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美國電影內戰

美國電影內戰

發布時間: 2022-11-21 09:48:10

『壹』 求關於美國南北戰爭的電影

【片名】Glory
【譯名】光榮戰役
【年代】1989
【國家】美國
【類別】劇情/戰爭/西部
【語言】英語
【字幕】中英文
【評分】8.1/10 (15,864 votes)
【鏈接】http://us.imdb.com/title/tt0097441
【編碼格式】XviD+MP3
【視頻尺寸】800 X 448
【影片長度】122 分鍾
【導演】愛德華 茲維克 (Edward Zwick)

【簡介】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美國南北戰爭中,有一支由白人率領的黑人兵團「麻州第五十四兵團」,在南方的查爾斯坦戰役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根據這個兵團中一些年輕將領遺留下來的家書,加上編劇賦予故事角色的生命力,造就出了這么一部優秀的電影。全片氣氛相當壯麗及感人,屍橫遍野的作戰場面讓人心有餘悸,而黑人慘遭虐待的情景則令人不忍落淚。資深攝影師Freddie Francis的運鏡,以及眾多實力派演員們精湛的演出,都讓本片成為了一部最經典的戰爭歷史片之一。其時尚未成名的丹澤爾-華盛頓憑藉此片中的精彩演出,獲得了第47屆金球獎最佳男配角及第62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同時,影片也獲得了第62屆奧斯卡最佳攝影與最佳錄音兩項大獎。

【影評】
《光榮》不是個太討人喜歡的戰爭電影,但是它卻是一部關乎尊嚴的誠意之作。這個世界上值得永久擁有的東東實在太多,但尊嚴卻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去捍衛的,尊嚴這個東東,不僅僅是個人自己的,某些時候或許它會是很多人共同擁有的財富,就在你把尊嚴當做財富的時候,所以在告別某個特定的時期的時候,它或許是個最佳的時間坐標,用來讓我懷念過去的一段歲月。

當各位口沫四濺向自己的死黨推薦《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的時候,有沒有把這部出自同一位導演手筆、同樣精彩的《光榮》(Glory)一起推銷呢?要是還沒看過的話,恐怕要錯過一次炫耀你品味的機會了。

愛德華滋韋克(Edward Zwick)絕對屬於天才橫溢的大師級導演,在他指揮下的多部作品都得到觀眾及輿論的一致好評,其中包括浪漫寫意的《燃情歲月》、意義非凡的《光榮》、劇力萬鈞的《烈血天空》(The Siege)、另類演繹的《生死豪情》(Courage Under Fire),他喜歡在作品中注入豐富的人性化元素,通過宏大的場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討一些深刻問題。

美國南北戰爭(The American Civil War)是一場美國歷史上最殘酷的戰爭,由於牽涉了很多道德和種族的矛盾,也是最復雜的戰爭。《光榮》正是取材於戰爭參與者Colonel Robert G. Shaw的書信,描寫當時一支由他指揮的黑人兵團浴血奮戰的英勇故事。導演成功地把這支特別的戰斗縱隊士兵為信念而戰,為自由而戰的英勇氣概搬上大銀幕,也通過細致的人物刻畫、磅礴的場面和逼真戰爭場景,成為描寫這場內戰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影片以第一人稱書信形式展開敘事,故事流暢,片尾悲壯高潮處理干凈出色,點到即止。主角Colonel Robert G. Shaw是由當時鋒芒初露的娃娃臉馬修布羅德里克(Matthew Broderick,《家族生意》《哥斯拉》)飾演,表現有點戰戰兢兢,總體還算不錯。他是紅極一時的「新鼠黨」(Brat Pack)代表人物,片中也蓄起鬍子扮老成,要不在一群演技派簇擁中恐怕會找不著北,群星包括:憑該片勇奪奧斯卡獎的勇猛大將Trip 丹素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馬爾科姆 X》《密西西比在燃燒》《費城故事》)、老成持重的軍隊精神領袖Major John Rawlins 摩根菲曼(Morgan Freeman,《斷鎖怒潮》《肖申克的救牘》《為戴西小姐開車》)、志趣相投的Major Cabot Forbes卡里艾爾維斯(Cary Elwes)等。

有沒有林肯的鏡頭就不知道了......

