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電影 » 林丹電影直到世界盡頭

林丹電影直到世界盡頭

發布時間: 2022-11-14 12:58:47

❶ 林丹的自傳《直到世界盡頭》

好像是叫 熱力綻放

❷ 幾本勵志人物的書籍

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推薦幾本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勵志的書,這些成功背後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每一個夢想從誕生到成真的過程,每一個成功者都離不開刻苦和堅持!

這是五本不算新的勵志書,它們已經在我的書櫃里放置了很長一段時間,近日拿出來重讀,又一次給了我和孩子很多的力量。

推薦幾本勵志人物的書籍推薦

(一)林丹——《直到世界盡頭》

林丹簡介:林丹,1983年10月14日生於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臨江鎮。中國羽毛球男子單打運動員。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單打項目冠軍。羽毛球運動歷史上第一位集奧運冠軍、世錦賽冠軍、世界盃冠軍、亞運會冠軍、亞錦賽冠軍、全英賽冠軍以及多座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冠軍於一身的全滿貫球員。

我讀這本書的感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林丹語錄:

1、不是你今天感覺不好,就可以隨隨便便輸掉的。

2、就在我整理思緒與你們說話的時候,隊醫正在"蹂躪"我身上的每一塊肌肉。每天訓練後的放鬆世界幾乎都在一小時以上,有時疼得我不得不停下來喘口氣。這些年,我最了解我的這副身板了,因為是"超級丹",所以它也被要求像外星人一樣無堅不摧。

3、千萬不要忘了,我只是個普通的小夥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是可以做到讓別人刮目相看的。我們都很平凡,但是我們都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

4、贏了,那不是我的最輝煌;輸了,那不是我的最低谷。

(二)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

郎朗簡介:1982年6月14日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國際鋼琴家。他是第一位受聘於柏林愛樂樂團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中國鋼琴家,獲得古典音樂類多項獎項,包括德國古典回聲大獎,全英古典音樂獎,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國際門德爾松大獎等。曾在多個海內外重要場合進行演出,包括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中國國慶60周年慶祝晚會、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式、美國白宮、美國獨立日慶祝活動、英女王鑽禧慶典慶祝活動、法國國慶慶祝活動、新加坡國慶慶祝活動、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等。

2013年10月28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為中國鋼琴家郎朗佩戴上象徵和平使者的胸針,任命郎朗為關注全球教育的聯合國和平使者。郎朗成為聯合國第12位和平使者,這是第一位中國人成為和平大使。

我讀這本書的感受:父母的格局決定了一個孩子的未來。沒有郎朗父母的很多放棄和堅持,就不會有今天的郎朗。有時候不是孩子堅持不下去,更多的是父母沒有堅持下去。郎朗父親的一些非常人的嚴厲做法也許不值得推崇,但他的堅持卻是大部分父母都無法企及的。

這本書里郎朗的很多地方都寫了父母對他的影響:

1、我之所以能夠保持理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的母親,我對她的愛沒有止境。

2、我剛要開始彈的時候,父親拍了拍我的後背,說:"別擔心,你會記得每一個音符。"而我真的就做到了。

3、在北京的那六年裡,父親和我過著貧困的生活。我們住的簡易樓位於城市最糟的小區。每年冬天,地凍三尺,我們在沒有暖氣的公寓里度日如年。

4、父親感到了我的緊張情緒,在我走向鋼琴之前,照例拍了拍我的後背。像往常一樣,他的這個動作給了我勇氣。

5、父親說:"如今你已經開始在舞台上演出,你需要到西方去學古典音樂。你需要去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我們必須到美國去,找美國最好的老師教你。"

(三)劉澤汀——《我在香港上大學》

劉澤汀簡介: 長春市人,原吉林省實驗中學高三理科實驗班班長,2006年,已被確定保送清華大學的劉澤汀於當年8月,以內地考生第一名的成績被香港科技大學錄取,成為了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系的一名大學生,並獲香港科技大學40萬港幣全額獎學金,

他是放棄清華而求堂香港的青年才俊、他是"求學香港"網站的CEO、他是模擬聯合國會議的"外交官"、他是YDC E-挑戰杯的"青年企業家"、他是《魯豫有約》的座上客,目前他是紅嶺創投線上運營總監。

我讀這本書的感受:一個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孩子無論將來到了哪裡,都是讓人放心的。

劉澤汀在這本書里表達的最多的是豐富而快樂的大學生活,也全面介紹了香港科技大的校園萬象,給有意向去該校上學的孩子們一些中肯的建議:

1、如果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在香港科大的時光,那就是"忙"!用兩個字是"忙忙"!!用三個字是"忙忙忙"!!!每天都覺得日出到日落這段是太短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時間實在不夠用。

2、我喜歡坐在海邊靜靜地默默地放飛思想。這是我梳理思想自我調節的方法,讓思想沖破桎梏牢籠在無邊的海洋里盡情暢游,在無際的天空中自由飛翔。

3、在科大無論你來自哪裡,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會有失落感。學習生活在溫暖的大家庭里,周圍都是朋友,那種感覺叫幸福!

