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日本電影
⑴ 如何用社會歷史批評評《英雄》
2006-12-29 14:06:52
大中小
形式主義害死你,張藝謀
在批評張藝謀之前,我先想,他一定會反駁的,如果要反駁,我認為他最好能引用美國前總統里根的一句話。他說:這就像一座山,山在那兒,有人要爬它,山就是這種感覺,為什麼有人要登山,山的感覺就是這樣。的確,現今的張藝謀就像電影界的一座山,讓人仰止。像我這樣無名的囂小當然也就很想爬上這座高山,來證明一下自己。反正我今天就是要批評張藝謀了。在時下媒體都被紅包收買的年代,有許多真實的聲音都被掩蓋了,於是媒體上都是讓人惡心的表揚,沒人敢對大師進行批評。
批評張藝謀先從《英雄》說起,《英雄》就是一部對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經典電影《羅生門》的拙劣模仿。張藝謀的想法可以看出是好的,想模仿三角度敘事,但是他只學了皮毛,只是借了《羅生門》的形式,而沒有學到《羅生門》的神韻,《羅生門》最終講的是人性都是自私的,三個人三種不同的解釋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自己好,別人不好。張藝謀沒有學到這點,因此《英雄》里的故事情節七零八落,最後也沒講明白自己要說什麼。這主要和張藝謀的出身有關,張藝謀是學攝影的,因此對文本的把握能力很差。在電視圈裡有一個潛規則,(借用一下潛規則這個詞,現在潛規則都快變成色情交易的代名詞了,悲哀)就是當記者的,當編導的可以轉行當攝像,很容易,但是當攝像的想當記者、編導,就很難,很難。因為攝像看到的大多是表面上的東西,寫作永遠是攝像的一道坎。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張藝謀對講故事無能為力的情況了。張藝謀拍攝的武俠電影永遠都是場面宏大,故事孱弱、蒼白。
包括他第二部武俠電影《十面埋伏》,原本以為接受了《英雄》的批評之後,張應該痛下決心,努力寫好劇本,沒想到《十面埋伏》出來以後,整個是一個古裝版的《無間道》,做為大師一點原創都沒有,四處抄襲,抄襲完日本人,又抄襲香港同胞,我真替他悲哀。但是抄襲你就好好抄襲,他還不,非得把故事講得亂七八糟,一點邏輯和道理也沒有,官府好像只有兩名官差,就是劉德華和金城武,也沒有上司,也沒有同事,飛刀門倒是一大堆人,我氣得自己都說亂了。這兩個都是老片子了,少說兩句。
接下來說說《黃金甲》,我看了《黃金甲》之後,最大的感覺就是漏洞百出。
張藝謀一直被人詬病的就是劇本,於是這回他乾脆就直接喊出來,我就是要翻拍《雷雨》,《雷雨》劇本經典,這回你們大家沒話說了吧。豈不知照貓畫虎地學,還是把一個的《雷雨》拍得烏煙瘴氣。整個電影我就記得兩團白肉在我眼前晃來晃去。
首先,整個皇宮就一家五口人,周潤發和鞏俐就像兩公婆,根本不像皇帝和皇後。叫一個沒上過小學的人都知道,古代的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後宮里,除了了皇後還應該有其他妃子,我查了一下,什麼貴妃啊、嬪妃啊、才人啊、御女啊,皇帝的家裡好多人。但是到了《黃金甲》里,這些都沒有了,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老外要是看到了,一定會以為中國很早就尊重女權,民主進程一下子就推進了1000多年。過重陽節是全家人聚會,後宮里的妃子也是皇帝的家人,當然有權也應該和皇帝一起過。但是電影里看不見妃子,為什麼?因為《雷雨》裡面沒有,張藝謀也就不知道應該加幾個妃子進去。
而且唐朝以降,都設有三省六部,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但是電影里一個宰相、大臣也看不到,48小時里,也沒看見皇帝親臨朝政。作亂謀反這么大的事情,怎麼能不和大臣商量。最起碼也應該了解一下大臣們的立場。
