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八百電影中日本兵在樓頂唱的那首歌

八百電影中日本兵在樓頂唱的那首歌

發布時間: 2022-11-20 15:35:56

⑴ 從未故意彰顯震撼的《八佰》是如何達到振聾發聵的效果的

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即影院電影。時隔一年重新坐到影院,才深切感受到電影特殊之處在於影院環境,當燈一齊熄滅,熒幕亮起,在黑暗中目光灼灼地看著從背後投射到熒幕上的光,與古老洞穴里的人們或許產生相似的感受。而亂世中飛奔的白馬,一騎絕塵,是對生的希望。幻想中的戎裝戰馬,千鈞一發,是對明天最後的嚮往。“活著就是勝利” 電影最後一個鏡頭,從四行倉庫拉伸鏡頭,到現代的都市上海,電影內外,這都是最好的結局。

而倉庫里的八百壯士與蘇州河對岸的民眾,也形成了一種互相觀看的視角,前者看後者歌舞昇平,後者看前者浴血搏命。每一個角色都非常的飽滿,切入點從雜牌軍的角度展開,完成了人物從個人到家國完整的成長和裂變,管虎拍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戰爭殘酷。就姜武的角色來說,從最開始不敢拿槍,到後來自己一人跑到樓頂唱著戲一副英勇就義的堅毅。

⑵ 炮火隔了岸,就宛如看煙花,出自哪裡

出自戴錦華老師。
戴錦華在談論《八佰》中說到,她覺得《八佰》背後,凸顯的是近20年來,國產電影在處理歷史問題上的重大缺陷。我們的電影人喪失了與那段過往歷史對話的能力,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近些年的國產商業大片,在講述歷史時選擇的切入角度,都選用的是外來者的視角:《南京南京》中是日本兵,《金陵十三釵》中是美國傳教士,《八佰》則是從外來的潰兵和河對岸圍觀群眾的視角,來講述「守衛四行倉庫」。她用一句話形容這種感受:「炮火隔了岸,就宛如看煙花。」

⑶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意思是什麼

中國人都是如此有血性,日本人怎麼敢侵略我們。

這句話出自電影《八佰》,是姚晨的一句台詞,劇中日軍攻進上海,中國軍人拚死抵抗,他們退守在四行倉庫豎起國旗,面對飛機的掃射,戰士們都一個接一個的倒在血泊中,但是他們沒有堅持不讓國旗倒下,用血肉之軀保護國旗!

姚晨扮演的上海市民看著河對面,倉庫上的一位位為國戰死的勇士們,不由的說出了一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感嘆。

歷史上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正式打響。為掩護數十萬大軍西撤,國民黨第88師師長受統帥部命令,要求選派一位堅定果敢的軍官,率領一支小部隊據守要點,擔任掩護。

孫元良師長慎重選擇後,命令謝晉元率領524團一營斷後掩護。謝晉元接到師長手令後,表示決心以生命報效國家,誓死完成任務。

四行倉庫是金城、大陸、鹽業、中南四個銀行儲蓄會的堆棧,位於蘇州河北岸新垃圾橋(現西藏路橋)西面,是一幢五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築,由於牆厚樓高,易守難攻。

部隊進駐後,謝晉元就與一營長楊瑞符集合部隊作簡短動員,說明據守的四行倉庫是上海唯一屬於中國軍隊守衛的國土,他要求全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後一人,也要堅守陣地。當時全體戰士情緒激昂,按命令分頭設防。

謝晉元還命令各連清點人數,造好名冊,以便犧牲後,按名冊上報,優撫家屬。他還組織了一支敢死隊,親自掌握,以防萬一。

27日下午2時,敵兵大批湧到,來勢兇猛,直抵蘇州河邊。謝晉元在樓上窗口見敵接近,即下令開火。掩護部隊也突然投彈、射擊,與倉庫樓上形成交叉火力,殺傷大批敵人。

以後敵軍小批部隊輪番進攻,但在掃射之下,死傷累累,余皆驚恐逃竄。第一天戰斗,共消滅敵兵80餘名。

駐守新垃圾橋的公共租界英軍,見我壯士孤軍死守四行倉庫,身處絕境,從27日凌晨起,多次婉勸謝晉元卸去武裝,退入租界,並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