4、對自製力較差的同學,我並不推薦來香港學習。

(四)甘相偉——《站著上北大》

甘相偉簡介: 筆名向陽,湖北隨州市廣水人,80後,出生於山區的農民家庭。1999年9月就讀於廣水市第一高級中學;2005年7月畢業於平民大學——湖北經濟管理大學長江職業學院法律系;2007年來到百般眷念的未名湖畔,在北京大學從事保安工作;2008年進入北京大學平民學校學習,並錄取為北京奧運會安保志願者,同年參加成人高考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2009年加入北京大學教育知行社;中國教育2011年度十大影響人物、和諧文化大講堂青少年勵志講師、《站著上北大》作者。

他是"小人物也要有精英意識"的.代言人。

他是有夢者"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後一天進行咀嚼"的勵志果。

我讀這本書的感受:甘相偉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的人更願意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去回報這個世界。

甘相偉語錄:

1、在北大,學習是常態。我常說,走在北大的校園里,你的前面可能是一位學士,後面可能是一位碩士,左邊可能是一位博士,右邊可能是一位知識淵博的院士。

2、決定我們每個人命運的不是機遇,而是選擇。但作出選擇之後,我們就一定要堅持。從保安到北大學子,我選擇了,也堅持了,所以,我的夢也圓了。

3、不管走到哪裡,我總是懷著對父母的無限感恩,絲毫不敢鬆懈孝養他們的承諾,心裡只想著讓他們好好的,兒子會給他們更多更好的幸福。

4、因為這些可愛可敬的老師,我將風雨無阻地走下去。

5、一路追夢,從天南到地北,人生雖然歷經波折,但我追夢的信念從未放棄過。因為我堅信:所有的付出都必將有所收獲。

6、免費名師課,免費名人講座,北大為天下好學之人永遠都敞開著知識殿堂之門。我為有這樣的機會而深深感恩,就像一條自由游弋的魚兒一樣,幸福感油然而生。

(五) 力克·胡哲——《人生不設限》

胡哲簡介:1982年12月4日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澳大利亞演講家。他天生沒有四肢,只在左側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個帶著兩個腳指頭的小"腳"。盡管身體殘疾,但父母並沒有放棄對他的教育。胡哲是澳大利亞第一批進入主流學校的殘障兒童,也是高中第一位競選學生會主席的殘障者。創設"沒有四肢的人生"非營利組織,在五大洲超過25個國家、舉辦1500多場演講。

2003年,胡哲大學畢業並獲得會計和財務規劃雙學位。2005年出版DVD《生命更大的目標》。同年被提名為"澳大利亞年度青年"。 2008-2009年間胡哲兩次來到中國各所高校舉行演講。為胡哲量身打造的電影《蝴蝶馬戲團》在2009年獲"門柱影片計劃"大獎。2010年出版自傳式書籍《人生不設限》。2011年做客香港鳳凰衛視電視談話性節目《魯豫有約》。2013年5月14日開啟東南亞巡迴演講。2014年出版書籍《堅強站立:你能戰勝欺凌》。2015年出版書籍《愛情不設限》。

我讀這本書的感受:一個人竟然可以強大到如此地步,生命可以創造任何一個奇跡。

力克·胡哲語錄:

1、我和家人沒有預見到的是,我身體上的障礙——我的"負擔"——也可以成為祝福,給了我獨一無二的機會去幫助他人,理解他們的痛苦,同情他們的遭遇,並帶給他們安慰。

2、如果你每天都過得很掙扎,請記住,在外面的苦難背後有個遠超乎外面想像的人生目的地在等著我們。

3、如果沒有得到奇跡,就成為一個奇跡。

4、如果機會沒有來,就自己創造機會。

5、請記住,上帝真的賜給你的生命一個重要的目的,請不受任何限制地活出你的人生吧!

6、你會失敗,因為你是人類;你會跌倒,因為道路崎嶇。但你要知道,失敗也是生命禮物的一部分,所以要把它們利用到極致。夥伴們,不要停下來,去嘗試每一件事吧!

❸ 林丹《直到世界盡頭》價格多少

原定價是30元,但是有林丹簽名的就很貴了

❹ 直到世界盡頭 林丹 精彩片段 急求

精彩片段:面對媒體的追問,我們並沒有遮遮掩掩。首先,我是一個運動員,我不是藝人,真的不需要那些很虛偽的外衣來包裝自己。職業運動員的首要工作是打出好成績。其次,年輕人談戀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那些一被媒體問到就連忙否認「沒有沒有,我們只是朋友」的明星們,不是太假了嗎?你不想讓別人知道你在戀愛,是出於什麼目的呢?想保護你的另一半,還是自私呢?我覺得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林丹說得太對了!