還有整個後宮無論皇上、皇後、皇子都住在一棟樓里,感覺這個皇帝太寒酸。怎麼著也得一人一個大別墅啊,最起碼皇後住慈寧宮,然後去什麼乾清宮(我瞎說的)找太子,要穿門過院,結果鞏俐一人在樓道跑來跑去,好像從503串到505一樣。難道唐朝皇帝也提倡節約型社會,開始住塔樓了。
還有很多,都懶得說了,總之張藝謀缺乏對文本的把握,不知道什麼是邏輯,什麼是真實,只知道用大色塊、大場面來拼湊,完全是形式主義。而且電影里大量的無意義的大場面鏡頭也打破了故事的敘事。他把《雷雨》的故事生硬地搬到了古代,完全沒有改動,一點看不出他對《雷雨》、對電影的誠意。
所以,讓張藝謀做奧運會開幕式的導演倒很適合,因為那個需要大場面,但是當導演,他就缺點東西,缺什麼,思想。
這么大的投資,這么大牌的演員,找誰導演都能賣到這樣的票房,因此票房說明不了問題。大導演要有原創精神,有自己的思想。李安能成為國際著名的導演,不是因為他拍的東西場面大,票房高,而是他的電影里一直融入了他自己對文化的思考,對於兩種不同文化的沖突的思考。
而張藝謀恰恰缺的就是這一點,這些不是他抄襲一個經典劇本就能改變的。
前幾天偶然在電視上看了一部英、德合拍的電影《我愛貝克漢姆》,原以為只是一部追貝克漢姆的爛片子,結果看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部以英國女子足球發展為背景,反映在英國生活的印度人生活狀態和追求的電影,片子的主題是這些印度人在英國生活多年,一直不能融入英國的主流社會,但是他們不甘逆來順受,自強不息,最終靠自己的天分贏得了屬於自己的榮譽。這樣一部小製作的電影我都能看到導演背後的誠意,但是在《黃金甲》,我什麼都看不到,只能看到一群無知少女,袒胸露背,在我眼前晃來晃去。
表面上的宏大、奢華掩蓋不了電影本身的蒼白,虛假的形式主義也挽救不了張藝謀的電影事業。
說了很多,說得比較凌亂,也不成邏輯,慢慢看吧。
最後總結一下,形式主義害死人,不,形式主義害死你,張藝謀。
⑵ 日本感人電影,男主角好像叫英雄,搞推銷的,得的什麼病走路很奇怪的有誰知道告訴我下
樓主說的是永不放棄這部電影吧,主演是日本組合嵐裡面的二宮和也,電影里男主角得的是先天性大腦麻痹症
⑶ 請叫我英雄這部日本電影為什麼結局這樣沒交代的,有第二部嗎
電影是沒有結局的,這是由漫畫改編的一個系列的完整故事,一部電影難以將整部的劇情給表演出來,自然在第一部里對結局是沒有說明的。第二部需要看多方面因素的考慮,來決定是否續拍,畢竟電影是個精細活。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於2009年的現代日本,35歲的鈴木英雄是一名逐漸泡沫的漫畫家。盡管努力想要職業漫畫家的行列,分鏡稿卻一再被退,英雄逐漸的失去信心,也對擔任助手的工作室的同事感到厭惡。唯一的慰藉就是他的女友徹子,但徹子卻經常與擔任職業漫畫家的前男友聯絡。
在這樣的日常生活下,電視的新聞不停出現有人被咬的新聞,一心希望成為出色漫畫家的鈴木英雄,卻只繼續沉迷於他的漫畫世界內;直至工作室的同事,甚至女友徹子亦相繼受到感染,變成可怕的咬人狂魔,他才懂得帶著打獵用的散彈槍及子彈慌忙逃走。
市內一片混亂,鈴木英雄救回幾乎被喪屍噬咬的高中女生比呂美,兩人結伴逃走,抵達市郊一大型購物商場,遇上曾任護士的藪及一群仍未被感染的生還者。他們靠商場的物資提供生活所需並建成一個小社區,共同抵抗前來襲擊的喪屍。
然而,小社區不久即被喪屍攻破,鈴木英雄與他的散彈槍,聯同比呂美及藪一起對抗喪屍,但是因為體力和彈葯嚴重損耗,呂美決定留下來掩護二人逃跑,在一番針扎後,鈴木英雄混亂中帶著藪逃了出來,但不幸的是藪在混亂的過程中被喪屍抓傷,藪告訴英雄開槍殺死自己,並其告別,故事結束。
(3)英雄日本電影擴展閱讀:
該片改編自花澤健吾同名漫畫《請叫我英雄》,主要講述人們因感染神秘病毒而變身為凶暴的喪屍(ZQN),主人公鈴木英雄為了保護女高中生比呂美,與活下來的人們一同奮起抵抗喪屍的故事。