『貳』 美國內戰三部曲 電影

1、《我們曾是戰士》該片改編自哈爾·摩爾與約瑟芬·蓋洛威合著的回憶錄《一個美國大兵親歷的越南戰爭》,講述了1965年越戰初期,美軍入侵越南中部高地德浪河谷時所發生的真實故事,即德浪河谷戰役。

2、《葛底士堡》葛底士堡之戰是整個美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在此役的開始,南方部隊統帥李將軍意圖北上,希望以此次戰役來激發北方的和平意願。

或者至少阻止北方聯盟統一南方的企圖。他率領75000南方將士北上,在葛底士堡附近正碰上北方聯邦由梅德將軍率領的97000士兵,雙方就此展開一場惡戰。

3、《眾神與將軍》該片根據傑夫·沙拉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幾位傳奇般的將軍率領著各自的軍隊,為了自由和理想而英勇作戰的故事。

(2)美國電影內戰擴展閱讀

1、《我們曾是戰士》由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的戰爭片,由蘭道爾·華萊士自編自導,梅爾·吉布森主演,於2002年3月1日在美國上映。

2、《葛底士堡》為一部戰爭、紀錄片,由羅納德·麥克斯韋爾導演,湯姆·貝倫傑、馬丁·西恩、斯蒂芬·朗恩、傑夫·丹尼爾斯、理查德·喬丹主演。

3、《眾神與將軍》是由羅納德·F·麥克斯維爾執導,傑夫·丹尼爾斯、羅伯特·杜瓦爾、斯蒂芬·朗、米拉·索維諾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03年2月10日在美國上映。

『叄』 推薦幾部 美國獨立,南北戰爭,拿破倫時代,也就是火槍時代的戰爭片

美國獨立戰爭——《愛國者》,這個貌似很少
美國內戰——《葛底士堡》《眾神與將軍》 《光榮戰役》《戰爭與和平》
拿破崙戰爭電影:
《別了,波拿巴特》(1985,法國)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1960,法國)
(又名《決戰奧斯特里茨》、《拿破崙光榮史》,正如片名,反映奧斯特里茨戰役的片子,中文版由上譯配音)
《氣壯山河》(1957,美國)
(故事背景發生在拿破崙進攻西班牙期間,主角不是拿破崙)
《戰爭與和平》(1968,蘇聯)
(反映拿破崙進攻俄國,但不是以拿破崙為主角。影片長度超過8個小時,動用了多名正規軍人參與拍攝,除了蘇聯版,《戰爭與和平》還有三個比較出名的版本,包括美國版、英國版、歐洲版,但最受好評的還是蘇聯版)
《滑鐵盧戰役》(1970,蘇聯)
(內容不用多說了,從惠靈頓和拿破崙兩個視角看待這場戰役,立場較為中立,突出「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概念)
《拿破崙先生》(2003,法國)
(反映拿破崙在聖赫勒那島的最後時光)
《我與拿破崙》(2006,義大利)
(以喜劇的方式描寫拿破崙在聖赫勒那島上的生活)
《拿破崙情史》(1954,美國)又名《拿破崙與黛麗絲》)
《拿破崙戰爭》(2002,德國)(又名《拿破崙回憶錄》,一些網上商店的光碟則名為《拿破崙》,克里斯蒂安·克拉維爾主演。影片很長,由《戰爭的號角》、《王者的榮耀》、《命運的轉折》、《滑鐵盧之戰》四個故事組成,比較完整地反映了拿破崙的主要事跡,但在細節上不像《決戰奧斯特里茨》、《滑鐵盧戰役》等專以某場戰役為主題的片子那般詳細)

俄土戰爭電影:
《希普卡的英雄》,蘇聯1953年拍攝
《土耳其式開局》
《輕騎兵旅的沖鋒》
《第九連》

海戰的:怒海爭鋒

『肆』 《美國隊長3:內戰》是漫威最成功的電影之一,美國隊長和鋼鐵俠發生內戰的原因是什麼

電影故事背景承接了《復仇者聯盟2》,美國隊長史蒂夫組建了一批新的英雄隊伍繼續維護正義,因為世界各國都想插手管理一系列事情,美國隊長與鋼鐵俠對此理念不合,最終發生沖突。美國政府正在推行超級英雄注冊法案,要求超級英雄們向政府機構登記各自的超能力。身為好友的「美隊」羅傑斯與「鋼鐵俠」史塔克,以及交情匪淺的鷹眼和黑寡婦之間產生了意見分歧,史塔克是注冊法案的擁護者,而羅傑斯卻認為當局此舉是對公民自由的嚴重威脅。隨著美隊帶領部分復仇者聯盟成員出逃,這些昔日戰友之間的關系陷入了尷尬境地。
其實劇情也相對簡單,而爆發內戰的主要原因總結出來就是美國隊長和鋼鐵俠產生分歧,鋼鐵俠想讓超級英雄歸屬政府管轄,美國隊長卻希望超級英雄自由活動,所以起了爭議。鋼鐵俠和美國隊長各自組建起了自己的陣營,然後內戰就開始了。

