之死這個場景的主題,不是要去反映教徒有多麼殘暴,而在於體現了Alex最後對母親的態度,因為最終母親的生死恰恰是由Alex決定的。當Alex在家中發現父親留下的信件,意識到母親一直在對他說謊時,他與母親憤怒對峙。此時作為Alex內心慾望的體現,教徒出現了,他們綁架了母親以作為對她的懲罰。此後在地下監獄的十字架絞索台上,同時作為法官和劊子手,Alex對母親進行了最後的審判。
十字架絞索刑具本身是對Lillian生活處境的隱喻。要麼犧牲自己的兒子以保證小鎮的傳統,要麼保全自己的兒子面對教會的憤怒,無論你作出什麼決定,對一個母親來說都是痛苦的事情。就像身在絞索架上的Lillian一樣,無論做什麼都只會帶來更大的痛苦。此時如果Alex作出無罪判決,則直接殺死母親以結束她的痛苦;如果Alex作出有罪判決,則母親繼續在痛苦中掙扎直到最後死去。此處對待母親的態度將直接關繫到結局的達成。
Joshua
要揭開圍繞在Joshua身上的謎團,首先必須用推理的手段來揭開Alex自相矛盾的記憶。根據Alex本人的記憶,弟弟Joshua是在自己參軍入伍之前因為一起意外事件溺水死亡的。然而溺水這個結局告訴了我們相反的事實,Alex的父親Adam告訴我們:「Joshua從此會很安全地繼承Shepherd家族。」顯然死人是不具有繼承家族的能力的。這里出現了明顯的矛盾,而這種劇情上的矛盾要麼理解為有意為之的暗示,是製作人留下的線索,要麼理解為編劇的低能,我相信選擇後者的人應該是少數。
根據官方人物設定,Alex22歲、Joshua9歲。故事用相當多的筆墨表現了Joshua跟Alex的早年生活經歷,包括Alex親手把胸燈交給Joshua,以及最後Joshua的溺水死亡。與此同時一個悖論似乎被人忽視了,Alex發生校車落水意外是在8歲,根據其父的證詞:「自從那起意外事故以後你一直在精神病院。」必然的結論是事故發生後Alex在醫院度過了14年的時間。這個結論同時對另一個世界觀問題作出了解釋,那就是無論玩家在鎮上的任何地方進行調查,都會發現這樣的提示:「這個地方已經廢棄很久了。」類似的場景在故事中比比皆是。原因是Alex對小鎮的印象一直停留在14年前事故發生時的情況,他的意識忠實體現在了他的幻想世界裡。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Alex在8歲時發生意外,此後被父親以精神病人的名義秘密保護在精神病院,那麼在他發生落水意外這一年,他哪來的9歲大的弟弟?如果說,Joshua是Alex發生落水意外5年以後出生的,但故事中大量成年後的Alex與Joshua共同生活的場景仍然與此形成了尖銳的沖突。因為Alex的父親Adam已經明確告訴我們:「自從當年那起意外以後,你一直都呆在精神病院。」
繼承人悖論
按照四大家族長久以來的秘密約定,各個家族每隔50年的時間就必須在自己的子女中選擇一人作為獻給神的祭品。當Alex這一代的輪回開始時,其中的三大家族已經履行了自己的義務。Bartlett鎮長的兒子Joey,Holloway家族的次女Nora,還有Fitch醫生唯一的女兒Scarlet都被秘密獻祭。那麼,Shepherd家族被選定的祭品到底是誰?