對此,謝晉元堅決予以拒絕,他說:「我們是中國軍人,寧願戰死在閘北這塊領土之內,也決不放棄殺敵的責任。」

又說:「我們的魂可以離開我們的身,槍不能離開我們的手。沒有命令,死也不退。」英軍聽了這番可歌可泣的話,對八百壯士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表示萬分欽佩。

租界上的中國民眾從猛烈的槍炮聲中,知道了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英勇殺敵的消息。人們奔走相告,深受鼓舞。女童子軍楊惠敏冒著生命危險於夜間將國旗送入倉庫。

對於上海人民的支援,謝晉元叫副官傳話說:「請代表我向上海和全國同胞致意,我們決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即使打剩最後一兵一卒,流盡最後的一滴血,也要與敵人拼到底,寧死也決不丟失中華民族的氣節。」

同時,他命令將竹竿豎在樓頂平台上,將國旗升上藍天。當代表國家尊嚴的國旗壓倒了周圍的太陽旗在晴空飄揚時,在租界觀戰的民眾歡聲雷動,齊聲高呼「中華民族萬歲」「抗戰必勝」等口號,許多人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民眾的愛國熱情,進一步鼓舞了八百壯士的鬥志。28日晨,謝晉元親手狙擊,斃敵兩名。在敵兵企圖爆破倉庫,用坦克掩護步兵沖擊洞口的緊要關頭,敢死隊員陳樹生在自己身上縛滿手榴彈,拉了導火索,從五樓窗口躍入敵叢,與10餘名敵兵同歸於盡,英勇壯烈的情景,令人淚下。

最終,因近在咫尺的新垃圾橋南面有兩只巨大的煤氣櫃,怕萬一煤氣櫃中彈,半個上海將化為灰燼,因此公共租界當局多次電請中國政府命令孤軍撤出戰斗。軍令難違,謝晉元只得含淚指揮部隊撤退。

八百壯士以彈丸之地,抗擊日軍數萬人,激戰四晝夜,斃敵200餘人,取得了軍事上、政治上、道義上的勝利。

⑷ 電影八佰裡面姜武唱的戲曲叫什麼

在電影(八佰)中!姜武飾演的老鐵在樓頂唱的戲曲叫做(定軍山)!

⑸ 姜文《鬼子來了》中日本兵一起唱的那首歌叫什麼名字

是開中日聯歡時那幾個日本兵在那敲鋼盔打拍子,yi,ni,sang(一,二,三)後唱得歌嗎?
正確答案是日本軍歌——《露營の歌》
網路搜索露營の歌,優酷那個2:57的視頻就是,不過可能和電影里的聽起來感覺不一樣,因為不是合唱,沒有氣勢而已,實際歌是同一首歌。
別的你們可能聽不懂,但歌曲2:00時那句添鬧黑卡半載(天皇陛下萬歲)你們肯定聽得懂,呵呵
個人認為軍歌只適合合唱