『伍』 關於美國南北戰爭的電影

【片名】The Patriot
【譯名】愛國者/決戰時刻/孤軍雄心
【年代】2000
【國家】美國/德國
【片長】168Mins
【類別】動作/劇情/戰爭
【語言】英語
【字幕】外掛英/德/土耳其文
【評分】6.7/10 (35,885 votes)
【鏈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187393/
【格式】XviD + MP3
【尺寸】640 x 272
【大小】2CD 49 X 15M
【導演】羅蘭德·艾默里克 oland Emmerich
【主演】梅爾·吉布森 Mel Gibson .... Benjamin Martin
Heath Ledger .... Gabriel Martin
Joely Richardson .... Charlotte Selton
Jason Isaacs .... Col. William Tavington
Chris Cooper .... Col. Harry Burwell
Tchéky Karyo .... Jean Villeneuve
Rene Auberjonois .... Reverend Oliver
Lisa Brenner .... Anne Howard
Tom Wilkinson .... Gen. Lord Charles Cornwallis
Donal Logue .... Dan Scott
Leon Rippy .... John Billings
Adam Baldwin .... Capt. Wilkins
Jay Arlen Jones .... Occam
Joey D. Vieira .... Peter Howard
Gregory Smith .... Thomas Martin
【出品】哥倫比亞影片公司(Columbia, USA)2000年

內容簡介:

在他們成為士兵前,他們是都是家庭中的一員;在他們成為傳說之前,他們都是英雄;在一個國家誕生之前,必須有一場為自由而打的戰爭…… 。

故事發生在18世紀70年代的美國獨立戰爭前夕,當1763年漫長的英國對法國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擴張戰爭終於結束,曾經是戰斗中的英雄本傑明·馬丁(梅爾·吉卜森 飾)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羅萊納州的農場,戰爭的殘暴使他厭惡,他希望從此和妻子孩子過上平靜安靜的生活。然而,在戰爭之後,英國統治者並沒有報答曾經為他們而戰的殖民地的僑民們,相反為了進一步鞏固對殖民地的絕對統治,開始採用高壓手段剝奪當地人民的自由權力,徵收眾多不合理的高額稅賦,殖民地的移民們開始了反抗。

本傑明並不想參加他們的斗爭,直到他的妻子死去留給他5個孩子,眼前的現實和悲劇使本傑明開始轉變,心靈遭受著沖擊,但是過去戰爭中的殘暴場面依然不斷地困擾著他。

這時,他的他兒子傑布列卻沒有絲毫猶豫地開始投入到了爭取自由和獨立的斗爭中,但當英軍大舉入侵而威脅到他的家園還殺死了他的二兒子時,他發現唯一能保護家園和家人的方式,就是全力捍衛年輕人民的自由。 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一個新的獨立的國家正要誕生,本傑明決定跟隨兒子而去……

『陸』 復仇者聯盟內戰是哪一部電影

是《美國隊長3》。

《美國隊長3》就是一部描述復仇者聯盟內戰的一部電影,而挑起事端者,則巧妙地利用了他們的心理劣勢內戰對決的雙方,一邊是以鋼鐵俠為主的理性派,其中包括他的好基友戰爭機器、黑寡婦、黑豹、幻視以及蜘蛛俠;而另一邊則是以美國隊長為主的感性派,包括鷹眼、緋紅女巫、獵鷹、冬兵以及蟻人。

雙方在機場展開了對決,美國隊長誓死與冬兵站在一起,雙方因為人員與實力相差無幾,再加上不是真的戰爭,只是「內戰」而已,沒有置對方於死地的心境,難解難分之下,黑寡婦又站到了美國隊長這一邊,放行了美國隊長與冬兵。

毋庸置疑《美國隊長3:內戰》是一部合格的中等偏上的漫威電影,比《復聯2》強了不少。劇情的起伏設置、動作打鬥場面的虛實結合都做得相當漂亮。可是由於此次電影的題材較為特殊,講述的是管制超級英雄法案下,不同派別英雄的對立,本片中的反派起的只是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原本是個深刻的話題。

