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角色野村
⑴ 日本的狂言師到底是怎麼什麼
一:什麼叫狂言
狂言是一種興起於民間,穿插於能劇劇目之間表演的一種即興簡短的笑劇,是猿樂能與田樂能的派生物。狂言與能一樣,同屬於日本四大古典戲劇,因為它也可以算是能劇的一部分,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和能劇放在一起合稱「能樂」。因為狂言屬於喜劇型科白劇,所以相對於典型的悲劇型歌舞劇----能劇的最大區別在於,它通過在現實世界中取材的人物或事件用幽默的方式給武士和其他貴族階級以辛辣的諷刺。並且因為其作品都是從庶民的生活中取材,再以當時的口語演出,所以比起能劇更能被廣大勞動人民所接受,而成為一種最為典型的平民藝術形式。
二:狂言的起源與歷史
狂言與能劇幾乎在同一時間產生,在奈良初期,中國唐朝的散樂(雜技)傳入日本。平安時代,民間藝人在此基本上加入了一些模擬人物的滑稽表演,逐漸形成了「猿樂」,這就是狂言的前身。到了鐮倉時代,狂言已漸漸顯現出與能劇的不同,一直到了南北朝末室町初,由於貴族武士階級的支持與援助,狂言和能劇才算是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此後的江戶時代,狂言發展迅速並已經非常成熟。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狂言擺脫了長期以來只能作為能劇的附屬地位而轉向獨立發展。今天,專業的狂言表演者一方面獨立表演,另外也跟能劇搭檔演出。
三:狂言的流派
狂言在15世紀中頁趨於定型後,主要分成「大藏流」,「鷺流」與「和泉流」三個流派。由於與大藏流同為幕府直屬的鷺流經歷了江戶末期的動盪以後,在明治時期已經失傳,所以我們在這里主要介紹的是現在仍然活躍在表演舞台的和泉流與大藏流。
和泉流:和泉流從創派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流派的表演地點主要集中在東京和名古屋一帶。和泉流在表演上帶有關西風格,演技的風格很有現代的抒情主義特色,表演時也很注重柔和的都市風格式表現手法。現代的和泉流派主要分為:三宅藤九郎家(東京)、狂言共同公司(名古屋)、野村萬藏家(東京)、野村又三郎家 (名古屋)。其中知名度與影響力最大的就要數東京的三宅藤九郎家了,由十四世紀中頁傳到現在已經歷經二十世,第十九世宗家和泉元秀是日本狂言界的權威人物,他的父親九世三宅藤九郎更是被譽為「人間國寶」。現在第二十世宗家和泉元彌在日本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除了狂言的表演之外還經常參加諸如電視劇的拍攝和娛樂節目的主持等其它文藝節目。
大藏流:大藏流的演出地點主要在東京和京都,其中位於東京的大藏流的表演風格比較正統,而關西一些地方的大藏流表演卻沒有一個統一的定式,風格比較零散。現代的大藏流主要分為:大藏本支(東京)、茂山一千五郎家(京都)、茂山忠三郎家(京都)、善竹家(關西·東京)、山本東次郎家 (東京)。
四:狂言的面具,服裝,樂器和道具
和能劇上百種的面具比起來,狂言的面具種類就少了許多。因為現代狂言表演者在上台表演時是很少戴面具的。和能劇的面無表情相比,狂言雖然在角色上只有神,鬼,精靈,老人,動物等很少幾類,但面部表情卻有二十幾種之多。所以狂言的面具也就主要分為四類:武惡(用來表現鬼),乙(用來表現年輕的女子),猿(用來表現動物),空吹(用來表現精靈)。