該片根據漫畫家花澤健吾於2009年開始連載的成人向漫畫改編,該作品分別獲得2010和2011年度漫畫大賞第4名和第3名,以及第58回小學館漫畫獎。
漫畫中,英雄和女友徹子鬧矛盾的原因就是因為徹子經常誇贊同為漫畫家的前男友中田,作者創作該角色時以落語家兼演員片桐仁為原型,而電影版中更是邀請片桐仁出演中田。
⑷ 有部電影,男主有把槍,女主被感染了,日本的,電影名里有個hero,是什麼電影
這部電影叫做《請叫我英雄》( 《アイアムアヒーロー》 ) (2016)
以下簡介來自豆瓣:
居住在東京的35歲男子的鈴木英雄(大泉洋 飾)是某著名漫畫家的助手,他早年曾出版過單行本,但在此之後一直籍籍無名。不僅生活拮據,與女朋友黑川徹子(片瀨那奈 飾)的關系也日趨緊張。許是太過為自身的境遇所焦灼,英雄根本沒發覺周遭接連發生的異樣。直到冷戰許久的女友化身為恐怖喪屍,他才發現全日本早已被名為ZQN的僵屍病毒所攻佔。原本秩序井然的都市,頓時變成了僵屍肆虐的狩獵場。他慌不擇路之際,與女高中生早狩比呂美(有村架純 飾)坐上一輛計程車,歷經千難萬險逃出了城市。根據手機上收到的信息,他們朝向ZQN不宜生存的富士山前進,並在途中邂逅了護士的藪(長澤雅美 飾)所在的倖存者們。只不過,危機和考驗並未就此結束……
本片根據漫畫家花澤健吾的同名原作改編
⑸ 請叫我英雄日本喪屍電影在線觀看
《請叫我英雄》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請叫我英雄》是2016年4月23日在日本上映的一部喪屍題材電影。由佐藤信介執導,大泉洋主演,有村架純和長澤雅美共同出演。該片改編自花澤健吾創作的同名漫畫《請叫我英雄》,主要講述了人們因感染神秘病毒而變身為凶暴的喪屍,主人公鈴木英雄為了保護女高中生比呂美,與活下來的人們一同奮起抵抗喪屍的故事。
⑹ 講述手段上,電影《英雄》相比《羅生門》有所創意的是什麼
用色彩區分故事
⑺ 求木村拓哉和北川景子版的《hero》(律政英雄)跪求啊,百度雲資源
《律政英雄》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yRO9Awv5t1iORkHbnLk5w
《HERO電影版》是日本東寶公司於2007年推出的一部電影。由鈴木雅之執導,木村拓哉、松隆子、大冢寧寧、阿部寬、勝村政信、小日向文世主演。[1]
該片內容延續2006年的特別篇。
⑻ 有哪些在日本上映的中國電影
進入21世紀後,我國的影視行業以破竹之勢迅速崛起,並進軍全球各地。新世紀之初,中日關系平穩發展,我國電影進駐日本影視圈。
今天讓我們來盤點一下,有哪些國產電影在日本放映過吧。(以下電影大部分是個人所整理,如有錯誤,多多包涵。)
《十面埋伏》 2004.8.3在日本上映
本影片一在日本上映,就稱雄日本票房,金城武也受到了影迷的追捧。另外,日本友人受金庸武俠片的影響,對中國武俠劇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英雄》 2003.8.16日本上映
《無極》 2006.2.11東京上映
《集結號》 2008.10.23東京上映
《東邪西毒》 1996年日本上映
《大腕》 2005.10。25日本上映
《殺破狼》 2006.3.4
《獨自等待》 2004.10.26
《三峽好人》 2008.8.18
《滿城盡帶黃金甲》 2008.4.12
《梅蘭芳》 2009.3.7
《神話》 2006.3.2
《夜宴》 2007.6.2
《頭文字D》 2005.9
《少林足球》 2002.6.1
《無間道》 2004.9.18
《如果愛》 2006。11.11
《男兒本色》 2008.8.30
《七劍》 2005.10.1
《活著》 2002.3.23
《鬼子來了》 2002.4.27
《2046》 2004.10.23
.............