❺ 《直到世界盡頭》林丹的理想信念

林丹自傳《直到世界盡頭》,於2012年8月6日零點上市。林丹:奧運冠軍,中國男子羽毛球隊單打運動員。5歲練習羽毛球,18歲進入國家隊。 2002年8月,不滿19歲的林丹登上國際羽聯排名第一的位置。2004年至2008年,林丹獲得各類世界比賽冠軍,長時間占據世界排名第一,並成為世界首位至今也是唯一一位獲得羽毛球全滿貫的選手。被稱「超級丹」。世界羽毛球比賽排名第一的運動員林丹,首次出書述說自己的成長之路。 除了剖白自己的心路歷程外,林丹更書寫了與教練、隊友、對手的相處以及與妻子謝杏芳的感情。給讀者呈現一個真實、立體的林丹。

❻ 《直到世界盡頭》讀後感

利用國慶假期的七天時間,我讀完了林丹的自傳《直到世界盡頭》,感受頗深,受到很大啟發。現在,他是一名世界冠軍,很多人都是在賽場上迷上林丹的,霸氣的球風,健碩的身材,但是這個真性情的漢子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過去。從前,他是個放盪不羈、個性猖狂、愛頂撞教練的運動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光靠他之前的性格,是打不出來的,那麼他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往事?從而變成世界冠軍了呢?

林丹從小就被當成女孩養,小時候,媽媽很喜歡給小林丹留長頭發,有時還會抹上紅臉蛋,拿他當女孩子養。後來林丹九歲上了體校,那時,條件真的很艱苦。九歲的小林丹幾乎每天都要哭上一場。有時候,他會練著練著就突然哭起來,等哭完了接著訓練。回到宿舍,他還會和同樣從外地來的想家的小同學一起抱頭痛哭,而且幾乎每天都要給他的爸爸媽媽寫一封信「媽媽,我想你了,快來看我吧,把我帶回去。」

幼年小林丹曾每天寫給父母一封這樣的信。轉眼間林丹十二歲了,他第一次拿到了全國少兒比賽的男單冠軍,當時特高興,雖然只是個業余比賽。他信心滿滿,以為一定能進福建隊,結果卻選入了八一隊,唉,那時,失落、難過的心情是肯定有的。去了八一隊,他領到的軍服已經是最小號的了,可還是大得像麻袋,褲腿都被挽進去了好多。體校,只有半天的.課,進了八一隊,半天訓練改成了全天訓練,讀書時間很少,訓練也比體校的更專業。

前兩年,小林丹自我感覺非常好,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裡。1996年、1997年的全國青年錦標賽,他基本在第六名和第八名之間徘徊,甚至有的時候連小組賽都沒有出線,所以林丹才知道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很多。1997年林丹人生中的第一次軍訓到來了,地點選在南日島,而且不準帶零食、水果,反正一律都不許帶,看到了就沒收。他到了那兒,才知道根本沒有熱水,要洗冷水澡,那可是冬天!所以軍訓了20天,他的印象中洗了3次澡,一個星期一次。基本上就是那個臉盆接水,往頭上一倒,然後拿毛巾一擦,渾身會起雞皮疙瘩!而且三餐沒什麼肉,菜則是自己種的……

別看超級丹現在血性十足,其實也是被國青隊開除過的,1998年林丹去成都參加全國少年比賽,在最後決賽中勝出奪得冠軍。賽後在全隊的慶功宴上林丹和一個夥伴比賽吃辣椒,結果卻遭到慘敗,還吃出了急性闌尾炎,最後動了手術才治好。那時候,中國羽毛球隊在福建集中訓練,鮑春來、邱波輝,他們都去不了,只好林丹去,結果打成這樣,只好被開除了。那次比賽打完後,回到看台,被所有教練批了一頓,狠狠的批,如暴風驟雨一般。

在這期間,林丹認真了,知道什麼是敬業了。林丹在書中說:「比賽不是你今天感覺不好,就可以隨隨便便輸掉的。」他在改變,教練也發現林丹和以前不一樣了,於是便讓他又回到了國青隊。在國青隊,別人都覺得他是靠關系進來的,結果林丹用冠軍證明了自己。就這樣,林丹漸漸在國家隊里穩定下來,他們的公寓在地下室,但是國家一隊住宿舍樓,二隊住地下室,二隊成績好的升一隊,一對成績不好的住地下室。

林丹經歷了很多的曲折,包括「林一輪」這個稱號。林丹的張揚背後是一條不平凡的錘煉之路。林丹成長了許多,他用自己堅毅的性格,一次又一次證明他有這個實力,他給我們創造了多少個驚喜,以前那個脾氣暴躁、容易生氣的「死」小孩林丹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心平氣和還有沉穩。還記得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嗎?最後一球他打得如此沉穩,最後以李宗偉出界而獲得了冠軍。盡管他只是80後其中一員,但是他卻代表了我們所有人,不管成功與否,不管平凡與否:我們很平凡,但是我們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無論別人如何看我們,我們也要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直到世界盡頭!