在漫畫原著中美國隊長和鋼鐵俠的對立更為嚴重,最後在斗爭擴大影響群眾安全時美隊選擇放下了武器,然後在去法庭受審途中遭槍擊身亡,這就是漫畫大事件中的「隊長之死」。但顯然,漫威不想放棄已經確立的老少咸宜的大眾風格。

因此在電影劇情中極大地弱化了思想上的討論,也淡化了兩派人物對立的根本分歧,最終看似變成了「鐵人死活要乾死冬兵,美隊死活不讓,袒護老基友和新基友反目成仇」的故事。

『柒』 南北戰爭三部曲,哪三部

[戰爭、信仰與人性]

什麼是戰爭?在《我們曾是戰士》中,梅爾吉布森對她的小女兒說:"戰爭,
就是一幫人想要另一幫人的性命。"但實際上,很多戰爭並不是完全只為了要對方
的命;或者說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一定要做到那樣極致。

然而,戰爭又確實是因為大家想要某種東西而引起的,不管是因為大家想要同
一樣東西,還是因為想要不同的東西;如果都象真正的佛教思想一樣,視萬物為空
,那就沒什麼戰爭可言了。縱觀人類戰爭史,一個有趣的現象便是,我們的戰爭已
經由爭同一個東西,發展到了爭著要不同的東西;由外在物質的沖突,變化到內在
信仰的沖突。比如說人類的祖先們可能由於爭一頭在野地里跑得正歡的野豬就發動
起兩個部落之間的戰爭,而二戰以後,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由於意識形態、信仰
不同而引起的戰爭。西方學者亨廷頓同志更是叫囂:下一次世界大戰(如果會發生
的話),很可能緣起於兩種文明之間的沖突;比如說,最有可能起沖突的便是基督
教文明和伊斯蘭教文明之間。

這里要順便提醒各位的是,別以為亨廷頓的預言很快就要在中東變成現實。至
少目前看來,信仰只在此次沖突中占很小的部分,可能的經濟、政治利益還是最根
本的動機,算是處於從最外在的野豬到最內在的信仰核心的過渡層次戰爭。不過,
野豬也罷,信仰也罷,總要我們在乎才能因此打得起來。在乎的東西就關繫到利益
問題,就關繫到人們怎麼設定利益的問題,從而也就關繫到人性。人性往往被戰爭
的殘酷所凸顯。首先,如何看待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這本身就是反映人性的一個
最基本的因素。硬要將別人的據為己有,或者硬要為不同的信仰爭個你死我活,這
不能不說是人性的悲哀之一;其次,即使在利益問題上彼此不能達成共識的前提下
,戰爭也並不是解決利益沖突的最好辦法,至少沒有理由一定要犧牲人類自身的性
命。說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利益,結果卻要了人類自身的命,這種人性也是夠諷刺的
。最後,在戰爭的過程中,雙方士兵並沒有直接利益沖突,說不定在正常情況下完
全可以成為好朋友、戀人什麼的,但是一到戰場上,你不殺對方,就很可能被對方
殺,所以你必須殺對方。人人都試圖保全生命,結果卻是屠殺生命,這才是人性最
大的悲哀。從這個意義上說,戰爭永遠沒有勝利者,人類因戰爭而可悲。

沒有人敢說他不關注人性,因此戰爭最受人關注。人們越是想了解人性,越是
想阻止人性的悲哀,就越是研究戰爭。因此,就有了汗牛充棟的戰爭著作和戰爭電
影。下面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場影響了美國命運的戰爭:美國內戰,俗稱"南北戰
爭",以及一部電影史上第一次全景記錄這場戰爭的電影及其續集。

[《葛底士堡》:內戰風雲錄]

如果請教美國電影人士,問他們拍得最好的一部反映內戰的影片,他們很可能
首先會說《光榮》,然後才提到《葛底士堡》(Gettysburg)。但如果問美國歷史學
家,反映內戰最真實、最宏偉的一部影片,那他們絕對是首選《葛底士堡》。如果
要評選唯一的內戰史詩片,那入圍的只可能是《葛底士堡》。該片以其全景式的歷
史畫面,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刻畫,真實的戰爭場面,深刻的人性思考,當然,還
有它那4小時21分鍾的長度,給人以異常震撼的感覺。