⑹ 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日本兵在河邊唱的歌是什麼歌

故郷 (ふるさと) ~Blue Sky Homeland~

歌手:臼澤みさき

詞曲:臼澤みさき

青い空ながめて

遠望蔚藍的天空

故郷を想う時

正是想起故鄉之時

悲しいこと全部すいこまれて

將悲傷全部吸入此身

泣き出しそうな魂

幾欲落淚的靈魂

果たせない夢のために

為了漫長無涯的夢想

仆はまだ帰れない

我還不能回到故鄉

あゝとっさの怒りに包まれて

啊 被突如其來的憤怒包圍

飛び出した夏の日

便與夏日不期而遇

カラリカラ

嘩啦啦地作響

乾いた旅人のように

正如口乾舌燥的旅人缺水的心靈一般

水のない心、君を想ふ

我是如此思念著你

故郷は遠く晴れわたる空の

故鄉向著遠方晴空的另一端

彼方へ続いている

一直延伸而去

季節は巡ってゆく

季節巡迴交替

仆はまだひとりだよ

我仍是孑然一人

あゝ小さな涙に隠された

啊 小小的淚滴隱藏在

淡い戀の話

淡淡的戀語之中

カラリカラ

嘩啦啦地作響

回る風車のように

如同旋轉的風車一般急切

急ぎだす心、君を想ふ

我是如此地思念著你

故郷は遠く晴れわたる空の

故鄉向著遠方晴空的另一端

彼方へ続いている

一直延伸而去

「カラスが鳴くから帰ろ」

『烏鴉叫 人歸家』

幸せをもう一度

兩人再一次地

ふたりで探そう

一起尋找幸福吧

青い鳥が舞う道を戻る

回到青鳥起舞的歸路

故郷はもうすぐ君が待つ空の

故鄉很快便會在等待著你的那片天空下

彼方へ続いている

向遠方延伸而去

「うしろの正面だあれ」

『背面亦是正面』

(6)八百電影中日本兵在樓頂唱的那首歌擴展閱讀:

《故郷》是島谷ひとみ(島谷瞳)的音樂作品,收錄於2013年7月24日發行的專輯《15thAnniversarySuperBest》中。

MisakiUsawa(Usawa Misaki,1998年10月8日)是日本女歌手。真名Usukizawa斗篷(同樣閱讀)。岩手縣上閉伊郡大槌誕生。

2010年7月25日「第49屆日本國家民間礦業協會全國青少年大獎賽大獎賽獎」2011年7月31日「第25屆Sotoyama Festival全國大會男女分部獲獎者」2011年9月25日「第26屆青年南方牛肉紀念錦標賽」

⑺ 《八佰》電影後面升旗升的什麼旗

《八佰》中升起的旗幟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是民國時期的國旗。在四行倉庫樓頂升起旗幟是為了表明該地區沒有徹底淪陷,以刺激日本人。

旌旗獵獵,硝煙四起,戰況進入白熱化階段。戰士們前仆後繼,不斷有士兵奔赴戰場。敵軍密集轟炸,絲毫不給戰士們留有喘息的餘地。風中飄揚的旗幟更是激怒了敵軍,他們瘋狂向四行倉庫發動攻擊,戰士們體力幾近不支。

然而沒有人退縮,旗幟一次又一次地被舉起,前面的人倒下了,後面的人接替著繼續舉起。即使前方是環伺的敵軍,四周是擦肩而過的轟鳴,依然無人後退。身負重傷的戰士們圍住旗幟,合力舉起,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7)八百電影中日本兵在樓頂唱的那首歌擴展閱讀:

在槍火和刺刀帶來的慘烈聲響中,該片著力呈現了「八百壯士」阻擊日本侵略者進攻的幾個戰爭段落和側面,戰爭的殘酷性首先被傳達出來,與之交織的是帶有痛感的崇高性。作為一部戰爭類型商業片;

該片正視了戰爭的殘酷,與此同時,也不再採取以往戰爭片凸顯指揮軍官個體的智慧與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謝晉元的領導,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個體」所組成的群體合力。