❼ 《直到世界盡頭》讀後感

《直到世界盡頭》讀後感

《直到世界盡頭》對於這本書,可以當作一本勵志的書來看待,也可以用來了解一個運動員登頂的心路歷程。下面是我整理的《直到世界盡頭》讀後感範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直到世界盡頭》讀後感(一)

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其作者——林丹,是世界上唯一集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湯姆斯杯、蘇迪曼杯、全英賽、亞錦賽、亞運會冠軍於一身的“超級全滿貫”選手。或許是自己比較喜歡羽毛球,偶爾也會看看羽毛球比賽,自然不會不注意到超級丹這個在我那麼完美的人,有著一流的技術,似乎沒有他接不到的球,外形又是那麼陽光帥氣。看完2012奧運會奪冠比賽後,網上就公布了該書出版的消息,也有人說如果他沒有奪得冠軍,這本書就不會出版了,突然覺得這個世界就是這么殘忍,只有第一名的人才能吸引別人的眼光,才能有資格出現在公眾的眼裡。

對於這本書,可以當作一本勵志的書來看待,也可以用來了解一個運動員登頂的心路歷程,還可以用來了解羽毛球比賽的相關事宜,也可以用來欣賞偶像(書中很多林丹的插圖),我想我應該是出於第一點和最後一點。

在最後,林丹說:“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我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全滿貫、所謂的外星人,我只是個普通的小夥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是可以做到讓別人刮目相看的。我們都很平凡,但是我們可以做成一些不平凡的事。”確實,從林丹一路走來,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困難,每一個冠軍的背後,甚至是第二名,第三名的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付出。必須十分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我想林丹的故事也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任何時候不要去懷疑自己,或是羨慕別人。做好自己,全力以赴的把握好每一天,不要太計較最終的結果。這個過程只是遲早和長短而已,最終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天地和展現自己價值的一天。”或許作為高水平的運動員,每一場為冠軍而戰的比賽,最終比的已經不是技術,而是心態。

“每個人都有自己追求的夢想,如果我們的夢想恰好是同一個目標的話,那一定會有一個人受傷。”冠軍只有一個,這正是比賽的殘酷之處,同時也是吸引著無數人的地方,只要站上了最高領獎台,你將被世界銘記。

一路走來,林丹相信每一件事都有其意義,每一個困難都是在讓他變得更加強大,“很多事必須經歷過,才能成為財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點證明自己,平凡也可以不平凡。

《直到世界盡頭》讀後感(二)

我並不是一個熱愛羽毛球運動的人,也並非是林丹的鐵桿粉絲,但本書卻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鳴。 林丹在自傳中寫了他從小到大的學習羽毛球歷程,到輝煌和低谷並存的職業生涯,也寫了自己的愛情,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人。而對我而言,第3部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作為一名運動員,青春是唯一的資本。對於中國的絕大部分運動員來講,他們賭的就是4年一次的奧運會。可以說,這是中國競技的最大殘酷之處。難道只有奧運冠軍才是成功嗎?正如林丹,他一生打了無數場好球,大多數人們對他的印象卻只有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單決賽在巔峰對決中擊敗李宗偉,甚至連他決賽前的幾場球都不知道。“難道我的職業生涯就只有這一場球嗎?”林丹如此自問。“我拿到大滿貫,水平提升,但留給我的空間似乎只有那不到一平方米的領獎台,那正是太可悲了。”全滿貫林丹尚且如此,更別提很多默默努力的運動員了。 要去做的,如同他所說,去珍惜自己所熱愛的,。直到世界盡頭。因為對我自己來講,我的圍棋又何嘗不是如此? 自初二開始的學業繁忙,我放棄了學圍棋,也就從此失去了大量比賽機會。甚至連絡圍棋也不下了。而遙想起曾經和隊友並肩戰斗的時光,我只能去懷念,去追憶,無可奈何。 而今年,學校給了我一個參加比賽的機會。這並不是什麼重量級的比賽。放在以往,這種不提供午餐,冠軍沒獎金的比賽我肯定不屑一顧。但這次,我卻空前珍惜和別人面地面手談(下棋)的機會。如同林丹,他必定會去珍惜職業生涯最後時光的每一場球。去追尋自己生命中的摯愛,無怨無悔。 林丹在最後特別寫了一路上陪伴他的重要的其他人——對手和恩師。而這次,我也在賽場意外遇見了我曾經的圍棋老師和昔日的對手。心中所充滿的盡是美好和感激。有的跟我一樣,已經早不再學期。有的跟我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打職業努力成為一名職業棋手。()其實正是他們,讓我從前的生活多姿多彩,讓我下比賽時更有動力,讓我更加熱愛圍棋。

一名運動員是幸運的,他會得到很多吶喊與激情。但也同樣不幸,因為青春只有這些年。選擇了什麼,只要是自己的摯愛,相信再艱苦也會堅持。哪怕如同世界上羽毛球冠軍數量最多的林丹,也曾經遭遇職業生涯的瓶頸,遇到各種矛盾與迷茫,但如同他自己所說,珍惜每一個美好的鏡頭,珍惜自己的摯愛。 職業競技,本應如此。 我也要去珍惜心中的摯愛,。直到世界盡頭。

《直到世界盡頭》讀後感(三)

“不是你今天感覺不好,就可以隨隨便便輸掉的。”這是世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超級大滿貫羽毛球冠軍林丹的自傳《直到世界盡頭》封面的一句話,也是他多年羽毛球生涯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

稍微知道羽毛球的人都不會不認識林丹。12年的.國手生涯,林丹創造了屬於他的不可撼動的王朝: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湯姆斯杯、蘇迪曼杯、全英賽、亞錦賽、亞運會冠軍集一身的“超級大滿貫”,多達17項的世界冠軍頭銜,唯一一位衛冕奧運會男單羽毛球冠軍的選手……這一切註定了他是一部傳奇。