既然是全景式的戰爭史詩片,一些歷史常識是必要的。葛底士堡一戰是整個南
北戰爭的轉折點。在此役的開始,南方部隊統帥李將軍意圖北上,希望以此次戰役
來激發北方的和平意願,或者至少阻止北方聯盟統一南方的企圖。他率領75000南
方將士北上,在葛底士堡附近正碰上北方聯邦由梅德將軍率領的97000士兵,雙方
就此展開一場惡戰。

這場戰役正式從1863年7月1日開始,共持續了三天。這一戰不僅是南北戰爭中
雙方投入兵力最多、傷亡最大的一場戰役,同時也是北美大地上有史記載以來規模
最大的一場戰斗。在葛底士堡方圓不到25平方英里,人口不足2400人的小鎮轄地,
集結了雙方近172000士兵和634門大炮;總共約569噸火葯被消耗在這三天的戰斗中
,當戰斗結束後,殘破的戰場上還剩下超過5000匹戰馬的遺體。戰斗中雙方共傷亡
約51000人,其中北方聯邦23000人,南方邦聯約28000人。盡管這場戰斗只屬於典
型的遭遇戰,它既沒有實質上結束整個南北戰爭,也沒有達成雙方的任何戰爭意圖
,但它仍然被歷史學家們視為美國內戰史上最偉大的戰斗之一。葛底士堡一戰之後
,南方李將軍的部隊無論是肉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極端疲憊,李將軍本人從此也再
沒動過主動北上出擊的念頭。盡管之後內戰還持續了兩年,南方邦聯也從未從此戰
失敗的陰影中擺脫出來。

同原著小說一樣,電影並沒有僅僅關注於戰爭的場面描寫,而是更多地著墨於
人物的刻畫。尤以對李將軍的塑造很是傳神。盡管南北戰爭最後是李將軍戰敗了,
但在美國人民心目中,他仍然是個大英雄,而且是最為人們樂道的一個人物,風頭
甚至蓋過後來北方聯盟的常勝將軍格蘭特,這當中,也許有對他堅持自己理念和對
國家忠誠的一種同情吧。飾演李將軍的,是我們熟悉的老演員馬丁·辛,他在《現
代啟示錄》中塑造的靈魂逐漸被戰火吞沒的軍人形象乃銀幕經典。在《葛底士堡》
一片中,他塑造的李將軍智勇仁厚,堅強過人,又很好地把握了歷史人物的內心沖
突,深得歷史學家和觀眾們的雙重贊賞。此外,理查德·喬丹和傑夫·丹尼爾斯的
表演也獲得幾乎一致的肯定。

雖然影片大部分場景表現人物之間的對話和內心沖突,但戰爭場面依然拍得真
實而有氣勢,大量長鏡頭下的畫面,顯得格外悲情而壯麗,和整部影片的風格水乳
交融。當然,也有部分觀眾對該片很不滿,他們多是認為影片實在是太冗長了,許
多將軍的長篇演講什麼的根本不用全表現出來,還有一些人物的對話都嫌羅嗦;一
部分人對伴隨98%電影長度的配樂也有小小的意見,再有就是可能由於資金的原因
,一些觀眾看出片中演員的假鬍子看起來假得太明顯。

《葛底士堡》一片據說本來目的是作為電視電影的,就象去年的《兄弟連》一
樣,後來導演還是決定上院線發行。該片製作費依當年的價格為2500萬美元左右,
最後的票房為1000萬左右。估計是影片那4個多小時的長度和沉重瑣碎的風格阻礙
了觀眾的步伐。

[作為續集的前傳:《眾神與將軍》]

《眾神與將軍》(Gods and Generals)名為《葛底士堡》的續集,其實是一部
前傳,算是趕了當今前傳續拍的潮流。本片幾乎完全由《葛底士堡》原班人馬演出
,只不過扮演傳奇李將軍的,已由馬丁·辛改為另一奧斯卡級的老演員羅伯特杜瓦
爾擔任,而導演、攝影等幕後人員則基本不變,因而可以推斷是和《葛底士堡》同
一風格的。

既然是前傳,講述的自然是發生在葛底士堡戰役前的南北戰爭的故事。按照導
演兼編劇羅納德·麥克斯韋爾一貫的風格,少不了對這開始兩年的著名戰役作一番
詳盡描述。因此,為了更好地了解劇情,我們也有必要對這些戰役作一些勾勒。