從Alex的父親Adam的懺悔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自白:「為了讓事情最終到來時不至於讓他無法接受。」Adam選擇了簡單粗暴的方式來養育自己的某個兒子,很顯然這個兒子是指Alex而言。換句話說,Alex應該是Shepherd家族被選定的第一祭品。這同時也符合最後在聖堂所發現的歷代祭祀品名單,上面很清楚刻有Alex的名字。與之相對應的重要情節,是Adam把自己的家傳戒指傳給了Joshua,並且用非常嚴肅的口吻告誡Joshua,不能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同樣的情節出現在了Nora之死的場景里,我們在這個情節里會發現Holloway法官把自己的家傳項鏈傳給了Nora,之後Nora被前者以儀式約定的方式親手勒死,成為第三個祭品。換句話說,Nora繼承Holloway家族項鏈的情節實際上對Joshua繼承Shepherd家傳戒指做了這樣一個注腳——四大家族的繼承人將成為各自家族的祭品。這樣一來就出現了矛盾,Adam選擇長子Alex成為祭品,但同時他把家傳戒指交給了次子Joshua,這將意味著後者也成為祭品。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筆者想再提一個問題,為什麼在Alex家裡的所有角落都無法看見任何一張Alex和家人在一起的合影,只有父母跟Joshua的照片?我們還多次看見Alex明確傳達了這樣的信息:「我記得很清楚拍這張照片時我在場,怎麼裡面看不到我自己?」
真相
筆者給出的答案是——Joshua並不存在。我們在所有家庭合影中所看到的,被Alex認為是自己的弟弟Joshua的那個人,實際上就是他自己。Alex在8歲時發生意外,此後一直被秘密看管在精神病院,所以在他的家裡不可能留下8歲以後的生活合影。腦白質切除手術給Alex留下了精神分裂和失憶的後遺症,此時Joshua的形象被賦予了生命。它的誕生一方面體現了Alex內心深處自我情感補償的需要,因為從他出生直到發生意外被送進醫院為止,他從來沒有在父母身上得到過一絲的關愛。Joshua的身上寄託了他所失去的親情,他所失去的一切,都在Joshua身上得到了補償。在夢境的偽裝下,父母對Joshua的關愛以及Alex對Joshua的尋找構成了一個邏輯上的從屬關系,並指向了同一個主題,這就是Alex內心深處對家庭和親情的慾望再現。
Joshua的形象來自校車發生意外那一刻Alex的自我認知。我們可以在許多場景中通過人物的穿著看出故事發生在秋季,然而Joshua仍然身著夏天的短裝,這正是當年Alex發生意外時的季節和穿著。Joshua崇拜作為軍人的父親,酷愛軍事玩具和軍事游戲,房間里貼著美國軍隊的海報,這一切都是Alex自己對父親秘密情感的再現。在表面上的憎惡之外,Alex私下崇拜作為軍人的父親,這一點從他即使在醫院里仍然身著父親的舊軍裝和士兵銘牌,以及幻想自己的軍人身份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因為簡單的事實是Alex不可能有8歲以後的正常家庭生活經歷,所以必然的結論是故事中所有與Joshua有關的場景都經過了意識的偽裝。Alex跟Joshua之間的關系實際上體現了Alex身上兩種人格的對立:一個一心想成為父母眼裡的乖寶寶,得到父母的關愛,循規蹈矩;另一個則在沉默中承受父母的長期漠視,直到最後幻想了自己入伍參軍的一幕來作為對家庭的逃避。
Janus之喻,兒童與青年的對立
這是在寂靜嶺監獄外一個廢園子里出現的一道謎題。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玩家需要找到兩塊寶石,石榴石和綠松石,分別代表了1月和12月(Joshua和Alex),然後放入Janus雕像分別標記著「Old」和「New」的兩塊石槽里。我估計很少有人會去注意謎題本身的含義,然而這里卻隱含了故事最為重要的一個主題,這就是Alex從兒童到青年的成長。