傳奇是表面的,林丹在這部自傳中用朴實無華的語言寫出了自己在傳奇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程,告訴我們他只是一個普通小夥子,種種的成功都和苦與痛密不可分。

“就在我思考著與你們說這些話的時候,隊醫正在“蹂躪”我身上的每一塊肌肉。每天訓練後的放鬆時間幾乎都在一小時以上,有時疼得我不得不停下來喘口氣。這些年,最了解我的就是這副身板了,因為是‘超級丹’,所以它也被要求像外星人一樣無堅不摧。”這是書中的一段原話,也道出了“超級丹”這名號下所背負的身體上的極大負擔,同樣地也折射出其精神上的壓力非同一般。

書中對其成就一般都是在照片及附錄展示得比較詳細,文字中多數一筆帶過,更著重的是事件過程以及林丹本人的心路歷程。這本書的架構以及文筆看起來應該不是一個專業運動員能達到的水平,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去了解林丹。相反地,或許這種文筆才能更好地將林丹心中想說給讀者聽的話完美地表達出來。

不管怎麼說,林丹帶給我們的不僅有戰場上拼殺的精彩與激情,還有對羽毛球的熱愛與追求,這些只有他能給予,只有經歷了12年國手生涯的風風雨雨的他才能給予。他,代表了一個時代,代表了一種精神。他,無可替代!

;

❽ 語文課前三分鍾名人故事

課前三分鍾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信心,拓展文化知識,促進自主學習,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語文課前三分鍾名人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課前三分鍾名人故事:雄鷹小時候也叫菜鳥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被激發了靈感的導演保羅?安德森決定拍攝一部全新風格的科幻電影。一幅幅精彩的畫面和充滿張力的劇情在他的腦海中一一閃現,讓他興奮不已。可是冷靜下來仔細分析了一下拍攝這部電影的可行性之後,他心中熾熱的激情一下子就冷卻了下來。

這部電影雖然題材獨特,但是市場前景非常不好預測,而且拍攝難度非常高,無論是對演員的表演還是電腦特技的要求都是極高的標准。

拿不定主意的保羅?安德森和自己的創作團隊還有影視行業里的朋友們交流了意見。大家也都覺得這個題材雖然很新穎,但是拍攝起來將有非常大的難度,而且票房前景非常不明朗。

這時候的保羅?安德森雖然不是多麼舉足輕重的國際大導演,但是好歹也在電影行業站住了腳跟,他身邊的人們都覺得冒這么大的風險去拍一部電影實在不明智。

保羅?安德森自己也糾結了很久,一連幾個晚上睡不著覺。

經過反復分析,保羅?安德森堅信這個新穎的題材肯定會受到歡迎,於是便著手組建了全新的創作團隊,將劇本和人員等前期工作做好之後,又找到了電影投資方准備進行拍攝。

就在拍攝前夕,保羅?安德森將這個全新的創作團隊里的所有人都招集到了一起,希望大家提提意見。在這個劇組里,有很多人都是保羅?安德森多年的老朋友,大家都擔心保羅?安德森也會走上這條老路,於是便竭盡全力進行了最後一次勸說。

聽完朋友們的話,保羅?安德森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給大家講了一件往事。“在我為了考取駕照而學車的那段時間,我幾乎成了駕校里最出名的人物不是因為我的駕駛技術好,而是因為我手腳太笨,學車的速度慢得驚人。後來,好不容易我才掌握了基本的駕駛技術,可隨著在路上練車次數的增加,我內心裡的恐懼也變得越來越大。就在這時候,我的教練和我說了一句改變了我一生的話嘿,保羅,雄鷹小時候也叫菜鳥!如果一隻菜鳥不努力去嘗試,那麼這只菜鳥一輩子也只是一隻菜鳥;如果一隻菜鳥努力嘗試了全新的環境和風雨的洗禮,那麼就能成長為一隻雄鷹。”

說到這里,保羅?安德森繼續說道:“現在雖然我的生活還過得去,但是在事業上我是在不斷地重復自己,如果不進行全新的嘗試,我的創作將變得枯燥乏味從而得不到人們的贊賞,被時代潮流所淘汰。”

保羅?安德森的話讓大家都陷入了深思之中,長時間的沉默之後,人們默默地起身離開,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去了。不久之後,這部名叫《生化危機》的電影就投入了拍攝,並且在投入市場之後一炮而紅,不僅成為了票房的寵兒,而且還成了電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如今,這部電影已經被保羅?安德森做成了系列電影,不斷創造著奇跡。不久之前,《生化危機4:來生》剛一公映就成為該周北美票房的冠軍,這個傳奇還在不斷地延續著。

生命最可怕的不是面對風險和挑戰,而是為了暫時的安逸而躲避在看似安全的區域里不斷地重復自己。重復自己的生命會將自己的天分和靈感一點點榨乾,進而喪失了吸引人的靈感和創意,從而被歷史所淘汰。雄鷹小時候也叫菜鳥,雄鷹之所以能夠成為雄鷹,就是因為懂得敢於在全新領域積極挑戰的重要性。我們今天都是菜鳥,可是只要我們不斷在新的領域里挑戰,將來我們就一定能夠成為振翅高飛的雄鷹!