狂言的服裝比起能劇來也簡單很多。和能劇雍容華貴的服裝相比起來,狂言的服裝大多是中世紀日本的日常服飾,很貼近一般平民穿著。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肩衣,狂言和服褲裙,襦袢和襯襖 。再有就是狂言表演者穿的襪子也有別於能劇表演者的白色襪子,而是黃色的。狂言服裝在肩衣方面的設計是以獸頭,·蝸牛等等大膽設計化為特徵的,女性的服裝在設計上用金線刺綉加以點綴。
狂言雖然是科白劇,但在表演時也加入了相當多的音樂成分。樂器方面和能劇一樣沒有使用常規的樂器,而是使用的笛,肩鼓,日本鼓和鼓。和能不一樣的是,狂言在歌謠的演唱方面是比較舒緩的。狂言的歌謠主要分為四類:囃子物,小謠,謠和小舞。
囃子物:是狂言歌謠中的一種特殊節奏的吟, 歌曲里邊的人物都是即興想像出來的,同時也搭配著相應的舞蹈動作。
小謠:人物登場做酌的時候而唱的很短的歌謠。
謠:與能的謠相比有狂言所特有的嘹亮氣勢,種類上也比能的多。
小舞:小舞的產生有著很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室町時代,是由那時帶有地方風俗的歌謠演變而來的。
狂言的主要道具沒有能劇豐富,大的道具只有櫻花樹,大屋台和冢等等幾種而已。在小道具里,相對於在能劇里被廣泛使用的葛木桶,在狂言里帶蓋子的木桶使用范圍相當廣。另外就是扇子和其他諸如短刀,竹杖之類的小道具的頻繁使用也顯現出了狂言表演時的獨特氣氛。
五:狂言的節目和演出
狂言在剛開始時是沒有劇本的,後來經過慢慢地發展,逐漸有了劇情的記述,再經過狂言師的記錄,就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狂言劇本。現在保存下來的狂言劇本大約有260多個,其中大藏流保存了180個,和泉流保存了254個,不過二者有174個劇目是相同的。狂言在表演時,每出劇目演員不超過4人,主角稱為「仕手」,配角稱為「肋」。狂言的劇目主要分為:脅狂言,大名狂言,他羅狂言,婿狂言,女狂言,鬼狂言,山伏狂言,出家狂言,座頭(剃了發的盲人)狂言,雜狂言和舞狂言等幾類。除了雜狂言以外,最大的類別就是他羅狂言。
參考資料:轉載自『逸言齋』
ps.也有人說:和泉元彌並不是和泉流的宗家。那不過是他自封的而已。
⑵ 野村哲也是誰
1993年,野村哲也進入SQUARE擔任美工設計,參與的第一部作品就是《FFVI》,雖然僅僅是個初出茅廬的小美工,充滿了想像力的他卻利用工作之餘撰寫了數萬字的小說梗概,坂口博信認真閱讀後對其筆下克勞德和薩非羅斯的恩怨對決故事深感興趣,決定和他一起把小說改編成游戲劇本,當時SQUARE准備在SFC-CD系統推出了《FF》系列最新作,坂口和野村一起對原來的小說進行了修改,後來因索尼和任天堂關系惡化導致SFC-CD系統擱淺,野村他們的計劃也暫告一段落。兩年後當SQUARE參入索尼PS的方向明朗化,《FFVII》的開發計劃被正式提上了議事日程,坂口博信本人一直對原先的劇本抱有難以割捨的感情,於是指派北瀨佳范和野島一成兩人進行了再創作,而原作者野村哲也擔任游戲的人物設計。《FFVII》以野村哲也替代原先的天野喜孝擔當人設主要從兩層角度考量,首先天野氏狂放的畫風在硬體條件局限的情況下無法以3D CG技術忠實再現,而野村哲也平實飄逸的現代派畫風不但便於3D化,而且更容易獲得新生代玩家的支持。另外作為故事原案創作者之一,野村對游戲中各種人物的了解程度當然遠遠超過其他人。《FFVII》獲得了空前成功,野村也因為對克勞德、艾莉絲和薩非羅斯等游戲角色的出色設計一炮走紅,從此坐穩了SQUARE首席人設的位置。成名之後,野村哲也幾乎包攬了SQUARE社在PS時期賣座游戲的人設工作,《寄生前夜》、《FFVIII》、《武藏傳》……我們在稱贊他到位的人物形象設計之餘,還不得不為其旺盛的工作熱情脫帽致意。久而久之,有許多野村哲也人設的狂熱擁躉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細節,野村筆下的許多女性人物的臉型與日本著名藝人松隆子極為酷似,這再次引發了坊間的廣泛話題。