美國內戰的第一場主要戰斗發生在弗吉尼亞的曼薩斯,因而這場戰斗經常被歷
史學家們稱為"曼薩斯第一之戰"。從整個內戰的尺度來衡量,這第一場主要戰斗都
比較小兒科,雙方似乎是在試探對方的實力,因此沒有投入很多兵力。當時北方軍
隊是處於麥克道威爾將軍的領導之下,而南方的李將軍並沒有實際指揮這場戰斗,
因此南方的軍隊看起來非常鬆散。但最後這一役還是南方軍隊贏了,他們突破了北
方軍的防線並導致北方士兵如野牛般集體慌亂逃竄。這一戰役也因此有了個外號:
"第一輪牛奔"。

趁曼薩斯一戰獲勝之後,李將軍決定向北挺進馬里蘭州(這是他第一次主動北
伐),不料作戰計劃落入了北方軍隊之手,雙方又在靠近安鐵坦小溪的一個叫沙布
斯堡的地方展開了激戰。北方盟軍以三比一的優勢兵力強攻李將軍的部隊,結果南
方軍隊不得不敗退。1862年9月17日的這場戰斗是整個南北戰爭中單日傷亡最多的
一天,共造成雙方23582名士兵傷亡,北方軍略多,堪稱是美國歷史上最血腥的一
天。由於此戰的失利,本來想渾水摸魚的大不列顛推遲了對於南方邦聯政府的承認
。同時,本次戰役還有另一個最具歷史意義的後果:林肯總統藉此機會推出了《奴
隸解放宣言》。

時間到了1862年11月,由於不滿意北方軍總指揮麥克林納的無能,林肯新啟用
了伯恩塞得將軍,後者自然感恩圖報地發起了志在必得的冬季攻勢,結果在弗雷德
里克堡這一戰略要地與李將軍的部隊打了一場惡仗。在這場戰斗中,北方軍士兵人
數依然壓倒南方軍,但指揮和溝通實在是很混亂,雖然伯恩塞得對南方軍駐守的弗
雷德里克堡發起了不間斷的多達14次的猛攻,仍然沒有沖破南方陣線,最後只能無
功而返。這場戰斗可以說南方軍全面勝利,他們造成北方軍多達13000人的傷亡,
而己方僅損失約5000左右。此役過後,北方軍士氣急劇下降,而南方盟軍的士氣則
達到了頂點。

為了整頓士氣,北方軍又換了約瑟夫胡克將軍作總指揮,誰知仍然不管用。
1863年4月底5月初的十來天時間里,在11500對60000的優勢兵力狀況下,北方軍還
是在查斯諾斯威爾打了個大敗仗,損兵折將17000餘。本次戰役一般被認為是南方
李將軍最偉大的勝利,但他這個勝利也來之不易,不僅南方也損失了約14000士兵
,而且損失了外號"石牆"的傑克遜將軍。一部分歷史學家甚至認為傑克遜將軍的意
外犧牲才是整個南北戰爭的真正轉折點。

『捌』 《復仇者聯盟》內戰是哪一部電影

《美國隊長3:內戰》。

《復仇者聯盟》內戰發生在第三部,也就是復仇者聯盟的超級英雄打敗奧創後的故事。在奧創事件發生之後,平民百姓對復仇者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把他們當作救世主,也有人覺得他們是災難的源頭。

劇中要求復仇者聯盟接受政府管理,按照政府的要求來行動。任務的開展、進程和結束,都要由政府主導。這個管控措施在復仇者聯盟中引起了極大的爭議。意見最極端、最兩極分化不可調和的,就是鋼鐵俠和美國隊長之間的問題,於是,這兩個同盟者之間的矛盾就此爆發了出來。

出演人員

《美國隊長3:內戰》是由美國漫威影業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安東尼·羅素、喬·羅素兄弟聯合執導,克里斯·埃文斯、小羅伯特·唐尼、斯嘉麗·約翰遜、塞巴斯蒂安·斯坦、安東尼·麥凱聯合主演。

『玖』 漫威內戰是哪個電影

《美國隊長3:內戰》
《美國隊長3:內戰》是由美國漫威影業公司出品的科幻動作片,由安東尼·羅素、喬·羅素兄弟聯合執導,克里斯·埃文斯、小羅伯特·唐尼、斯嘉麗·約翰遜、塞巴斯蒂安·斯坦、安東尼·麥凱聯合主演。該片根據漫威2006年出版的漫畫《內戰》改編,背景故事承接於《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事件的餘波中,講述了奧創事件後引發的一系列政治問題導致復仇者聯盟內部矛盾激化,最終完全分裂的故事。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22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91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11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9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4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