以上電影在日本都有上映,但是據日本的中國電影翻譯家水野衛子認為,日本電影觀眾多為女性或是學生年齡段,所以對中國多數內容現實的影片不是很感興趣。而中國的武俠動作電影在日本比較受歡迎。並且,從總的趨勢來看,日本民眾對中國電影的關注程度已急劇增多!
通過以上影片,我們還可以發現很多抗日影片沒有在日本上映,個人認為應該是日本對歷史的認識與我國有分歧的原因。
⑼ 電影《英雄》第一季里的日本人叫什麼
Hiro Makamura:中村寬,是一名24歲的日本的漫畫迷,他能夠扭曲時間與空間。因為Peter Petrelli有吸收超能力者技能的能力...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有這個能力吧...
>由丘增(Masi Oka)扮演
姓名:丘增
別名:岡正順
性別:男
原名:Masayori Oka
英文名:Masi Oka
生日:1974年12月27日
出生地:日本東京
國籍:美籍日裔
星座:摩羯座
6歲時他隨家人從日本移民到美國,此後一直定居在洛杉磯。
Masi Oka是個天才兒童,IQ180以上,從小學起就開始接觸電腦。他出現在1987年8月31日發行的「Time」封面上,配合當期的主題文章「亞洲的神童們」(Those Asian-American Whiz kids)。但是在該篇文章內並沒有關於Masi Oka的介紹。
Masi Oka於1997年畢業於 Brown University (建立於1764年,原名Rhode Island College。1804年因回報捐助人Nicholas Brown而改名,世界名校)。他主修計算機和數學,並獲得學士學位。同時Masi Oka也選修了戲劇表演。
大學畢業後Masi Oka去了ILM(Instrial Light & Magic,George Lucas於1975年5月創立。世界上最優秀的電影特效製作公司之一)。但是一開始ILM還差點錯過了Masi Oka。根據Masi Oka自述,他向ILM遞交了工作申請,對方也對他比較感興趣。就邀請他去該公司位於加州的總部面試。但是ILM卻拒絕為Masi Oka提供飛去加州面試的機票(在西方很多大公司都對異地面試者提供交通費,有的還提供食宿)。還好另外一個大公司也向Masi Oka發出了邀請。Microsoft 邀請Masi Oka去西雅圖做一次面試,並提供相關的費用。在回來的路上Masi Oka借機繞了個彎,去ILM做了面試。最終他選擇了ILM。
Masi Oka在ILM先做了一年半的助理工作。包括為「星戰前傳I」(Star Wars: Episode I)所做的部分特效。他終於等來了屬於自己「大片」The Perfect Storm (2000)。他和John Anderson 一起完成了電影里所有的特效。第一次他的名字出現在了電影最後出現的製作名單里。隨後Masi Oka為超過30部「大片」製作特效,包括Star Wars: Episode II、T3、Pirates of the Caribbean、War of the Worlds(2003)、Hulk。
盡管在特效製作上取得巨大的成就,Masi Oka從未放棄他的演員夢。他在2000年加入了「SAG」(Screen Actors Guild ,美國影人公會)。2001年起,他漸漸減少了在特效方面的製作,而開始向演藝方面靠攏。但是這個並不意味著他放棄特效製作。現在他依然每周要開著他的舊車(Honda)在ILM工作一、兩天。
Masi Oka的熒屏處女作是2001年出現在劇集"Dharma & Greg"里。
Masi Oka並不是一個只知道工作的「書獃子」,他曾經因為玩World of Warcraft (這個游戲就不需要解釋了吧!)特別的出色,而接受過G4的采訪(G4,美國電視台,建立於2002年,專門介紹電玩游戲)。同樣,業余時間他也喜歡玩玩劍道,看看喜劇,也自己寫點劇本。還喜歡彈鋼琴和唱歌。
Masi Oka會流利的運用三種語言:日語,英語和西班牙語。
Masi Oka是個紐約騎兵隊(New York Rangers,位於美國紐約的國家冰球聯盟隊伍,成立於1926年。) 的死忠粉絲,在「Heroes」劇組有個他的同道中人兼死黨Milo Ventimiglia 。
Masi Oka承認在「Heroes」每次扮演時空跳躍時,「兩眼一閉,咬牙切齒」的表情最讓他感到頭痛萬分!