語文課前三分鍾名人故事:林丹:直到世界盡頭

林丹,客家人,奧運冠軍,有“超級丹”之美譽,中校軍銜。中國男子羽毛球隊單打運動員。9歲進福建體校,12歲進入福州八一體工隊,教練是何國權,18歲進入國家隊,教練是伍佰強、湯仙虎、鍾波、李志峰。2002年8月,不滿19歲的林丹登上國際羽聯排名第一的位置。2008年獲奧運冠軍。2010年獲廣州亞運會男單冠軍。

盡管倫敦奧運會結束了,但8月5日奧運會上林丹和李宗偉那場羽毛球決賽還是歷歷在目。林丹讓我們揪心了一個多小時,在那一個多小時里,我們為他緊張,為他著急,怕他失誤,怕他心急,怕他壓力太大。可是他就是那麼的給力,在這場較量中笑到了最後。從2004年的“林一輪”,到2008年的奪冠,再到2012年的衛冕,他一次又一次書寫了屬於他的傳奇。

在我我買到了這本林丹的自傳《直到世界盡頭》,我想知道這個內心強大的“超級丹”的心路歷程和人生感悟。從小到大,林丹就不是老師喜歡的“三好學生”。但是,他擁有無比強大的正能量。當“籃球飛人”喬丹在中國影響力如日中天時,林丹以無比認真的口氣對母親說:“沒關系,美國有喬丹,中國有林丹。”我相信,一個七八歲大的孩子,不是誰都這樣的“狂妄”。

那個時候,小小年紀的林丹就顯示出了不肯服輸、自尊心強的勁頭。當時的訓練項目中,唯一讓林丹害怕的就是壓腿。剛開始的時候,小孩子的韌帶沒拉開,腿壓不下去,教練就幫他壓,小林丹疼得直哭,邊哭邊壓,回家後,媽媽還要幫他繼續壓。可是,不管再怎麼疼,媽媽也從來沒有聽他說過不想去練了。周末的時候,訓練隊要長跑,繞著上杭縣城跑兩圈,至少也有幾千米,林丹是隊里年紀最小的,他跑不到前面去,就死死跟著大一點的隊員跑,一定要跑完全程。

我很早就開始關注林丹,那個時候他有個稱號“林一輪”,老是在重要比賽中被別人一輪就淘汰。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下,林丹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每個星期,非常疼愛外孫的外婆都去體校看林丹,鼓勵他堅持下去,堅信他會成為一個偉大的運動員。外婆信天主教,林丹就在自己的手臂紋上十字架,提醒自己時刻不要忘記那些愛自己的人。林丹找來一本邁克爾·喬丹的自傳——《我的天下》,讀完這本書,林丹才開始覺得,與其說是老天選擇了賦予自己不一樣的使命,不如說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對於熱愛的運動,對於我們身處的時代,我們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人生如賽場,即使不被看好,也能實現反轉。”

2002年8月,不滿19歲的林丹登上國際羽聯排名第一的位置。2004年至2012年,林丹獲得各類世界比賽冠軍,長時間占據世界排名第一,並成為世界首位至今也是唯一一位獲得羽毛球全滿貫的選手。《直到世界盡頭》是林丹這些年運動生涯的一個真實寫照,林丹在努力,一直在努力,直到世界盡頭。他通過自己的講述讓更多人知道體育的真諦,知道他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與汗水。無論多麼苦多麼累的情況下林丹都不願低頭。“不是你今天感覺不好,就可以隨隨便便輸掉的。”

偉大存在於哪裡呢?也許是眾人嚮往的金牌領獎台上,也許是不被人注意的冷清角落。但真正的偉大與成績無關,更是一種精神的閃耀,在你的能力所及之處挑戰自我達到自我的巔峰。也許無人注視,但心中掌聲響起的那一刻,全世界安靜,你也為之屏息。林丹,這個從福建龍岩的小縣城裡走出來的小夥子,他平凡如你我,卻在用一顆超級強大的內心,書寫人生,書寫未來。

語文課前三分鍾名人故事:苦難帶有溫暖的顏色

央視“金牌”主持人白岩松以其高出鏡率、莊重而平和的主持風格深受觀眾青睞,人稱“國家臉譜”。 但卻少有人知,這張光彩熠熠的“臉譜”經歷過怎樣的打磨。

汶川地震後,在都江堰一所中學的課堂里,白岩松臨時充當了心理老師,面對在座的高三學生講述了自己曾經艱難的生活。

“地震使得不少孩子失去親人,而我8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10歲時,從小撫養我的爺爺也離我而去,整個家庭只剩媽媽拖著我和哥哥,靠很低的工資過日子。”盡管如此,白岩松仍堅定地告訴孩子們,直到現在,他仍對自己曾經歷過的辛酸生活充滿了感激。