⑻ 《八佰》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細節

我們來一起看看《八佰》的那些細節。

1.八佰的佰字
《八佰》原名為《八百啟示錄》,也曾叫過《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原意可能是致敬大導演科波拉執導的反戰經典《現代啟示錄》。
後來改為《八佰》,這個「佰」字其實意味深長,有三個意思:一是指古代軍隊的編制,十人為什,百人為佰;二是古代特指軍隊中百人之長;三才是常用「百」字的大寫。所以用在這里,講的是人的故事,是贊許這「八百」名士兵人人都是百人之長的勇士。
2.電審故字2019年800號
《八佰》的龍標其實也很有意思,恰好是2019年800號,不知道究竟是巧合還是廣電總局給這部電影定製了一個龍標。
3.片頭字幕「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電影的片頭字幕,有一句話:「待我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這句話出自魯迅先生寫於1925年的散文詩《墓碣文》。
文章很短,區區數百字,藉由一個夢境,描寫了墓中人內心的虛無和灰暗,以及無法擺脫這種心境的焦灼與痛楚。
「待我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放在影片里是在說,為追求正義犧牲,哪怕化為塵土,也會面帶微笑。
而革命精神將以塵土的形式繼續傳播下去,影響更多人,就如影片中人物愛國意識的覺醒過程一樣。
4.青幫弟子送電線
電影中,有一群年輕人不畏生死跑過橋去給四行倉庫的守軍送電話線,最後還是靠賭場阿飛刀子才得以成功。
這幫人很可能就是上海青幫,而且如果沒猜錯的話,那位端坐著幾乎沒有露過正臉的很可能是青幫大佬——杜月笙。
上海青幫一直都是國民黨的主要財政來源之一。歷史上的杜月笙也確實為四行倉庫保衛戰出過力,有一種說法稱,他曾在一天之內將20萬光餅秘密送進了四行倉庫。
5. 上海公共租界
因為四行倉庫的位置極為特殊,日軍占據了倉庫的西、北兩面,東、南兩面則是當時的英美公共租界。當時還沒有對英美宣戰的日本,因為擔心殃及租界,在進攻時並沒有使用火力過猛的重武器。
上海租界由來已久,鴉片戰爭失敗之後,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了上海作為通商口岸,隨後便劃分了上海租界區。
上海的租界區主要有兩塊,法租界和英美公共租界。在四行倉庫邊上的正是英美公共租界,所以電影中也多次出現英國國旗。

6.租界煤氣罐
電影中不僅提到了四行倉庫的特殊位置,更是著重提到因為煤氣罐的存在,導致日軍不敢使用重炮攻擊。這兩個煤氣罐在歷史上也確有其物,而歷史悠久。
早在1865年,上海成立了「大英自來火房」,後改名「上海英商煤氣公司」,這讓上海成為亞洲第一個使用煤氣的城市。當時的煤氣主要用於煤氣燈上作為照明之用,後來電燈流行之後,才逐漸轉為烹煮取暖之用。
這兩個煤氣罐的存在,為四行倉庫的守軍提供了一個天然的「保護屏障」。在淞滬會戰期間,可能是為了彰顯民心士氣,在老照片中很少出現煤氣罐。但因為煤氣在當時是文明的象徵,這兩個煤氣罐曾被畫入了風景明信片之中。
7.蘇州河岸的廣告牌
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被民眾圍觀的戰斗。蘇州河兩岸,僅一河之隔,不過五十來米,一面是炮火連天的殘酷戰場,是地獄,一面卻是燈紅酒綠的英法租界,是天堂。
兩岸對比,更顯殘酷。所以電影中也特意安排了很多兩岸的人互相對望的鏡頭。而從守軍這邊望著對面,更是能夠看到無數廣告牌,足見劇組在布景上的用心之處。
隱約可見的有:SIEMENS,西門子電器;Camel,著名的駱駝牌香煙等等,還有許多虛構出來的酒吧、餐廳廣告牌。
8.電影彩蛋
最特別的是,霓虹燈之中還隱藏了兩部電影。
一部是「42ND STREET」,中文譯名《第42街》,1933年上映的一部美國歌舞片,這還挺符合當時上海租界區的觀影口味的。
另一部是大名鼎鼎的「SPELLBOUND」,希區柯克指導的《愛德華大夫》。這是一部1945年電影,應該是導演或者美術指導比較偏愛,加進去的彩蛋吧。
9.可口可樂廣告牌
說起片中的廣告,最顯眼的當然是四行倉庫西牆上那幅巨型的可口可樂廣告,上面寫著「請飲,可口可樂,屈臣氏汽水」。
這面牆也正是日軍進攻的主要方向,片中的攻城器械、鋼板陣炸牆、迫擊炮重炮攻擊的,陳樹生綁著炸彈跳下樓與日軍同歸於盡的都是這面牆。現實中的這面牆也是四行倉庫展覽館的重中之重,整面牆被完整保留,甚至保留下了彈孔和炮孔。
雖然這看起來這像是電影的浪漫化虛構,但其實這並不是沒有可能的。可口可樂早在1927年就進入中國,並在上海設廠生產,由屈臣氏礦泉水公司負責裝瓶。到了1933年,上海廠已經是可口可樂在美國之外的最大裝瓶廠。
在淞滬會戰的老照片中,確實也能看到日軍在可口可樂廣告牌下設立的陣地。