Masi Oka在「Heroes」里的表演為他贏得了「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 Horror Films」(關於科幻恐怖電影的大獎)頒發的「最佳男配」(2007),和「Golden Globes」的「電視劇集最佳男配」提名(2007)。
2008年出演喜劇電影《糊塗偵探:失控的布魯斯和洛伊德》(英文名Get Smarts Bruce And Lloyd Out Of Control),劇中飾演布魯斯。
編輯本段趣聞瑣事:
【談到成名以後人們對待他的變化】「成名前人們叫我都是『喂,亞洲傢伙。』成名以後他們都說『你好,我們愛看你的電視劇』。」
【談到拍攝《英雄》時他怎麼往返於日本和美國的場景】「我必須告訴你,其實些場景都是在洛杉磯拍的,那是好萊塢的魔法,但看上去實在是太棒了!即使我看到最後的剪輯也感到很吃驚,比我想像中的更干凈更漂亮。」
【談到參與影視拍攝】「我認為《實習醫生風雲》寫得非常好。我的演藝生涯從那裡開始,所以如果他們需要我做什麼我隨時都願意去。」
編輯本段影視作品:
《糊塗偵探 Get Smart 》 (2008) ...Bruce
《決勝21點/玩轉21點/攻陷拉斯維加斯/決勝二十一點 21 》 (2008) ...
《主管爭奪戰 Quebec 》 (2007) ...
《乒乓特種兵 Balls of Fury 》 (2007) ...Jeff – Bathroom Attendant
《 "The Sarah Silverman Program." Batteries 》 (2007) ...Clerk
《加勒比海盜2/神鬼奇航2:聚魂棺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an's Chest 》 (2006) ...digital artist: ILM
《 One Sung Hero 》 (2006) ...KJ
《世界大戰 War of the Worlds 》 (2005) ...digital artist: ILM
《 God Wears My Underwear 》 (2005) ...Brother Eo (voice)
《遇見波莉/趁虛而入/遇上波莉/珀麗的蜜月 Along Came Polly 》 (2004) ...Wonsuk
《 Chester's Big Night 》 (2004) ...
《 Chester's Big Night 》 (2004) ...Dad/Sandman
《律政俏佳人2/金發美女2/金發尤物2 Legally Blonde 2: Red, White & Blonde 》 (2003) ...Congressional Intern (uncredited)
《終結者3/終結者Ⅲ:機器的興起/未來戰士3/魔鬼終結者3 Terminator 3: Rise of the Machines 》 (2003) ...CG artist: ILM
《綠巨人/綠巨人浩克/變形俠醫 Hulk 》 (2003) ...technical director: ILM
《 "Luis" 》 (2003) ...Deng Wu (2003)
《 "On the Spot" 》 (2003) ...Japanese Tourist (1 episode, 2003)
《 Uh Oh! 》 (2003) ...Asian Man
《王牌大賤諜3:金盟友 Austin Powers in Goldmember 》 (2002) ...Japanese Pedestrian
《星戰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 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 》 (2002) ...digital effects artist: ILM
《完美風暴 The Perfect Storm 》 (2000) ...digital artist: ILM
《星戰前傳:魅影危機/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星球大戰前傳:幽靈的威脅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 (1999) ...digital artist: ILM
《巨猩喬陽 Mighty Joe Young 》 (1998) ...CG technical assistant: 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