平時給人印象總是不苟言笑的白岩松,小時候卻是個淘氣包,常常因為惹媽媽生氣而挨打,每天至少要挨兩次打。由於貪玩,白岩松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很差。一次,因為自己的考試成績在全班倒數第二,他一氣之下,竟偷偷地把張貼的成績榜撕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貧寒的家庭環境磨礪了白岩松吃苦耐勞、敢於面對挑戰的性格,成績也漸漸跟了上來。高三那年,為了更快的提高成績,他把所有的課本都裝訂起來,歷史書訂了600多頁,地理書訂了700多頁,而語文書訂了1000多頁。然後,白岩松保證每天每科看30頁的書,另外還要做數學題。持之以恆,最後終於考上了大學。

談到這些,白岩松感慨地說:“青春最可愛的地方就在於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揮霍,你可以犯無數的錯誤,因為你有改正錯誤的時間,但是當中年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裡的時候,你就知道要趕緊做正確的事,因為錯了就沒有改正的時間了。”

大學畢業後,白岩松到《中國廣播報》當記者。在那裡,白岩松結識了現在的妻子朱宏鈞。1990年9月,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行,白岩松和朱宏鈞同時被派往現場采訪。經過那次合作,白岩松被朱宏鈞的才氣吸引,後來二人走到了一起。婚後,由於單位沒分配住房,他們曾一年內搬了6次家,那個時期正值白岩松工作的低谷。

1993年,中央電視台推出《東方時空》,白岩松便跑去做兼職策劃。製片人見他思維敏捷、語言犀利,便讓他試試做主持人。但由於白岩松不是學播音出身,經常發音不準,讀錯字。當時,中央電視台規定主持人念錯一個字罰50元。有一個月,白岩松被罰光了工資,還倒欠欄目組幾十塊錢。問題迫在眉睫:白岩松屬借調,如果不能勝任就要被退回去。那段時間,他的神經就像拉得滿滿的弓,“有連續四五個月的時間,一分鍾都睡不著,天天琢磨著自殺,不想活了!因為不願意說話,妻子在我身邊,我們倆也只用筆交流。”

得知白岩松的困惑後,善解人意的朱宏鈞鼓勵丈夫:“堅持下去,我全心全意支持你。”

為了讓丈夫盡快進入角色,朱宏鈞每天都督促丈夫練習普通話。她從字典里把一些生僻字和多音字挑出來,註上拼音讓白岩松反復朗讀,還讓他在嘴裡含塊石頭練習繞口令。“我用了兩年的時間,由睡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慢慢把心態調整過來。現在回頭看,那是我特別重要的一次成長,突然看淡了很多事。”白岩松說。

終於,白岩松練出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加上機敏和語言犀利的天生優勢,他終於在欄目組站穩了腳跟。兩年後,白岩松獲得了“金話筒”獎,也正式調入了中央電視台。

❾ 林丹《直到世界盡頭》讀後感,500字左右,快

「不是你今天感覺不好,就可以隨隨便便輸掉的。」這是世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超級大滿貫羽毛球冠軍林丹的自傳《直到世界盡頭》封面的一句話,也是他多年羽毛球生涯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

稍微知道羽毛球的人都不會不認識林丹。12年的國手生涯,林丹創造了屬於他的不可撼動的王朝: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湯姆斯杯、蘇迪曼杯、全英賽、亞錦賽、亞運會冠軍集一身的「超級大滿貫」,多達17項的世界冠軍頭銜,唯一一位衛冕奧運會男單羽毛球冠軍的選手……這一切註定了他是一部傳奇。

傳奇是表面的,林丹在這部自傳中用朴實無華的語言寫出了自己在傳奇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程,告訴我們他只是一個普通小夥子,種種的成功都和苦與痛密不可分。

「就在我思考著與你們說這些話的時候,隊醫正在「蹂躪」我身上的每一塊肌肉。每天訓練後的放鬆時間幾乎都在一小時以上,有時疼得我不得不停下來喘口氣。這些年,最了解我的就是這副身板了,因為是『超級丹』,所以它也被要求像外星人一樣無堅不摧。」這是書中的一段原話,也道出了「超級丹」這名號下所背負的身體上的極大負擔,同樣地也折射出其精神上的壓力非同一般。

書中對其成就一般都是在照片及附錄展示得比較詳細,文字中多數一筆帶過,更著重的是事件過程以及林丹本人的心路歷程。這本書的架構以及文筆看起來應該不是一個專業運動員能達到的水平,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去了解林丹。相反地,或許這種文筆才能更好地將林丹心中想說給讀者聽的話完美地表達出來。

不管怎麼說,林丹帶給我們的不僅有戰場上拼殺的精彩與激情,還有對羽毛球的熱愛與追求,這些只有他能給予,只有經歷了12年國手生涯的風風雨雨的他才能給予。他,代表了一個時代,代表了一種精神。他,無可替代!