進入PS2時代,野村哲也又連續擔任了《保鏢》和《FFX》等多部大作的人設,在SQUARE因財政危機每下愈況的情況下,野村人設的知名度卻扶搖直上。
2002年,由野村哲也提案並身兼導演和人設二職的A-RPG大作《王國之心》獲得全球性轟動,累計銷量突破了400萬份,令財務困頓的SQUARE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機會,野村的驚才絕艷獲得業界一致定評。由美工出身的人導演出百萬級別的大作,在日本乃至整個業界過去除了天才宮本茂以外更無他人。
SQUARE-ENIX合並後,野村哲也在社內的地位益發重要,同時身兼首席人設和主力導演的多項要職,目前其手中負責的作品有電影版《FF7:ADVENT CHILDREN》、PS2《王國之心2》、《SAMURAI LEGEND~武藏》和GBA《王國之心-記憶之鏈》等6個以上大型計劃,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不亞於松野泰己和北瀨佳范。
⑶ 鐵血使命野村是誰扮演的
鐵血使命 中扮演野村浩二的是李雨澤。
《鐵血使命》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6JAkiZu_RMbNE4kGs_FlTQ
這部以女性為主的抗戰大戲跌宕起伏,驚險刺激,以多種多樣的炸彈運用為特點,塑造了5名英勇善戰、鐵血柔情的女抗日英雄的角色,她們,是五朵亂世烽煙中綻放的紅顏,或恬靜或冷傲或嬌縱或嫵媚或清純;她們,為著一個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組成一支女子炸彈部隊,殺倭寇,保家國,獻熱血、青春以及生命。體現了國共兩黨在抗戰時期的配合與互助。該劇共計6個單元,每個單元都具有各自的完整性與獨立性。
⑷ 鐵血使命中野村的扮演者
李雨澤--飾演--野村浩二 (日軍少佐,女子炸彈小隊和劉成的頭號敵人)
李雨澤,北京人,影視演員,在《大宅門》中飾演白佔光。畢業於黑龍江大學,在多部影視劇中塑造了經典形象。現居北京。2011年在《斷刺》扮演方時中。
李雨澤近期出演的電視劇:
2011年《鐵血使命》飾:野村浩二
2011年《斷刺》飾:方時中
2011年《極品男女》飾:韓東鳴
⑸ 紅高粱野村扮演者是日本人嗎
《紅高粱》劇中野村的扮演者,不是日本人。
這位演員是:金鐵峰
他是電影學院表演系87級,在日本生活了23年。
《紅高梁》是其在回國後拍攝的第一部戲,憑借出色演技和地道日語,受到好評。
⑹ 野村萬齋還演過什麼電影或電視
野村萬齋
日語原文 野村萬斎
假名 のむら まんさい
羅馬字 Nomura Mansai
血型:B
身高:172cm
體重:58kg
三圍:B85-W75-H97cm
鞋碼:26.5cm
日本著名狂言師,被譽為未來國寶。
野村萬齋(1966年4月5日 - ),日本的狂言師,屬於和泉流的六世野村萬藏家系。狂言師二世野村萬作與詩人阪本若葉子之長子,狂言師六世野村萬藏之孫。出生於東京都,本名野村武司。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部邦樂科畢,主修能樂。曾任東京大學、御茶之水女子大學講師,現(2005年月)為東京藝術大學講師。2002年起出任世田穀公共劇場藝術總監(任期五年,且於2008年續任)。