10.片尾曲《蘇州河》
片尾曲蘇州河改編自《倫敦德里小調》(Londonderry Air),由歌手那英和義大利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
《倫敦德里小調》是一首有著悠久歷史的愛爾蘭民謠,作於1600年間,流傳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它的旋律舒展優美、純朴輕柔。
其最知名的一個填詞版本名為《Danny Boy》(《丹尼男孩》),同樣也是一首關於戰爭、父子訣別的歌曲,和電影中的《蘇州河》有著「同曲同工」之妙。
11.中日軍服和各式武器
《八佰》作為一部戰爭片,在武器、裝備上當然也做得非常細致。
其中日軍穿的昭和五式陸軍制服。該套軍服從30年一直沿用到38年,其標志性的特點就是立領設計,而且軍銜章是在肩部的兩側。
當時進攻四行倉庫的是日軍上海派遣軍第三師團,是日本帝國陸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穿著本套軍服是比較合理的。
而中國守軍方面的軍服也同樣合理。八十八師作為中央軍三個教導師之一,是知名的德械師,全副武裝都是德國裝備,其軍服也是淺綠色的德械師軍服。
電影中還出現了捷克式輕機槍、蘇羅通20mm機關炮等等,都非常符合當時的歷史細節。其中守軍還使用過一台百式火焰噴射器,這其實是屬於日軍的裝備,當時的國軍並不具備,可以理解為是繳獲的戰利品。
12.老鼠和白馬
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就是老鼠,最後一幕是白馬,老鼠和白馬也在片子中間反復出現。對於《八佰》這部「時間就是金錢」、恨不得再壓縮一點時長的電影來說,花費這么多筆墨來展現這兩種動物顯然是有深意的。
理解起來也很簡單。老鼠,本能就是求生,是躲藏。一開始倉庫守軍們沿路收攏上來的「雜牌軍」里,有許多人只想活著不想打仗,這顯然對應的是他們。
他們有的是只會種田的農民,有的是只會打算盤的文職,甚至有的還是十來歲的孩子。戰斗一打響,他們能想到的只有躲藏或逃跑。
至於白馬,它是希望,是未來。純白的馬從始至終都圍繞著小七月和小湖北,代表的應該就是「希望是少年擁有的,未來是屬於少年的」。
13.長坂坡趙子龍,黃忠定軍山,走麥城
電影中不止一次出現過《三國演義》的元素。
上官志標說淞滬會戰國軍潰敗猶如「一路走麥城」,正是關雲長敗走麥城的典故。
而對面戲班子唱的戲是「長坂坡趙子龍,再殺他個七進七出」,李晨飾演的角色山東兵隨身帶著一套趙雲的皮影戲,因為他覺得:「關老爺講的是兄弟情誼,可趙子龍不一樣,他護著國呢。」
在端午死後,山東兵拿起了皮影演起了趙子龍,唱到最後一句時掉下眼淚,唱詞是「漢室中興待後生」,與山東兵平時叫端午「小孩兒」遙相呼應。而小湖北想像中的趙子龍也在端午犧牲之後,變成了端午的樣子。
趙雲這個角色恰好對應著四行倉庫的孤軍,「獨身一人」,面對著千軍萬馬,七進七出,毫無懼色。
最後姜武的角色老鐵上樓頂耍大刀唱的戲文也正是「黃忠定軍山」的橋段。這段戲講的是老將黃忠力斬夏侯淵的故事,正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寫照,也是四行守軍窮途末路之際,依舊有壯志報國之心。