Janus是羅馬和希臘神話中的門神,他象徵著野蠻與文明之間的轉變,也象徵著人由兒童到青年的轉化。在最早的希臘神話中,Janus的外形是一個兩首雙面神,一面光滑無須,象徵了兒童的稚嫩和童真;另一面則留有胡須,手中握著通向未來的鑰匙,象徵了從童年到青年的成熟。作為一個被嚴密看管的精神病人,Alex在生理上完成了從兒童到青年的轉變。然而他的人生經歷,自我認知都在8歲發生落水意外那一刻被永遠定格了。14年秘密看管的地下生活對他造成了身心的巨大傷害,同時因為腦白質切除手術所導致的失憶和精神分裂,Alex的精神世界始終處於失衡和混亂狀態。表面上看,Alex是一個22歲的退伍士兵,而實際上他仍然是那個雖然被父母所疏遠,卻仍然在私底下崇拜著父親軍人身份的8歲兒童,軍人身份的假想只是Alex自欺欺人的偽裝。
太長了 暫且到這吧
❻ 《歸 鄉》 —— 致親人荷爾德林
阿爾卑斯的夜依然晴澈,浮雲,
凝聚著喜悅,將空谷深鎖。
輕嬉的山風,飄忽無定,嘯傲著,
一縷幽光,從冷杉垂落,倏然隱沒。
喜極而顫的混沌,漸急漸驟,
稚幼卻強壯,為雲崖間情人的爭斗
歡呼著,在永世的隔閡中醞釀、翻湧,
只因為晨光於其中不羈地綻露熹微。
只因為年華無邊踵增,那神聖的
光陰,那歲月,被恣肆地重排、組合。
惟有雷鳥省察著時序,在山間、
在風里,翱翔著,呼喚著白晝。
此際雷鳥依然警醒,無畏地俯視深淵里的
荒村,志存高遠,凌越巔峰。
早已預感到萌生,古老的泉,疾光電影般
隕落,濺落中,大地氤氳,
回聲四野響徹,冥冥中有作坊
不舍晝夜,寄送著饋贈。
玉峰在高天閃著靜穆的光,
皚皚的積雪上遍開著玫瑰。
更在光芒之上,高潔至福的
神,意興盎然地舞動神奇的光。
這上界的靈,卓然幽處,神色皎然,
似乎樂於贈予生命,樂於
與我們一道,創造喜悅,時常地,這神靈
深諳尺度,深諳呼吸,也曾猶疑地、審慎地,
將極樂至福,恩賜給千城萬戶,慷慨地
開啟大地,遮天的彤雲,還有你們,
最可信賴的風,你們,溫煦的春日,
用舒緩的手再次撫平傷痛,
這個造物之主,更新著時間,將
老去的人類止水般的心振作、激動,
在深淵里,將之開敞,將之澄明,
彷彿他熱中於此,於是一個生命再次開始,
嫵媚如花,彷彿,昔日的神靈今朝回歸,
喜悅再一次漲滿雙翼。
我曾向他傾訴千言萬語,因為,無論詩人怎樣
冥思吟哦,都與神祇和他息息相關;
我曾向親愛的故鄉,千呼萬喚,以免,,
神靈不期然地驟然將我們襲攫;
也曾為你們,憂慮著的故鄉的親人,
聖潔的謝忱含笑為你們帶回無數流浪的人,
父老鄉親!為你們,當湖水輕搖著我,
舟子陶然閑坐,喟嘆我的航程。
潮平如鏡,喜悅滿盈歸路,
如花綻放,城郭在晨光中
形影漸漸分明,緣沿蔥郁的阿爾卑斯
順流而下,歸舟靜泊在津渡。
堤岸溫暖,山谷多情開敞,
香徑晴翠,掩映著我的衣衾。
園囿相伴而立,蓓蕾晶瑩地吐綻芳蕊,
鶯歌婉轉,迎迓著倦歸的旅人。
一切都似曾相識,甚至擦肩而過的問候
也充滿情誼,每一張笑靨都充滿親緣。
勿庸置疑,這里就是生身之地,你找尋的
故鄉泥土,近在咫尺,已然與你相遇。
行歌的羈旅,赤子般,並未徒然凝立
在驚濤拍擊的城門,而是在為你
探尋著敬愛的名諱,天眷的林道!
大地殷切的埡口,
誘引我遠行在對遠方的期待中,
那裡,鍾靈毓秀,那裡,靈獸萊茵河
在平原上奔湧出鹵莽的道路,
從雲崖間沖出歡騰的山谷,
在那裡,萊茵河穿越陽光燦爛的山坡,流向科摩,
或者,如晝夜徜徉,在坦盪的湖。
神聖的埡口!你更誘引著我
歸鄉;踏上開滿鮮花的舊路,
我要去追尋大地和美麗的內卡河谷,
還有青蒼神聖的林莽,橡樹
欣喜地與白樺和山毛櫸相親而居,
青山深處,正待我魂銷神迷。
他們在那裡將我迎接,哦故城的聲音,母親之聲!
哦你感動著我,喚起我久違的往事!
而他們依然如故!哦我至愛的人們!陽光與喜悅
依然煥發你們的容顏,你們的目光依然明澈。
呀,一切依然如昨!成長著成熟著,在此
活著愛著的一切,依然摯誠不改。
而世間至善之物,橫陳在神聖和平
的彩虹下,被白發老人與垂髫少年珍存。
我迂闊妄語。喜悅滿懷。而明天與未來,
當我們走過看過花樹下生機盎然的田野,
我愛著的人們,我將在陽春的佳日里,
與你們一道傾談、憧憬。
我曾聽聞許多關於我們偉大天父的事跡,
曾因他而長久地緘默,他在巔峰之上
重振易逝的流光,宰制著崇山峻嶺,
他應許我們上天的恩典,呼召
鏗鏘的歌詠,遣派眾多良善的神靈。哦,別在猶豫,
來吧,永生的你們!歲月之神!你們,
故園之神,來吧!進入所有生命的血脈,
讓普天同慶!分享上蒼的恩典!
高貴我們!年輕我們!沒有人性良知,
無時無刻不滿盈喜悅,
這樣的喜悅,一如此刻,情人久別重逢,
請將一切相宜地神化,如為他們造設。
當我們贊美飲食,我當呼誰的名?當我們
日落而息,告訴我,我該如何表達謝忱?