1970 年三歲時就以「靱猿」一劇踏上了舞台。 94 年承襲曾祖父野村五世的隱居名「萬齋」。同年,演出 NHK 大河劇「花之亂」的細川勝元一角
97 年演出 NHK 晨間連續劇「あぐり」的望月映介一角而獲獎無數。電影的演出是演出黑澤明所導的「亂」( 85陰陽師2年)的鶴丸以及本作「陰陽師」系列的安倍晴明。
另擔任世田穀公共劇場的藝術總監。預計准備演出英國經典莎士比亞之「哈姆雷特」在六月公演。在日本公演後,決定在英國的沙德樂威爾斯劇場公演。
以電影「陰陽師」為首,超越日本傳統藝能界活躍的狂言大師野村萬齋在國內外都受到極大注目。
映畫「陰陽師」得獎記錄:第 44 回藍絲帶獎最佳男主角、第 25 屆日本演藝學會新人獎與最佳男主角(優秀獎)兩個獎項。
1966 4月5曰 作為長子誕生。父:狂言師野村萬作;母:詩人阪本若葉子
1970 2月 初次登台,出演狂言《靭猿》中的小猿。時年三歲。
10月 狂言《いろは》初主演。
1974 3月 首次參加海外公演,在夏威夷出演《井杭》。
4月 東京教育大學(現築波大學)附屬小學入學。
1978 5月6曰 祖父六世萬蔵去世。
1979 4月 築波大學附屬初中入學。
1981 1月 初次主演狂言大麴《千歲》。
1982 4月 築波大學附屬高中入學。
1984 1月 初次主演狂言大麴《三番叟》。
1985 1月 出演黑澤明電影《亂》中的鶴丸。
4月 考入東京藝術大學攻讀能樂專業。去澳大利亞公演。
1986 1月 初次主演狂言大麴《奈須與市語》。
1987 4月 出演渡邊守章導演的"前衛劇パルコ′能′ジャンクション"《葵上》。
12月 主持"ござる乃座",以後每年2次公演。
1988 4月 出演渡邊守章導演的"前衛劇パルコ′能′ジャンクション"《當麻》。
10月 初次主演狂言大麴《釣狐》。
1989 9月 去原蘇聯公演。
1990 5月 主演渡邊守章導演的話劇《哈姆雷特》。
1991 4月 擔任東京大學(表象文化論)外聘講師(至93年3月)。主演的新作狂言《法螺侍》參加英國"JAPAN FESTIVAL"。
7月 初次主演狂言大麴《金剛》。
1993 12月 出演Robert Lepage導演的話劇《暴風雨》中的艾利爾。
1994 3月 襲名"萬齋"(曾祖父五世萬造的隱居名)。
4月 出演NHK大河連續劇《花之亂》中的主要角色細川勝元。出任能樂協會東京支部常議員(至97年3月)。擔任お茶の水女子大學(舞蹈教學學科)外聘講師(至9月)。開始導演《新宿狂言》劇場狂言系列。
7月 參加法國Avignon戲劇節主演勅使河原導演的話劇《スサノオ》。
9月 作為文化庁芸術家在外研修生赴英國留學。
1995 8月 留學歸國,在各地進行襲名公演。導演新作狂言《梅之木》。
1996 6月 與勝田千恵子結婚。
9月 初次主演狂言大麴《花子》。
1997 2月 初次主演狂言《六木駄》。
4月 出演NHK朝連續電視小說《あぐり》中的主要角色望月エイスケ。導演新作狂言《藪の中》,與茂山家合作出演。
9月 長女彩也子誕生。
12月 舉行"電光掲示狂言の會"導演並主演《首引》。 憑望月エイスケ一角獲得文化部門ベストドレッサー賞文化部門、エランドール賞、曰刊スポーツ助演男優賞、橋田壽賀子新人賞。
1998 1月 "野村狂言座"發足,以後一年4次例行公演,同時FANCLUB"YOIYA2"發足。
4月 擔任東京藝術大學(音樂學部邦樂科)外聘講師。
1999 2月 憑《藪の中》獲得文化庁芸術祭演劇部門新人賞。主演観世栄夫導演的話劇《子午線の祀り》,憑此獲得読売演劇優秀大賞男優賞。
10月 長子裕基誕生。
12月31曰 出任NHK紅白歌合戦評委。
2000 1月 出演NHK正月時代劇《蒼天の夢~松蔭と晉作新世紀への挑戦》中的主角高杉晉作。
2001 7月 以導演並主演的《まちがいの狂言》參加JAPAN2001.