14.湖北保安團
全片開始時有一句台詞:「我們是湖北保安團的臉面」,而且還操著一口湖北方言,畫面中是一支軍隊戴著蓑衣笠帽,在浦東的蘆葦盪中急行軍。顯而易見,這支軍隊是來自湖北的保安團。
淞滬會戰期間,國軍損失了大量原經過德式訓練的士兵,基本上20天左右就要補一次兵。守衛四行倉庫前夕,八十八師剛好進行了第五次補充,來源是湖北保安團,尤其是來自通城保安大隊的士兵。所以,歷史上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絕大多數也都是湖北子弟兵。
15.童子軍送旗楊惠敏
電影中,有一位女童子軍向四行倉庫守軍送旗。這位女學生名為楊惠敏,在歷史上也確有其人。
歷史上有一種說法是,她將一面12尺長的中華民國國旗裹在身上所穿著的童軍服底下,冒著戰火危險游過蘇州河。電影中採用的就是這一種說法。
楊惠敏給守軍送旗的事件,大大振奮了守軍士氣與隔岸觀戰的民眾,並獲得當時駐扎在租界內的世界各國媒體之贊揚。
16.日軍凌遲處死俘虜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日軍為了逼迫四行倉庫內的守軍盡快投降,公開凌遲處死了一批俘虜,其中就包括黃志忠飾演的老葫蘆。這在歷史上也是真實發生過的。
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班長蔣敬帶領戰士九人負責在蒙古路旱橋一帶警戒,惜因未能及時撤出,全數被俘。隨後,他們被押至蘇州河畔,被日軍以刺刀一刀刀刺死。
17. 謝晉元團長的家書
電影中,小湖北擔任謝晉元的勤務兵之後,在會客室中見到一封信,信封上寫著一個名字「張萍舟」。這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的。這封信是謝晉元寫給連襟兄弟張萍舟的家信。
信中寫道:「泰山鴻毛之訓,早已瞭然於胸,故常處境危難,心神亦覺泰焉。」——足以可見謝晉元的鎮定自若和報國意志。
因為謝晉元率領孤軍死守四行倉庫的英雄事跡,上海市政府將四行倉庫旁的滿洲路改名晉元路,更將與孤軍營一牆之隔的膠州公園更名為晉元公園,建立晉元中學作為紀念。