我可否稱之為至尊?神不中意不相宜之物,
領會他,於我們的喜悅而言近乎微茫。
難道我們不得不時刻緘默;因匱乏神聖的名,
心在狂跳,話語卻滯留在口?
時刻奏響的琴聲,
或許會感動將臨的上靈。
萬事俱備,喜悅背後的憂慮,
也已經幾乎得到紓解。
而這樣的憂慮,無論情願與否,歌者
必得在心靈中時時承受,別無選擇
❼ 寂靜嶺:歸鄉的游戲評價
這次的《寂靜嶺:歸鄉》,是有史以來最不恐怖的一作。毫無疑問。《寂靜嶺:歸鄉》是恐怖感最弱的一作,甚至比不上3代。這一代中,是出場NPC最多、共同行動時間最長的一代,也是里世界比例最少,里世界最明亮的一代,而且這一代沒有了那種敵人出現時的老電影膠片感,也很少有那種完全黑暗需要一盞電筒照亮周圍的場景,整個場景基本是「溫暖」、「明亮」的。(遊民星空網評)
寂靜嶺一貫的特色,是讓玩家對劇情有多種解釋可能,並有很多小暗示可以回味。卡車司機、家中的照片、病房的號碼等等,都是與劇情有聯系的,有些地方,在打通後再琢磨,會有恍然大悟的味道,比如開場看到的主角在被推入醫院的床上陸續快速閃過看到的殘酷場面。(遊民星空網評)
這個游戲使用了全新的圖象引擎,帶來前所未有的恐懼和驚悚。Alex將要用全新的戰斗系統,來攻擊和防禦,在可怕的寂靜嶺的怪物的攻擊下求生。Alex會在途中獲得很多武器,來跟這些恐怖的怪物戰斗,同時揭開致命的迷題,發掘寂靜嶺最黑暗的秘密。《寂靜嶺:歸鄉》還帶來了系列作曲家Akira Yamaoka的全新音樂。(游俠網評)
❽ 《鬼鄉》:吾心安處是吾鄉
不得不承認韓國的記實電影拍的還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去年這部電影《鬼鄉》在他們內地剛上映就獲得了很高的票房,裡面沒有明星藝人,卻獲得了觀眾深度認可,劇情久久不能忘懷。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已是72周年。這個屬於勝利者的明亮秋日裡,站在屬於正義者的歷史坐標上,再次回望半個多世紀前那段烽火歲月。民族怒吼,億兆一心,用以血還血的悲壯,投身血戰到底的抗爭!除去生命的屠殺,還有不可忘卻淪為犧牲品的女人們。
慰安婦,是日本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強征的隨軍性奴隸。大部分慰安婦來自中國、朝鮮半島、日本本土,日據台灣,也有許多琉球、東南亞、荷蘭等地的女性,其中在日本本土召集的慰安婦又被稱為女子挺身隊,主要通過誘拐和脅迫將其俘虜。
2015年12月1日,「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的分館——「 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 」正式開館,對公眾開放。這是亞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慰安所 舊址,也是唯一一處被在世慰安婦指認過的慰安所建築。2015年12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慰安婦問題向韓國道歉。 2016年5月31日,來自 中國 、 韓國 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民間組織再次發起「慰安婦」資料申請「世界記憶名錄」遺產登記。在前不久中國關於慰安婦的線下的電影《 二十二 》均已上映。
格子間的朝鮮女人們,從十四五歲天真無邪的少女一瞬間被迫淪為日軍發泄工具,在血跡斑駁中掙扎、仇恨遭遇的非人折磨。有一片段印象深刻,在搜查叛逃人員後,女人們被扒光衣服淤斑裸體聚集在一起瑟瑟發抖時,有位日本軍官開口道「你們不是人,只是為皇軍 而活的母狗」。人格侮辱時常,來例假也一樣不能倖免於難,鞭打、凌虐、強奸來發泄獸欲,一旦生病面臨著的將是一顆子彈。
我想起一則報道,在侵華戰爭期間,日本「皇軍」瘋狂的蹂躪女性,對於其變態犯罪行為,稱之為「鼓舞士氣」。日軍情報部的大雄一男曾做出這樣的解釋「用中國女人做慰安婦,會撫慰那些因戰敗而產生沮喪情緒的士兵,他們在戰場上被中國軍隊打敗的心理,在中國慰安婦身上得到最有效的校正。當日本武道士不能支撐崩潰的士兵時,中國慰安婦的肉體卻能夠對復原治療士兵必勝的信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看出,日本政府及軍隊很清楚怎樣利用日本人的這種自我「補償」、自我療傷的心理來麻醉士兵,鼓勵士兵去「犧牲」,同時也轉移並發泄士兵為天皇、為國家上繳血捐充當炮灰的不滿。