10月 出演電影《陰陽師》中的主角安倍晴明。憑此獲得ブルーリボン主演男優賞,アカデミー新人賞以及最優秀主演男優賞提名。
2002 6月 出演蜷川幸雄導演的話劇《俄底浦斯王》中的主角俄底浦斯。
8月 就任世田穀パブリックシアター芸術監督。
2003 1月 籌劃播出NHK幼兒教育節目《にほんごであそぼ》。
3月 以《俄底浦斯王》、《まちがいの狂言》獲得読売演劇大賞提名。以狂言《髭櫓》 獲得古典芸術部門文部科學大臣新人賞。
6月 主演Jonathan Kent導演的全男演員話劇《哈姆雷特》。
晴明與博雅10月 出演電影《陰陽師2》中的主角安倍晴明。長子裕基初次登台,三代共演《靭猿》
2007 1月 次女出生
執導演出舞台劇「國盜人」,劇本改編自莎士比亞「理查三世」(河合祥一郎編劇),在世田穀公共劇場演出。
與父野村萬作、子野村裕基赴美國紐約作「井杭」公演。
2008年
演出NHK時代劇「鞍馬天狗」(大佛次郎原作),且於其中飾演同名角色。
2009年 5月
友好訪華 現身北京大學詳解狂言文化,並於長安大戲院公演《三番叟》、《棒縛》與《茸》。
⑺ 紅高粱野村扮演者是日本人嗎
金鐵峰 飾 野村
簡介 中國通,黑龍會特務
金鐵峰,男,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俄語教授,1982年畢業於遼寧師范大學。隨後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教師進修班學習一年。曾在俄羅斯莫斯科列寧國立師范大學訪學。
⑻ 電視劇激戰扮演日本的野村太郎是誰
在電視劇《激戰》中馬衛軍飾演野村太郎
馬衛軍,1956年12月3日出生,著名影視演員。多次出演抗日電視劇里的反面人物,演技逼真,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代表作品有《火線三兄弟》、《鎖定美軍特使》、《槍神傳奇》、《我的兄弟叫順溜》等多部電視劇作品。
望採納
⑼ 野村萬齋都有哪些影視作品
關於野村萬齋影視作品的隨筆 7月19日,野村家三代赴紐約共演「井杭」。半個地球的距離變成了247英里,395公里,5小時車程。 前所未有的接近,幾乎觸手可及。但我還是不能去……許多人大概該給我扔石頭、番茄、雞蛋了。不過我想,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本分,才是對另一個認真負責,全心全意對待舞台的人的,最高敬意罷。 然而說幾句話的時間還是有的,尤其是當這個人和自己在同一個時區內時。前所未有的接近值得紀念。在野村桑的主業——狂言上,我不過是個剛剛站在門檻上的外行人,實在沒什麼有見地的話可說,只能從影視作品入手。我能夠接觸到的,野村先生的影視作品如下:亂(下載)、花之亂(在線觀看,2個段落)、亞久里(MV,截圖)、蒼天之夢?(劇照)、陰陽師I、II(下載,DVD)。 另外,在本文中我盡量不使用優雅這個詞,否則將到處是優雅二字……但請將優雅二字作為所有論述之基調觀看。 以及:不會貼圖(……我是電腦白痴),但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哪些經典圖了。 一、亂:一雙手的全部美麗 黑澤導演的大作,我在還沒接觸到陰陽師與野村先生之前已經看過。全劇印象最深的,是楓夫人,以及鶴丸,的手(-_-bbb)。