❿ 直到世界盡頭的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直到世界盡頭的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直到世界盡頭的讀後感1

暑假,我讀了羽毛球世界冠軍林丹的書——《直到世界盡頭》。我受益匪淺,從中懂得:從平凡到偉大,需要的是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林丹十三歲進入八一隊——軍校,既受軍訓,也練羽毛球。後來他被選拔進國青隊,可是沒有拿到好名次,又回到八一隊。在這幾年裡他極其刻苦的訓練,最終進入國家隊。然而20xx年奧運會,林丹在小組賽就慘遭淘汰。「20xx年的我,不得不為奧運金牌置之死地而後生。那些日子,我練得十分投入。」林丹憑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終於拿到奧運金牌。讀到這里,我才明白:金牌的獲得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它是用汗水和辛勞換來的。

今年暑假高溫異常,下午的羽毛球館像一個大蒸爐,剛打幾個球就已汗流浹背,連坐著吹風扇,頭上都冒汗。於是我一門心思想偷懶:有時躺到椅子上休息,有時以上廁所為借口溜出去透透氣,有時跑到旁邊喝水。教練批評我不刻苦,我卻覺得訓練太辛苦,教練太嚴格!晚上躺在床上,我想:怎麼不讓我們在家吹空調、吃冰棒?多好啊!終於放了兩天假,假期結束後我賴在沙發上,是爸爸把我拽起來拖著走的。結果近期代表湘潭參加省比賽止步八強。賽後反思,就是因為我怕苦怕累,才會失敗。不過林丹告訴我,失敗不要緊,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就能從失敗走向成功。我熱愛打羽毛球,以後我要刻苦訓練,像林丹一樣戰勝困難。

感謝你——《直到世界盡頭》,是你教會了我:勤奮刻苦是成功的秘訣。

直到世界盡頭的讀後感2

我並不是一個熱愛羽毛球運動的人,也並非是林丹的鐵桿粉絲,但本書卻深深引起了我的共鳴。

林丹在自傳中寫了他從小到大的學習羽毛球歷程,到輝煌和低谷並存的職業生涯,也寫了自己的愛情,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人。而對我而言,第3部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作為一名運動員,青春是唯一的資本。對於中國的絕大部分運動員來講,他們賭的就是4年一次的奧運會。可以說,這是中國競技的最大殘酷之處。難道只有奧運冠軍才是成功嗎?正如林丹,他一生打了無數場好球,大多數人們對他的印象卻只有20xx年北京奧運會男單決賽在巔峰對決中擊敗李宗偉,甚至連他決賽前的幾場球都不知道。「難道我的職業生涯就只有這一場球嗎?」林丹如此自問。「我拿到大滿貫,水平提升,但留給我的空間似乎只有那不到一平方米的領獎台,那正是太可悲了。」全滿貫林丹尚且如此,更別提很多默默努力的運動員了。

要去做的,如同他所說,去珍惜自己所熱愛的,。直到世界盡頭。因為對我自己來講,我的圍棋又何嘗不是如此?

自初二開始的學業繁忙,我放棄了學圍棋,也就從此失去了大量比賽機會。甚至連網路圍棋也不下了。而遙想起曾經和隊友並肩戰斗的時光,我只能去懷念,去追憶,無可奈何。

而今年,學校給了我一個參加比賽的機會。這並不是什麼重量級的比賽。放在以往,這種不提供午餐,冠軍沒獎金的比賽我肯定不屑一顧。但這次,我卻空前珍惜和別人面地面手談(下棋)的機會。如同林丹,他必定會去珍惜職業生涯最後時光的每一場球。去追尋自己生命中的摯愛,無怨無悔。

林丹在最後特別寫了一路上陪伴他的重要的其他人——對手和恩師。而這次,我也在賽場意外遇見了我曾經的圍棋老師和昔日的對手。心中所充滿的盡是美好和感激。有的跟我一樣,已經早不再學期。有的跟我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打職業努力成為一名職業棋手。其實正是他們,讓我從前的生活多姿多彩,讓我下比賽時更有動力,讓我更加熱愛圍棋。

一名運動員是幸運的,他會得到很多吶喊與激情。但也同樣不幸,因為青春只有這些年。選擇了什麼,只要是自己的摯愛,相信再艱苦也會堅持。哪怕如同世界上羽毛球冠軍數量最多的林丹,也曾經遭遇職業生涯的瓶頸,遇到各種矛盾與迷茫,但如同他自己所說,珍惜每一個美好的鏡頭,珍惜自己的摯愛。

職業競技,本應如此。我也要去珍惜心中的摯愛。直到世界盡頭。《直到世界盡頭》讀書筆記直到世界盡頭讀後感林丹:直到世界盡頭。

熱點內容
日本綜藝中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2023-08-31 22:05:04 瀏覽:1723
日本污電影推薦 發布:2023-08-31 22:03:58 瀏覽:692
北京電影學院有哪些小演員 發布:2023-08-31 22:01:10 瀏覽:1679
日本電影女主割下男主 發布:2023-08-31 21:58:33 瀏覽:1421
一個法國女孩剪短頭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7:38 瀏覽:1412
日本電影主角平田一郎 發布:2023-08-31 21:54:07 瀏覽:1060
電影票為什麼搶不到 發布:2023-08-31 21:52:52 瀏覽:1342
電影院眼鏡嗎 發布:2023-08-31 21:50:27 瀏覽:766
港劇曉梅是哪個電影 發布:2023-08-31 21:50:15 瀏覽:799
書生娶個鬼老婆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3-08-31 21:49:25 瀏覽:854