能在被侵略國的女人身上得到滿足,必將在被侵略領土上得到滿足,佔有被侵略國的女性,便能滋長佔有被侵略地的雄心。於是不管侵略到哪個國家,日本人都秘密地徵用更多的女人做慰安婦,從精神和肉體上安慰日本軍人,樹立侵略者必勝的決心。對於被激起獸性的日本士兵來說,暴力發泄是最大的滿足,玩弄強奸慰安婦是證明自己依然存在的手段,消除對死亡的恐懼,消除犧牲的痛苦,得到補償的感覺。
看完《鬼鄉》,不忘那首《阿里郎》。影片的社會性遠勝於藝術性,它讓我感受到了無以訴說的痛,以及無處控訴的恥辱。片中也有位中國慰安婦,在鞭子的抽打後穿上了旗袍,不停地求饒「我錯了你別生氣」。如果罪惡要通過受害者一次次揭開傷疤來展示,那麼罪惡永難原諒,仇恨永難消失。面對這樣的電影實在不能苛責藝術性,即使它有這般那般的問題,還是無可爭辯地一刀切中了社會和歷史的痛點。整個故事有一股向上的力量,影片中某一部分女人淘汰將被槍決時,其中有兩個人跪在屍體面前,手拉著手先後被擊斃倒下,悲傷卻不壓抑,死前對生命的渴望。一部用影像講述歷史,用故事控訴暴行的二戰題材的韓國電影,還是值得一看。
「慰安」一詞本身聽起來相當溫和,也正因如此具有極強的欺騙性。如果把這個詞講給未諳世事的孩子們聽,也許他們很難和日軍的暴行聯系起來,對我我們成年人來說,正是這種粉飾與罪惡滔天的魔鬼行徑之間的強烈反差,刺痛著我們的神經。由於與韓國共享著類似得民族傷痛,我們也更容易感同身受。《鬼鄉》的好就在於克制,它沒有單純的用沉重的歷史製造憤怒,而是不時的中斷憤怒讓觀眾去想我們為什麼會憤怒?它沒有一味的渲染悲傷,而是不斷的中斷悲傷讓觀眾去想我們為什麼會悲傷?歷史與現實的映照,意義正在於此。
影片中有一細節值得一提,在政府開始接受慰安婦受害者舉報時,老奶奶去了,卻從政府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口中聽到了
時至暮年,聽到這樣的話失控的說「我就是那個瘋子」!受害者一旦成了受害者,似乎就低人一等成為永久的受害者了。這位公務人員只是整個社會態度的一個縮影,除了窮凶極惡的日本士兵,國民的偏見是否帶來了更為嚴重的二次傷害?幾十年了,她們真的從地獄中解脫出來了么?那些把她們送去地獄的,真的只有日本人么?
那位中國女人,被車拉走後說「這是要去哪裡?離我的家鄉越來越遠了……」屍首異處,客死他鄉。最後的那群蝴蝶,渾身潔白自由自在,正在趕往故鄉。就像片名所暗示的——歸鄉,魂歸故里,吾心安處是吾鄉。
❾ 韓國電影《歸鄉》的導演是誰
歸鄉(韓國慰安婦主題電影)一般指鬼鄉
《鬼鄉》是由趙廷來執導,姜荷娜、崔莉主演的歷史電影,於2016年2月24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以日本慰安婦受害者姜日出為原型,講述了1943年日本侵佔朝鮮時期,14歲少女正敏以及一群女孩們被日軍強行帶走後成為慰安婦的悲慘故事 。
網路:http://ke..com/link?url=o4KbfKRz2D0__09QmFNiU9blkta4wwE5bg0cQb7
❿ 跪求《歸鄉》2009年百度雲視頻在線觀看資源,朴智娥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b8KvSSsFYYQAM4QD0zF1xg
提取碼: beai
《歸鄉 귀향》
導演: 安仙京
編劇: 安仙京
主演: 朴智娥、朴相勛
類型: 劇情、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語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09-11-05
片長: 122分鍾
又名: A Blind River
Seong-chan (Sang-hun Park) is a Korean adoptee living with a family in Australia. He meets a Korean girl named Mari, which sparks an interest for Sang-chan to find his biological mother. He returns to Korea but causes more confusion within Sang-chan. Sang-chan meets a mother and daughter in a motel that brings back his p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