關於楓夫人我還是另起一篇敘述的為好,否則不跑題十分鍾是斷不能盡興的。而鶴丸這個人物,在這部電影里的一切表演,我看來都在肢體動作上,尤其濃縮在那雙手上。 鶴丸的戲一共五段,秀虎落難後投宿他的草屋,與末夫人逃走,遇見秀虎,與末夫人分手,以及最後,在舊城廢棄的石壁上,在遙遠的三之城的軍隊默默地送別秀虎與三郎的前景中,從此孤身一人,永遠等待的剪影。後四段始終只是全身鏡頭,而第一段,也是我認為他的主戲所在,在昏暗的光線中,鶴丸披散的長發與緊閉的眼睛遮蔽了特寫鏡頭時大家關注的表情,與眼神,於是一切視線集中到行動:他的背影喚起注意,他的步速與扶牆的動作告訴我們他的處境,聽到秀虎的控訴時,撒手扔下手中錦被的動作,突然加快的步速,迅速的坐下,一手扶膝一手放下的坐姿,都在暗示我們鶴丸內心突起的翻湧。然後,是那雙手,白皙,修長,潤澤,看不到骨頭的豐潤卻能感覺到骨節的力量,就像壁畫上西天諸佛的手,一個動作就是一個法印,一個意象。鶴丸唯一一個特寫,是他吹笛給秀虎聽時。秀虎聽來,那凄厲憤恨的笛聲真是聲聲催命罷,但同時,不要忽略那雙手富有張力的動作。配合著笛聲,那雙手的每一個動作,也在代替鶴丸緊閉的雙眼,表達他的思想,承載野村先生的表演方式。 只不過,那雙手太美麗了,過於美麗了。它的存在感壓過了我對劇情和表演的關注…… 以及,美中不足的是,那時野村先生的聲音雖然顯然經過狂言表演世家的訓練,音色也是美麗的,但台詞我還是怎麼聽怎麼覺得僵硬(向我砸石頭罷,但我真是這么認為的)。 二、花之亂:無話可說…… 不知道是化妝的原因,還是因為戲服,拍攝的表現方式,劇情,還是我在線觀看的那兩段畫面一直在跳啊跳的原因,總之即使在我痴迷陰陽師與野村先生,四處搜刮他的表演痕跡的非理智期間,我對這部電視劇留下的印象也是淡薄至極,除了他的幾個似曾相識的微笑與眼波。大概是帽子與臉型不相配罷,覺得那張臉也不像是我當時非常痴迷的臉……(好吧,請繼續扔……) 除此之外,野村先生出現的影視作品,似乎都和個亂世有關:亂是戰國時期的背景,花之亂描寫的是應仁之亂,亞久里的背景是那個國人永遠不能也不該忘懷的地獄時代,蒼天之夢是在幕末維新,陰陽師貌似是描寫難得平安的平安時代,但鬼怪亂出應該也算一種另類的亂世了罷? 三、亞久里:俊秀少年,一去不返 看過截圖和MV之後曾經不顧一切地想看,四處求得頭破血流仍枉然。現在熱情稍減,MV摘錄的鏡頭很美,編排得也非常好(抱歉我怎麼也記不住製作者的名字,但請受我一拜)。我在其中,覺得已經能夠窺見望月榮助使人念念不忘的魅力了。但這個尚帶三分稚氣的俊秀少年(……應該稱青年,不過這樣叫似乎更順口)的表演者當年已經31歲這個事實……orz……真不愧是有狐狸稱號的人。 野村先生你真的很會挑劇本,一個角色匯集了孩子的可愛,俊秀,真摯,燦爛的微笑,對未來的雄心與渴望,以及成人那經過時間打磨和沉澱的執著、深情、百折不回。這樣的角色我們怎麼能不愛上?即使我所見的只是剪切的鏡頭與凝固的微笑?也許是因為表演者的真實年齡的關系,那微笑比起真正那個年齡的田中美里來更加燦爛,卻也更加稚氣和溫柔可愛。我看著MV里望月榮助短暫一生的紛亂的鏡頭,他騎自行車時候的笑容,吃飯時的微笑,扇子一遮大笑得向後仰過去(這個笑容,和安倍晴明的多麼相似啊!)……總之,榮助彷彿一直在笑著,但那紅色的圍巾卻在提醒我,他有這樣的笑容,是因為他在以旁人遠遠不及的速度,為著他的理想而迅速地狂熱地燃燒著他的生命。 沒有那樣的執著和熱情,僅僅只是那個可愛的微笑,望月榮助也就不成為望月榮助。