18. 鷹犬將軍宋希濂
王千源飾演的角色羊拐,雖然也在逃兵組中,但戰鬥起來儼然是個訓練有素的老兵。電影中的他唯一掛念的就是自己的老母親,受傷時解開衣服掉下很多錢,可見他一直都在攢錢想寄給母親。
電影的後段,他才自報家門是三十三師的,原三十六師。朱勝忠說了句「宋長官的兵沒有慫的」,這位宋長官指的是三十六師師長宋希濂。
宋希濂黃埔軍校一期生,驍勇善戰,在淞滬戰役、武漢會戰以及阻止侵緬日軍側擊滇西等戰役中,均給予日軍以沉重打擊,曾獲「青天白日勛章」,美國政府贈予「棕葉自由勛章」,被譽為「黃埔之光,」有「鷹犬將軍」之稱。
19.亞洲首部全程採用IMAX攝影機的影片
《八佰》的幕後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等比復刻的四行倉庫、蘇州河夜景,在布景方面就耗費不少心力。
其中最厲害的還是亞洲首部全程採用IMAX攝影機的影片,在全球范圍內也僅有《復仇者聯盟3》《復仇者聯盟4》兩部先例。
IMAX攝影機以廣闊的動態范圍和極為細膩的鏡頭捕捉見長,對於戰爭場面的臨場感展現、上海十里洋場的表現都發揮了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20. 孤軍的悲慘結局
電影的最後,四行倉庫守軍退入租界,僅留下了一支敢死隊吸引日軍火力。電影並沒有細致描述敢死隊的結局,但是他們的悲壯下場似乎是人人都可以猜到的。這個時候,不再需要大場面,留白反而能讓人悲痛不已。
在真實歷史上,退入租界的孤軍同樣悲慘。一進入租界,他們就立刻被繳械,關進收容所。三百五十八人被禁於膠州路空地,被稱為「孤軍營」。團長謝晉元更是被叛變的士兵刺殺致死。隨後,日軍入侵租界,孤軍成為戰俘,被分送各地集中營,甚至被運往赤道以南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當勞工。
正如《我的堂弟留在了巴布亞紐幾內亞》中所唱的:我的團長倒在租界的操場旁/我的堂弟留在了巴布亞紐幾內亞/他和他的提琴再也沒有回到故鄉。
戰士們埋骨他鄉,而《八佰》把他們的精神帶了回來。

⑼ 哪位大俠能告訴我抗戰老電影中常播放那首日本小調的名字

軍艦進行曲
http://upd.yyfc.com/membersong_0519/songfolder/2006/3/5/.mp3

在上世紀70年代的一部同樣臭名昭著的日本軍國主義電影《啊,海軍》中,這首歌曲曾作為主旋律反復出現。據報道,象徵日本舊帝國海軍聯合艦隊精神的這首代表性軍歌《軍艦進行曲》,最近也成為日本海自軍樂隊為出航軍艦送行的必奏曲目。

⑽ 八百的觀後感是什麼

《八佰》中的人物並不是單單純純的非黑即白,而是摻雜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的民眾、起先想要逃跑無意抗戰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他們的「黑」在於放棄抵抗沉迷於眼前的美好幻景,他們的「白」在於願意為八佰壯士捐物資,在於企盼出現一個嶄新的中國。

「我不能死,我娘還等著我回家呢。」這是劇中的一個人物端午說過的一句話。由此可見,他們所令人憤怒的「黑」其實是由每個人對團圓盡孝這一期望的「白」所產生的。每個人都有恐懼,每個人的無畏都需要被喚醒。

影片中的蘇州河(吳淞江進入上海市區後被上海人稱為蘇州河)隔開了租界和四行倉庫,隔開了浮於表面的繁華與令人戰栗的荒蕪。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卻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天堂」充斥著愚昧與麻木,「地獄」充滿了不屈與堅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獄,而「地獄」承載的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樑。

當主動請纓的壯士們一個一個從樓頂無畏躍下引爆自己時,那接連不斷的爆炸聲真正炸醒了河對岸愚昧無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眾。「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這一句台詞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人的心底。當國旗被升起國民歡呼叫好時,當一雙雙國人的手伸出時,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是真正被喚醒了。

電影中還有一個小細節,那就是日本軍官和謝晉元團長的會面。身騎黑馬的日本軍官和身騎白駒的謝團座無疑是影片中一大沖擊波,黑暗和光明、絕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轉化成日本軍官的黑馬以及八佰壯士的白駒。而當河對岸租界的民眾們看到賓士的白駒時的興奮,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則是對希望的渴望,對光明的嚮往,對中華民族會重新站起來的堅定。

而影片最後在廢墟中踏出的帶著血紅色的傷口的白駒,則意味著中華民族遭受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希望仍大步昂揚地向未來馳騁而去的中華民族的脊樑。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22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91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8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18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11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59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41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5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8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