他短暫的生命,何以貫徹亞久里晨間劇場十數集的未來? 我看見他坐在台階上,亞久里的笑語再也不能喚醒他。一瞬間,天地昏暗。 只是一去不返的不僅僅是望月榮助。熒幕上那個俊秀少年,和他那雙美麗的手,之後我都再不曾見。時光讓他的臉脫去了最後一份稚氣可愛的線條,在他的手上留下了深刻明顯的指骨的痕跡。之後我們見到的野村萬齋其實是更有魅力的。 然而,那俊秀少年,已經一去不返。 四、蒼天之夢?:盛極之花 首先,打個問號是指我是在不確定我所見的圖是否蒼天之夢所出。那種颳去一層頂發的頭型(露怯了罷露怯了罷?)似乎不像是出自花之亂,但我所見高杉晉作的圖發型也不是這樣。總之暫且這么說罷。 如此不確定出處還想要提起,是因為我覺得在這個時期,野村先生的臉部線條達到前所未有的圓轉自如。時光之於每個人,彷彿都是一把雕刻的刀,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地削去青澀,剝除不安定的表情,終於有一天,那把刀暫且擱下,那張臉第一次達到成熟、潤澤、光華四溢。在我看來,這個時期的野村先生,便是如此了。 可惜那把刀只是暫時擱下,它很快又開始在著盛極的臉上留下不那麼圓滑豐潤的線條,刻畫更加深刻而凌厲的輪廓——幸好那其實是更有魅力的。 五、陰陽師I/II:時間流逝,一切都是幻夢一場。 反復數次,對著這個題目卻始終無法下筆。畢竟這是我所有痴迷的起點,也可說是他一人的電影,所有的話,待說出口時彷彿都成了蒼白乏力的描述,堆砌辭藻的虛言。瀧田導演,你對於畫面的執著,對於曖昧暗示的不遺餘力和對於劇情的無所作為(腳本不是你編的,所以關於劇情的拍磚似乎不應該給你,但至少在拍攝上還是可以有所改進的罷?這是我自己的意見,石頭請繼續扔沒關系),我每次都不知道是該批評好還是該贊揚好。但無論如何,這些問題(?)都把安倍晴明,及其主演推上了視線聚焦中央的位置。而野村先生的表演,讓這個角色鮮活絕美到讓我們可以選擇忽視其他所有問題。 而關於博雅和晴明,晴明那樣一個看穿了世情的人,沒有博雅這樣的人——伊藤英明演得過於呆,近於笨了。我眼中的博雅,是一個很本色的人,一切行為出於純粹的本心,非常純正直接,沒有矯飾的人。我是總覺得,在晴明問「我的臉當真那麼像狐狸么?」的時候,博雅是會正色坐下,為自己近似流言的言語道歉的人——沒有博雅這樣的人,晴明該是多麼寂寞,看著世情變幻的眼,也將越來越冷漠罷?晴明所中的那個名為博雅的咒,也是因為他心中對於塵世間純粹的,本色的東西還有渴望和企盼的罷?這種期盼,在博雅出現以後,便成為真實,即使有一天博雅終將遠去,也不會因為他的消失而再度變為虛無。 這樣就夠了,有沒有泰山府君祭,有沒有曖昧與愛情存在,都沒有關系。晴明心中,只要有一樣是真實,不會隨時光化無,便夠了。 野村萬齋先生,對於你來說,也許這些許許多多的舞台,熒幕上的故事,也都是一個一個的幻象。真實的你在這些幻象之間,在你的狂言路上,在你的狂言路之外的真實生活中,越走越遠。而我們在這一方,也許也終有停止朝你張望的那天。有天我們將平靜地讀起你的名字,平靜地微笑,然而曾經存在的心情是不會憑空消失的,就像流水,它可以奔流入海,可以蒸騰成雲成雨,成霧成雪,散入空氣,無形無象,這些都只是改換了一個存在的形式,它永遠存在。 謹向你,以及你的舞台,致以我們永恆的流水。
⑽ 《鐵血使命》當中的野村是誰扮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